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及刀片的设计验收及管理规范
模具车间刀具管理制度
模具车间刀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模具车间的刀具管理,提高刀具使用效率,延长刀具使用寿命,保障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责任1. 所有模具车间的工作人员都有责任遵守本制度,严格执行刀具管理规定。
2. 车间主任负责模具车间刀具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对刀具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3. 刀具管理员负责刀具的购买、领用、归还、维修和保养工作。
4. 操作人员负责按照规定使用刀具,及时报修、报废损坏刀具。
三、刀具的分类和标识1. 按照功能和使用领域,将刀具分为车削刀具、铣削刀具、切割刀具、钻削刀具等类型。
2. 每种刀具都要有明确的标识,包括刀具名称、规格型号、价值、使用寿命等信息。
3. 刀具使用前要检查标识是否完整,如有磨损或不清晰,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四、刀具的领用和归还1. 刀具管理员负责登记刀具的领用和归还情况,确保刀具的使用记录完整。
2. 操作人员领用刀具前需填写《刀具领用单》,对领用的刀具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领用。
3. 刀具使用完毕后,操作人员要及时清洗、归还刀具管理员,并在《刀具领用单》上填写归还记录。
五、刀具的维修和保养1. 刀具管理员负责对刀具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刀具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2. 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刀具的刃口是否变钝、表面是否产生损坏,如有发现应及时通知刀具管理员进行修复或更换。
3. 对于长时间未使用的刀具,也应进行定期的清洗、润滑等保养工作,以确保刀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六、刀具的报废和更新1. 刀具管理员负责对老化、损坏严重的刀具进行报废处理,将报废刀具及时送交工具室进行处理。
2. 刀具管理员要及时了解新型刀具的情况,根据车间的需要适时更新刀具,提高车间生产效率。
七、安全管理1. 操作人员在使用刀具时,应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确保自身的安全。
2. 使用刀具时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切忌擅自更改或调整刀具的使用方法。
3. 对于涉及到切割、钻孔等高风险作业的刀具使用,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才能操作。
模具质量验收标准(附件二、三)
模具制造要求及质量验收标准一、拉延模质量标准1、要严格按照甲方提供的压力机参数设计模具,其闭合高度合理,压板槽准确,托杆分布合理可靠,并要考虑压机左中右三个气垫的受力均衡性,不允许只使用两个气垫的情况,当气垫受力不均匀时,必需增加平衡托杆。
模具中心与机床中心有对中装置;使用托杆的模具应采用快速定位装置。
2、铸造结构尺寸:内立肋30mm,外立肋40mm,工作面均匀50mm,铸件外表面光滑,不得有铸造缺陷。
3、材料标准:底板等不重要的零件用HT250,工作型面零件用钼铬合金铸铁,在铸件上要有铸件试棒。
4、模具寿命30万冲件,要达到单班年产5万件生产纲领(正常使用状态下)。
5、导板垂直度良好,相互配合间隙合理,导板采用铸铁铁基自润滑导板或材质为T10钢,淬火硬度HRC46—54导板。
起重棒采用铸入式,布置合理,强度可靠。
6、凸凹模间隙要保证均匀的一个料厚,凸凹模各部R角光滑,棱线清晰。
7、凹模压料面与压料板压料面要平顺光滑不得有压料不均匀现象,压料面着色率要求达85%以上,不得有内紧外松或外紧内松的现象,而且凹模与压料板之间要设置可调平衡限位块。
8、拉延坯料定位可靠、取放操作方便,产品能自动托起。
9、模具调试合格后,在凹模、压料圈和凸模的工作表面(拉延筋、凹模入口圆角、工作表面凸圆角、凹模与压边圈分界面等)要进行火焰淬火,淬火硬度HRC43-48。
10、拉延筋布置合理,保证板材在拉伸过程中得到充足的塑性变形。
11、拉延模应有行程到底标记销(在拉延件切去部份或非重要表面)。
12、用图纸规定的坯料试冲,不得随意改变坯料的规格型号,如有改变需经甲方同意。
二、成形翻边模的质量标准1、严格按着甲方提供的压力机参数设计模具,压板槽准确;当需要使用托杆时,托杆分布合理可靠,并要考虑压机左中右三个气垫的受力均衡性,不允许只使用两个气垫的情况,当气垫受力不均匀时,必需增加平衡托杆。
模具中心与机床中心有对中装置;使用托杆的模具应采用快速定位装置。
模具验收标准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 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 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 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 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 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 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 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 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
