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功知识与图解

合集下载

铁线拳技击术(南派洪家三绝系列)拳法基本功图解

铁线拳技击术(南派洪家三绝系列)拳法基本功图解

铁线拳技击术(南派洪家三绝系列)拳法基本功图解二、手法(一)拳法1.冲拳臂由屈到伸,拳以直线打出为冲。

冲拳分为前冲、侧冲、上冲。

(1)前冲拳其势为拳背向上,拳面平直打出。

五指握紧,不可松懈。

(图1-10)此势主练拳面前冲之劲,一般用于打人心窝或面部。

练习时,先取定势,然后两膝微屈,左右手轮流伸臂将拳向前冲出。

初用柔力空练,待自感力生后,再逐渐加大力度而疾出。

而后可打吊沙包。

最后再空练,若拳风能在尺远而使烛火熄灭,即告功成。

(2)侧冲拳其势为拳眼向上,拳底向下,向身侧冲拳。

(图1-11)此势主练以拳面击人,一般用于打人腰腹。

练习要点与前冲拳相同。

图1-10图1-11(3)上冲拳其势为拳头紧握,向上冲击,拳面向上。

(图1-12)此拳主练向上冲击,以拳骨打人;一般用于攻裆或打人下腭。

初取定势不动,后屈拳向上,以通天势打出。

始用柔力空练。

后可悬吊一沙包,假设其为敌手,如法击之。

图1-122.抛拳抛拳,又称“抛捶”,其势为两手握拳,以肩为轴,直臂拳在体前由下而上抡挥,一向后摆,一向前抛。

(图1-13)此拳法主练以整拳之劲打人,可根据情况分别以拳心、拳背或拳顶触击敌手。

一般用于上攻。

一般练抛拳只戴铁环,不击沙包。

初取定势不动,此后双臂套上铁环,由轻而重,持续抛出。

久之两臂如铁,可承千斤之重。

图1-133.挂拳挂拳又名“挂捶”,其势为握拳由上往下打落。

其中又有前挂、后挂、单挂及双挂之别。

(图1-14)此势主以拳骨击人,一般用于打头。

初取定势不动,后用柔力空挂,再逐渐加大力量和速度。

此后又可悬挂沙包或椰子,如法击之。

图1-144.扫拳其势为握拳横打钉出。

以肩关节为轴,拳经体侧向前、向内平抡为扫。

(图1-15)主练横拳上打,一般用于击人额角。

初取定势不动,后用柔力打出,再逐渐加大力度和速度。

最后可悬吊一沙包,如法击之。

图1-15 5.插拳臂由屈到伸,拳经肢体某一部位旋转冲出为插,力达拳面,拳眼向下。

由右弓步冲拳姿势,上体左转成马步。

四年级体育课件-武术基本功 通用版 (共18张PPT)

四年级体育课件-武术基本功  通用版 (共18张PPT)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开髋立腰挺胸,上体完全侧倒。
竖叉
两腿伸直前后叉开成直线。左腿后侧着地,脚尖上翘; 右腿前侧着地,脚背扣在地上,两臂立掌侧平举。两腿交 替进行。
学练要点:立腰挺胸,沉髋挺膝。
侧压腿
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上, 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部挺 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上体 能侧倒在左腿上。两腿交替进行。
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
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两腿
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压

侧压腿
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 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 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 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开髋立腰挺胸,上体完全侧倒。
正搬腿
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 左脚,然后将左脚向前方伸出,直至膝关节挺直,左脚外 侧朝前。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被搬腿的脚尖勾 紧。
仆步压腿
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内 扣;两手分别抓住两脚脚背,成左仆步;腰部挺直,左转 前压。左右仆步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脚支撑站稳,膝关节尽量挺直,腰部后
弯上顶,脚跟不能离地。
压肩
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脚开立同肩宽,上体前俯, 两手抓住横杆,抬头挺胸,塌腰,用力向下振压。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肩部松沉,用力震压,力点集 中于肩部。
单臂绕环
左弓步站立,左手扶按左膝,右臂以肩为轴做直臂的 顺、逆时针绕环。两臂交替进行。

初学者珍藏,武术基本功,直摆性腿法与屈伸性腿法

初学者珍藏,武术基本功,直摆性腿法与屈伸性腿法

初学者珍藏,武术基本功,直摆性腿法与屈伸性腿法‘打拳不蹓腿,必定是个冒失鬼’。

绝对是有道理的。

注意要先抻筋后,再溜腿,又称“踢腿”。

是武术基本功的内容之一。

无论初练武术者,还是有较长年限习练武术者,都必须得坚持练习。

溜腿的内容包括:正踢腿、斜踢腿(十字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后撩腿(倒踢紫金冠),以及其它多种腿部的活动方法,颇具浓郁的传统风格。

最后,再从事拳脚及器械的套路活动。

同时更应抱着愉快轻松的情绪来从事锻炼,那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直摆性腿法1.正踢腿预备姿势:并步站立,两臂侧平举动作说明:左脚上步直立,右腿挺膝,脚尖勾起向前额处猛踢;目向前平视要点:挺胸、收腹、立腰。

踢腿时,迅速收髋、收腹,脚尖勾起绷落,过腰后动作加快,要有寸劲。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俯身弯腰。

纠正方法:收下颚、头上顶,直腰。

(2)拔跟或送髋。

纠正方法:降低踢腿高度,腿部踢腿时收臀,支撑腿部全脚着地。

(3)动作缓慢无力。

纠正方法:按口令要求的速度踢。

教法提示:(1)先练压腿,再练踢腿。

(2)先踢小腿,适当放慢速度,再按要点练习。

(3)左、右交替的行进间踢腿。

2.斜踢腿预备姿势:同正踢腿。

动作说明:向异侧耳际猛踢,动作同正踢腿;目向前平视。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正踢腿。

