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1993化肥、农膜、柴油和农药使用量

合集下载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及参考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及参考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及参考答案

作业1

1、什么叫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什么?环境:除生物圈之外的其他圈层是广大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坏境。狭义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人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坏境,是人类的环境。

农业环境:农作物(或以农业生产)为主题的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农业环境可以由两部分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大气环境(2)水体环境(3)土壤资源环境(4)聚落环境

2、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

(1)污水灌溉(2)土壤退化(3)农药污染(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5)焚烧秸秆(6)社区一庭院垃圾(7)大量施用化肥造蔬菜硝酸盐积累(8)乡镇企业污染(9)地膜对土壤的危害(10)非农业占地

3、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是什么?自然资源的分类:原生性自然资源,如太阳能、空气等;次生性自然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自然资源的特点:

(1)自然资源的系统性(2)数量的有线性和潜力的无限性(3)资源的变动性(4)资源得多用性(5)资源的地域性和国际性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垠称资源大国(2)人均占有量低,资源相对紧缺(3)资源质量相对悬殊,低劣资源比重偏大(4)水、土资源与人口组合错位(5)能源南北差异悬殊

4、什么是水资源?调查你所居住的城市(或乡镇)水资源的现状如何?每人每年平均用水量是多少?水资源:自然界的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5、什么叫生物多样性?引起全球生物资源頻危的原因有什么?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有哪些?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变异及其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它通常包括三个层次的互相关系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农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学术资料-农业经济研究

农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学术资料-农业经济研究

农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农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作者】黄佩民/吕国英/覃志豪

【作者简介】黄佩民覃志豪中国农科院;

吕国英,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

农用工业和基础设施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前者为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后者是增强农业持续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措施。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尽管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步骤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点是依仗工业装备农业,充分发挥工业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尽快增强国力,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技术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农业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90年代乃至下个世纪初,还要高度重视发展农用工业和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有选择有重点地以先进的工业要素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装备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现代化农业持续发展。

关系的指示器。(《资本论》第一卷204页)从世界范围来看,19世纪中叶开始,在工业革命和化学肥料、采用马拉农具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拖拉机,逐步把建立在直接经验和手工工具基础上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工业产品和基础设施装备的现代农业。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农用工业支援,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农用工业和基础设施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农用工业为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农用工业是指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建设提供生产资料和物质技术装备的工业部门。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形式,是以新式的劳动生产资料逐步替代旧式的劳动生产资料的过程。

我国历年的粮食产量和化肥使用量

我国历年的粮食产量和化肥使用量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0
粮食总产
1994年 1000 3000
2000
4000
5000
6000
化肥使用量 7000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60000
55000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5000 20000 20000
10000 15000
0 10000 5000 0 1952年 1957年 1962年 1965年 1970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我国历年的粮食产量和化肥使用量
年份 1952年 1957年 1962年 1965年 1970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粮食总产 16392 19505 16000 19453 23996 28452 28631 28273 30477 33212 32056 32502 35450 38728 40731 37911 39151 40473 39408 40755 44624 43529 44266 45649 44450 46661.8 50453.5 49417.1 51229.5 50838.6 46217.5 45263.7 45705.8 43069.5 46946.9 48402.2 49804.2 50160.3 52870.9 53082 54641 57121 化肥使用 量 7.8 37.3 63 194.2 351.2 536.9 582.8 648 884 1086.3 1269.4 1334.9 1513.4 1659.8 1739.8 1775.8 1930.6 1999.3 2141.5 2357.1 2590.3 2805.1 2930.2 3151.9 3314 3593.7 3827.9 3980.7 4083.7 4124.3 4146.4 4253.8 4339.4 4411.6 4636.6 4766.2 4927.7 5107.8 5239 5404.4 5460 6027

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李波;张俊飚;李海鹏

【摘要】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Hie research, based on six kinds of main carbon sources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lculates China's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load from 1993 to 2008. We find that the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load is in the gradual upward trend since 1993. In general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rapid growth period, slow growth period, qrowth rate rebound period and growth rate slowing-down period.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is 4.08% , while that of intensity is 2. 38%. Higher carbon emission areas distribute intensively in the major provinces of agriculture, and the higher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reas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developed cities,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and the central major provinces of agriculture. Decomposing all the affecting factors through transformation of Kaya identical equ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e factors of efficiency, structure and labor scale can restrain carbon emission, but the effect is not obvious and fluctuating drastically. Compared with the carbon emission load in 1993, the load from 1994 to 2008 decreased by 12.95% because of efficiency, while structure did 26. 62% and agricultural labor did 33. 29%. In contrast,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which increased cumulatively to 154.94% of carbon emission load. Finally,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农业生态碳排放估算

