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综合课时3化学计算中的五种基本解题方法

合集下载

化学常见解题方法总结

化学常见解题方法总结

化学常见解题方法总结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解题是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任务。

面对各种类型的化学问题,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以便能够高效地解决问题。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化学解题方法,并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和示例分析。

一、化学计算问题解题方法化学计算问题主要涉及到题目中给定的数据,要求我们根据各种已知的信息计算出所需要的结果。

常见的化学计算问题解题方法包括:1. 单位换算法:在计算中,经常需要将一个单位转换为另一个单位。

例如,将摄氏度转换为华氏度或开尔文度,或将摩尔转换为克等。

在解题时,首先要明确给定的单位和目标单位,然后利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计算。

2. 平衡化学方程式法:当题目给出了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方程式时,我们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所包含的物质的量比关系进行计算。

例如,已知一定量的反应物,要求计算生成的产物的物质的量。

3. 氧化还原反应法: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核心。

通过观察反应物和产物的电荷差异,可以确定电子转移的数量,从而计算出物质的量。

此外,还需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程式来计算物质的量。

4. 摩尔浓度计算法: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通常用mol/L表示。

在计算摩尔浓度时,需要按照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进行计算。

5. 理想气体定律法:理想气体定律是描述理想气体行为的基本定律,包括波义尔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

在计算气体的性质或者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时,可以利用理想气体定律进行计算。

二、化学实验问题解题方法化学实验问题通常涉及到实验步骤、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常见的化学实验问题解题方法包括:1. 实验方法分析法:通过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实验步骤,从中找到关键点和主要步骤,根据化学原理进行推理和解答。

例如,根据实验条件和结果,判断反应类型、生成的产物以及反应机理。

2. 数据处理和分析法:在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处理实验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

例如,通过实验数据绘制图表、计算平均值或标准差,并进行数据比较和结果解释。

常见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1.关系式法所谓关系式法,就是根据化学概念、物质组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进行计算。

利用关系式的解题,可使运算过程大为简化。

其中包括守恒法。

所谓“守恒”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

运用守恒法解题可避免在纷纭复杂得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例1、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 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2.8%、含K 2CO 337.3% 取1g 该样品投入25mL2mol /L 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1.0mol /LKOH 溶液30.8mL 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的质量为多少?【解析】 本题化学反应复杂,数字处理烦琐,所发生的化学反应:KOH +HCl =KCl +H 2OK 2CO 3+2HCl=2KCl +H 2O +CO 2↑若根据反应通过所给出的量计算非常繁琐。

但若根据Cl —守恒,便可以看出:蒸发溶液所得KCl 固体中的Cl —,全部来自盐酸中的Cl -,即:生成的n(KCl)=n(HCl)=0.025L×2mol/Lm(KCl)=0.025L×2mol/L×74.5g/mol=3.725g例2 将纯铁丝5.21g 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在加热条件下,用2.53gKNO 3去氧化溶液中Fe 2+,待反应后剩余的Fe 2+离子尚需12mL0.3mol/LKMnO 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则KNO 3被还原后的产物为 ( )A 、N 2B 、NOC 、NO 2D 、NH 4NO 3【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Fe 2+变为Fe 3+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NO 3-和MnO 4-得电子的总数设n 为KNO 3的还原产物中N 的化合价,则(5.21g ÷56g/moL)×(3-2)=0.012L×0.3mol/L×(7-2)+(2.53g ÷101g/mol)×(5-n)解得 n=3 故KNO 3的还原产物为NO 。

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1.读题与理解在解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明确问题是要求求解物质的摩尔数、质量、体积等,还是需要计算溶解度、浓度等。

理解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信息,包括化学方程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等。

2.确定所需数据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所需要的数据,并将其整理出来。

通常包括已知数据和未知数据,已知数据可以通过题目给出的条件来确定,而未知数据则是需要解题的答案。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如果题目中给出了化学方程式,那么可以利用该方程式进行计算。

