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气特性
电介质和沿面放电的实训总结
电介质和沿面放电的实训总结
介质阻挡放电是一种典型的非平衡态交流气体放电,由于它的工作气压可以达到一个大气压以上,可以不需要真空密封装置,因此在工业生产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介质阻挡放电体系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系统,能产生丰富的斑图结构,这个体系也为研究斑图动力学提供了很好的实验系统。
降低放电电极温度是实现斑图中微放电丝稳定的重要条件,我们在实验中使用水作为放电电极,可以保证稳定放电又可以观察和测量。在空气中的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中,实验发现在33kHz驱动频率时放电是丝模式,放电丝很稳定且它们之间基本上是按照六边形自组织起来的;当驱动电压为3kHz时,放电为条带斑图。对于微放电丝模式,分别研究了驱动电压和气隙宽度对于放电丝间距和微放电丝直径的影响,对这些关系给予了初步的解释。利用相关函数的方法研究了放电斑图中微放电丝的空间相关性。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气特性
较常见 D D结 构有 两种 : B 一是体 放 电 , 电发生 放 在平行 板 电极或 同轴 圆筒 电极之 间的空 间 ; 二是 沿 面 放 电 , 状或者 梳状 电极分 布 在介 质 板 的两 侧 , 电 线 放
在 电极 附近 紧贴 介质表 面的空 间进 行 。 目前 平行 板 D D在 电气特性及 工业应 用等方 面都 得到 了广 泛 B
传输 电荷 Q=C U 。 ・
介
研究
, 而沿 面 型 D D 的研 究 报 道 相 对 较 少 。 B
图 1 沿 面 型 DB 结 构 不 意 图 D
Fi 1 Stu t r fs ra e DBD g. r c u e o u fc
沿 面型 D D可 以用 于 常压 下 的气 流 控 制 , 以在不 B 可 需要 机械活动部 件 的情 况下将 电能转化 为空 气动 能 , 避 免了传 统 机 械 控 制 设 备结 构 复 杂 , 生 噪 声 和 振 产 动, 易磨损 , 易故 障等 缺 点 , 飞 机起 降 、 力发 电等 在 风 空 气动力学 领域具有 广泛 的发 展前 景 。因此研 究 沿 面型 D D具有 重要 的应 用价值 。 B
关键 词 :沿 面型介质 阻挡放 电 ;放 电特性 ;等效 电路 ; i a u Ls j s图形 ;虚拟 电极 ; 电功 率 so 放
中 图 分 类 号 :TM8;05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6( 01 0 -0 6 4 0 33 7 2 2) 10 2 - 0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发生器结构特性的研究
第31卷第7期传感技术学报Vol. 31 No. 7
2018 $ 7 月CHINESE JOURNAL OF SENSORS AND ACTUATORS July 2018
Study on the Conf!^;uration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ctuator
CHEN Xiao1*& FAN Jie1,SUI Qingm ei2,ZHANGF〇62
$ l.Jicingsu Electric Power Company, Nanjing 210000, C hina'
2.School o f Control Science and E ngin 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00, China)
Abstract:The actuator of tlie surface dielectric brnrier discharge (SDBD)plays an important key in generating plas
ma. The aim of tli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lie configuration of tlie plasma actuator on cited by a sine wave power at atmosjDheric pressure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It is found that un conditions &the symmetric configuration actuator has the maximum static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the largest plasma
介质阻挡放电的优势
介质阻挡放电的优势
