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杠杆习题及答案说课材料
《杠杆》说课稿(中学 物理课件)

《杠杆》说课稿王续伯我说课的内容是《杠杆》,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一节。
下面我分西部分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二物理课本第十二章内容,教材第12章分别各用一节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是本章第二部分的主体内容。
杠杆平衡条件是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起到统领全章的作用。
本章内容与下章知识联系密切,学好本章知识就能为下章知识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学生已初步形成的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他们厌倦了教师的单独说教,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二、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初步理解力臂的感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杠杆的一些应用。
⒉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三、教学重点、难点杠杆平衡的条件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本章其他几节所述物理规律的理论依据,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杠杆及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和画法应是本节课的难点。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1. 第一题某物体放置在杠杆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150g,物体B的质量为300g,杠杆的长度为20cm。
求物体A和物体B的平衡位置。
解答:根据杠杆定律:物体A ×杠杆A = 物体B ×杠杆B(0.15kg ×杠杆A) = (0.3kg ×杠杆B)0.15 ×杠杆A = 0.3 × (20 - 杠杆A)0.15 ×杠杆A = 6 - 0.3 ×杠杆A0.45 ×杠杆A = 6杠杆A = 13.33cm所以,物体A和物体B的平衡位置在杠杆左侧13.33cm的位置。
2. 第二题一根杠杆的长度为30cm,杠杆两端分别放置了质量为200g和400g 的物体,物体B位于杠杆左端,物体A位于杠杆右端,使杠杆保持平衡,求物体A到杠杆左端的距离。
解答:根据杠杆定律:物体A ×杠杆A = 物体B ×杠杆B(0.2kg ×杠杆A) = (0.4kg ×杠杆B)0.2 ×杠杆A = 0.4 × (30 - 杠杆A)0.2 ×杠杆A = 12 - 0.4 ×杠杆A0.6 ×杠杆A = 12杠杆A = 20cm所以,物体A到杠杆左端的距离为20cm。
3. 第三题一个杠杆两端的物体分别为一个质量为0.2kg的物体A和一个质量为0.3kg的物体B,物体A位于杠杆右端,物体B位于杠杆左端,杠杆的长度为40cm。
求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
解答:根据杠杆定律:物体A ×杠杆A = 物体B ×杠杆B(0.2kg ×杠杆A) = (0.3kg ×杠杆B)0.2 ×杠杆A = 0.3 × (40 - 杠杆A)0.2 ×杠杆A = 12 - 0.3 ×杠杆A0.5 ×杠杆A = 12杠杆A = 24cm所以,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为24cm。
物理杠杆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物理13.4 杠杆习题及答案一、作图题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4、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5、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块石头,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
(1)在图上标出: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 ;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
(2)在杠杆上画出撬动石头动力F为最小时的方向。
6、 (10·宿迁)为使杠杆ON在图乙位置能保持静止,需在M点施加一个力F.画出物体A对杆的拉力的力臂和在M点对杆的最小拉力F的示意图;7、(10·)图是吊车吊起重物的情景,点O是起重臂OB的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F1、F2的力臂L 1、L2。
8、(10·)(2分)如图所示,铡刀工作时的动力F1,O为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和铡刀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
9、(10·)如图11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10、(1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1、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的动力,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
12、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1)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
13、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14、如图所示,曲杠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作用在C点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15、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16、⑴如图所示,一把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壶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杠杆》说课稿1我说课的内容是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一课时。
本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教学的构思。
一、教材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课。
教材第五、六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即便是在学科的知识考察当中,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常考点,因此,无论是在传统教材,还是新教材当中,杠杆这一节课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
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剪刀、指甲刀、夹子、筷子等物体,但仅仅是会使用,没有深入地研究这些物体的特点。
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一些杠杆的图标,让学生寻找他们的共同特征,引导他们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杆的概念,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
再结合明确有关杠杆的概念。