农业生态碳排放估算

农业生态碳排放估算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是碳排放的最大元凶,约占碳排放总量的56.6%;其次,农业是第二大“元凶”,约占碳排放总量的1/3[1]。四川省是农业大省,本文关于四川省农业碳排放的研究,对四川省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章所有基础数据均来自于《四川省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98-2011年,各种能源消耗的排放系数与农业的各项碳排放系数均是根据IPCC第四次报告和一些经典文献中的推算试得到。

1研究回顾

农业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既是碳源的制造系统,又是碳汇的吸收系统。农业的碳源主要来自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碳汇主要来自于林地、草地。本文主要探讨四川省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源即碳排放现状与影响因素,关于四川省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另文研究。目前估算农业碳排放的方式比较多,由于观测与统计碳排放通量存在一定的技术与现实难题,所以现有的方法均是根据一些容易统计的数据进行估算的。王明星等(2001)通过耕作数据和气象信息估算了中国甲烷排放量。[2]Ca(i1997)通过按照农田的施水类型和施肥状况估算中国的甲烷排放量。[3]韩冰等(2008)通过测试土

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来估算碳排放量。[4]而现在主流的碳排放量估算方法是基于化石能源的碳排放。主要认为农业生态的主要碳排放来自农业、化肥、农膜以及柴油等物质的使用所造成的,所以都是以投入的角度来分析碳排放量,其估算模型如下Cat=iΣ(Eit*δi)……………………………………(1)其中,Cat是指时间t农业碳排放总量,Ei是指时间t第i种物质消费量,δi是第i种产生碳排放物质系数。其中,δi主要直接来自于一些经典文献的测试,而后被普遍接受误差较小的碳排放系数。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农业碳排放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化肥的使用,化肥使用过程将会产生一氧化二氮、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化肥的生产、运输过程将会产生碳排放。(2)农药的使用,包括其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3)农膜产品的使用,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4)直接消耗的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包括农机设备的运用与灌溉设备使用。(5)农耕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遗失。(6)农作物的秸秆的燃烧。而在整个的农业中,广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的总称。由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等行业数据获取的问题,以及秸秆的燃烧数据获取问题,本文没有很细微的从产业角度来考察碳排放总量。本文主要是从化工产品与能源的消耗的角度以及被公认的农耕有机碳释放这些角度来估算农业碳排放。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十年代河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纲要》的通知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十年代河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纲要》的通知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十年代河北省农业和

农村经济发展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1994.09.22

•【字号】冀政办[1994]17号

•【施行日期】1994.09.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九十年代河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纲要》的通知

(冀政办[1994]17号1994年9月22日)《九十年代河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纲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九十年代河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纲要

为加快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确保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确保小康目标的如期实现,根据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印发的《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发展纲要。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993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501亿元。粮、棉、油、肉、水产品、干鲜果产量分别达到2380万吨、19.24万吨、80.5万吨、186万吨、24.6万吨、268.5万吨。全省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710亿元,实现利润201亿元,上交国家税金34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

3.8元。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还要必须看到,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虽有很大发展,但仍不能完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1、农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八五”前两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6%,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8.2%,而农业总产值年仅递增2.2%。工业和农业发展比例失调,1990年工农业的产值增长速度之比为1.06:1,1991年为3,69:1,1992年为25.89:1,1993年为4.74:1。按一般经济规律,在我省现阶段,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其发展速度之比应保持在2.5:1左右。要保证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以现行速度发展,农业的发展速度应在6%以上。目前农业发展的这种落后状况如不改变。势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农业环境责任保险产品设计的研究

对农业环境责任保险产品设计的研究

1 7 5 . 8
1 0 2 . I

背 景 分 析
( 数据来源 : 2 0 1 1 年 中国农业统计年 鉴) 二、 农业环境责任保险的提 出 1 . 农业环境 责任 保险的概念
5月 1 6日, 湖南镉 大米 事件曝 光 , 农产 品安全 问题 进 入消 费者视线 , 成为 当下 中国民生焦点 , 大米镉污染从何而来一直 困
金 融 管 理
对 农 业 环 境 责任 保 险产 品设 计 的研 究
马佳吟
摘 要: 我 国农 业生产在 满足 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 同时 , 伴


