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1 黄热病流行病学概述

合集下载

黄热病——精选推荐

黄热病——精选推荐

1648年,美洲的YUCATAN半岛⾸次证实黄热病的流⾏。

17~19世纪,此病通过交通运输被带到欧洲及北美,在差不多两个世纪内,黄热病成为美、⾮、欧三⼤洲⼀些地⽅最严重的瘟疫之⼀,造成⼤量⼈群死亡。

20世纪以来,本病在北美及欧洲未再发⽣,但在中、南美、⾮洲的⼀些国家和地区仍不时流⾏。

据WHO(1983)报告,1979~1982年期间,黄热病在⾮洲发⽣50例,南美洲发⽣695例,估计实际病例数为上述报告数的35~480倍。

1901年,美国沃尔特⾥德(Walter Reed)⾸先证明黄热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1]在哈⽡那,⼀位名叫卡洛斯·芬莱的古巴医⽣花了19年时间试图证明:和疟疾⼀样,黄热病也是由蚊⼦引起的。

但是,他所有的实验都失败了。

沃尔特·⾥德和他的研究⼩组同意芬莱的理论。

他们让已经叮过的黄热病⼈蚊⼦叮咬⾃⼰。

尽管他们都得了病并且其中⼀⼈因此⽽死亡,但仍然不能证明蚊⼦携带有黄热病毒。

只有在医院的隔离帐篷内进⾏对照实验后,研究者们才能证明蚊⼦是罪魁祸⾸。

⼀组呆在隔离帐篷内的志愿者没有发病,另⼀组被蚊⼦叮咬过的⼈有五分之四患了黄热病。

图:1888年,黄热病在佛罗⾥达引⼴泛的恐慌。

在这幅画上,⼈们正慌忙逃离⼀位被怀疑患有黄热病妇⼥。

这种疾病之所以被称为黄热病,是因为病⼈患有的黄疸症常常导致全⾝⽪肤发黄。

黄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病⼈常出现黄疸伴发热,故名。

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黄疸和出⾎等。

根据流⾏学特点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

应⽤疫苗预防后,发病率明显减低。

17~19世纪,本病曾在美洲和⾮洲及少数欧洲国家流⾏,在开凿巴拿马运河时,⼏万⼈得病,死亡较多。

20世纪以来,仅局限在中南美洲和⾮洲。

本病的传播媒介是蚊,城市型黄热病的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西⾮也是埃及伊蚊,东⾮有可能是黄头伊蚊、⽩点伊蚊和泰⽒伊蚊等。

⼈与⼈之间是通过蚊叮刺病⼈传播的。

丛林型黄热病是兽类的地⽅病,也是家畜的流⾏病。

黄热病

黄热病

病理改变
广泛组织病变,肝脏病理变化有诊断特异性 肝肿大,肝小叶中央实质细胞坏死,肝细胞肿胀, 呈多发性微小性空泡性脂肪改变,凝固性坏死及噬 酸透明变性,严重时可发生肝小叶坏死,但无明显 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网状结构塌陷少见 肾脏肿大,肾小管急性坏死,肾小球也有破坏
心肌呈脂肪变性,浊样肿胀和退行性变

肾功能异常:血尿、蛋白尿、少尿、无尿 ST-T段异常,急性心脏增大 神经系统:躁动、谵妄、昏迷
临床表现
恢复期:

2-4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器官功能恢复
正常

疲乏可持续数周,黄疸和转氨酶可持续数月 部分患者于此期死亡,多为心律失常引起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下降Leabharlann 预防 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防蚊,卫生运动
预防接种:活性减毒黄热病疫苗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城市型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80-95%) 人-埃及伊蚊-人的方式循环
丛林型
猴子等灵长类动物 猴-非洲伊蚊或趋血蚊属等-猴的方式循环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城市型
埃及伊蚊
丛林型
非洲伊蚊、辛普森伊蚊
趋血蚊属、煞蚊属
受感染的蚊子可终生带毒,且可经卵垂直 传播
交叉反应:假阳性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核酸检测(早期):病毒RNA 血液、尿液及其他体液标本

病毒分离 抗原检测

诊断
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
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黄疸、肝肾损害或出血

黄热病防控知识

黄热病防控知识

黄热病黄热病是黄热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黄疸、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急性病毒性还染病。

主要流行于非洲和南美洲热带地区。

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人群普遍易感。

一、病原学黄热病病毒颗粒呈球形,有致密的核心和包膜,包膜表面有棘突,整体直径约40-60nm。

病毒核酸为单股正链RNA。

黄热病病毒抵抗力弱,不耐热、不耐酸,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0.5%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按照传播方式,黄热病可分为城市型、丛林型和中间型。

城市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以“人-埃及伊蚊-人”的方式循环;丛林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猴及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以“猴-非洲伊蚊-猴”的方式循环,人因进入丛林被蚊叮咬而感染;中间型的主要传染源是人类和非灵长类动物。

2、传播途径黄热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蚊媒传播,埃及伊蚊是人间传播的主要媒介。

黄热病的三种传播模式:丛林型、城市型和中间型。

在非洲,这三种类型均存在,在美洲,仅有丛林型和城市型。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黄热病普遍易感,城市型以儿童居多,丛林型多为成年男性,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4、流行特征(1)地区分布黄热病目前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内的热带国家,我国也有输入性黄热病病例的报告。

(2)时间分布黄热病在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病,蚊媒活跃季节高发,每年3-4月,美洲和非洲病例较多。