3.侧踢腿预备姿势:同正踢腿。

动作说明:右脚上步,脚尖外展;左脚跟稍提起,身体略右转,两臂后举。

随着,左腿勾脚向左耳际踢起,右臂上举亮掌,左臂立于右肩前;目向前平视要点:开髋、侧身、猛收腹。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1)同正踢腿第(1)、(3)。

(2)侧身不够。

纠正方法:支撑腿外展,对侧肩膀朝前。

教法提示:同正踢腿。

4.外摆腿预备姿势:同正踢腿。

动作说明:右脚上步;左脚尖勾紧,向右侧上方踢起,经面前向左侧上方摆动,直腿落在右脚旁;目向前平视,可用掌在面前依次迎击脚面。

要点:展髋,腿成扇形外摆,幅度要大。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同正踢腿的第(2)、(3)。

初级刀术图解(2022整理版)

初级刀术图解(2022整理版)

初级刀术——动作详解图一、完整套路名称起势第一段1. 弓步缠头2. 虚步藏刀3. 弓步前刺4. 并步上挑5. 左抡劈6. 右抡劈7. 弓步撩刀8. 弓步藏刀第二段9. 提膝缠头10. 弓步平斩11. 仆步带刀12. 歇步下砍13. 左劈刀14. 右劈刀15. 歇步按刀16. 马步平劈第三段17. 弓步撩刀18. 插步反撩19. 转身挂劈20. 仆步下砍21. 架刀前刺22. 左斜劈23. 右斜劈24. 虚步藏刀第四段25. 旋转扫刀26. 翻身劈刀27. 缠头箭踢28. 仆步按刀29. 缠头蹬腿30. 虚步藏刀31. 弓步缠头32. 并步抱刀收势二、套路简介“初级刀术”原名“刀术练习”,是国家体委为了适应广大群众锻炼的需要而整理审编的器械初级套路。

其特点是:内容丰富,结构紧凑,动作舒展,刀法多变,气势剽悍。

初级刀术分为四段,总共32式(预备式和结束动作除外)。

该套路内容丰富,其中有缠头裹脑刀、劈刀、砍刀、挑刀、刺刀、挂刀、撩刀、按刀、斩刀、扫刀等刀法;还有弓步、马步等基本步法;有拧、仰、俯、转、翻、闪等身法。

通过反复练习,不仅可以促进习武者柔韧、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为习武者进一步提高刀术水平以及全面掌握武术技能奠定基础。

三、动作分段图解起势1.两脚并立,目平视前方。

左手抱刀(虎口朝下,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握住刀柄 , 手腕部贴靠刀盘) , 刀刃朝前 , 刀尖朝上 , 刀背贴靠前臂内侧 ; 右手五指并拢 , 垂于身体右侧。

(图1)2.右手向右、向上成弧形直臂绕环上举,手心朝左。

(图2)3.右臂外旋并屈肘,从左下降至左腋近侧,手心朝上;左手握刀在右手屈肘下降之同时,由身前屈肘从右臂里面直臂向上穿出,手心朝右,刀尖朝下。

目视右手。

(图3)4.右手从左腋向下、向右弧形绕环,同时左手握刀从上向左、向下弧形绕环。

目随右手。

(图4)5.右手继续向上绕环至头顶,屈腕成横掌,掌心朝前,肘关节微屈;左手握刀继续向下绕环至身后,反臂斜举,手心朝右。

武术的十二个基本动作

武术的十二个基本动作

武术的十二个基本动作
武术的十二个基本动作:
1、拳:拳法是武术的基础动作,拳可以使人的力量发挥到最大,也可以有效防御敌人的攻击,是一个综合性的招式。

2、踢:是武术里面最具有突击性的招式,能够准确的击中目标或者临防反击。

有跳踢,前踢,后踢,斜踢,横踢,抬踢等技巧。

3、肘:肘部招式是重点,因为它可以产生较大的破坏力,以及力量的瞬间放出,应用在打压对方的手臂或者腹部击退对方的时候会比较有优势。

4、靠:靠到对方身体上可以有效的推进对方的身体向后,也要注意自己的距离,避免被对方触摸,被对方反击。

5、摔打:武术中广泛使用摔打的技术,用身体的力量和节奏使对方落入无路可走,此时把对方击落地面,才算取得最高效果。

6、桎梏:桎梏技术是多种武术功夫中最常使用的一般性技术,桎梏技术是以控制对方身体的招式,能够有效的限制对方的身体灵活性。

7、夹击:是控制对方各节部位的手法,能够给对方很强的攻击性。

夹击以两手或者头及四肢使用来夹击对方,使对方无法逃脱而有效自卫的。

8、双手抓:双手抓是一种夹拿技术,以两手同时抓住双方衣物及双手的臂部等技术,使对方不能自行落地和移动。

9、限制:限制是用身体的力量配合手腕的把持力来限制对方,限制有很多门路,可以从腹部,臂部,脖子或头部限制到足上等部位进行,也会有双手相制的双重限制。

10、推打:是一种武术中的脱手技术,可以及时击退对手,以有效防御敌人的进攻。

11、单招:单招技术是以拳、肘、踢或者头等攻击配合手脚的防御技术,此技术有效的吸收了多种武术功法的精华。

12、双招:双招技术是以两种招式结合运用,这样不仅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力量,而且也能有更多的空间,更全面的保护自己。

武术基本功图解(免费)之欧阳理创编

武术基本功图解(免费)之欧阳理创编

武术基本功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

基本功训练时,有一系列专门的综合性练习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具有鲜明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

