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浙教版

合集下载

[14502337]【核心素养目标】2

[14502337]【核心素养目标】2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1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教学设计课题 2.1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单元第2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九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浙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圆的教学在平面几何中乃至整个中学教学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又比较广泛,它是初中几何的综合运用,又是在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面的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作铺垫的一节课,在今后的解题及几何证明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分析在解决问题中,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观察素材入手,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升起的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把它们抽象出几何图形,再表示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便于学生用运动的观点观察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利于学生把实际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也便于学生观察直线和圆的公共点的变化。

学习目标1.理解直线与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并能利用公共点的个数,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来判定它们.2.掌握直线与圆相切的判断方法和如何作出直线与圆相切,并能利用公共点的个数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来判定.重点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难点能够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坐过火车吗?你知道火车的车轮与铁轨之间是什么位置关系吗?很多人都喜欢去泰山看日出,你知道太阳出来的时候和地平线有什么位置关系吗?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引进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讲授新课在观察日出过程中,如果我们把太阳与地平线分别抽象成圆和直线,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直线与圆有三种位置关系。

如果把太阳看成圆,地平线看成一条直线,你能画出这三种位置关系吗?如果把太阳看成圆,地平线看成一条直线,你能画出这三种位置关系吗?一般地,当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交;当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公共点叫做切点;当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浙教版)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浙教版)
P
A
CB QH
数学知识: 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根据已知条件作与直线相切的圆. 生活与数学.
思想方法:
分类互逆思想.
1.作业本 2.课本P50组(4)(5)
希望大家如这旭日, 朝气蓬勃!
1.设⊙O的半径为4,点O到直线a的距离为d,
1、已知⊙O的半径为5cm,O到直线a的距离 为3cm,则⊙O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_相_交___。 直线a与⊙O的公共点个数是_两_个__。
2、已知⊙O的半径是4cm,O到直线a的距离 是4cm,则⊙O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相__切_ 。
3、已知⊙O的半径为6cm,O到 直线a的距离为7cm,则直线a与 ⊙O的公共点个数是_零___。
若⊙O与直线a至多只有一个公共点,则d为 ( C )
A、d≤4 B、d<4 C、d≥4 D、d=4 2.设⊙P的半径为4cm,直线l上一点A到圆心的距离为
4cm,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D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相切或相交
3.已知⊙A的直径为6,点A的坐标为(-3,-4),
则⊙A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_相__离__, ⊙A与Y轴的位置关系是_相__切___。
4、已知⊙O的直径是6cm, O到直线a的距离是4cm, 则⊙O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相_离__ _。
在码头A的北偏东60°方向有一个海岛, 离该岛中心P的15海里范围内是一个暗礁区。货船 从码头A由西向东方向航行,行驶了18海里到达B, 这时岛中心P在北偏东30°方向。若货船不改变航 向,问货船会不会进入暗礁区?
.O .A
1.若A为⊙O上的一点,则过点A的直线与⊙O相切( × ) 变:若A为⊙O内一点呢? 过点A的直线与 ⊙O必相交

浙教版九年级圆知识点

浙教版九年级圆知识点

浙教版九年级圆知识点圆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浙教版九年级数学课本中,关于圆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元素、弧长与扇形面积等内容。

本文将逐一介绍并详细解释这些知识点。

1. 圆的定义圆是由平面内与一个确定点的距离相等于一定长度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圆通常由一个圆心和半径来确定,圆心即为圆的中心点,而半径则是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2. 圆的性质(1)圆的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这就是圆的最重要的性质,也被称为圆周上两点之间的弦长。

(2)圆的半径相等的两个或多个弦相等。

(3)半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

(4)圆周角是由圆周上的两条弧所对应的角,圆周角的大小等于其所对应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 圆的元素一个完整的圆通常包括圆心、半径、直径、弧、弦和切线等元素。

(1)圆心:圆的中心点。

(2)半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3)直径:穿过圆心的线段,它的两个端点在圆上。

(4)弧:圆上的一段弧线,可以用圆心角度数或弧长来表示。

(5)弦:圆上连接两个点的线段,它的两个端点在圆上。

(6)切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且与半径垂直的直线。

4. 弧长与扇形面积(1)弧长:弧长是指圆上一段弧线所对应的弧长,可以用度数或弧长来表示。

(2)扇形面积:扇形是由圆周上的弧和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扇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圆心角的度数来计算。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对浙教版九年级数学课本中关于圆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圆作为一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学习圆的定义、性质、元素以及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圆的相关概念。

在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浙教版九年级下《第二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单元评估试题附参考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下《第二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单元评估试题附参考答案
8.如图,圆外切等腰梯形ABCD的中位线EF=15cm,那么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等于( )
A. 15cm B. 20cm C. 30cm D. 60cm
9.一个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的高与⊙O的直径相等,如图放置,⊙O与BC相切于点C,⊙O与AC相交于点E,则CE的长是( )
A. B. C. 2 D. 3
10.(2015•遵义)将正方形ABCD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得正方形AB1C1D1,B1C1交CD于点E,AB= ,则四边形AB1ED的内切圆半径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
11.若⊙O的半径为4cm,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5cm,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2)证明:如图所示:
∵∠5=∠1,∠1=∠2;
∴∠5=∠2;
又∵∠D=∠D,
∴△BDE∽△ADB;
∴BD:DE=AD:BD;
∴BD2=AD•DE;
又∵ID=BD,
∴ID2=AD•DE.
27.【答案】证明:连接DO,
∵AO=DO,
∴∠DAO=∠ADO=20°,
∴∠COD=∠A+∠ADO=40°,
∵∠ACD=50°,
24.如图,I是△ABC的内心,∠BAC的平分线与△ABC的外接圆相交于点D,交BC于点E.
(1)求证:BD=ID;
(2)求证:ID2=DE•DA.
25.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锐角∠DAB的平分线AC交⊙O于点C,作CD⊥AD,垂足为D,直线CD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E.
(1)求证:直线CD为⊙O的切线;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单元评估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圆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和圆相切、相离、相交的含义,并能运用位置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对直线、圆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和圆相切、相离、相交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对直线和圆相切、相离、相交含义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黑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总结出相切、相离、相交的含义。

3.巩固新知: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理解。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

备战中考数学(浙教版)巩固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含解析)

备战中考数学(浙教版)巩固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含解析)

备战中考数学(浙教版)巩固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含解析)一、单选题1.已知AB是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也是小圆的切线,设AB=a,用a表示这两个同心圆中圆环的面积为()A.πa2B.πa2C.πa2D.πa22.已知⊙O的半径为5,直线l上有一点P满足PO=5,则直线l与⊙O 的位置关系是()A.相切 B.相离 C.相离或相切 D.相切或相交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B.通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C.与圆心的距离等于那个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D.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4.如图,⊙O内切于△ABC,切点为D,E,F,若∠B=50°,∠C=60°,连接OE,OF,DE,DF,∠EDF等于()A.45°B.55°C.65°D.70°5.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交点.A.三个内角平分线B.三边垂直平分线C.三条中线 D.三条高线6.△ABC中,∠C=90°,AC=6,BC=8,△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内切圆半径为r,则R与r的比值是()A.B.C.2D.7.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DC切⊙O于点C,若∠BAC=25°,则∠ADC等于()A.20°B.30°C.40°D.50°8.如图,AB是⊙O的直径,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T是⊙O的切线的是()A.AB=4,AT=3,BT=5B.∠B=45°,AB=A TC.∠B=55°,∠TAC=55° D.∠ATC=∠B二、填空题9.⊙O直径为8cm,有M、N、P三点,OM=4cm,ON=8cm,OP=2cm,则M点在________,N点在圆________,P点在圆________。

10.如图,PA、PB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是A、B,若∠APB=60°,PA=3.则⊙O的半径是________。