(3)人群分布人群普遍易感,无年龄、性别、种族差异。

三、临床表现感染黄热病病毒后,大多数为无症状或轻症感染,少数起病急,临床表现以发热、剧烈头痛、黄疸、出血及蛋白尿等为主,病情严重可导致死亡。

(一)潜伏期一般为3-6天,最长可达14天。

(二)传染期病人出现发热前较短时间内至发病后的3-5天,最长发病后10天仍可在血中检测到病毒。

(三)临床类型按照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黄热病可分为极轻型、轻型、重型及恶型。

1、极轻型持续数小时至1-2天的发热、头痛,随后退热、恢复健康。

黄热病相关知识

黄热病相关知识

黄热病相关知识【概述】黄热病(yellow fever)是黄热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伊蚊传播,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

临床特征有发热、剧烈头痛、黄疸、出血和蛋白尿等。

【诊断】重症病例的诊断一般无困难,流行病学资料及一些特殊临床症状如颜面显著充血、明显相对缓脉、大量黑色呕吐物、大量蛋白尿、黄疸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轻症和隐性感染不易确诊,常需依赖血清免疫学试验包括单克隆抗体、ELISA等技术始能得出结论,也可采用PCR检测血标本的病毒RNA,必要时作血液的乳鼠脑内接种以分离病毒。

若患者以往未患过同属病毒感染,则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结试验等的阳性结果即可藉以作出诊断。

如第2份血清中仍无特异性抗体的出现,则可将黄热病的可能性除外。

【治疗措施】本病无特效疗法,曾试用于干扰素诱导剂polyⅠ∶C和病毒唑(ribavirin)于恒河猴的早期实验性感染,未获明显效果。

(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至完全恢复为止,即使轻症病例也不可忽视,以防止心血管系统突然发生变化,活动量宜逐渐增加。

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发生频繁呕吐时禁食,并于静脉内适量补液,给予5%~10%葡萄糖盐水或血浆,但需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二)对症治疗高热给予酒精擦浴或其他物理降温措施。

剧烈头痛可采用小量解热镇痛剂,但忌用可导致出血的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止吐可用胃复安5~10mg口服或肌注,呃逆严重可肌注或静注利他林10~20mg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试用于有心肌损害者,同时给氧吸入。

有继发细菌感染或并发疟疾者给予合适抗菌药物或抗疟药。

休克、DIC、尿毒症、心力衰竭等的处理见有关各节。

重症病人如能进入重点监护室,则某些病例可能因而获救。

【病原学】病原为黄热病病毒(yellow fever virus),属黄病毒科(family Flaviviridae)的黄病毒属(genus Flavivirus),(过去的虫媒病毒B组)与同属的登革热病毒等有交叉免疫反应。

20160411 黄热病流行病学概述

20160411 黄热病流行病学概述
• 3月12日,北京市确诊我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 • 至4月9日,我国共报告10例输入性黄热病确诊病例,其 中死亡1人
– 均为我国赴安哥拉从事商务或务工人员,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市 发病后回国诊治。 – 入境口岸:北京6例,上海4例,均为乘飞机入境。 – 按报告地区:福建5例、北京4例(死亡1人)、上海1例。 – 男性7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43岁(18-52岁)。 – 5例有黄热病疫苗接种史,其中4例为发病前10天内在安哥拉接种 ,1例为2011年在国内接种。 – 有3例转入ICU治疗,其中1例死亡。
13个
13个
美洲地区黄热病流行风险分布图( WHO)
安哥拉疫情
• 2015年以来,WHO仅通报安哥拉黄热病疫情暴发。于 2015年12月份,2016年2月WHO首次通报
• 至2016年3月29日,安哥拉共报告疑似病例1409例,其中 死亡198例,病死率14.1%,经实验室确诊的病例为490例 ,其中347例来自首都罗安达省。 • 全国18个省中,有16个省有疑似病例报告,其中12个省报 告确诊病例。在首都罗安达外有5个省份报告本地传播。
输入病例报告情况
• 报告输入病例的国家:
– 2000年,荷兰1例,来自苏里南
– 2001年:比利时、美国、德国各1例,分别来自冈比亚、巴西和 科特迪瓦 – 2016年,除中国外,肯尼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报告来自安哥拉输 入病例
– 病例输入国均未发生续发病例
31个
非洲地区黄热病流行风险分布图( WHO)
• 发生输入性病例后国内传播风险
– 冬春季节在我国扩散的风险极低
• 我国冬春季节伊蚊密度低,无法形成有效传 播
– 夏秋季节不排除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生本地传播扩散可能
• 我国局部地区夏秋季节伊蚊密度较高,一旦 有病例输入,不排除疫情在当地局部地区传 播扩散

黄热病毒认识简介课件

黄热病毒认识简介课件

旅游限制和警告
黄热病爆发地区通常会发布旅游 限制和警告,以减少病毒传播的 风险。这可能导致旅游业收入下
降,影响当地经济。
游客减少
由于黄热病的存在,游客可能会 选择避免前往受影响地区,导致 旅游业收入减少。这可能对当地 酒店、餐饮和其他相关行业造成
负面影响。
旅游活动受限
为了防止病毒传播,可能会限制 某些旅游活动或景点访问,这会 影响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进而
应对黄热病疫情可能需要国际合作和援助,以支持受影响国家加强 防控措施和提供医疗资源。
THANKS。
发现与起源
总结词
黄热病毒最早于20世纪初在非洲被发现,后来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
详细描述
黄热病毒最早于1900年在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被发现,当时当地发生了一次严 重的瘟疫。后来研究发现,该病毒主要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地区流行,随着 全球旅行和贸易的增加,黄热病逐渐传播到了其他地区。
传播方式
总结词
黄热病毒主要通过蚊子(主要是非洲虎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接种程序
通常在出发前10-14天接种疫苗,并在接种后10年内进行 加强免疫。
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前应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应暂缓接种;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如有异常反应及时 就医。
05
黄热病毒的科研进展
病毒基因组研究
病毒基因组测序
通过对黄热病毒基因组的测序和 分析,科学家们可以了解病毒的 遗传背景和变异情况,为防控和 治疗提供依据。
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农业和渔业受影响
01
黄热病可能影响当地农业和渔业的发展,因为劳动力减少和市
场需求下降可能导致生产和销售受阻。