首先要平衡方程式,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是正确的。

然后根据已知数据和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未知数据。

4.利用摩尔计算和物质的量和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在化学计算中,摩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摩尔质量是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原子质量的单位质量,摩尔体积是气体的一个摩尔所占据的体积。

利用摩尔计算和物质的量和质量关系,可以进行物质的摩尔计算、质量计算、体积计算等。

5.考虑物质的量守恒和溶解度在一些题目中,需要考虑到物质的量守恒和溶解度等因素。

例如,在涉及到溶解度的计算题中,要根据溶解度表确定溶解度常数,然后根据已知物质的量计算溶质的溶解度。

6.注意单位的转换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确保所使用的单位是相互兼容的。

如果需要进行单位换算,可以借助于化学常数表或计算器。

7.检查计算结果计算完成后,要仔细检查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首先要检查计算的单位是否正确,是否满足题目给出的要求;其次要检查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是否符合化学常识。

8.给出完整的答案最后,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给出完整的答案,包括数值和单位。

有时候还需要给出解题的步骤和计算过程,以便审题人员理解和评判。

以上是解决化学计算题的一般技巧,具体题目的解答可能还需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不同类型和难度的题目需要灵活运用化学知识和计算方法,加强理解和实践,多进行练习和模拟,才能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技巧。

化学常见解题方法

化学常见解题方法

化学常见解题方法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解题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以便能够快速、准确地解决各种化学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解题方法。

一、化学计算问题的解题方法在化学学习中,计算问题是最为常见的。

化学计算问题通常包括化学式的计算、化学反应的计算、浓度计算等。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确定所求物质的量单位和相关的物理量,如质量、摩尔数、体积等。

2. 找到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并将其转化为所需的物理量以及其对应的数值。

3. 根据所给条件和所求物质之间的数学关系,选择适当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4. 将已知条件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结果,并注意保留正确的单位。

二、物质性质问题的解题方法物质性质问题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重要内容。

解决物质性质问题通常需要掌握各种实验方法和性质规律。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仔细分析问题,明确需要求解的物质性质。

例如,溶解度、电离度、物质的化学反应性等。

2. 回顾相关的实验方法,并注意实验条件的变化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应用已知的性质规律,寻找实验数据中的规律性质,如温度、浓度等因素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 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三、离子反应问题的解题方法离子反应问题是化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掌握离子的命名法和配离子的方法。

在解决离子反应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式。

2. 使用离子式对反应进行配离子,确保配离子的电荷平衡。

3. 根据离子反应的配离子结果,写出需要生成或减少的离子,以及相应的物质状态和化学方程式。

4. 在化学方程式中,可以进一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应用化学反应的规律,进行化学计算。

四、氧化还原反应问题的解题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解决氧化还原反应问题需要掌握氧化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平衡法则。

化学计算常见解题技巧

化学计算常见解题技巧

化学计算常见解题技巧1.守恒法一切物质的组成与转化均遵循着“守恒”规则。

例如:(1)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总数守恒。

(2)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守恒。

(3)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

(4)化学反应后的总能量守恒。

(5)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6)氧化还原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7)溶液稀释、浓缩、混合前后溶质量(质量或物质的量)守恒。

由于上述守恒关系不随微粒的组合方式或转化历程而改变,因此可不追究中间过程。

直接利用守恒关系列式计算或观察估算的方法即守恒法。

2.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某些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有关计算的一种方法。

差量可以是质量、气体物质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

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

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

3.关系式法关系式是表示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物质的量关系的一种简化的式子。

在多步反应的计算中,通过叠加化学方程式或利用原子守恒关系,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完成,正确提取关系式是用关系式法解题的关键。

4.平均值法混合物中某一量的平均值,必大于各组分中相应量的最小值而小于相应量中的最大值,这一原理称为平均值原理。

平均值法就是根据上述原理进行求解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有关混合物的计算,只要设法找出各组分的平均值,并根据题意迁移平均值含义,就会大大简化解题步骤,做到化繁为简。