浙教版九年级教材分析

浙教版九年级教材分析
第2章
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 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二次函数
各章细化分析----九年级上册
整册编写特点--几何证明的学习过程
实验与论证综合运用
( 九年级下册)
第三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切线 • 三角形的内切圆 •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材的修订说明
P19 §1.3的探究活动已更换
某一农家计划利用已有的一堵长为8米的墙,围成一个 面积为12平方米的园子。现有可用的篱笆总长为10.5米。 (1)你能否给出一种围法? (2)要使园子的长、宽都是整米数,问一共有几种 围法? 你能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给出解释吗?
整册编写特点--几何证明的学习过程
实验、操作, 很少有推理
(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图形和变换 • 轴对称 • 平移 • 旋转 • 相似
实验,开始向推 理过渡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平行线 • 三线八角 • 判定和性质
整册编写特点--几何证明的学习过程
实验,向推理 过渡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 • (勾股定理)
各章细化分析----九年级上册
第1章 反比例函数
本章特点与教学建议:
反比例函数概念和形成过程,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背景 知识。 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本章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内容,联系“科学”的知识特别多, 这一方面体现教材的横向联系,又体现本章内容的实用价值。 在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充分发挥“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这 种学习方式的作用。 尽量用图形变换的思想叙述性质、用图形变换的角度观察、分析 图形之间的联系。 本章还渗透了建模的思想。具体过程可概括为:由实验获得数据 ---用描点法画出图象---根据图象和数据判断或估计函数的类别 --- 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的关系式---用实验数据验证。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P(1,2)为圆心,以P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必与x轴有多少个公共点()A.0B.1C.2D.32.如图,以点O为圆心作圆,所得的圆与直线a相切的是()A.以OA为半径的圆B.以OB为半径的圆C.以OC为半径的圆D.以OD为半径的圆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BC.AT是⊙O的切线,∠BAT=55°,则∠D等于()A.110°B.115°C.120°D.125°4.如图,A、B、C、D为⊙O上的点,直线BA与DC相交于点P,PA=2,PC=CD=3,则PB=()A.6B.7C.8D.95.如图所示,在4×4的网格中,A,B,C,D,O均在格点上,则点O是()A.△ACD的外心B.△ACD的内心C.△ABC的内心D.△ABC的外心6.如图,直线l与⊙O相切于点A,M是⊙O上的一个动点,MH⊥l,垂足为H.若⊙O的半径为2,则MA﹣MH的最大值为()A.B.C.1D.27.如图,∠MPN=60°,点O是∠MPN的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半径为4的⊙O经过点P,将⊙O向左平移,当⊙O与射线PM相切时,⊙O平移的距离是()A.2B.C.D.28.如图,PA,P B与⊙O分别相切于点A,B,PA=2,∠P=60°,则AB=()A.B.2C.D.3二.填空题9.如图,在△ABC中,∠ABC=50°,∠ACB=70°,点O是△ABC的内心,则∠BOC=度.10.如图,PA、PB分别切圆O于A、B,并与圆O的切线,分别相交于C、D,已知△PCD的周长等于10cm,则PA=cm.11.如图,过点P作⊙O的两条割线分别交⊙O于点A、B和点C、D,已知PA=3,BA=PC=2,则PD 的长是.12.已知,如图,AC切⊙O于点A,∠BAC=60°,则∠AOB=度.13.如图,△ABC中,∠ACB=90°,AB=5,AC=3,BC为半圆O的直径,将△ABC沿射线CB方向平移得到△A1B1C1.当A1B1与半圆O相切于点D时,平移的距离的长为.14.如图,△ABC中,∠ACB=90°,sin A=,AC=8,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P为线段A′B′上的动点,以点P为圆心,PA′长为半径作⊙P,当⊙P与△ABC的边相切时,⊙P 的半径为.15.如图,在Rt△ABC中,∠ACB=90°,AB=5,BC=3,点P在边AC上,⊙P的半径为1.如果⊙P 与边B C和边AB都没有公共点,那么线段PC长的取值范围是.16.如图,在矩形ABCD中,CD是⊙O直径,E是BC的中点,P是直线AE上任意一点,AB=4,BC=6,PM、PN相切于点M、N,当∠MPN最大时,PM的长为.三.解答题17.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E,过B作⊙O的切线,交AC的延长线于D.求证:∠CBD=∠CAB.18.如图,AB是⊙O的一条弦,点C是⊙O外一点,OC⊥OA,OC交AB于点P、交⊙O于点Q,且CP =CB=2.(1)求证:BC是⊙O的切线;(2)若∠A=22.5°,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9.如图,点P在⊙O外,M为OP的中点,以点M为圆心,以MO为半径画弧,交⊙O于点A,B,连接PA;(1)判断P A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连接AB,若OP=9,⊙O的半径为3,求AB的长.20.如图,A B为⊙O直径,PA、PC分别与⊙O相切于点A、C,PQ⊥PA,PQ交OC的延长线于点Q.(1)求证:OQ=PQ;(2)连BC并延长交PQ于点D,PA=AB,且CQ=6,求BD的长.21.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AC=3,BC=4,I1为△ABC内切圆的圆心,⊙I2与BA,BC的延长线及AC边都相切(旁切圆).(1)求⊙I2的半径;(2)求线段I1I2的长.22.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AD与过点C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连接BC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AE=AB;(2)若AB=20,BC=16,求CD的长.23.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在边AC上,∠DBC=∠BAC,⊙O经过A、B、D三点,连接DO并延长交⊙O于点E,连接AE,DE与AB交于点F.(1)求证:CB是⊙O的切线;(2)求证:AB=EB;(3)若DF=3,EF=7,求BC的长.答案一.选择题1.解:∵P(1,2),即2>1,∴以P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相离,∴该圆与x轴的交点有0个.故选:A.2.解:∵OD⊥a于D,∴以点O为圆心,OD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相切.故选:D.3.解:如图,连接AC,由弦切角定理知∠ACB=∠BAT=55°,∵AB=BC,∴∠ACB=∠CAB=55°,∴∠B=180°﹣2∠ACB=70°,∴∠D=180°﹣∠B=110°.故选:A.4.解:∵PB,PD是⊙O的割线,∴PA•PB=PC•PD,∵PA=2,PC=CD=3,∴2PB=3×6解得:PB=9.故选:D.5.解:由勾股定理可知:OA=OD=OC==,所以点O是△ACD的外心,故选:A.6.解:如图,连接AO并延长交圆O于点C,连接CM,设BH=b,MA=a,∵直线l与⊙O相切于点A,∴连接OA交圆O于点C,则∠CAH=90°,又∵∠MHA=90°,∴AC∥HM,∴∠HMA=∠MAC,∵AC为直径,∴∠CMA=90°.∴△AMH∽△CAM,∴=,CA=4,∴=,∴a2=4b,b=,∴a﹣b=a﹣=﹣(a﹣2)2+1,∴当a=2时,a﹣b的最大值为1.则MA﹣MH的最大值为1.故选:C.7.解:设⊙O'为⊙O向左平移后与PM相切的圆,切点为B,连接O'B交PO于D,过O作OA⊥PM于A,OC⊥O'B于C,如图所示:则OO'即为⊙O平移的距离,O'B=OP=4,O'B⊥PM,∵∠MPN=60°,PO是∠MPN的平分线,∴∠MPO=∠OPN=∠MPN=30°,∵OA⊥OM,∴OA=OP=2,∵OA⊥PM,OC⊥O'B,O'B⊥PM,∴四边形OABC是矩形,∴BC=OA=2,∴O'C=O'B﹣BC=2,由平移的性质得:OO'∥PN,∴∠DOO'=∠OPN=30°,∵O'B⊥PM,∴∠O'BP=90°,∴∠BDP=90°﹣∠MPO=60°,∵∠BDP=∠DOO'+∠DO'O,∴∠DO'O=∠BDP﹣∠DOO'=30°,∴OC=O'C=,OO'=2OC=,即⊙O平移的距离为,故选:B.8.解:∵PA,PB与⊙O分别相切于点A,B,∴PA=PB,∵∠APB=60°,∴△PAB是等边三角形,∴AB=AP=2.故选:B.二.填空题9.解:∵点O是△ABC的内心,∴OB平分∠ABC,OC平分∠ACB,∴∠OBC=∠ABC=×50°=25°,∠OCB=∠ACB=×70°=35°,∴∠BOC=180°﹣∠OBC﹣∠OCB=180°﹣25°﹣35°=120°.故答案为120.10.解:如图,设D C与⊙O的切点为E;∵PA、PB分别是⊙O的切线,且切点为A、B;∴PA=PB;同理,可得:DE=DA,CE=CB;则△PCD的周长=PD+DE+CE+PC=PD+DA+PC+CB=PA+PB=10(cm);∴PA=PB=5cm,故答案为:5.11.解:∵PAB,PCD是圆的两条割线,∴PA•PB=PC•PD,∵PA=3,BA=PC=2,∴3×5=2PD,∴PD=7.5.故答案为7.5.12.解:∵AC切⊙O于点A,∴∠AOB=2∠BAC=120°.13.解:连接OG,如图,∵∠BAC=90°,AB=5,AC=3,∴BC==4,∵Rt△ABC沿射线CB方向平移,当A1B1与半圆O相切于点D,得△A1B1C1,∴CC1=BB1,A1C1=AC=3,A1B1=AB=5,∠A1C1B1=∠ACB=90°,∵A1B1与半圆O相切于点D,∴OD⊥A1B1,∵BC=4,线段BC为半圆O的直径,∴OB=OC=2,∵∠B1=∠B1,∴Rt△B1OD∽Rt△B1A1C1,∴=,即=,解得OB1=,∴BB1=OB1﹣OB=﹣2=;故答案为:.14.解:∵,∴设BC=3x,则AB=5x,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即:(5x)2=(3x)2+82,∴x=2,∴AB=10,BC=6,∴,①若⊙P与AC相切,如图1,设切点为M,连接PM,则PM⊥AC,且PM⊥PA′,∵PM⊥AC,A′C⊥AC,∴∠B′PM=∠A′,由旋转性质可知∠A′=∠A,∴∠B′PM=∠A,∴,设PM=4x,则PA′=PM=4x,B′P=5x,又∵A′B′=AB,即:4x+5x=10,解得,∴;②若⊙P与AB相切,延长PB′交AB于点N,如图2,∵∠A′+∠B=∠A+∠B=90°,∵∠A′NB=90°,即N为AB与⊙O切点,又∴A′B=BC+AC′=BC+AC=14,∴A′N=A′B•cos∠A′=A′B•cos A,即,∴.综上,⊙P的半径为或,故答案为:或.15.解:在Rt△ABC中,∠ACB=90°,AB=5,BC=3,∴AC=4,当⊙P与A B相切时,设切点为D,如图,连接PD,则PD⊥AB,∴∠C=∠ADP=90°,∵∠A=∠A,∴△ADP∽△ACB,∴,∴=,∴PA=,∴PC=AC﹣PA=,∴线段PC长的取值范围是1<CP<,故答案为:1<CP<.16.解:如图1,∵四边形ABCD是矩形,∴CD=AB=4,连接OP,OM,∵PM,PN是⊙O的切线,∴∠OPM=∠MPN,要∠MPN最大,则∠OPM最大,∵PM是⊙O的切线,∴∠OMP=90°,在Rt△PMO中,OM=OD=CD=2,∴sin∠OPM==,∴要∠OPM最大,则OP最短,即OP⊥AE,如图2,延长DC交直线AE于G,∵四边形ABCD是矩形,∴∠B=90°=∠ECG,AB∥CD,∴∠BAE=∠G,∵点E是BC的中点,∴BE=BC=3,∴△ABE≌△GCE(AAS),∴CG=AB=4,∵CD是⊙O的直径,∴OC=CD=2,∴OG=OC+CE=6,在Rt△ABE中,AB=4,BE=3,∴AE=5,∵∠OPG=90°=∠B,∠G=∠BAE,∴△ABE∽△GPO,∴,∴,∴OP=,在Rt△PMO中,PM===,故答案为:.三.解答题17.证明:连接AE,∵AB是圆的直径,∴AE⊥BC,∵AB=AC,∴AE平分∠BAC,∴∠BAE=∠CAE=∠CAB,∵BD是⊙O的切线,∴∠CBD=∠BAE,∴∠CBD=∠CAB.18.(1)证明:连接OB,∵OA=OB,∴∠OAB=∠OBA,∵CP=CB,∴∠CPB=∠CBP,∵∠CPB=∠APO,∴∠CBP=∠APO,在Rt△AOP中,∵∠A+∠APO=90°,∴∠OBA+∠CBP=90°,即:∠OBC=90°,∴OB⊥CB,又∵OB是半径,∴CB与⊙O相切;(2)解:∵∠A=22.5°,∠AOP=90°,∴∠APO=67.5°,∴∠BPC=∠APO=67.5°,∵PC=CB,∴∠CBP=67.5°,∴∠PCB=180°﹣2∠CBP=45°,∴∠OCB=∠POB=45°,∴OB=BC=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OBC ﹣S扇形OBD=×2×2﹣=2﹣.19.解:(1)P A是⊙O的切线,理由如下:如图,连接OA,∴OP是⊙M的直径,点A是⊙M上一点,∴∠OAP=90°,即OA⊥PA,∴PA是⊙O的切线;(2)设⊙O与OP的交点为N,AB与OP的交点为E,连接AN,AM,BM,∵MA=MB,OA=OB,∴OP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B⊥OP,AE=BE,∵OP=9,OA=3,∴AP==6,∴S△OAP=OA•AP=AE•OP,∴OA•AP=AE•OP,∴3×6=9AE,∴AE=2,∴AB=4.20.(1)证明:连接OP.∵PA、PC分别与⊙O相切于点A,C,∴PA=PC,OA⊥PA,∵OA=OC,OP=OP,∴△OPA≌△OPC(SSS),∴∠AOP=∠POC,∵QP⊥PA,∴QP∥BA,∴∠QPO=∠AOP,∴∠QOP=∠QPO,∴OQ=PQ.(2)设OA=r.∵OB=OC,∴∠OBC=∠OCB,∵OB∥QD,∴∠QDC=∠B,∵∠OCB=∠QCD,∴∠QCD=∠QDC,∴QC=QD=6,∵QO=QP,∴OC=DP=r,∵PC是⊙O的切线,∴OC⊥PC,∴∠OCP=∠PCQ=90°,在Rt△PCQ中,∵PQ2=PC2+QC2,∴(6+r)2=62+(2r)2,r=4或0(舍弃),∴OP==4,∵OB=PD,OB∥PD,∴四边形OBDP是平行四边形,∴BD=OP=4.21.解:(1)如图,过点I2作I2Q⊥AC于点Q,连接I2S,过点I1作I1M⊥BC于点M,I1N⊥AC于点N,交I2S于点H,可得四边形QCSl2,I1MCN均为正方形,I1HSM为矩形,设⊙I2的半径为R,则AQ=AP=3﹣R,CS=CQ=R,又因为BP=BS,所以5+3﹣R=4+R,解得R=2.(2)∵∠ACB=90°,AC=3,BC=4,∴AB==5,∵I1为△ABC内切圆的圆心,∴I1M=I1N=,∴I1H=3,∴I1l2==.22.(1)证明:连接OC,∵DC切⊙O于C,∴OC⊥CD,∵AE⊥CD,∴AE∥OC,∵AO=BO,∴EC=BC,∴OC=AE,∵OC=OA=OB=AB,∴AE=AB;(2)解:连接AC,∵AB是⊙O的直径,∴∠ACB=90°,∴∠ACE=90°,AC⊥BE,∵由(1)知:AB=AE,∴EC=BC,∵BC=16,∴EC=16,在RtACB中,由勾股定理得:AC===15,==,在Rt△ACE中,S△ACE∵AE=BC=20,∴=CD,解得:CD=12,23.(1)证明:在⊙O中,OB=OD,∠BAC=∠BED,∴∠ODB=∠OBD,∵∠DBC=∠BAC,∴∠DBC=∠BED,∵D E是⊙O的直径,∴∠DBE=90°,∴∠ODB+∠BED=90°,∴∠OBD+∠DBC=90°,∴OB⊥BC,∵OB是⊙O的半径,∴CB是⊙O的切线;(2)证明:在⊙O中,∠ABD=∠AED,由(1)得:∠DBC=∠BED,∴∠ABD+∠DBC=∠AED+∠BED,∴∠ABC=∠BEA,∵DE是⊙O的直径,∴∠EAC=90°,∵∠ACB=90°,∴∠EAC+∠ACB=180°,∴AE∥BC,∴∠ABC=∠BAE,∴∠BEA=∠BAE,∴AB=EB;(3)解:延长BO交AE于H,由∠HAC=∠ACB=∠OBC=90°,得四边形ACBH是矩形,∴OH⊥AE,∴BC=AH=AE,∵DF=3,EF=7,∴直径DE=10,即半径DO=EO=5,∴OF=2,∵OB∥AC,∴=,∴AD=,在Rt△ADE中,AE==,∴BC=AH=AE=.。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2.1.3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共21张PPT)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2.1.3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共21张PPT)