【疾病名】黄热病【英文名】yellowfever

【疾病名】黄热病【英文名】yellowfever

【疾病名】黄热病【英文名】yellow fever【缩写】【别名】amarillic typhus;amarylism;distemper Barbados;febris flava;typhus icteroides【ICD号】A95【概述】黄热病(yellow fever)是黄热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伊蚊传播。

重型患者有发热、黄疸和蛋白尿等。

本病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呈地方性流行。

亚洲尚无本病的报告。

【流行病学】1.传染源 城市型的传染源为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传染性以发病3天内最强。

丛林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猴及其他灵长类。

2.传播途径 系由蚊虫叮咬所致。

城市型以人-埃及伊蚊-人的方式传播。

丛林型以灵长类动物-非洲伊蚊、趋血蚊属-人的方式传播。

当媒介蚊虫吸吮患病动物血后经1~2周孵育即具有传染性,再叮咬丛林中旅行的人而受染。

患有病毒血症的旅游者返回城市地区被当地媒介蚊虫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由此形成了城市传播,存在发生流行的危险。

3.人群易感性 无免疫力的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一次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城市型以儿童发病为多见,丛林型患者多为成年男性。

4.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流行季节多在3~4月雨季,湿度大、气温高有利于蚊虫孳生及病毒在虫体内繁殖,散发病例全年均可发病。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南美洲由于广泛的疫苗接种和采取防蚊灭蚊措施,本病在城市已基本绝迹,但近几年来黄热病病例出现的范围有扩大趋势,包括加蓬、利比亚、肯尼亚过去一直没有黄热病的报告,1992年报告其首次暴发,迄今每年都有报告。

表明黄热病不仅仍在非洲流行而且可能扩展到以前没有受到该病侵袭的地区。

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及1995年共收到2413个病例报告,其中738例死亡,两年的病死率分别为34%和25%。

【病因】黄热病病毒属虫媒病毒B组披膜病毒科,病毒直径约22~38n m,呈球形,有包膜,含单股正链RN A。

黄热病

黄热病

目录
4
1
2 3 4
5
病毒简介 临床表现临床诊断Biblioteka 鉴别诊断治疗及及预防
5
病毒简介
第一节
什么是黄热病毒?
1、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
2、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
3、伊蚊还传播黄病毒科中的另外三种病毒: 包括登革热、基孔肯雅病毒和寨卡病毒
病毒简介——结构 6
寨卡病毒 黄病毒科、 黄病毒属、 单股正链RNA病毒
状较轻,可仅表现为发热、头痛、轻度蛋白尿等, 持续数日即恢复;
2、重型患者只发生在约15%的病例;
3、病程经过可分为4期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差异大,轻度自限性到死亡
典型的临床过程
1、病毒血症期
2、缓解期
3、中毒期(肝肾损伤期)
4、恢复期
常规实验室检查
• • • • 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血小板下降 尿常规:蛋白尿,并有颗粒管型及红细胞 粪便检查:大便隐血试验可阳性 生化检查:血清转氨酶升高早于胆红素,AST升高程度高于ALT, 可高 达20000U/L以上。血清胆红素也可明显升高,可达255‐340 mol/L。还 可见血氨升高、血糖降低等。 •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凝血 因子 (II、V、VII、IX和X)下降。部分病例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相应凝血功能异常 • 肾功能检查:血肌酐水平升高 •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心肌损害时血肌钙蛋白明显升高 其他生化检查 :肌红蛋白、血淀粉酶、脂肪酶、尿淀粉酶也可明 显升高
第三节
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综合判断
人气
发病前14天内在黄热病感染病例报 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黄热病的诊治

黄热病的诊治
黄热病介绍
汇报人:xxx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什么是黄热病 • 黄热病的流行地区 • 黄热病的预防和治疗 • 黄热病疫情的监测和预警 • 公共卫生意识与健康教育 • 黄热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01
什么是黄热病
定义和历史
1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 染病,主要在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流行。
健康宣教
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提高公众对黄热病的认知和 防范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定期检查
对于易感人群,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 并隔离疑似患者,防止病情恶化。
04
黄热病疫情的监测和预警
监测系统建设
01
02
03
监测站点
在黄热病流行地区设立监 测站点,进行疫情监测和 数据收集。
病例报告
建立病例报告制度,要求 医务人员及时上报黄热病 疑似病例信息。
疫情爆发时,需要大量医疗资源 投入,增加了政府财政压力。
打击农业和畜牧业
黄热病对农业和畜牧业产生较大影 响,降低农牧产品产量和质量,影 响经济发展。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疫情爆发会引发社会恐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增加犯罪率。
医疗服务挤兑
疫情爆发会导致医疗资源紧张,部分患者可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THANKS
亚洲
主要流行于印度、斯里兰卡、泰国 、越南等国家。
传播风险
传播途径
黄热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尤其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
传播风险
在流行地区,人们在户外活动、旅游、居住或工作时的暴露 增加了感染风险。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
接种黄热病疫苗是预防感染的 最有效手段。

