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本章热点专练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精品教学课件

∴∠ABP=∠ACP=90°
∵PB=PC,AP=AP
∴Rt△ABP≌Rt△ACP(HL)
∴∠APB=∠APC
PB=PC,
在△PBD和△PCD中,
∠DPB=∠DPC, DP=DP,
∴△PBD≌△PCD(SAS)
∴∠BDP=∠CDP
课堂小结,整体感知
1.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哪些收获?
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猜想: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分析命题: 条件: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 结论: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数学语言: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C=∠C′=90°,AC=A′C′,AB=A′B′; 求证:△ABC≌△A′B′C′.
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例2 如图,∠BAC=90°,AD是∠BAC内部一条射线,若AB=AC,BE⊥AD于点E
,CF⊥AD于点F.求证:AF=BE.
证明:∵∠BAC=90°
∴∠BAE+∠FAC=90°
∵BE⊥AD,CF⊥AD
∴∠BEA=∠AFC=90°
∴∠BAE+∠EBA=90°
∴∠EBA=∠FAC.
∴∠BFD=∠CED=90°
DF=DE,
在△BDF和△CDE中 ∠BFD=∠CED,
BF=CE,
∴△BDF≌△CDE(SAS)
∴∠B=∠C
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变式训练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
BE⊥AC于点E,DF⊥AC于点F,CF=AE,BC=DA.
求证:Rt△ABE≌Rt△CDF.
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例1 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 向的长度DF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角∠AB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F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8课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8课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课件
解:(1)∵MN垂直平分AB,∴AN=BN. ∵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ABE=∠A=30°,
几何语言:∵CD是AB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________. P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ABN=∠A. 如图,在△ABC中,AB=AC,∠A=4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
中正确的是( D ) ∴∠ABC-∠MBC=∠ACB-∠MCB,
∴∠BAF=∠B=30°. 即直线AO垂直平分BC ∴∠BAP=∠B,∠CAQ=∠C
A.AO=BO 如图,AB=AD,则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即可得到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
(1)若BC=15,求△APQ的周长; (1)AD=________,∠ADC=________°,AC=________; 求证:直线AO垂直平分线段BC.
4.(例2)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 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F,连接AF, 求∠AFC的度数. 解:∵AB=AC,∠BAC=120°, ∴∠B=∠C=(180°-120°)÷2=30°. ∵EF垂直平分AB,∴BF=AF. ∴∠BAF=∠B=30°. ∵∠AFC为△ABF的外角, ∴∠AFC=∠BAF+∠B=30°+30°=60°.
=BP+PQ+C80° ∴∠B+∠C=180°-∠BAC=180°-105°=75° ∵MP,NQ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 ∴AP=BP,AQ=CQ ∴∠BAP=∠B,∠CAQ=∠C ∴∠BAP+∠CAQ=∠B+∠C=75° ∴∠PAQ=∠BAC-(∠BAP+∠CAQ)=105°-75°=30°
∵∠BNC是△ABN的外角, ∴∠ABC-∠MBC=∠ACB-∠MCB,

2020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2课时)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2020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2课时)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2)∵MD⊥AC,NE⊥BC, ∴∠ACB=180°-∠MFN=110°, ∴∠A+∠B=70°, ∵MA=MC,NB=NC, ∴∠MCA=∠A,∠NCB=∠B, ∴∠MCN=40°.
【母题变式】 【变式一】(变换条件) 如图,在△ABC中,AB边的垂直 平分线l1交BC于点D,AC边的垂直平分线l2交BC于点E,l1 与l2相交于点O,连接OB,OC,若△ADE的周长为6 cm, △OBC的周长为16 cm.
1.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探究:利用尺规分别作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 角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说明交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并测量各个交点到三角形顶点的距离.
结论:①锐角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在___三__角__ __形__内___;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在___斜__边__ __上___;钝角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在___三__角__形__ __外___.②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到三个顶点的 距离____相__等___.
【规范解答】∵P为△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PA=PC=PB,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PAC=∠PCA=20°, …………等边对等角 ∠PBC=∠PCB=30°, …………等边对等角
∵∠PAB=∠PBA, ∴∠PAB= 1(180°-2×20°-2×30°)
2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
交BC于点D,连接AD.若△ADC的周长为10,AB=7,则△ABC 的周长为 ( C )
A.7
B.14
C.17
D.20
【学霸提醒】
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作法.解题时要注 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辅导讲义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辅导讲义