日益加剧的农业环境问题 , 急需 寻求新 的救济 渠道 和出路 。
随着农 药、 化肥 等农 业投入 品的大量使 用 , 使得农产品 中农 药残
农产品 的质量是人体健康 的基础 , 而农 产品质 量的 高要 求就 决

他纛■■●l 静—■’
■ 花
万一
. 毫
, ’ t3
l 6 3 ‘4


4 1 4 6 . ●
2 1 6 1 S
S ● ● L ●
2 3 2 ^’
I 1 . ,
0 3 5 7
毗 ●
研 . 7
嘲 . 3
慨 6
5 釉 I
l o t . 0

基于神经网络的碳排放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神经网络的碳排放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碳排放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并对其预测性能进行
分析& 结合! /02* ,/=2M1+2390" S>5$ 方 法 对 碳 排 放
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ED数据来源
本文所涉及的新疆 ’HH"*%&’; 年的农用柴油)农
药)化肥)农膜)农村用电)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 贡献
值 )农 机 总 动 力 )农 户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火 力 发 电 系 数 )新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环#境#工#程 )*+,-.*/0*123)*4,*00-,*4
5.36!" # 7.6$ 89*6#%&’(
基于神经网络的碳排放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吐尔逊%买买提’!% #丁为民’ #谢建华%
!’:南京农业大学 工学院"南京 %’&&!’# %:新疆农业大学 机械交通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
$789:;<9% XL0<9,12W30,*V0]\2<=-.=.<0V R.-M-021,*4M2-W.* 0/,<<,.* V212W2<0.Rf,*K,2*4W2<0V .* <121,<1,M23=2*03V212 R-./’HH"*%&’;6XL0=-0V,M1,.* /.V03R.-f,*K,2*4M2-W.* 0/,<<,.* .* 24-,M9319-23=-.V9M1,.* \2<=-.=.<0V W2<0V .* 40*0-23,^0V -04-0<<,.* *09-23*01\.-_ ! Pa77$ 2*V M./W,*0V \,1L 2+0-240,/=2M1+2390! S>5$ /01L.V 1.k92*1,RY1L0 ,*R390*M0V04-00.R,/=2M1R2M1.-<.* M2-W.* 0/,<<,.*<6XL0-0<931<<L.\0V 1L21% ’ $ XL0/02* 2W<.3910=0-M0*12400--.-2*V 1L04..V*0<<.RR,1.R1L0Pa77 /.V03\0-0%:(‘$&I 2*V &:‘(%& " -0<=0M1,+03Y6% $ >*R390*M0V04-00.R=.=9321,.*" =0M2=,12PJg" 24-,M9319-23M.*1-,W91,.* +2390" 1L01.123=.\0-.R24-,M9319-23/2ML,*0-Y2*V L.9<0L.3V ,*+0<1/0*1.* f,*K,2*4 M2-W.* 0/,<<,.* \0-0&:$%’& " &:%!((" &:!$H‘" &:‘"&& 2*V &:’&&& " -0<=0M1,+03Y6>1M2* =-.+,V0-0R0-0*M0<R.-1L02*23Y<,< .R1L01.1232/.9*1.RM2-W.* 0/,<<,.* ,* f,*K,2*42*V 1L0,*R390*M0R2M1.-<6 =>?@A:B8% M2-W.* 0/,<<,.*#40*0-23,^0V -04-0<<,.* *09-23*01\.-_" ,/=2M1R2M1.-" /02* ,/=2M1+2390

山东省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省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省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芳;张红丽

【摘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边界测算农业碳排放量,将农业碳排放作为非合意产出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基于非径向、非角度SBM(slacked-based measure)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和全域生产率指数(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简称GML)对2001—2015年山东省及其17个市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虑碳排放因素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小于传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幅度,农业技术进步是考虑碳排放约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农业技术效率的恶化则减缓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地区差异看,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的城市多位于经济相对发达的鲁中地区和鲁东沿海地区.对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的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对外开放度和农业财政支出比例和农村人均耕地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的是自然灾害程度.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8(046)024

【总页数】4页(P387-390)