平均值的特点是“抓中间,定两边”,适用于求有关混合物组成的分析判断。

一般思路是先求出混合物的有关平均值,然后根据平均值规律判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平均值通常是求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平均摩尔质量及平均原子个数等。

5.极值法极值法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法,是把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从原有的范围缩小到较小范围或个别情形来考查的一种思维方法。

该方法的使用可使问题由难变易、由繁变简。

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守恒法该方法的关键是找出题中隐含的原子个数、电荷数、质量或气体体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列出代数式进行计算。

包括关系式法、电荷守恒法、质量守恒法、差量法等。

(2)极值法这种方法就是从问题的极端去思考, 求出极值后确定某一区间,利用这一区间去推理、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

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时往往需要结合不等式法、平均值法。

(3)讨论法需要运用讨论法来解答的计算题, 往往在题中含有不确定的因素,答案也往往不是唯一的. 解题时需要对不确定的因素的每一种可能情况进行讨论。

(4)关系式法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分析,找到多步反应中最初的反应物和最终的生成物之间的定量关系直接进行计算。

当然,以上仅仅是几种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各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经验方法,各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在众多的方法中,无论使用哪一种,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题目中的明确提示,例如差值,守恒关系,反应规律,选项的数字特点、结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并结合通式、化学方程式、定义式、关系式等,确定应选的方法.②使用各种解题方法时,一定要将相关的量的关系搞清楚,尤其是差量、守恒、关系式等不要弄错,也不能凭空捏造,以免适得其反,弄巧反拙③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后盾,解题时应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入手,在分析题目条件上找方法,一时未能找到巧解方法,先从最基本方法求解,按步就班,再从中发掘速算方法。

[例题]例1.30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与5.12克铜片反应,当铜片全部反应完毕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S.T.P),则该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A)9mol/L(B)8mol/L(C)5mol/L(D)10mol/L例2.在一个体积为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3Y(g) 2Q(g)+n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

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

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

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1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要掌握化学计算,应了解中学化学计算的类型,不同类型解题方法是有所不同的,因此我把中学化学中出现的解题方法归纳如下。

一、守恒法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组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

(一)质量守恒法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例题1】1500C时,碳酸铵完全分解产生气态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A)96倍(B)48倍(C)12倍(D)32倍(二)元素守恒法元素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

【例题2】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2.8%、含K2CO337.3% 取1克该样品投入25毫升2摩/升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1.0摩/升KOH溶液30.8毫升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A)1克(B)3.725克(C)0.797克(D)2.836克(三)电荷守恒法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

【例题3】在Na2SO4和K2SO4的混和溶液中,如果[Na+]=0.2摩/升,[SO42-]=x摩/升,[K+]=y 摩/升,则x和y的关系是(A)x=0.5y (B)x=0.1+0.5y (C)y=2(x-0.1) (D)y=2x-0.1(四)电子得失守恒法电子得失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原电池或电解池中均如此。

【例题4】将纯铁丝5.21克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在加热条件下,用2.53克KNO3去氧化溶液中亚铁离子,待反应后剩余的Fe2+离子尚需12毫升0.3摩/升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写出硝酸钾和氯化亚铁完全反应的方程式。

专题 化学计算中的五大方法

专题 化学计算中的五大方法

专题 化学计算中的五大方法方法一 质量守恒法质量守恒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总质量与生成的生成物总质量相等的原理,进行有关计算。

近观近几年高考化学题,每年都对有关守恒法的计算进行考查。

其实,高考对计算的考查,更重基础、更重方法。

守恒法是解决化学计算问题常用的一种快速、简便而又准确的一种方法,在考试时既可节省时间又可提高准确率。

所谓守恒,就是指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

——————[1个示范例]——————在反应A +2B===C +2D 中,已知C 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 g A 与B 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C ,则在此反应中参与反应的B 和生成的D 的质量之比为( )A .16∶9B .23∶9C .32∶9D .46∶9【解析】 根据A +2B===C +2D 知生成4.4 g C 时生成D 的质量为2×922×4.4 g =3.6 g ,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3.6 g +4.4 g -1.6 g =6.4 g ,故参加反应的B 与生成的D 的质量比为6.4 g ∶3.6 g =16∶9。