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

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

一、腿功(一)正压腿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脚跟放在物体上,脚尖勾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压。

(二)侧压腿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开髋立腰挺胸,上体完全侧倒。

(三)后压腿背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手叉腰,右腿支撑站立,左腿后伸,脚背放到物体上,两腿伸直,上体向后下振压,并逐渐增大振压幅度。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头随上体后仰。

(四)仆步压腿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内扣;两手分别抓住两脚脚背,成左仆步;腰部挺直,左转前压(图5-14)。

左右仆步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直腰抬头,一腿全蹲,另一腿伸直,两脚压紧地面。

(五)正搬腿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左脚,然后将左脚向前方伸出,直至膝关节挺直,左脚外侧朝前。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被搬腿的脚尖勾紧。

(六)侧搬腿左腿伸直支撑,右腿从体侧抬起,右手经右小腿内侧绕脚后抱住右脚跟,将右腿伸直,脚尖勾紧。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身体直立平稳。

武术基本功基本步型有哪些

武术基本功基本步型有哪些

武术基本功基本步型有哪些左脚向前一大步约为本人脚长的4~5倍,脚微内扣,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与脚尖垂直;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两脚全脚着地。

上体正对前方,眼向前平视,两手抱拳于腰间见下图。

要点: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沉髋。

练习步骤:1.先按动作要求摆好弓步姿势,体会身体各部位感觉。

2.口令指挥式练习。

井步抱拳站立,下颏内收,头向上顶,收腹,挺胸。

①左脚向前迈一大步成弓步,尽可能一步成型,纠正动作,停留片刻。

②前脚收回,不晃动,还原成并步抱拳。

左右交替练习。

也可行进间练习。

易犯错误:后脚拔跟、掀掌,髋不正。

纠正方法:强调脚跟蹬地,脚外侧压住地面,挺膝,把髋转正。

两脚平行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3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膝关节不超过脚尖,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地,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双手抱拳于腰间见下图。

要点:挺胸、塌腰,脚跟外蹬。

练习步骤:与“弓步”相同。

易犯错误:八字脚,跪腿,上体前俯。

纠正方法:脚尖朝前,脚跟外蹬;两膝微扣,膝关节不超越脚尖;上体正直,挺胸、塌腰、敛臀。

右脚向右侧迈步,右腿屈膝全蹲,臀部尽量下落,接近小腿,脚和膝关节外展;左腿挺直平仆,脚尖里扣,全脚掌着地见下图。

要点:挺胸、塌腰、沉髋。

练习步骤:参考“弓步”。

易犯错误:夹胯,仆腿不直,脚掌掀起,外展。

纠正方法:全蹲腿膝关节与脚外展45°;挺膝,脚尖勾紧,脚掌压住地面。

右脚尖外展45°,右腿屈膝半蹲;左脚向前伸出,膝关节微屈,以脚前掌虚点地面,脚面绷平并稍内扣见下图。

要点:挺胸、塌腰,身体重心落在右腿。

练习步骤:参考“弓步”。

易犯错误:支撑腿蹲不下去,步幅小。

纠正方法:①手扶肋木,按动作规格要求,进行虚步的桩功练习,并逐步增加时间和减少手扶肋木的助力。

②进行单腿的深蹲练习。

右脚向左脚后插步,前脚掌着地,两趣交叉,然后屈膝全蹲,臀部坐于右小腿上见下图。

要点:挺胸、塌腰,两腿靠拢并贴紧。

练习步骤:参考“弓步”。

武术基本功(会员8节课)

武术基本功(会员8节课)

(一)手型1.拳:四指并拢握紧,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学练要点:拳握紧,拳面平,腕平直。

2.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学练要点:掌面直立后翘,四指并紧。

3.勾:屈腕,五指的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

学练要点:五指捏紧,腕关节用力回屈。

(二)手法1.冲拳:开步站立,拳心向上,两拳抱于腰间。

右拳从腰间向前猛力冲出,转腰,顺肩,右拳向前内旋冲出,力达拳面。

拳心向下称为平冲拳,拳眼向上称为立冲拳。

两拳交替练习。

学练要点:出拳快速有力,做好拧腰、顺肩和前臂内旋动作。

2.推掌:开步站立,两拳拳心向上抱于腰间。

右拳变掌,前臂内旋向前立掌推出,力达掌根。

两掌交替进行。

先屈肘,掌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的第二指节上。

学练要点:挺胸、收腹、直腰;出掌快速有力,做好拧腰、顺肩、沉腕动作。

3.亮掌:开步站立,两拳拳心向上抱于腰间。

右拳变掌,经体侧向右、向上划弧,举至头部右前方时,抖腕亮掌,臂成弧形,掌心朝上。

眼睛始终随右手动作转动,抖腕亮掌时,转头注视左方。

两掌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抖腕、亮掌与转头动作要同时完成。

4.架拳:开步站立,两拳拳心朝上,抱于腰间。

右拳沿下、左、上的顺序方向经头前向右上方划弧架起,拳眼向下,转头双眼注视左方。

两拳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松肩,肘微屈,前臂内旋。

步型步型1.弓步:两脚前后错步站立,前腿屈膝,大腿水平,膝部与脚面垂直,后脚挺直,全脚掌着地,脚尖朝向斜前45度。

右脚在前为右弓步,左脚在前为左弓步。

持久练习,可作弓步桩训练。

学练要点:挺胸,塌腰,沉髋,前、后脚成一直线。

2.马步:两脚左右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3倍,脚尖内扣正对前方,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部不超过脚尖,全脚着地。