【关键词】山东省;碳排放;农业TFP;影响因素;Tobit模型

【作者】刘芳;张红丽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832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

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2016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分别为2 834.9亿、103.7亿、1 061.9亿、928.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9.4%、2.5%、1.9%。山东省农

典型农户生产项目的碳排放计量与比较分析

典型农户生产项目的碳排放计量与比较分析

典型农户生产项目的碳排放计量与比较分析

本研究是基于陕西省农户生产项目碳排放分析框架和计量方法,以典型农户案例剖析,对农户生产项目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和分析。通过四个典型案例农户的碳排放量测算,分析说明碳排放量因农户生产项目不同而差异明显,其中粮食种植和经济林果种植碳排放量较大,单一粮食种植比“粮食种植+养殖业”模式碳排放量大。经济作物(如蔬菜)种植碳排放量相对小,特别是使用塑料大棚的种植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农户生产项目碳排放总量。农户不合理的行为模式可极大增加碳排放量,如过量的化肥投入、过度的柴油施用、大量翻耕等,会影响农户生产的低碳水平。灌溉、人工投入虽然在农户生产投入碳排放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小,但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也不容忽视。本研究为陕西省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有效数据的借鉴和参考。

标签:碳排放碳计量生产项目农户行为

在全球化的低碳经济趋势下,农业低碳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低碳农业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温室气体减排(王昀,2008),是农产品从“摇篮到坟墓”低碳化的生产过程(许广月,2010);是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最大收益(翁伯琦,2010);是全世界应对能源枯竭和气候变暖的一种全新农业形态,它在农业生产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赵其国,2010)。适应了全球碳减排潮流,响应了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农学论文-关于不同发展阶段化肥施用量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和我们的应对策略

农学论文-关于不同发展阶段化肥施用量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和我们的应对策略

关于不同发展阶段化肥施用量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和我们的应对策略

张利庠/彭辉/靳兴初

尽管化肥在我国粮食产量增加的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1998年开始,我国粮食总产量开始有所下滑,由1998年的51230万吨下降到2001年的45264万吨,而化肥施用量却稳步上升,两者的趋势出现了背离。可见,化肥对粮食增产的效用在开始不断下降。

但是,相对而言,化肥的增产效用到底下降了多少?不同时期的化肥贡献率有什么变化?至今为止化肥的增产效用是否依然明显?这就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人们对粮食产量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大,研究频率有所提高。但是其中专门研究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影响的文献不到5%,研究不同时期化肥施用影响的文献就更少了。

现有关于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影响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区域间化肥增产效率的差异、化肥施用对特定粮食作物的影响、特定省份的化肥施用的效果、不同化肥施用结构和配比的影响及化肥施用产生的农业污染问题等相关影响,研究角度分为两类:经济学的角度与自然科学、环境科学、土壤和肥料的角度,研究方法多为描述现状、统计分析(如关联度分析等)、计量分析等,其中近年来对于化肥施用影响的研究逐渐转向数量化,计量分析越来越多。

陈同斌、曾希柏、胡秀清(2002)根据我国1990-1998年化肥施用量和粮食作物产量等数据,从单产和化肥施用变化情况,通过不同地区间的比较研究,来考察不同区域的化肥增产效率,结果显示,化肥增产效率以西部最高,东部增产效率最低且为负。黄季焜、王巧军、陈庆根(1995)以水稻生产为例,用计量分析的方法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不同因素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时的土地状况下,化肥的增加使用有利于提高水稻单产,但各地区间的增产效果差异较大。周慧秋(2005)采用1986-2003年东北地区的六大粮食产量影响因子①的数据,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的方法对各自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在六大影响因子中排名第三位,对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有较大的影响。毛惠忠(2005)和赵俊晔等(2006)用同样的方法,采用不同时间跨度的数据,考察了全国粮食产量的九个影响因素②,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在九个影响因素中排名第五位,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关联度逐渐下降。以上学者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利用计量模型或统计方法对化肥的增产作用进行了分析,还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如李家康、林葆、金继运、张福锁等人,主要从技术方面研究化肥施用结构、配比、平衡施肥等问题。

