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人与自然教学设计全
五年级上《人与自然》教学设计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地球生命保护伞教学过程一、导入晒太阳对身体很有好处,但是太阳光中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光—紫外线,当它的辐射过强时,就会对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造成极大的威胁。
如果紫外线太强,我们的皮肤会被晒得特别黑。
除此之外,过强的紫外线还会伤害我们的眼睛,破坏我们的免疫系统,甚至造成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
有同学会问是什么阻挡了过多的紫外线到达地面呢?是臭氧层默默地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
二、臭氧层PPT出示图片,教师解释臭氧层。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部分,其浓度最大的一层位于离地面20-25千米的高空。
臭氧是无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因而得名“臭氧”。
虽然在大气中臭氧含量很少,但臭氧层的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的部分,保护地球上的生命不被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伤害。
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
(板书:地球生命保护伞)三、臭氧层空洞。
1、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后来,科学家们在北极上空也发现了臭氧层空洞。
2、为什么会出现臭氧层空洞呢?因为一些特殊的空气污染物。
它能破坏臭氧层是臭氧不断减少。
3、PPT出示空调,冰箱,灭火器,泡沫餐盒,还有喷雾杀虫剂,漂白剂,空气清新剂等。
这些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氯氟烃。
氯氟烃就属于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四、臭氧层的保护世界为了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全球排放问题,保护臭氧层,1987年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
中国于1991年加入该协定。
联合国还决定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五、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保护臭氧层呢?六、拓展以小组为单位,写三个保护透臭氧层的标语。
在今年的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进行保护臭氧层宣传活动。
七、作业自读臭氧的多种功能。
p9板书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生活中的破坏9月16 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课时第二课时课题人口老化需关注一、导入今天我们这节课讲了解人口老龄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学目标:1.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探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及意义。
2.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 个人行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自然景观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兴趣。
2. 概念解释:向学生介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保护自然环境很重要。
3. 分组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列举出具体的例子。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讨论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5. 阅读材料:分发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如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等。
6. 班级讨论:就阅读材料展开班级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责任。
7. 总结:学生总结本次课的内容,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及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关注,以及让他们参与讨论和思考,达到了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的目标。
但在教学设计中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例如加入更多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和重要性。
另外,在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环节,可以设立更具体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参与度,尽量避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内容和过程中要严禁出现任何网址、超链接和电话等信息,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一年级第一课人与自然
《太阳的光和热》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光是地球上的主要能源之一。
2.知道人类利用太阳光为自己服务。
教学重难点:知道能利用太阳光来为人的生活服务。
教学准备:A 、演示文稿、图片和视频资料B B、每人准备彩笔、画纸。
、每人准备彩笔、画纸。
建议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辽宁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教学设计一年级第1课活动阶段活动环节活动过程指导要点第一阶段谜语激趣导入启迪园1、同学们,教师给大家出个谜语:东边升,西边落,有光芒,照大地。
这是什么呀这是什么呀? ? 2、对,是太阳。
同学们可真棒!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从猜谜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太阳光的利用(板书:太阳光的利用)用)第二阶段阶段了解太阳的基础知识智慧泉智慧泉活动一:探究“阳光与动、植物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3、想:太阳升起来了,我们有什么感觉?(天亮了,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太阳落下去了,我们有什么感觉?(天黑了,没有了光明)没有了光明)冬冬天,我们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温暖)同学们真棒!你们已经知道了太阳有光和热的功能。
道了太阳有光和热的功能。
4、课前,老师布置你们回去搜集一些关于太阳公公的资料,现在把你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里向同学们交流汇报你知道了什么?们交流汇报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亲历过的生活,帮助他们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体性。
第三阶段:交流实验太阳活动场活动场活动二:探究“太阳光在科技中的利用”5.5.过渡:过渡: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更充分地利用阳光,使太阳公公很好地发挥它的能量。
太阳公公为我们带来的光和热叫太阳能。
太阳能可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太阳的光和热太阳是恒星,会发光、发热 太阳是地球生物生长的源泉 太阳能的利用 能的利用利用以发电,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还有哪些作用吗?和同学说一说吧。
6、师生交流太阳能产品:、师生交流太阳能产品: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房子、太阳能汽车、太阳能计算器……汽车、太阳能计算器……活动三:植物能在黑暗中生长吗?活动四:用喷雾器制造彩虹第四阶段:爱护环境环境 拓展营拓展营活动五:晚上太阳哪去了? 7、谈话:太阳对我们真的是太重要了,那么到了晚上太阳哪去了?那么到了晚上太阳哪去了? (启发学生试着用自己的知识解释)释) 8、解释:地球在绕着太阳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到了晚上我们随着地球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去了,所以看不到太阳。
人与自然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人与自然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导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关注的话题之一。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我们可以促使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介绍一种人与自然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意识,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平衡。