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 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 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5. 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 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 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 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
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9. 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0. 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1. 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
模具验收标准
模具验收标准1、目的本文件是为了保证模具的品质、达到模具设计要求、验收合格模具。
2、适应范围适用于供方需供样生产的样品模、量产模。
3、职责3.1 项目负责人:负责产品结构图纸及相关的资料提供,以及模具样品的验收确认。
3.2 模具负责人:负责模具的验收、协助钳工对模具进行调试3.3 模修负责人:负责模具调试3.4 品质负责人:负责模具验收、负责样品检测(外观、尺寸)4、验收标准4.1 模具验收前,应有样品检测报告、工件检测报告、模板检验报告。
产品重点尺寸、封胶位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4.2 模具设计符合内部设计标准,具体料带图参照DFM.4.3 模具确认4.3.1 模具负责人对模具进行确认:要求外观良好,内部零件完好,不能有垫片、焊点、无裂痕、崩角现象,落料顺畅模具所有镶件间隙配合合理,无过松过紧现象;电子图档与零件相符,提供最终版的电子档图纸,图档符合“模具图档接收要求”。
4.3.2 样品模与量产模模板厚度一致;吊装孔孔径、位置按照厂内设计标准设计,孔径M16;误送检测、下死点装置,样品模具转量产模时必须添加,转量产模时结构等必须符合《冲压部模具接收技术规范》。
4.3.3 品质检验人员对照《冲压模具出货检验记录》对模具进行点检,模具检验OK后再进行连续生产。
4.3.4 项目负责人对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做结构确认,其中包含毛刺方向确认,对确认OK的样品进行结构承认签样保存。
4.3.5 品质负责人对模具生产的产品做外观确认,确认OK的样品进行外观签样保存,如有压伤,毛刺大小等有需要可以签限度样方便生产。
4.3.6 模具连续生产80K冲次或4小时每40K作产品全尺寸检测并符合图面CPK值检测,同时确保产品外观符合要求。
4.3.7 模具初步验收后产品设变,需由模具责任人负责调试并供样20K设变后合格产品。
模具经初步验收合格后,生产人员方可进入模具小批量生产。
4.4 易损零件应有最少一件备件。
4.5 验收合格后,需将模具图档整理后的图档同模具一起交接给模具接收部门,模具图档中应包含模具履历表、完整的零件设变与修改过程等,模具图档符合“模具图档接收要求”。
模具验收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使模具检验标准化,确保外发模具回来的品质,。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发模具(铝模、刀模、铜模)。
3.职责工程部技术员负责外发模具回来的品质检验。
4.作业内容4.1铝模铝模的检查依我们提供给供应商的样板、图纸及制作要求作为依据进行。
4.1.1检查模具表面无刀印、凸点、凹点、损伤、变形、翘曲、披锋、利角,NOKIA产品的切角标记位置正确(产品标记为正时,切角标记在左上角);4.1.2检查模具上的所有标记的大小、样式、位置与样板或图纸一致,日期号码是否装反;4.1.3检查模具四周倒扣的大小、位置与样板或图纸一致;4.1.4检查模具中间倒扣的大小、位置与样板或图纸一致;4.1.5检查模具边上一圈的形状与样板或图纸致,需逐步认真仔细检查;4.1.6检查模具型腔横排一排的形状、结构与样板或图纸致,需逐步认真仔细检查;4.1.7检查模具型腔竖排一排的形状、结构与样板或图纸致,需逐步认真仔细检查;4.1.8检查NOKIA产品要求标准化的位置的尺寸与图纸或样板相符;4.1.9检查所有倒扣的深度尺寸(一般为IOmm或8mm)与图纸或样板要求相符;4.1.10检查所有堆叠位的深度尺寸(周围一圈及中间的)与图纸或样板要求相符;4.1.11检查型腔的深度尺寸与图纸或样板相符;4.1.12检查型腔的尺寸与图纸计算料厚及缩水后的尺寸或样板的背面尺寸相符;4.1.13检查模具的针眼孔(汽孔)没有漏钻。
如果模具排在板上,检查铝板的大气孔没有漏钻;4.1.14检查模具的长度尺寸与要求相符(要求模具长宽尺寸比样板长宽尺寸单边大2.5mm);4.1.15检查模具的排模尺寸与我们要求的排模尺寸相符。
对于排好模的整板模具,需检查背面用于单个模具与铝板固定的镁丝是否沉入铝板并与铝板面平,模具的板本号及日期字码位置是否有留开口用于更换板本号或日期字码;4.1.16检查上模无披锋、利角,并有装四个定装夹螺丝,并且装夹螺丝的有效装配的螺纹长度在6mm以上;4.1.17将上模与吸塑罩或下模进行装配,检查可移动的间隙是否有5mm或以上,通过与吸塑罩装配检查压位是否正确;4.1.18对于4.1.1—4.117项目检查合格的,与生产部协商按排,不用上模制作一个吸塑罩,对吸塑罩进行4.11—4.1.11项目检查,并装入实物进行检查间隙与样板或图纸一致。
模具验收标准
模具验收标准1. 目的对来自于外部的物料、内部加工的部品以及总成后的模具按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投入使用的物料、部品和模具满足预期的要求。
2. 范围适用于所有组成模具的部品及模具,包括采购的物料、委外和内部加工的部品。
3.定义来料检验:外部购买的物料和委外加工部品的检验。