介质阻挡放电是一种常见的电气现象,它指的是在两个电极之间加上电压时,由于介质的存在,电流无法直接通过介质,而是通过介质表面的放电现象来传递。介质阻挡放电在电气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介质阻挡放电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器设备。在电器设备中,如果电流过大或者电压过高,就会导致设备的损坏甚至是爆炸。而介质阻挡放电可以通过限制电流和电压的传递,从而保护电器设备的安全。例如,在高压电力系统中,通过在电线和地之间加上介质,可以防止电流直接通过地面流动,从而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介质阻挡放电可以提高电器设备的可靠性。在电器设备中,如果电流和电压不稳定,就会导致设备的故障和失效。而介质阻挡放电可以通过限制电流和电压的波动,从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在电容器中加入介质,可以防止电容器在高频电路中出现电流过大的现象,从而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三,介质阻挡放电可以提高电器设备的效率。在电器设备中,如果电流和电压不稳定,就会导致能量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而介质阻挡放电可以通过限制电流和电压的波动,从而提高设备的能量利用率和效率。例如,在变压器中加入介质,可以防止电流过大和电压过高,从而提高变压器的能量利用率和效率。
介质阻挡放电在电气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保护电器设备的安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气现象。因此,在电气工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的优势,从而提高电器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变压器绝缘表面沿面放电问题
变压器绝缘表面沿面放电问题
作者:崔丽丽韩旭东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第05期
摘要:介绍了引起变压器绝缘表面沿面放电的结构原因,变压器绝缘表面沿面放电的两个主要因素,概述了防止变压器绝缘表面发生沿面放电的措施。
关键词:变压器;沿面放电;爬电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5.180
1 前言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在变压器的各类故障中由绝缘结构引起的故障仍占较大比重。因此解决好绝缘表面沿面放电问题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
2 绝缘表面沿面放电的结构原因
变压器中同时采用油和固体绝缘材料,因此存在着沿固体和液体介质分界面上的放电问题。其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如图所示:图1中电力线基本沿着固体和液体的分界面,即相对于切线分量而言法线分量很小,固体介质的存在并不改变电极间的放电途径;图2中,电力线穿过固体和液体介质的交界面,切线分量和法线分量同时存在,此时两电极间的放电途径因固体介质的存在而发生改变。图2所示结构是切线分量和法线分量同时存在的可滑闪结构,因此图2结构的击穿电压比单纯存在切线分量的图1结构的击穿电压要低得多。(图中虚线为沿面放电路径)
当滑闪开始后,绝缘间隙距离不再起多大作用,因此在施加试验电压的情况下,不允许发生滑闪放电。滑闪结构放电电压和电极的几何形状以及固体绝缘的密度有关。图3为两种不同几何形状电极的试验装置。将其浸泡在油中,施加50Hz工频电压,加压间隔为5~10s,直至放电发生。结果表明b型电极比a型电极的放电电压约低20%,而且放电电压随着纸板的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纸板密度增加,其相对介电常数ε也相应增大,这样使与纸板相邻的油隙的电场强度增大。在变压器的绝缘结构设计时,需要仔细地考虑电极形状和选择合适的绝缘纸板的牌号。
沿面放电的特征(一)
沿面放电的特征(一)
沿面放电的特征
什么是沿面放电?
沿面放电是一种电气现象,指的是电流沿着物体表面产生放电现象。它通常发生在高电压下,会导致能量损耗、设备损坏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
沿面放电的特征
沿面放电具有以下特征:
•形态多样:沿面放电可以表现为闪络放电、表面击穿放电、放电轨迹等多种形式,具有较强的多样性。
•放电频率高:沿面放电的发生频率较高,尤其是在高电压作用下,容易发生放电现象。
•电流密度大:沿面放电时,电流密度往往比较大,导致能量集中释放,对设备和物体造成损坏。
•温升显著:沿面放电释放的能量会导致附近区域温度升高,特别是对于绝缘材料来说,温升更为显著。
•导致局部气体电离:沿面放电时,放电区域周围的气体容易发生电离现象,形成气体放电等次级效应。
沿面放电的影响
沿面放电的发生会对相关物体和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包括但不限
于以下方面:
•设备损坏:沿面放电会使设备损坏,特别是在高电压环境下,放电能量较大时,设备容易发生故障。
•能耗增加:沿面放电会导致能耗增加,因为放电释放的能量是无法有效利用的,只会被转化为热能,造成能源浪费。
•安全风险:沿面放电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如何防止沿面放电?