然后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寻找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再次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接着让学生运用杠杆的知识对三类杠杆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物理新课标》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特征,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和技能目标:(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完整版)杠杆练习试题带答案解析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1课时杠杆及其平衡条件1.认识杠杆的形状:(1)不一定所有的杠杆都像“杠”或“棒”,有的杠杆像“板”或“片”.(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3)杠杆的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上其他位置.2.杠杆支点与动力方向和阻力方向之间的关系:若支点在杠杆中间,两力方向基本相同;若支点在杠杆的一端,两力方向应该相反.3.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前者促使杠杆转动,后者阻碍杠杆转动,它们的作用效果总是相反的.4.运用公式F1l1=F2l2进行计算时,力的单位应该用牛顿,而力臂的单位可以是米、分米、厘米,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一定要统一.注意这时力与力臂的乘积不是计算功,单位也不是焦耳.1.力臂是点到线(“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既不是力相等,也不是力臂相等.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问题时,当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时,则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否则杠杆不平衡.01课前预习知识点1杠杆及其五要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棒叫杠杆.2.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________,使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______,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______.知识点2杠杆的平衡条件3.当杠杆处于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4.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________=阻力×________,即F1×______=F2×________.02当堂训练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杠杆一定有支点C.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D.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2.(潍坊中考)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可以看作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它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A.F1·OC=F2·OA B.F1·OD=F2·OBC.F1·OE=F2·OA D.F1·OE=F2·OB3.(南宁中考)如图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A处悬挂钩码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6个4.(北京中考)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线段________(填“OA”或“AC”)表示力F的力臂.5.(益阳中考)如图是自行车手闸示意图,手闸是一个简单机械,这种简单机械的名称是________,当图中手对车闸的作用力F=10 N时,刹车拉线受到力的大小为________N.03课后作业6.(东营中考)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杠杆会()A.左端下降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B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B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上,在杠杆的A点悬挂一重为20 N 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OB长为50 cm,OA长为30 cm,∠B=30°.(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1的力臂.(2)拉力F1的大小是多少?【提示】从支点作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线,即可得到动力臂l1.由于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则阻力臂l2=OA=30 cm,根据几何知识可知:l1=OB/2=50 cm/2=25 cm,则F1×l1=F2×l2,F1×25 cm=20 N×30 cm,F1=24 N.【答案】(1)如图所示(2)24 N【方法归纳】解答与杠杆相关的计算题,一定要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找准杠杆的五要素.7.(广州中考)AC硬棒质量忽略不计,在棒的B、C两点施加力F1、F2,F2的方向沿OO′线,棒在如图所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则()A .F 1<F 2B .F 1=s 2s 1F 2C .F 1力臂小于s 1D .F 2方向沿OO′线向下8.(厦门中考)用细绳系住厚度不均匀的木板的O 处,木板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且上表面保持水平.如图所示,两玩具车同时从O 点附近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要使木板在此过程始终保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两车的质量相等B .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C .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D .两车同时到达木板两端9.(莱芜中考)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 1、F 2的作用下(F 2未画出)处于平衡状态.O 为支点,L 2是力F 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F 1的力臂L 1和力F 2的示意图.10.(聊城中考)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所示,这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请将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次数 动力F 1(N)①________②________阻力臂l 2(m)120.110.2(3)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挑战自我11.(烟台中考)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O 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的作用力F ,使杆从OA 位置匀速转到OB 位置的过程中,力F 的大小将( )A .一直是变大的B .一直是变小的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第2课时生活中的杠杆1.省力杠杆:省力杠杆的动力臂要大于阻力臂,从而使动力小于阻力.生活中的撬棒、羊角锤、手推车、起子等都是省力杠杆.2.费力杠杆:费力杠杆的动力臂要小于阻力臂,从而使动力大于阻力.生活中钓鱼竿、筷子、缝纫机脚踏板、铁锹、理发剪刀等都是费力杠杆.3.等臂杠杆: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生活中的天平、跷跷板、定滑轮都可看成等臂杠杆.1.动力和阻力不一定必须在支点的两侧,也可以在支点的同侧;2.求最小动力时,一定要在杠杆上寻找离支点最远的点作为动力作用点.如图,在一次野外活动中,小明用一木棒扛一包裹吃力前行.为减轻肩部所受压力,他可以把肩膀向________移动,离包裹________一点.【提示】以手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肩L肩=F物L物,若要减小肩部所受压力,应增大肩的力臂,把肩膀向后移动,离包裹近一点.【答案】后近01课前预习知识点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___阻力臂,________省力,但______距离.2.