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教发2010-7号)
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
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
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是指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
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该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工作的重
要文件,对于促进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将通过分析纲要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探讨其对教育事业的影响和意义。
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首先,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这意味着要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弥补城乡教
育差距,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规划纲要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水平。这意味着要注重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实践教学,推动学
校与企业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后,规划纲要还强调要注
重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加强教育对
外开放,提高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水平。
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的影响和意义不可忽视。首先,规划纲要的
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通过推动教育改革和
加强教育质量监控,纲要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其次,规划纲要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过关注贫困地区和
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纲要也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促进社
会公平和和谐的进一步实现。再次,规划纲要的出台为国际教育交流
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教育规划纲要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
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主题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第三章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第四章义务教育
(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
(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第六章职业教育
(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七章高等教育
(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第八章继续教育
(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第九章民族教育
(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
(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第十章特殊教育
(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第三部分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第十二章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纲要全文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
本文摘要
推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支持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相互开放课程和教学资源。对校企合作办学中积极参与支持实习实验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企业,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给予表彰奖励。
目录
序言
第一章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目标
(三)战略部署
第二章基础教育
(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五)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七)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第三章职业教育
(九)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十)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十一)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十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四章高等教育
(十三)建设高水平大学
(十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十六)提升社会贡献力
第五章学习型城市建设
(十七)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十八)大力开展继续教育
(十九)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
第六章教育体制改革
(二十)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二十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二十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二十三)办学体制改革
(二十四)管理体制改革
第七章教育开放与合作
(二十五)加强教育合作与交流
(二十六)着力培养国际化人才
(二十七)进一步扩大首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第八章教师队伍建设
(二十八)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二十九)建立健全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长效机制(三十)建立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的保障机制(三十一)建立和完善教育人事管理制度
选派公办教师到民办学校支教及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广安市选派公办教师到民办学校支教及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2014-01-15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背景色:〗〖打印本稿〗〖关闭〗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指具有办园资质,符合办园标准,面向大众、收费合理、办园规范、质量较高的民办幼儿园。其办园规模应达到城区9个班以上,其它地区6个班以上;收费应控制在同类型、同等级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130%以内。
第三条支教原则。
(一)分级实施原则。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的规定,凡是申请支教扶持的民办学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执行。
(二)分类申报原则。既有民办中小学,又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民办学校,须将中小学和幼儿园分项申请,并经核实后按照规定分别享受支教扶持。
(三)动态管理原则。享受支教扶持政策的民办中小学和普惠性幼儿园,若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违背教育方针、随意缩小办学规模等情形,将视情况予以扣减支教教师比例或取消支教政策。
第四条支教程序。
(一)符合条件的民办中小学、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每年4月底前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包括所需教师层次、学科、数量等要求在内的书面支教申请,并提供办学规模和投资规模等方面的申报材料。
(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申请,核实办学规模和投资规模。其中“办学规模”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教发〔2010〕7号)、《四川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川教〔2012〕184号)等确定,即设置的班级数、招生人数和教师人数应与按照中小学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占地面积、校舍面积、运动场地和配套设施设备相符合。“投资总额”是指学校新建时投入资金和学校办学过程中对学校设施设备投入资金的总和,建设规模以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造价机构审核确定,设施设备由教育行政部门审计确定。选派公办学校教师支教严格按照“办学规模”和“投资总额”进行。“办学规模”和“投资总额”不一致的,依据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教发2010-7号)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合理布局、有序建设,现就“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增强做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做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性任务。强国必先强教,学校基本建设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和实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建立和完善教育基本建设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各级政府对学校基本建设持续投入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科学有序地推进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有利于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建设管理水平。
(二)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教育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加速的关键时期,人口结构和布局发生深刻变化。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结构调整、人口变化更加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学校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紧密衔接,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学校建设与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文) .doc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文)
教育部
二○一二年六月
目录
一、发展环境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目标
(三)基本思路
三、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
(一)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四)推进继续教育体系建设