【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敬畏之情;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3. 增进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思考;4. 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选择经典文学作品:如《草房子》、《地心游记》等;2. 选取优秀自然科普读物:如《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等;3. 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本类型。
三、教学重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2. 如何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3. 如何通过群文阅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部分】一、教学方法与策略1. 情境交流法:通过回顾学生对自然的感受与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合作学习法:设置小组讨论和合作阅读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3. 项目制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4. 创设情境法: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步骤1. 激发学习兴趣:组织自然经验分享,引导学生回忆与自然相关的经历;2. 文本阅读:选择经典文学作品或科普读物进行阅读,分析文本中表达的人与自然关系;3.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讨论自然之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与表达能力;4. 素材收集:引导学生收集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相关的素材,并进行整理和分类;5. 实践应用:依据素材设计小组项目,让学生实际应用知识并提出解决方案;6. 总结反思:组织学生分享项目成果,总结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并进行反思。
【第三部分】一、教学资源与评价1. 教学资源:网络资源、书籍、多媒体资料等;2.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情况、作品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
四年级《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四年级《人与自然》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四年级《人与自然》教学设计四年级《人与自然》宗旨是“讴歌生命,关注环境”,主要介绍动植物和自然知识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探讨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文教案——人与自然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作文教案——人与自然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作文教案——人与自然教案教学设计1人与自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在我们生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使之更为健康和美好。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话题。
本次教案的目的是通过本人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同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2.1 教学内容:2.1.1 课前准备:老师向学生展示有关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视频或图片,并与学生讨论掌握课堂重点。
2.1.2 阅读思考:老师向学生讲授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知识,并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分析文章中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2.1.3 课堂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1.4 写作能力训练:学生将通过阅读和课堂讨论中的所得,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尝试撰写一篇有关人与自然的文章,并参与同桌互评,通过反复修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2 时间安排:2.2.1 课前准备(20分钟):视频或图片的观看以及与学生的讨论。
2.2.2 阅读思考(30分钟):向学生讲授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指导学生阅读文章。
2.2.3 课堂讨论(40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深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2.4 写作能力训练(60分钟):学生通过传达思想和诉求来提高写作能力,又通过反复修订来提高文章质量。
3.教学方法本教案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方面: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快速掌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知识。
3.2 阅读法:通过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3.3 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与同学思想交流,加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
初二语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与自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人与自然》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人与自然》单元教学设计,共10个课时。
2、各课内容及关系:本单元是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全部都是科学文艺作品。
以不同的体裁、形式,表达了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
通过学习这些文章,要引导学生放眼世界、着眼未来,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思考由于人类的盲目性导致日益恶化的生态问题,从中获得启示。
《敬畏自然》是篇议论性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告诉我们:“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就是保护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以报告文学的方式,给我们展现了罗布泊由一个美丽的仙湖变成了一个人鸟不敢飞越的神秘的沙漠的内在原因:1、国民党的改道;2、“四盲”。
告诉我们在搞开发时,要注意克服盲目性;在进行西部大开发时,把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来考虑。
《旅鼠之谜》是一篇科学小品,通过对旅鼠三个难解之谜的介绍,适当引导议论:人类不能无限制的增长,否则将会是旅鼠的命运。
《大雁归来》是一篇抒情性的散文,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喂,出来》以符合情理的想象,用奇特的结构,表现了主题: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其想象特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1、先想象一个基本点,一个基本情节。
2、再想象各个具体的细节。
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人文关怀意识是重点。
二、单元整体目标分析知识和技能:1、掌握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达到能读、能写、能用,以课文下的注释、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为标准。
2、能熟练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总结段意的能力。
3、知道每一课写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哪一方面的问题。
4、理解每一课的主要观点。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的能力、科学童话的文字表达能力过程和方法:1、在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中,把握课文内容与课文所表现出的观点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第三课人与自然
12师:乱投乱喂,肆意捕杀,让动物们受到伤害,是多么不应该啊。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不能伤害它们,伤害它们就是伤害我们自己。让我们携起手来,做保护动物的使者。(板书:保护动物)
13.你能帮小动物回到他们的家吗?(连线)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谈开去,真真切切的让学生感受到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阶段
活动
环节
活动过程
指导要点
第一阶段
联系生活
启迪园
1.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动物园吗?为什么?