费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_阻力臂,______省力,但______距离.3.等臂杠杆的动力臂______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4.杠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许多巧妙地应用,有时人们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为了________;有时却要使用费力杠杆,那又是为了________.02当堂训练1.(潍坊中考)下列图中所示的工具,属于等臂杠杆的是()A.镊子B.钳子C.起子D.天平2.(滨州中考)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要剪断铁丝等较硬的物体,下图中的4种剪刀应选择()3.(吉林中考)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支笔构成了一个________,可以轻松地举起很重的书,小指离支点越远,所用的力越______.4.市政府实行的“绿色早餐工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推车供应早餐,餐点均匀摆放在推车内.当售货员将推车前轮推到路沿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__(填“前轮”或“后轮”);当后轮遇到路沿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__(填“前轮”或“后轮”).后一种情况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__杠杆.03课后作业5.(常州中考)如图所示,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A.一定是省力杠杆B.一定是费力杠杆C.一定是等臂杠杆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6.(宁夏中考)校工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的轴处靠近,这样做是为了() A.增大阻力臂,省力B.减小阻力臂,省力C.增大动力臂,方便D.减小动力臂,方便7.(南通中考)如图,小明用一轻质杠杆自制简易密度秤的过程中,在A端的空桶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改变物体M悬挂点B的位置,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下列关于密度秤制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相同B.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C.悬点O适当右移,秤的量程会增大D.增大M的质量,秤的量程会增大8.(威海中考)如图是吊车起吊货物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撑杆为圆弧状,工作时它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从而将货物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吊臂是一省力杠杆,但要费距离B.吊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可以省功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的力臂变小D.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渐渐变小9.如图甲所示的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胶棉拖把,只需要用手在A处向上拉动即可把海绵里的水挤干,非常方便、卫生.这里拉杆ABC是________(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如图乙所示,海绵被折叠、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10.如图所示是一个小鸟自动饮水玩具,只要这个玩具小鸟面前有水它就会不断点头饮水.这个玩具小鸟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小鸟的头部所受重力看做动力,尾部所受重力看做阻力,在小鸟工作到图示位置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菏泽中考)用一杆秤称得物体的质量是2 kg,如图所示.根据杆秤上秤钩、提纽和秤砣三者的位置关系,估测出秤砣的质量大约是________kg.挑战自我12.(无锡中考)某人在动物园内,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在称象过程中,他用到了吊车、铁笼和一根很长的配槽钢等辅助工具,操作步骤如下:a.如图甲所示,将铁笼系于槽钢上的B点,当吊车吊钩在槽钢上的悬吊点移至O点时,槽钢在水平位置平衡.b.将大象引入铁笼,保持吊钩悬吊点O点和铁笼悬挂点B点的位置不变,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槽钢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测得OB=6 cm,OA=9 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0 N,根据上述数据测出了大象的重量.(1)大象的重为__________N.(2)设计步骤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1课时杠杆及其平衡条件课前预习1.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 2.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静止匀速转动 4.动力臂阻力臂l1l2当堂训练1.B 2.D 3.B 4.OA 5.杠杆40课后作业6.A7.C8.C9.10.(1)右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且便于从杆上直接读出力臂(2)动力臂l1(m)阻力F2(N)(3)不可靠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11.C第2课时生活中的杠杆课前预习1.大于能费 2.小于不能省 3.等于 4.省力省距离当堂训练1.D 2.D 3.杠杆小 4.后轮前轮省力课后作业5.D 6.B7.C8.D9.省力形状10.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11.0.512.(1)3×104(2)消除槽钢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物理杠杆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物理13.4 杠杆习题及答案一、作图题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 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4、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5、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块石头,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
(1)在图上标出: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 ;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
(2)在杠杆上画出撬动石头动力F为最小时的方向。
6、(10·宿迁)为使杠杆ON在图乙位置能保持静止,需在M点施加一个力F.画出物体A对杆的拉力的力臂和在M点对杆的最小拉力F 的示意图;7、(10·百色)图是吊车吊起重物的情景,点O是起重臂OB的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F1、F2的力臂L 1、L2。
8、(10·茂名)(2分)如图所示,铡刀工作时的动力F1,O为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和铡刀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
9、(10·河南)如图11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10、(10·德州)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 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1、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的动力,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