3.AB是⊙O的直径,AE平分∠BAC交⊙O于点E,过点E 作⊙O的切线交AC于点D,试判断△AED的形状,并 说明理由.
练一练
4、如图,∠APC=50°,PA、PC、DE都为⊙O的切线,
则∠DOE为 65° 。 变式:改变切线DE的位置,
C D
则∠DOE= 6;5°
CD

O
P

E
O
P
A
E
A
归纳:只要∠APC的大小不变,∠DOE也不变.
切线的性质3、4、5可归纳为:已知直线满 足a、过圆心,b、过切点,c、垂直于切线中任 意两个,便得到第三个结论。
试一试
1、如图,直线l切⊙O于点P,弦AB∥l,请说明 AP=PB
的理由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T
C
O
A
B
BOA
P
l
2、如图,AT切⊙O于点A,AB⊥AT,交⊙O于点B,BT
交⊙O于点C。已知∠B=300,AT= 3 。求⊙O的直径
如图,直线AB与⊙O相切于点C,射线AO交⊙O于点D,E, 连结CD,CE.
1)求证: ∠ACD=∠AEC
2)找出图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E O
D
A
C
B
弦切角
弦切角定义:
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另一边与 圆相切的角叫弦切角.
C
∠BAC的特征:
(1) 顶点在圆上;
B
(2) 一边和圆相交; A B (3) 一边和圆相切。
练一练
练习1、判别下列图形中的角是不是弦切角, 并说明理由。(图中AB与圆相切于A)( D)
A
B
C
D
弦切角

新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公开课课件

新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公开课课件

5
3、当r满足
__r_>__2_._4_c_m___时,
⊙C与直线AB相交.
4
D
C
A
3
想一想?
在Rt△ABC中,∠C=90°, . 当r满足_r_=__2_.4_c__m_或__ AC=3cm,BC=4cm, 3_c_m__<_r_≤_4_c_m____时,⊙C与线 以C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
段AB只有一个公共点.
(反映直线与圆的某种位置关系的性质);
(2)“<=”即从右____端可以推左出___端
(反映直线与圆的某种位置关系的判定)
归纳与小结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 关系
相交
相切
公共点个数
2
1
相离
0
公共点名称
交点
切点
直线名称
割线
切线
图形
圆心到直线距离 d与半径r的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d<r
d=r
d>r
总结:
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有__两__种: (1)根据定义,由__直__线__与___圆__的__公__共_ 点
=2.4(cm).
即圆心C到AB的距离d=2.4cm.
(1)当r=2cm时, ∵d>r, ∴⊙C与AB相离.
(2)当r=2.4cm时,∵d=r, ∴⊙C与AB相切.
(3)当r=3cm时, ∵d<r, ∴⊙C与AB相交.
在Rt△ABC中,∠C=90°, AC=3cm,BC=4cm, 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 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为什么?(1)r=2cm; (2)r=2.4cm (3)r=3cm.
5
距线离Ad与Br的在的R距关t系△离.A?BC中,

数学9年级下册-第2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单元测试(A卷基础篇)(浙教版)(原卷版)

数学9年级下册-第2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单元测试(A卷基础篇)(浙教版)(原卷版)

第2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单元测试(A卷基础篇)【浙教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2019秋•新昌县期末)已知⊙O的半径为3,直线l与⊙O相交,则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的取值范围是()A.d=3 B.d>3 C.0≤d<3 D.d<32.(3分)(2019秋•海曙区期末)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坐标为(﹣4,﹣5),半径为5,那么⊙P 与y轴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离C.相切D.以上都不是3.(3分)(2020•嘉定区一模)下列四个选项中的表述,正确的是()A.经过半径上一点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B.经过半径的端点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C.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D.经过一条弦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弦的直线是圆的切线4.(3分)(2020•思明区校级二模)如图,P A、PB是⊙O切线,A、B为切点,点C在⊙O上,且∠ACB =50°,则∠APB等于()A.50°B.120°C.100°D.80°5.(3分)(2019秋•宁阳县期末)如图,在△ABC中,∠BOC=140°,I是内心,O是外心,则∠BIC等于()A.130°B.125°C.120°D.115°6.(3分)(2020春•绍兴月考)如图,直线P A,PB,MN分别与⊙O相切于点A,B,D,P A=PB=8cm,则△PMN的周长为()A.8cm B.8cm C.16cm D.16cm7.(3分)(2020•滨湖区模拟)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6,内切圆半径为2,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A.32 B.34 C.27 D.288.(3分)(2020•延边州模拟)如图,AB与⊙O切于点B,OB=3,C是OB上一点,连接AC并延长与⊙O 交于点D,连接OD,∠A=40°,∠D=30°,则的长为()A.B.πC.D.9.(3分)(2019秋•巴彦县期末)如图所示,点A是半径为2的⊙O外一点,OA=4,AB是⊙O的切线,B为切点,弦BC∥OA,连接A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 B.2C.3 D.10.(3分)(2019秋•洛宁县期末)如图,点A的坐标为(﹣3,﹣2),⊙A的半径为1,P为x轴上一动点,PQ切⊙A于点Q,则当PQ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为()A.(﹣4,0)B.(﹣2,0)C.(﹣4,0)或(﹣2,0)D.(﹣3,0)第Ⅱ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4分)(2019秋•江城区期中)⊙O的半径r=5cm,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OM=4cm,在直线l上有一点P,且PM=3cm,则点P在⊙O.12.(4分)(2020•青海)如图,在△ABC中,∠C=90°,AC=3,BC=4,则△ABC的内切圆半径r=.13.(4分)(2020•浙江自主招生)Rt△ABC中,∠C=90°,AC=8cm,BC=6cm,则其内心和外心之间的距离是.14.(4分)(2020•鹿城区校级二模)如图,AD切⊙O于点A,AB是⊙O的直径,BD交⊙O于点C.已知AD=2,AB=4,则弦BC的长为.15.(4分)(2020•铜山区二模)如图,点I是△ABC的内心,连接AI并延长交△ABC的外接圆于点D,若∠ACB=70°,则∠DBI=°.16.(4分)(2020•余姚市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P是对角线AC上的动点,以点P为圆心,PC长为半径作⊙P.当⊙P与矩形ABCD的边相切时,CP的长为.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66分)17.(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心O的坐标为(﹣3,4),以半径r在坐标平面内作圆,(1)当r时,圆O与坐标轴有1个交点;(2)当r满足时,圆O与坐标轴有2个交点;(3)当r时,圆O与坐标轴有3个交点;(4)当r时,圆O与坐标轴有4个交点.18.(8分)(2019秋•海曙区期末)已知,如图,直线MN交⊙O于A,B两点,AC是直径,AD平分∠CAM 交⊙O于D,过D作DE⊥MN于E.(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DE=8cm,AE=4cm,求⊙O的半径.19.(8分)(2020•玉林)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在直径AB上(D与A,B不重合),CD⊥AB,且CD=AB,连接CB,与⊙O交于点F,在CD上取一点E,使EF=EC.(1)求证:EF是⊙O的切线;(2)若D是OA的中点,AB=4,求CF的长.20.(10分)(2019秋•拱墅区校级期末)如图,一块等腰三角形钢板的底边长为80cm,腰长为50cm.(1)求能从这块钢板上截得的最大圆的半径;(2)用一个圆完整覆盖这块钢板,这个圆的最小半径是多少cm?21.(10分)(2020•义乌市校级模拟)如图1,AB是⊙O的直径,PB,PC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B,C.(1)求证:∠CPB=2∠ABC;(2)延长BA、PC相交于点D(如图2),设⊙O的半径为2,sin∠PDB=,求PC的长.22.(12分)(2020•浙江自主招生)射线QN与等边△ABC的两边AB,BC分别交于点M,N,且AC∥QN,AM=MB=2cm,QM=4cm.动点P从点Q出发,沿射线QN以每秒1cm的速度向右移动,经过t秒,以点P为圆心,cm为半径的圆与△ABC的边相切(切点在边上),求t值(单位:秒).23.(12分)(2020•江都区二模)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C为直径,=,DE⊥BC,垂足为E.(1)求证:CD平分∠ACE;(2)判断直线E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CE=2,AC=8,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作业设计【含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作业设计【含答案】

