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免疫治疗讲座汇总 知识说明篇
免疫复习课专题知识讲座
![免疫复习课专题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d3378df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3.png)
皮肤和黏膜阻挡作用
功效 黏膜上纤毛清扫作用
免疫
非特异 性免疫
类型
皮肤黏膜分泌物杀菌作用
组成: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第二道防线 功效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白细胞毁灭病原体
胸腺、骨髓 免疫器官 脾、淋巴结、扁桃体
免疫复习课专题知识讲座
特异性 免疫
组成: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第三道防线
针对病菌: 抗体结合使细胞凝集成团而失去活动能力 用 针对病毒: 抗体结合就使抗原分子失去溶解性而沉淀
针对外毒素: 抗体结合而不为细胞所接收
传统方法: 效应B细胞 产生细胞
生物工程: 杂交瘤细胞 生物合成及分泌: 生物膜结构和功效关系
免疫复习课专题知识讲座
第6页
3、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
吞噬细胞(吞噬、处理、 呈递 T细胞
3.(05年高考题)关于抗体产生、特征和作用等叙述,错误是( )C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对本身成份起免疫反应
4.(05年高考题)(多项选择题)以下关于特异性免疫叙述,正确是
(
)
BC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毁灭抗原
B、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杀伤作用
第9页
二次免疫
体
液
中
抗
体 总
首次免疫
量
二次免疫
★记忆细胞特点:
寿命长, 反抗原十分敏感, 能“记 住”入侵抗原
★二次免疫反应特点: 比首 次反应快、强
时间
第一次刺激
同一抗原 再次刺激
体液免疫两个关键过程: ①产生高效而短命效应B细胞,由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去除抗原; ②产生寿命长记忆细胞,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环随时“监察”,如有一样抗 原再度入侵,马上发生免疫反应以毁灭之(二次免疫反应)。
生物免疫治疗讲座汇总知识说明篇
![生物免疫治疗讲座汇总知识说明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58a68b90c69ec3d4bb7576.png)
生物治疗--肿瘤的第四大模式
1985年,美国NIH就把肿瘤生物治疗正式列入继手术、放化 疗以外肿瘤综合治疗的第四大模式。并因其安全、有效、无毒副 作用等特点,被认为是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最活跃、最有前途的 手段。
2000年 “国际肿瘤生物治疗及基因治疗年会”会议总结报 告曾指出:“生物治疗是目前知道的唯一的一种有望完全消灭癌 细胞的治疗手段,21世纪是肿瘤生物治疗的世纪。”
DC及CIK细胞是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治疗中 功能最强、最有潜力的肿瘤治疗手段
DC,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
✓ 概念:是机体内最有效、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 ✓ 它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 ✓ 未成熟DC具有较强的捕获抗原及迁移能力 ✓ 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细胞 ✓ 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
CI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疗法
CIK细胞是一种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经过多种 细胞因子培养激活后,获得的对肿瘤细胞具有高效溶解毒性的一 群异质细胞。
又称为NK细胞样T淋巴细胞:CD3+CD56+双阳性细胞. 特点: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NK细胞的非MHC限制
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因素
1.抗肿瘤T细胞数量不足 2.抗肿瘤T细胞功能下降:T细胞的肿瘤细胞亲和性不足;T细胞耐受性T细胞传 导信号下调;T细胞与肿瘤细胞接触时发生凋亡;T细胞不能进入肿瘤基质; Treg细胞的抑制。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肿瘤细胞因素
肿瘤抗原表达不足 肿瘤产生局部免疫抑制因子 缺乏凋亡和破坏途径 肿瘤相关免疫抑制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
CIK细胞的作用机制
CIK细胞
CIK细胞杀伤肿瘤作用特点
1.能够迅速执行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其抗瘤作用 可持续2周到1个月;
高二生物免疫治疗知识点
![高二生物免疫治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1b59b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d.png)
高二生物免疫治疗知识点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免疫治疗被认为是一种创新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激活、增强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治疗可以帮助人体对抗癌症、传染病和其他免疫相关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二生物学生应了解的重要免疫治疗知识点。
1. 免疫治疗的原理和分类免疫治疗基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旨在通过激活或增强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免疫治疗可以分为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
- 被动免疫:通过引入外部抗体来提供病原体特异性免疫保护。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预防感染和治疗传染性疾病。
- 主动免疫: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反应来攻击和摧毁异常细胞。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癌症治疗和某些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
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类药物,用于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攻击的阻遏。
正常情况下,免疫检查点分子(如PD-1、PD-L1和CTLA-4)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以防止过度免疫反应。
但某些肿瘤通过过度表达这些分子来逃避免疫攻击。
通过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解除免疫抑制,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力。
3. 细胞免疫治疗细胞免疫治疗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对抗疾病。
这种方法中最常用的是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通过收集患者的免疫细胞,并经过基因改造,使其表达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受体。
然后将这些改造后的细胞重新注入患者体内,以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4. 疫苗疗法疫苗是一种常见的预防免疫治疗方法,它通过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疫苗中包含病原体或其部分成分,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这样一来,免疫系统在遇到相同的病原体时能够迅速识别并摧毁它,从而预防疾病的发展。
5.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是一类药物,用于调节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狼疮等。
免疫抑制剂可以减轻免疫反应导致的炎症和组织损伤,并帮助控制疾病的症状。
免疫调节专业知识讲座
![免疫调节专业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4c9e3ae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3.png)
非 特
第一道防线 皮肤分泌物杀菌作用
(皮肤和黏膜)唾液中溶菌酶和胃酸使细菌分解
异
性 免 第二道防线
白细胞吞噬病原体
疫 (白细胞和血浆蛋白)血浆蛋白毁灭病原体
区分:病原体是否进入体液
免疫调节专业知识讲座
第8页
病原体
侵染人体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免疫调节专业知识讲座
第9页
第49页
☆ 艾滋病
1.概念:
艾滋病(AIDS :取得性免疫缺点综合征) 是由人类免疫缺点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 感染所引发严重免疫缺乏病。
免疫调节专业知识讲座
第50页
活动—•—H了I解V:图人表:类免疫缺点病毒
免疫调节专业知识讲座
免疫调节专业知识讲座
第1页
免疫概念和功效
概念:机体一个特殊保护功效, 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异己”.