12、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1)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
13、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14、如图所示,曲杠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作用在C点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15、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16、⑴如图所示,一把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壶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习题 包含答案解析.docx

12.1《杠杆》习题一、基础过关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只有静止在水平位置才是处于平衡状态B.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一定在支点的两侧C.杠杆一定有支点D.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的正中间2.图1中,F的力臂表示正确的是()图13.如图2,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处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增大动力臂,省力D.减小阻力臂,省力Y图24.杆秤是一种很古老但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
小林同学用一杆秤称一实心球的质量,如图3所示。
当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驼拉线正好压在4kg的刻度线上。
根据秤驼拉线、提纽和称钩所在秤杆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粗略关系,可以估测出秤碇的质量大约是()A. 10gB. 400gC. 1000gD. 4000gI 提纽实心球5.地震中,滚滚的山石挡住了道路。
增援人员要用撬棒撬开山石,分别沿如图4所示的四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A.沿Fi方向B.沿F2方向C.沿F3方向D.沿尸4方向图46.如图5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D.无法判断图57.如图6,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A. “3"的位置B. “6"的位置C. “9”的位置D. “12"的位置图68.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
如图7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由图7可以看出,这是一个()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C.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D.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9. 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
初二下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ppt

初二下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ppt 杠杆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杠杆的原理和应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初二下学期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的PPT。
1. 第一题某个质量为20kg的物体放在杠杆的左侧,杠杆左侧的长度为2m,右侧的长度为1m。
左侧的力为30N,右侧的力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杠杆原理:左侧力的力矩 = 右侧力的力矩(30N) * (2m) = 右侧力 * (1m)右侧力 = (30N) * (2m) / (1m) = 60N因此,右侧的力为60N。
2. 第二题某个杠杆的长度为3m,左侧的力为40N,右侧的力为10N。
杠杆平衡,负载位于杠杆的左侧还是右侧?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杠杆平衡条件:左侧力的力矩 = 右侧力的力矩(40N) * (3m) = (10N) * (x)40N * 3m = 10N * x120N * m = 10N * xx = (120N * m) / 10N = 12m因此,负载位于杠杆的右侧,距离负载的位置大约为12m。
3. 第三题某个杠杆的左侧长度为5m,右侧长度为2m。
在杠杆左侧施加的力为50N,使得杠杆平衡。
若小孩站在杠杆的右侧,使得杠杆再次平衡,他施加的力应为多少?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杠杆平衡条件:左侧力的力矩 = 右侧力的力矩(50N) * (5m) = 右侧力 * (2m)右侧力 = (50N) * (5m) / (2m) = 125N因此,小孩需要施加125N的力才能使得杠杆平衡。
4. 第四题某个杠杆左侧的长度为6m,右侧的长度为4m。
左侧施加的力为60N,右侧施加的力为F。
若杠杆平衡,则右侧施加的力F等于多少?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杠杆平衡条件:左侧力的力矩 = 右侧力的力矩(60N) * (6m) = F * (4m)360N * m = 4F * mF = 360N / 4 = 90N因此,右侧施加的力F等于90N。
《杠杆》说课稿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杠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杠杆》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
理论方面:通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平衡条件的理解。
实践方面: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对事物现象本质的了解。
知识过渡方面:对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等力学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对知识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
能力现状:初中生有一定的自主研究能力但不全面,容易受感官经验的限制,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会习惯性的关注表面的直接关系,难以突破到对现象的本质了解。
学习心理:八年级学生初学物理,对新知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探索、交流和思考,有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拓展。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教学目标物理观念:认识杠杆,能够识别杠杆,知道杠杆的五要素以及杠杆平衡条件。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归纳出杠杆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建立力臂的概念。
实验探究: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并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科学的探究过程、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通过对实验器材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教学难点:力臂概念的构建和力臂大小的测量。