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一、选择题1.如图,∠O=30°,C为OB上一点,且OC=6,以点C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与OA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B.相交C.相切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2.直线l与半径为r的⊙O相交,且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6,则r的取值范围是( ) A.0<r<6 B.r=6C.r>6 D.r≥63.在Rt△ABC中,∠C=90°,AC=3 cm,BC=4 cm,以点C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若⊙C 与直线AB相切,则r的值为( )A.2 cm B.2.4 cmC.3 cm D.4 cm4.如图,在△ABC中,AB=3,AC=4,BC=5,D,E分别是AC,AB的中点,则以DE为直径的圆与BC的位置关系是( )A.相切B.相交C.相离D.无法确定5.如图,已知点A,B在半径为1的⊙O上,∠AOB=60°,延长OB至点C,过点C作直线OA的垂线记为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BC等于0.5时,l与⊙O相离B.当BC等于2时,l与⊙O相切C.当BC等于1时,l与⊙O相交D .当BC 不为1时,l 与⊙O 不相切 二、填空题6.若⊙O 的半径为r ,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且8-2r +||d -4=0,则直线l 与⊙O 有________个公共点.7.如图所示,已知∠AOB =45°,以点M 为圆心,2 cm 为半径作⊙M ,若点M 在OB 边上运动,则当OM =________cm 时,⊙M 与射线OA 相切.8.在△ABC 中,AB =AC =5,BC =6,以点A 为圆心,4为半径作的⊙A 与直线B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9.在△ABO 中,若OA =OB =2,⊙O 的半径为1,当∠AOB =________时,直线AB 与⊙O 相切;当∠AOB 满足________时,直线AB 与⊙O 相交;当∠AOB 满足________时,直线AB 与⊙O 相离.链接学习手册例1归纳总结10.如图,给定一个半径为2的圆,圆心O 到水平直线l 的距离为d ,即OM =d .我们把圆上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个数记为m .如d =0时,l 为经过圆心O 的一条直线,此时圆上有四个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的点,即m =4,由此可知:(1)当d =3时,m =________;(2)当m =2时,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三、解答题11.设⊙O 的半径为r ,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1)d =5,r =4;(2)d =73,r =6;(3)d =2 2,r =4sin45°.12.如图,在Rt△ABC中,∠C=90°,AC=6 cm,BC=8 cm,以点C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若⊙C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求r的取值范围.13.如图,已知⊙O与BC相切,点C不是切点,AO⊥OC,∠OAC=∠ABO,且AC=BO,判断直线AB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90°,AD∥BC,E为AB上的一点,DE平分∠ADC,CE平分∠BCD,以AB为直径的圆与边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15.如图,要在某林场东西方向的两地之间修一条公路MN ,已知点C 周围200米范围内为原始森林保护区,在MN 上的点A 处测得C 在A 的北偏东45°方向上,从A 向东走600米到达B 处,测得C 在点B 的北偏西60°方向上.请判断公路MN 是否会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并说明理由.(参考数据:3≈1.732)16阅读学习已知点P (x 0,y 0)和直线y =kx +b ,则点P 到直线y =kx +b 的距离d 可用公式d =|kx 0-y 0+b |1+k2计算.例如:求点P (-1,2)到直线y =3x +7的距离. 解:因为直线y =3x +7,其中k =3,b =7, 所以点P (-1,2)到直线y =3x +7的距离为:d =|kx 0-y 0+b |1+k 2=|3×(-1)-2+7|1+32=210=105.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求点P (1,-1)到直线y =x -1的距离;(2)已知⊙Q 的圆心Q 的坐标为(0,5),半径r 为2,判断⊙Q 与直线y =3x +9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C [解析]过点C 作CD⊥A O 于点D ,∵∠O=30°,OC =6,∴DC=3,∴以点C 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与OA 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故选C. 2.C 3.B4.B 过点A 作AM⊥BC 于点M ,交DE 于点N ,∴AM·BC=AC·AB,∴AM=3×45=2.4.∵D,E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DE∥BC,DE =12BC =2.5,∴AN=MN =12AM =1.2.∵以DE 为直径的圆的半径为1.25,1.25>1.2,∴以DE 为直径的圆与BC 的位置关系是相交.5.D [解析] A .∵BC=0.5,∴OC=OB +CB =1.5.∵∠AOB=60°,∴∠ACO=30°,AO =12OC =0.75<1,∴l 与⊙O 相交,故A 错误;B .∵BC=2,∴OC=OB +CB =3.∵∠AOB=60°,∴∠ACO=30°,AO =12OC =1.5>1,∴l与⊙O 相离,故B 错误;C .∵BC=1,∴OC=OB +CB =2.∵∠AOB=60°,∴∠ACO=30°,AO =12OC =1,∴l 与⊙O相切,故C 错误;D .∵BC≠1,∴OC=OB +CB≠2.∵∠AOB=60°,∴∠ACO=30°,AO =12OC≠1,∴l 与⊙O不相切,故D 正确. 故选D. 6. 17. 2 2 [解析] 过点M 作MD⊥OA,垂足为D.由于⊙M 与OA 相切,故MD =2 cm.因为∠BOA=45°,所以OD =MD =2 cm ,所以OM =22+22=2 2(cm). 8.相切9. 120° 120°<∠AOB<180° 0°<∠AOB<120°[解析] 通过画草图,过点O 作OC⊥AB 于点C ,由直线AB 与⊙O 相切,可得OC =1,不难求得∠AOC=60°,故∠AOB=120°;另两种情况也不难确定.10.(1)1 (2)1<d <311.解:(1)∵d>r,∴直线l 与⊙O 相离. (2)∵d<r,∴直线l 与⊙O 相交. (3)∵d=r =2 2,∴直线l 与⊙O 相切. 12.解:如图所示,过点C 作CD⊥AB 于点D.在Rt△ABC 中,∠ACB=90°,AC =6 cm ,BC =8 cm ,∴AB=AC 2+BC 2=62+82=10(cm). ∵S △ABC =12AB·CD=12AC·BC,∴AB·CD=AC·BC, ∴10×CD=6×8, ∴CD=4.8 cm.观察图知,当⊙C 的半径r =4.8 cm 时,⊙C 与斜边AB 只有一个公共点; 当6 cm<r≤8 cm 时,⊙C 与斜边AB 只有一个公共点,∴当⊙C 与斜边AB 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r =4.8 cm 或6 cm<r≤8 cm.13.解:相离.理由:如图,延长BA 至点D ,使得BD =OA ,连结OD.在△OAC 与△DBO 中, ⎩⎪⎨⎪⎧AC =BO ,∠OAC=∠DBO,OA =BD ,∴△OAC≌△DBO(SAS), ∴OC=OD ,∠AOC=∠ODB. ∵AO⊥OC, ∴∠ODB=90°.∵⊙O 与BC 相切,点C 不是切点, ∴OC>半径, ∴OD>半径,∴直线AB 与⊙O 的位置关系是相离. 14.解:如图,过点E 作EF⊥CD 于点F.∵DE 平分∠ADC,CE 平分∠BCD,∠A=∠B=90°,∴EA=EF =EB =12AB ,∴以AB 为直径的圆,即⊙E 的圆心E 到直线CD 的距离等于半径, ∴以AB 为直径的圆与边CD 相切.15.[解析] 过点C 作CH⊥MN,比较CH 的长与200米的大小即可,即判断直线MN 与以点C 为圆心,200米为半径的圆的位置关系. 解:公路MN 不会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 理由如下:如图所示,过点C 作CH⊥AB 于点H. 设CH =x 米,由已知得∠HAC=45°,∠HBC=30°. 在Rt△ACH 中,AH =CH =x 米. 在Rt△HBC 中,tan∠HBC=CHBH ,∴BH=CH tan30°=x33=3x(米).又∵AH+BH =AB ,∴x+3x =600, 解得x =6001+3≈220(米)>200米,故公路MN 不会穿过原始森林保护区.16.解:(1)因为直线y =x -1,其中k =1,b =-1, 所以点P(1,-1)到直线y =x -1的距离为:d =||kx 0-y 0+b 1+k2=||1×1-(-1)+(-1)1+12=12=22. (2)⊙Q 与直线y =3x +9相切. 理由如下:圆心Q(0,5)到直线y =3x +9的距离为:d =||3×0-5+91+(3)2=42=2. 因为⊙Q 的半径r 为2,即d =r , 所以⊙Q 与直线y =3x +9相切.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2课时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一、选择题1.经过⊙O 的直径的一端能作⊙O 的切线( ) A .0条 B .1条 C .2条D .3条2.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直径的圆切三角形的另一边,则该三角形为(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3.在△ABC 中,∠C =90°,CD ⊥AB 于点D ,则直线AC 与△BDC 的外接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D .无法确定4.在正方形ABCD 中,P 是对角线AC 上的任意一点(不包括端点),以点P 为圆心的圆与AB 相切,则AD 与⊙P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D .不能确定5.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是⊙O 的切线,若OC =AB ,则∠C 的度数为( )A .15°B .30°C .45°D .60°6.如图,PA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PO 交⊙O 于点B ,PA =4,OB =3,则cos∠APO 的值为( )A.34B.35C.45D.437.如图,⊙O 是Rt△ABC 的外接圆,∠ACB =90°,∠A =25°,过点C 作⊙O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 ,则∠D 的度数是( )A .25°B .40°C .50°D .65°8.如图,在以点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 ,CD 与小圆分别相切于点E ,F ,则弦AB 与CD 的大小关系是( )A .AB >CD B .AB =CDC .AB <CDD .无法确定9.如图,以点O 为圆心的两个圆中,大圆的弦AB 切小圆于点C ,OA 交小圆于点D.若OD =2,tan ∠OAB=12,则AB 的长是( )A .4B .2 3C .8D .4 3二、填空题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2,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必与________轴相切. 11.如图,⊙O 的半径为4 cm ,BC 是直径,若AB =10 cm ,则当AC =________cm 时,AC 与⊙O 相切.12.如图,已知∠MAN =30°,O 为AN 边上一点,以点O 为圆心,2为半径作⊙O ,交AN 于D ,E 两点,设AD =x ,当x =________时,⊙O 与AM 相切.13.如图,AB是⊙O的直径,BC交⊙O于点D,DE⊥AC于点E,要使DE是⊙O的切线,需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不添加其他字母和线段)14.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已知:如图K-47-4,在△ABC中,∠A=90°.求作:⊙P,使得点P在边AC上,且⊙P与AB,BC都相切.图K-47-4小轩的主要作法如下:如图,(1)作∠ABC的平分线BF,与AC交于点P;(2)以点P为圆心,AP长为半径作⊙P.则⊙P即为所求.老师说:“小轩的作法正确.”请回答:⊙P与BC相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AT切⊙O于点A,AB是⊙O的直径,若∠ABT=40°,则∠ATB=________°.16.如图,线段AB与⊙O相切于点B,线段AO与⊙O相交于点C,AB=12,AC=8,则⊙O 的半径为________.17.如图,点A,B,C均在⊙O上,切线CD与OB的延长线交于点D,连结OC.若∠A=30°,CD=2 3,则⊙O的半径为________.18.如图,AB是⊙O的直径,P为AB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O的切线,切点为C.连结AC,BC,作∠AP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CPD∽△DPA;②若∠A=30°,则PC=3BC;③若∠CPA=30°,则PB=OB;④无论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如何变化,∠CDP的度数为定值.19.某景区修建一栋复古建筑,其窗户设计如图.⊙O的圆心与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重合,且⊙O与矩形上下两边相切(E为上切点),与左右两边相交(F,G为其中两个交点),图中阴影部分为不透光区域,其余部分为透光区域.已知圆的半径为1 m,根据设计要求,若∠EOF=45°,则此窗户的透光率(透光区域与矩形窗面的面积的比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20.如图,在Rt△ABC中,∠B=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O,以点O为圆心,BO的长为半径作圆.求证:AC是⊙O的切线.21.如图,在△ABC中,∠CAB=90°,∠CBA=50°,以AB为直径作⊙O交BC于点D,点E 在边AC上,且满足ED=EA.(1)求∠DOA的度数;(2)求证:直线ED与⊙O相切.22.如图,已知⊙O的直径AB=10,弦AC=6,∠BAC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过点D作DE⊥AC 交AC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DE是⊙O的切线;(2)求DE的长.23.如图,在△ABC中,以BC为直径的圆交AC于点D,∠ABD=∠ACB.(1)求证:AB 是圆的切线;(2)若E 是BC 上一点,已知BE =4,tan∠AEB =53,AB ∶BC =2∶3,求圆的直径.24.如图,在△ABC 中,∠C =90°,∠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点O 在AB 上,以点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点D ,分别交AC ,AB 于点E ,F . (1)试判断直线BC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BD =2 3,BF =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25探究应用:如图,在⊙O 中,直径CD 垂直于不过圆心O 的弦AB ,垂足为N ,连结AC ,点E 在AB 上,且AE =CE .(1)求证:AC2=AE·AB;(2)过点B作⊙O的切线交EC的延长线于点P,试判断PB与PE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3)设⊙O的半径为4,N为OC的中点,点Q在⊙O上,求线段PQ长的最小值.26.如图,已知AB是⊙O的切线,A为切点,OB交⊙O于点C,AB=3 cm,BC=1 cm,求⊙O 的半径.27.如图,AB为半圆O的直径,C为BA延长线上一点,CD切半圆O于点D,连结OD.作BE⊥CD 于点E,交半圆O于点F.已知CE=12,BE=9.(1)求证:△COD∽△CBE;(2)求半圆O的半径r.28.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AC为⊙O的切线,OC交⊙O于点D,BD的延长线交AC于点E.(1)求证:∠1=∠CAD;(2)若AE =EC =2,求⊙O 的半径.29.如图,AB 是以BC 为直径的半圆O 的切线,D 为半圆上一点,AD =AB ,AD ,B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1)求证:AD 是半圆O 的切线; (2)连结CD ,求证:∠A=2∠CDE; (3)若∠CDE=27°,OB =2,求BD ︵的长.30.综合探究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BAD=90°,AC 为直径,过点A 作⊙O 的切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过AC 的三等分点F(靠近点C)作CE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G ,连结CG.(1)求证:AB =CD ; (2)求证:CD 2=BE·BC;(3)当CG =3,BE =92时,求CD 的长.参考答案1.B 2.B 3.B 4. B 5.B 6.C 7.B 8.B 9.C 10. X 11. 6 12. 2 13. 答案不唯一,如CD =BD14.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或:如果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那么直线与圆相切) 15. 50 16. 5 17.2 18.②③④ 19. (π+2)2820.证明:过点O 作OE⊥AC 于点E , ∵AO 平分∠BAC,∠B=90°,∴OE=OB , ∴AC 是⊙O 的切线.21.解:(1)∵OD=OB ,∴∠DBO=∠ODB=50°, ∴∠DOA=2∠DBO=100°. (2)证明:连结OE.在△EAO 与△EDO 中,⎩⎪⎨⎪⎧AO =DO ,EA =ED ,EO =EO ,∴△EAO≌△EDO,∴∠EAO=∠EDO. ∵∠BAC=90°,∴∠EDO=90°, ∴直线ED 与⊙O 相切.22.解:(1)证明:如图,连结OD. ∵AD 平分∠BAC,∴∠DAE=∠DAB. ∵OA=OD , ∴∠ODA=∠DAO, ∴∠ODA=∠DAE, ∴OD∥AE. ∵DE⊥AC, ∴OD⊥DE.又∵OD 是⊙O 的半径, ∴DE 是⊙O 的切线.(2)过点O 作OF⊥AC 于点F ,∴AF=CF =3, ∴OF=OA 2-AF 2=52-32=4. ∵∠OFE=∠DEF=∠ODE=90°, ∴四边形OFED 是矩形,∴DE=OF =4.23.解:(1)证明:∵BC 是直径,∴∠BDC=90°, ∴∠ACB+∠DBC=90°. ∵∠ABD=∠ACB, ∴∠ABD+∠DBC=90°, ∴∠ABC=90°,即AB⊥BC,∴AB 是圆的切线. (2)在Rt△AEB 中,∵tan∠AEB=53,∴AB BE =53,即AB =53BE =203. 在Rt△ABC 中,AB BC =23,∴BC=32AB =32×203=10,∴圆的直径为10.24.解:(1)直线BC 与⊙O 相切. 理由:连结OD.∵AD 是∠BAC 的平分线, ∴∠BAD=∠CAD.又∵OD=OA ,∴∠OAD=∠ODA, ∴∠CAD=∠ODA, ∴OD∥AC,∴∠ODB=∠C=90°, 即OD⊥BC.又∵BC 过半径OD 的外端点D , ∴直线BC 与⊙O 相切.(2)设OF =OD =x ,则OB =OF +BF =x +2,根据勾股定理,得OB 2=OD 2+BD 2,即(x +2)2=x 2+12,解得x =2,即OD =OF =2, ∴OB=2+2=4.2∴∠DOB=60°,∴S 扇形DOF =60π×4360=2π3, ∴S 阴影=S △ODB -S 扇形DOF =12×2×23-23π=23-23π. 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3-23π. 25解:(1)证明:如图,连结BC ,∵CD⊥AB,∴CB=CA ,∴∠CAB=∠CBA.又∵AE=CE ,∴∠CAE=∠ACE,∴∠ACE=∠ABC.又∵∠CAE=∠BAC,∴△CAE∽△BAC,∴AC AB =AE AC,即AC 2=AE·AB.(2)PB =PE.理由如下:如图,连结BD ,OB.∵CD 是直径,∴∠CBD=90°.∵BP 是⊙O 的切线,∴∠OBP=90°,∴∠BCD+∠D=∠PBC+∠OBC=90°.∵OB=OC ,∴∠OBC=∠OCB,∴∠PBC=∠D.又∵∠A=∠D,∴∠PBC=∠A.∵∠ACE=∠ABC,∠PEB=∠A+∠ACE,∠PBN=∠PBC+∠ABC,∴∠PEB=∠PBN,∴PE=PB.(3)如图,连结PO 交⊙O 于点Q ,则此时线段PQ 的长有最小值.∵N 是OC 的中点,∴O N =2.∵OB=4,∴∠OBN=30°,∴∠PBE=60°.又∵PE=PB ,∴△PEB 是等边三角形,∴∠PEB=60°,PB =BE.在Rt△BON 中,BN =OB 2-ON 2=42-22=23,tan60°33∴BE=BN +EN =833,∴PB=BE =833. ∴PQ=PO -OQ =OB 2+PB 2-OQ =42+(83 3)2-4=4321-4. 即线段PQ 长的最小值为4321-4. 26.解:连结OA ,因为AB 是⊙O 的切线,所以∠OAB=90°.在Rt△OAB 中,设⊙O 的半径为r cm ,则有(r +1)2=r 2+32,解得r =4.故⊙O 的半径是4 cm.27.解:(1)证明:∵CD 切半圆O 于点D ,OD 为半圆O 的半径,∴CD⊥OD,∴∠CDO=90°. ∵BE⊥CD 于点E ,∴∠E=90°,∴∠CDO=∠E.又∵∠C=∠C,∴△COD∽△CBE.(2)∵在Rt△BEC 中,CE =12,BE =9, ∴CB=15.∵△COD∽△CBE,∴OD BE =CO CB, 即r 9=15-r 15,∴r=458. 28.(1)证明:∵AB 为⊙O 的直径,∴∠ADB=90°,∴∠ADO+∠BDO=90°.∵AC 为⊙O 的切线,∴OA⊥AC,∴∠OAD+∠CAD=90°.∵OA=OD ,∴∠OAD=∠ODA,∴∠BDO=∠CAD.又∵∠1=∠BDO,∴∠1=∠CAD.(2)解:∵∠1=∠CAD,∠C=∠C,∴△CAD∽△CDE,∴CD∶CA=CE∶CD,∴CD 2=CA·CE.∵AE=EC =2,∴AC=AE +EC =4,∴CD=2 2.设⊙O 的半径为x ,则OA =OD =x ,在Rt△AOC 中,OA 2+AC 2=OC 2,∴x 2+42=(2 2+x)2,解得x = 2.∴⊙O 的半径为 2.29. (1)证明:如图,连结OD ,BD.∵AB 是半圆O 的切线,∴AB⊥BC,即∠ABO=90°.∵AB=AD ,∴∠ABD=∠ADB.∵OB=OD ,∴∠DBO=∠BDO,∴∠ABD+∠DBO=∠ADB+∠BDO,∴∠ADO=∠ABO=90°,即OD⊥AD.又∵OD 是半圆O 的半径,∴AD 是半圆O 的切线.(2)证明:由(1)知,∠ADO=∠ABO=90°,∴∠A=360°-∠ADO-∠ABO-∠BOD=180°-∠BOD,即∠A=∠DOC. ∵AD 是半圆O 的切线,∴∠ODE=90°,∴∠ODC+∠CDE=90°.∵BC 是半圆O 的直径,∴∠ODC+∠BDO=90°,∴∠BDO=∠CDE.∵∠BDO=∠OBD,∴∠DOC=2∠BDO,∴∠DOC=2∠CDE.∴∠A=2∠CDE.(3) 解:∵∠CDE=27°,∴∠DOC=2∠CDE=54°,∴∠BOD=180°-54°=126°.∵OB=2,∴BD ︵的长=126×π×2180=75π.30. (1)证明:∵AC 为直径,∴∠ABC=90°, ∴∠ABC+∠BAD=180°,∴BC∥AD,∴∠BCA=∠CAD,∴AB=CD.(2)证明:∵AE 为⊙O 的切线且O 为圆心,∴OA⊥AE,即CA⊥AE,∴∠EAB+∠BAC=90°.而∠BAC+∠BCA=90°,∴∠EAB=∠BCA.而∠EBA=∠ABC=90°,∴△EBA∽△ABC,∴BE BA =BA BC, ∴BA 2=BE·BC.由(1)知AB =CD ,∴CD 2=BE·BC.(3) 解:由(2)知CD 2=BE·BC,即CD 2=92BC.① ∵FG∥BC,且F 为AC 的三等分点,∴G 为AB 的三等分点,即CD =AB =3BG. 在Rt△CBG 中,有CG 2=BG 2+BC 2,即3=⎝ ⎛⎭⎪⎫13CD 2+BC 2.② 把①代入②,消去CD ,得BC 2+12BC -3=0, 解得BC =32或BC =-2(舍去), 将BC =32代入①,得CD =332.。