黄热病

黄热病

黄病毒属(Flavivirus )
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
蚊、蜱、白蛉等 过去曾归类为虫媒病毒
在我国主要流行的黄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森林脑炎病毒 登革病毒 寨卡病毒
黄病毒属
肝炎病毒属
黄病毒科 1986年
瘟病毒属
临床表现
潜伏期3~6天。 多数受染者症状较轻,可仅表现为发热、 头痛、轻度蛋白尿等,持续数日即恢复。 重型患者只发生在约15%的病例。 病程经过可分为4期
传播风险几乎没有
优势蚊种是淡色库蚊,第二位为白纹伊蚊
无埃及伊蚊
预防控制措施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管理
加强国境卫生检疫,严防疾病输入 对来自流行地区的入境人员要加强卫生检 疫,来自疫区的人员必须出示有效的预防 接种证明书。 口岸检疫部门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 通报卫生部门做好疫情调查和处理。
隐性发病
痊愈的病人
疫苗接种者
流行区
成人多因感染而有免疫力 发病以儿童为主
外来旅行者容易发病
传播途径
城市型
埃及伊蚊
丛林型
趋血蚊属
煞蚊属
受感染的蚊子可众生带毒,且可经卵垂直 传播
全世界流行状况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了以下39个国家 或地区存在黄热病流行的风险,并要求前 往这些国家的旅行者接种黄热病疫苗,分 布在非洲和拉美地区
传染源管理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黄热病病例后要及 时报告(首例病例即由医院及时发现)
对疑似和确诊病例隔离治疗,避免接触患者血
液和体液 病房内采用喷洒杀虫剂、使用蚊帐等方式防止 蚊虫叮咬。
疾控部门要及时对病例的感染来源开展流 行病学调查,搜索病例、评估疫情扩散风 险。

黄热病防控的方案

黄热病防控的方案

黄热病防控方案(2016年版)黄热病(Yellow Fever) 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经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我国的检疫传染病之一。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黄疸、出血等。

本病主要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流行。

我国于2016年3月12日确诊首例输入性病例。

由于与黄热病流行的国家/地区有人员往来,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

为做好我国黄热病的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为单股正链RNA 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

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0-6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长度约为11kb。

黄热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根据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可分为多个基因型。

该病毒可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寨卡病毒、西尼罗病毒等产生血清学交叉反应。

黄热病毒有嗜内脏如肝、肾、心等(人和灵长类)和嗜神经(小鼠)的特性。

黄热病毒外界抵抗力弱,不耐酸、不耐热。

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0.5%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按照传播模式,黄热病主要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

城市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特别是发病5日以内的患者。

丛林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猴及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在受染动物血中可分离到病毒。

2.传播途径蚊媒传播为黄热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蚊媒通过叮咬黄热病毒感染的人或动物而被感染,再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播。

不同种类的伊蚊和趋血蚊种可传播该病毒。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传播模式:城市型黄热病:以人-蚊媒-人的方式循环。

在既往流行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如果受感染的人把病毒带入人口稠密、免疫覆盖率较低的地区,且该地区有伊蚊生存繁殖,伊蚊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健康人,就可导致人群感染。

目前,黄热病主要通过这种方式导致人群中的暴发流行。

黄热病

黄热病
13
传播方式‐3 种模式 (森林、大草原、城市)
14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疫,在故城患市者型多中为由儿于童成年人大多因感染而获得免 在丛林型中患者多为成年男性 者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未发现有再感染
15
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 季节分布:在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病,蚊媒活跃季节高发
、巴西和科特迪瓦 – 2016年,除中国外,肯尼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报告来
自安哥拉输入病例 – 病例输入国均未发生续发病例
21
我国疫情
• 3月12日,北京市确诊我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 • 至4月9日,我国共报告10例输入性黄热病确诊病例,其中死亡1
心肌呈脂肪变性,浊样肿胀和退行性变 脾充血,脾脏及淋巴结中淋巴细胞明显减少,代
之以大单核细胞和组织细胞 脑组织有小出血灶及水肿 此外,尚可见皮肤、胃肠黏膜出血,胸腹腔少量
积液
11
传染源
患者 感染黄热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城特市别型是的发主病要4传日染以源内为的病患人者及隐性感染者 类丛林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猴及其他非人灵长 者作黄为用热多病,的这隐些性病感例染对和传轻播型起病着例极远为较重重要症的患
7
黄热病毒抵抗力
氧病乙毒67黄00酸℃%病等乙毒3消0醇属分毒、病钟剂0毒即.及5一%可紫般次灭外不氯活线耐酸;等酸钠均、、能不脂灭耐溶活热剂黄;、热过
8
黄热病发病机制
靶细胞损害可能为病毒直接作用所致 受延肝损长脏而是出主现要黄靶染器和官凝,血由酶于原肝时细间胞 同时可见肾脏、心脏等受累 T肝N脏F等和细脾胞脏因的子巨、噬氧细自胞由产基生堆的积 、DI内C,皮是细多胞脏损器伤损、害微和血休栓克形的成可、能 原因