四、教法和学法1.教法:情景导入法、问题讨论法、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等方法启发学生,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从身边常见的工具着手进行探究活动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并利用自制教具帮助学生构建力臂的概念、测量力臂的大小,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来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杠杆》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杠杆》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杠杆》说课稿1我说课的内容是《杠杆》,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4节。
下面我分四部分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材第12章分别各用一节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杠杆,什么是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的机械中识别杠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作用。
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的引入,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部分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主要运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包括发现法、讲练法、探究、合作等。
辅之其他教学方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使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得以更好的实现。
并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
第三部分教学程序设计教学程序分四个环节⑴创设情景引入问题教师以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为话题,提出疑问。
展示最简单的是杆,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杠杆。
物理杠杆习题和答案

(人教版)初三物理13.4 杠杆习题及答案一、作图题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4、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5、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块石头.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
(1)在图上标出: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 ;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
(2)在杠杆上画出撬动石头动力F为最小时的方向。
6、(10·宿迁)为使杠杆ON在图乙位置能保持静止.需在M点施加一个力F.画出物体A对杆的拉力的力臂和在M点对杆的最小拉力F的示意图;7、(10·百色)图是吊车吊起重物的情景.点O是起重臂OB的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F1、F2的力臂L1、L2。
8、(10·茂名)(2分)如图所示.铡刀工作时的动力F1.O为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和铡刀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
9、(10·河南)如图11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10、(10·德州)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1、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的动力.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
12、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1)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
13、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14、如图所示.曲杠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作用在C点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15、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16、⑴如图所示.一把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壶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人教版初中物理杠杆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物理杠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杠杆。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我们来分析教材。
杠杆作为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础概念,是学生理解简单机械原理的入门知识。
本节课位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第七章,通过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原理及其应用,为学生打开了探究简单机械的大门。
教材通过直观的图示和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杠杆的初步认识。
接下来,我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需要掌握杠杆的定义、五要素、分类和平衡条件。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操作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杠杆的五要素以及杠杆平衡条件,难点则是如何将杠杆原理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应用这一原理。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杠杆原理的实际效果。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简单机械知识,引出杠杆的概念,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新知:详细解释杠杆的定义、五要素、分类和平衡条件,并通过图示和实物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杠杆原理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杠杆平衡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4. 讨论交流:学生之间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杠杆原理。
5. 应用拓展:列举生活中的杠杆应用实例,让学生探讨这些应用中的杠杆原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强调杠杆原理的重要性。
物理杠杆习题及答案

一、作图题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4、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5、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块石头,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
(1)在图上标出: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 ;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
(2)在杠杆上画出撬动石头动力F为最小时的方向。