浙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浙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七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正数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整数分数有理数1.2 数轴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数轴相反数1.3 绝对值1.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2 有理数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3 有理数的乘法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为零互为倒数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分配率:a*(b+c)=a*b+a*c2.4 有理数的除法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除以一个数(不等于0),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2.5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科学记数法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有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2.7 近似数准确数近似数第3章实数3.1 平方根平方根开平方算数平方根3.2 实数无理数3.3 立方根3.4 实数的运算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遇到括号,则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第4章代数式4.1 用字母表示数4.2 代数式4.3 代数式的值4.4 整式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常数项4.5 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4.6 整式的加减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1 一元一次方程5.2 等式的基本性质5.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1 几何图形6.2 线段、射线和直线6.3 线段的长短的比较两点之间线段最短6.4 线段的和差中点6.5 角与角的度量6.6 角的大小比较直角锐角钝角6.7 角的和差角的平分线6.8 余角和补角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6.9 直线的相交对顶角相等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七年级下册第1章平行线1.1平行线1.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3 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4 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图形的平移第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2.1 二元一次方程2.2 二元一次方程组2.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2.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5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第3章整式的乘除3.1 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3.2 单项式的乘法3.3 多项式的乘法(a+n)(b+m)=ab+am+nb+mn3.4 乘法公式(a+b)(a-b)=a ²-b ²(a+b) ²=a ²+2ab+b ²(a-b) ²=a ²+2ab+b ²3.5 整式的化简3.6 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3.7 整式的除法(a+b+c) ÷m=a÷m+b÷m+c÷m (m≠0)第4章因式分解4.1 因式分解4.2 提取公因式法4.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第5章分式5.1 分式分式中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就没有意义5.2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最简分式5.3 分式的乘除5.4 分式的加减5.5 分式方程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简单随机抽样6.2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6.3 扇形统计图6.4 频数与频率组距频数频数统计表频率6.5 频数直方图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八年级上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1.1认识三角形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线1.2定义与命题定义命题条件结论真命题假命题定理1.3证明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4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两个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1.6 尺规作图第2章特殊三角形2.1 图形的轴对称对称轴垂直平分连结两个对称点的线段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2.2 等腰三角形2.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等边三角形的各个内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5 逆命题和逆定理2.6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7 探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a²+b²=c²如果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8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HL”)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第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3.1 认识不等式3.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a>b→a+c>b+c,a-c>b-ca<b→a+c<b+c,a-c<b-ca>b,且c>0→ac>bc,a/c>b/ca>b,且c<0→ac<bc,a/c<b/c3.3 一元一次不等式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4章图形与坐标4.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4.2 平面直角坐标系4.3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第5章一次函数5.1 常量与变量5.2 函数5.3 一次函数一般地,函数y=kx+b(k,b都是常数,且k≠0) 叫做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比例系数待定系数法5.4 一次函数的图像对于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第2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单元测试卷 2021-2022学年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含答案)

