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退耕还林造林技术的分析

合集下载

抚顺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抚顺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抚顺 市 退 耕 还 林 工 程 建 设 中主 要 造 林 技 术 措 施
解 学勇 , 郑可歆 马凤 春2 ,
( .. 1 f 宁省抚顺市林 业局 , . t t f宁 抚顺 130 ; . 106 2 抚顺县林 业局 )

要: 根据抚顺退耕还林 工程建设的 实际情况 , 在造林工作 中应采取造林整地 、 良种壮苗、 合理 密

作者简 介 : 解学 勇(9 2 , , 宁海 城人 , 专 , 16 一) 男 辽 大 工程

75 —
还林工作 , 坚持从实际出发 , 以建立 良性循环的林业 生态 体 系 , 实现 “ 造 山 上抚 顺 ” 目标 , 筹 规 划 , 再 为 统
突 出 重 点 , 合 治 理 , 理 开 发 ; 林 则 林 , 果 则 综 合 宜 宜 果 , 阔结合 , 阔 为 主 , 退 耕 还 林 工 作 与 地 区 经 针 以 把
旱 当 年第 2次 抚 育可 适 当延 后 。
进行 , 采用 穴状 、 品字 形 整地 方法 , 整地 时 , 当保 留 适 原 有 的乔 木幼 树 ; 荒 1 以上 地 块 , 割去 少 量高 撂 年 应 棵杂 草 , 当保 留地 表植 被 。 适
收 稿 日期 :O2—0 —1 2O 4 0
5 造林典 型模 式设 计
依 据抚 顺 区域 环境 、 林 地条 件 、 应树 种 等 因 造 适 素 , 实施 抚顺 市退耕 还 林 建 设工 程 中 , 在 采取 本 造林 典 型模 式设 计 营 造水 土 保持 林 和水 源 涵 养林 以及经 济林 。造 林 典 型模 式 设计 见 表 1 。 总之 , 耕 还林 工 程 的造 林 难度 大 , 退 气候 影 响 因 素大 , 部分 耕 地 由于 耕 作 原 因 , 大 量 的农 药 残 留 , 有

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退耕还林在保证森林资源安全,保证生态安全,保证民族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发展安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同时,从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在解决退耕还林农户的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上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不仅使这部分人有饭吃、有衣穿,还在此基础上有了生存的技能和走上富裕的途径。

本文具体分析了当前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退耕还林工作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有效对策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生态环保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

它肩负着保持水土、维护生态、抗沙漠化、净化大气、防止灾害和推进城乡改革发展等重要使命。

随着工程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看到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在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现行的退耕还林政策做出一定调整,加大工作力度、改进方法措施,将退耕还林工程持续、深入、有效地推行下去,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一、当前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1、农民群众的问题退耕还林针对的就是西部地区水土容易流失的边远山区山坡耕地,这些地区经济落后,农民传统意识浓厚,吃的方面主要靠自耕地。

眼下有的农户除留少量菜园地以外,其余土地几乎退完。

还“林”的品种中极少有几年就能见效益的经济林,绝大部分属生态林,而在退耕还林地区,同时也是林木禁伐区。

国家对退耕农户补助是有限的,补助年限期满后,到底靠什么吃饭,老百姓心里无底,这是退耕地区农民普遍存在的担忧心理。

2、退耕地地类变更问题关于退耕还林林地的性质问题,耕地退耕还林后,使用性质已经发生改变,由耕地变成了林地,由于多方面原因,很多地方没有将这一部分森林资源核发林权证,给林业部门的管理带来很多不便。

3、重退耕,轻管理退耕还林工作从争取指标、规划设计、农户实施、检查验收、抚育管理,直到兑现补助,上至林业工作人员,下至退耕农户,程序多、时间长、任务重,量大面广,涉及千家万户。

一方面从管理上,工作人员队伍人力不足,经费有限,容易出现疏漏;另一方面,退耕农户首次检查验收兑现补助后,就疏于管理,使退耕地处于自然发展状态,达不到退耕还林的理想效果。

呼兰县退耕还林造林技术

呼兰县退耕还林造林技术
1 ×2m, 1 0 .m 5 0~33 0株 /m 6 0 h 。
采 用此模 式进 行 退耕 还林 ,造 林成 活率 可达 到
9 % 以上 ,保 存 率 9 %以上 , 成林 率 1 0 8 5 0 %。提 高
22 苗 木 处理 。 选择 符 合标 准 的 苗木 ,挂 号起 苗 , .
苗”时营养土坨不散。明穴栽植,栽正 、踩实。栽 植 后及 时浇 水 ,保证 成 活 。容 器 袋不 宜腐烂 ,苗 根
不 宜 穿透(n 料袋) O塑 ,栽 时要先去 掉 。 233 保 活 措 施 。浇 水 质 量 要 求 浇 满 、 浇 足 、浇 -. 透 ,缺 水 即浇 ,连 续不 间 断 ,防止干 旱 。坚持 三水
21 栽 植 穴 的规 格 。 杨 柳 大 苗 明 穴 整 地 , 穴 径 .- 3
4 m,深 4 m;落 叶松 、 樟 子松 小 苗 穴状 整 地 , 0c 0c
穴 径 5 m,深 2 m; 落 叶松 、樟 子 松 容 器 苗 , 0c 5c
明穴 整 地 ,穴径 3 m, 穴 深 2 m; 针 叶 树 带 冻 0c 0c 土 坨 移植 ,穴 径大 于 土坨 径 4 m,穴深 大于 土 坨 0c 厚 2 m;花灌 木 ,穴 径 4 m,深 3 m。 0c 0c 0c 21 整地 穴 的密 度 。杨 柳等 阔 叶树 和落 叶 松 小苗 .. 4