6、(10·宿迁)为使杠杆ON在图乙位置能保持静止,需在M点施加一个力F.画出物体A对杆的拉力的力臂和在M点对杆的最小拉力F的示意图;7、(10·百色)图是吊车吊起重物的情景,点O是起重臂OB的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F1、F2的力臂L 1、L2。
8、(10·茂名)(2分)如图所示,铡刀工作时的动力F1,O为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和铡刀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
9、(10·河南)如图11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10、(10·德州)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1、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的动力,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
12、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
13、榔头起钉子,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以及阻力和阻力臂。
14、如图所示,曲杠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作用在C点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15、如上右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16、⑴如图所示,一把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壶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物理杠杆习题及答案

一、作图题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4、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5、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块石头,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
(1)在图上标出: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 ;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
(2)在杠杆上画出撬动石头动力F为最小时的方向。
6、(10·宿迁)为使杠杆ON在图乙位置能保持静止,需在M点施加一个力F.画出物体A对杆的拉力的力臂和在M点对杆的最小拉力F的示意图;7、(10·百色)图是吊车吊起重物的情景,点O是起重臂OB的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F1、F2的力臂L 1、L2。
8、(10·茂名)(2分)如图所示,铡刀工作时的动力F1,O为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和铡刀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
9、(10·河南)如图11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10、(10·德州)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1、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的动力,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
12、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
13、榔头起钉子,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以及阻力和阻力臂。
14、如图所示,曲杠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作用在C点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15、如上右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16、⑴如图所示,一把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壶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物理杠杆习题及答案

一、作图题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4、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5、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块石头,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
(1)在图上标出: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 ;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
(2)在杠杆上画出撬动石头动力F为最小时的方向。
6、(10·宿迁)为使杠杆ON在图乙位置能保持静止,需在M点施加一个力F.画出物体A对杆的拉力的力臂和在M点对杆的最小拉力F的示意图;7、(10·百色)图是吊车吊起重物的情景,点O是起重臂OB的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F1、F2的力臂L 1、L2。
8、(10·茂名)(2分)如图所示,铡刀工作时的动力F1,O为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和铡刀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
9、(10·河南)如图11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10、(10·德州)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1、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的动力,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
12、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
13、榔头起钉子,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以及阻力和阻力臂。
14、如图所示,曲杠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作用在C点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15、如上右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16、⑴如图所示,一把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壶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初中物理《杠杆》说课稿

初中物理《杠杆》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单元——《杠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杠杆》这一单元位于初中物理教材的力学部分,是学生在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后,进一步理解力的平衡和简单机械原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杠杆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杠杆的原理和分类,还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加深对力的平衡条件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简单机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杠杆的定义、五要素以及杠杆平衡条件,掌握杠杆的分类和基本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杠杆的五要素、杠杆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杠杆平衡条件,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杠杆的工作原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前一章节学习的力的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如何用较小的力移动较大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杠杆的概念。