第2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单元测试卷   2021-2022学年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含答案)

2021-2022学年浙教新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1.已知⊙O的半径为3,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2,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切C.相离D.不能确定2.在Rt△ABC中,∠C=90°,AC=3cm,BC=4cm,以C为圆心,2.4cm长为半径的圆与AB的位置关系是()A.相切B.相交C.相离D.不能确定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B过点A(﹣3,0),B(0,3),⊙O 的半径为1(O为坐标原点),点P在直线AB上,过点P作⊙O的一条切线PQ,Q为切点,则切线长PQ的最小值为()A.B.2C.3D.4.如图,已知AB、AC分别为⊙O的直径和弦,D为弧BC的中点,DE垂直于AC,交AC 的延长线于E,连接BC,若DE=6cm,CE=2cm,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DE是⊙O的切线;②直径AB长为20cm;③弦AC长为15cm;④C为弧AD的中点.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D.②③5.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为⊙O上的点,直线MN切⊙O于C点,图中与∠BCN 互余的角有()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PA,PB切⊙O于A、B两点,CD切⊙O于点E,交PA,PB于C,D.若△PCD 的周长等于3,则PA的值是()A.B.C.D.7.如图,PA、PB切⊙O于点A、B,直线FG切⊙O于点E,交PA于F,交PB于点G,若PA=8cm,则△PFG的周长是()A.8cm B.12cm C.16cm D.20cm8.如图,P为⊙O的直径BA延长线上的一点,PC与⊙O相切,切点为C,点D是⊙O上一点,连接PD.已知PC=PD=BC.下列结论:(1)PD与⊙O相切;(2)四边形PCBD是菱形;(3)PO=AB;(4)∠PDB=12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4个B.3个C.2个D.1个9.如图,已知AB、AC分别为⊙O的直径和弦,D为的中点,DE垂直于AC的延长线于E,连接BC,若DE=6cm,CE=2cm,下列结论一定错误的是()A.DE是⊙O的切线B.直径AB长为20cmC.弦AC长为16cm D.C为的中点10.已知⊙O的半径为5cm,点O到同一平面内直线l的距离为6cm,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切C.相离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11.已知⊙O半径为5,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3,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为.12.⊙O的直径为8,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4,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13.如图,AB与⊙O相切于点B,AO的延长线交⊙O于点C,连接BC,若∠ABC=120°,OC=3,则弧BC的长为(结果保留π).14.如图,点A、B、D在⊙O上,∠A=25°,OD的延长线交直线BC于点C,且∠OCB =40°,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为.15.如图,已知半径为1的⊙M经过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A的坐标为(,0),⊙M的切线OC与直线AB交于点C.则∠ACO=度.16.如图,小明同学测量一个光盘的直径,他只有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板,他将直尺、光盘和三角板如图放置于桌面上,并量出AB=3cm,则此光盘的直径是cm.17.如图,半圆O的直径AB=10cm,PO=8cm,DC=2PC,则PC=cm.18.如图,在Rt△ABC中,∠C=90°,BC=3,AC=4,D、E分别是AC、BC上的一点,且DE=3,若以DE为直径的圆与斜边AB相交于M、N,则MN的最大值为.19.如图,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OAB=38°,则∠P=°.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P在线段AB上,⊙P与x轴交于A、C两点,当⊙P与y轴相切时,AC的长度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0分)21.AB是⊙O的弦,D为半径OA的中点,过D作CD⊥OA交弦AB于点E,交⊙O于点F,且CE=CB.(1)求证:BC是⊙O的切线;(2)连接AF,BF,求∠ABF的度数.22.如图,△ABC内接于⊙O,∠B=60°,点E在直径CD的延长线上,且AE=AC.(1)试判断A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C=6,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3.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和过C点的直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且AC平分∠DAB(1)求证:DC为⊙O的切线;(2)若∠DAB=60°,⊙O的半径为3,求线段AC的长24.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过点D作DE⊥AC,垂足为点E.(1)求证:△ABD≌△ACD;(2)判断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5.如图,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AC是⊙O的直径,∠BAC=25°.求∠P的度数.26.如图,OA和OB是⊙O的半径,并且OA⊥OB,P是OA上任一点,BP的延长线交⊙O 于点Q,过点Q的⊙O的切线交OA延长线于点R.(Ⅰ)求证:RP=RQ;(Ⅱ)若OP=PA=1,试求PQ的长.27.如图,已知△ABC,以AB为直径的⊙O交AC于点D,连接BD,∠CBD的平分线交⊙O于点E,交AC于点F,且AF=AB.(1)判断BC所在直线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tan∠FBC=,DF=2,求⊙O的半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1.解:∵⊙O的半径为3,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2,∵3>2,即:d<r,∴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故选:A.2.解:过C作CD⊥AB于D,在Rt△ACB中,由勾股定理得:AB==5,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3×4=×5×CD,CD=2.4,即C到AB的距离等于⊙C的半径长,∴⊙C和AB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故选:A.3.解:连接OP、OQ.∵PQ是⊙O的切线,∴OQ⊥PQ;根据勾股定理知PQ2=OP2﹣OQ2,∵当PO⊥AB时,线段PQ最短;又∵A(﹣3,0),B(0,3),∴OA=OB=3,∴AB==6,∴OP=AB=3,∴PQ==2.故选:B.4.解:如图,连接OD,交BC于点F,连接OC,∵D为弧BC的中点,∴OD⊥BC,且CF=BF,又∵AB为⊙O的直径,DE⊥AE,∴∠BCE=∠DEC=∠CFD=90°,∴四边形CEDF为矩形,∴OD⊥DE,∴DE为⊙O的切线,故①正确;∴DF=CE=2cm,CF=DE=6cm,∴BC=2CF=12cm,设半径为rcm,则OF=(r﹣2)cm,在Rt△OCF中,由勾股定理可得OC2=OF2+CF2,即r2=(r﹣2)2+62,解得r=10cm,∴AB=20cm,故②正确;在Rt△ABC中,BC=12cm,AB=20cm,∴AC===16(cm),故③不正确;若C为弧AD的中点,则AC=CD,在Rt△CDE中,CE=2cm,DE=6cm,由勾股定理可求得CD=2cm≠AC,故④不正确;综上可知正确的为①②,故选:C.5.解:∵直线MN切⊙O于C点,∴∠BCN=∠BAC,∠ACM=∠D=∠B,∵AB为⊙O的直径,∴∠ACB=90°,∴∠BCN+∠ACM=90°,∠B+∠BCN=90°,∠D+∠BCN=90°.故选:C.6.解:∵PA,PB切⊙O于A、B两点,CD切⊙O于点E,交PA,PB于C,D,∴AC=EC,DE=DB,PA=PB∵△PCD的周长等于3,∴PA+PB=3,∴PA=.故选:A.7.解:根据切线长定理可得:PA=PB,FA=FE,GE=GB;所以△PFG的周长=PF+FG+PG,=PF+FE+EG+PG,=PF+FA+GB+PG,=PA+PB=16cm,故选:C.8.解:(1)连接CO,DO,∵PC与⊙O相切,切点为C,∴∠PCO=90°,在△PCO和△PDO中,,∴△PCO≌△PDO(SSS),∴∠PCO=∠PDO=90°,∴PD与⊙O相切,故(1)正确;(2)由(1)得:∠CPB=∠BPD,在△CPB和△DPB中,,∴△CPB≌△DPB(SAS),∴BC=BD,∴PC=PD=BC=BD,∴四边形PCBD是菱形,故(2)正确;(3)连接AC,∵PC=CB,∴∠CPB=∠CBP,∵AB是⊙O直径,∴∠ACB=90°,在△PCO和△BCA中,,∴△PCO≌△BCA(ASA),∴PO=AB,故(3)正确;(4)∵四边形PCBD是菱形,∠CPO=30°,∴DP=DB,则∠DPB=∠DBP=30°,∴∠PDB=120°,故(4)正确;正确个数有4个,故选:A.9.解:连接OD,OC∵D是弧BC的中点,则OD⊥BC,∴DE是圆的切线.故A正确;∴DE2=CE•AE(连接CD,AD,延长DO交⊙O于T,连接CT,先证明∠EDC=∠T,再证明∠EAD=∠T,可得∠EDC=∠EAD,由∠E=∠E,∠EDC=∠EAD,可得△EDC ∽△EAD,可得结论),即:36=2AE,∴AE=18,则AC=AE﹣CE=18﹣2=16cm.故C正确;∵AB是圆的直径.∴∠ACB=90°,∵DE垂直于AC的延长线于E.D是弧BC的中点,则OD⊥BC,∴四边形CFDE是矩形.∴CF=DE=6cm.BC=2CF=12cm.在直角△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20cm.故B正确;在直角△ABC中,AC=16,AB=20,则∠ABC≠30°,而D是弧BC的中点.∴弧AC≠弧CD.故D错误.故选:D.10.解:设圆的半径为r,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d=6,r=5,∴d>r,∴直线l与圆相离.故选:C.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11.解:∵⊙O的半径为5,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3,∵5>3,即:d<r,∴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故答案为:相交.12.解:∵⊙O的直径为8,∴半径=4,∵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4,∴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半径∴直线l与⊙O相切.故答案为:相切.13.解:连接OB,∵AB与⊙O相切于点B,∴∠OBA=90°,∴∠OBC=∠ABC﹣∠ABO=30°,∵OB=OC,∴∠C=∠B=30°,∴∠BOC=120°,∴弧BC的长==2π,故答案为:2π.14.解:∵∠BOC=2∠A=50°,∠OCB=40°,∴在△OBC中,∠OBC=180°﹣50°﹣40°=90度.∴直线BC与⊙O相切.15.解:∵AB=2,OA=,∴cos∠BAO==,∴∠OAB=30°,∠OBA=60°;∵OC是⊙M的切线,∴∠BOC=∠BAO=30°,∴∠ACO=∠OBA﹣∠BOC=30°.故答案为:30.16.解:∵∠CAD=60°,∴∠CAB=120°,∵AB和AC与⊙O相切,∴∠OAB=∠OAC,∴∠OAB=∠CAB=60°∵AB=3cm,∴OA=6cm,∴由勾股定理得OB=3cm,∴光盘的直径是6cm.故答案为:6.17.解:∵AB=10cm,∴OA=5cm,∴PA=PO﹣OA=3cm;设PC=x,则DC=2x,PD=3x;根据割线定理得PC•PD=PA•PB,即x•3x=39,x=cm;故PC=cm.18.解:如图,连接OM,作OH⊥AB于H,CK⊥AB于K.∵OH⊥MN,∴MH=HN,∴MN=2MH=2,∵∠DCE=90°,OD=OE,∴OC=OD=OE=OM=,∴欲求MN的最大值,只要求出OH的最小值即可,∵OC=,∴点O的运动轨迹是以C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在Rt△ACB中,∵BC=3,AC=4,∴AB=5,∵•AB•CK=•AC•BC,∴CK=,当C,O,H共线,且与CK重合时,OH的值最小,∴OH的最小值为﹣=,∴MN的最大值=2=,故答案为.19.解:∵PA,PB是⊙O的切线,∴PA=PB,PA⊥OA,∴∠PAB=∠PBA,∠OAP=90°,∴∠PBA=∠PAB=90°﹣∠OAB=90°﹣38°=52°,∴∠P=180°﹣52°﹣52°=76°;故答案为:76.20.