过程检验:内部加工的模具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最终检验:模具总成后的检验,包括模具外观、可成形性、成形产品等的检验。
4.职责4.1工程部负责相关检验数据的提供。
4.2质检部负责对物料、部品以及模具实施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4.3仓库对采购物资质量负责,并配合质检部做好来料检验工作。
4.4生产部协助做好过程检验,并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投入使用。
5.检验作业流程5.1.1作业流程图5.1.2作业流程5.1.2.1仓管员在接收到外来的物料时,对物料种类、供应商、数量等信息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将物料存放在暂放区域,并以“待检品”予以标识同时通知品管。
5.1.2.2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对物料名称、规格、供应商、包装、标识等与相应的采购文件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
5.1.2.3检验合格的物料贴上“合格”标签,仓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5.1.2.4检验不合格的物料,质检部会同设计、钳工、数控等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5.1.2.5采购担当将不合格物料的信息反馈给供应商,无法采用的物品予以退回同时填写《质量异常纠正措施单》。
5.1.2.6如特别采用的物料要修整的,修整后须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2过程检验5.2.1作业流程图5.2.2作业流程5.2.2.1各工序作业者完工后进行自检;若自检不合格则重新返工,本工序无法返工的按不合格处理。
5.2.2.2 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
刀模管理规范
目的
提升人员对刀模的认识及使用规范 杜绝不合格刀模上机现象 降低内部刀模使用时受损坏次数 规范内部刀模日常管理 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瑞玛刀模状况二
制刀水准差
无装刀规范
操作不当
改善方向
外部
供应商协商
提升刀模底板线切割精度 更换刀模刀片
内部
规范刀模验收流程 制定内部刀模管理及使用规范 相关人员教育训练
雕刻刀(也称激光刀)
材质
由一整块钢材经激光雕刻而成,底板与刀片为一 整体
刀锋高底按实际需要而定
特点
精度高,可精确到±0.05mm 刀片易碰坏,碰坏后即报废 适用于公差要求极严的产品,产品厚度不可超过
0.25mm 价格较铝合金刀稍便宜
铝板刀
材质
底板为塑胶板,装刀片板材为整块铝板激光线切割而成
生产时刀模须换刀,必须在标示上注明换刀原因,并留样品 连同刀模一起交给生管回收
监督措施
排刀人员与生产人员相互监督机制 人为损坏刀模导导制无法生产,影响达交
眼睛
观察刀模接口是否接好,刀锋是否有碰缺
手
手按刀模线切模块,感觉是否松动
压印
用复写纸将刀模压印于白纸上,观察线发割精度, 看刀模是否变形
刀模入库规范
专人负责----陈亮亮 入库流程
合格刀模
贴海棉
编号
填写标示 并贴于刀
模袋上
刀模入库
排刀
排刀及回收规范
排刀
排刀检查刀模是否合格,合格后排刀 生产人员接收时须验收,验收项目
502胶水开口不能太大,
且只能间断性点滴
须等胶水干了以后才可上机
刀模标示说明
目的
详细体现刀模资料,方便核对刀模 统计刀模生产车数,便于抓出刀模
模具验收管理制度
模具验收管理制度一、验收标准1.外形尺寸: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和要求,检查模具的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方面的尺寸是否准确。
2.孔径尺寸:检查模具的孔径尺寸是否符合产品的要求,如孔径直径、深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精度要求:检查模具的加工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如平整度、垂直度等是否达标。
4.硬度要求:检查模具的硬度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5.材料要求:检查模具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硬度、强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6.表面处理:检查模具的表面处理是否符合要求,如喷漆、电镀等是否均匀、牢固。
7.使用寿命:根据产品要求和预期产量,评估模具的使用寿命是否符合要求。
8.性能测试:对模具进行性能测试,如开合次数、耐磨性等测试,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验收流程1.模具生产完成后,由生产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列出模具的基本信息和设计要求。
2.质量部门接收申请,并安排专人进行验收,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
3.根据验收标准,对模具的外形尺寸、孔径尺寸、精度要求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填写验收报告。
4.若模具存在质量问题,由生产部门负责整改,并重新提交验收申请。
5.若模具符合验收标准,由质量部门签字确认,并报告生产部门,确认模具合格。
6.生产部门接收验收结果,并安排模具进行编号和存放,确保模具的可追溯性。
7.对合格的模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寿命。
8.对不合格的模具进行整改和维修,并重新提交验收申请,直至模具合格。