退







呼 兰县 是平 原 农业 县 ,地 势平 坦 ,无 山脉 。退 耕 还 林 工程 建 设 区 的重 点是 低 产 田和 少 量坡 耕 地 。 低 产 田区属 低洼 易 涝 区 ,有 轻度 盐 碱 ,p 值 73 H .— 78 土 壤 肥 力较 低 , 结 构 不 良, 排 水 不 畅 ,通 透 ., 性 差 ;坡耕 地 集 中在 县境 的 东部 丘 陵区 ,坡 度 一般

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

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

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整改报告1. 概述本报告针对退耕还林造林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总结了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和建议。

通过此次整改,旨在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2. 问题分析2.1 问题描述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然而,当前退耕还林造林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缺口:由于退耕还林造林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缺乏充足的资金成为工程推进的主要障碍。

2.种苗质量不过关:造林工程中使用的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成活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益不佳。

3.管理不到位:部分地区的退耕还林工作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监督,造成效果不显著,甚至逆反生长。

4.生态补偿不平衡:退耕还林工作的成功依赖于参与各方的合作和支持,但有些地方生态补偿政策不够完善,导致农民的积极性不高。

2.2 问题原因经过深入分析,我们认为造成退耕还林造林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资金来源不稳定:造成资金缺口主要是由于资金来源不稳定,政府对于退耕还林造林工程的资金投入不够,导致项目无法顺利进行。

2.种苗供应链不畅:种苗质量不过关的主要原因是种苗供应链不畅,存在着种苗生产数量不足的问题,且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

3.监管不到位:当前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在监管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导致了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4.生态补偿政策不完善:有些地方的退耕还林工作在生态补偿政策方面存在问题,生态补偿资金使用不当,缺乏对农民的充分关怀。

3. 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整改措施:3.1 加大资金投入为了解决资金缺口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退耕还林造林工程的资金投入。

可以通过优化财政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建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同时,加强相关的财务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

3.2 健全种苗供应链为了提高种苗质量,需要健全种苗供应链,包括改善种苗生产技术、推进科技创新、完善种苗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等。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研究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研究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研究摘要: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县经济的发展,为了使我县的退耕还林工作健康顺利地进行,根据本人在林业站多年工作的实践,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的几个问题探讨如下。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探讨1、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将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作为突破口,是基于我国目前生态环境呈日趋恶化的现实,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洪水泛滥成灾、持续干旱、沙尘暴越来越频繁等等,其带来的后果和经济损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退耕还林实质是以粮食换生态,以资金投入换取生态效益。

生态环境建设要考虑生态效益,但也要注意经济效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难以实现生态效益,只注重生态效益不管经济效益,工程难以持久,成果难以保持,两者之间矛盾而统一。

其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但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下游地区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从大局考虑,也应把生态效益放在重要位置,而不能仅从当地的局部利益出发,过分强调经济效益。

2、树种的选择适地适树的问题是造林工作的基本原则,树种选择是适地适树的关键环节。

“适地适树”就是首先要了解“地”,那就是弄清楚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地势等自然条件;其次要摸清“树”的习性,知道什么树种适宜于怎样条件的林地。

“适地适树”,也就是说应该把树木栽在它生长最适合的地方。

我们造林的目的,主要是为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为国家和人民生产木材,生产油料和果品,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和美化环境。

造林又不是一年半载就有收获的,一般用材林,少则十年,多则三五十年,甚至百年才能砍伐利用,即使特种经济林也要三、五年以后才有果品,防护林也得几年才能开始发挥作用。

所以,如果选择的造林树种错了,就会使造林失败。

为了使造林尽可能成功,避免失败,在造林前就必须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树种,选择造林地。

林农的经验是:松树上荒山,杨柳下河滩,橡树满山跑,核桃在沟边。

3、科学规划与科技推广3.1科学规划退耕还林是系统工程,从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一定要有科学的规划、设计,不论面积多大,一定要按造林工程要求进行立地类型划分、林班小班划分、造林典型设计、整地规格与方式、造林时间与栽植方法、种树选择与苗木规格等的详细规划。

退耕还林、退粮还草-保护环境、防止沙化的思路与对策

退耕还林、退粮还草-保护环境、防止沙化的思路与对策

退耕还林、退粮还草-保护环境、防止沙化的思路与对策引言在我国,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北方荒漠化严重的地区更加突出。

其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稳定,也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退耕还林、退粮还草”作为一种环境保护的方针,已经被广泛采纳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从“退耕还林、退粮还草”的角度,探讨如何保护环境、防止沙化,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思路和对策。

退耕还林、退粮还草的意义退耕还林,是指将原本用于农业生产和养殖业的土地转变为林地。

这种措施的意义在于,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加林木覆盖率,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退粮还草,是针对干旱和半干旱区域进行的治理措施,是把荒漠化的土地改为草地。

退耕还林、退粮还草的基本精神在于,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以及草地的恢复和建设,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的发生或加剧。

防止沙漠化的思路与对策一、深入贯彻退耕还林、退粮还草政策退耕还林、退粮还草的政策进行已久,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深入贯彻这个政策,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此外,应进一步推广科学种植能耐旱、抗盐碱的耐旱树种,大力发展特色水果、药用植物和经济林等产业,逐步实现从“退耕”到“增收”的转变。

二、积极开展生态补偿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经济手段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环境风险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支持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推动科技与生态环境建设深度融合,更好地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体系。

四、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不同用途的资源,合理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协同发展。

五、提高环境监管能力为了保证政策执行的有力性、真实性和顺畅性,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加强对反对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强化监管和惩罚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并严格限制环境容量,保护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退耕还林视角下现代生态林业建设研究——以泾川县为例