黄热病

黄热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流行特征
流行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城市型主要在温带、热带、亚热带地区人口不多的城市。传播式为人→埃及伊蚊→人。丛林型主要分布在美洲地区和阿根廷北部及非洲森林地区。传播方式是猴→伊蚊→人。
发病季节性与埃及伊蚊的生长繁殖季节相符合,一般以南美洲为主,四月份流行。因此雨水多、湿度大、温度高、伊蚊密度高,引起季节性流行。
【如何有效控制生物媒介】 (一) 预防措施
1.加强国境卫生检疫:由于我国尚无黄热病报道,因此预防措施主要是防止从国外传入。国境卫生检疫部门应经常掌握世界黄热病疫情动态,对来自疫区载有疑似黄热病病人的船舶、飞机及车辆等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实施规则》进行检疫。
2.消灭传播媒介埃及伊蚊:主要应消灭和控制孳生地,如消除室内外一切无用的容器,经常翻瓶倒罐、堵树洞、消除小面积积水等。
【与媒介相关的诊断技术】根据典型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应作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采取发病5天以内的血标本接种乳鼠脑内或敏感的组织培养细胞Vero C6/36)以分离病毒,亦可用ELISA法检查血标本中的病毒抗原或PCR法查病毒核酸。血清学诊断通常采用捕捉ELISA法查IgM抗体阳性(大约感染后一周出现)或采用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等方法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
3.出国到流行区的人员,应事先接种黄热病疫苗。
(二) 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1.如发现病人应及时隔离,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病人应使用蚊帐防止被蚊叮咬而进一步传播。
2.接触者可能已被带毒蚊叮咬,亦应进行隔离。
3.对居住在临近地区的人群应进行疫苗接种。
(三)流行期措施:如发现流行,首先应对群众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将防病知识告诉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群众消灭媒介蚊。必要时对周围人群应急接种疫苗。

黄热病

黄热病

黄热病:yellow fever流行病学黄热病是一种蚊媒性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模式可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

丛林型是原发性自然疫源地,而城市型则由于人类活动从前者扩散而致。

感染蚊叮咬人后,将含黄热病病毒的唾液注入人体皮下毛细血管,迅速扩散到局部淋巴结,不断繁殖,数日后进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

然后病毒定位于肝、肾、脾、心、骨髓和淋巴结等组织器官,即使血中病毒已经消失,而组织器官中病毒可依然存在。

由于病毒的直接损害作用,引起广泛组织病变,其中肝脏病理变化最具诊断的特异性。

(一)、传染源城市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起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丛林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热带丛林中的猴子以及其他灵长类动物。

(二)、传播媒介城市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丛林型黄热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有趋血蚊属,煞蚊属,蚊吸血感染后,37℃经4天即能传播。

受感染的蚊可终生带毒,并可经卵传递。

(三)、易感人群无免疫力的人群对黄热病普遍易感,隐性感染或发病后均能获得持久免疫力,其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可保持终身,未发现再感染者。

流行区内成人大多有免疫力,故以儿童发病占多数。

(四)、流行特征城市型:以人—埃及伊蚊—人形成循环,无贮存宿主。

消灭了埃及伊蚊便可使黄热病得到控制和消灭,而在埃及伊蚊重新增多的地方有传染源进入时又可引起暴发流行。

丛林型:以蚊—猴—蚊形成循环,构成黄热病的自然疫源地。

季节性:非洲和南美洲流行季节多在3~4 月,此时雨多,湿度大,气温高,利于蚊媒孳生及病毒在蚊体内的繁殖。

散发者季节性不明显,全年均可发病。

临床表现与治疗本病的潜伏期为3~6天,最长可达13天。

感染后大部分病人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者,仅少数病人病情严重终至死亡(约占5%~15%)。