为了防止沿面放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优化设计:在产品设计和设备配电系统中,考虑到沿面放电的特点,优化电气结构和绝缘材料的选择,降低发生放电
的风险。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电气系统,确保连接良好、绝缘正常,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沿面放电问题。
•引入保护装置:在关键设备和系统中引入沿面放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监测和阻止放电现象,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沿面放电的特征
沿面放电的特征
沿面放电的特征
什么是沿面放电
沿面放电是指在两个或多个电极之间的气体间发生的一种放电现象。它是气体绝缘体电力设备中常见的故障之一,通常以电晕放电、击穿放电或电弧放电的方式发生。
沿面放电的特征
沿面放电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放电预兆
沿面放电通常会出现一些放电前的预兆,如噪声、振动、气味等。这些预兆可以提前预警,帮助我们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设备故障。
2.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是沿面放电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当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电极周围的电场强度会足够产生电离,形成电晕放电现象。这会导致较小的电流从电极表面放电,产生耀斑或发出微弱的光亮。
3.击穿放电
当电压过高,使气体中的电场超过气体的击穿强度时,沿面放电会转变为击穿放电。在击穿放电中,电流会急剧增加,
电弧会形成,并且会出现强烈的闪光和声响。击穿放电是沿面放
电最严重的一种形式,易造成设备故障和短路。
4.放电路径
沿面放电通常具有明显的放电路径,即电流会沿着特定的表面或通道进行传导。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监测放电路径的
变化,预测潜在的设备故障点。
5.放电能量
沿面放电释放的能量较小,但也会产生一些热量和气体。长时间的沿面放电会导致设备局部温度升高,增加设备故障
的风险。
6.放电模式
沿面放电可以呈现不同的模式,如稳定放电、脉冲放电等。不同的放电模式对设备的损害程度和风险也不同,需要针
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总结
沿面放电作为一种常见的气体绝缘体电力设备故障,具有一些独
特的特征。通过了解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防范设备故障,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介质阻挡放电及其应用
介质阻挡放电及其应用
王新新
(清华大学电机系,北京100084)
摘 要:为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介质阻挡放电,根据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结果,对介质阻挡放电进行了综述。首先提出了只有拍摄曝光时间为10ns 左右的放电图像才能判断放电是否为均匀放电,即使是均匀放电,也不能统称其为大气压辉光放电,还必须进一步区分它是辉光放电还是汤森放电。其次,说明了只有增加放电的种子电子,使放电在低电场下进行才有可能实现大气压下均匀放电。最后,根据放电图像、电流电压波形、数值模拟结果,证明了大气压氦气均匀放电为辉光放电,而大气压氮气均匀放电为汤森放电。最后还简要介绍了3种介质阻挡放电的主要工业化应用 大型臭氧发生器、薄膜表面的流水线处理、等离子体显示屏。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大气压辉光放电;汤森放电;辉光放电;气体放电;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中图分类号:T M 213;T M 8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 6520(2009)01 0001 11
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537020);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20040003011)。
Project Su 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 ndation (50537020),Special Resear 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 igh er Education(20040003011).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nd Its Applications
基于等效电气模型的不同条件下介质阻挡放电的仿真与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等效电气模型的不同条件下介质阻挡放电的仿