退耕还林视角下现代生态林业建设研究——以泾川县为例

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9期5㊀基金项目:平凉市第五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研究课题(P L S K K T 2020026).作者简介:刘瑞芳,中共平凉市委党校讲师;李赛钰,中共泾川县委党校讲师.化进程的客观方向,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激励机制.3.2㊀掌握核心技术基因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高新技术是生物经济的核心驱动力量.中国的生物经济安全,要建立在独立㊁自主㊁创新的基础上,提高研发核心技术的能力,加强和鼓励原始创新.此外,我们还要抢占生物技术制高点,在核心领域拥有话语权,形成产业效应和集群效应,能够将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形成 研发-产品-消费 的良性循环体系.3.3㊀制度创新与人才培养生物经济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依赖于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市场经济土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对发明专利㊁商标等方面的保护意识,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机制.鼓励各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灵活适配的投资方式,促进基础研究的落地,实验室成果的产业化.大力培育生物科技,生物经济以及生物产业化人才.首先,培养生物技术研发的领军型人物,推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设置和培育,加速培养基础扎实,训练有素的各种类型的人才,锻造阶梯型人才队伍;其次,形成良好的研发㊁生产和市场环境,吸引全球生物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凝聚全球的智慧到中国的生物经济发展的战略上.3.4㊀生物高科技经济产业化生物技术产业化是形成良性生物经济循环的必要条件.科学研究不应止步于实验室,落实到国民经济的具体环节是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生物经济的产业链很长,包括生物技术研发,生物交易流通,生物金融市场等各个细分行业.生物经济的产业链上游源自实验室,下游则深入到千家万户,这样的生物经济才是健康可持续的.结合产业革命的扩散㊁辐射㊁示范和加速效应,顺应其自身的自然规律,积极推进生物技术的产业化.鼓励和发展各种形态的生物经济企业,形成企业集群.一方面创新发展生物技术,另一方面做大做强生物技术企业,使生物经济成为新的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源源不竭的动力.参考文献[1]S c h ür r l eK a r s t e n .H i s t o r y ,C u r r e n t S t a t e ,a n dE m e r g i n g A p pl i Gc a t i o n s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J ].A d v a n c e s i nb i o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2020,173.[2]高佳琪.论生物技术对生物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J ].经贸实践,2018,(01):167G169.[3]王宏广,朱姝,尹志欣,等.国际生物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征[J ].中国科技论坛,2018,(05):158G164.[4]曹瑄玮.发挥生物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价值[J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0,(08):59G61.[5]吴晓燕,陈方,丁陈君,等.全球生物制造产业市场与融资现状分析[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20,40(05):117G124.[6]丁陈君,陈方,郑颖,等.全球生物科技发展态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0,42(02):133G143.退耕还林视角下现代生态林业建设研究以泾川县为例刘瑞芳1㊀李赛钰2(1.中共平凉市委党校,甘肃平凉744300;2.中共泾川县委党校,甘肃平凉744300)摘㊀要:在新一轮退耕还林中,泾川县被列为重点县之一.本文着眼于泾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紧盯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目标,在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㊁退耕配套荒山造林㊁三北防护林㊁公益林㊁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林业㊁民生林业,全县生态林业建设在解决泾河流域水土流失㊁风沙危害㊁气候变化和土壤贫瘠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泾川县探索生态㊁经济㊁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关键词:生态建设;退耕还林;社会效益中图分类号:F 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21.09.0031㊀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和现代生态林业建设现状从2014年开始,针对贫困山区的实际情况,泾川县积极争取退耕还林项目建设,合理确定新一轮退耕还林重点区域,依托项目支撑扶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我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4.5万亩,其中经济林4.12万亩占91.5%㊁生态林0.38万亩占8.5%,2014年度完成9008亩,实施工程57处,其中经济林7572亩,生态林1436亩,涉及13个乡镇,共计35个行政村2166户;2016年度完成3.6万亩,实施工程110处,其中经济林33601亩,生态林2399亩,涉及全县14个乡镇59个行政村6235户,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为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2019年果品总产量30万吨,总收入9.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3100元,已成为全县的首要产业,为农民持续增加收入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全县生态林业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林业用地达到122.1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8.13%,先后荣获 甘肃省实现绿化第一县 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 全国生态林业建设先进县 等称号.2㊀主要经验和做法泾川县坚持 生态立县 战略不动摇,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把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科学谋划㊁合理布局,着力解决难点问题,努力推动泾川县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促共赢.2.1㊀坚持三大原则 ,不断优化发展思路(1)坚持 严格标准㊁科学规划 原则.统筹考虑县域经济发展水平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㊁耕地保护和产业产业经济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9期6㊀㊀支撑等因素,注重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与城镇规划㊁交通规划等各类专业规划相协调,聘请高资质单位,在广泛调研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建设规划,为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找准了定位㊁明确了方向.(2)坚持 因地制宜㊁适地适树 原则.按照 山顶防护林戴帽,梯田经济林缠腰,沟底刺槐穿靴 的模式,采取集中会战㊁联村造林等方式,对重点流域荒山及疏林地㊁公路沿线裸露荒地进行治理.