四、创新国家教育制度
(一)落实教育“三个优先”的保障制度
(二)完善教育公平制度
(三)完善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的制度
(四)完善民办教育制度
(五)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六)创新教育家办学制度
(七)完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八)健全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制度
(九)建立健全教育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
(十)健全教育督导制度
(十一)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五、调整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
(一)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二)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三)建立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调整机制
六、扩大和保障公平受教育机会
(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二)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四)提高特殊教育的保障水平
(五)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
(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
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二)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三)落实教学改革重大举措
(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五)完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八、促进区域、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一)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二)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三)推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
(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五)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九、实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
(一)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二)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文 .doc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文)
教育部
二○一二年六月
目录
一、发展环境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目标
(三)基本思路
三、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
(一)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四)推进继续教育体系建设
四、创新国家教育制度
(一)落实教育“三个优先”的保障制度
(二)完善教育公平制度
(三)完善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的制度
(四)完善民办教育制度
(五)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六)创新教育家办学制度
(七)完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八)健全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制度
(九)建立健全教育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
(十)健全教育督导制度
(十一)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五、调整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
(一)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二)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三)建立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调整机制
六、扩大和保障公平受教育机会
(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二)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四)提高特殊教育的保障水平
(五)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
(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
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二)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三)落实教学改革重大举措
(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五)完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八、促进区域、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一)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二)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三)推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
(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五)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九、实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
(一)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二)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沼山镇教育布局调整项目可行性报告
沼山镇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标准化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沼山镇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标准化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项目承建单位
1.3 项目建设地址
沼山镇王铺集镇、畈雄村、永塘村、李铁铺村。
1.4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按照省教育厅、省发改委《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稳步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我镇现有的21所中小学,拟调整为“134”学校布局,即1所寄宿制中学(沼山中学),3所寄宿制小学(畈雄小学、永塘小学、居民村小学),4所标准化幼儿园(中心幼儿园、第二幼儿园、撤畈雄中学后建上片幼儿园、撤李铁铺小学后建下片幼儿园)。
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教发[2010]7号)
3、省教育厅省发改委《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稳步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的指导意见》(鄂教发[2010]9号)
4、鄂州市教育局《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2.1沼山镇概况
梁子湖区沼山镇位于鄂州市西南部,处于鄂州、黄石、咸宁、武汉之间。省级森林公园——沼山森林公园在镇域南部,西面是烟波浩渺的梁子湖。国土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4.67万人,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14省道(铁山至贺胜桥)公路和239省道(樊口至梁子湖)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2.2沼山教育概况
沼山镇现有中小学2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19所),在校学生4018人,112个教学班,教职工241人,专任教师234人,现有教学用房17175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12550平方米;幼儿2000人,幼儿园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250人,幼儿入园率为62.5%。
酉阳县花田乡建设规划文本1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教管中心]
校园校舍基本建设专项规划文本
(2011—2015)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教管中心
2010年10月
1
目录
第一章总则 01
第一节规划背景 01
第二节编制目的 07
第三节指导思想 07
第四节编制依据 07
第五节规划期限 08
第六节规划范围 09
第七节适用范围 09
第二章建设原则 11
第三章建设目标 12 第四章建设重点与乡村或建设重点13
第五章重点建设项目 13
2
第六章综合防灾减灾 18 第七章规划协调与衔接及平衡 18 第八章布局规划实施基本措施 19 第九章附则 27 第十章附图附表附件 27
3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规划背景
一、教育资源概况。
花田乡辖区内现有学校4所,包括:花田乡中心小学校,在校学生417人(小学298人,初中119人),教职工30人(小学21人,初中8人),9个教学班(小学6个,初中3个);花田乡花园小学,在校学生273人,教职工15人,6个教学班;花田乡老龙小学,在校学生112人,教职工5人,6个教学班;石家坝教学点,在校学生18人,教职工2人。全乡学校总占地面积17250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4875平方米,校园绿化总面积285平方米。多媒体教室1个,电脑15台,图书室藏书4000余册,固定资产总值共300万余元。全乡C级危房面积90平方米,D级危房1289平方米。
二、所在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
花田乡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城西北部,地处酉阳县中部,东接县政府所在地钟多镇,南与铜鼓乡交界,西与双泉乡相邻,北与国道319途径地黑水镇毗邻。幅员面积79平方公里,境内山地沟谷纵横,高山,平均海拔810多米,现驻生基村10组,距县城41公里。这里物产富饶,山清水秀,森林茂密,
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质能力
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能力
一、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领会内涵式发展的精神实质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效应,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到2005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实现了高教大众化发展的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解决了规模问题后,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全面启动实施“质量工程”建设。2010年,在迈入“十二五”之际,国家公布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其中高等教育部分,就突出强调了要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中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始终贯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实施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2012年3月19日和21日,教育部、财政部又连续颁布实施了《教育部关于全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政策的变迁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政策的变迁作者:罗尧成许宇飞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20年第03期