黄热病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极轻型、轻型、重型和恶性型。

极轻型和轻型仅靠临床难以作出诊断,因其发热,头痛,肌痛仅持续1~2天自愈,难以与流感,登革热等相鉴别,只有依靠病原学或血清学试验方能证实。

传染病学笔记 总结13:黑热病、黄热病

传染病学笔记 总结13:黑热病、黄热病

13 黄热病、黑热病(一)黄热病【概述】1 黄热病:由黄热病毒引起,经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2 临床表现:发热、黄疸、出血3 流行地区: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病原学】1 黄热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2 黄热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多个基因型3 抵抗力弱:不耐酸、不耐热,消毒剂及紫外线均可灭活【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按传播方式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1 城市型·传染源为患者、隐性感染者·循环:人-埃及伊蚊-人2 丛林型·传染源为猴及其它非人灵长类动物·循环:猴-非洲伊蚊、趋血蚊属-猴·人进入丛林被蚊叮咬而感染3 蚊叮咬感染病毒的人、非灵长动物后,经8-12天可具传染性4 受感染的蚊终生携带病毒,并可经卵传代(二)传播途径1 传播媒介·城市型:埃及伊蚊·丛林型:非洲伊蚊、趋血蚊属2 传播途径蚊子叮咬吸血·城市型:人-埃及伊蚊-人·丛林型:猴-非洲伊蚊、趋血蚊属-猴,构成黄热病自然疫源地(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疫苗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四)流行特点1 流行地区非洲和南美洲2 流行季节·全年可散发·3-4月高发,雨季(有利于蚊虫孳生)【发病机制】1 病毒可在叮咬部位复制,通过淋巴和血液扩散至其它器官和组织,在其中繁殖,释放入血,引起病毒血症,主要侵入肝脏、脾脏、心脏、骨髓和横纹肌2 肝脏:主要靶器官(胆红素升高导致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病理】肝脏病理变化具有诊断特异性【临床表现】潜伏期3-7d,人感染后大多数无症状或轻症感染(一)一般症状1 高热:寒战、乏力、头痛、呕吐2 黄疸:肝功能障碍→皮肤、巩膜黄染3 出血:牙床出血、鼻衄,重者呕黑色血水,又称黑呕病(二)临床分期1 感染期·病毒血症期·症状:寒战、发热、全身不适等·体征:相对缓脉、肝大等2 缓解期·体温下降,症状减轻·部分患者病情加重,进入中毒期3 中毒期病情再次加重,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4 恢复期体温下降,症状消失,器官功能恢复【实验室检查】(一)一般检查1 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血小板下降2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因子下降3 生化检查:血清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4 其它:由各器官损害导致相应检查表现(二)血清学检查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黄热病毒抗体与其它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寨卡病毒抗体等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易产生假阳性(三)病原学检查1 核酸检测2 病毒分离【诊断】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1 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黄热病流行地区居住旅游史)+临床表现(发热、黄疸、肝肾功能损害或出血)2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IgM抗体阳性3 确诊病例:疑似/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黄热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黄热病毒·恢复期血清黄热病毒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同时排除登革病毒等黄病毒感染)【鉴别诊断】1 早期:流感、伤寒2 发热伴黄疸:钩端螺旋体病3 发热伴出血: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疟疾黄热病可与疟疾、登革热同时发生【治疗】(一)治疗无特效药物,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应就地处理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2 对症和支持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必要时予小剂量解热止痛剂(禁用阿司匹林)·保肝、降酶、退黄·必要时输注红细胞(二)预后大多数患者可逐渐自愈(三)出院标准1 体温正常,症状缓解2 血液核酸连续检测2次阴性(间隔24h)【预防】1 控制传染源·有效隔离措施·治疗患者·加强海关检疫2 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3 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前往黄热病流行区应在出发前至少10天接种黄热病疫苗·采取个人防蚊措施(二)黑热病【概述】1 又称内脏利什曼病2 由利什曼原虫以雌性白蛉为媒介感染人体所致慢性地方性寄生虫病3 临床特点: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消瘦、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及血浆球蛋白增高等4 在免疫功能低下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中,利什曼原虫是重要的致病原【病原学】内脏利什曼原虫的两种形态1 无鞭毛体(又称利-杜体,在人体内单核-吞噬细胞中);2 前鞭毛体(在白蛉胃内由无鞭毛体转化成)【流行病学】呈地方性流行,主要流行于农村,患者以儿童、青少年为主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分为人源型(平原型)、犬源型(山丘型)及自然疫源型(荒漠型)三种1 传染源患者、病犬及某些受染野生动物2 传播途径·雌性白蛉叮刺:中华白蛉为主·偶经口腔黏膜、破损皮肤、胎盘或输血传播3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发病机制】雌性白蛉叮咬人后,利什曼原虫在巨噬细胞中转化为利杜体,分裂增殖,导致细胞破裂,利杜体溢出,随血流分布于全身,再被其它巨噬细胞吞噬并继续增殖【病理改变】主要病变基础:巨噬细胞的大量破坏及极度增生并存富含巨噬细胞的肝、脾、骨髓、淋巴结为主要病变场所,以脾脏病变最为显著1 脾脏明显增大致脾功能亢进,故骨髓造血旺盛但患者全血细胞减少2 肝脏受损,肝功能异常,白蛋白合成减少,白球比倒置3 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增生,造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潜伏期2-6个月,起病缓慢,早期不规则发热、食欲不佳、腹部不适、消瘦,病程反复发作(缓解后又加重,迁延数十年)(一)内脏型1 黑:皮肤色素沉着2 热:长期不规则发热3 肝脾大:最主要体征(脾尤其大)4 贫血:三系减少5 白球比倒置(二)其它特殊类型1 皮肤型2 淋巴结型【治疗】1 病原治疗首选五价锑化合物2 脾切除药物治疗无效,脾高度肿大伴有脾功能亢进者【预防】1 控制传染源:流行区查治病人、捕杀和控制病犬2 切断传播途径:消灭/驱避白蛉3 保护易感人群:无疫苗。

黄热病的病原学及临床表现

黄热病的病原学及临床表现

黄热病(yellow fever)是黄热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伊蚊传播,主要流⾏于⾮洲和中、南美洲。

临床特征有发热、剧烈头痛、黄疸、出⾎和蛋⽩尿等。

病原学 病原为黄热病病毒(yellow fever virus),属黄病毒科(family Flaviviridae)的黄病毒属(genus Flavivirus),(过去的⾍媒病毒B组)与同属的登⾰热病毒等有交叉免疫反应。

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37~50nm,外有脂蛋⽩包膜包红,包膜表⾯有刺突。

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分⼦量约为3.8×106,长约11kb,只含有⼀个长的开放读码框架,约96%的核苷酸在此框架内。

黄病毒基因组分为⼆个区段:5'端1/4编码该病毒3个结构蛋⽩,即C蛋⽩(⾐壳蛋⽩)、M蛋⽩(膜蛋⽩)和E蛋⽩(包膜蛋⽩);3'端3/4编码7个⾮结构蛋⽩。

基因组的5'端和3端均有⼀段⾮编码区。

E蛋⽩是主要的包膜糖蛋⽩,含有病毒⾎凝素和中和抗原决定簇,可能是某些宿主细胞表⾯受体的配体,当它与受体结合,可对细胞产⽣感染。

E蛋⽩樘可能是⼀种膜融合蛋⽩,可诱导病毒颗粒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促使病毒颗粒进⼊细胞⽽引起感染。

M蛋⽩能导致病毒的感染性增加,并形成病毒颗粒的表⾯结构。

⾮结构蛋⽩的作⽤尚不⼗分清楚,在病毒免疫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

黄热病病毒有嗜内脏如肝、肾、⼼等(⼈和灵长类)和嗜神经(⼩⿏)的特性。

经鸡胚多次传代后可获得作为疫苗的毒⼒减弱株。

易被热、常⽤消毒剂、⼄醚、去氧胆酸钠等迅速灭活,在50%⽢油溶液中可存活数⽉,在冻⼲情况下可保持活⼒多年。

⼩⿏和恒河猴是常⽤的易感实验动物。

发病机理 病毒侵⼊⼈体后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并在其中复制繁殖,数⽇后进⼊⾎循环形成病毒⾎症,主要累及肝、脾、肾、淋巴结、⾻髓、横纹肌等。