2.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一下吧。(学生分组交流)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交流的能力。启发学生谈论,拉近彼此的距离。
第二阶段
了解人和动物的密切关系
智慧泉
活动一:人类的好帮手
3.动物和我们人类一起,共同居住在这个美丽、可爱的地球,今天我们就来和它们交朋友吧。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亲历过的生活,帮助他们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而了解动物的习性、特点,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为同伴解忧,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发展了学生能力,有效落实教学重难点。
第四阶段:
树立保护动物意识
拓展营
14.由于,人类的活动面积越来越大,对自然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多,地球上许多动物越来也少,这些动物被称为珍稀保护动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吧。
辽宁省地方课程
《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一年级第3课
《做动物的朋友》
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充分感受动物的可爱,喜欢和动物交朋友,能够善待动物。
辽宁地方课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辽宁地方课人与自然教学设计辽宁地方课《人与自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辽宁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资源情况;2.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辽宁地区的地理特点: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2.辽宁地区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业资源等;3.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4.保护环境的意义和方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行动的实施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辽宁地区的自然风光视频,激发学生对辽宁地区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如:“你们知道辽宁地区有哪些自然景观?”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或教材展示辽宁地区的地理特点和资源情况,向学生介绍辽宁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业资源等。
3.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辽宁地区的城市或景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特点、资源情况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4.小组展示(1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介绍他们所选择的城市或景点的自然特点、资源情况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他小组成员可提问或进行补充。
5.环保行动(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讨论保护环境的意义和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环保行动计划,并组织学生进行实施。
6.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建设美丽的辽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辽宁地区的自然特点和资源情况的理解程度;2.观察学生对环保行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评价他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情况;3.通过学生的作业、小组展示和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与自然教学设计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人与自然教学设计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引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一直是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当今时代,面临着全球变暖、环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峻挑战的同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尊重与保护意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并实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一、了解自然的奇妙之处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之前,首先需要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的奇妙之处。
可以通过组织户外实地考察,参观自然保护区或者举办生态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接触并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与独特之处。
这样的活动能够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保护自然的动力和责任感。
二、探索生态系统的平衡了解了自然万物的奇妙之后,学生应当深入学习生态系统的运行原理与相互依存关系。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验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生态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中。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观点的对比,进一步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学生需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融入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例如,在地理课上,可以探讨可持续城市规划的原则;在生物课上,可以讨论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跨学科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综合地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形成对保护环境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四、实践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除了理论学习和认识觉悟,学生还应当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社区环境保护活动中,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和环境清理等。
此外,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和项目研究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体会到自己行动的意义和价值。
三年级人与自然教案
三年级人与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意义。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 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和措施3.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技巧三、教学重点1.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作用2. 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3.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技巧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2. 怎样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3.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技巧。
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保护环境的方法和经验。