摘要: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支撑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相关政策文本分析发现,关于兼职教师的政策以及政策关注重点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政策重心经历了从概念提出、数量规约、关注质量到质量全面提升的过程,政策变迁也可相应地划分为四个阶段。基于政策分析,结合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与发展战略,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提出了具体改革建议。
关键词:兼职教师;高职院校;政策变迁;企业参与;质量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3-0074-06
兼职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向纵深层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兼职教师相关政策的制定、完善则是推动兼职教师发展的外部有力保障。近年来,以《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为代表的系列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文件,从国家战略高度对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的改革发展进行了宏观指导,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系统地分析职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发展
相关政策的变迁,对于进一步完善兼职教师的政策制定,推动职业院校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具有促进性作用。
一、兼职教师政策的变迁分析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发展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紧密相关,相关政策的变迁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根据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相关政策文本的内在机理看,可将相关政策文本划分为政策文本初涉阶段、政策逐步发展阶段、政策不断完善阶段和政策体系构建阶段。
基建工作会议讲话发言稿
基建工作会议讲话发言稿
基建工作会议讲话发言稿
尊敬的刘主席,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伟人少奇同志的家乡召开高校分管基建工作的校领导和基建处长参加的省高校后勤协会基建分会工作会议暨“十二五”基本建设规划审核会,目的就是通过这次会议,总结“十一五”高校基本建设经验,审核和完善“十二五”高校基本建设规划。同时,给同志们提供一个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机会。刚才宁乡县委的领导致了欢迎词,专家介绍了对各省属高校“十二五”基本建设规划的审核情况,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分别介绍了各自编制“十二五”基本建设规划的经验,基建分会刘起军副校长的就职演说很精彩,讲的很实在,使我对基建分会以后的工作充满信心,特别是刘晓主席的重要讲话,就进一步搞好基建分会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我深受启发,非常赞成。借此机会,我就高校基本建设规划和基建分会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对我省高校基本建设规划工作的简要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我厅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厅主管高校先后编制了“十一五”基本建设规划、2009-2015年高等学校节约型建设规划,并根据规划认真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据统计,5年中,我厅主管的30所高校基本建设共投入42亿元,年均投入达8.4亿元。到2010年底,我厅主管的30所高校校园占地面积达到4.5万亩,比“十一五”初期增加了8500亩,大部分高校解决了学校发展用地。5年中,我厅主管的30所高校共新建教学科研设施面积达110多万平方米,年均建设面积约22万平方米,新建学生公寓、食堂等后勤设施面积达180万平方米,使生均宿舍面积由2005年的7平方米提高到目前的8平方米左右,学生住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同时,我们还安排了近5亿元的专项资金改造了高校后勤基础设施,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十一五”期间,我们大力推进“两型”校园建设,加强了校园规划、绿化和美化工作,并取得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教育强市品牌,为加快海峡西岸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
1、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
扩充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5+2”产业、与海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机链接;
适当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2、提升教育强市水平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各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三、发展任务
1、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
(1)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6%以上。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2)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
(3)到2015年,乡镇中心园(所)以上均达到省定标准。
教育部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教育部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作者: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10期
日前,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教育部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奠定坚实基础。基本思路是: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改革创新,抓好工作落实,提升基础能力,促进协调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规划》指出要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
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发布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全面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与应用,建设先进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坚持标准先行,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探索数字校园、智能教室建设,建立沟通学校、家庭、社区的学习网络。到2015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本实现班班通,数字化校园覆盖率达到50%以上。
推动优质资源的开发、集成与共享。出台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启动建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中心。支持、引导、激励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机构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建立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所有课程的教育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保护中华语言文化资源。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附件: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教育部
二○一二年六月
目录
一、发展环境 (1)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思路 (5)
(一)指导思想 (5)
(二)主要目标 (6)
(三)基本思路 (9)
三、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 (11)
(一)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1)
(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2)
(三)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15)
(四)推进继续教育体系建设 (18)
四、创新国家教育制度 (19)
(一)落实教育“三个优先”的保障制度 (20)
(二)完善教育公平制度 (21)
(三)完善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的制度 (21)
(四)完善民办教育制度 (23)
(五)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24)
(六)创新教育家办学制度 (26)
(七)完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26)
(八)健全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制度 (27)
(九)建立健全教育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 (28)
(十)健全教育督导制度 (30)
(十一)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30)
五、调整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 (31)
(一)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31(二)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35)
(三)建立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调整机制 (36)
六、扩大和保障公平受教育机会 (37)
(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37)
(二)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9)
(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41)
(四)提高特殊教育的保障水平 (42)
(五)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 (43)
(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 (44)
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4)
(一)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45)
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教育规划纲要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
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主题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第三章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第四章义务教育