三、责任分工1.生产部门:负责模具的制造和整改工作,确保模具符合设计要求。
2.质量部门:负责模具的验收工作,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填写验收报告。
3.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模具验收管理制度,确保验收流程的有效实施。
4.员工:负责遵守模具验收管理制度,确保模具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改进措施1.定期开展模具的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2.建立模具质量档案,对每一件模具进行编号和记录,实行全程跟踪管理。
模具及刀片的设计验收及管理规范
模具及刀片的设计验收及管理规范.端子机模具、刀片设计/验收及管理规范端子模具及刀片的管理办法批准:审核:编制:2011–07 -10发布 2011–07 -10实施.文件修订记录表文件编号、名称:QG/GB12.01-01模具刀片的确认管理办法编制、修订原因说明:修订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次数12核稿/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会审/日期:批准/日期:端子模具及刀片的管理办法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线束车间端子模具及刀片的设计验收的流程及模具和刀片的管理要求,以保证产品打端技术规格受控及顺利生产,产品质量和交期能满足顾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线束产品模具和刀片的管理。
2 术语和定义无3 职责3.1技术开发部负责:3.1.1负责新参数受控文件的发行;3.1.2负责新模具的验收及测试报告的输出;3.1.3负责新刀片的验收及测试报告的输出;3.1.4负责新端子参数的打端品质的评估及测试报告的输出;3.1.5负责新端子参数的实验样品的制作;3.1.6负责新端子刀片图纸的制作。
3.2 采购部负责:3.2.1新模具及刀片的采购和收货不合格的模具或刀片的外发返修及退贷。
4 刀片的管理要点和流程规范刀具图纸的制作、采购、验收、保管、领用及报废等程序,能有效地控制刀片在入库时的合格率和刀片的使用情况。
4.1刀片图纸的制作:新购入的模具的刀片图纸应有模具供应商提供,以便新购刀片的技术检验。
新端子刀片图纸若没有的由打端技术员设计完成,最终通过CAD 图纸将技术参数体现其中,确认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点:4.1.1.CW/IW值的确认:a)若供应商可提供CW/IW值,可通过对打端样品进行拉力切片测试来验证,通常是可以直接应用的;b)若供应商不可提供CW/IW值,可根据端子的外观(线芯位置/绝缘位置的宽度)设定初始CW/IW值,通过对打端样品进行拉力切片测试来评估最终确认。
4.1.2.刀片厚度的确认:刀片的厚度可根据端子的外观(线芯位置/绝缘位置的长度)来设定,通过打端样品的外观来判定确认。
模具验收管理规范
目录0 更新版本记录 (2)1 目的 (3)2 使用范围 (3)3 定义 (3)4 部门职责 (3)5 规范要求 (3)6 流程图 (4)7 相关文件 (5)8 相关表单 (5)0.Update version information更新版本记录1.目的为规范模具管理, 做到严谨有效, 以保证模具开发及时, 产品品质符合客户及德门要求。
2.使用范围XX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及关联子公司对塑胶/压铸模具之管控均适用之。
3.定义Cpk: (Combined Public Key) 制程能力指数,制程水平的量化反映,主要针对重要关键尺寸进行统计评估。
FAI:(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是指首件检验,全尺寸报告SQE: (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 供应商质量工程师4.部门职责4.1商务/业务: 负责客户模具订单及下达内部开模指令,提交模具承认资料给客户窗口及客户资产管理4.2项目部: 负责填写开模申请,跟进进度和主导样品评估4.3采购部:负责落实开模商务事宜及跟进供应商提交资料4.4品保部:负责样品确认及测试验证4.5研发/技术:负责确认设计符合性及合理性5.规范要求5.1涉及塑胶模具项目,根据业务与客户确认之商务条件,确认模具归属为客户或德门自行开模5.2如属于客户模具,则由商务提供客户模具订单提供项目作为开模申请依据;如属德门自行开模,则由商务直接mail邮件通知项目开模需求5.3项目接到商务需求,填写《开模/修模申请单》, 经业务\项目\研发主管会签,总经理审批后连同2D、3D文档给到采购。
5.4采购人员接到项目部《开模/修模申请单》须确认会签之完整性后,搜寻具有资质的合格供应商进行开模评估。
原则挑选3 家供应商比价。
5.5供应商得到采购提供的2D、3D文档后,进行开模评估,评估报告由采购提交项目经理,( 最终确认之开模评估报告需留底附在《开模/修模申请单》后,作为请款依据之一)。
刀模管理规范
塑胶刀
材质
板材全为塑胶板线切割而成,分为有底板刀及无底板刀
有底板刀适合模切PC类印件 无底板刀适合模切纸类印件
特点
刀锋高度为2.5----3mm 精度稍差,范围在±0.3mm 刀片易变形,可循环使用 适于生产纸类印件及0.25mm以下PC的简单印件 价格便宜
木板刀
注意事项
一定要在刀上机压平后 502胶水开口不能太大, 且只能间断性点滴 须等胶水干了以后才可上机
胶水
刀模标示说明
目的
详细体现刀模资料,方便核对刀模 统计刀模生产车数,便于抓出刀模 更换频率 刀模异常反馈的及时性
填写方法
刀位: 119 版位:
此部份由排刀人员填 定
2*4
尺寸:
生产资料由生产人员填写
日期 生产者 生产车数 备注
生产时刀模须换刀,必须在标示上注明换刀原因,并留样品 连同刀模一起交给生管回收
监督措施
排刀人员与生产人员相互监督机制 人为损坏刀模导导制无法生产,影响达交 率的。确定责任人,给予RMB20.0元罚款
谢谢大家!!!!