【答案】 A——————[1个强化练]——————1.白色固体PCl 5受热即挥发并发生分解:PCl 5(s)PCl 3(g)+Cl 2(g)。

现将5.84 g PCl 5装入2.05 L 真空密闭容器中,在277 ℃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为1.01×105 Pa ,经测定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则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方法二 原子守恒法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物质的量不会改变,即原子守恒。

原子守恒法又可称为元素或原子团守恒法,它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物质的量不会改变,即原子守恒。

化学计算解题方法例析

化学计算解题方法例析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要掌握化学计算,应了解中学化学计算的类型,不同类型解题方法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这里把中学化学中常出现的解题方法归纳如下,每种类型都举例加以说明。

1. 守恒法所谓“守恒”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作为依据,寻找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总数绝对值相等;复分解反应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量相等;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几个连续或平行反应前后某种微粒的物质的量相等作为解题的基本思路。

运用守恒法解题既可避免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提高解题的速度,又可避免在纷纭复杂的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例1. 在和的混合溶液中,如果摩/升,摩/升,摩/升,则x和y的关系是()A. x=0.5yB. x=0.1+0.5yC. D.分析:可假设溶液体积为1L,那么物质的量为0.2摩,物质的量为x摩,物质的量为y摩,根据电荷守恒可得,所以答案为BC。

2. 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

其中的差量主要包括:质量差、物质的量之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差等。

这种差量跟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相应的量成比例关系,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然后求解。

解题关键是能从反应方程式中正确找出对应于题目中“实际差量”的“理论差量”。

例2. 10毫升CO和的混合气体在50毫升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测得气体体积为56毫升,求此CO的体积。

分析:原混合气体总体积为60毫升,反应后为56毫升,体积减少了4毫升。

剩余气体应该是不反应的氮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

减少的气体是由于发生了以下反应造成的体积减少2 1 2 1毫升V 4毫升计算可得V=8毫升3. 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作为一种简化的解题方法,应用于某些基于二元混合体系所产生的具有平均意义的数值的计算问题,表现出简化思路、简便运算等显著优点。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打印版)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打印版)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打印版)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掌握解题方法对于学生提升化学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解题能力。

1. 梳理题意在解决化学计算题之前,首先需仔细阅读题目,理清题意。

特别关注题目中提到的物质、性质、条件、计算量等。

可以标注、划线或做简单的注释,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2. 明确所需求解的量在理清题意后,需要明确需要求解的量。

化学计算题常涉及摩尔质量、摩尔比、物质的量、摩尔浓度等。

将问题的核心数值抽取出来,并确认需要使用哪些公式进行计算。

3. 单位换算和计算公式单位换算在化学计算中经常出现,特别是涉及物质的量、浓度等。

需要熟悉常用的单位换算关系,并将数值一致转换为所需的单位。

另外,不同类型的计算题目会涉及不同的计算公式,需要掌握各类常见的化学计算公式。

4. 解题步骤解题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列出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量。

- 第二步,进行单位换算,确保所有数值的单位一致。

- 第三步,根据所需求解的量,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 第四步,代入已知条件的数值,并进行计算。

- 第五步,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5. 练和实践化学计算需要通过大量的练和实践来提升。

建议学生多做化学计算题,并在解答后仔细分析解题步骤和思路。

通过不断的练和实践,掌握解题方法,并培养自己的计算能力。

6. 注意事项在解决化学计算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单位换算,确保单位一致。

- 注意计算公式的选择和正确代入已知条件。

- 注意使用计算器和表格等辅助工具,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 注意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避免低级错误。