持久练习,可作马步桩训练。

学练要点:挺胸,塌腰,两脚跟外蹬,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3.仆步:右腿屈膝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右小腿,全脚着地,脚尖和膝稍外展;左腿挺直平伸,脚尖内扣,全脚着地,成左仆步。

旭日东升武术操动作图解(同名19946)

旭日东升武术操动作图解(同名19946)

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旭日东升》动作图文解析开始:——————抱拳礼第一节:起势〔4×8拍〕第二节:抻拉运动〔4×8拍〕第三节:开合运动〔4×8拍〕第四节:踢腿运动〔4×8拍〕第五节:侧展运动〔4×8拍〕第六节:拧转运动〔4×8拍〕第七节:俯仰运动〔4×8拍〕第八节:跳跃运动〔4×8拍〕第九节:收势〔4×8拍〕结束:——————抱拳礼抱拳礼动作要领: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第一节:起势〔4×8拍〕动作图文解析第一个八拍:1—4拍:抱拳左顾5—8拍:并步按掌第二个八拍:2—4拍:抱拳右盼5—8拍:并步按掌〔图略〕第三个八拍:3—2拍:抱拳左顾〔图略〕3—4拍:并步按掌〔图略〕5—6拍:抱拳右盼〔图略〕7—8拍:并步按掌〔图略〕第四个八拍:4—4拍:托掌上举5—6拍:并步对拳7—8拍:并步抱拳第二节:抻拉运动〔4×8拍〕动作图文解析第一个八拍:1—2拍:开步双击3—4拍:双掌前砍5—6拍:勾手左顾7—8拍:并步抱拳〔图略〕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方向相反.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第三节:开合运动〔4×8拍〕动作图文解析第一个八拍:1—2拍:开步冲拳3拍:左右冲拳4拍:冲拳不动5—6拍:虚步亮掌7—8拍:并步抱拳〔图略〕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方向相反.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第四节:踢腿运动〔4×8拍〕动作图文解析第一个八拍:1—2拍:弓步击爪3—4拍:推手蹬脚5—6拍:跪步双推7—8拍:并步抱拳〔图略〕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方向相反.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第五节:侧展运动〔4×8拍〕动作图文解析第一个八拍:1—2拍:开步上冲3—4拍:振脚砸拳5—6拍:勾脚侧冠7—8拍:并步抱拳〔图略〕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方向相反.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第六节:拧转运动〔4×8拍〕动作图文解析第一个八拍:1—2拍:并步摆掌3—4拍:马步压肘5—6拍:弓步架冲7—8拍:并步抱拳〔图略〕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方向相反.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第七节:俯仰运动〔4×8拍〕动作图文解析第一个八拍:1—2拍:开步推掌3—4拍:抡臂拍腿5—6拍:马步展掌7—8拍:并步抱拳〔图略〕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方向相反.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第八节:跳跃运动〔4×8拍〕动作图文解析第一个八拍:1—2拍:跳步双冲3—4拍:跳步抱拳5—8拍:双脚颠跳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方向相反.第三个八拍:3—2拍:弓步推掌3—4拍:跳步抱拳〔图略〕5—8拍:双脚颠跳〔图略〕第四个八拍:同第三个八拍,方向相反.第九节:收势〔4×8拍〕动作图文解析第一个八拍:1—2拍:摆臂左拍3—4拍:摆臂右拍5—6拍:摆臂左拍〔图略〕7—8拍:摆臂右拍〔图略〕第二个八拍:2—2拍:摆臂拍肩3—4拍:双拍左腿5—6拍:摆臂拍肩〔图略〕7—8拍:双拍右腿〔图略〕第三个八拍:3—2拍:并步平托3—4拍:双臂上举5—6拍:胸前按掌7—8拍:腹前对掌第四个八拍:4—2拍:并步平托3—4拍:体前合臂5—6拍:胸前回抱7—8拍:按掌收势结束:抱拳礼〔完结〕旭日东升动作要领开始——抱拳礼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曲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颚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第一节起势第一个八拍1-4抱拳左顾5-8并步按掌第二个八拍1-4抱拳右盼5-8并步按掌第三个八拍1-2抱拳左顾3-4并步按掌5-6抱拳右盼7-8并步按掌第四个八拍1—4托掌上举5-6并步对拳7-8还原第二节抻拉运动〔4*8拍〕第一个八拍1-2开步双击眼看左手拳3-4 双掌前砍掌5-6 勾手左顾勾手7-8并步抱拳第二个八拍1-2开步双击眼看右手3-4双掌前砍5-6 勾手右顾7-8并步抱拳第三节开合运动第一个八拍1—2开步冲拳左脚向左出一步左拳打出右手抱拳于腰际3左右冲拳4拍冲拳不动.右拳打出左拳抱于腰际3 左拳5-6 虚步亮掌左脚向前成虚步左手立掌右手头上举掌眼看左手.7-8并步抱拳第四节腿腿运动第一个八拍1-2弓步击爪左腿左弓步左手上举成虎爪,右手直抓虎爪3-4 推手蹬脚,双手握拳收于左侧腰部踢出右脚5-6 跪步双推右脚收回成跪姿双手直推虎爪7-8 并步抱拳第五节侧展运动第一个八拍1-2开步上冲出左脚左手立掌右手上举握拳眼看左掌3-4 震脚砸拳右脚靠拢左脚,胸前砸右拳于左掌心5-6 勾脚侧冠左侧弓步脚跟点地向左侧躯体抱拳7-8 并步抱拳第六节:拧转动作第一个八拍1-2并步摆掌左手握拳于腰际.右手举掌从右上方至左肩膀,眼睛跟右手走3-4马步压肘右掌顺势滑于右腰际握拳,左手经左后方下压肘5-6 弓步架冲左手顺势上举于头上握拳,右手冲拳7-8 并步抱拳第七节俯仰运动第一个八拍:1-2开步推掌向左出一步立掌眼看左掌3-4 抡臂拍退左手在上右手臂拍击左腿5-6马步展掌右手顺势从下至向上举掌左臂侧平举7-8并步抱拳第八节跳跃运动第一个八拍1-2 跳步双冲双手握拳马步眼看左方3-4 跳步抱拳5-8 双脚颠跳第二个八拍眼看右方第三个八拍3-2 弓步推掌左弓步3-4跳步抱拳5-8 双脚颠跳第四个八拍:右弓步第九节收势第一个八拍1-2 摆臂左拍3-4 摆臂右拍5-6摆臂左拍7-8摆臂右拍第二个八拍2-2 摆臂拍肩3-4 双排左腿5-6 摆臂拍肩7-8 双排右腿第三个八拍3-2 并步平托掌心向上3-4双臂上举5-6 胸前按掌7-8腹前对掌第四个八拍4-2 并步平托掌心向上3-4 体前合臂掌心相对5-6 胸前回抱掌心向后7-8 按掌收势。