英业达彩标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非专业人员请勿操作 操作时尽量不要碰到其它刀锋
常见刀模异常---缺口
缺口
产生原因
刀片在流通过程中碰伤 刀片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碰伤
处理方法
用美工刀片在刀锋两侧轻轻刮拭,不能太用力。直到正视 刀锋无异常为止
注意事项
视缺口程度严重度,太严重则须重换刀 力度适中,不能太用力 特别提醒,纸类印件在刮过刀片后,必须增加检查频率
R角: 日期 5.26
55.0*25.5
2R*4 车数 15000车
模具验收管理规定
4.3.3品质部负责提供批量生产过程中铸件质量状况,铸件合格率。
4.3.4装备部负责提供模具连续生产时的使用情况与模具的修理情况。
《试模通知书》、《模具验收评审报告》、《新模试生产记录表》
《制造合同》、《压铸模制造技术协议》
编 制
受 控 号
审 核
批 准
3.1.3负责对初次或整改后回厂的模具提出试模和检测要求,并整理结果,反馈给采购。
3.1.4负责对模具验收阶段的检测数据组织评审并作结论,对不符合项组织整改并再次组织验证。
3.2品质部
3.2.1负责对模具试模样件尺寸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
3.2.2负责对模具回厂验收阶段试生产、批量生产时的产品外观、内部缺陷质量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4.3.5对到厂后正常批量生产的模具,装备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模具予以终验收。
4.3.6 对到厂后未批量生产的模具,但满足《制造合同》规定的期限时,模具的终验收由装备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模具结构、调试生产时模具的生产状况进行评审,填写终验收记录。
相关文件:
《提模通知单》、《模具验收记录》、《模具验收技术标准》
4.1.2模具预验收以铸件的位置尺寸为主,验收依据为公司提供的产品图纸、相关技术资料及合同实施过程中双方确认的产品尺寸、形状等文件。
4.1.3预验收合格后,技术部下发《提模通知单》,由采购部通知制造厂家发货。
4.2模具调试验收
4.2.1模具(含顾客提供的模具)回公司后,采购部负责外委模具到货的接收,市场部负责顾客提供模具的到货接收,同时将模具、图纸资料及其备件移交给装备部。
模具设计制造及验收技术要求
技术协议附件三模具设计制造及验收技术要求1.大体技术条件1.1.模具设计的大体技术条件1.1.1.工法图设计和模具结构设计必需按用户确认的《钣金件模具设计标准》及提供的《冲压设备技术参数》和冲压生产布线要求。
用户将对冲压工艺方案、冲压设备选用情形、模具结构方案进行认可性会签。
1.1.2.所需卖方开发模具的零件:W=2490车身的驾驶室总成(包括仪表板总成和流水槽)、需要制作弯曲成形类模具的型材和前保险杠总成等与驾驶室同时过油漆线的零件。
1.1.3.按A级标准开发模具的钣金件是:全数外覆盖件(包括:左/右车门外板、前保险杠、顶盖、左/右后侧围外板、左/右前柱外板和后围外板等)、大型或复杂钣金件(包括:后围内板、左/右车门内板、左/右边围内板、地板鼓包等)、t≥的厚板料钣金件(包括:左/右前纵梁、左右后纵梁等);其余钣金件、滚压件和型材按B级标准开发模具。
1.1.4.卖方提供给用户的模具冲出制件的材料利用率必需达到车门为70%,地板为90%,平均为80%以上。
如卖方在冲压工艺要领图设计时,如有发觉材料利用率不能达到要求时,应进行CAE分析,提供出科学准确的材料利用率数据供用户确认。
1.1.5.模具工作部份的材料选用原那么及热处置要求:1.1.6.模具的安装应方便快捷,中大型模具采纳托杆快速定位,应能利用快速安装夹紧装置。
1.1.7.所有模具应考虑得手工操作的平安合理性(如:良好的视野,足够的操作空间和操作区域),便于操作、维修、搬运与寄存,坯件的送进掏出方便,坯件的定位靠得住,废料的排出平安通畅;模具的零部件应考虑防松、防崩、防脱落、防冲击等方法;活动零部件应有平安方法,应有行程限位器、寄存限位器、平安块、防护板、防护罩等。
1.1.8.模具的导柱均安装在下模座上,模具的起重和翻转应在设计时考虑。
1.1.9.模具的气动接头采纳快换接头,接头的安放位置及尺寸规格与压机匹配,并应备有堵塞和换向阀及调压阀;接头插座的顺序排列为定位装置升起、下降、托料装置升起、下降。
模具验收规范
模具验收规范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受控标识处:分发号:1.0 目的及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模具验收的流程,适用于XXXXX公司所有冲压件的模具验收。
2.0 概要模具加工制造完成后,经过技术部验收合格后才能发运。
验收的程序分为预验收和终验收2个阶段。
2.1预验收时以《技术协议》,工艺《会签纪要》,单序模具图纸及其《会签纪要》,制造商自检报告作为依据。
2.2终验收以双方签署的《预验收报告》,预验收依据资料及终验收制件及模具评审报告为验收依据。
2.3预验收在卖方工厂现场进行,终验收在买方工厂进行;预验收和终验收均要双方签署《验收纪要》。
2.4冲压制件的验收标准2.4.1依据资料:合格的检具,产品图,冲压件验收标准,具体检测点具有冲压件公差标准。
2.4.2冲压件使用合格的检具进行测量,关键尺寸和型面要求100%合格,单件平均合格率大于90%。
2.4.3冲压件呈自由状态放于合格的检具上(除受重力作用外,无其他约束条件,放在检具上无夹紧器夹紧),回弹小于2mm。
2.4.4外表件的Audit等级为2.0级,不允许存在A,B类缺陷,特别是外表面用油石打磨后在光线检查下不允许存在波浪,凹坑等缺陷,压合类件压合后外表面用油石打磨后在光线下检查不允许存在波浪,凹坑及轮廓塌角等缺陷。