第一阶梯三角形证明基础巩固训练一.角平分线的性质(共1小题)1.如图,已知∠A=90°,BD平分∠ABC,AD=1cm,BC=6cm,则△BDC的面积为()A.1cm2B.6cm2C.3cm2D.12cm2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共5小题)2.△ABC中AC>BC,边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交于点D,已知AC=5,BC=4,则△BCD的周长是()A.9B.8C.7D.63.到平面上三点A、B、C距离相等的点有()A.只有一个B.有两个C.有三个或三个以上D.有一个或没有4.△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BC于点D,若CD:BD=1:2,BC=6cm,则点D到点A的距离为()A.1.5cm B.3cm C.2cm D.4cm5.如图所示,AB=AD,∠ABC=∠ADC=90°,则①AC平分∠BAD;②CA平分∠BCD;③AC垂直平分BD;④BD平分∠AB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6.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和这边上的高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共9小题)7.等腰三角形周长是32cm,一边长为10cm,则其他两边的长分别为()A.10cm,12cm B.11cm,11cm C.11cm,11cm或10cm,12cm D.不能确定8.等腰三角形周长为36cm,两边长之比为4:1,则底边长为()A.16cm B.4cm C.20cm D.16cm或4cm9.一个等腰而非等边的三角形,它的所有的内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条数为()A.9B.6C.7D.3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cm,其中一边的长是8cm,则其余两边长分别为.11.顶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是°.12.AB边上的中线CD将△ABC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CB=度.13.如果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腰的夹角为30°,则该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14.如图,△ABC中,AB=AC,O是△ABC内一点,且∠OBC=∠OCB,求证:AO⊥BC.15.如图,在△ABC中,AB=AC,CD为AB边上的高,求证:∠BCD=∠A.四.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小题)16.△ABC中,AB=AC,∠ABC=36°,D,E是BC上的点,∠BAD=∠DAE=∠EA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个.五.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共2小题)17.如图,等边△ABC中,E,D在AB,AC上,且EB=AD,BD与EC交于点F,则∠DFC=度,18.如图所示,△ABC、△ADE与△EFG都是等边三角形,D和G分别为AC和AE的中点,若AB=4时,则图形ABCDEFG外围的周长是.六.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共2小题)19.三角形中有两条中线分别平分它的两个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20.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a2+b2+c2=ab+ac+bc,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二阶梯三角形证明能力提升训练一.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1小题)1.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C=90°,AD=AC,DE⊥AB交BC于点E,若∠B=28°,则∠AEC =()A.28°B.59°C.60°D.62°二.角平分线的性质(共1小题)2.如图,已知∠A=90°,BD平分∠ABC,AD=1cm,BC=6cm,则△BDC的面积为()A.1cm2B.6cm2C.3cm2D.12cm2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共3小题)3.已知△ABC中,AD⊥BC于点D,且BD=CD,若AB=3,则AC=.4.M、N、A、B是同一平面上的四个点,如果MA=MB,NA=NB,则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5.△ABC中,AB比AC大2cm,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若△ACD的周长是14cm,则AB=,AC=.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共6小题)6.等腰三角形周长为36cm,两边长之比为4:1,则底边长为()A.16cm B.4cm C.20cm D.16cm或4cm7.一个等腰而非等边的三角形,它的所有的内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条数为()A.9B.6C.7D.3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0厘米,若底边长为x厘米,则x的取值范围是.9.如图:△ABC中,∠B=∠C,E是AC上一点,ED⊥BC,DF⊥AB,垂足分别为D、F,若∠AED=140°,则∠C=度,∠A=度,∠BDF=度.10.分别以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边向三角形外作正三角形,其周长为24和36,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11.在△ABC中,AB=AC,它的两条边分别为3cm,4cm,那么它的周长为多少.五.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5小题)12.如图,在△ABC中,已知∠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点F作DF∥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若BD=4,DE=9,则线段CE的长为()A.3B.4C.5D.613.如图,在△ABC中,AB=AC=10,点D为BC上一点,过点D分别作DF∥AC交AB于点F,DE∥AB交AC于点E.求四边形AFDE的周长.14.在△ABC中,AB≠AC,∠ABC、∠ACB的平分线交于O点,过O点作EF∥BC交AB、AC于E、F.(1)如图1,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猜想:EF与BE、C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ABC中∠ABC的平分线BO与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O交于O,过O点作OE∥BC交AB 于E,交AC于F.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分别指出它们.写出EF与BE、CF关系,并说明理由.1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作直线DF∥BA,交△ABC的外角平分线AF于点F,DF与AC交于点E.求证:DE=EF.16.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边AC的中点,AE⊥EC,BD=EC,请判断△ADE是不是等边三角形,并说明理由.六.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共3小题)17.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则它的高为.18.△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分别以两腰为边向外作等边△ADB和等边△ACE,若∠DAE=∠DBC,则∠BAC的度数为.19.如图,已知等边△ABC边长为1,D是△ABC外一点且∠BDC=120°,BD=CD,∠MDN=60°.求证:△AMN的周长等于2.七.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共1小题)20.三角形中有两条中线分别平分它的两个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三阶梯三角形的证明综合训练(一)一、填空题1.如图,修建抽水站时,沿着倾斜角为30°的斜坡铺设管道,若量得水管AB的长度为80米,那么点B 离水平面的高度BC的长为米.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恰好是对边上的高,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3.如图,已知AC=DB,要使△ABC≌△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或.4.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这个逆命题是(填“真”或“假”).5.如图,一个顶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去顶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度.6.在△ABC中,已知AB=AC,AD是中线,∠B=70°,BC=15cm,则∠BAC=,∠DAC=,BD=cm.7.已知,如图,O是△ABC的∠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 于E,若BC=10 cm,则△ODE的周长cm.第7题图第8题图8.如图,在Rt△ABC中,∠B=90°,∠A=40°,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交于点D,则∠BCD的度数是度.9.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DC=7,则点D到AB的距离DE=.10.如图,∠AOP=∠BOP=15°,PC∥OA,PD⊥OA,若PC=4,则PD的长为.二、选择题1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边的比是1:2,则它的顶角等于()A.60°B.90°C.120°D.150°1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A.