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生化 第二章 基因研究技术2(测序)

合集下载

illumina二代测序原理

illumina二代测序原理

illumina二代测序原理

Illumina二代测序原理。

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是一种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序DNA和RNA样本。它的原理基于DNA合成、测序和图像分析技术,结合了高通量测序和平行测序的优势,使得它成为当前最常用的测序技术之一。

首先,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利用DNA聚合酶和引物将DNA片段扩增成成百上千万份复制品,形成“簇”。接着,这些“簇”被固定在玻璃芯片上,形成DNA芯片。然后,通过化学方法将DNA片段解链,并将每个片段与荧光标记的引物结合。在每个碱基加入的过程中,荧光信号会被记录下来。

在测序过程中,每个碱基的加入都会释放出荧光信号,这些信号会被相机捕捉到并记录下来。然后,计算机会根据这些信号来确定每个碱基的序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序DNA和RNA样本。

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通量、高准确性和低成

本。由于能够同时测序成百上千万份DNA片段,因此可以在较短的

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测序工作。同时,其测序错误率非常低,能够

提供高质量的测序数据。而且,由于其平行测序的特点,使得测序

成本大大降低,使得大规模测序成为可能。

除此之外,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它能够检测到低频突变和罕见基因变异,对于研究基因组变异

和发现新基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由于其高通量的特点,可以同

时测序多个样本,适用于大规模的研究项目。

总的来说,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是一种高效、准确、经济的

测序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基因组学等领域。它的原理基于DNA合成、测序和图像分析技术,结合了高通量测序

二代测序的基本原理

二代测序的基本原理

二代测序的基本原理

引言:

二代测序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高通量测序技术,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基因组学和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本文将从样本制备、DNA 片段连接、测序扩增、测序反应、数据分析等方面介绍二代测序的基本原理。

一、样本制备:

在进行二代测序前,需要对待测样本进行处理。首先,需要提取样本中的总DNA,并对其进行纯化处理,以保证测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后,将纯化后的DNA进行打断,得到适当长度的DNA片段。

二、DNA片段连接:

将打断后的DNA片段进行连接处理,通常采用连接酶来将DNA片段与测序适配体连接起来。适配体是一种短小的DNA序列,其中包含了引物结构,用于测序反应中的引物结合。

三、测序扩增:

连接完适配体后,需要进行PCR扩增,以增加样本中DNA片段的数量。PCR扩增是通过引物与DNA片段的特异性结合,利用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在一系列温度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四、测序反应:

在进行测序反应前,需要将PCR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未连接的适配体。纯化后的DNA片段被固定在测序芯片或流式细胞仪上,然后通过荧光标记的核苷酸进行测序反应。

测序反应通常采用碱基特异性的终止法,即在每个碱基加入到DNA 链中后,通过荧光信号来标记该碱基的种类。这样,就可以根据荧光信号的强度和位置,确定DNA链的序列信息。

五、数据分析:

测序完成后,需要对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首先,将测序得到的原始图像数据转化为碱基序列信息。然后,通过对比样本DNA 序列和参考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拼接,以获得完整的样本基因组序列。

illumina二代测序原理

illumina二代测序原理

illumina二代测序原理

Illumina二代测序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它基于液相扩增和荧光检测的原理。该技术突破了先前Sanger方法固定长度的限制,可以同时测序成千上万的DNA分子。

操作原理

Illumina二代测序首先将DNA样品通过PCR或其他方法进行扩增,然后将其用一定的方法固定在玻片表面,形成单个DNA片段的集合。这些片段均有等长的序列和一端有特定的接头序列。

每个DNA片段都通过引物被逐一地延伸反向互补链,从而生成相应的结合适配器。在进行测序之前,这些DNA片段需要被克隆并以不同的分子数存在于芯片上。这样,每个DNA分子就可以独立地进行测序。

在Illumina二代测序中,DNA分子是通过反向捕获测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进行的。这意味着在扩增子中加入了四种碱基(即A、C、G、T)和一种被称为“未知”碱基的DNA分子,未知碱基不能参与扩增,但是光学信号会提示该位点上是否有未知碱基。在进行扩增时,每条单链DNA的A、C、G和T位置都会紧接着加入一种受最近的碱基斑点所测量的荧光探针。这些荧光探针只能与其所配对的碱基发生碱基识别,并发出荧光信号。

测序过程中,荧光信号被读取并用于区分A、C、G和T碱基上的信号。这个过程会重复多次,以确定每个碱基的序列。这样,每个DNA分子都可以被高效地测序,生成其完整的DNA序列。

优势和应用

Illumina二代测序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可靠性的优势,可以用于各种研究中,如人类基因组、疾病分析、精准医学和病毒学研究等。该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展和改进,旨在为医学、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