真与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电力设备中的介质阻挡放电是一种灾难性的故障,其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和事故的发生。对于介质阻挡放电的研究,旨在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实时监测和防范故障的发生,同时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目前,介质阻挡放电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实验方法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但实验方法往往难以全面表征放电过程的物理本质,而理论计算方法的研究还存在局限性。
二、研究内容
基于等效电气模型的不同条件下介质阻挡放电的仿真与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建立等效电气模型
针对不同介质阻挡放电条件下的电磁场传输和电荷传输特点,建立包括阻抗和电感等参数的等效电气模型,以便进行仿真分析。
2. 进行仿真与实验研究
在建立好的等效电气模型基础上,分别对不同条件下的介质阻挡放电情况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比较仿真与实验结果,深入探究介质阻挡放电发生的机理、过程及演变规律。
三、研究方法
基于等效电气模型的不同条件下介质阻挡放电的仿真与实验研究,将采用以下主要研究方法:
1. 建立Mathematica、MATLAB等仿真工具
利用先进的仿真工具,基于建立的等效电气模型,进行不同条件下的介质阻挡放电仿真。
2. 结合实验检验仿真结果
在仿真的基础上,选取恰当的实验方案,通过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3. 分析研究结果
对仿真和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探究介质阻挡放电的机理、过程及演变规律,为防范故障的发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手段和依据。
四、预期成果
通过基于等效电气模型的不同条件下介质阻挡放电的仿真与实验研究,预期取得以下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漂移扩散模型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边界层 2 流动控制 2 推-拉 2 平均静电场力 2 介质阻隔面放电 2 非等温能量平衡 1 非本地传输 1 静电放电 1 雪崩光电探测器 1 随机控制 1 随机微分方程 1 部分信息 1 速度过冲 1 载流子复合 1 自旋极化注入 1 股票价格过程 1 缓变结异质结双极晶体管 1 稳定性 1 电流响应 1 热载流子 1 漏接触孔到栅的距离 1 漂移非线性 1 漂移 1 溢油速度 1 溢油轨迹 1 源接触孔到栅的距离 1 渡越时间 1 消费和投资 1 海底沉船 1 水动力学 1 栅接地nmos 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 晶格加热 1 数值模拟 1 效用最大化 1 扩散非线性 1 扩散 1 奇异型控制 1 单线态/三线态比率 1 光折变表面波 1 停时 1 倍增增益 1 仿真分析 1 utc-pd 1 sagcm-apd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科研热词 无线通信 非高斯分布 随机模型 随机微分方程 衰落信道 漂移扩散方程组 拟中性极限 扩散过程 扩散模型 异质栅 多尺度渐近展开 均匀分布 亚阈值电流 二维解析模型 soi mosfet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大气压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的发射光谱诊断解析
大气压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的发射光谱诊断
本文对大气压沿面介质阻挡放电进行了发射光谱研究。测定了Ar放电、N2/Ar放电、O2/Ar放电及O2/N2/Ar放电的电子激发温度、分子振动温度和气体温度,并对O2/Ar放电和O2/N2/Ar放电中O原子浓度的优化进行了定性分析。在Ar放电中,利用玻尔兹曼图法拟合了Ar原子的激发温度,并考察了激发温度随气体流量和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发现激发温度随输入电压的增加而增加,但随气体流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Ar中的少量水蒸气通过放电产生
了OH谱线,本文利用拟合OHA态转动温度的方法考察了Ar放电的气体温度随放电条件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在我们所考察的条件范围内,Ar放电的气体温度
大约为450 K,基本不受气体流量和输入电压的影响。在N2/Ar放电中,着重考察了放电气体中N2含量对等离子体的影响,选取N2C3∏u—B3∏g的四个顺序带组(Δv=-1,Δv=-2,Δv=-3,Δv=-4)拟合了N2 C态的振动温度。发现在Ar中加入约1%的N2就会使Ar谱线强度大幅降低而N2谱线强度大幅增加;随着N2含量由0.1%增加至5%,Ar的电子激发温度从约4400 K增加至约6000 K,而N2 C
态的振动温度由约2300 K下降至约1800 K。在02/Ar放电和02/N2/Ar放