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C.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13.到△ABC的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A.三条中线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14.△ABC中,∠A:∠B:∠C=1:2:3,CD⊥AB于点D,若BC=a,则AD等于()A.B.C.D.15.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A.30°B.36°C.45°D.70°三、解答题16.如图,AD⊥CD,AB=10,BC=20,∠A=∠C=30°.求:(1)∠ABC的度数;(2)AD、CD的长.17.已知:如图,△ABC中,AB=AC,∠A=120度.(1)用直尺和圆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M、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猜想CM与BM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四、证明题18.已知:如图,CE⊥AB,BF⊥AC,CE与BF相交于D,且BD=CD.求证:D在∠BAC的平分线上.19.已知: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AC边上取中点D,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CE=CD.求证:BD=DE.五、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20.阅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求证:AB=CD.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要证AB =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现给出如下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请任意选择其中一种,对原题进行证明.第四阶梯三角形的证明综合训练(二)一、填空题:1.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它的最大边长等于16cm,则最小边长是cm.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6°,则另两个角分别是.3.Rt△ABC中,锐角∠ABC和∠CAB的平分线交于点O,则∠BOA=.4.如图,在△ABC中,∠B=115°,AC边的垂直平分线DE与AB边交于点D,且∠ACD:∠BCD=5:3,则∠ACB的度数为度.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已知∠ABD=∠C=90°,AD=12,AC=BD,∠BAD=30°,则BC=.6.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BD对折,使点C落在E处,BE与AD相交于点O,写出一组相等线段、相等角(不包括矩形的对边、对角).7.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AB′C′,若AC=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这个逆命题是(填“真”或“假”).9.如图,在Rt△ABC中,∠B=90°,∠A=40°,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交于点D,则∠BCD的度数是度.10.如图,∠AOP=∠BOP=15°,PC∥OA,PD⊥OA,若PC=4,则PD的长为.二、选择题:11.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90°﹣∠B,④∠A=∠B =∠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12.到△ABC的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A.三条中线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13.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D⊥BC,过A作AD⊥BD于D,已知△ABC周长为M,则AD=()A.B.C.D.14.在△ABC中,∠A:∠B:∠C=1:2:3,CD⊥AB于D,AB=a,则DB等于()A.B.C.D.15.已知Rt△ABC中,∠C=90°,若a+b=14cm,c=10cm,则Rt△ABC的面积是()A.24cm2B.36cm2C.48cm2D.60cm216.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E,交AC于F,∠A=50°,AB+BC =16cm,则△BCF的周长和∠EFC分别为()A.16cm,40°B.8cm,50°C.16cm,50°D.8cm,40°17.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中点,两边PE、PF 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E=CF;②△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四边形AEPF=S△ABC;④EF=AP.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8.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A.30°B.36°C.45°D.70°三、解证题:19.如图,在△ABC中,AB=AC,BC=12,∠BAC=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边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边于点N.(1)求△AEN的周长.(2)求∠EAN的度数.(3)判断△AEN的形状.20.已知:如图,D是等腰△ABC底边BC上一点,它到两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DE、DF,当D点在什么位置时,DE=DF?并加以证明.21.如图,在△ABD和△ACE中,有下列四个等式:①AB=AC;②AD=AE;③∠1=∠2;④BD=CE.以其中三个条件为题设,填入已知栏中,一个论断为结论,填入下面求证栏中,使之组成一个真命题,并写出证明过程.已知:.求证:.证明:22.如图,已知P点是∠AOB平分线上一点,PC⊥OA,PD⊥OB,垂足为C、D.(1)求证:∠PCD=∠PDC;(2)求证:OP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23.已知:如图,△ABC中,AB=AC,∠A=120度.(1)用直尺和圆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M、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猜想CM与BM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4.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90°,AD∥BC,AB=BC,E是AB的中点,CE⊥BD.(1)求证:BE=AD;(2)求证:AC是线段ED的垂直平分线;(3)△DBC是等腰三角形吗?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第一阶梯三角形证明基础巩固训练一.角平分线的性质(共1小题)1.C;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共5小题)2.A;3.D;4.D;5.B;6.等腰;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共9小题)7.C;8.B;9.C;10.7cm、7cm或8cm、6cm;11.60或120;12.90;13.120°或60°;四.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小题)16.6;五.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共2小题)17.60;18.15;六.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共2小题)19.C;20.C;第二阶梯三角形证明能力提升训练一.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1小题)1.B;二.角平分线的性质(共1小题)2.C;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共3小题)3.3;4.M;N;AB;5.8cm;6cm;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共6小题)6.B;7.C;8.0<x<25;9.50;80;40;五.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5小题)12.C;六.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共3小题)17.;18.20°;七.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共1小题)20.C;第三阶梯三角形的证明综合训练(一)一、填空题1.40;2.等腰;3.∠ABC=∠DCB;AC=DB;4.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假;5.220;6.40°;20°;7.5;7.10;8.10;9.7;10.2;二、选择题11.B;12.C;13.B;14.C;15.B;第四阶梯三角形的证明综合训练(二)一、填空题:1.8;2.72°,72°或36°,108°;3.135°;4.40;5.6;6.DE=DC,∠OBD=∠ODB等.;7.;8.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假;9.10;10.2;二、选择题:11.D;12.B;13.B;14.A;15.A;16.A;17.C;18.B;三、解证题:21.在△ABD和△ACE中,AB=AC,AD=AE,BD=CE;∠1=∠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课件-第1章 3 第2课时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性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课件-第1章 3 第2课时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性质