把生态林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充分考虑乡村立地条件和群众意愿,在持续抓好苹果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油用牡丹㊁山地核桃㊁中药材等多元富民产业,集中建成了一批果品㊁蔬菜㊁畜草㊁苗木基地,走出了生态产业化㊁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新路子.(3)坚持 以城带乡㊁城乡联动 原则.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村屯绿化㊁县城街道㊁机关单位㊁公园广场㊁住宅小区㊁景区绿化为重点,采取见缝插绿㊁破墙透绿㊁破硬还绿㊁规划建绿等措施,持续加大绿化力度,扩大绿化面积,改善人居环境,多种类㊁多层次的城乡绿化格局初步形成.2.2㊀强化四项支撑 ,多方破解瓶颈制约(1)强化政策支撑.制定出台资金筹措㊁土地流转㊁技术服务㊁督查考核等 十条措施 ,切实加大对林业主导产业培育㊁林下经济发展㊁苗木基地建设㊁中幼林抚育管理㊁专业合作组织建办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认真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按照 产权到户㊁补偿到户 的原则,采取 一册明㊁一折统 方式,将中央和省上下达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户,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热情.(2)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开展新技术㊁新品种的引进㊁试验㊁示范㊁推广和科技攻关.采取走出去㊁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国内外专家㊁教授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培训,组织现场观摩,进一步提高了林业科学化管理水平.(3)强化人才支撑.大力实施人才强化战略,先后择优招录48名林果专业大学毕业生到乡镇林业综合管理服务站工作;确定46名林业技术人员为科技特派员,划片包干,驻村蹲点,对重点乡镇㊁重点村组林业生产进行挂牌指导;聘请农民技术员700名,县财政按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列支报酬,常年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4)强化项目支撑.把生态林业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方整合财政支农㊁扶贫开发㊁道路交通㊁五小水利㊁科技推广等项目资金,用于重点林区和林下经济重点地区水㊁电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生态林业发展创设了良好条件.2.3㊀深化四项改革 ,不断激发发展活力(1)深入推进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改革.针对分林到户后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实际,全面建立政府主导与农户参与相结合的双层管护制度,在组织和引导群众进行分户管护的同时,组建护林协会,签订管护合同,统一落实森林防火㊁病虫害防治㊁封山禁牧等管护措施,保证了森林资源安全.(2)积极推进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精心研究制定«泾川县林木采伐管理办法»,按照统一规划㊁农户申请㊁乡村申报㊁县林业局审批的程序,积极开展林木抚育性间伐试点,严格落实定株㊁松土㊁除草㊁修枝等管理措施,有效促进了林木健康生长.(3)稳步推进林权流转制度改革.按照 依法㊁自愿㊁有偿 的原则,鼓励引导群众通过自愿协商㊁签订合同㊁备案登记等程序,将林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有经营能力的大户,县上统一为流入者农户颁发«林权流转证»,鼓励林业大户流转林地扩大经营规模,有效增加了农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4)扎实推进果树经济林确权颁证.把果树经济林确权颁证作为拓宽果品产业筹融资渠道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研究制定了«泾川县果树经济林确权颁证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对全县三年生以上果树经济林全部纳入确权颁证程序.2.4㊀健全四项机制 ,切实强化工作保障(1)目标管理机制.把生态林业建设列为 一把手 工程,逐级签订责任目标,分环节制定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有关部门年度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形成各级领导抓林业的工作格局.(2)工作推进机制.全面落实 行政+技术 双包责任制,县级领导每人包抓一个乡镇,定期督查指导,协调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落实;乡镇和林业部门班子成员每人包抓一个重点工程,县㊁乡技术人员每人包抓一个示范点,一定三年不变,常年开展协调服务和技术指导,在推进生态林业建设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3)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协调金融部门开发创新林业金融产品,建立林业金融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林业小额贷款.积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将林权抵押贷款与信用担保㊁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相结合,有效解决了群众发展资金短缺难题.(4)督查考核机制.把生态林业建设纳入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县委㊁县政府主要领导㊁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基层一线,对各乡镇㊁各单位林业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通报反馈问题,严格兑现奖惩.3㊀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和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巩固对策(1)把夯实思想基础作为基本前提,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大力弘扬 一届接着一届干㊁一张蓝图绘到底 的矢志播绿接力精神,教育引导群众重视生态建设,掌握生态内涵,传承生态文化,增强生态意识,为推进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2)把强化项目带动作为有力抓手,坚持抓项目不动摇,切实加大林业项目的争取实施力度,多方整合农综开发㊁水利建设㊁畜牧养殖㊁水保治理等项目资金,以大项目促进林业的大发展㊁快发展.(3)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紧盯生态立县战略目标,大力发展有机果品㊁绿色畜牧和无公害蔬菜,积极培育壮大地方生态工业,多方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多方增加群众收入.(4)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断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调动和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林业建设,切实增强发展活力.参考文献[1]张怀宁,何超.泾川史话[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2]泾川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泾川县志[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G2010.[3]泾川林业志编纂委员会.泾川林业志[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9.[4]张小燕,杨改河.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唐克丽.中国水土保持[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退耕还林工程退实施概况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全省的造林质量、管理质量和规划设计质量均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成效,推进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