武术基本功图解(免费)之欧阳歌谷创编

武术基本功图解(免费)之欧阳歌谷创编

武术基本功欧阳歌谷(2021.02.01)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

基本功训练时,有一系列专门的综合性练习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具有鲜明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

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

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

一、腿功(一)正压腿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脚跟放在物体上,脚尖勾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压。

(二)侧压腿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开髋立腰挺胸,上体完全侧倒。

(三)后压腿背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手叉腰,右腿支撑站立,左腿后伸,脚背放到物体上,两腿伸直,上体向后下振压,并逐渐增大振压幅度。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头随上体后仰。

(四)仆步压腿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内扣;两手分别抓住两脚脚背,成左仆步;腰部挺直,左转前压(图5-14)。

左右仆步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直腰抬头,一腿全蹲,另一腿伸直,两脚压紧地面。

(五)正搬腿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左脚,然后将左脚向前方伸出,直至膝关节挺直,左脚外侧朝前。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被搬腿的脚尖勾紧。

(六)侧搬腿左腿伸直支撑,右腿从体侧抬起,右手经右小腿内侧绕脚后抱住右脚跟,将右腿伸直,脚尖勾紧。

武术图解知识

武术图解知识

武术图解知识及其应用武术图解,是指记载武术动作和套路的图与文字。

用图来描绘动作的形象和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路线,用文字来说明动作的详细过程和要领。

(一)图解的基本知识一、运动方向图解中的运动方向,是以图中人的躯干姿势为准,并且随着躯干姿势所处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图解中人的胸前为前,胸后为后,左侧为左,右侧为右;此外还有左前、左后、右前、右后。

二、动作路线图中一般用虚线(…—>)或实线(—>)表示该部位下一动作行进的路线。

箭尾为起点,箭头为止点。

三、往返路线武术套路由若干段(趟)构成,各段的往返路线,通常是单数段向左,双数段则转回来向原来的右。

弄清段的前进方向之后,即使在前进中有转身的动作变化,在转身后仍能朝着原来的方向前进,这样段的方向就不会搞错。

四、术语的运用为了简练,图解的文字说明中,常用术语来解释动作。

如步法中的上步、退步、插步等;步型中的弓步、马步、仆步等;腿法中的正踢、弹踢、侧踹等。

五、要领说明有些图解,在某个动作后面附有“要领”“要点”之类的说明。

它是为了提示该动作的要领,或者说明应该注意之处,阅读时须认真领会。

六、附图图中有的动作除了用一个图描绘外,还增加一个起补充作用的“附图”。

如背向时,看不清手的位置,便可增加一个正面或侧面的“附图”。

(二)视图方法及注意事项一、视图方法1、首先看分解动作图和身体各部位运动路线,然后详细阅读文字说明,初步了解动作的过程和要领。

2、按照图和文字说明的顺序边看边做,学会几个或一组动作。

3、掌握动作的上下配合,反复练习,使之熟练。

4、按照“要领”和“要点”反复体会动作。

5、每看图解学完一组动作后,要与前组所学动作一起复习巩固。

6、为提高学习效果,可以3人一组,其中一人阅读图解,一人做动作,一人检查。

然后相互传授。

二、注意事项1、通过图解学习武术动作和套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反复实践,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才能逐步掌握武术图解知识的规律。

