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20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策略分类例析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带答案)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名师精讲解题思路与技巧,值得下载练习)古诗词鉴赏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能力层次很高的创造性活动。

诗歌赏析题已成为中考语文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考点分析诗是以具有乐感的语言借助意象抒写情思和美的艺术。

诗歌赏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文学趣味。

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理解、感悟、欣赏等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中考考试说明》:“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古诗词鉴赏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功底和语言能力。

同时,古诗词鉴赏也是中考语文复习耗时多,见效少的薄弱环节。

二、考点要求古诗词鉴赏作为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成为中考必备的一类题型。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励志类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画面描述、内容品读,常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分值上主客观兼顾,思维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成为常态。

除了复习时加强有效训练外,一些鉴赏的思路也有必要帮助学生厘清,解题的技巧更需要合适时点拨。

教学过程:一、鉴赏思路点拨(一)鉴赏字词1.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

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2020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方法解析:表现技巧

2020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方法解析:表现技巧

2020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方法解析:表现技巧一、抒情方式(一)、总论情与景关系:一般是情与景配合。

这样的情景配合,在电影或其它艺术中与写诗时相类似。

这叫做“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

在中国与西洋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

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二)、抒情手法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

[技巧指要] 抒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也叫直抒胸臆。

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间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

如上文李白的《赠汪伦》和刘禹锡的《竹枝词》,都是在叙事的基础上采用间接的抒情方式。

所不同的是:前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比喻“汪伦送我情”,后者巧用谐音双关,将恋人之间若明若暗的爱情表现得真切动人。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藉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2020届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三个方面分析考点

2020届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三个方面分析考点

2020届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三个方面分析考点,助力考生学习进步!对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考点分析之前,我们先对上一篇文章2020届中考语文默写命题分析,熟知命题方向,考生丢分概率降到零所遗留下来的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希望考生们可以好好对一对答案,查缺补漏!(1)蜡炬成灰泪始干(2)山回路转不见君(3)断肠人在天涯(4)采菊东篱下陶后鲜有闻[解析] (1)“蜡”不要写成“腊”。

(2)“转”不要写成“传”。

(3)“涯”不要写成“崖”。

(4)“篱”不要写成“离”。

以上内容就是对上一篇文章所遗留下来的问题所做出的答案与解析,希望考生们认真记忆,千万不能再出差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考语文中诗词鉴赏方面的三个重要考点分析吧!希望大家在看完这三个考点分析之后,在未来更好的复习知识,学习进步!一、对语言品味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考查重点字词的精妙。

从遣词用语、修辞方法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曲中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

(2)考查诗句蕴含的深意。

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诗词曲在语言上所寄予的深意。

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诗词曲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3)考查诗词曲中的名言佳句。

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蕴含哲理、语言运用等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二、考查对写作技巧的分析。

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

(2)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抒怀、寓情于景等。

(3)分析诗歌的结构形式,如层层深入、由景生情、卒章显志等。

(4)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等。

(5)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如朴素自然、雄浑奇拔、清丽明媚等。

三、考查对诗歌文体知识的掌握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的体式上分,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古风、楚辞、乐府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2020届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2020届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2020届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除了阅读和作文,古诗词鉴赏也是同学们经常在后台问到的难点,主要表现在对诗歌的题材、主题、写法没有明确的思路,答题时没有鉴赏的步骤,语言组织混乱。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和答题步骤:鉴赏四步法一抓修辞诗词奖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

1.比喻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答题格式: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在哪一方面的特征。

举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把民族危亡比作“风中絮”,把个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以“病树、沉舟“自比,既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深刻哲理。

2.用典诗人运用典故,大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或起作借古讽今的效果。

举例: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又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德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既有见到老朋友的欣喜,也有被贬久远的怨恨。

3.夸张运用夸张的修辞,是为了突出表现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

举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蒸“、“撼”突出表现了洞庭湖雾气蒸腾,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特点。

又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一个“割“字,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遮天蔽日的景象。

再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诅咒,同时也由于安史之乱导致的诗人妻离子散,家书的宝贵,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2020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例题

2020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例题

2020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例题鉴赏型试题是中考诗词类考题一种主要题型。

这类考题所选作品大多文字浅显,侧重考查学生多角度把握诗词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命题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赏析重点字词。

(2)理解重点句子。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4)把握作品的题旨和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典型例题例1、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2008年广州中考卷)思路点拨从题目要求来看,这是一道知识深化和迁移的题目,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以及对诗中蕴含的丰富哲理的理解。

因此,答这道题时,应该先理解诗句的表层含义,再分析诗中蕴含的哲理。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诗词的过程中,不能只求会背,更重在理解和运用。