我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

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生态建设方针,对全省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002年,国家正式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全省退耕还林计划任务为24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面积为120万亩,荒山荒地人工造林面积为120万亩。

退耕还林建设基本覆盖全省。

2.退耕还林概念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实行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贴制度,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地还林面积,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补助。

粮食补助现在改为按每公斤1.4元发放粮食现金补助。

每亩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补助种苗造林费50元,为当年一次性补助。

密山市退耕地还林工程始于2002年,工程涉及全市16个乡镇,9个国有林场,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4.7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5万亩(其中生态林5万亩,经济林0.5万亩),两荒造林9.2万亩(全部为生态林)。

退耕地还林主要以落叶松、樟子松、杨树、果树等树种为主,宜林荒山造林主要以落叶松、樟子松等树种为主。

通过退耕还林的实施,对于治理我市坡耕地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3.存在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实施标准高任务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重造轻管现象仍然存在我市退耕还林存在重造轻管的现象。

尽管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相应的管护办法,各乡镇也不同程度地交管护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按照“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管护措施要落实到实施退耕还林的一家一户,难度较大,管护效果也不理想,原因是:①农户的经营意识中仍有以前的粗放经营的老思想,树栽上就很少管理,任凭林木自由生长。

如何提高退耕还林的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

如何提高退耕还林的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
针。
[,p . 1ol i i I n I. I 1
…n¨ 。1 一 j 。 _ _ l-”i 1 ‘ 1I l - l ¨
山 场 的全 部 工 序 都 要 承 包起 来 , 先 后 顺 序 组 织 生 产 , 按 原 采 伐 号没 经 验 收 不 准 进 入 新 的 采 伐 号 。才 能 做 到 一 次 净 。即 采 、 、 、 、 一 条 龙承 包 制 。 打 集 清 装 一 是 将 采 伐 剩 余 物 的 生 产纳 入 生 产计 划 , 为 与 原 做 木 同 等 重 要 的 生 产 指 标 , 不 成 枝 、材 生 产 计 划 视 同没 完 r 有 完 成 生 产 任 务 不 能 评 先 进 采 伐 剩 余 物 的 大 量 拣 集 下 运 , 仅 推 动 清 林 进 度 , 高 伐 区作 业 质 量 、 可 提 高 不 提 还 资源 的利用率 . 为企 业 增 加 效 益 , 足 社 会 对 小 材 小 料 满 的 需 求 。各 生 产 企 业 为 保 证 枝 、材 生 产 任 务 的 单 位 不 r 能 评 先 进 并 对 责 任 者 罚 款 , 样 保 证 了 清 林 进 度 和 质 这 量 。 大 量 采 伐 剩 余 物 被 运 下 山 , 仅 提 高 了资 源 利 用 不 率 , 加 企 业 经 济 效 益 。还 促 进 了伐 区作 业 质 量 的 普 遍 增 提高 。 三 是 坚 持 定 期 进 行 伐 区 检 查 评 比 , 行 林 场 旬 检 实 查 , 业 局 月 检 查 , 局 每 季 度 进 行 检 查 的办 法 。林 场 林 管 检 查 不 合 格 不 予 开 支 ; 业 局 检 查 不 合 格 不 拨 交 新 伐 林
- ¨ ’ ¨ ,I I I ,… I l ¨ { ¨ - , ‘ n L l . ¨ ・ ¨ … 1 ¨ 1 . ・ ’ ‘l ¨J ’ _ I i ’… ・ I ”ll 。 ¨ dI l ’ ¨ ’ l 。 ¨ . I ‘ ¨ - ¨ ¨ _ _ ¨

退耕还林调研报告

退耕还林调研报告

退耕还林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退耕还林是指政府根据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需要,对农耕土地进行退耕,并将其恢复为森林或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

这一政策旨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土地质量,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退耕还林政策的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调研和分析。

2. 调研目的和方法2.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情况、效果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政策的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2.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以下方法: - 文献研究:分析相关政策文件、学术研究论文和专家观点,了解退耕还林政策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 实地调研:前往退耕还林项目所在地,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农民和村民进行访谈,了解政策的实施情况、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 数据分析:收集退耕还林项目的统计数据,对项目的覆盖范围、造林面积和生态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

3. 调研结果3.1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退耕还林政策在我国的实施情况较好。

政府通过资金补贴、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农民主动退耕还林。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耕地成功退耕,转为森林或其他自然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

3.2 退耕还林政策的效果调研显示,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退耕还林项目的范围逐渐扩大,覆盖了许多地区。

其次,大量的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土地质量,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

此外,退耕还林也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3 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问题但是,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的退耕还林项目管理不到位,存在着资源浪费和效果不佳的情况。

其次,农民参与程度不高,缺乏对政策的认知和理解,导致一些土地仍然继续耕种,无法实现退耕还林的目标。

此外,一些地区的退耕还林项目缺乏长期的监测和评估,无法有效衡量政策的实施效果。

4. 建议和展望鉴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加强退耕还林项目的管理,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实施效果。

县林业局某年退耕还林工作总结

县林业局某年退耕还林工作总结
//example/chart2.png)
THANKS
感谢观看
03
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遇到的问题
资金不足
在退耕还林过程中,由于资金 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农户的补 助需求,影响了退耕还林的进
程。
技术难题
在树苗培育和种植过程中,由 于技术水平有限,难以保证树 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农户参与度低
部分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不够 了解,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 响了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
工作成果展示
通过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我县的生 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植被覆盖 率有所提高。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科 普宣传,提高了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和技能水平。
退耕还林工作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 的调整,推动了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 的发展。
这些工作成果展示了我们在退耕还林 工作中的努力和成效,也彰显了林业 部门为建设美丽家园做出的贡献。
树种选择不当
在退耕还林过程中,部分地区选择了生长速度快 但适应性差的树种,导致成活率不高。
3
缺乏有效监管
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导致部分地区出现造假、舞弊等问题。
展望未来
加强规划指导
在未来的退耕还林工作中,应加强科学规划指导,确保退 耕还林工作符合实际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03
//example/image3.jpg)
其他相关数据与图表
01
[其他数据 1](https
//example/data1.xlsx)
02
[其他数据 2](https
//example/data2.xlsx)
03
[其他图表 1](https
//example/chart1.png)

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退耕还林工程退实施概况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全省的造林质量、管理质量和规划设计质量均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成效,推进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

我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

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生态建设方针,对全省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002年,国家正式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全省退耕还林计划任务为24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面积为120万亩,荒山荒地人工造林面积为120万亩。

退耕还林建设基本覆盖全省。

2.退耕还林概念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实行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贴制度,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地还林面积,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补助。

粮食补助现在改为按每公斤1.4元发放粮食现金补助。

每亩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补助种苗造林费50元,为当年一次性补助。

密山市退耕地还林工程始于2002年,工程涉及全市16个乡镇,9个国有林场,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4.7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5万亩(其中生态林5万亩,经济林0.5万亩),两荒造林9.2万亩(全部为生态林)。

退耕地还林主要以落叶松、樟子松、杨树、果树等树种为主,宜林荒山造林主要以落叶松、樟子松等树种为主。

通过退耕还林的实施,对于治理我市坡耕地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3.存在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实施标准高任务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重造轻管现象仍然存在我市退耕还林存在重造轻管的现象。

尽管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相应的管护办法,各乡镇也不同程度地交管护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按照“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管护措施要落实到实施退耕还林的一家一户,难度较大,管护效果也不理想,原因是:①农户的经营意识中仍有以前的粗放经营的老思想,树栽上就很少管理,任凭林木自由生长。

退耕还林后林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退耕还林后林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退耕还林后林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对退耕还林后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及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标签:退耕还林;林地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前言退耕还林政策是我国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实施手段,为了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文明、科学、合理的发展,在实行退耕还林建设时,不仅要考虑增加绿植覆盖,而且也要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退耕还林项目是利国利民的环保建设项目,其在增加经济生态林建设的基础上,还要促使农民增收,但在项目建设后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退耕还林后林地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式。