结论掌握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梳理题意、明确求解量、掌握单位换算和计算公式、遵循解题步骤、进行练和实践以及注意事项,学生可以提升化学计算的能力,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初三化学专题: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初三化学专题: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初三化学专题: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化学计算题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考查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能培养大家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初三化学中,计算题的类型多种多样,解题方法也各有不同。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通过化学式可以进行多种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例如,计算二氧化碳(CO₂)的相对分子质量,碳(C)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氧(O)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16,所以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 16×2 = 44。

2、计算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

以水(H₂O)为例,氢(H)和氧(O)的质量比为:(1×2)∶16 =1∶8。

3、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例如,在氧化铁(Fe₂O₃)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2÷160)×100% = 70%。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重点。

1、解题步骤(1)设未知数:设所求物质的质量为 x(一般带单位)。

(2)写出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列出比例式。

(5)求解:计算出未知数的值。

(6)简明地写出答案。

2、注意事项(1)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

(2)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是混合物的质量,要先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

(3)计算过程中单位要统一。

例如,实验室用 10g 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316 3210g x316 / 10g = 32 / xx = 101g答:可制得氧气 101g。

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几种解题方法

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几种解题方法

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几种解题方法于万青【期刊名称】《高中数理化》【年(卷),期】2012(000)022【总页数】1页(P58)【作者】于万青【作者单位】河北省南宫中学【正文语种】中文化学计算题的情景、数字千变万化,但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稳定的,它体现了化学计算的精髓和灵魂,是化学计算中最本质的东西.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化学方程式法,还有几种方法值得注意.1 差量法即根据化学反应,比较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量”的变化,找到计算的理论差值.这个差值可以是质量、体积、压强、物质的量、热量、质量等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有关“量”成正比.其实质是借助数学中的“等比定理”,列出相应的关系,得出相应的结论.例1 将3.36L某氮的气态氧化物与过量的氢气混合,一定条件下生成液态水和无公害的气体,恢复到原来状态,气体体积减小了10.08L,则原氮的氧化物是什么?由讨论可知原氮的氧化物是N2O3.2 守恒法所谓“守恒”就是在反应过程中存在某种等量关系,如质量守恒、转移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利用守恒可跳出繁琐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达到简捷、方便、准确.例2 镁铝合金溶于过量的500mL盐酸中,逐滴加入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沉淀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的量的关系如上图所示,计算盐酸的浓度.当生成沉淀最多时,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由守恒法可知:HCl~NaCl~NaOH.所以盐酸的浓度为:2mol·L-1×500mL/500mL=2mol·L-1,这样计算迅速准确.3 关系式法对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即前一个反应的产物是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可以根据“化合物中部分的利用率等于整体的利用率、每步反应的转化率之积等于整个过程的转化率”,由始态到终态,根据元素质量守恒或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关系,省略繁杂的中间过程,列出简捷的关系式,直接得出正确的结论.例3 工业上用硫铁矿煅烧制取SO2时,硫的损失率为2%,SO2接触氧化制SO3时,SO2的转化率为90%,用水吸收SO3得硫酸的产率为96%.求用100t纯度为75%的硫铁矿可制得98%的浓硫酸多少t?4 估算法从有关概念入手,充分利用边界条件、极限等进行速算,巧解.例4 在压强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盛有22.4mLNO气体,若通入11.2mLO2(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则气体的密度是().A 等于1.369g·L-1;B 等于2.054g·L-1;C 在1.369和2.054g·L-1之间;D 大于2.054g·L-1气体恰好反应生成NO2,此时的密度应为4 6/22.4=2.054g·L-1,由于一部分 NO2 又转化为气体体积减小密度增大,所以选D.5 讨论法充分利用题中有关信息,深挖含义,根据化学中特有的数值常量,利用讨论、排除等方法得出正确结论.例5 某金属单质与硝酸恰好反应生成氧化物,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5,则还原后N 化合价是____.设反应后金属的化合价为x,氮元素的化合价为y,由转移电子守恒可知(x-0)×1=(5-x)×(5-y),可求得,又根据元素化合价的特点,x、y为正整数可知x=4、y=1.。