百年来我国种植业施肥的演进和发展

百年来我国种植业施肥的演进和发展
不过我们是农业大国 ,每年进口大量化肥 ,利权外溢 ,损失甚巨 。化工企业家范旭东等有鉴于此 ,乃于 1933 年开始在江苏六合县卸甲甸筹建永利硫酸铵厂 ,至 1937 年 2 月建成投产 ⑦。该厂的建成是我国近代农 业发展史上的大事 。可恨的是该厂开工仅半年 ,到生产硫酸铵约 5 万吨时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性的侵华 战争 ,不久南京沦陷 ,该厂遭到敌人的破坏 。
广东施用化肥较多的是珠江三角洲上的一些县 。据调查 ,顺德县的容奇镇 ,1920 年时只有两三家商店出 售化肥 。到 1923 年 ,该镇卖化肥的商店猛增至 60 余家 ⑧。容奇县是珠江三角洲上蚕桑业最发达的地方 。氮 素化肥能使桑树枝繁叶茂 。20 年代初容奇化肥畅销 ,说明这时该地很多桑园施用化肥 。河北销售的化肥主 要用于果树 。山东销售的化肥亦用于果树 ,同时也用于烟草栽培上 。
百年前 ,我国农民始终沿用父祖相传的传统方法种田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 。19 世纪末 ,本世纪初 ,西洋 的农业科技 ,随着其他科技知识亦传来中国 ,于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某些方面受西方影响而有很大改变 。现在 20 世纪即将结束 。承前启后 ,值此跨进新世纪的前夕 ,我们应该回头看看在这不平常的 20 世纪中 ,我国农业 生产有哪些变化 ? 有多大的发展 ? 这里我们只就施肥方面百年来的演变和发展作简略的回顾和探讨 。
我国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积肥用肥经验 。他们知道自己的田土肥力如何 ? 哪种作物该 施哪种肥料 ? 每亩该用多少肥料 ? 怎样施法 ? 何时施入最好等等 ,所有这些问题 ,无不心中有数 。至于肥料 中含有哪些化学成分 ? 在积制施用中所含成分起了哪些变化 ? 作物如何吸收利用 。这些有关施肥的科学知 识 ,百年前的我国农民当然茫无所知 ,就是当时号称四民之首的士大夫也不懂得 。这些科学知识是在 19 世纪 之末本世纪初从西洋流传过来的 。

中国农业污染的现状和危害

中国农业污染的现状和危害

方炎陈洁

1、现状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进入21世纪,面对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化肥农药等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2004年,中国的化肥施用量已经达到4637万吨,氮肥的使用量占全世界的近30%。中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从趋势上看,中国的化肥施用量还在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化肥施用量比2000年增长2.6%,2002年增长率为2%,2003年增长率为1.68%,2004年增长率为5.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药使用国。1983年,我国农药的使用量是86.2万吨;到2003年农药的使用量已达到132.5万吨,比2002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2003年,农膜使用量已经达到了159.2万吨,比2002年增长了3.44个百分点。

化肥、农药、兽药、农膜等的过度使用,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农业污染。首先,中国的化肥施用水平早已超过了发达国家所设置的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的化肥安全施用上限。而且,中国化肥投入以无机氮、磷为主,化肥利用率相对较低。未被利用的氮、磷元素一部分被土壤吸附,一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成为农业污染源之一。目前,中国每年有超过1500万吨的废氮流失到了农田之外,污染了地下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空气污染等环保问题。其次,农药过量施用。据统计,目前中国农药的过量施用在水稻生产中达40%,在棉花生产中超过了50%。在一些高产地区,每年施用农药可达30多次,每公顷用量高达300公斤以上。第三,兽药安全性较低,滥用和超标现象严重,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盐城市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趋势研究

盐城市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趋势研究

当前,CO 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

变暖,导致旱涝等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控制CO 2排放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1]。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通过2016年的《巴黎协定》承诺对温室

气体进行减排,中国多次在重要场合向世界郑重承诺“30·60”双碳减排目标,并就具体的碳减排措施发布了一系列行动方案。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兼具碳源和碳汇两种特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数据统计,全球农业CO 2排放量超过了全球排放总量的30%[2]。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CO 2排放国,每年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的1/4,而农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的17%[3-4]。尤其自化肥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农业碳排放问题逐渐凸显,在实现“双碳”目标上,我国农业减排机遇与挑战并存。