电中着重对O原子浓度的优化进行了讨论。利用O原子和Ar原子的谱线强度比I844.6/I750.4研究了O原子浓度随O2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在两种放
电体系中O2含量为气体总流量的0.15%左右时,O原子浓度达到最大值,O2流量继续加大时,O原子浓度缓慢下降。此外,还研究了O2/Ar放电和O2/N2/Ar
介质阻挡放电的优势
介质阻挡放电的优势
介质阻挡放电是一种常见的电气现象,它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介质阻挡放电是指在两个电极之间存在一层介质,该介质能够阻挡电流的流动。当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介质会发生击穿现象,电流可以通过介质流动。介质阻挡放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在电力系统中,许多设备都需要使用介质阻挡放电技术,例如高压开关、隔离开关、避雷器等。这些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介质能够阻挡电流的流动,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介质会发生击穿现象,电流可以通过介质流动,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因此,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可以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
二、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效
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效。在电力系统中,电力传输和分配过程中会发生电能损耗,其中一部分损耗是由于电流通过导线和设备时产生的热量导致的。使用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可以减少电流的流动,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效。
三、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电力系统中,电压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电压波动会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用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可以防止电压过高或过低,保持电力系统的稳
定性。此外,介质阻挡放电技术还可以防止电弧的产生,减少电弧对电力设备的损坏,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效和稳定性。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进步。
气流环境中纳秒脉冲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的特性
o f t h e n a n o s e c o n d p u l s e d s u r f a c e d i e l e c t r i c b a r r i e r d i s c h a r g e i s
r a t h e r c r u c i a l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me c h ni a s m o f n no a s e c o n d p u l s e d d i s c h rg a e .A c i r c u i t mo d e l wa s d e v e l o p e d or f s u r f a c e d i e l e c ri t c b a r r i e r d i s c h rg a e a c ua t t o r .Wa v e l e t s o t f - t h r e s h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o l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 放 电 维 持 电 压 恒 定 且 相 等 ,即
Up1 = Up2 = Up = Const
( 4)
C1
+ C d1
+ C d2
=
CM
dUM dU
( 5)
C1 + Cd1 + Cd2 值 可 以 通 过 式 ( 5 ) Lissajous 图 形 放电阶段 ( A-D 或 B-C 段 ) 的 斜 率 乘 以 测 量 电 容 CM 计算,将 式 ( 2 ) 与 ( 5 ) 联 立,可 以 分 别 解 得 C1 ,Cd1 + C d2 。
4 放电特性分析
4. 1 外加电压对放电的影响 图 6 中随着电压增加放电气隙传输电荷 ΔQg
级) 相比极大,对电 路 电 流 影 响 很 小,可 以 忽 略 其 两
Leabharlann Baidu
端的电压值,认为加 在 等 离 子 体 发 生 器 两 端 的 电 压
值仍为电源电压值 U。则电路中电流
I
=
C1
dU dt
=
CM
dUM dt
( 1)
28
电工电能新技术
第 31 卷
C1
=
CM
dUM dU
( 2)
即 Lissajous 图 形 中 A-B 或 C-D 段 的 斜 率 乘 以
在 等 效 电 路 中 ,放 电 过 程 中 传 输 的 总 电 荷
Q = C1 U + ( Cd1 + Cd2 ) ( U - Up )
( 6)
由 于 放 电 在 正 、负 周 期 内 是 对 称 的 ,每 半 个 周 期