2.4.5冲压件表面光顺,棱线清晰,无压痕,起皱,缩颈,叠料,开裂等缺陷,具体要求参见表4。
2.5卖方工厂模具预验收标准2.5.1在机械压机上连续试冲20个合格冲压件(不涂油),模具的动,静检查合格。
2.5.2冲压件满足冲压件制件验收标准,材料利用率54%以上,符合上述要求,双方视为预验收合格,合格制件随模具包装发运。
2.6公司根据卖方的预验收申请及双方商定的预验收计划验收,原则上对每副模具只安排一次验收和一次复验,且一次验收的合格率需大于50%,复检的的整改合格率需大于98%。
特殊情况双方协商。
若小于规定的符合率,造成公司重复验收时产生的全部费用由卖方承担。
模具制作的验收标准
模具制作的验收标准产品要求: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塑件产品外观必须符合图纸要求或封样样品要求。
注塑产品不能出现冷料、气雾、缺料、收缩、溢料飞边、熔接痕、变形翘曲、顶白、斑痕、浇口雾斑等其它表观缺陷。
产品光面不能有划痕、细微麻点、波纹、桔皮纹。
产品砂面要求无砂眼、凹坑,纹理、疏密度应均匀一致。
产品内外表面棱角分明、工整一致。
产品上的字必须符合图纸所要求的字迹大小和深度,字迹必须清晰、棱角分明、工整一致、凹字底部平整光亮。
面板、面架熔接痕长度要小于5mm,盖板、基座、小件光面的产品(如按纽)不应有熔接痕,内件产品允许有不能避免的模具设计与注塑工艺上的熔接痕。
浇口去除后留下的痕迹不应影响产品的品质。
潜伏浇口处产品不应该有拉伤。
产品通过验收后,要对模具进行验收。
包括模具结构设计、外观、结构件、零件的加工精度、镶拼方式、材料、热处理手段等等。
模具外观检查:1观察模板机械加工质量,模板平直,上下端面状况,外形尺寸整齐,周边2×450倒角,外观要给人感觉良好。
60万模次以下生产的模具可按龙记模架的标准来自制模架或按龙记模架制作的其他标准模架;60万模次(含60万)以上生产用龙记标准模架。
注意:公司如无另外要求,二板模要用CI型模架,三板模要用DCI型模架,A、B板不能挖通框,B模与动模座板之间加设支承柱。
2模具起吊方向上要装吊环,可一次性将模具平衡吊起。
大中型模具在动定模之间要装有锁紧装置,防止模具起吊时开启。
3冷却水的进出口位置应在注塑工操作的另一侧,其次是在注塑生产时在模具的下方。
热流道模具要配有接线板,并固定在模具上,传感器、加热元件电线通过快换插头迅速安装,要尽量简化安装。
电线导出后要用管子套上,防止散乱。
4模具及型腔的编号的要求按《模具编号的说明》及《模具型腔编号的说明》。
5模板的尺寸请按《模具制作的模板要求》。
6动模座板的顶出让位孔开孔直径40~42mm。
结构件状况检查:1导柱、导套应紧固,开合动作应灵活,表面无拉伤痕迹,无单侧受力。
模具检验验证规范
模具检验验证规范NJSC/GL11-2014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14年3月31日南京XXXX有限公司一、目的对来自于外部的物料、内部加工的部品以及总成后的模具按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投入使用的物料、部品和模具满足预期的要求。
二、范围适用于所有组成模具的部品及模具,包括采购的物料、委外和内部加工的部品、以及电极类间接用的部品。
三、定义3.1来料检验:采购的物料、外购件和委外加工部品的检验。
3.2过程检验:内部加工的模具零部件、电极类部品等的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3.3最终检验:3.3.1模具零部件的成品最终检验,包括零部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光洁度的检验。
3.3.2模具总成后的检验,包括模具外观、可成形性、成形产品等的检验。
四、职责4.1 技术部负责相关检验要求数据的提供。
4.2 质量部负责对物料、部品以及模具实施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4.3 采购部对采购物资质量负责,并配合质量部做好来料检验工作。
4.4 生产部协助做好过程检验,并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投入使用。
五、 检验验证流程5.1来料检验 5.1.1 作业流程图5.1.2 作业流程5.1.2.1 仓管员在接收到外来的物料时,对物料种类、供应商、数量等信息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将物料存放在暂放区域,并以“待检品”予以标识同时通知质检。
5.1.2.2 质量部接到报检信息后在二个工作日内对物料名称、规格、供应商、包装、标识等与相应的采购文件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进货检验记录》。
如遇到特殊情况,生产急需使用物料,质量部应在半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查工作。