以后病毒从⾎中消失,⽽在脾、⾻髓、淋巴结等处仍可检出。

病毒的强毒株常主要侵犯肝脏,并引起严重病变。

病理改变 黄热病的病理变化乃病毒聚集于各器官组织,并在其中复制增殖所引起。

黄热病的流行病学及诊断学进展

黄热病的流行病学及诊断学进展

黄热病的流行病学及诊断学进展
凌云;卢洪洲
【期刊名称】《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年(卷),期】2017(000)002
【摘要】近来发生在安哥拉(2016年3月)的黄热病疫情引起全球性的播撒,北京、上海、福建等地也于2016年春首次报道了黄热病输入病例。

非洲和南美洲是黄热病的主要流行区,历史上发生了多次黄热病疫情;但由于流行区传染病报告制度的不完善,黄热病的实际发病率可能被低估。

黄热病诊断依赖于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为应对黄热病疫情的全球扩散,需要通过各国合作应对疾病威胁,改进流行病学监测方法,增强流行区的病毒学检测能力,增加疫苗供应。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凌云;卢洪洲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上海201508;[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上海2015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
【相关文献】
1.北京市5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J], 吴钶;田丽丽;马建新;葛申
2.云南省思茅地区乙型脑炎病毒及黄热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J], 刘振江;谢辉;
金宁一;鲁会军;李国江;刘昊;岳云强;郭欢欢;周红宁;杨中华
3.黄热病的流行病学及诊断学进展 [J], 凌云;卢洪洲
4.黄热病的流行病学及诊断学进展 [J], 凌云;卢洪洲;
5.卵巢肿瘤的流行病学和诊断学的若干进展 [J], 杨永青;徐惠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月12日,北京市确诊我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 • 至4月9日,我国共报告10例输入性黄热病确诊病例,其 中死亡1人
– 均为我国赴安哥拉从事商务或务工人员,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市 发病后回国诊治。 – 入境口岸:北京6例,上海4例,均为乘飞机入境。 – 按报告地区:福建5例、北京4例(死亡1人)、上海1例。 – 男性7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43岁(18-52岁)。 – 5例有黄热病疫苗接种史,其中4例为发病前10天内在安哥拉接种 ,1例为2011年在国内接种。 – 有3例转入ICU治疗,其中1例死亡。
黄热病疫苗(YEV)的免疫效应
• 无特效治疗药物,可采用疫苗进行预防。 • 据WHO资料,接种疫苗后,在10天内可使超过90%的人 获得黄热病有效免疫力,在30天内使99%的人获得免疫力 • 对于大多数旅行者来说,接种1 剂足以提供持久的免疫保 护,甚至产生终身保护,无需加强免疫。
• 很多黄热病流行国家对>9月龄婴儿进行黄热病疫苗常规免

疫苗免疫效力和不良反应
• 疫苗免疫效力和持久性
– 疫苗效力:在>5.4亿YFV 接种人群中,共报道了23 例免疫失败。需排除 在接种后10天内发病的5例(抗体可能还未产生),其余18例中有16例 在过去10 年内接种过1 剂疫苗; 2例免疫失败分别发生在接种后20年和27 年。 – 血清阳转率:13 项观察性研究,模型估计,接种疫苗≥10年后的血清阳 性率是92%(1137例,95%CI: 85%~ 96%;); 接种疫苗≥20 年的血清 阳性率为80% ( 164例,95%CI: 74%~ 86%)
疫苗接种建议
• 2013 年4 月,世界卫生组织(WHO) 免疫策略专家咨询委员 会( The Strategic Advisory Group of Experts, SAGE) 得 出结论:接种1剂YFV足以提供持久免疫和终身保护,并不 需加强免疫 • 2014 年5 月,世界卫生大会(WHA) 通过决议:从2016 年 6月开始废止IHR规定的接种1 剂YFV后每隔10 年加强免疫 的要求 • 新的接种建议为:1 剂YFV可提供持久的保护,对大多数旅 行者是足够的。具有暴露风险的实验室人员和某些旅行者应 接种YFV 的加强剂次。
• 各地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督导 • 开展我国主要媒介伊蚊传播效能的研究和评估
• 加强对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监测
防控建议
• 密切关注国际黄热病疫情进展,动态开展风险评估。 •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赴黄热病流行国家/地区旅行人员疫苗 接种服务。 • 进一步完善赴黄热病疫区和自疫区入境人员的接种证查验 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 加强蚊媒密度监测和预警,继续做好以灭蚊防病、环境整 治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 • 继续做好输入病例的发现、报告和调查处置。 • 继续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和专业人员培训病毒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 潜伏期
– 潜伏期通常为3-6天,也可长达10天
• 流行特征
– 地区分布: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
– 季节分布:在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病,蚊媒活跃季节高发
流行情况
• 起源于非洲,后经奴隶贸易输入至美洲
– 1648年第一次有记载的暴发流行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 – 十七至十九世纪,在北美和欧洲报告过黄热病的暴发疫情
出入境疫苗接种相关规定
• 国际卫生条例(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IHR) 允许国家在旅行者入境时要求其提供黄热病疫苗( YFV)接种证明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国务院第 574号令)
– 第八十五条 来自黄热病疫区的人员,在入境时,必须向卫生检 疫机关出示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
输入病例报告情况
• 报告输入病例的国家:
– 2000年,荷兰1例,来自苏里南
– 2001年:比利时、美国、德国各1例,分别来自冈比亚、巴西和 科特迪瓦 – 2016年,除中国外,肯尼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报告来自安哥拉输 入病例
– 病例输入国均未发生续发病例
31个
非洲地区黄热病流行风险分布图( WHO)
• 《卫生部关于加强对赴黄热病和疟疾疫区出国人员预防接 种和预防服药的通知》((88)卫防字第43号)
– 我国要求我出国人员前往安哥拉必须实施黄热病预防接种
我国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分布图
埃及伊蚊 纹伊蚊