常用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有排放因子法、物料平衡法及实地测量法,其中,排放因子法是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提出的一种碳排放估算的方法,其基本思路为理清各排放源数据清单,以排放源活动水平和排放系数的乘积来计算该排放源的碳排放量[5]。相比其他两种方法,排放因子法在国际上更通用,计算过程简单方便,得出的碳排放量准确性较高。而常见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CK 曲线)、灰色GM (1,1)模型和STIRPAT 模型等。EKC 曲线显示的是环境质量与收入

间的倒“U ”字形关系[6];灰色GM (1,1)模型是通过那些时间比较短、数据较少甚至不全的情况下构建的

预测方法[7];STIRPAT 模型是在Ehrlich 等[8]提出IPAT 模型的基础上,York 等[9]改进的模型,是一种非线性扩展模型,在人口因素、富裕程度和技术因素基础上,还可对该模型进行拓展。相比前两种预测方法,

基于投入视角的河南省农业碳排放时空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解

基于投入视角的河南省农业碳排放时空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解
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其中,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主要用于探讨区域整体空间差异程度,其通过全局Moran′s I检验因变量的空间依赖性存在与否;局部Moran指数Ii是用来揭示空间地域单元与其临近空间单元属性特征值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关性,可以用于识别“热点区域”以及数据的异质检验[22]。具体数学模型见参考文献[21]。该文统一采用邻接标准定义空间权重矩阵,即市域单元i和j有公共边界,空间权重Wij 取1,否则取0。同时,对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结果进行Z值显著性检验。
A===
式(2)中,A为农业碳排放强度;B为耕地面积。
区域差异分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一般情况下,使用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V)可以同时从相对和绝对意义上测度出区域间的差异。S值越大,表示相对差距越大;V值越大,表明绝对差距越大[21]。
S=
式(3)、(4)中,Xi为第i个城市的农业碳排放量(或碳排放强度);n为地市个数;为n个地市农业碳排放量(或碳排放强度)的平均值。
河南省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的高强度生产使河南省农业生产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环境等问题。文章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农用柴油、化肥、农膜、农药、翻耕和灌溉等6个方面构建河南省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定量测算分析河南省1993~2015年农业碳排放数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变动特征,并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农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分析河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过程,最后采用LMDI模型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子进行分解,识别重要的农业碳排放源,揭示其驱动机理,以期为河南省实现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基于PPC模型的我国农业循环_单忠纪_翟绪军_黄平平

基于PPC模型的我国农业循环_单忠纪_翟绪军_黄平平

基于PPC模型的我国农业循环

经济综合评价*

单忠纪翟绪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庆163319)

黄平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大庆163319)

内容提要文章为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评价中存在模糊笼统的问题,提出采用直接由样本数据驱动的PPC模型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客观评价。选取2011年中国统计年

鉴的3类17个评价指标数据,计算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循环经济的综合影响因素

及发展水平,对其最佳投影方向a*和最佳投影值z*(i)做出排序与分类,结果表明:资源减

量投入类、资源循环利用类指标是影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需重点消除其负面影

响。本文建议国家对不同评价类别区域制定差异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PPC模型样本综合评价

一、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弱质产业,决定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故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再次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而我国传统农业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农业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农业生态系统濒临崩溃。面对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农业循环经济的实施可以消除石油农业带来的巨大负面效应,可以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使生态系统不受影响或得以恢复,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形态,其遵循3R(Reduce、Reuse、Resource)原则,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人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使经济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和清洁生产。其根本目的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进而提高农民收入的质与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农村社会环境,才能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提高、农村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但值得注意的是,循环农业生产中工业污染行为是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污染总会强加给全球生态系统巨大的负担,尽管这个负担的严重程度还有争议(乔治·斯蒂纳等,2002)。因此,有必要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已有模式进行评价,以促使其良性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7 化肥、农膜、柴油和农药使用量 指标 一、化肥施用量(折纯法计算)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 #地膜使用量 地膜覆盖面积 三、农用柴油使用量 四、农药使用量 单位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吨 吨 千公顷 万吨 万吨 1990年 2590.3 1638.4 462.4 147.9 341.6 481982 1992年 2930.2 1756.1 515.7 196.0 462.4 780611 380277
73.3
79.5
1993年 3151.9 1835.1 575.1 212.3 529.4 707321 3ຫໍສະໝຸດ Baidu4621 5721.9 938.3 84.4
1993年比1992年增加 绝对数 221.7 79.0 59.4 16.3 67.0 -73290 -5656 % 7.6 4.5 11.5 8.3 14.5 -9.4 -1.5
4.9
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