《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三峡、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赏析
三峡、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赏
析
《三峡》
1、常见的翻译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2、特殊文言现象
阙:通假字。通缺至于:古义:到了今义:另外一件事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许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儿疾:古义:快今义:疾病湍:形容词作名词,急流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良:古义:甚、很今义:良好霜:名词作动词:下霜空谷:名词作状语,从空荡的山谷
一词多义课后习题三会背
3、赏析
A结合第二自然段分析三峡夏水的特点。
答:第二段写夏季三峡的水漫上山陵,将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阻断,表现了三峡水势浩大;“朝发白帝,暮至江陵”侧面表现出水流之快。
B三峡四时之水的特点
答::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
C发挥想象描绘“清荣峻茂”
答: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色格外美丽,江水滔滔,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D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三峡水的,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答:顺序: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景色。用意: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E《三峡》课后习题第一题背诵
《野望》王绩
1.本诗寓情于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2. 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12.《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
1、野望/王绩
2、黄鹤楼/崔颢
3、使至塞上/王维
4、渡荆门送别/李白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
【原诗】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主旨】
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理解性默写:
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唐·崔颢
【原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1.首联两句话是仙人骑鹤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铺垫。是虚写。
第13课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解析版)
13 唐诗五首
★基础达标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东皋(gāo)千载(zài)燕然(yān)鹦鹉洲(yīng)
B. 落晖(huī)萋萋(qī)属国(shǔ)荆门外(jì)
C. 驱犊(dú)日暮(mù)萧关(xiāo)带禽归(qíng)
D. 采薇(wēi)征蓬(pēng)崔颢(hào)没马蹄(mò)
【答案】D
【解析】A项载zǎi;B项荆jīng;C项禽qín;故选D。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皋薄暮望(稀薄) 徙倚欲何依(徘徊)
B.白云千载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芳草萋萋鹦鹉洲(乌云密布的样子)
C.长河落日圆(很长的河) 仍怜故乡水(喜爱)
D.单车欲问边(慰问)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答案】D
【解析】 A项“薄”是“接近”的意思;B项“萋萋”是“草木茂盛的样子”;C项“长河”是“黄河”的意思。故选D。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牧人/驱犊/返 B.日暮乡/关何处/是
C.月下/飞天/镜 D.最/爱湖/东行不足
【答案】A
【解析】B项朗读节奏应为“日暮乡关/何处/是”;C项朗读节奏应为“月下/飞/天镜”;D项朗读节奏应为“最爱/湖东/行不足”。故选A。
4.下列句子中,使用典故的一项是( )
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案】A
【解析】A项化用了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的典故。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两句一联,共四联。通常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12.《唐诗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
12.唐诗五首
1、野望/王绩
2、黄鹤楼/崔颢
3、使至塞上/王维
4、渡荆门送别/李白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
【原诗】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一、理解性默写:
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赏析简答题:
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5、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黄鹤楼唐·崔颢
【原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理解性默写:
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野望,黄鹤楼,渡荆门送别,使至塞上,钱塘湖春行》名句赏析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 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此句融情于景。诗句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2.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诗的精妙所在。
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2.“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着力描绘山野晚归的生动场景;
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练,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
3. 尾联化用典故,你能找出来吗?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
运用典故,借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表现诗人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体现
了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首联运用典故有何作用?