功效: 以维持内环境平衡。
人体有__三__道___防__线__来保护本身。
免疫调节专业知识讲座
第2页
第一道防线
皮肤对病菌阻挡作用
免疫调节专业知识讲座
第3页
第一道防线
皮肤分泌物(如油脂)杀菌作用
记忆B细胞
抗体 + 抗原(细胞外病原体和毒素)
免疫调节专业知识讲座
第34页
细胞免疫过程
抗原
巨噬 细胞
吞噬 处理
抗原-MHC复合体
记到书上 免疫调节专业知识讲座
辅助性T细胞
分泌 蛋白质
细胞毒性T细胞
增殖 分化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相同 抗原
记忆细胞毒 性T细胞
使靶细胞裂解
免疫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免疫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75b4c0a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5.png)
实践中常用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刺激旳反应,来检测机 体免疫系统旳功能状态。如:用PHA 或ConA 刺激旳 增生反应来测定T细胞功能:用 SPA旳反应来测定人B 细胞旳功能:用PWM来测定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功能。
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旳,存 在于人、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旳共同抗原,又 称为Forssman抗原。
异嗜性抗原在医学实践中旳意义:
1、临床上常用异嗜性凝集反应辅助诊疗疾病。 如:引起原发性非经典肺炎旳肺炎支原体与MG株 链球菌间有异嗜性抗原。
2 、异嗜性抗原和某些疾病旳发生有关。如:A 族溶血性链球菌细胞壁旳多糖抗原与心瓣膜旳糖蛋 白有共同抗原,链球菌旳M蛋白与心肌成份有共同 抗原,所以感染该菌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弗氏不完全佐剂(IFA) 石蜡油+羊脂
弗氏佐剂 弗氏完全佐剂 (CFA) 石蜡油+羊毛脂 + 卡介苗
抗原和佐剂旳百分比为1:1,因为佐剂是油剂, 加抗原后要充分混合成乳剂。
佐剂旳生物学作用:
增长抗原旳免疫原性,使无或薄弱免疫 原物质变成有效旳免疫原。
提升抗体旳滴度,提升首次免疫应答和 再次免疫应答抗体旳滴度。
2、种类和数量 一种抗原分子能够有一种或多种不 同旳AD ,一种AD决定着一种特异性,多种AD决定着多 种特异性
3、部位 位于抗原表面旳AD能直接被相应淋巴细胞 所辨认,称功能性决定簇,存在抗原分子内部旳AD无激 发免疫应答旳功能,称隐蔽决定簇。只有经理化原因处 理后,使之暴露可能成为新旳功能决定簇。
第四节 诱导免疫细胞增生 旳其他成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治疗--肿瘤的第四大模式
1985年,美国NIH就把肿瘤生物治疗正式列入继手术、放化 疗以外肿瘤综合治疗的第四大模式。并因其安全、有效、无毒副 作用等特点,被认为是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最活跃、最有前途的 手段。
2000年 “国际肿瘤生物治疗及基因治疗年会”会议总结报 告曾指出:“生物治疗是目前知道的唯一的一种有望完全消灭癌 细胞的治疗手段,21世呈细胞的 DC细胞数量不足; 2.DC 抗原提呈能力下降; 3.肿瘤抗原表达不足
肿瘤患者的抗原提呈缺陷 →肿瘤抗原性减弱
要避开这些因素的影响,体外诱导激活 DC是最高效的一种 方法!