参考答案因为这两句超越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它丰富的内涵——困境中人蕴含着希望,不仅与人生的各种境遇有惊人的契合之处,而且时时鼓舞着人们,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被广泛流传,显示出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典型例题例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的第二句中,“惊”一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诗的三四句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思路点拨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题(1)就是考查学生品味古人炼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只就字而论,而应该结合全诗意境、题旨和诗人情感来分析,点出该字表达怎样的情感或烘托怎样的意境。

题(2)考查学生修辞手法运用的作用,因此,答题时不能只分析个别字词,而应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

应该用一两点或一两句点出语言特色或修辞手法,再结合诗中有关语句进行分析,最后阐述这种语言特色或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0-2021中考初中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2020-2021中考初中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初中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一、第一种模式【内容情感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例2】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二、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精品复习】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5种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精品复习】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5种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020年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型解析

2020年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型解析

1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并分析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描绘了残阳尽染、萧瑟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孤寂苦闷之情。 12、请描绘《题破山寺后禅院》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所展现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示例: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欢唱; 潭水清澈,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水中,心中的尘世俗念顿时涤 除。(颈联描绘了一幅空灵幽静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内心愉悦,超 凡脱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6、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 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 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 一棵棵葱翠的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 芳草如茵。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犹” 表现出什么情感?
示例:“犹”是还的意思,生动深刻地表现了 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之情。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两句中的“聚”和 “怒”用得好,好在哪里?
示例:“聚”字化静为动,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 的包围之中,“怒”字赋于了黄河人的情绪,形 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这两个字都用了拟人手 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考场精练: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的颔联中借 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 怀念故友; (2)烂柯人: 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
携玉龙为君死。”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感 情?
这两句诗,引用了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 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现了将士们 誓死杀敌,以死报国的决心。

2020年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策略

2020年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策略

古诗词专项复习
常见考点: 考点一:内容理解(2019、2018、2017) 考点二:诗歌的意象、意境(2018) 考点三:把握主旨情感(2019、2018)
古诗词专项复习 考点一:内容理解
判断这类题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题目 2.作者 3.注释 4.通读诗词,整体理解
古诗词专项复习 考点二:诗歌的意象、意境
年少万兜鍪,
古诗词专项复习
一、 1.答案 C “坐断东南战未休”是写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 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历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承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 拒曹操,独踞一方。可见此句是实写史事,并没有运用象征的手法。 2.答案 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 之情。(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典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 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 耳!”一世之雄如曹操,对敢于与自己抗衡的强者,投以敬佩的目光,而对于那种不战而请 降的懦夫十分轻视,斥为任人宰割的猪狗。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 际上是借曹操之口,既表达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又讽刺了当朝主和的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 子一类的猪狗,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感叹,从辛弃疾口中说出,却 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渴望收复失地的呼声。
古诗词专项复习
二、 1.答案 C 联系诗歌背景可知,此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返回时所作,当时的曹操是节节 胜利,登山观海, 心潮澎湃,《观沧海》的总体基调是雄浑壮阔的,所以C项“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错误。 2.答案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这几句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日月星辰都出没在 大海之中,写出了大海博大壮阔的景象。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五古诗词鉴赏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五古诗词鉴赏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含解析)

专题05 古诗词鉴赏答题方法指导及真题实战★答题方法指导★古诗词鉴赏题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

应对策略如下:(一)品味炼字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二)名句赏析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主旨情感类(思想感情)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

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四)想象描述类(描述画面、意境)解析题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五)表达技巧类(写作手法特点、修辞、表达方式等)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真题实战★湖南省衡阳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诗歌鉴赏(4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三)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三)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三)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对作品手法的辨析答题方式:①指出用了什么技巧。

②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

命题方法:1、从“是什么”的角度出题:【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①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 ①将:行,流过。

溪水经过小桥后不再流回,小船还得依靠着短篙撑开。

交情应像山溪渡恒久不变,不管风吹浪打却依然存在。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及分析】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2、从“为什么”的角度出题,分析好或不好的原因。

【典型例题】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分析】⑵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3、从“怎么样”写的角度命题:常见的描写角度:①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②空间方位。

如上下、远近等。

③时间的变化。

例如华清宫前后的变化。

④情感角度的变化,以他人思念自己,来写自己对他人的思念。

例如,“遥知兄弟登山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⑤各种修辞方法。

⑥抒情的方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

⑦其他描写的技巧。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12大题型及解题攻略1145055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12大题型及解题攻略1145055

2020中考语文诗词鉴赏12大题型及解题攻略11450551.炼字品析 2.内容明白得3.描画画面 4.情感品味5.主旨领会 6.形象感知7.景物描写 8.意境观赏9.名句鉴赏 10.表达赏析11.典故溯源 12.综合评判1.炼字品析题型阐释炼字品析,确实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成效这两类内容。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咨询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精题回放例一〔2018·陕西〕湖上〔宋〕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讲讲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例二〔2018·浙江台州〕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