报 检退回供方合格标识出不合格品处置单拒收、隔离特采标识修 整检 查OKOK OKNG物料进入暂放办理入库NG 办理入库相关方检讨 检测并记录 NG5.1.2.3 检验合格的物料贴上“合格”标签,仓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5.1.2.4 检验不合格的物料,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质量部会同技术部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子机模具、刀片设计/验收及管理规范端子模具及刀片的管理办法批准:审核:编制:2011–07 -10发布 2011–07 -10实施.文件修订记录表文件编号、名称:QG/GB12.01-01模具刀片的确认管理办法编制、修订原因说明:修订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次数12核稿/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会审/日期:批准/日期:端子模具及刀片的管理办法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线束车间端子模具及刀片的设计验收的流程及模具和刀片的管理要求,以保证产品打端技术规格受控及顺利生产,产品质量和交期能满足顾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线束产品模具和刀片的管理。
2 术语和定义无3 职责3.1技术开发部负责:3.1.1负责新参数受控文件的发行;3.1.2负责新模具的验收及测试报告的输出;3.1.3负责新刀片的验收及测试报告的输出;3.1.4负责新端子参数的打端品质的评估及测试报告的输出;3.1.5负责新端子参数的实验样品的制作;3.1.6负责新端子刀片图纸的制作。
3.2 采购部负责:3.2.1新模具及刀片的采购和收货不合格的模具或刀片的外发返修及退贷。
4 刀片的管理要点和流程规范刀具图纸的制作、采购、验收、保管、领用及报废等程序,能有效地控制刀片在入库时的合格率和刀片的使用情况。
4.1刀片图纸的制作:新购入的模具的刀片图纸应有模具供应商提供,以便新购刀片的技术检验。
新端子刀片图纸若没有的由打端技术员设计完成,最终通过CAD图纸将技术参数体现其中,确认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点:4.1.1.CW/IW值的确认:a)若供应商可提供CW/IW值,可通过对打端样品进行拉力切片测试来验证,通常是可以直接应用的;b)若供应商不可提供CW/IW值,可根据端子的外观(线芯位置/绝缘位置的宽度)设定初始CW/IW值,通过对打端样品进行拉力切片测试来评估最终确认。
4.1.2.刀片厚度的确认:刀片的厚度可根据端子的外观(线芯位置/绝缘位置的长度)来设定,通过打端样品的外观来判定确认。
4.1.3.其他技术要求说明:a)材料说明:打端的刀片是由一种高精密高强硬度的特殊钢材经热处理后加工制成,通常使用SKD11;b)粗糙度说明:由于打端过程对端子打端部位的刀片的精细程度要求很高,刀口处抛光粗糙度要求,通常是0.4,而刀片的非工作面粗糙度要求相对较低,通常是0.8。
4.2刀片图纸的审核:刀片的CAD图纸设计完成后,打印签署后再递交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审核批准,最终由采购部发给刀片供应商。
审核后的刀片图纸和供应商提供的刀片图纸要按类存档。
4.3刀具的采购:4.3.1.刀片采购原则上要以月有计划的采购,特殊情况的可以根据生产实际结合《备品备件进出账月汇总表》中刀片少于安全库存的可以急采购;4.3.2.每月初打端技术员根据《备品备件进出账月汇总表》,筛选出低于安全库存的刀具,同时根据PMC生产计划,确定要采购刀片的数量,填写《采购单》,经相关领导签名确认后交采购部采购;4.3.3.试样刀片原则上只能少量的采购试用,试用时需做拉力及切片测试,试样测试合格后才能以据所需数量采购,并将测试报告存档。
4.4刀片的验收:4.4.1.刀片到厂以后首先要仓库收货员查验刀片上的刻字是否与采购单上的名称吻合,数量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通知打端技术员对刀片进行技术检验;4.4.2.供应商提供的刀片,需严格按照刀片图纸上的各项尺寸检验,100%全检,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和领用,不合格品及时退还给供应商返修或重做,同时检验报告需保存。
4.5刀片的入库:检验合格后的刀片要交给仓库收货员打收货报告入库,入库后备品备件管理员要根据刀片的名称、编号,在《备品备件进出帐月汇总表》里更改相应的数据,同时收货报告需保存。
4.6刀片的保管:4.6.1.规范刀具的采购、保管、领用及报废等程序,能有效地管控刀片的使用情况;4.6.2.技术开以部负责对刀具的采购、检验、退库手续的办理,生产部和技术开发部的刀片使用人可领用刀片;非刀片使用人不得领用刀片;4.6.3.入库后的刀片需放在柜子里相应的专用的刀片盒中,该位置并可以在《备品备件进出帐月汇总表》找到;4.6.4.刀片的存放必须按以模具为单位存放,同名称的模具刀片要放在同一盒子里,每把刀片要有自己的编号,每个刀片盒子上刀也要有编号,便于查验和领用,不得混淆。
4.6.4. 备品备件管理员要注意放置在刀片专用盒中刀片的保养,不能有生锈等现象发生。
4.7刀片的领用流程:4.7.1.为了规范刀片的领用,领用者要以旧换新,并填写《模具刀具损坏事故调查报告》和《领料单》,并找生产技术员签名,然后经打端技术员审核后才可到备品备件管理员处领取刀片;4.7.2.备品备件管理员凭领用人开具的《领料单》发放相应型号的刀片,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做到随时可查刀片的来源和去向;4.8《模具刀具损坏事故调查报告》的填写:4.8.1填写《模具刀具损坏事故调查报告》是为了能配合生产的顺利进行,随时掌握生产用刀的有力信息,是否需要及时的补进和调整。
4.8.2《模具刀具损坏事故调查报告》由领用人在领刀片时填写,在填写时必需如实填写报告上面的各类项目,如:模具名称、刀片名称、操作者、打端次数及损坏原因等,4.8.3生产线技术员和打端技术员在签《模具刀具损坏事故调查报告》和《领料单》时,要认真询问和调查刀片的损坏原因。
是刀具本身原因的,还要分析是刀片的材质引起的还是因为设计引起的;如果是操作有误或者是模具本身引起的,都要有预见性的考虑连带问题,举一反三预防刀片损坏的频繁。