5. 游戏法:设计环保主题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环保意识。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2. 提问:你们觉得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二、讲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0分钟)1. 教师讲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如空气、水、土壤等。
2.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等。
三、讲解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和措施(10分钟)1. 教师讲解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植被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这些方法和措施。
四、讲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技巧,如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等。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验。
2. 提问: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设计一个家庭环保计划,内容包括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植被等。
2. 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记录下自己发现的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例《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八年级第2课《居家环保更健康》教学设计一、主题分析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人与自然》八年级第二课《居家环保更健康》落实了《大纲》中“友善对待居室环境的行为方式”的要求。
在第一课《绿色生态环境》放眼大环境、大视野的基础上,本课是把关注的视野从远焦收回近焦之后的微镜头,密切关注学生眼前生活实际。
课题《居家环保更健康》直切主题,明确指出居家环保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并引申出对待居室环境的友善行为方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评价家居环境质量,举例说明家居环境主要污染物的来源,讨论制定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效对策,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生活的家居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引导学生认同绿色消费和绿色文明的观念。
三、教学目标设定(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评价居室环境质量。
2、使学生认识到室内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找出防治对策。
3、学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参与家庭环境建设。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观察、讨论、思考、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形成绿色居室,绿色文明的观念,感知环境、亲近环境、关爱环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创建健康的居室环境,热爱自己的家庭。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举例说出居室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难点:讨论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关措施。
五、教学资源(1)《人与自然》教科书。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本课教学资源包、通过网络收集的相关影片、图片、文字等。
六、教学策略选择(1)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2)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探究当中?。
七、教学过程?八、教学拓展:5分钟。
五年级下《人与自然》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人与自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安排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植物,以及保护珍稀植物的意义。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保护珍稀植物的教育教材分析重点: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知道植物的作用,提出我们保护性的建议。
难点:认识到爱护珍稀植物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知道植物的作用学情分析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植物,相比城市的孩子多了一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学生对植物有更多的了解。
但珍稀物种知道不多,教师应结合他图片进行教学,图文结合,促进学生了解。
教学准备教师 PPT课件学生调查生活教法设计教授法交流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指导学生认识几种珍稀的植物。
教师活:讲述:我国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非常珍贵、稀少的植物,如银杏树生长较慢,在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20年左右,40年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
银杏树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和药用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植物。
提问:你们知道在我国,哪些是珍稀的植物吗?谈话:你们刚才说的这些珍稀的植物,有的书上有一些简单介绍,有的没有。
同学们,你们查找到它们相关的资料吗?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给同学们介绍一些珍稀物或植物。
组织同学汇报,学生汇报时,师生可及时点评,对汇报有新意的组给予鼓励、表扬。
认识保护珍稀植物的意义。
学生活:⑴学生课前准备好查到的资料。
⑵学生思考后回答:水杉、珙桐……⑶合作:小组同学共同准备,最后派1~2名代表来汇报。
水杉:水杉是闻名中外、称得上“活化石”的古老珍稀树种。
水杉适应性强,喜湿润,生长快。
水杉珙桐珙桐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又称“鸽子花树”“水梨子”,野生种群只生长在我国四川省、湖北省和周边地区。
珙桐: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
金花茶: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2. 第二课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3. 第三课时: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
4. 第四课时: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5. 第五课时:环保行动从我做起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付诸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4. 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合作态度等。
3. 实践作业: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环保行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2. 课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现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3. 视频资料:生态环境破坏与保护的实例。
4. 实践活动材料:如环保手工制作、户外环保活动等。
六、教学进程第一周:1. 第一课时:人与自然的关系(第1-2课)2. 第二课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第3-4课)第二周:3. 第三课时:生物多样性保护(第5-6课)4. 第四课时: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第7-8课)第三周:5. 第五课时:环保行动从我做起(第9-10课)6. 实践活动:参观当地公园或自然保护区,进行环保实践七、教学建议1. 针对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人与自然》6、7、8、10课教案
人们模仿鲨鱼皮特殊的条形沟槽结构设计了鲨鱼皮泳衣,运动员穿上它游泳时就会更省力、更快捷!
5、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奇妙的新材料?