A.AO 平分∠EAF
B.AO 垂直平分 EF
C.GH 垂直平分 EF
D.GH 平分 AF
12
▪ 9.△ABC中,∠A=62°,O是边AB和边BC的垂直平分线 的交点,28那° 么∠BCO=__________.
13
10.【内蒙古通辽中考】如图,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 A 和点 C 为圆心,以大于12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 M、N 两点;②作直线
B.50° D.70°
6
3.已知 D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一点,且 BD=8,∠B=15°,则点 A 到 BD 的距离是______4____.
4.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AB=AC,BC=a,其斜边上的中线与一腰的垂 a
直平分线交于点 O,则点 O 到点 A 的距离为___2_______.
3
知识点 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法 (1)分别以已知线段 AB 两端点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 C、 D 两点. (2)作直线 CD,则直线 CD 为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4
基础过关
▪ 1.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D 三角形的
()
▪ A.三条高的交点
2
▪ 分析:延长CP交AB于点E,易证CE⊥AB,从而可得∠BCP 的度数,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DPC的度 数解.答:延长 CP 交 AB 于点 E.由△ABC 为等边三角形,可知 CA=CB.∵PA=
PB,∴CE⊥AB,∴AE=BE,∴∠BCE=12∠ACB=30°.∵PC=PB,∴∠PBC=∠ BCE=30°.∵BP=BD,∴∠BDP=12×(180°-30°)=75°.又∵∠BDP 为△PDC 的外 角,∴∠DPC=∠BDP-∠DCP=75°-30°=45°.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优秀作业课件(BS)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第3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优秀作业课件(BS)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第3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