4.8.4打端技术员对每天收到的《模具刀具损坏事故调查报告》要存档于电脑,定期对领用过的刀片的损坏调查分析原因做总结,如果有刀片材质引起频繁损坏刀片的要及时上报,通知刀片供应商限期整改。
5 模具5.1模具的采购及验收流程:5.1.1.模具的采购必需由生产部门结合目前生产实际状况及未来定单数量,现有模具确实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才能向工程部门以书面形式报批请购。
请购书上不仅要有生产部经理的签字,更要有计划部经理的签字。
并附该模具端子未来半年的使用量交工程部审核批准,批准后由打端技术员填写采购单,交采购部采购。
5.1.2.模具采购时必需和模具供应商签定模具定购协议;5.1.3.当收到模具后,要及时进行模具验收,在模具验收时要以质量为本,设计合理为基础,全面深入检验并填写《模具验收记录表》,具体验收标准及项目参考《模具验收标准及验收项目》。
5.1.4.验收时要在调试稳定后抽样50个样本做打端模Cmk分析報告(Crimping applicator Cmk Analysis);5.1.5.只有CMK≥1.67 方可入库和领用,同时检验分析报告需保存,对于Cmk不合格的模具将退回厂家返修;5.2 模具管理:5.2新模具入库:5.2.1.模具验收合格后要及时入库纳入管理,在模具摆放架上贴上标识,增加《模具领用及签收记录表》、《刀具使用记录表》及《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表》,并填写《资产登录单》;5.2.2.模具的摆放位置要有一定的规律,易于查找,并在全适的位置张贴模具位置摆放示意图;5.2.3.《刀具使用记录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表》和《打端规格书》要一起放在模具袋里,并在模具袋上贴上模具名称及适用端子的贴纸。
5.3.模具领用及签收流程:5.3.1.为了能构安全保管和掌控模具的使用动态,领用人在领用生产所需模具时要认真核对模具名称后,先在《模具使用记录卡》上日期和姓名后,再在《模具领用及签收记录表》上签上时间,姓名、模具名称、机台#《和打端规格书》名称等信息;5.3.2.《模具使用记录卡》主要是记录模具的去向和使用寿命等信息;5.3.3.《模具领用及签收记录表》主要是记录模具、《模具使用记录卡》和《打端规格书》的去向;5.3.4.模具和《刀具使用记录表》是一模一表,一一相对的,在领用时模具和《刀具使用记录表》必需同时领用,同时归还;5.3.5.和模具同时归还的《刀具使用记录表》必需是由打端作业员填写过打端次数的记录表,由模具管理员负责各刀片使用次数的累加,否则模具管理员有权不予签收;5.3.6.生产部在归还模具必需要先将模具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在刀口上放置软性物质,如;电线胶皮等,防止因上下刀碰撞而造成的刀片损伤;5.3.7.模具管理员在签收模具时必需认真检查归还模具的外观及各部位的完整性、能动性和各刀片的完好性,并对归还的模具进行日保养,确保入库模具能够随时服务于生产。
5.4.《刀具使用记录表》使用规范:5.4.1. 《刀具使用记录表》上面有模具名称、端子名称、各刀片名称、刀片供应商、刀片设计寿命等信息由模具管理人员填写,作业员只需在每批或每个班生产完成后在刀片使用记录表上填上生产日期,每片刀的使用次数和作业员的姓名,以便查阅;5.4.2.更换刀片时,要及时在《刀具使用记录表》上填写更换刀片的名称、类别和时间,并把此刀片的使用总数量如实填写在《模具刀具损坏事故调查报告》上,写清更换原因,由专业人士评估更换刀片的造成原因,以便对策;5.4.3.《刀具使用记录表》和模具配套使用,是为了能够及时地从刀片使用记录表发现此模具潜在的品质危险,如实有效地反映模具各刀片的使用寿命;5.4.4.刀片的使用次数到了设计寿命时就有可能随时损坏和报废,作业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就会造成批量品质事故,所以刀片打端次数到了设计寿命时也要及时更换相应的刀片,并将相应刀片的打端次数归零;5.4.5.禁止任何人在不登记的情况下随意领取模具。
6 模具维修:6.1.模具维修原则:模具维修要本着及时、快速、彻底的原则。
时间就是金钱,要以最少的时间维修好模具,尽量减少因模具维修而耽误生产。
6.2.模具维修的流程:6.2.2.当在生产的模具出现的一切品质问题或模具本身部品的损坏时,应立即停机检修,如在短时间能不能修复的,要第一时间报修,报修模具时,必需填写有生产部技术员签名的《设备故障报修单》,并尽快送交给模具维修员彻底维修。
模具维修员维修完成后为了确保维修的模具不会因为同一问题频繁维修,要等到模具在使用一定时间后方可离开,完善《设备故障报修单》后找生产部负责人签字,维修工作才算结束;6.2.3.当模具维修员在接到《设备故障报修单》时,要第一时间把需要维修的模具全面检查彻底维修,如不能修复或有设计原因需要更改设计的模具,要及时报告上司,来决定自修或外发维修;6.2.4.如彻底不能修复的模具要及时填写《报废单》报废,并注销资产。
6.3.模具保养:6.3.1.目的是为了保证模具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打端品质能持续稳定;6.3.2.如要保证品质的持续稳定就离不开模具的保养,就要有计划的保养,更要列入《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表》内,模具的保养不仅要有普通的维护保养计划还要有预见性的维护和保养;6.3.3.《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表》不单是把模具该加油的地方加油就完了,是一次全面检修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