②漪:水波浪。

③腔:曲调。

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闯关方略古人写诗,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推敲和制造性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凝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成效。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在诗句关键处炼得妙字,犹如画龙点睛,会令全句夭矫生姿,让人拍案叫绝。

炼字品析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细致、精微地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能够采纳比较鉴赏法。

第一步,明白得所炼之字的字面意思,确定它的词性及意思。

如例一的〝乱〞,字面意思是〝杂乱〞〝纷乱〞,兼有动词、形容词的词性;例二的〝衔〞〝横〞,字面意思是〝用嘴含〞〝横着坐〞,词性是动词。

第二步,推断炼出〝妙字〞之前的〝平字〞,可能是什么。

如例一,可能最初是〝花开红树数莺啼〞,例二可能是〝山连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跨牛背〞。

第三步,比较推敲、提炼后的〝妙字〞比推断出的〝平字〞在情、态、韵等方面多了一些什么。

因为古诗词炼字多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上做文章,因此,我们摸索时,也应多从动词的动静、拟人成效,从形容词的修饰性、色彩感,从数量词的夸张成效,从虚词的表情达意功能等角度切入。

2020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分析

2020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分析

2020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分析一、内容情感型1、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2、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2020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一、说明文基本知识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二、阅读技巧(一)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之古诗词曲阅读策略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之古诗词曲阅读策略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古诗词曲阅读策略一、注意积累古诗词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

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

2.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2020年中考“古诗词赏析”重点考向例析

2020年中考“古诗词赏析”重点考向例析

2020年中考“古诗词赏析”重点考向例析考向一:鉴赏形象特点【典例】(2020湖北鄂州卷)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解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对诗人的形象有一个具体的刻画。

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

眼前一片凄惨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搔首徘徊,青丝变成白发。

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白发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可见其苍老之态,他因忧国伤时而过早衰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解题技巧】1.鉴赏人物形象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①分析角度,即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②结合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生活环境;③结合人物个性;④结合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①要在文段的开头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②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

2.鉴赏景物形象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①明确全诗表达的情感;②抓住景物与情感的融合点;③紧扣景物的特点;④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题步骤:①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联系诗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3.鉴赏事物形象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①明确全诗表达的情感;②抓住事物与情感的关联;③紧扣事物的特点;④分析表现手法——象征、拟人、比喻、借代、移情于物、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

答题步骤:①概括总结出诗中所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②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態、色泽等)和环境特点,着重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③概括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答案模板】诗中描摹了一个……形象,突出了其……的特征,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揭示了一个……道理,或给我们……的启迪。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六种古诗词鉴赏题型答题技巧(课件)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六种古诗词鉴赏题型答题技巧(课件)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1.诗歌的语言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一般要求赏 析的句子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特点
例句
巧用修辞, 山河破碎风飘絮, 意味隽永 身世浮沉雨打萍
蕴含哲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 发人深思 病树前头万木春
赏析示例 运用比喻,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 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将个人命运 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意象作用: (1)营造气氛; (2)设置背景或环境; (3)塑造意境; (4)奠定情感基调; (5)借景抒情; (6)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衬情); (7)诗歌线索。
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 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2.常见的修辞手法、例句及赏析如下:
中考真题精选
修辞 比喻 拟人 对偶 对比
例句
赏析示例
忽如一夜春风来, 用梨花来比喻雪后的美景,将边塞下雪后的奇特风
千树万树梨花开 光描写得淋漓尽致。
感时花溅泪,
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
恨别鸟惊心
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浙江中考以六种基本题为主:
题型一、分析意象类;
题型二、品味炼字类;
题型三、名句赏析类;
题型四、主旨情感类;
题型五、想象描述类;
题型六、表达技巧类。
考点知识讲解
典型考题精析
中考真题精选
题型一 分析意象类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 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 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题目形式】 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怎样的情感? 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3.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 4.分析某意象的内涵。

2020-2021中考古典诗词鉴赏题答题技巧

2020-2021中考古典诗词鉴赏题答题技巧

中考古典诗词鉴赏题答题技巧一、古诗词的分类按取材范围、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来看,诗词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等基本类型。

1、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歌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2、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通过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所感,揭露了晚唐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抨击了他们只知贪图享乐,不问国家前途的行为。

3、咏物诗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4、山水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策略分类例析“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考点,中考自然也少不了。

根据对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卷的粗略统计,80%以上的考区都有古诗词鉴赏题,即使没有的也会在默写题或综合实践题等其他题中渗透,如重庆卷和江苏南京卷等。