DC的制备流程
细胞分选
诱导DC细胞
肿瘤抗原
抗原负载
DC细胞成熟
临床疗效监测
细胞回输
肿瘤与免疫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发 挥着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 的作用。 机体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 相互作用 的结果 ,决定了肿瘤的最终 演变。
肿瘤与免疫
对于健康人来说,免疫系统强大, 足以及时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而对 于肿瘤病人来说,其免疫功能低下、 不能识别肿瘤抗原、或者不能递呈肿 瘤抗原信号,从而使机体的免疫系统 不能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与清除,这 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肿瘤免疫治疗理论基础演变
? 免疫监视学说 (1964)
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恶性细胞,阻止肿瘤发生
? 免疫编辑学说 (2002)
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肿瘤的恶性程度逐渐强化
肿瘤免疫治疗理论 -免疫监视学说
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恶性细胞,阻止肿瘤发生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 机体自身免疫因素:肿瘤病人大多数伴有 免疫功能低下
? 肿瘤患者的 淋巴细胞因素
1.抗肿瘤T细胞数量不足 2.抗肿瘤T细胞功能下降:T细胞的肿瘤细胞亲和性不足;T细胞耐受性T细胞传 导信号下调;T细胞与肿瘤细胞接触时发生凋亡;T细胞不能进入肿瘤基质; Treg细胞的抑制。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肿瘤细胞因素
? 肿瘤抗原表达不足 ? 肿瘤产生局部免疫抑制因子 ? 缺乏凋亡和破坏途径 ? 肿瘤相关免疫抑制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
DC细胞疫苗的优势
? 整个治疗过程病人简单易行,非常轻松,无痛苦和不适。 ? 培养所需的淋巴细胞数量少,不需要采集大量的外周血。 ? 诱导并激活病人自身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 诱导产生免疫记忆,使机体获得持久的抗肿瘤免疫力。 ? 可治疗的肿瘤种类广,几乎对各种肿瘤都有一定的疗效。 ? 与CIK细胞治疗可以协同进行,达到互补的效果。
? DC及CIK细胞是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治疗中 功能最强、最有潜力的肿瘤治疗手段
DC,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
? 概念:是机体内最有效、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 ? 它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 ? 未成熟DC具有较强的捕获抗原及迁移能力 ? 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细胞 ? 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
研究表明,经过传统的三大疗法,体内还存在至少 1012个肿瘤细胞,他们主要依靠机体的免疫功能来杀伤。
生物治疗--新希望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 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重新认识传统的肿瘤免 疫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肿瘤的生物治疗是应用生物技术,通过调节和增强 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杀伤肿瘤, 不但对肿瘤细 胞,而且肿瘤干细胞和其它处于非增殖期的肿瘤细胞均 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从而能有 效清除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的转移及复发。
造成机体免疫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对肿瘤 细胞识别和杀伤功能下降甚至消失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自身免疫因素
肿瘤细胞因素
临床可见肿瘤
肿瘤的免疫治疗
? 肿瘤的免疫治疗就是借助免疫学理论和技 术,提高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激发和增 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应答,提高肿瘤对机 体免疫效应的敏感性,在体内外诱导大量 的肿瘤特异性免疫活性细胞,以最终清除 肿瘤。
负载肿瘤抗原的成熟DC细胞
21
树突状细胞与 T细胞的作用
树突状细胞疫苗(DC免疫疗法流程 )
采集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加入相关抗原致敏
体外细胞因子刺激
成熟抗原知敏的DC回输给病人
发挥抗肿瘤作用
利用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能够激发 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从而能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并且能够建立 起持久的抗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放化疗的局限性
手术后或失去手术时机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化疗或 放疗。化疗、放疗能杀伤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但对残留 的肿瘤干细胞和其它处于非增殖期的肿瘤细胞无效。
放化疗在杀死癌细胞同时,正常细胞和机体免疫功能 损伤作用是不可避的。这样就导致一种局面,即使有一个 癌细胞没有被杀死,他们也会在没有人体免疫系统防护状 况下,快速增殖、扩散转移。
恶性肿瘤生物治疗最新技术-----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疗法
三大疗法的局限性
手术
放疗
化疗
手术治疗的局限性
机体发生肿瘤后,尽早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 肿瘤的第一选择,但是单纯手术疗法 不能清除残 留在血液和淋巴系统中的肿瘤细胞 ,造成术后复 发转移率高( 1年复发率达 60%,死于复发和转移 的人超 80%), 5年存活率低。
肿瘤生物治疗的内容
1、免疫治疗 2、基因治疗 3、干细胞治疗 4、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及凋亡 5、抑制肿瘤新升血管治疗等
其中主要是免疫治疗
肿瘤生物免疫疗法成为最令人瞩目、最鼓舞人心的焦点,将成为 21世纪人类攻克癌症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37-39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 第7届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
? 肿瘤细胞因素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杀伤性 T细胞
树突状细胞
(杀伤性 T细胞 )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自身免疫因素
? 肿瘤患者的抗原提呈缺陷:肿瘤抗原性减弱
1.做为抗原递呈细胞的树突状细胞(DC)细胞数量不足。 2.DC抗原提呈能力下降: (1)肿瘤细胞分泌大量的抑制因子如(TGF- β)等抑制免疫反应。 (2)缺乏危险信号,DC细胞不能完全成熟。 (3)肿瘤细胞形成生理屏障阻碍DC摄取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