高级生化技术实验报告

高级生化技术实验报告

高级生化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和应用高级生化技术,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体内化学过程的理解,并研究其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实验材料与方法

材料准备

- 实验用细胞培养基

- 细菌培养板

- RNA提取试剂盒

- 蛋白质表达载体

- Plasmid DNA纯化试剂盒

实验步骤

1. 细胞培养:使用实验用细胞培养基培养细胞,维持合适的环境条件。

2. 细菌培养:将细菌样品接种在细菌培养板上,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 RNA提取:使用RNA提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的指导进行细胞中RNA的提取。

4. Plasmid DNA纯化:将含有目标基因的细菌培养物收集,使用Plasmid DNA 纯化试剂盒纯化目标基因。

实验结果

通过细胞培养和细菌培养,我们成功获得了足够数量的细胞和细菌样品。通过使用RNA提取试剂盒和Plasmid DNA纯化试剂盒,我们也成功提取到了目标物质RNA和目标基因。

结果分析

获得RNA和纯化目标基因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NA的提取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基因表达水平,了解细胞内的生化过程。而纯化的目标基因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等。

应用前景

高级生化技术作为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中所使用的技术可以应用于:

- 医学研究:通过研究细胞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探寻疾病发生的机制,找到新的药物靶点,并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农业领域: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产量和品质,为粮食安全和农作物种植提供支持。

高级生化第二章基因研究技术2(测序)PPT课件

高级生化第二章基因研究技术2(测序)PPT课件
高级生化第二章基因研究技术2(测 序)PPT课件
目录
• 测序技术概述 • 测序技术的种类 • 测序技术的原理 • 测序技术的步骤 • 测序技术的优缺点 • 未来测序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测序技术概述
测序技术的定义
测序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测定生 物体内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从而分 析其基因序列的一种技术。
第四代测序技术
要点一
总结词
第四代测序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 异性,有望在基因组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第四代测序技术以离子半导体技术和纳米孔技术为代表, 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这一技术有望在基因组学研 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单细胞分析、甲基化研究 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虽然第四代测序技术尚处于 发展阶段,但其具有巨大的潜力,未来有望成为基因组学 研究的重要工具。
03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单分子测序和实时测序等新型测序技术也相继 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测序速度和准确性。
测序技术的应用领域
基因组学研究
通过测序技术测定生物体的基因组序列, 分析基因组结构、变异和进化等方面的
信息。
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测序技术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 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生物数据的潜
谢谢观看
对检测到的变异位点进行注释和解读, 以便进一步了解其在生物学功能上的 意义。

高级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汇总

高级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汇总

PART1核酸化学及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1.正向遗传学:通过生物个体或细胞的基因组的自发突变或人工诱变,寻找相关的表型或性状的改变。然后从这些特定性状变化的个体或细胞中找到相应的突变基因,并揭示其功能。

2.核小体组蛋白修饰:核小体组蛋白八聚体中每个组蛋白多肽链的N末端游离在核心之外,常被一些化学基团修饰。包括①乙酰化:赖氨酸的乙酰化②甲基化:赖氨酸和精氨酸的甲基化③磷酸化:丝氨酸的磷酸化④泛素化:赖氨酸的泛素化

3.位点特异性重组:是遗传重组的一类,这类重组依赖于小范围同原序列的联会。重组也发生在同源的短序列的范围之内,需要位点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参与催化。

4.转座机制:转座是一个DNA片段从基因组中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外一个位置的过程,该DNA片段称转座元件或转座子。①细菌转座子通过“剪切-黏贴”机制进行转录②转座酶两个不同亚基结合在转座子的特定序列上③两个亚基靠在一起形成有活性的二聚体,导致转座子的切除④转座酶-转座子复合物结合到靶DNA上,通过转座酶的催化将转座子整合到新位点上。

5.基因敲除:利用DNA同源重组原理,用设计的同源片段替代靶基因片段,外源DNA 与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序列相同或相近的基因发生同源重组,从而代替受体细胞基因组中的相同/相似的基因序列,整合入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此法可产生精确的基因突变,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

6.Sanger双脱氧终止法:主要用于DNA基因分析,是现在应用最多的核酸测序技术(也即第一代DNA测序技术)。核酸模板在核酸聚合酶、引物、四种单脱氧碱基存在条件下复制或转录时,如果在四管反应系统中分别按比例引入四种双脱氧碱基,只要双脱氧碱基掺入链端,该链就停止延长,链端掺入单脱氧碱基的片段可继续延长。如此每管反应体系中便合成以共同引物为5’端,以双脱氧碱基为3’端的一系列长度不等的核酸片段。反应终止后,分四个泳道进行电泳。以分离长短不一的核酸片段(长度相邻者仅差一个碱基),根据片段3’端的双脱氧碱基,便可依次阅读合成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