内放电阶段传输总电荷 ΔQ 可以通过 Lissajous 图形
纵坐标读 取 计 算。 上 式 中 当 Q = 0 时,从 Lissajous
摘要: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在气流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其放电机理进行
了 分 析 ,指 出 放 电 过 程 中 在 介 质 板 表 面 积 聚 的 电 荷 处 会 形 成 一 虚 拟 电 极 ,与 放 电 空 间 其 他 电 荷 共 同
作用,对放电过程产生影响。基于此,建立放电的等效模型,推导了放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与 Lis-
图 1 沿面型 DBD 结构示意图 Fig. 1 Structure of surface DBD
从放电机理来看,沿面型 DBD 是通过介质的阻 挡来限制两电极间 电 流 的 自 由 增 长,阻 止 电 极 间 火 花 或 弧 光 的 形 成 ,属 于 高 气 压 下 的 非 热 平 衡 放 电 ,在 正面和背面电极附近均会产生相似的放电空间。以 正 面 电 极 为 例 ,当 正 面 电 极 为 阴 极 时 ,正 离 子 向 电 极 移 动 ,负 离 子 和 电 子 在 外 电 场 作 用 下 向 阳 极 移 动 ,并
equivalent model and Lissajous figures
= 7kHz 时,得 C1 = 11. 6pF,Cd1 + Cd2 = 29. 1pF,Up = 3. 1kV。
模型应用于沿面型 DBD 的等效具有可行性,通 过 该 模 型 的 建 立 ,能 够 计 算 出 放 电 过 程 中 等 效 电 容 、 放电维持电压 Up 以及放电传输电荷的变化情况, 进而能够了解沿面型 DBD 的放电特性。
第 31 卷 第 1 期 2012 年 1 月
电工电能新技术 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
Vol. 31,No. 1 Jan. 2012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气特性
李清泉,房新振,许光可,胡鹏飞,张远涛
(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061)
本文对沿面型 DBD 的放电机理进行了分析,建 立了该过程的电路 等 效 模 型,推 导 了 放 电 功 率 的 计 算公式,并对 外 加 电 压、频 率 等 因 素 对 沿 面 型 DBD
放电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 沿面型 DBD 结构及放电机理
图 1 为沿面 型 DBD 电 极 结 构 截 面 图,正 面、背 面电极分别是覆盖在介质板两侧的线状金属电极, 宽度分别为 w1 、w2 ,d 为 两 电 极 的 水 平 间 距,s 为 电 极厚度,t 为介质板 厚 度。 正 面 电 极 接 高 压 端,背 面 电极经一测量电 容 CM 接 低 压 端 并 与 地 相 连,CM 用 于测量放电过 程 中 的 传 输 电 荷,其 两 端 电 压 为 UM , 传输电荷 Q = CM·UM。
图 2 沿面型 DBD 等效参数 Fig. 2 Equivalent parameters in surface DBD
图 3 沿面型 DBD 等效电路示意图 Fig. 3 Equivalent circuit of surface DBD
等效 电 路 中 C1 为 正 面、背 面 电 极 间 的 等 效 电 容,C1 = εS / d,其值由 电 极 结 构 决 定,与 是 否 放 电 无关。若 DBD 背面电极不封装,两电极附近均会产 生等离子体,开 关 S1 、S2 所 在 支 路 分 别 代 表 了 正 面 电极和背面电极放 电 空 间 的 等 效 电 路,开 关 的 闭 合 与断开分别代表了两电极附近放电点燃与 熄灭。 Cd1 为虚拟电极与背面电极 间 的 等 效 电 容,其 值 由 介
测量电容 CM 值 可 计 算 C1 值,同 理 当 放 电 进 行 时,
电路中 S1 、S2 闭合,
I
=
C1
dU dt
+
C d1
d(
U
- Up1 ) dt
+
C d2
d(
U
- Up2 ) dt
( 3)
本 实 验 中 正 面 、背 面 电 极 结 构 相 似 ,背 面 电 极 未
封 装 ,放 电 作 用 的 周 期 内 正 面 、背 面 电 极 附 近 等 离 子
图 4 沿面型 DBD 的测量图形 Fig. 4 Measurement results of surface DBD
放电过程中等离子体的熄灭,可用图 3 中 S1 、S2 断开表示,此时电路中 C1 与测 量 电 容 CM 串 联。 CM = 0. 47μF,与 等 离 子 体 发 生 器 计 算 电 容 值 ( nF、pF
图形中读取出此时对应外加电压值 U0 ,可计算放电
维持电压 Up,
( ) Up
= U0
1+
C1
C d1 + C d2
( 7)
电容 C1 在放电阶段传输电荷为
ΔQc1 = C1 ( U2 - U1 )
( 8)
其 中 U1 、U2 分 别 为 放 电 起 始 电 压 和 熄 灭 电 压
( 近似为外加电压峰值) 。放电时气隙两端的传输
27
且电子在运动中不 断 与 气 体 分 子 发 生 碰 撞,使 之 电 离而产生大量新的 电 子,这 些 电 子 受 到 垂 直 方 向 的 电场力作用撞击介 质 板 并 且 在 介 质 表 面 积 聚,其 与 放电空间的正电荷 共 同 作 用,产 生 了 一 个 与 外 加 电 场方向相反的附加 电 场,随 着 介 质 上 积 聚 电 荷 的 增 加,附加电 场 的 作 用 也 在 增 强,气 隙 间 总 的 场 强 下 降 ,当 气 隙 间 场 强 下 降 到 小 于 气 体 的 击 穿 场 强 时 ,放 电中断。