8.(8分)用反证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必为锐角. 证明:假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角∠B,∠C都是大于等于90°的角, 则____∠__B__+__∠__C_≥_1_8_0_°________, 从而__∠__A_+__∠__B_+__∠__C_______>180°, 这与__三__角__形__内__角__和__为__1_8_0_°__矛盾. 则假设___不__成__立_____, 所以∠B,∠C只能为__锐__角. 故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必为锐角.
6.(4 分)用反证法证明“ 5 是无理数”时,最恰当的证法是先假设 5 是( C ) A.分数 B.整数 C.有理数 D.实数
7.(4 分)(驻马店月考)在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一个三角形中, 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 60°”时, 应首先假设___在__一__个__三__角__形__中___,__三__个__内__角__都__小__于__6_0_°_________.
数学 八年级下册 北师版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1 等腰三角形
第3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
1.(4 分)在△ABC 中,已知∠B=∠C,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A.AB=BC B.AB=AC C.BC=AC D.∠A=60° 2.(4 分)满足下列哪组条件可使△ABC 是等腰三角形( D ) A.∠A=50°,∠B=60° B.∠A=50°,∠B=100° C.∠A+∠B=90°
第10题图
11.如图,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DE∥BC, 分别交AB,AC于点D,E.若AB=5,AC=4,则△ADE的周长是__9__.
第11题图
三、解答题(共36分) 12.(10分)如图,在四边形ABDC中,AB=AC,∠B=∠C,求证:BD=CD.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3课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3课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课件
∴△DAC≌△BAE(SAS)ACD,ACA∴EDBCA=E BE
(2)由(1)可得∠ADC=∠ABE ∴∠BOD=180°-∠ODB-∠DBA-∠ABE
=180°-∠ODB-60°-∠ADC =120°-(∠ODB+∠ADC) =120°-60°=60°
第3关
11.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
不与点B,点C重合).以AD为边作等边△ADE,连接CE.
第3课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如图a,当点D在边BC上时. (2)BC+CD=CE.
∴△ABD≌△ACE(SAS)
①求证:△ABD≌△ACE; 如图,在△ABC中,D,E是BC的三等分点,且△ADE是等边三角形,求∠BAC的度数.
∴△ACE≌△BCD(SAS) ∴∠BAC-∠DAC=∠DAE-∠DAC,∴∠BAD=∠EAC.
∵BC=BD+ CD,∴BC=CE+CD.
(2)BC+CD=CE.∵△ABC和△ADE是等边三角形.∴∠BAC
=∠DAE=60° AB=BC=AC,AD=DE=AE.∴∠BAC+
求证:(1)△ACE≌△BCD;
∠DAC=∠DAE+∠DAC,∴∠BAD=∠EAC.在△ABD和 (2)若等边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5厘米,则AC=________厘米.
2. (例1)如图,AD是等边三角形ABC的高,AB=4,求 BD的长及∠BAD的度数.
解:∵AD是等边三角形ABC的高,AB=
4∴AC=BC=AB=4,BD=1 BC∠BAD=
2
∠BAC= 1 ×60°=301°∴BD= ×4=2
2
2
1
2
3.如图,AD是等边三角形ABC的中线,E是AC上的一点,
使AE=AC,∠BAE的平分线交△ABC的高BF于点O,求∠E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精品课件