化学计算中的五种基本解题方法

化学计算中的五种基本解题方法

化学计算中的五种基本解题方法【题型说明】高考命题中,最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有“差量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终态法"等,在这几种计算方法中,充分体现了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核心作用和纽带作用,依据方程式的计算又是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其解题过程如下: (1)化学方程式中有关量的关系a A(g)+b B(g)===c C(g)+d D(g)质量比aM A ∶bM B ∶cM C∶dM D物质的量比a∶b∶c∶d体积比a∶b∶c∶d(2)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②依据题中所给信息及化学方程式判断过量物质,用完全反应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③把已知的和需要求解的量[用n(B)、V(B)、m(B)或设未知数为x表示]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有关化学式的下面,两个量及单位“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④选择有关量(如物质的量、气体体积、质量等)的关系作为计算依据,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妙用[题型示例]【示例1】(2014·安徽名校联考)16 mL由NO与NH3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于400 ℃左右可发生反应:6NO+4NH35N2+6H2O(g),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变为17.5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有四种情况:①5∶3、②3∶2、③4∶3、④9∶7。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思路点拨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可用差量法直接求解。

6NO + 4NH 35N 2+6H 2O (g ) ΔV (气体的体积差)6 mL 4 mL 5 mL 6 mL (5+6)-(4+6)=1(mL )(理论差量)9 mL 6 mL 17.5-16=1。

5(mL)(实际差量)由此可知共消耗15 mL 气体,还剩余1 mL 气体,假设剩余的气体全部是NO,则V (NO )∶V (NH 3)=(9 mL +1 mL)∶6 mL =5∶3,假设剩余的气体全部是NH 3,则V (NO )∶V (NH 3)=9 mL ∶(6 mL +1 mL)=9∶7,但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剩余气体实际上是NO 、NH 3的混合气体,故V (NO )∶V (NH 3)介于5∶3与9∶7之间,对照所给的数据知3∶2与4∶3在此区间内。

化学计算解题方式

化学计算解题方式

化学(计算)中的几种思维方式所有的化学计算方式,无非就是“想清楚,找关系,列式子,卡西欧”,想清楚不是盲目的落笔写大量的方程式,而是要在题目描述中找到最契合的思维方式,肯定最有效的解题途径,迅速解决战斗。

一.守恒法化学反映的实质是原子间从头组合形成新的物质,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映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式叫做守恒法。

一、元素守恒法化学反映的实质是各元素原子的从头组合,元素原子守恒就是化学反映前后各元素原子的量(物质的量、质量)维持不变。

在研究多步反映或循环反映时,可将多步反映或循环反映看成一个整体来把握,运用关系式及元素守恒等思想方式,将复杂问题快速准确地解决。

①.在空气中加热铜粉,使其全数变成氧化铜,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待反映完毕后,再加热蒸发溶剂,那么可制得硫酸铜晶体的质量是A.B.C.12g D.24g②.把克铜投入盛有必然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当在标准状况下搜集到升气体时,金属铜恰好全数消耗。

求反映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

③.(2017黄浦二模改)当铜与必然浓度硝酸反映时,可将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u+HNO3→Cu(NO3)2+NO↑+NO2↑+H2O若是取得的NO和NO2的物质的量别离为和,则参加反映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二、电子得失守恒法电子得失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映时,氧化剂取得的电子数必然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包括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映、原电池、电解池。

采用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氧化还原反映的计算问题,特别适合于反映进程不清楚、生成产物不明确的信息反映或多种反映并存的情形。

解题时,第一要仔细审题,分析化学反映的特点或本质关系,明确题目已知条件和解答要求的联系,利用这些反映的特点或本质关系,将条件不明的问题转变成简单明了的守恒关系,从而大大降低题目的讨论难度和运算量。