房屋树木——三角形梯形正方形椭圆形等
二、智慧泉感受生活中对各种形状特性的应用
1、PPT出示在这些物体中你能发现什么形状?
利用三角形稳固
运用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
圆面积大,美观又没有方向性
2、还有一些物体中,我们会发现椭圆形、菱形、梯形和不规则图形,你见到过吗?说说在哪里见到过。
三、活动场动手拼拼形状
1、他们都是什么形状?书47页连一连
教学难点:找出不同形状的特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七巧板不同形状的香皂圆柱形和棱柱形铅笔
教学过程:
一、启迪园认识简单的图形
1、教师PPT出示书45页中常见物体,请学生说说他们的形状。
2、师生共同归纳:
书写板——长方形;小挂钟——圆形
小汽车——圆形梯形等自行车——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书——长方形三角形书柜——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气球、小车、胶皮管、水杯、水轮,塑料瓶
教学过程:
一、启迪园
1、问题导入:从远古到现代,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知道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吗?
2、教师启发:从人们的穿衣、吃饭、使用的工具、住的房屋、交通等方面引导学生说出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状况。
3、PPT课件展示远古人类衣食住行生活方式等的图片,
小挂钟圆形小挂钟圆形小挂钟圆形小汽车圆形小汽车圆形小汽车圆形梯形等梯形等梯形等自行车圆形自行车圆形自行车圆形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长方形等长方形等长方形等书长方形书长方形书长方形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书柜长方形书柜长方形书柜长方形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房屋树木三角形房屋树木三角形房屋树木三角形梯形梯形梯形正方形椭圆形等正方形椭圆形等正方形椭圆形等感受生活中对各种形状特性的应用感受生活中对各种形状特性的应用感受生活中对各种形状特性的应用11pptpptppt出示出示出示在这些物体中你能发现什么形状
人与自然教案范文
人与自然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概念,并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理解自然规律,从而更好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3.情感目标: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概念。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展示素材:自然景观图片、生物标本等。
3.讲解工具:黑板、多媒体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自然景观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绚丽多彩。
引导学生讨论自然对生物和人类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15分钟)a.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陆地、水域、大气等,并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这些自然资源。
b.讲解"人与自然"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通过讲解一些例子,如人类依赖自然提供的食物、水等,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例如污染、砍伐森林等。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3.讨论与思考(15分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b.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有哪些影响?c.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4.案例分析(2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选择一个实际案例,分析其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找出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例如,地河水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5.总结归纳(10分钟)帮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部编版)《人与自然》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与自然》优秀教学设计一、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人与自然》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2.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 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4.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教学策略1. 多媒体教学:采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生动直观地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开展小组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3.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及其保护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4. 探究式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活动安排第一课时: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1. 活动1: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2. 活动2:小组讨论,就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展开辩论。
3. 活动3:展示学生选做的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调研报告。
第二课时: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 活动1:观看图表和图片,了解不同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活动2: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解决资源浪费问题的方案,并进行展示。
3. 活动3:学生在家中观察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并撰写观察报告。
第三课时: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1. 活动1: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2. 活动2: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环境问题,并设计调查问卷,在班级内进行调查并整理数据。
3. 活动3:学生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四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 活动1: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一个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中的生物多样性。
2. 活动2:学生设想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并利用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3. 活动3:学生自主完成一份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短文,分享给同学们。
人与自然的教学设计
人与自然的教学设计人与自然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影响。
2.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引导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关系:介绍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类在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2.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介绍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分析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 生态环境保护:介绍生态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4. 动植物的多样性:介绍动植物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保护动植物资源,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实验教学法: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实验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设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例如组织实地考察,调查当地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加深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4. 讨论式教学法:开展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从多方面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师生共同讨论自然资源的概念,引出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动植物的多样性等,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3.实验活动:设计一些与自然相关的实验活动,如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野生动物的行为等,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当地的动植物资源,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增强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6.展示成果:学生根据考察情况,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7.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然的影响,总结本次教学的收获和体会。