2、遇到复杂动作时,可先学下肢动作,再学上肢动作,然后将上下协调配合起来。

武术基本功

武术基本功

武术基本功跳跃武术的基本技术之一。

一般是指双脚起跳,身体腾空完成攻防绝招的各种动作。

包括直摆和屈伸跳、转体跳、空翻跳和远跳。

如飞脚、飞脚、飞箭、倒踢、飞莲、旋风脚、向前跳等等。

腾空飞脚腾空飞脚武术直体跳跃动作之一,亦为腾空腿法。

古称二换腿、三踢腿;近称二起脚、飞脚。

实用武技,旨在于踢。

其式分原地、上步、助跑三种。

原地式:左腿伸直向前上摆踢,右脚遂蹬地腾起。

待接近最高点时,右脚迅即向前上方弹踢,脚面绷平。

同时,双臂上摆,右手背迎击左掌后,再向前下拍击右脚面;左手摆至侧上方变勾手。

左腿屈膝控于腹前。

上步式:双臂上摆,右脚向前一步蹬地起跳,左腿屈膝提至胸前,继而起跳腿尽量向前上弹踢,脚面绷平,至高点时左手掌拍。

助跑式:为击步或垫步后起跳。

落地方法有自然落地和单起单落。

腾空抖飞脚腾空抖飞脚武术直体跳跃动作,亦为腾空腿法。

右脚向前上一步,左腿伸直_L提,右脚遂蹬地起跳腾空。

至近最高点时,右腿迅即向前上方弹踢,脚面绷平。

同时左掌向前下迎击右脚面,左腿伸直后摆。

腾空双飞脚飞双足是武术中的直跳动作之一,又称飞双燕。

飞腿法。

双脚原地或上(平行)步起跳,屈膝飞至最高点附近,立即弹起向前上踢,双脚绷平。

同时,摆动的手臂向前下落,双手碰到脚的同侧。

腾空连环飞脚飞链武术中的直跳动作之一就是飞腿法。

右脚向前迈一步,左腿伸直向上摆动,然后右腿起跳腾空,直腿向前摆动向上踢,双脚绷平。

同时,上挥的两臂向前向下下落,双手依次与同侧的两脚相遇。

腾空摆莲腾空摆莲武术旋体跳跃动作之一,亦为腾空腿法。

又名飞三响。

右腿上步,脚尖稍外展,身体微右倾;左腿里合摆动。

右脚遂蹬地腾起,在空中做外摆腿动作,脚面绷平,上身随之向右拧转。

同时,两手在头上击响(右手背击左手掌)后,再迅速分别向右向左弧形回摆,依次拍击外摆腿之脚面。

自然落地,抑或单起单落。

腾空箭弹武术中的直跳动作之一也是飞腿法。

右腿向前迈一步;左腿伸直(或微微弯曲)并向上摆动。

右脚抬向地面,当接近最高点时,脚尖向前弹起踢腿,双脚平展,达到脚尖。

武术的八个基本动作

武术的八个基本动作

武术的八个基本动作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包含了丰富的技巧和动作。

本文将介绍武术的八个基本动作,包括拳法、腿法、步法、身法、手法、指法、跳跃法和落地法。

拳法是武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以拳为主要攻击工具,通过各种拳法的运用来攻击敌人或进行自我防护。

拳法主要包括直拳、钩拳、勾拳、直击、鞭打等。

每种拳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腿法是武术中独特的一种技巧,通过各种腿法的灵活运用来攻击对手或进行防守。

腿法主要包括踢、踹、膝击、踢跳等。

腿法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身体更加协调,并能够提高攻击和防御的效果。

步法是武术中用于移动、调整身位的技巧。

步法主要包括前进、后退、左右移动、转身等。

通过正确的步法运用,武者可以迅速调整战斗位置,占据有利地形,并使自己更加灵活、稳定。

身法是武术中用于躲避攻击、保护自己的技巧。

身法主要包括闪避、躲藏、抱架等。

武者通过灵活运用身法,可以避免对方的攻击,并有机会进行反击。

手法是武术中用手进行攻击或抵御的技巧。

手法主要包括抓、搏、拍、挑等。

武者通过准确的手法运用,可以有效地攻击对手要害,或者进行拿捕、控制等技巧动作。

指法是武术中用手指进行攻击或抵御的技巧。

指法主要包括指刺、指点、指逆等。

武者通过指法的运用,可以集中力量,攻击对手的弱点,甚至攻击敌人的关节、穴位。

跳跃法是武术中一种特殊的移动技巧,通过跳跃来增加攻击力或躲避对方的攻击。

跳跃法主要包括跳跃踢、跳跃砸、跳跃腿等。

跳跃的灵活运用可以使武者的进攻更加出人意料,增加攻击的威力。

落地法是武术中用于稳定身位的技巧,通过各种落地法的运用来保持平衡。

落地法主要包括滚、翻、倒立等。

武者通过合理的落地法运用,可以躲避攻击、恢复平衡,保证战斗的持久性。

综上所述,武术的八个基本动作包括拳法、腿法、步法、身法、手法、指法、跳跃法和落地法。

这些动作的灵活运用将使武者在战斗中更加具有优势,提高攻击和防御的效果。

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们需要理解这些基本动作,并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提高技巧来掌握它们。

武术基本功名称

武术基本功名称

武术基本功
棍术
1.基本动作:
点棍、倒把棍、劈棍、摔棍、撩棍、挑棍、扫棍、左右云棍、棍花、平衡棍
2.组合动作:
①摔棍、刺棍、虚部崩棍
②扫棍平衡棍
③摔棍、倒棍、挑棍
④棍花、撩棍、刺棍
⑤斜劈、点棍、棍花、摔棍
刀术
1.基本动作:
刺刀、劈刀、扫刀、藏刀、腕花、缠头、裹脑、撩刀、挂刀、侧腕刀
2.组合动作:
①缠头裹脑虚步藏刀
②腕花背花翻身腕花刺刀
③行进腕花跳扫刺刀
④三缠跳刺落地刺后摔
⑤缠头裹脑拍地跳藏刀
剑术
1.基本动作:
点剑、刺剑、劈剑、截剑、崩剑、前腕剑、后腕剑(前)、撩剑、云剑、挂剑
2.组合动作:
①撩剑、截剑、弓步刺剑
②背剑花、刺剑
③背剑花、转身、刺剑
④云剑、弓步刺剑
⑤行进剪腕花、截剑、上刺剑
规定拳
第一段:
弓步十字推掌、丁字步抱拳
抡臂半蹲砸拳、正踢腿
抡臂翻腰弓步撩拳、虚步亮拳
上步并步对拳、提膝双劈拳
震脚马步架截拳、抓手摆掌仆腿弓步上架冲拳
提膝亮掌、前跃步仆腿搂手弓步冲拳、弹腿冲拳
叉步盖歇步冲拳、提膝仆腿穿掌
上步腾空飞脚、提膝穿手亮掌(翅)。