①.(2017静安一模改)18.向KOH 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氯气恰好完成反映生成三种含氯盐:、和X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A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3.白色固体PCl5受热即挥发并发生分解: PCl5(g)
PCl3(g)
+Cl2(g)。现将5.84 g PCl5装入2.05 L真空密闭容器中,在
277 ℃ 下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为1.01×105 Pa,经计算可
知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平衡时 PCl5的分解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
题型五
(2)设样品中 CuCl 的质量为 z。 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CuCl~Fe2 ~Ce4
+ +
99.5 g 1 mol 则: z = - - 0.100 0 mol· L 1×24.60×10 3L z=0.244 8 g 0.244 8 g CuCl 的质量分数为 ×100%=97.92% 0.250 0 g 97.92%>96.50%,所以样品中的 CuCl 符合标准。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由此可知共消耗15 mL气体,还剩余1 mL气体,假设剩余 的气体全部是NO,则V(NO)∶V(NH3)=(9 mL+1 mL)∶6 mL = 5∶3 , 假 设 剩 余 的 气 体 全 部 是 NH3 , 则 V(NO)∶V(NH3)=9 mL∶(6 mL+1 mL)=9∶7,但因该反 应是可逆反应,剩余气体实际上是NO、NH3的混合气体, 故 V(NO)∶V(NH3) 介于 5∶3 与 9∶7 之间,对照所给的数据 知3∶2与4∶3在此区间内。
0.1 mol 显然 x=0.05 mol, 则 V(H2)=0.05 mol×22.4 L· mol-1=1.12 L。
答案
1.12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方法指导】 多步连续反应计算的特征是多个化学反应连续发生,起始
物与目标物之间存在定量关系。解题时应先写出有关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依据方程式找出连续反应的过程中不同反 应步骤之间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关系,最后确定已 知物和目标产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列出计算式求 解,从而简化运算过程。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解析
(1)设需要 CuSO4· 5H2O 的质量为 x, H2O 的质量为 y。
CuSO4· 5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50,CuSO4 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 160,依题意有 160 ×x 250 20.0 = ,x∶y=5∶11。 100 x+ y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题组精练]
1.工业上制硫酸的主要反应如下: 高温 4FeS2 + 11O2 ===== 2Fe2O3 + 8SO2 SO3+H2O===H2SO4 煅烧 2.5 t 含 85%FeS2 的黄铁矿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时, FeS2 中的 S 有 5.0%损失而混入炉渣, 可制得____________t 98% 的硫酸。 催化剂 2SO2 + O2 ===== 2SO3 △
答案
(1)5∶11
(2)符合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解题建模】 应用有关化学方程式或原子守恒规律找出物质变化过程中
已知量与待求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 即找准关系式 ) ,然后列
式计算。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极限思维的妙用——极值法 [题型示例] 【示例 3】 将一定质量的 Mg 、 Zn、 Al 混合物与足量稀 H2SO4 反应,生成H2 2.8 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双 选) ( )。
2CO 可知,当产物全部是 CO2 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 温度和体积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不变;当产物全部是 CO 时, 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 1 倍,温度和体积不变时压强增大 1 倍,现在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 1.4 倍,故产物既有 CO2,又 8g 有 CO。n(O2)= - =0.25 mol,由阿伏加德罗定律 32 g· mol 1 可知,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 1.4 倍,气体的物质的量变为原 来的 1.4 倍,即 Δn(气体)=0.25 mol×(1.4-1)=0.1 mol。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2C

