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测试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题及答案课时训练第一课时1.《观沧海》的作者是,字,末年家、家、诗人。
他的诗以见称。
2.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
,。
3.《观沧海》中,诗人观赏沧海的立足点在哪里?诗中哪一个字能够统领下文?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代诗人。
5.请从修辞、情感等角度说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的妙处。
6.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7.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诗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第一课时课时训练答案1.XXXXXX东汉政治军事激昂大方悲壮2.(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XXX涌起。
3.碣石山观4.(1)XXX5.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明月人格化,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相送的情怀。
(意思相近即可)6.杨花和子规鸟。
渲染了无穷悲凉感伤的氛围。
7.从这两句诗中,我解读出了XXX听到朋友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同情和依依不舍之情。
4《古代诗歌四首》课时训练第二课时1.从诗的体裁看,《次北固山下》是一首诗;从表达体式格局看,它是一首诗。
2.《次北固山下》描绘的是哪一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中央能够看出?3.《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培优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培优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枯藤/老树/昏鸦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B.《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作者曹操,字翼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乐府诗,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平仄也有规定。
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翼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5.下面对《天净沙秋思》理解欠妥的一项是()A.前三句都由名词性短语构成,一共列出九种事物,堆砌的意象太多,让人主次莫辩。
B.前三句的句法尤为别致,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古代诗歌四首》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碣.石(jié)咏.志(yǒng)子规啼.(dì)B.竦.峙(sǒng)枯.藤(kū)断肠.人(cáng)C.萧瑟.(sè)天涯.(yá)夜郎.西(láng)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2.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关于《次北固山下》,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4.品读古典诗词,感受节日文化,将下列诗句按传统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⑤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③⑤①②④B.③⑤①④②C.⑤③①②④D.⑤③①④②5.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这首元曲描写了秋天黄昏天涯游子奔走他乡景象。
B.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温馨明净的生活情景,反衬了游子的思乡之悲。
C.夕阳西下,渲染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为游子行走他乡创设了场景。
D.这首元曲都在写景,没有一句抒情的句子。
6.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的一项是()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古代诗歌四首》练习(一)观沧海曹操1.这首诗选自,是组诗中的一章。
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
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慨。
2.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
3.汉“乐府”是配乐诗,最后八字是配乐时加上的,其中“歌以咏志”揭示诗歌的特点。
4.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5.填写。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
(2)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____________,后四句写____________。
(3)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____________,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4) (4)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6.选择。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 ( )A.日月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人沧海。
D.日月的行踪,都好像与沧海有关。
(2)对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钱塘湖春行》一诗,处处紧扣早春西湖的特征,描绘了西湖早春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好游的性格,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作者绕湖而行,从到最后到,对沿途景物展开,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寄愁心/与明月B. 江春/入旧年C. 杨花落尽/子规啼D. 断肠/人在天涯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海日生.残夜(升起) 杨花..落尽(杨树开的花)B. 老树昏.鸦(黄昏) 古道西风..(秋风) C. 歌以咏.志(咏叹) 风正一帆悬.(挂) D. 星汉..灿烂(银河) 次.北固山下(停宿) 3.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久前在武汉圆满结束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城市形象。
B.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创新升级的亮点很多,最大的变化是推出了新的年轻主持人龙洋。
C. 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研究、整理、搜集的结果。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4.下面对《天净沙 秋思》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A. 前三句都由名词性短语构成,一共列出九种事物,堆砌的意象太多,让人主次莫辩。
B. 前三句的句法尤为别致,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
C.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流落异乡的游子,他独自牵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黑瘦的马,步履艰难地行走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
D. 这首诗寓情于景,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5.对《次北固山下》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留”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的北边,三面临江。
B. “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即顺,风力又不猛。
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6.对《观沧海》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绵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 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练习(共6题;共28分)1.对下列诗歌分析正确的是()A. 《观沧海》——背景:北征乌桓失败。
诗歌特征:悲凉。
B. 《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表现出诗人感觉旅途的顺利。
C.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是宋代诗人。
D.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pāo()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chà()那间僵直了,随既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扑撒________ 模________ 样(2)根据拼音写汉字。
pāo________ 举chà________ 那(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 改为________ ;________ 改为________。