w斜边及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真
w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真
w一条直角边和另一条直角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真
A
E
C
D
BG
H
F
2、如图,两根长度为12m的绳子,一端系 在旗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的两个木 桩上,两个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 说明理由。 解:相等。
用HL可证Rt△ACD≌Rt△AED; 证明Rt△ACD≌Rt△AED
(3)不能

你们得到的三角形全等吗?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述为:“斜边、直角边”或“HL”
你能证明它吗?
合作探究
w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 ∠C=∠C′=900
BC=B′C ′, AB=A′B′
w求证:△ABC≌△A′B′C′.
B
B′
C
A C′
测试评价 l1、已知:如图,D是△ABC的BC边的中点,
DE⊥AC,DF⊥AB,垂足分别是E.F,且DE=DF,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l证明:∵ D是△ABC的BC边的中点
l∴BD=CD
l∵ DE⊥AC,DF⊥AB
l∴∠1=∠2=90° l∵BD=CD,DE=DF
1
2
l∴Rt△BDF≌Rt△CDE (HL)
A′
已知:在Rt△ABC和Rt△A′B′C′中,∠C=∠C′=90°,
AB=A′B′B′
C
A C′
A′
证明: ∵在Rt△ABC中,AC2=AB2-BC2(勾股定理). 又∵在Rt△ A' B' C'中,A' C' 2=A'B'2-B'C'2 (勾股定理) ∵ AB=A'B',BC=B'C',∴AC=A'C'. ∴Rt△ABC≌Rt△A'B'C' (SSS).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10课 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10课 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课件

∠BAC∵∠BAC=60°,∴∠BAD=30°在
Rt△AED中,∠AED=90°,∠EAD=30°∴DE
= AD= ×10=5
1
1
2
2
7.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DF⊥AC, 垂足分别是E,F,BE=CF.求证:AD平分∠BAC. 证明:∵D是BC的中点,∴DB=DC ∵DE⊥AB,DF⊥AC,∴∠DEB=∠DFC=90° 又∵BE=CF ∴Rt△DEB≌Rt△DFC(HL) ∴DE=DF 又DE⊥AB,DF⊥AC,∴AD平分∠BAC
(例1)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
∴Rt△BDE≌Rt△CDF(HL)
解:∵AD平分∠BAC,DE⊥AB,DF⊥AC∴DE= 又∵OP=OP,∴△OCP≌△ODP(AAS)
如图,在Rt△ABC中,∠A=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D=3,BC=10,则△BDC的面积是( )
∵D是BC中点,∴BD=CD 证明:∵OC是∠AOB的平分线,AC⊥OB,BC⊥OA
如图,OP是∠AOB的平分线,PD⊥OA于点D,PE⊥OB于E,PE=5 cm,则PD=________cm. 知识点1:角平分线的性质 在Rt△BDE中,∠BED=90°,∠B=30°
∴Rt△BDE≌Rt△CDF(HL)
Hale Waihona Puke 三、过关检测 第1关8.如图,DB⊥AB,DC⊥AC,BD=DC,∠BAC=80°, 则∠BAD=___4_0____°,∠ADC=_5_0__°.
9.如图,在Rt△ABC中,∠A=90°,∠ABC的平分线BD交 AC于点D,AD=3,BC=10,则△BDC的面积是( B ) A.10 B.15 C.20 D.30

北师大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第3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 优秀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第3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 优秀课件

由题得AB=15×2=30(海里)
N B 72° 36° C
∵ ∠A= ∠C
∴ BC=AB=30 (海里)
36°
A
2、如图, △ABC中, ∠A=36°,AB=AC, BD平分 ∠ABC, DE∥BC, EF平分∠AED,问在这个图形中,有 那几个等腰三角形?请分别写出来.
A
△ABC、 △BCD 、△EBD、 △EDF 、△FAE 、△ADE、 △ABD
的形式.而已知中的角平分线和平 行线告诉我们图形中有等腰三角形
M
D
出现,因此,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B
N C
4、已知五个正数的和等于1,用反证法证明:这五个数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
证明: 设这五个正数为a1、a2、a3、a4、a5 假设这五个数中没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即都小于1/5, 那么这五个数的和a1+a2+a3+a4+a5就小于1. 这与已知这五个数的和a1+a2+a3+a4+a5=1相矛盾. 因此, 假设不成立,即这五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 1/5成立.
36°
F
E 36°72°D
73263°°6°
B
72°
C
想一想
小明说,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 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
即在△ABC中, 如果∠B≠∠C, 那么AB≠AC.
A
B
C
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 如果成立, 你能证明它吗?
小明是这样想的:
如图, 在△ABC中, 已知∠B≠∠C, 此时, AB与AC要
B
C
在△ABD和 △ACD中
D
∵∠B=∠C. ∠ADB=∠ADC.AD=AD

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2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讲练课件-(共28张PPT)