解:∵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A(2,0),B(0,4),∴OA=2,OB=4,如图,设⊙P与y轴相切于点D,连接PD,∴PD⊥OB,∵OA⊥OB,∴PD∥OA,∴==,设PD=PC=x,则BD=2x,∴OD=OB﹣BD=4﹣2x,作PE⊥OA于点E,∴四边形OEPD是矩形,∴PD=OE=x,PE=OD=4﹣2x,∴AE=CE=OA﹣OE=2﹣x,∴PC2=PE2+CE2,∴x2=(4﹣2x)2+(2﹣x)2,解得x=,∵>2,不符合题意舍去,∴x=,∵PE⊥AC,根据垂径定理,得AC=2AE=2(2﹣x)=4﹣(5﹣)=﹣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0分)21.(1)证明:连接OB∵OB=OA,CE=CB,∴∠A=∠OBA,∠CEB=∠ABC又∵CD⊥OA∴∠A+∠AED=∠A+∠CEB=90°∴∠OBA+∠ABC=90°∴OB⊥BC∴BC是⊙O的切线.(2)解:连接OF,AF,BF,∵DA=DO,CD⊥OA,∴AF=OF,∵OA=OF,∴△OAF是等边三角形,∴∠AOF=60°∴∠ABF=∠AOF=30°22.(1)证明:连接OA、AD,如图,∵CD为⊙O的直径,∴∠DAC=90°,又∵∠ADC=∠B=60°,∴∠ACE=30°,又∵AE=AC,OA=OD,∴△ADO为等边三角形,∴∠AEC=30°,∠ADO=∠DAO=60°,∴∠EAD=30°,∴∠EAD+∠DAO=90°,∴∠EAO=90°,即OA⊥AE,∴AE为⊙O的切线;(2)解:由(1)可知△AEO为直角三角形,且∠E=30°,∴OA=2,AE=6,∴阴影部分的面积为×6×2﹣=6﹣2π.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6﹣2π.23.(1)证明:连接CO,∵AO=CO,∴∠OAC=∠OCA,∵AC平分∠DAB,∴∠OAC=∠DAC,∴∠DAC=∠OCA,∴CO∥AD,AD⊥CD,∴CO⊥CD,∴DC为⊙O的切线;(2)连接BC,∵AB为⊙O的直径,∴∠ACB=90°,∵∠DAB=60°,AC平分∠DAB,∴∠BAC=∠DAB=30°,∵⊙O的半径为3,∴AB=6,∴AC=AB=3.24.(1)证明:∵AB为⊙O的直径,∴AD⊥BC,在Rt△ADB和Rt△ADC中,∴Rt△ABD≌Rt△ACD(HL);(2)直线DE与⊙O相切,理由如下:连接OD,如图所示:由△ABD≌△ACD知:BD=DC,又∵OA=OB,∴OD为△ABC的中位线,∴OD∥AC,∵DE⊥AC,∴OD⊥DE,∵OD为⊙O的半径,∴DE与⊙O相切.25.解:∵PA、PB是⊙O的切线,∴PA=PB,∴∠PAB=∠PBA,∵AC是⊙O的直径,PA是⊙O的切线,∴AC⊥AP,∴∠CAP=90°,∵∠BAC=25°,∴∠PBA=∠PAB=90°﹣25°=65°,∴∠P=180°﹣∠PAB﹣∠PBA=180°﹣65°﹣65°=50°.26.(Ⅰ)证法一:连接OQ;∵RQ是⊙O的切线,∴∠OQB+∠BQR=90°.∵OA⊥OB,∴∠OPB+∠B=90°.又∵OB=OQ,∴∠OQB=∠B.∴∠PQR=∠BPO=∠RPQ.∴RP=RQ.证法二:作直径BC,连接CQ;∵BC是⊙O的直径,∴∠B+∠C=90°.∵OA⊥OB,∴∠B+∠BPO=90°.∴∠C=∠BPO.又∠BPO=∠RPQ,∴∠C=∠RPQ.又∵RQ为⊙O的切线,∴∠PQR=∠C.∴∠PQR=∠RPQ.∴RP=RQ.(Ⅱ)解法一:作直径AC,∵OP=PA=1,∴PC=3.由勾股定理,得BP==由相交弦定理,得PQ•PB=PA•PC.即PQ×=1×3,∴PQ=.解法二:作直径AE,过R作RF⊥BQ,垂足为F,设RQ=RP=x;由切割线定理,得:x2=(x﹣1),(x+3)解得:x=,又由△BPO∽△RPF得:,∴PF=,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得:PQ=2PF=.27.解:(1)BC所在直线与⊙O相切;理由:∵AB为⊙O的直径,∴∠ADB=90°,∵AB=AF,∴∠ABF=∠AFB,∵BF平分∠DBC,∴∠DBF=∠CBF,∴∠ABD+∠DBF=∠CBF+∠C,∴∠ABD=∠C,∵∠A+∠ABD=90°,∴∠A+∠C=90°,∴∠ABC=90°,∴AB⊥BC,∴BC是⊙O的切线;(2)∵BF平分∠DBC,∴∠DBF=∠CBF,∴tan∠FBC=tan∠DBF==,∵DF=2,∴BD=6,设AB=AF=x,∴AD=x﹣2,∵AB2=AD2+BD2,∴x2=(x﹣2)2+62,解得:x=10,∴AB=10,∴⊙O的半径为5.。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 第二章同步练习 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  第二章同步练习  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第二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步练习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3*10=30)1. 下列直线中可以判定为圆的切线的是(A)A.与圆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B.经过半径外端的直线C.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D.与圆心的距离等于直径的直线2.⊙O的半径是6,点O到直线a的距离为5,则直线a与⊙O的位置关系为()A.相离B.相切C.相交D.内含3.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8cm,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也是8cm,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切C.相离D.无法确定4. ⊙O的半径r=5 cm,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d=4,则l与⊙O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切C.相交D.重合5.已知⊙O的半径为3,直线l上有一点P满足PO=3,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A.相切B.相离C.相离或相切D.相切或相交6. ⊙O的半径为R,直线l和⊙O有公共点,若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是d,则d与R的大小关系是()A.d>R B.d<R C.d≥R D.d≤R7.已知点P(3,4),以点P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P与坐标轴有四个交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 A.r>4 B.r>4且r≠5 C.r>3 D.r>3且r≠5OP ,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8. 已知⊙O的半径为5,点P在直线l上,且5A.相切B.相交C.相离D.相切或相交9.如图,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半径分别为5和3,若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交,则弦长AB 的取值范围是()A.8≤AB≤10B.AB≥8C.8<AB≤10D.8<AB<1010. 若⊙O的半径为R,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且d与R是方程x²-4x+m=0的两根,且直线l与⊙O相切,则m的值为()A.1B.2C.3D.4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8小题,3*8=24)11.在Rt△ABC中,∠C=90°,AC=12cm,BC=5cm,以点C为圆心、6cm长为半径作圆,则圆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2. 已知O,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1.4cm,则直线l与O的公共点的个数为.13.如图,已知∠AOB=30°,C是射线OB上的一点,且OC=4.若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射线OA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4. 在平面直角坐标内,⊙P的圆心P的坐标为(8,0),半径是6,那么直线y=x与⊙P的位置关系是.15.如图,已知∠AOB=30°,M为OB边上一点,以M为圆心、2 cm为半径作⊙M.若点M在OB 边上运动,则当OM= cm时,⊙M与OA相切.16. 如图,P为正比例函数y=32x图像上的一个动点,⊙P的半径为3,设点P的坐标为(x,y).当⊙P与直线x=2相交时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17.如图,在Rt△ABC中,∠C=90°,斜边AB=8cm,AC=4cm.以点C为圆心作圆,半径为______cm 时,AB与⊙C相切18.在Rt△ABC中,∠C=90°,AC=3,BC=4.若以A为圆心、R为半径所作的圆与线段BC只有一个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46分)19.(6分) 如图,CB是⊙O的直径,P是CB延长线上一点,PB=2,PA切⊙O于A点,PA=4.求⊙O的半径.20.(6分) 如图,在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CD,且AB与小圆相切.求证:CD与小圆也相切.21. (6分)如图,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 cm ,底边长4 cm ,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顶点为圆心5 cm 为半径画圆,那么该圆与底边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22.(6分) 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任意一点(不包括端点),以P 为圆心的圆与AB 相切,求AD 与⊙P 的位置关系.23. (6分) 如图,某货船以24海里/时的速度将一批重要物资从A 处运往正东方向的M 处,在点A 处测得某岛C 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上.该货船航行30分钟后到达B 处,此时再测得该岛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已知在C 岛周围9海里的区域内有暗礁.若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该货船有无触礁危险?试说明理由.CA24.(8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8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点P(0,k)是y轴的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点P为圆心,3为半径作⊙P,连结PA,若PA=PB,试判断⊙P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5. (8分)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0,AD=m,∠D=60°,以AB为直径作⊙O.(1)求圆心O到CD的距离(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当m取何值时,CD与⊙O相切?参考答案 1-5 BCBCD 6-10 DBDCD 11. 相交 12. 2 13. 2<r≤4 14. 相交 15. 416. -1<x <5 17. 2 3 18. 3≤R ≤419. 解:如图,连接OA ,∵PA 切⊙O 于A 点,∴OA ⊥PA ,设OA=x ,∴OP=x+2,在Rt △OPA 中:x 2+42=(x+2)2 , ∴x=3 ∴⊙O 的半径为3.20. 证明:过点O 分别作AB ,CD 的垂线段OE ,OF.设小圆的半径为r.∵AB 与小圆相切,∴OE =r ,∵AB =CD ,且AB ,CD 为大圆的弦,∴OE =OF ,∴OF =r ,∴CD 与小圆也相切.21.解: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作AD ⊥BC 于D ,则BD =CD =12BC =2,∴AD =AB 2-BD 2=62-22=42>5,即d >r ,∴该圆与底边的位置关系是相离.22. 解:如图, 作PE ⊥AB 于E , PF ⊥AD 于F . 设⊙P 的半径为R .. ∵⊙P 与AB 相切, ∴PE=R .又∵ABCD 是正方形, ∴AC 平分∠DAB , ∴PE=PF , ∴PF=R . ∴AD 与⊙P 相切.23. 解:作CD ⊥AB 于D , 设CD=x .在Rt △ACD 中, ∠CAD =30°, ∴AD . 在Rt △BCD 中,∠BCD =30°, ∴BD x .∵AD-BD=AB =24×0.5=12海里, =12, 解得x =>9. ∴货船不会有触礁危险.24. 解:⊙P 与x 轴相切,理由:直线y =-2x -8与x 轴交于A (-4,0),与y 轴交于B (0,-8),∴OA =4,OB =8,由题意OP =-k ,∴PB =PA =8+k ,在Rt △AOP 中,k 2+42=(8+k )2,∴k =-3,∴OP 等于⊙P 的半径,∴⊙P 与x 轴相切25. 解:(1)作AH ⊥CD 于点H.因为∠D =60°,则∠DAH =30°,DH =AD 2=m2,所以AH =AD 2-DH 2=m 2-(m 2)2=32m ,即圆心O 到CD 的距离为32m ; (2)当32m =5,即m =1033时,CD 与⊙O 相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何时变为切线
B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 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 的切线。
C