4.选词填空。
(1)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________ (A.攀附 B.依附 C.附着)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
(2)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________ (A.举起 B.掀起 C.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
5.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huái shù________上的葡萄wàn________再也pān fù________不住了,才松了一下quán qū________的手脚。
(2)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liāo________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5古代诗歌四首(含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自我小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竦.峙(shǒng)萧瑟.(sè)啄.春泥(zhuó)B.天涯.(yá)枯藤.(téng)白沙堤.(tī)C.沧.海(cāng)碣.石(jié)行.不足(xíng)D.澹.澹(zhān)咏.志(yǒng)没.马蹄(mò)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3.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观沧海》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其中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全诗的重点,因为这是诗人伟大抱负的写照。
B.王湾,宋代诗人,他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
C.《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用清新的笔调描绘了暮春时节西湖上一派明媚的景色。
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5.白居易春游钱塘湖,描写了充满生机的春景,某同学据此撰写了一副对联,请大家结合提示完成所给对联的下联。
部编语文七(上)《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积累运用】
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jié) 水何澹澹
..(.dàn)
B.山岛竦.峙(sǒng) 秋风萧瑟.(sè)
C.子规啼.(dí) 杜鹃.(juān)
D.风正一帆悬.(xuán) 枯藤.老树昏鸦(téng)
2. 用“/”标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海日生残夜
(2)枯藤老树昏鸦
(3)杨花落尽子规啼
(4)客路青山外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岛竦峙
..。
(2)幸甚至.哉。
(3)客路
..青山外。
(4)闻道龙标
..过五溪。
(5)海日生残夜
..。
(6)枯藤老树昏鸦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观沧海》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采用手法,勾画出的
雄伟景象,抒发了的豪迈情怀。
(2)《次北固山下》中描绘了、、的江南早春景
色,境界壮阔,情景交融,既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怀,又写出了
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诗。
诗歌一
开头便择取、等意象,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末两句
既有,也有。
(4)《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在写法上运用了的写法,仅用28字描写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测试

古代诗歌四首一、积累与运用1.补全下列诗句。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3)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___”的牵挂中。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碣.石(jié)咏.志(yǒng)子规啼.(dì)B.竦.峙(sǒng)枯.藤(kū)断肠.人(cáng)C.萧瑟.(sè)天涯.(yá)夜郎.西(láng)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3.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5.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开阔的意境和雄浑的气势是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作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测试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测试一、单选题(共8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灿烂(làn)澹澹(zhān)子规啼(tí)B. 萧瑟(sè)竦峙(sì)歌咏(yǒnɡ)C. 枯藤(téng)沧海(cāng)一帆悬(xuán)D. 碣石(hè)归雁(yàn)断肠人(chánɡ)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碣石(jié)澹澹(dàn)竦峙(shì)B. 萧瑟(sè)灿烂(càn)啼叫(tí)C. 愁心(chóu)悬挂(xuán)枯藤(kù)D. 残夜(cán)潮平(zhāo)天涯(yá)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竦峙(shǒng)萧瑟(sè)B. 天涯(yá)枯藤(téng)C. 沧海(cāng)碣石(jié)D. 澹澹(dàn)咏志(yǒng)4、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C.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D.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5、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6、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写景,杨花飘落,子规啼叫。
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B. 第二句直叙其事,从“过五溪”见迁谪之艰难、道路之荒远,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C. 后两句议论,人隔两地,心情难达,而明月在天,千里可共,所以诗人要将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并让这份愁心随风飘到夜郎西。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2016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精品同步测试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2016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精品同步测试第一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2016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精品同步测试古代诗歌四首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é(碣)石澹澹(dàn)sǒngzhì(竦峙).萧瑟(xiāosè)枯téng(藤)天yá(涯)..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A.我寄愁心/与明月B.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D.断肠/人在天涯(解析:D项断肠人/在天涯。
)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东临碣石(登上、到达)(2)水何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3)山岛竦峙(耸立)(4)海日生残夜(升起)...(5)乡书何处达(信)(6)断肠人在天涯(形容悲伤到极点)...4.文学常识填空。
(1)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朝代)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其诗歌大多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诗歌多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3)王昌龄,字少伯,唐代(朝代)诗人。
唐代著名边塞(诗派)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4)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朝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5.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中道出新旧更替的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4)《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达标测试题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达标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曹操)B. 杨花落尽子规啼(tì)。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C.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lǜ)水前。