一、退耕还林后林地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1.只注重造林,管理工作跟不上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入,导致农村耕地闲置,在退耕还林项目建设实行后,相关管理工作跟不上,林地中杂草生长,不利于林木成长。

另外由于部分地区退耕还林政策补偿和农民利益产生冲突,使得农民对林地管理工作产生懈怠情绪。

2.退耕还林后农民收入减少,容易使农民产生复耕思想在对农民耕地进行退耕还林建设后,使得农民的收入来源减少,同时部分经济生态林建设由于林地结构没有实现产业化发展,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微乎其微,这就有可能导致一些农民产生复耕的思想意识。

3.缺乏保护意识退耕还林后没有树立农民群众对林地的保护意识,甚至有人为了利益而对林地搞人为破坏。

在一些林地建设中,农民不参与管理,使其保护林地思想意识薄弱,由于經济生态林效益低,不能促使农民的积极主动参与性,导致退耕还林后林地管理工作滞后,相关管理部门没有把后续林地管理工作当做重点来抓。

二、退耕还林后对林地管理的具体措施1.注重宣传国家政策退耕还林后的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关系着绝大多数农民的利益,所以必须加强退耕还林后林地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对农民多做政策宣导,使农民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能够主动参与宣传,从而有效化解了林业和果农与牧民之间的冲突,使林业管理和农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退耕还林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退耕还林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退耕还林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退耕还林工作是指将农田退耕还林,恢复成森林、草原或湿地,以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目的。

这项工作在我国已经实施多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常见的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解决。

本文将就退耕还林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1. 资金问题:推动退耕还林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退耕补助和植树造林上的投入,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来说,资金来源不足是制约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农业畜牧业向森林草原转变,需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充足的用地空间。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存在土地所有权问题、土地流转问题等,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生态环境问题:一些地区的退耕还林工作受到了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限制,例如干旱地区、高寒地区等,很难进行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一定困难。

4. 管理监督问题:一些地方在推动退耕还林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导致工作开展效率低下、工作成效难以保障,对工作的长期稳定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退耕还林工作中的对策1. 加大资金投入:国家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可以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资金支持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促进退耕还林工作的长期稳定开展。

2. 完善土地资源利用机制:针对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建立统一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土地所有权确认制度,加强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土地空间保障。

3.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的地区,可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推动科学合理的退耕还林工作。

在干旱地区可以采取人工灌溉、水土保持等措施,提升植树造林的存活率和生态效益。

4. 健全管理监督体系:国家可以加强对退耕还林工作的管理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估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强化执法力度,确保退耕还林工作有序顺利地进行。

退耕还林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依然面临着一些常见问题。

退耕还林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退耕还林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退耕还林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概况,分析了退耕还林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退耕还林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作人口增长、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恶化是当前社会存在的主要三大问题。

环境问题成了全球性重要话题,森林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不断恶化。

实施退耕还林是我党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加速经济建设、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据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做出了“加强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等科学论断,确定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为加强林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我国生态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我国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粮食还有结余,具备了屏弃毁林垦地这种以牺牲生态换取口粮之做法的条件,同时在自然灾害的警示下,生态安全被提上日程。

因此,在1998 年洪灾后,国务院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1999 年8 月,发出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要求立即停止一切毁林开垦行为,大力植树造林。

与之相呼应。

2 退耕还林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退耕还林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被群众誉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但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庞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以及思想、物质准备不够充分等原因,工作中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2.1 规划布局不尽合理。

退耕还林专项检查情况报告-情况报告和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自查报告汇编

退耕还林专项检查情况报告-情况报告和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自查报告汇编

退耕还林专项检查情况报告-情况报告和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自查报告汇编退耕还林专项检查情况报告/情况报告一、县上整改的情况4月29日,市政府办《关于认真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加强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下发后,各县都比较重视,制定了整改的措施,加大了整改力度,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力度比较大。

省林业厅《关于年全省退耕还林工程核查验收的通报》和李市长、邓市长在《通报》上的重要批示,对市林业局和各县的震动比较大,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退耕还林整改工作,亲自安排过问,向分管领导和林业主管单位靠实了责任。

分管领导深入乡镇进行检查,蹲在现场抓整改。

县上多次发文,明确各乡镇一把手是整改的第一责任人。

由于领导重视,安排比较具体,整改工作已引起了主管部门和各乡镇的普遍重视。

针对省上通报中“四低一多”的问题,及时召开了退耕还林专题会议,认真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了整改措施,组织开展了以补植补造、执法检查、自查验收和兑现补助为主要内容的“回头看”活动。

也及时作了安排,对重点乡镇开展了督查工作。

二是整改的重点比较突出,效果比较明显。

今年以来,各县抓了补植补造、执法检查、普查摸底、补助发放、抚育管护和案件查处等整改的重点。

根据统计,已完成补植补造面积19.2万亩,占应补植面积27.3万亩的70%;已完成补植补造面积9.5万亩,占应补植面积18万亩的78%;已完成补植补造面积10.4万亩,占应补植面积14万亩的83%。

、的退耕地的补植工作,结合兑现前的验收,发动农户进行了自栽自补,补植完成的比较好。

由县委办、政府办牵头,抽调纪委、监察、林业、财政、农办等单位的业务骨干30多人,分赴各乡镇开展了退耕还林执法检查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乡、村两级整改措施的落实。

县上制定了《关于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改补现金的实施方案》,对乡镇领导、财政所长、林业站长进行了集中培训,将补助资金以存单的形式直接发放到户,确保了兑现的顺利进行。

211162666_田东县退耕还林工程措施与成效分析

211162666_田东县退耕还林工程措施与成效分析

田东县地处右江河中游,当地河流为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

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建设中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田东县天然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森林生态功能显著下降,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作用被严重削弱,水土流失严重,江河输沙量迅速增大等生态性自然灾害频发,加之生态屏障建设严重滞后,田东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面临严峻挑战。