武术基本功图解(免费)之欧阳与创编

武术基本功图解(免费)之欧阳与创编

武术基本功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

基本功训练时,有一系列专门的综合性练习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具有鲜明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

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

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

一、腿功(一)正压腿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脚跟放在物体上,脚尖勾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压。

(二)侧压腿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开髋立腰挺胸,上体完全侧倒。

(三)后压腿背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手叉腰,右腿支撑站立,左腿后伸,脚背放到物体上,两腿伸直,上体向后下振压,并逐渐增大振压幅度。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头随上体后仰。

(四)仆步压腿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内扣;两手分别抓住两脚脚背,成左仆步;腰部挺直,左转前压(图5-14)。

左右仆步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直腰抬头,一腿全蹲,另一腿伸直,两脚压紧地面。

(五)正搬腿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左脚,然后将左脚向前方伸出,直至膝关节挺直,左脚外侧朝前。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被搬腿的脚尖勾紧。

(六)侧搬腿左腿伸直支撑,右腿从体侧抬起,右手经右小腿内侧绕脚后抱住右脚跟,将右腿伸直,脚尖勾紧。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身体直立平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武术基本功知识与图解 一、手型 (一)拳 各部位名称:拳眼、拳心、拳面、拳背、拳轮(图6-1-1)。ﻫ动作说明: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ﻫ要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ﻫ易犯错误:拳面不平、屈腕。ﻫ纠正方法:讲解拳的攻防作用。ﻫ教法提示:先示范与讲解拳的规格、要求,再采用手型变换练习。

ﻫ (二)掌 各部位名称:掌心、掌背、掌指、掌根、掌外沿(图6-l-2)。ﻫ动作说明: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要点:掌心开展、竖指。 易犯错误:松指、掌背外凸。

纠正方法:讲解掌的攻防作用。ﻫ教法提示:同拳。ﻫ (三)勾 各部位名称:勾尖、勾顶(图6-1-3)。 动作说明:五指撮拢成勾,屈腕。 --

-- 要点:屈腕。ﻫ易犯错误:松指,腕没有扣紧。ﻫ纠正方法:讲解勾手的攻防作用。ﻫ教法提示:同拳。

ﻫ 二、手法 (-)冲拳 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两拳抱于腰间,拳心朝上(图6-1-4-1)。

动作说明: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猛力冲出,力达拳面,目视前方(图6-1-4-2)。 要点:挺胸、收腹、直腰、出拳快速有力,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 -- (1)冲拳无力。 纠正方法:强调拧腰、顺肩、急旋臂、动作快速。ﻫ(2)冲拳力点不准。ﻫ纠正方法:击靶练习。ﻫ(3)拳面不平、屈腕。ﻫ纠正方法:讲解拳在攻防中的作用及受力分析。 (4)拳从肩前冲出。 纠正方法:强调肘贴肋运行,使拳内旋冲出。 教法提示:ﻫ(1)先慢做,不要用全力,注意动作的准确性,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快速有力。ﻫ(2)结合步型、步法做冲拳练习。 (二)架拳 预备姿势:同冲拳(图6-1-5-1)。

动作说明:右拳向右上方架起,拳眼向下,目视左方(图6-1-5-2) 要点:松肩、肘微屈、前臂内旋,力达前臂外侧。ﻫ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ﻫ(1)摆臂不顺,架拳不够稳健、舒展。ﻫ纠正方法:摆臂要松肩,架拳时前臂内旋、突停。 (2)经体侧架拳,动作路线不对。 纠正方法:利用对方打来之拳,体会上架要求。ﻫ教法提示: (1)先慢做,体会上架位置,然后再加快练习。 (2)同冲拳(2)。 -- -- (三)推掌 预备姿势:同冲拳。ﻫ动作说明:右拳变掌,以掌外沿为力点向前猛力推出,目视前方(图6-1-6)。ﻫ要点:同冲拳,注意沉腕、翘掌、力达掌外沿。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同冲拳。ﻫ教法提示:同冲拳。

(四)亮掌 预备姿势:同冲拳(图6-1-7-1)。

动作说明:抖腕亮掌,臂成弧形举于头上,目视左方(图6-1-7-2)。 --

-- 要点:抖腕、亮掌与转头要同时完成。ﻫ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ﻫ(1)以臂部动作为主,抖腕动作不明显。 纠正方法:经常做抖腕练习,提高腕部的灵活性。 (2)亮掌与转头不一致。ﻫ纠正方法:做亮掌时,用信号或语言提示转头。ﻫ教法提示: (1)先练习摆臂、抖腕、亮掌、转头动作,而后进行完整动作练习。 (2)同冲拳(2)。 三、压肩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ﻫ动作说明: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压肩动作。也可以两人面对面站立,互相扶按肩部,做体前屈的振动压肩动作;也可由助手协助做搬压肩部的练习(图6-1-8-1~3)。 --

-- 要点:挺胸、塌腰,臂、腿要伸直,振幅逐步加大,压点集中于肩部,增加外力时由小到大。 易犯错误:压肩幅度小、拉不开。ﻫ纠正方法:先调整人与肋木的距离,压肩时应挺胸、塌腰、臂腿伸直、肩带肌放松,压点集中于肩部。 教法提示:压肩时振幅应逐渐加大,增加助力时由小到大。 四、臂绕环ﻫ(一)单臂绕环 预备姿势:成左弓步站立,左手按于左大腿上,右臂上举。ﻫ动作说明:右臂由后向前绕环一周为后绕环(图6-1-9-1~3)。 --