(《次北固山下》王湾)D. 断肠(cháng)人在天涯(yá)。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答案】B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
C. 《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D. 《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其词牌名,“秋思”是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答案】D3.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 这首元曲描写的秋天黄昏天涯游子奔走他乡景象。
B. 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温馨明净的生活情景,反衬了游子的思乡之悲。
C. 夕阳西下,渲染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为游子行走他乡创设了场景。
D. 这首元曲都在写景,没有一句抒情的句子。
【答案】D4.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答案】B5.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问题。
下面对这首诗歌的品读有误的一项是()。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龙标”指王昌龄,“闻道”表示惊诧,“龙标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B. “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7年级语文测试题测试题人教版初中语文4 《古代诗歌四首》课时训练第一课时1.《观沧海》的作者是,字,末年家、家、诗人。
他的诗以见称。
2.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
,。
3.《观沧海》中,诗人观赏沧海的立足点在哪里?诗中哪一个字能够统领下文?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代诗人。
5.请从修辞、情感等角度说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的妙处。
6.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7.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诗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第一课时课时训练答案1.曹操孟德东汉政治军事慷慨悲壮2.(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碣石山观4.(1)李白唐5.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明月人格化,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相送的情怀。
(意思相近即可)6.杨花和子规鸟。
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7.从这两句诗中,我解读出了诗人听到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同情和恋恋不舍之情。
附赠材料:以学生为第一要务目标我们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学生。
因此,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个问题:它是否对我们的学生最好?我相信,如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时刻考虑这个问题,那么我们的教育环境一定会比现在所呈现出来的样子要好得多。
那现实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平时在学校是如何做决定的呢?教师都是普通人,难免会犯错误,于是有的时候大家会不自觉地选择那些对自己最好或是最简单的决定。
很多教师做一个决定后整个学年都不会修改。
他们做决定时,不是因为持续50分钟测验要比20分钟的测验更有效而是因为考虑到进行一次50分钟的测试可以让自己少做一次教学计划,并且还能腾出50分钟的休息时间,我们总会有意无意地犯这样的错误。
我们之所以这样做的最深层原因是我们并没有以帮助学生为第一要务,而是选择那些对自己好或是简单易行的方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 (4)

《古代诗歌四首》测试习题1.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寄愁心/与明月B.江春/入旧年C.杨花落尽/子规啼D.断肠/人在天涯3.解释:闻:左迁:寄:4.文学常识及诗句填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代诗人,字,号。
“左迁”的意思是。
诗中表达对远方的朋友的思念的句子是:,。
5.阅读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2)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3)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6.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闻王昌齡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是一篇以景传情的怀念友人的诗。
诗人将月真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用手法,抒发了。
(3)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答:(4)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7.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这首诗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2)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
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3)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分层练习)(统编版)原卷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分层练习1.选出下列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A.诗的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B.诗中对“海水”“山岛”“草木”“洪波”等自然景物的描写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C.诗中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句,都是虚写。
D.这是一首乐府诗,诗的最后两句就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
2.下面对《观沧海》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B.“水何澹澹”是静态,“山岛竦峙”是动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C.“树木丛生”至“洪波涌起”由静态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D.此诗借景抒情,诗人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3.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目“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B.“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指王昌龄,“闻道”表示惊诧。
“龙标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C.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世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4.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目中“左迁”指降职,这是一首与贬谪有关的诗作,很有代表意义。
B.诗歌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奠定了全诗伤感的情感基调,手法非常巧妙。
C.诗歌充满丰富的艺术想象,将“愁心和明月”都寄给友人,以表思念。
D.杨花、子规、明月等景物都寄托了作者情感,对友人的深情溢于言表。
5.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客路”与“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流露出诗人羁旅漂泊之情。
B.颔联中“平”“阔”“正”“悬”四个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代诗歌四首测试题

4古代诗歌四首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竦峙)jié(碣)石澹.澹(dàn)萧瑟..(xiāo sè) 枯téng(藤) 天yá(涯)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A.我寄愁心/与明月B.江春/入旧年C.杨花落尽/子规啼D.断肠/人在天涯(解析:D项应为:断肠人/在天涯)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东临.碣石临:登上,到达(2)潮平两岸阔.阔:开阔(3)海日生.残夜生:升起(4)乡书.何处达书:信(5)断肠..人在天涯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4.填空。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诗中最能反映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