O D
α d
α ┓ A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 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 的切线。 判断下图直线L是否是⊙O的切线? 并说明为什么。
证明一条直线为圆的切线时,必须 O l l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①过半径外端 O l 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A
A A
l
• 例2 已知:如图,A是⊙O外一点,AO 的延长线交⊙O于点C,点B在圆上,且 AB=BC, ∠A=30. • 求证:直线是的切线. B
C
O
A
• 例3 如图,台风中心 p(100,200)沿北偏 东300方向移动,受台 风影响区域的半径为 200km,那么下列城 市A(200,380), B(600,480),C(550,3 00),D(370,540)中 哪些受到台风的影响, 哪些不受到这次台风 的影响?
九年级数学(下)第三章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量化
r O ┐d r


O
r

O
相交
d ┐ 相切

d ┐ 相离
• 直线和圆相交

d < r;
d = r;
直线和圆相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直线和圆相交

d > r;
问题2:如图,已知点A是⊙O上一点, 过A作OA的垂线L,这样的直线有几 条? 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怎样? 为什么? O d=r 相切 r d L A
p
软文推广 大连软文推广 / 软文推广 大连软文推广
vcg83wfv
娃娃们看去哇!”说完,回屋里拿上自己心爱的笛子和秀儿一起出门儿去了。耿英也回屋里拿了点儿什么,与大壮并肩走出了大门儿。 大家伙儿又聊着闲话各自随意吃一些瓜果。一会儿,听着外面开始热闹起来了,董妞儿第一个高兴地叫了起来:“开始摇火团儿了!” 说着,把吃剩的小半块香瓜往八仙桌上的瓜果缝隙中一搁,就从娘的膝盖上跳了下来。于是,青山拉了耿兰、二壮拉了妞儿,青海和耿 直自己跑着,一溜烟儿跑出去看摇火团儿了。大人们则继续坐在八仙桌周围聊天儿。裴氏说:“俺怎么就没有发现娃娃们都长大了呢? 你们看,耿正和秀儿,大壮和英子是多么好的俩对儿啊!”刘氏也说:“俺只说他们打小儿一起玩耍,今儿个看来,大概是有些心事了 哇!”郭氏惋惜地拍拍膝盖说:“要不是今年老天爷这个样子,明年儿开春就给娃儿们定了亲,咱们也好早日做亲家!”耿老爹说: “等俺们回来,咱给娃娃们直接办婚事,还省了定亲的麻烦呢!”耿憨高兴地叫起来:“这敢情好,到时候咱三家一起办喜事,你一天 里嫁出闺女儿,娶回儿媳妇儿,够本儿啊!”董成家附在耿憨耳边低声儿笑着说:“岂止够本,还赚了一个女婿呢!”小院儿里的气氛 轻松起来,大家伙儿争先恐后地说起来娃娃们成长中的一些趣事儿。说着说着,话题又给转回到耿家父子们明日的出行上来了。耿老爹 说:“俺要带三个大娃儿们出门儿了,估计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兰儿她娘也种不了那么多地。再说啦,那三亩水田种好就足够她们娘儿 俩交过了。东山上的那些坡地,你们两家分开种了哇。北头的三亩离憨子家的地近,归憨子你;南头的那几块儿,离家成哥家的地不远, 家成哥你全都种了得了。壮子眼见的长大了,你不愁没有劳力哇!”说到这里,耿老爹忽然感到有点儿内疚,说:“唉,没有了毛驴和 平车,你们来年种地恐怕要多受苦了呢。”董家成和耿憨连忙说:“没事,没事,只要毛驴和平车能为你们帮忙就最好了。你们出门儿 离不了驴和车的。”又拉了一会儿家常。说到了今年的收成,耿老爹问:“你们两家打的粮食恐怕不太够吃哇?”郭氏马上接话:“今 年的收成差,俺们家原本是不太够吃的。但他们爷儿四个这一走,家里少了四张嘴,就有些富余了。俺和兰兰吃不了多少。若你们不够 吃,就过来拿一些。等到明年儿春暖花开了,搀和着榆钱儿野菜的,怎么着也能挺得过去!”裴氏说:“不用不用,今年收的是有点儿 少,不过秀儿她爹说了,赶早儿就‘瓜菜代’节约着点儿,应该将就够吃的。”刘氏也说:“憨兄弟说得极对,赶早儿就‘瓜菜代’节 约着点儿吃最好了。实在不够吃的时候,再说哇。”耿憨犹豫了一会儿,低声儿问耿老爹:“你们大概什么时候能回来?”耿老爹还没 有开口,郭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