诗的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让人觉得黄鹤楼乃是仙人遗留下来的,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12.《唐诗五首》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
1、野望/王绩
2、黄鹤楼/崔颢
3、使至塞上/王维
4、渡荆门送别/李白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
【原诗】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主旨】
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选择题:
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侧重细致刻画。“牧人驱犊返,猎马带
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所描绘的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可能意味着静谧、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孤独、冷清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与外物的反映。
D.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们归家的喜悦,都冲淡不了诗人心头的忧郁。诗人感觉自己虽身处陶渊明般的境地,却与之若即若离,只好向前贤那里寻找慰藉,放声高歌,怀念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齐。
八上13《唐诗五首》专项复习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13、《唐诗五首》专项复习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80分)
班别:姓名:分数:
一、《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句子,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
3、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2、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情,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三峡》《短文两篇》《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课内为比较练习随堂小测(附答案)
文言文及诗歌专题练习(一)
内容:《野望》、《三峡》复习及完成时间:10月27日
《野望》知识点提示:
1、首联交代“望”的时间、地点,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表现
诗人彷徨惆怅、孤独无依的心情;
2、颔联和颈联由远及近、一静一动地写景,整体给人静谧之感,“秋色”、“落晖”从颜
色的角度增添了萧瑟的意味;
3、尾联借用典故,既道出诗人类型苦闷,又透露出归隐的意向。
一、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东薄望,欲何依。
树树秋色,山山落。
牧人,马带归。
相无相识,长歌怀。
1、将诗歌补充完整。(做完红笔订正,写错的在诗歌右侧空白处认真写五遍)
2、颈联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请用语言描述出来。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知识点及诗歌鉴赏方法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知识点及诗歌鉴赏方法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5.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
12.《唐诗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
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12.唐诗五首
1、野望/王绩
2、黄鹤楼/崔颢
3、使至塞上/王维
4、渡荆门送别/李白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
【原诗】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主旨】
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
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侧重细致刻画。“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所描绘的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可能意味着静谧、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孤独、冷清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与外物的反映。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知识及及文言文虚词运用口诀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知识及及
文言文虚词运用口诀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知识
及文言文虚词运用口诀
知识重点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一、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一644),字无功,号东皋(gāo)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
二、背景与主题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之时。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之感。
三、诗歌赏析
1.参考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
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
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从先贤那里寻找慰藉。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野望》等唐诗四首赏析题附答案
《野望》等唐诗四首赏析题之蔡仲巾千创作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相关习题。
《野望》
东皋傍晚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本诗的作者是代著名的诗人。
2.本诗寓情于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的心情。
3. 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3分)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
6.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4分)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4分)
二、阅读《黄鹤楼》,完成相关习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
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愁。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崔颢。
B.诗的首联借传说落笔,“空余”二字,令人心生遐思。
C.颔联中“空悠悠”的“空”字写的是黄鹤楼。
D.这首诗的前四句与后四句相互映衬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愁绪,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更,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成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八上《野望》《使至塞上》《黄鹤楼》《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古诗阅读题
《唐诗五首》考题集锦
1.阅读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3)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B.两联均用语清新,不事雕球,且对仗工整。
C.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
D.两联景中含情,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C.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2.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各题。(共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具体说说诗人是怎样借边关的景色来抒发内心情感的。(3分)
答:
(2)四季轮回、春去冬来,诗人生发了许多感慨,留下不少经典的诗歌作品。请你从“春”“夏”“秋”“冬”中任选一季,写出你印象深刻的两句诗:①“。”②“”。(使用《使至塞上》中的诗句不得分,允许有两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分)3.阅读《使至塞上》,回答下列各题。(共7分)
使至塞上
《野望》等唐诗四首赏析题附答案
一、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相关习题。
《野望》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ﻫ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1.本诗的作者是
代著名的诗人
。
2.本诗寓情于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
的心情。
3. 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3 分)
4. D
5.⑴“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 “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 愤。 6.“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7.燕然 8.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分) 9.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 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
圆的落日。(意思对即可) 10.示例-:“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圆”字写出了 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感,苍茫慼。这两字写出了沙漠景象的平旷雄奇。示例 二:“孤烟” 显示在无边的荒莫里,天气晴好,只有一柱烽烟(炊烟)直上云 天,景象奇特壮观。(共 2 分) 11.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解析:这是道理解古诗中心 的题。古诗中心通常在最后两句中可以看出,古诗中的关键语言,往往直接 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诗人在萧关逢候骑,可看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不得 志的愤懑之情) 四、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思乡 评分:每空 1 分,共 2 分。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题
一、《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一首诗。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
十、《渔家傲》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选择题、理解性默写
12.《唐诗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
12.唐诗五首
1、野望/王绩
2、黄鹤楼/崔颢
3、使至塞上/王维
4、渡荆门送别/李白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
【原诗】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一、理解性默写:
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选择题:
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
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侧重细致刻画。“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所描绘的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可能意味着静谧、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孤独、冷清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与外物的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知识练习题及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5.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
7.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8.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
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黄鹤楼。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来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可是日近黄昏,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江上面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历历: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
乡关:故乡
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3.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三见,“突”字重出,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
答:不重复。由于气势贯通,自然天成,读来并不感到重复。
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答:一、二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4.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答: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
5、崔颢的《黄鹤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出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抒发了作者的忧愁心情与思乡、无奈之
苦。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翻译: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1、作者王维,唐代诗人。
2、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进西北边塞慰问。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3、 1—2句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赏析:
答:山高路远,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的抑郁、愤慨。
5、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炼字赏析(从意境和炼字方面):
答: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从“诗中有画”方面):
答: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景色虽不多,但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是抽象派的作品。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边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辉映着波澜不惊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8、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示例一:
①图画的构图美。
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
示例二:①图画的线条美。
②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