该现象不仅严重制约了田东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对珠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水利航运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1自然条件概况1.1自然环境田东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地处东经106°53′~107°26′、北纬23°16′~24°01′,属桂西丘陵地带。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温度高,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9℃,极端最低温-1.7℃,极端最高温42.0℃,≥10℃年平均活动积温7500℃;年平均降水量1200mm ,降水集中在5—9月,旱季长达5~6个月,干湿季明显。

年平均蒸发量1080mm ,年平均相对湿度83%。

1.2自然资源1.2.1森林资源1)林地资源。

田东县土地总面积2806km 2,林地面积202856.35hm 2、木本园地面积27170.34hm 2,森林面积192820.78hm 2,森林覆盖率75.06%,活立木总蓄积量11406129m 3。

2)植被类型。

田东县植被区系属南亚热带季雨林。

常见人工栽培和天然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任豆、枫香树、楝、香椿、黄葛树、雅榕、樟、栓皮栎、麻栎、白栎、槲栎、酸枣、竹及桉属树种等;经济林树种主要有油茶、油桐、八角、茶、栗、青梅、桃、李、芒果、龙眼、荔枝、黄皮等;主要灌木有盐麸木、滇牡丹、余甘子等;常见草本有黄茅、白茅、蔓生莠竹、拟金茅、五节芒及部分蕨类植物等。

田东县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为人工林占绝对优势,且多为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在封山育林区、公益林区才分布有天然林;森林分布不均,多分布在北部山区;树种结构单一,大部分树种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1]。

退耕还林的现状及解决对策分析

退耕还林的现状及解决对策分析

退耕还林的现状及解决对策分析摘要:如今,基于新形势发展背景下,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逐渐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而退耕还林是加强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途径,将目前的耕地重新回归种植土地,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维护作用。

在达到农村耕地要求的基础上,同时增长树木种植面积。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退耕还林;现状;解决对策通过全面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不但可以达到生态环境建设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如今,基于新形势发展背景下,虽然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同时也迎来了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现象。

因此,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给与农民一定的补贴,不但可以保障农民自身的合法利益,同时还能对生态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改善作用。

我国在面对荒芜地区时,逐渐加强了植树造林工作。

然而,无论是在植树造林还是在退耕还林等过程中,都会受到天气或者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因为涉及到的推广范围比较大,同时工作任务较多,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仍然还面临着非常多的问题。

1、目前我国退耕还林现状分析1.1农民收入得不到保障我国在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时,主要是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改造,但是,对于当地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

一些部门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同时也没有给与农民相应的补偿,导致农民收入得不到保障。

同时,在部分退耕还林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严重违背了生态发展原则。

目前三农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导致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呈现出了一定的盲目性,最终引发了比较严重的负面效果。

经济发展在其中发挥着较大作用,在开展农业种植工作时,农民不能进行征收,只能对目前面临的生存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对农民发展形成了严重阻碍。

我国的退耕还林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模,在经济发展中无法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退耕还林工作之后,无法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从而影响到了生态环境稳定发展。

浅析榆阳区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及经验分析

浅析榆阳区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及经验分析

浅析榆阳区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及经验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中国政府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通过大规模的荒山造林,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改变荒山变绿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榆阳区退耕还林工程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典型案例,其成效和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林地面积逐渐扩大榆阳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本地区的林地面积逐渐扩大。

通过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将原本的耕地、荒山进行绿化造林,使得大片不毛之地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林地。

据统计数据显示,榆阳区的林地面积年均增长了10%,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 荒山变绿地,水土保持效果明显榆阳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另一个显著成效就是使大量的荒山变成了绿地,林地的覆盖为当地的水土保持效果带来明显提升。

经过多年的观测和实践验证,退耕还林的地区水土流失明显减少,大部分退耕还林地区实现了零水土流失,有效保护了土壤资源。

3. 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效益凸显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显著改善了榆阳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生态效益凸显。

森林植被的建设使得当地的空气清新,水质得到保护,动植物种类逐渐增多,生态平衡不断得到恢复,生态环境改善显著。

二、榆阳区退耕还林工程经验分析1. 政策引导,强力推动榆阳区退耕还林工程之所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

政策的出台和执行,为退耕还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2. 加强生态保护,注重生态效益榆阳区退耕还林工程注重生态保护,注重生态效益。

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生态效益。

3. 科学规划,精准实施在榆阳区的退耕还林工程中,科学规划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通过科学测算、精准规划,确保了工程的实施效果。

退耕还林技术路线

退耕还林技术路线

退耕还林是一种生态工程技术,其主要技术路线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合适的退耕区域:退耕还林的区域应该选择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或者土地贫瘠的地区。

2. 退耕:将原有的农田或者过度开发的林地进行退耕,将土地归还给自然。

3. 土壤改良:对退耕后的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4. 植被恢复:在退耕后的土地上进行植被恢复,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树木和草本植物。

5. 管理和监测:对退耕还林区域进行长期的管理和监测,确保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退耕还林是一项长期的生态工程,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退耕还林也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显著 的效果 。 2 I 2 分殖造林。分殖法主要针对种源采集难度大的品种进行, 要求分 殖的树木成活率高再生能力强。通常选取树木枝条中的一部分 , 加入 调配的营养液进行浸泡 , 直接插入种植的土壤 中, 一段时间后: t 壤内