2014-2015年我国登革热疫情 分布图
输入 性病 例
本地 感染 病例
2005-2015年登革热 本地和输入病例月分布
• 罗安达省计划对658万人进行黄热病疫苗接种。目前目标人群的免疫 接种水平为88%。 • Huambo, Benguela, Huila, Cuanza Sul and Uige等有黄热病本地 传播的省,正在计划开展免疫接种,但尚无接种数据报告
卢安达省免疫接种情况(截至2016-3-29)
我国疫情
• 根据我国伊蚊分布特征,以及既往登革热疫情形 势,南方省份为我国出现寨卡病毒传播的高风险 省份
我国风险研判(二)
• 寨卡病毒主要是通过受感染的伊蚊传播给 人,人与人通过血液和性传播罕见。目前 我国正处冬季,冬春季节不是相关蚊媒繁 殖的季节,伊蚊的密度较低,病例输入引 发本地传播和疫情扩散风险较低
• 各县(区)内出现首例病例,暂按照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
部门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
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
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
病例管理
• 防蚊隔离 • 体液消毒
谢 谢
• 纽约、费城、查尔斯顿、新奥尔良、爱尔兰、英格兰、法国、意大利 、西班牙和葡萄牙
• 目前主要流行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的44个国家
– 非洲31个,拉丁美洲13个 – 根据WHO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估计,估计每年全球发生20万例 黄热病病例,包括3万死亡病例,其中90%发生在非洲。 – 自2006年《黄热病倡议》以来,过去十年间发病数持续减少 – 非洲(2013年):8.4-17万例严重病例,其中的死亡病例为2.96万例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密切跟踪疫情进展,动态开展风险评估
• 跟踪国际专业技术进展,必要时组织修订防控方案 •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提示
– 尤其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女性尽量避免前往中南美等疫 区旅行
• 做好夏秋季节南方重点地区监测防控工作
– 适时开展主要媒介伊蚊的基线监测
–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控制蚊媒密度,做好灭蚊设备和药 品准备
首例: 2.28 云南;第 2例:广 东,6.11 4. 4 广 东
4. 9 广 东 6. 15 广 东 8. 12 广 东 7. 22 福 建 7. 20 浙 江
8. 27 广 西
7. 6 广 东
6. 10 福 建
注:方框内为年内全国首例本地病例的发
我国风险研判(一)
• 我国与曾经或现在有寨卡病毒传播证据的国家存 在持续的人员往来,因此,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输 入我国的风险仍继续存在 • 寨卡病毒病输入我国风险较大的地区包括美洲地 区及东南亚地区
• 发生输入性病例后国内传播风险
– 冬春季节在我国扩散的风险极低
• 我国冬春季节伊蚊密度低,无法形成有效传 播
– 夏秋季节不排除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生本地传播扩散可能
• 我国局部地区夏秋季节伊蚊密度较高,一旦 有病例输入,不排除疫情在当地局部地区传 播扩散
黄热病风险评估
• 近期我国仍有可能发生输入性黄热病病例,但出现本地传播 的风险低。随着天气转暖,由病例输入导致我国局部地区出 现聚集性病例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 评估理由如下:
13个
13个
美洲地区黄热病流行风险分布图( WHO)
安哥拉疫情
• 2015年以来,WHO仅通报安哥拉黄热病疫情暴发。于 2015年12月份,2016年2月WHO首次通报
• 至2016年3月29日,安哥拉共报告疑似病例1409例,其中 死亡198例,病死率14.1%,经实验室确诊的病例为490例 ,其中347例来自首都罗安达省。 • 全国18个省中,有16个省有疑似病例报告,其中12个省报 告确诊病例。在首都罗安达外有5个省份报告本地传播。
我国风险研判(三)
• 夏秋季节不排除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生聚集性病例的可能。 随着气温升高,我国南方地区伊蚊密度升高,特别是夏秋 季节伊蚊密度较高,一旦有病例输入,不排除疫情在局部 地区传播扩散,形成聚集性病例的可能。
寨卡风险评估
• 我国存在病例输入风险
– 目前寨卡病毒病出现本地传播国家较多,我国与相关国 家人员往来,不排除寨卡病毒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
• 严重不良反应:
– 9 项关于3.33 亿剂次YFV不良反应的观察中,1255例发生接种后严重不 良反应 • 84%无法确认不良反应发生在初次免疫还是加强免疫后 • 明确不良反应发生剂次201例中,14例(7%)不良反应发生在加强 免疫后
Jill Glidewell, MSN, et al, MMWR, 2015.06
– 目前安哥拉黄热病疫情仍在持续,我国在安人员数量多,疫苗补种工 作仍未结束
– 黄热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根据其流行史,我国及东南亚地区从未发 生过持续的本地传播。近年来,欧洲和美洲等地均发生过输入性病例 ,也未发生本地传播
– 黄热病疫苗可有效预防黄热病毒感染,疫苗应急接种可有效控制疫情 扩散 – 我国的疾病监测体系能够及时发现输入性病例及传播苗头,应急反应 体系健全有力
均可灭活。
• 黄热病毒可与黄病毒科其他成员如登革、西尼罗、寨卡等产生交 叉血清学反应。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差异大,轻度自限性到死亡
• 典型的临床过程:4期
– 病毒血症期:急性起病,寒战、发热,全身不适等,但症状无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