高温 O2=====2CO 1 mol 0.1 mol 高温 O2=====CO2 0.15 mol
Δn(气体) 1 mol 0.1 mol
2 mol 0.2 mol
则生成 CO 消耗 0.1 mol O2,生成 CO2 消耗 0.15 mol O2。 C 0.15 mol +
故 n(C) = 0.2 mol + 0.15 mol = 0.35 mol , m(C) = 0.35 mol×12 g· mol-1=4.2 g。
答案
B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2.为了检验某含有 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 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
A.①②
C.②③
题型一
B.①④
D.③④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思路点拨 求解。
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可用差量法直接 5N2+6H2O(g) 5 mL 6 mL ΔV(气体的体积差) (5+6)-(4+6)=1(mL) (理论差量) 17.5-16=1.5(mL) (实际差量)
6NO+4NH3 6 mL 4 mL 9 mL 6 mL
答案
78.6%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解题模板】 步骤:一是表示出理论差值及相应反应物、生成物对应的 物理量,要注意不同物质的物理量及单位间的对应关系;
二是表示出实际差量并写在相应位臵 (注意应将理论差值与
实际差值写在化学方程式最右侧);三是根据比例关系建立 方程式并求出结果。 图示:
题型一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2)准确称取所制备的0.250 0 g CuCl样品置于一定量的0.5 mol·L-1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水20 mL,
用0.100 0 mol·L-1的Ce(SO4)2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24.60
mL Ce(SO4)2溶液。有关化学反应为 Fe3++CuCl===Fe2++Cu2++Cl- Ce4++Fe2+===Fe3++Ce3+ 通过计算说明上述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准。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Βιβλιοθήκη 题型四题型五[题组精练] 1.一定质量的碳和8 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于高温下反应,恢复 到原来的温度,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1.4倍,则参
加反应的碳的质量为
A.2.4 g C.6 g B.4.2 g D.无法确定
(
)。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解析
高温 高温 由化学方程式:C+O2=====CO2 和 2C+O2=====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妙用
[题型示例]
【示例 1】 (2014·安徽名校联考 )16 mL由 NO与NH3组成的混
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于 400 ℃左右可发生反应: 6NO+
4NH3 5N2+6H2O(g),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 积变为17.5 mL,则原混合气体中 NO与 NH3的物质的量之 比有四种情况:① 5∶3 、② 3∶2、③ 4∶3、④ 9∶7。其中 正确的是 ( )。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解析
5.84 g 原 n(PCl5) = ≈0.028 mol ,设分解的 208.5 g· mol-1 PCl3(g)+Cl2(g) 1 1 物质的量增加(Δn) 1 0.05 mol-0.028 mol =0.022 mol
PCl5 的物质的量为 x mol,则 PCl5(g) 1 x mol 所以 x=0.022 0.022 mol PCl5 的分解率= ×100%≈78.6%。 0.028 mol
数 )是
84w2-53w1 A. 31w1 73w2-42w1 C. 31w1 84w1-w2 B. 31w1 115w2-84w1 D. 31w1
(
)。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解析
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 Δm 62 (w1-w2)g
△ 2NaHCO3=====Na2CO3+H2O+CO2↑ 168 m(NaHCO3) 106
综合课时3 化学计算中的五种基本解题方法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题型说明】 高考命题中,最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有 “差量法”、“关 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终态法”等, 在这几种计算方法中,充分体现了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 的核心作用和纽带作用,依据方程式的计算又是各种计算 方法的基础,其解题过程如下: (1)化学方程式中有关量的关系 aA(g) + bB(g) 质量比 物质的量比 体积比 aMA ∶ a a
答案 3.36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2 . (2014· 北京房山区模拟 ) 氯化亚铜 (CuCl) 是重要的化工原 料。国家标准规定合格CuCl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为CuCl的
质量分数大于96.50%。工业上常通过下列反应制备CuCl:
2CuSO4 + Na2SO3 + 2NaCl + Na2CO3===2CuCl↓ + 3Na2SO4+CO2↑ (1)CuCl制备过程中需要质量分数为 20.0%的 CuSO4溶液, 试 计 算 配 制 该 溶 液 所 需 的 CuSO4·5H2O 与 H2O 的 质 量 之 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