C.《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其词牌名,“秋思”是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解析:“元曲四大家”不包括王实甫,应为郑光祖。
)6.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
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的“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
七年级上册专题15古代诗歌四首测基础,学生试题

第三单元四季风情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30分 30分钟〕一、阅读?送友游吴越?〔唐·杜荀鹤〕,完成后面小题。
〔8分〕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侧重客,君去必经年。
1.诗中描写吴越之地集繁华景象的诗句是:,。
2.吴越之地的自然景物有什么特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分〕3.诗人认为友人游吴越“必经年〞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分〕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一共6分〕曲【唐】张籍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1.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的?〔3分〕2.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3分〕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的第一句说明了作者对涧边幽草怎样的情感?最能表达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4分〕〔2〕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好在哪里。
〔4分〕四、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8分〕野望【宋】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流弯曲的地方。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分〕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录。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留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的,而近代又有哪些经典的高中励志赠言出现呢?小编筛选了高中励志赠言句经典语录,看看是否有些帮助吧。
好男儿踌躇满志,你将如愿;真巾帼灿烂扬眉,我要成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成功,要靠辛勤与汗水,也要靠技巧与方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
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古代诗歌四首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竦峙)jié(碣)石澹.澹(dàn)
萧瑟
..(xiāo sè) 枯téng(藤) 天yá(涯)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我寄愁心/与明月
B.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
D.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D项应为:断肠人/在天涯)
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东临.碣石临:登上,到达
(2)潮平两岸阔.阔:开阔
(3)海日生.残夜生:升起
(4)乡书.何处达书:信
(5)断肠
..人在天涯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4.填空。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诗中最能反映诗
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
年。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我寄愁心
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
C.《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其词牌名,“秋思”是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解析:“元曲四大家”不包括王实甫,应为郑光祖。
)
6.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
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的“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7.学了《古代诗歌四首》后,班上准备举行以“轻叩诗歌大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要举行赛诗会,请你为赛诗会拟定一种形式,写在下面。
示例:对抗赛、问答赛、擂台赛、积分赛。
(2)下面是“生活处处有古诗”情景表演中的几个片段,请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古诗
名句。
①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常引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
苦。
②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
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请你根据本次活动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朗诵经典诗词,触摸名家心灵。
02课内精读
(一)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完成下面的题目。
8.诗眼是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关键词句。
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说明理由。
本诗的诗眼是“观”。
“观”是全诗的线索,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9.说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涌”字的表达效果。
写出了大海波涛汹涌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
1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
借景抒情。
诗人借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二)阅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的题目。
11.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做简要赏析。
示例:这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
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
诗句想象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12.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说说本诗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作为开头?
示例:写已“落尽”的“杨花”点明了时令——暮春,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因此,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三)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题目。
13.人们常说“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妙在哪里。
示例:“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诗人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14.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四)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的题目。
15.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情感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解析:该句反衬了游子有家难回的悲苦之情。
)
16.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03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释】王昌龄此时正被贬龙标。
17.用自己的话说说“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的意思。
不要听到琴声和歌声就触动远谪的愁思,那青山和明月一直都在陪伴着我们啊。
18.两首诗都有一个“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李诗中的“愁”是对朋友的担忧之愁;王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并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9.诗人用白描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疏落的篱笆,流动的溪水(轻柔的春风,飘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0.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
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