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2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讲练课件-(共28张PPT)
到△AOB≌△COD,理由是( A )
A.HL
B.SAS
C.ASA
D.SSS
2.如图,在△ABC中,∠C=90°,AD=AC,DE⊥AB于点D.若
∠B=28°,则∠AEC=( B )
A.28°
B.59°
C.60°
D.62°
3.如图,在△ABC中,∠BAC=90°,ED⊥BC于点D,AB=
BD,若AC=8,DE=3,则EC的长为 5 .
B.AB=AB
C.∠ABC=∠ABD
D.∠BAC=∠BAD
3.如图,在△ABC中,∠C=90°,ED⊥AB于点D,BD=BC,若
AC=6 cm,则AE+DE等于( C )
A.4 cm
B.5 cm
C.6 cm
D.7 cm
4.如图,AC⊥AB,AC⊥CD,要使得△ABC≌△CDA.
( 1 )若以“SAS”为依据,需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AB=CD ;
6.如图,在Rt△ABC中,∠C=90°,AC=10,BC=5,线段PQ
=AB,P,Q两点分别在AC和过点A且垂直于AC的射线AO上运动,当
AP= 5或10 时,△ABC和△PQA全等.
7.【教材P35复习题T13变式】如图,AC⊥BC,AD⊥BD,垂足分别
为点C,D,AD=BC,CE⊥AB,DF⊥AB,垂足分别是点E,F.求证:
= ,
∴Rt△ABC≌Rt△BAD(HL).
∴∠ABC=∠BAD.
3.如图,△ABC和△DEF为直角三角形,∠ABC=∠DEF=90°,边
BC,EF在同一条直线上,斜边AC,DF交于点G,且BF=CE,AC=DF.
求证:GF=GC.
证明:∵BF=CE,∴BF+FC=CE+FC.∴BC=EF.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课件

2.(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_7_5_°__, _3_0_°__;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36°,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_7_2_°__,_7_2_°__或__3_6°___,1_0_8_°; (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2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3_0_°__,3_0_°___.
n
由此你能得到一个什么结论B?D=CE吗? BD=CE
过底边的端点且与底边夹角相等的两线段相等.
2.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1)如果AD=
1 为什么? BD=CE
(2)如果AD=
1 4
AC,AE=
1 4
AB,
那么BD=CE吗? 为什么? BD=CE
NM
求证: BM=CN.
证明:∵AB=AC(已知),∴∠ABC=∠ACB. B
C
又∵CM=
1 AC 2
,BN=
1 AB, 2
∴CM=BN.
在△BMC与△CNB中, ∵ BC=CB,∠MCB=∠NBC, CM=BN,
∴△BMC≌△CNB(SAS).
∴BM=CN.
例3 证明: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方法二:作顶角的平分线
已知: 如图,在△ABC中,AB=AC.
A
求证: ∠B= ∠C.
证明:作顶角的平分线AD, 则∠BAD=∠CAD.
在△BAD和△CAD中 AB=AC ( 已知 ),
B DC
∠BAD=∠CAD ( 已作 ),
AD=AD (公共边),
∴ △BAD ≌ △CAD (SAS).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议一议:
A
1.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1)如果∠ABD= 1∠ABC , ∠ACE= 1∠ACB, 3 那么BD=3CE吗? 为什么? BD=CE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证明PPT课件(第1课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证明PPT课件(第1课时)
∴ 2 = ’’2
∴ = ’’
∴∆ ≅ ∆’’’()
∴∠ = ∠’ = 90°(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是直角三角形.
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议一议:观察上面第一个定理和第二个定理,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怎样
的关系?
第三个和第四个定理呢?与同伴交流.
再观察下面三组命题:
已知:如图,在∆中, + = .
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如图,作∆’’’,使∠’ = 90°,’’ = ,’’ =
,则’’2 + ’’2 = ’’2 .
∵2 + 2 = 2 ,’’ = ,’’ =
(2)在一个三角形中,当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时,它是直角三角形吗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已知在△ABC中,∠ACB=90°,Leabharlann BAC,∠ABC,∠ACB的对边长
分别为 ,, .求证:2 + 2 = 2 .
解:整个图形可以看作是边长为 的正方形,它的面积为 2 .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直角三角形(第1课时

前 言
学习目标
1.会证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能应用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
2.能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并会判断其真假,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
3.通过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体会同一个定理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证
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并在小组合作中体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相对于逆命题来说,另一个就为原命题.
(2)互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串讲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串讲课件