电荷为总传输电荷与 C1 在放电阶段传输电荷之差,
ΔQg = ΔQ - ΔQC1
( 9)
则可以计算放电功率 Pe
Pe = 2fUpΔQg
( 10)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图 5 模型计算功率与 Lissajous 法功率比较 Fig. 5 Comparison of computed power between
2 沿面型 DBD 的等效电路
DBD 过程伴 随 着 介 质 板 表 面 电 荷 的 不 断 积 聚 与释放,积聚电荷处 的 介 质 板 表 面 可 以 等 效 为 一 虚 拟电极,沿面型 DBD 放电过程中等效参数如图 2 所 示,放电的等效电路如图 3 所示。
质板厚度、介质相对 介 电 常 数 和 等 离 子 体 在 介 质 表 面覆盖的 面 积 等 决 定,会 随 着 放 电 的 强 弱 而 改 变, Cg1 为放电气隙的等 效 电 容,Rg1 为 放 电 的 等 效 电 阻, 其值均会受放电 强 弱 的 影 响。放 电 维 持 电 压 Up1 是 一个重要的电学参 量,它 的 大 小 直 接 与 放 电 的 功 率 有关,将 Up1 定义为 一 个 平 均 放 电 电 压,其 值 取 决 于 放 电 气 体 成 分 、间 隙 中 的 粒 子 浓 度 以 及 间 隙 宽 度 ,在 放 电 作 用 的 周 期 内 是 一 个 常 量[11] 。
实验使用高频 交 流 供 电,正 面 电 极 与 背 面 电 极 结 构 相 似 ,两 电 极 附 近 产 生 等 离 子 体 机 理 相 同 ,背 面 电极等效参数( S2 所在支路) 代表意义与正面电极 等 效 参 数 意 义 也 相 同[12] 。
图 4 为外加电压峰峰 值 Upp = 9. 76kV,频 率 f = 9kHz 时的放电图形,图( a) 示 出 电 源 电 压 U 和 测 量 电容 CM 两端电 压 UM ; 图 ( b) 为 测 量 的 Lissajous 图 形,该 图 形 为 平 行 四 边 形,A-D、B-C 段 对 应 放 电 阶 段,A-B、C-D 段对应放电熄灭阶段。
较常见 DBD 结构有两种: 一是体放电,放电发生 在平行板电极或同轴圆筒电极之间的空间; 二是沿面 放电,线状或者 梳 状 电 极 分 布 在 介 质 板 的 两 侧,放 电 在 电 极 附 近 紧 贴 介 质 表 面 的 空 间 进 行[5 -7] 。 目 前 平 行 板 DBD 在电气特性及工业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 研究[8,9],而 沿 面 型 DBD 的 研 究 报 道 相 对 较 少[5-7]。 沿面型 DBD 可以用于常压下的气流控制,可以在不 需要机械活动部件的情况下将电能转化为空气动能, 避免了传 统 机 械 控 制 设 备 结 构 复 杂,产 生 噪 声 和 振 动,易磨损,易 故 障 等 缺 点,在 飞 机 起 降 、风 力 发 电 等 空 气 动 力 学 领 域 具 有 广 泛 的 发 展 前 景[10] 。 因 此 研 究 沿面型 DBD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收稿日期: 2011-02-2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1077089) 作者简介: 李清泉 ( 1969-) ,男,山东籍,教授,博士,从事气体放电、过电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许光可 ( 1985-) ,男,山东籍,硕士研究生,从事气体放电方面的研究。
第1期
李清泉,等: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气特性
DBD 中采用高频交流电源供电,在电源的下半 个 周 期 正 面 、背 面 电 极 极 性 反 转 ,整 个 放 电 过 程 可 以 不断持续下去。放电过程中在介质板表面积聚的电 荷,形成了一个除正 面 电 极 和 背 面 电 极 之 外 的 虚 拟 电极,对放电 的 进 行 产 生 影 响,基 于 此 本 文 对 DBD 电 路 参 数 进 行 等 效 ,建 立 了 放 电 的 电 路 模 型 。
率成正比。
关键词: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特性; 等效电路; Lissajous 图形; 虚拟电极; 放电功率
中图分类号: TM8; O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076( 2012) 01-0026-04
引言
介 质 阻 挡 放 电 (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又称无声放电,能够在常压下产生具有高能量 的非平衡等离子 体,目 前 已 在 臭 氧 合 成、平 面 显 示、 环境保护、医疗灭 菌、材 料 表 面 改 性、气 流 控 制 等 领 域 获 得 了 广 泛 研 究 和 应 用[1 -4] 。
sajous 图形计算的放电功率比较,具有 较 好 的 吻 合。 讨 论 了 外 加 电 压、频 率 对 放 电 特 性 的 影 响: 外
加频率相同时,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每半周期内传输的放电电荷 不 断 增 大,且 其 变 化 趋 势 与 功 率
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呈非线性增加,同时放电面积增大,功率增 加; 外 加 电 压 一 定 时,放 电 功 率 与 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