《语文园地二》教案分享: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本文将分享一篇以《语文园地二》为教学素材的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园地二》是一本初中语文必修教材,本教案以该教材中《人与自然》为例,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学科能力为目标,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阅读、文本分析、写作实践等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出发点,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一、《人与自然》教学目标1.通过对《人与自然》文章的阅读和分析,促进学生对环保、生态文明等现象的了解和认识。
2.引导学生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创意性思维,选定主题,形成个人见解和独立思考。
3.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流畅、准确、精简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介绍目前生态环境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就其进行思考和讨论。
2.阅读和理解通过导师式教学,分析文章中的中心思想、情感体现、叙述技巧等细节,在全面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核心思想及其价值观,并进行比较和对比,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
3.写作实践根据教师提供的模板和范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再依据各自思考的角度和主题,提供一些写作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分类、选材、组织内容,最终完成个性化的文章。
4.反思和评价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根据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与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
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写作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总结写作的经验和不足,以便下一次写作活动的改进。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本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严谨合理,教学过程注重活动性、实践性和互动性,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讨论,激发学生喜爱语文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平等参与和个性发展。
针对学生不同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注意个别化教学,掌握他们的写作需求和具体情况,同时关注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加科学、系统和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五年级上人与自然教学设计全
五年级上《人与自然》教学设计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地球生命保护伞教学过程一、导入晒太阳对身体很有好处,但是太阳光中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光—紫外线,当它的辐射过强时,就会对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造成极大的威胁。
如果紫外线太强,我们的皮肤会被晒得特别黑。
除此之外,过强的紫外线还会伤害我们的眼睛,破坏我们的免疫系统,甚至造成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
有同学会问是什么阻挡了过多的紫外线到达地面呢?是臭氧层默默地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
二、臭氧层PPT出示图片,教师解释臭氧层。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部分,其浓度最大的一层位于离地面20-25千米的高空。
臭氧是无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因而得名“臭氧”。
虽然在大气中臭氧含量很少,但臭氧层的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的部分,保护地球上的生命不被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伤害。
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
(板书:地球生命保护伞)三、臭氧层空洞。
1、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后来,科学家们在北极上空也发现了臭氧层空洞。
2、为什么会出现臭氧层空洞呢?因为一些特殊的空气污染物。
它能破坏臭氧层是臭氧不断减少。
3、PPT出示空调,冰箱,灭火器,泡沫餐盒,还有喷雾杀虫剂,漂白剂,空气清新剂等。
这些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氯氟烃。
氯氟烃就属于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四、臭氧层的保护世界为了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全球排放问题,保护臭氧层,1987年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
中国于1991年加入该协定。
联合国还决定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五、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保护臭氧层呢?六、拓展以小组为单位,写三个保护透臭氧层的标语。
在今年的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进行保护臭氧层宣传活动。
七、作业自读臭氧的多种功能。
p9板书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生活中的破坏9月16 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课时第二课时课题人口老化需关注一、导入今天我们这节课讲了解人口老龄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第2课《居家环保更健康》教学设计
一、主题分析
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人与自然》八年级第二课《居家环保更健康》落实了《大纲》中“友善对待居室环境的行为方式”的要求。
在第一课《绿色生态环境》放眼大环境、大视野的基础上,本课是把关注的视野从远焦收回近焦之后的微镜头,密切关注学生眼前生活实际。
课题《居家环保更健康》直切主题,明确指出居家环保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并引申出对待居室环境的友善行为方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
评价家居环境质量,举例说明家居环境主要污染物的来源,讨论制定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效对策,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生活的家居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引导学生认同绿色消费和绿色文明的观念。
三、教学目标设定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评价居室环境质量。
2、使学生认识到室内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找出防治对策。
3、学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参与家庭环境建设。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观察、讨论、思考、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形成绿色居室,绿色文明的观念,感知环境、亲近环境、关爱环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创建健康的居室环境,热爱自己的家庭。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举例说出居室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难点:讨论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关措施。
五、教学资源
(1)《人与自然》教科书。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本课教学资源包、通过网络收集的相关影片、图片、文字等。
六、教学策略选择
(1)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
(2)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探究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