-- ﻫ 要点:臂伸直、肩放松、划立圆,逐渐加速。 易犯错误:绕环时,臂没有划立圆,动作僵硬不圆活。ﻫ纠正方法:做动作时,肩部放松,臂伸直,腰要协调配合。 教法提示:先压肩。绕环时,速度由慢到快。 (二)双臂绕环 1.前后绕环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右臂上举(图6-1-10-1)。

动作说明:左臂前绕环,右臂后绕环。(图6-1-10-1~3)。 --

-- ﻫ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单臂绕环。 2.左右绕环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ﻫ动作说明:两臂同时从右向左划立圆绕环(图6-1-11-1~2)。 --

--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单臂绕环。 3.交叉绕环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两臂上举(图6-1-12-1)。

动作说明:两臂分别向前、后绕环(图6-1-12-2~3)。 --

-- ﻫ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单臂绕环。 ﻫ五、抡拍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ﻫ动作说明: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向前下方伸出,左掌心朝里,插于右肘关节处(图6-l-13-1);上动不停,成右弓步,同时右臂抡至右上方,左掌下落至左下方(图6-1-13-2);随即,上体右后转,同时右臂抡至后下方,左臂抡至前上方(图6-1-13-3);即而,上体左转成右仆步,同时右臂拍至右腿内侧拍他,左臂停于左上方;目随右手(图6-1-13-4)。 --

-- 要点:上抡贴近耳,下抡贴近腿。ﻫ易犯错误:两臂抡动不顺,上不能贴近耳,下不能贴近腿。ﻫ纠正方法:强调松肩,抡臂成立圆。抡臂与重心转换要协调配合。ﻫ教法提示:由慢到快做抡臂练习,然后逐步过渡到完整的抡拍练习。

一、步型ﻫ(-)弓步 动作说明:前脚微内扣,全脚掌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膝部约与脚面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方,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两手抱拳手腰间(图6-2-1)。ﻫ要点:挺胸,立腰;前腿弓、后腿绷。ﻫ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后脚拔跟或外掀脚掌。ﻫ纠正方法:强调脚跟蹬地。ﻫ(2)后腿屈膝。ﻫ纠正方法:强调挺膝后蹬。ﻫ(3)上体前倾。ﻫ纠正方法:强调沉髋。ﻫ教法提示:结合手法做原地或行进间左右弓步,交替练--

-- 习。

(二)马步 动作说明: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三~四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眼看前方,两手抱拳于腰间(图6-2-2)。 ﻫ要点:头正、挺胸、立腰、扣足。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脚尖外撇。 纠正方法:强调脚跟外蹬。 (2)两脚距离过大或太小。 纠正方法:量出三脚距离后,再下蹲成马步。ﻫ(3)弯腰跪膝。ﻫ纠正方法:强调挺胸、立腰后再下蹲,膝盖不得超过脚尖。ﻫ教法提示:原地做马步与弓步的转换练习,或结合

手法进行练习。 (三)虚步 动作说明:后脚尖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图6-2-3)。 要点:挺胸、立腰、虚实分明。ﻫ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ﻫ(1)虚实不清。 纠正方法:等支撑腿下蹲后,前脚尖再着地。 --

-- (2)支撑腿蹲不下去。ﻫ纠正方法:脚尖外展,多做腿部练习。ﻫ教法提示:先做高姿势练习,再结合手

法做正确动作。ﻫ (四)仆步 动作说明: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脚掌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掌着地,脚尖内扣(图6-2-4)。 要点:挺胸、立腰、开髋,全脚掌着地。ﻫ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平铺腿不直,脚外侧掀起,脚尖上翘外展。ﻫ纠正方法:平铺腿的脚外侧抵住固定物,使之正确。 (2)全蹲腿未蹲到底,脚跟提起。ﻫ纠正方法:增加踝关节柔韧性,强调腿平铺时沉髋、拧腰。ﻫ(3)上体前倾 纠正方法:挺胸、立腰后再下蹲。 教法提示: (1)先把姿势放高一些,再做正确动作。ﻫ(2)结合手法练习。

(五)歇步 动作说明: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跟离地,臀部外侧紧贴后小腿(图6-2-5)。 要点:挺胸、立腰、两腿贴紧。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两腿贴不紧,后腿膝跪地。ﻫ纠正方法:强调后腿膝关节穿过前膝胭窝。 -- -- (2)动作不稳。

纠正方法:前脚尖充分外展、立腰、两腿贴紧。ﻫ教法提示:同虚步。ﻫ (六)丁步 动作说明:两腿半蹲并拢,一脚全脚掌着地支撑,另一脚停在支撑脚内侧相靠,脚尖点地(图6-2-6)。ﻫ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虚步。

二、步法ﻫ(-)插步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两手叉腰(图6-2-7-1)。 --

-- 动作说明:右脚向左脚后横插一步,两腿交叉(图6-2-7-2)。 易犯错误:插步幅度太小,撅臀。 纠正方法:可在地上划出插步点;插步时不要转胯或转身,保持躯干朝向正前方;强调沉髋。 教法提示:先练习下肢动作,然后再配合手法练习。 (二)击步 预备姿势:同插步,唯两脚前后开立(图6-2-8-1)。 --

-- 动作说明:前脚蹬离地面,后脚向前以脚弓碰击前脚跟(图6-2-8-2),后、前脚依次落地;目向前平视(图6-2-8-3)。

要点:跳起腾空时,保持上体正直并侧对前方。 易犯错误:两脚不碰击。ﻫ纠正方法:练习原地跃起两脚碰击动作。ﻫ教法提示:先练习原地跃起两脚碰击动作,并逐渐增加向前上跃起幅度;而后再进行行进间练习和结合手法练习。 (三)垫步 预备姿势:同击步预备姿势(图6-2-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