【例2】
① 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略) ② 如图1, 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 点E在AD上,
a) 求证:BE=CE b) 如图2,若BE的延长线交AC于F点,且BF⊥AC, 垂足为F,∠BAC=45°,原题其它条件不变,求 证:△AEF≌△BCF
A 图1 图2 A
E B D C B
E
F C三.等腰三角形Fra bibliotek判断定理1.
2. 3.
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 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会证明。 定理应用:证明一个三角形中两边相等。 证明两条线段的长相等
① 放到同一三角形中证明角相等。 ② 放到可能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中证明全等。 ③ 其它途径。
【例3】
① 证明判定定理。 ② 已知:锐角三角形ABC两条高BD、CE相交 于O点,且OB=OC
2.
3. 4.
【例4】
1. 三个定理的证明。 2. △ABC是等边三角形,AE=CD,AD与BE相 交与P点,BQ⊥AD于Q点, 求证:BP=2PQ A
E
Q B D C
【提升训练】10、如图,点C为线段AB上的
一点,⊿ACM, ⊿CBN是等边三角形,AN,
CM交于点E,CN,BM交于点F。
(1)求证:AN=BM
2.
【例5】用反证法证明
1.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锐角。 2. 求证: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 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不相等。 3. 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
六.等腰三角形中的多解问题——分类讨论 【例6】 a)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5,这个 三角形的周长是( ) b)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8,这个 三角形的周长是( ) c)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该三角形的 周长分为12和15两部分,求该三角形各 边的长。 (8、8、11;10、10、7) d)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 为30°则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件-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 复习与巩固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件-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  复习与巩固1
▪ 证明:∵AB=AC,∴∠B=∠C.∵DE⊥BC于点E, ∴∠FEB=∠FEC=90°,∴∠B+∠EDB=∠C +∠EFC=90°,∴∠EFC=∠EDB.∵∠EDB= ∠ADF,∴∠EFC=∠ADF,∴△ADF是等腰三角 形.
12
▪ ★考点2 等边三角形 ▪ 1.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点D为BC的中点,
的关键.
5
▪ 考点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典例4】如图,等腰△ABC中,AB=AC=8,BC=5,AB 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EC的周
长为( )
▪ A.13
B.14
▪ C.15
D.16
6
▪ 分析:∵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 ∴AE=BE, ▪ ∴△BEC的周长=BE+CE+BC=AE+CE+BC=AC+BC. ▪ ∵AC=8,BC=5, ▪ ∴△BEC的周长=8+5=13. ▪ 答案:A
20
▪ ★考点5 角平分线
▪ 1.如图,OP是∠AOB的平分线,点P到OA的距离为3,点N 是OB上的任意一点,C则线段PN的取值范围为( )
▪ A.PN<3
B.PN>3
▪ C.PN≥3
D.PN≤3
21
2.【2018·山西中考】如图,直线 MN∥PQ,直线 AB 分别与 MN、PQ 相交于点 A、B.小宇同学利用尺规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 A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 AN 于点 C,交 AB 于点 D;②分别以 C、D 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作弧,两 弧在∠NAB 内交于点 E;③作射线 AE 交 PQ 于点 F.若 AB=2,∠ABP=60°,则线 段 AF 的长为__2__3____.
C.22 cm
D.25 cm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5教材习题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5教材习题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棱柱侧面到点C′处吃食物,
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多少?
D′
解:①将棱柱沿A'B'展开,使A,B,A', A′
C′
B′,D′,C′在同一个平面内,根据勾股定
B′
理,得 AC
(5 8)2 52
194(cm). A D C
B
②将棱柱沿BB'展开,使A,A',B,B′,C,
C′在同一个平面内,根据勾股定理,得
解:假设树干与地面接触点为C.
由题意知△DEB为直角三角形 .
∵∠BDE=30°,
∴BD=2BE .
C
由勾股定理,得BE²+ED²=BD², ∴BE²+30²=(2BE)²,解得BE=10 3≈17.32 (m). ∴ 树高BC=BE+EC≈17.32+1.52≈18.8 (m). 因此,大树的高度约为18.8 m.
八(下)数学教材习题
习题 1.5
1.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为BC上的一点,
且∠BAE=25°,∠CDE=65°,AE=2,DE=3,求AD的
长.
解:∵AB∥CD, ∴∠BAD+∠ADC=1#43;∠EAD+∠ADE+∠CDE=180°.
∵∠BAE=25°,∠CDE=65°,
C
4. 有一块三角形空地,它的三条边线分别长45 m,60 m 和70 m. 已知60 m长的边线为南北向,是否有一条边 线为东西向? 解:没有,理由如下: ∵ 45²+60²=5625≠4900=70², ∴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当60 m长的边线为南北向时,无东西向的边线.
5. 如图,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5 cm,侧棱长为8 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