2.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杠杆的定义、五要素(支点、力臂、重物、施力、力臂)以及杠杆平衡条件。
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调整不同长度的力臂,观察并记录杠杆的平衡状态,从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4. 问题解决提出与生活相关的杠杆应用问题,如使用扳手拧螺丝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初中物理杠杆原理训练题及详细解析

杠杆原理训练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杠杆的概念及力臂1、下列关于杠杆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力臂必须与杠杆垂直B、动力臂与阻力臂一定在支点的同一侧C、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D、动力臂应与动力作用线垂直【答案】D【解析】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支点到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有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杠杆力臂的基础知识点。
做力臂实际上就是数学课中“作点到线的距离”。
数学里的“点”在物理中就是杠杆的“支点”,“线”就是“力的作用线”。
所做的垂线段就是杠杆的力臂。
举一反三:【变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棒的某一端B.动力的受力物体是杠杆,阻力的施力物体是杠杆C.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D.阻力臂是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答案】C2、(2015•晋江市一模)如图所示,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开瓶盖时,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是()A.B.C.D.【答案】C【解析】(1)瓶盖紧紧的套在瓶口上,要使瓶盖打开,要克服瓶盖和瓶口之间的摩擦力,瓶盖给起子的力是向下的,利用杠杆克服这个摩擦力。
(2)动力F1使杠杆绕固定点转动,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
【总结升华】掌握杠杆的五个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答案】【解析】作杠杆的力臂的方法是:(1)反向延长各力(或正向延长)。
(2)过支点作延长线的垂线。
(3)标上直角符号和大括号,并标上表示该力臂的字母。
【总结升华】力臂的作图是初中物理基本题型,应该掌握好。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答案】D类型二、杠杆的平衡条件4、在铁路道口常设有如图所示的道闸,这种道闸平时上扬,当火车要通过道口时道闸转动到水平位置,示意过往的其他车辆停车等候,这种道闸称为常开型道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杠杆习题及答案一、作图题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 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4、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5、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块石头,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
(1)在图上标出: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 ;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
(2)在杠杆上画出撬动石头动力F为最小时的方向。
6、(10·宿迁)为使杠杆ON在图乙位置能保持静止,需在M点施加一个力F.画出物体A 对杆的拉力的力臂和在M 点对杆的最小拉力F 的示意图;7、(10·百色)图是吊车吊起重物的情景,点O是起重臂OB的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F1、F2的力臂L 1、L2。
8、(10·茂名)(2分)如图所示,铡刀工作时的动力F1,O为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和铡刀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
9、(10·河南)如图11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10、(10·德州)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1、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的动力,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
12、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
13、榔头起钉子,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以及阻力和阻力臂。
14、如图所示,曲杠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作用在C点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15、如上右图所示,杠杆OA 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16、⑴如图所示,一把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壶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⑵如图所示的茶壶在倒茶时相当于一个杠杆,现以O为支点,在A点处提壶耳向杯中倒水,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的动力F 及其对应的力臂l。
17、图是使用道钉撬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力臂。
18、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19、如图所示,请画出撬图钉时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0、轻质杠杆OA在水平位置平衡,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及阻力F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21、如图所示,均匀杆可绕O 转动,在力F 作用下静止在水平位置,L 为F 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杆重力G 示意图和力F 的方向。
二、实验,探究题22、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步骤:(1)实验中首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其作用是调节杠杆 位置平衡,这样做便于测量 .若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 边旋转 . (2)下面是小明的实验记录: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0.2 1 0.1 210.0820.04这两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 的一组数据肯定是错误的.经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实际值比记录值 ?(选填:“大”或“小”);通过探究,应该得出的结论是: . 23、某小组同学研究杠杆平衡的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力,如图(a )所示,然后将它们挂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A 点位置上,再用测力计在杠杆B 点沿竖直方向用力使杠杆保持平衡,如图(b )所示,接着在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情况下,改变测力计的用力方向,使测力计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断增大,如图(b )、(c )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及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 ) (b ) (c ) (d )(1)比较图10中(a )与(b )两图,根据测力计示数大小与钩码和测力计位置等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比较图10中(b )、(c )、(d )三图中拉力方向和测力计示数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 。