相比于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阅读鉴赏学生失分较多,是中考语文的一个难点。

其实,古诗词鉴赏题中的大多数古诗词都选自教材,即使选自教材外的也有相关提示和注释,只要考生根据平时掌握的阅读方法和积累的经验答题,完全可以取得好成绩。

下面,笔者就选择有代表性的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有效备考。

一、分清考点,心中有数1.以内容理解为主(1)常识理解。

例1 (2018·山东泰安)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 )A.衡阳雁去B.四面边声C.长烟落日D.孤城紧闭【解题导航】准确回答常识题,要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如边塞诗人、田园诗人的写作特点等就必须根据积累作答。

通过比较可见,A项的“衡阳雁去”体现了塞下秋天的季节特点,其他三项都不符合,故答案为A。

(2)词语、句子理解。

例2 (2018·广东广州)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

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例3 (2018·河南)在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画线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解题导航】例2考查词语理解,要结合词语本义和语境分析。

“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意思是“拔出了宝剑环顾四周,当下心中茫然不知所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是“扬帆快速前行,横跨一望无际的汪洋”。

故“顾”和“济”分别解释为:“看(环顾)”和“渡过”。

例3考查诗句理解赏析,要根据题目中“任选一个角度”选择容易把握的作答。

此题可从三个角度作答;一是用问句结尾,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二是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迷惘;三是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简短有力,表现行路的艰辛,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和苦闷。

(3)词内容理解概括。

例4 (2018·甘肃白银)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公子行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结果“”。

【解题导航】本题较简单,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内容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只要读懂全诗,就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准确填写,能直接引用诗中词句的可直接引用,应概括的则概括作答。

答案为:锦(红)衣、春游、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

2.以情感主旨理解为主例5 (2018·湖北黄石)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

【解题导航】本题以比较分析考查内容和情感理解为主,要在比较异同中作答。

两首古代诗歌标题相同,内容都涉及秋,但作者抒发的情感不相同:《渔家傲·秋思》表沐的“秋思”是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3.以语言表达分析为主(1)炼字用词。

例6 (2018·四川乐山)古代诗歌鉴赏。

塞下曲〔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枕”好不好?说说理由。

【解题导航】本题以换词考查炼字用词的能力,其实是比较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题时不要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应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

示例:不好。

“抱”字是相拥、怀抱的意思,它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情形,体现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辛;表现出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而“枕”字有安逸舒适之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2)表达方式。

例7 (2018·湖南怀化)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题导航】本题两个问题分别考查表达方式和情感理解。

第一问要注意题目中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要求比较分析,准确作答。

即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

第二句,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

(3)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运用。

例8 (2018·山东德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解题导航】本题以表述题的形式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答题时,要先准确判断所用的修辞手法,再从情感方面分析表达效果。

即运用了借代;表现了他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

(2)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题导航】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的运用分析。

要针对题目中的“虚实结合”,先具体说明再分析表达效果。

即“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通过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

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4.读写运用例9 (2018·湖北随州)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柳永①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②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③凭阑④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⑤还无味。

衣带渐宽⑥终不悔,为伊消得⑦人憔悴。

【注】①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其词多写羁旅、思人之苦。

②望极:极目远望。

③会:理解。

④阑:同“栏”。

⑤强乐:勉强欢笑。

强,勉强。

⑥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⑦消得:值得。

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他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由此获得的启示。

【解题导航】本题属于读写结合的散发性考题,重点考查考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思是“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也是可以的。

王国维用这两句来表明: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孜孜不倦,直至人瘦衣带宽也不后悔。

据此回答即可,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

二、明确题型,准确作答1.选择题例10 (2018·湖南长沙)古诗文阅读。

天末怀李白①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泪罗⑤。

【注】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

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天末:天边。

②君子:指李白。

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

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⑤泪罗:屈原在泪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下列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到”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

作者视李百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关切。

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

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

所以才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

E.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僧”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

【解题导航】本题为多项选择,可以通过比较和排除等确定答案。

诗人没有写自己的遭遇,自然也没有表现对自己命运的感叹,因此DE两项不正确。

2.填空题例11 (2018·海南)古诗词阅读。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和。

词中加点的“此事”指的是(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解题导航】本题考查对词中小序和诗句内容的理解。

此词采用词题小序的形式确定表现的内容,交代创作动机。

“丙辰中秋”交代时间,“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是作词的缘由。

“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上文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答案就在问题处。

因此应分别填写:时间;缘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表述题例12 (2018·江苏淮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上片写“潇潇暮雨”有哪些作用?【解题导航】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和词句赏析。

答题时,要抓住这个句子,结合全诗作答,即写“潇潇暮雨”,创设了一种凄厉、伤感的情境,从反面烘托了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4.微写题例13 (2018·四川巴中)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

【解题导航】准确描绘并非翻译诗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绘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创造,力求语言优美。

示例:诗人舟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飞下的天镜,皎洁明亮;天边,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