(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
(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第六章职业教育
(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七章高等教育
(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第八章继续教育
(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第九章民族教育
(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
(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第十章特殊教育
(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第三部分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第十二章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合理布局、有序建设,现就“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增强做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做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性任务。强国必先强教,学校基本建设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和实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建立和完善教育基本建设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各级政府对学校基本建设持续投入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科学有序地推进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有利于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建设管理水平。
(二)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教育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加速的关键时期,人口结构和布局发生深刻变化。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结构调整、人口变化更加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学校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紧密衔接,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学校建设与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三)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统筹实施各项建设工程的基本前提。近年来,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国家已经陆续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还将继续加大对学校基本建设的投入;各地也在实施多种形式的教育建设工程。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有利于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以科学规划指导各项建设工程;有利于统筹安排“十二五”学校布局调整、校舍建设和资金投向,使教育工程项目建设相互配套、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使每一笔建设资金都得到有效利用,发挥教育经费投入的最大效益。
(四)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前学校建设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意见比较突出。如一些地区学校布局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一些校舍质量和安全不达标,选址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些地区只注重教学行政用房建设,生活设施配套不完善;个别学校体量过大,在校生规模超标,大班额问题突出;一些地区校舍资源空余、空闲或者被违法占用。完善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机制有利于统筹兼顾,逐步解决这些热点难点问题。
二、“十二五”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一)目标任务。各地在2011年以前完成“十二五”期间以学校布局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为主体的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编制、实施和调整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体制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要编制教育规划地图,开发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信息系统。
(二)总体要求。一是坚持优先发展。学校基本建设规划要体现“满足需要、适度超前”的原则,按照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推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基本建设的投入,实现从“有学校上”到“上好学校”的转变。二是坚持育人为本。学校基本建设规划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坚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营造安全可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校园
环境。三是坚持尊重科学。学校基本建设规划要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尊重教育规律,促进学校科学布局,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和规范,保证校园建设规划的完整性。四是坚持实事求是。学校基本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现有办学资源,因地制宜,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当前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五是坚持统筹衔接。综合考虑城镇化布局、产业发展及人口分布等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等上位规划有效衔接。
三、科学规划学校的区域和城乡布局
(一)基本原则。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是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学校布局规划的原则是:一是分解落实教育发展目标。各地要将“十二五”教育发展目标,具体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布局规划上。二是推动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在发展中调整、优化学校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是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学校布局规划的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机制,努力解决学校布局规划与人民群众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城镇化建设相脱节的问题。四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结合城乡发展的趋势,兼顾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一规划城乡学校布局,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五是实行分类管理。在对现有办学资源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建设规划的不同要求对学校进行分类,有序安排学校基本建设。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要重点推进民汉合校,加强双语教育。边境地区、贫困边远地区要重点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六是合理确定学校规模。尊重教育规律和办学规律,根据学校服务区域内人口分布、密度以及学生发展总量的实际,合理确定学校规模,注重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
(二)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布局规划。根据学龄人口的分布状况、未来发展趋势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合理规划中小学、幼儿园,方便就近入学入
园。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区域城镇化进程,做到中小学、幼儿园与城镇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重点做好城市新建小区、旧城改造、城乡结合部、成片开发的城市新区、城镇化重点地区的学校布局规划。新建和扩建学校要优先安排到城镇化进程和学龄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基本消除城镇学校的大班额现象,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人口较少且交通不便的山区、牧区、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双语教学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加紧布局建设寄宿制学校;同时,要把确需保留的村小学和教学点,纳入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按照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和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特点,合理规划学校的服务半径和办学规模,普通高中原则上不超过3000人,初中和小学原则上不超过2000人,幼儿园原则上不超过360人。根据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编制好“十二五”农村幼儿园建设规划。把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纳入规划布局。
(三)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规划。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要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满足不同行业对职业教育培训的需要。除主要面向农业的职业学校以外,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建在县镇及以上城市。要根据本地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规划布局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的骨干学校和专业;根据当地社会文化特点,规划布局以培养特殊工艺、民间艺术人才为重点的特色学校和专业。统一规划建设好以促进劳动力就业和提供社会服务为重点,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综合性职业教育机构。在尊重城市化规律基础上,坚持合理布局原则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完善县域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网络。按照科学发展规划职业教育原则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和职教园区规划,新建职教园区要与本区域的开发区、工业园区配套建设,防止盲目建设无产业依托的职教园区,做到职业教育依托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支撑职业教育。推进职教园区集团化建设,建立职教园区资源共享机制。把民办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纳入职业教育布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