4 . 2 加 强 营林 防治保 护 意识 。相关 工作 人 员应 积极 对待 营林 工 作 中
碎均匀分布在土壤中, 通过 自然分化讲解 , 可增加土壤营养。 长时间进 行农作物耕种后土壤 中营养物质种类单一 , 土质松软程度降低 , 不利 于树木生长 , 在全面开展退耕还林前应先对种植区域进行整改。前期 种植农作物不同土壤的损伤 f 靓 也就存在差异 , 针对不同林地特点有 计划性的改进 , 确保造林工作高效开展。 2 造林技术方法 2 . 1 植苗造林。植苗造林法是通过培育基地将树种培育成树苗 , 再移 植到大面积种植基地 , 是造林工作 中最常用的技术方法。植苗法具有 成活率高的优点 , 可搭配种植 , 增加了森林抵 抗病虫害 的能力, 树苗对
缺、 土 地 荒 漠 化 严 重 的 问题 。
关键词 : 退耕还林 ; 造林技 术; 技术应用 1 退耕还林地的整地 1 | 1 退耕后土地的整改 。农作物耕种年限较短的土地其深层结构没 有受到破坏 , 土壤 中含有 的植物种子也较为丰富, 在造林地整地工作 中不需进行深层翻动 , 可将表层结构性质进行试验分析 , 有针对性 的 灌溉施肥 , 可帮助土地恢复原貌。农业生产过程 中会使用到p t _ J i t  ̄ 药, 长时间喷洒造成地面坚硬 , 严重缺水区域甚至会 出现营养物质流 的立地条件较差 ,初植密度应大于正常的造林密度 ,如香椿每亩栽 2 2 0 - - 2 5 0 株, 板栗每亩栽 5 0 - - 6 0株, 三桠每亩栽 8 0 0 - , 1 0 0 0株。 3 . 3 造林 的季节和方法。造林季节应具备有利于种子萌发及苗木生 根所需要的土壤水分状况和温度条件 , 山区退耕还林造林—般选在冬 春进行。 造林方法采用植苗造林和播种造林相结合。 在水平带 E 造林 、
溅 未出尚 的地方 , 适时进行补植( 种) 。对 已成活( 出土) 的苗木实施平 茬、 定形 、 修剪、 嫁接( 间苗) 等措施。为保证退耕还林地造林的成活成 林, 还应对林木树体及环境采取保护 措施, 如防止人畜糟踏、 防治病 虫害等。 4 加强退耕还林工作的方法和建议 4 . I 营林和造林。我国林业竞争力低的—个关键原因是技术水平低。 在今后的林业建设与发展 中, 不许把提高林 业生产技术水平放到突出 地位。 要加强基础研究, 发挥科学技术在营造林中的作用 。 随着科技的 进步 , 育林技术可以采用遗传学 、 生态学和生物工程技术。 入选用经过 使 人工林具有优 良遗传成分 , 符合培育 目 土壤 的适应能力强, 移植后出现的极端天气也不会造 成树木死亡。可 遗传改 良的造林材料造林 , 集中进行灌溉与农药喷洒 , 减轻了管理工作人员 的营林工作的进程。 以营林为基础 , 普 遍护林与大力造林相结合, 提高专业水平 , 巩固营林 的 重要地位。 同时 有关部 门也促进工程顺利实施 的任务 , 保证相关经费充足 , 加强职工 部的枝条会分生出根系 , 要 注意检查分殖部分枝条是否健康 , 可截 重视程度同时提高大家营林造林 的积极陛。 4 . 3 加强营林管理 。严把质量关 , 加强造林检查验收工作 , 加大营林 取病变部位 。 验收工作的力度 , 确保 “ 以质为先” , 进行最后评估 ; 加快生态林 、 公益 2 . 3 播种造林。播种造林即传统方法将种子种于开垦平整的造林地
农 林科技
民营 科技2 0 1 5 年第7 期
针对退耕还林造林 技术 的分析
周 建 林
( 黑龙 江碧水 中华秋沙鸭 自然保护 区管理局 , 黑龙 江 伊春 1 5 3 1 0 6 ) 摘 要: 详 细介 绍 了退耕还林计划 中整 地造 林工作 内容 , 从 土地整改及造林使 用的种植技 术等 多个 角度进行分许 , 总结 出技 术应 用的要领 , 并提 出加大造林投入 资金 的建设性意见 。在技术 上不断进 行探 讨和 学习, 可帮助退耕还林工作 高效 开展 , 解 决森林 资源短
植苗或点播应靠近边沟 , 梯土旁上的植苗或 点 播应靠近上—条水平带
如树种 设计 为茶 叶 × 三桠 , 茶 叶点播 于当年 冬季 整好 的z K - q , z -  ̄ , 失土地沙漠化的现象 , 整地工作需深入调查周围生态环境对各类物质 的外 沿 。 的容纳量 , 添加人工养料过程中不能对 自然平衡造成破坏。因此退耕 上, 三桠于次年春季在梯增 E 植苗。 4 及时管护, 确保成林 。 I ) 土壤管理。 及时松土除草、 施肥, 应在幼林 还林工作 中对原土地种植农作物年限的求证是至关重要的, 可帮助整 3 抚育时结合进行。 陡坡穴状整地的造林地和水平梯土旁上的造林地不 地工作高效开展 , 对树木种植后的成活提供了保障。 只能单纯地除草和施肥。 水平梯造林地每次雨后 , 应及时 1 . 2 按不同的开垦年限进行的作业方式。种植 区域地面若有: k 面积 得进行松土 , 挖取沉沙池中的泥土, 均匀地撒于水平带上。 逐步改变农民的耕 明显 凹凸应对其进行旋耕铲平处理。 大坡度结构在降雨频繁的季节其 清沟 , 退耕还林地实施林粮问作 , 达到以耕代抚 , 实现林粮双丰收的 低端容易出现雨水堆积, 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树苗光合作用与呼吸作 作习惯, 但必须是以林为主 , 农作物必须是豆科非藤本植物 , 或是其他矮 用逐渐减缓 , 甚至 出现死亡现象 。在基层土壤处理工作 中可通过人员 目的。 林粮间作必须在 l 5 度以下的缓坡地或水平带上进行 , 其他陡 作业挖掘引水渠 , 方便林区内部地面积水排 除, 对营养物质含量进行 秆植物。 2 ) 幼林管理与保护。 定期检查造林成活率 , 对未成活 取样调查 , 针对原植物根系发达 且坚硬的情况可使用大型农用设备绞 坡林地不得间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