三、计算题24、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如图是这个机械一个组成部分的示意图.OA 是个钢管,每米长受重力为30牛顿;0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 为150千克,挂在B 处,0B=1米;拉力F 加在A 点,竖直向上.取g=1 0牛/千克.为维持平衡,钢管OA 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25、小华用一根长6米、半径7.5厘米的均匀粗木棒为爸爸设计了一架能搬运柴草的简易起重机(如图所示)。
他把支架安在木棒的1/4长处,每捆柴草重1000牛,为了使木棒平衡以达到省力的目的,他又在另一端吊一块配重的石头,请你算出这块配重的石头应有多重?(木棒密度0.8103千克/米3,g 取10牛顿/千克。
)26、为保证市场的公平交易,我国已有不少地区禁止在市场中使用杆秤。
杆秤确实容易为不法商贩坑骗顾客提供可乘之机。
请看下例。
秤砣质量为1千克,秤杆和秤盘总质量为0.5千克,定盘星到提纽的距离为2厘米,秤盘到提纽的距离为10厘米(图9)。
若有人换了一个质量为0.8千克的秤驼,售出2.5千克的物品,物品的实际质量是多少?27、如上右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的B点,在杠杆的C点悬挂一重为20N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OA长为50cm,OC长为30cm,∠OAB=30º.(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的力臂. (2)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28、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硬棒(质量一可忽略不计)、细线、若干已知重力的物体、刻度尺等器材来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如图所示,在 C 处挂一待测物体B ,当重为 8 牛的物体 A 挂在 D 处时,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测得OC 为 6 厘米, OD 为 18 厘米。
( 1 )此时物体 B 的重力是多少牛?( 2 )保持 O 点位置和物体 A 的重力不变,在 C 处挂上不同重力的物体,移动物体 A 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分别在 OE 上标出相应的重力值所对应的刻度,就制成了一根能直接读出待测物体重力的杠杆。
问该杠杆的刻度是否均匀?请说明理由。
29、图20为用道钉撬来撬铁路枕木上道钉的图片,若阻力F2为1500N,根据图片估算此道钉撬所用最小动力F1的大小。
30、一把杆秤不计自重,提纽到秤钩距离是4cm,秤砣质量250g.用来称质量是2kg的物体,秤砣应离提纽多远,秤杆才平衡?若秤杆长60cm,则这把秤最大能称量多少kg的物体?(如图所示)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31、直角轻棒ABO,可绕O点自由转动,AB=30厘米,OB=40厘米,现在DB中点C处挂一重物G=100牛,欲使OB在与墙面垂直的位置上保持平衡,则在A点至少应加多大的力?32、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6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4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8N。
然后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5kg的小球,若小球以20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
(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33、为了保证起重机在起重时不会翻倒,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重物M.现测得重物M的质量为4t,AB为10m,BC为4m,CD为1m.(g取10N/㎏)问:该起重机可起吊的最大物重为多少?(起重机本身的重不计)初三物理13.4 杠杆习题答案一、作图题1、3、5、答案略6、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7、8、9、如答案图2所示。
10、11、如下图所示。
【解析】考查点:杠杆的作图。
分析:动力臂与动力作用线垂直。
12、 13、14、15、分析:根据已知的力臂画力时,其实还是要找出“力的三要素”:(1)根据力的作用线应与力臂垂直,确定力的方向;(2)力的作用点应画在杠杆上;(3)大小这里没有严格要求.特别要注意力的方向不要画反了,判断的方法是“由静到动”发现F1使杠杆顺时针转动,那么要使杠杆“处于静止状态”,F1的作用效果必须使杠杆逆时针转动,即方向向上。
答案:16、如图所示,G、F、l 各占1分,其中G要比F长。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17、图所示,力的方向、力臂、垂直符号各一分(3分)18、 19、20、21、略二、实验,探究题22、左 ;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力臂 ; 3 ; 变大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力臂变小力变大23、(1)右;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2)右;1(3)避免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或看“”是否总等于“”)24、25、(1) 右水平(2) 实验只凭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将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相加;(3) 在位置“2”挂上6个钩码或在位置“3”挂上4个钩码等(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
26、⑴、右⑵、右2 ⑶、顺时针转动⑷、大于⑸、动力臂大,所用动力就小27、⑴(1分)左;(2)不能得出探究结论(1分);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2分) ;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实验方案好,便于测量力臂(1分) (3)右(1分)28、左;M;N;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9、(1)左尽量减小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2)3.6 弹簧测力计没有向下拉(3)230、(1)使用杠杆时,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小于阻力;(2)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动力越大。
注意:合理均得分,写动力与杠杆的夹角会产生歧义,应适当扣分。
三、计算题31、设OA=x,OB=b,每米长钢管重为w=30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列出以下方程:bmg+x/2 ·wx=F·x 整理后得WX2-2F·x+2bmg=0 ①这个方程有解的条件是△≥0,其中△=(-2 F)2-8wbmg ②由此解出F≥2wbmg把数值代入得F ≥300牛顿,这表示拉力的最小值为300牛.从①式可以解出钢管长x由于拉力最小时A=O,所以拉力最小时的钢管长为:x=1 0米32、解: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9木棒重 G 木=m 木g=p 木V 木g=p 木prr 木2l 木g. (2分)代入数值,得:G 木=847.8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