生化课件第二章

生化课件第二章
1955年2月20日卒于美国田纳西州纳什1868年fridrichmiescher从脓细胞中提取核素1944年avery等人证实dna是遗传物质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1968年nirenberg发现遗传密码1975年temin和baltimore发现逆转录酶1981年gilbert和sanger建立dna测序方法1985年mullis发明pcr技术1990年美国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1994年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2001年美英等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框架核酸的分类及分布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deoxyribonucleicaciddnaribonucleicacidrna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携带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传递给下一代
核酸的分类及分布
脱氧核糖核酸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
携带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传递 给下一代。
核糖核酸 (ribonucleic acid, RNA)
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
是DNA转录的产物,参与遗传信 息的复制与表达。某些病毒RNA 也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文字式
5 A C T G C T 3
➢ 核酸分子的大小常用碱基(base或kilobase)数目 来表示。
➢ 小 的 核 酸 片 段 (<50bp) 常 被 称 为 寡 核 苷 酸 (oligonucleotide) 。 自 然 界 中 的 DNA 和 RNA 的 长度可以高达几十万个碱基。

生物技术:基因测序与基因组编辑技术讲解培训ppt

生物技术:基因测序与基因组编辑技术讲解培训ppt
序列。
1980年代 Sanger等科学家发明了基于聚 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测序 方法,实现了DNA片段的高通 量测序。
1990年代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得到了迅速 发展,出现了基于大规模平行 测序的技术。
21世纪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测 序技术的速度和准确性得到了 大幅提升,应用领域也得到了
VS
详细描述
这些技术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基因组 编辑需求。例如,基于人工核酸酶的基因 组编辑技术包括人工核酸酶和DNA修复 酶的组合应用,可以实现更加精确和高效 的基因组编辑。基于DNA同源重组的基 因组编辑技术则适用于对精确度要求较高 的基因组编辑实验,如基因敲入等。
05
CATALOGUE
基因测序与基因组编辑技术的 应用案例
基因测序技术可以用于生物进化研究 中,通过对不同物种的基因序列进行 比较,揭示生物的进化历程和演化机 制。
药物研发
基因测序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研发过程 中,通过对药物作用靶点的基因序列 进行分析,提高药物的研发效率和针 对性。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1970年代
基因测序技术的雏形出现,主 要是通过化学降解法测定DNA
不断拓展。
02
CATALOGUE
基因测序技术分类
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
总结词
基于链终止法的测序技术,代表为Sanger测序。

二代测序illumina原理

二代测序illumina原理

二代测序illumina原理

二代测序illumina原理是一种革命性的高通量测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领域。这种技术基于DNA复制、DNA片段连接和扩增、DNA文库构建以及高通量测序等步骤。

二代测序illumina原理的核心是通过将DNA样品切割成短小的片段,然后将

这些片段连接到DNA芯片上的固定位置。随后,DNA聚合酶从片段的末端开始扩增,生成数百万个从同一初始片段派生的DNA复制品。这些复制品被通过荧光标

记的核酸碱基识别方式进行测序。

在测序过程中,DNA复制品会被依次合成,其中每个碱基都用一种特定的荧

光染料标记。通过不断照射荧光,检测不同碱基的发光信号,并记录下它们的相对位置,从而确定DNA序列。通过识别不同的荧光标记和记录信号,我们可以得到

原始DNA序列的高质量编码。

二代测序illumina原理具有高通量、高效、高精度和低成本等优点。能够同时

测序数百万个片段,从而大大提高了测序速度和效率。该技术还具有较低的错误率,能够检测到极低水平的DNA序列变异。此外,二代测序illumina原理还能够在较

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DNA序列信息,从而加快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表观遗

传学等研究的进展。

总结而言,二代测序illumina原理是一种先进的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将DNA 样品切割、连接、扩增和测序,以高效、高精度和低成本的方式获得大量DNA序

列信息。这项技术在基因组学研究、临床诊断和生物学领域的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因工程第2章-2

基因工程第2章-2
b) 大肠杆菌常用启动子:Lac, Tac, Trp,和来自噬菌体 强启动子 PL, PR 。 它们 由大肠杆菌 RNA 聚合酶 识别 起始.
c) 来自 T7 噬菌体的 T7 启动子。 必须由 T7 噬菌体来源 T7 RNA聚合酶 识别 起始转录。
d) 表达载体用 T7 启动子必须用能产生 T7 RNA 聚合酶的 受体菌株 JM109 , BL21(DE3)。
e) PSPORT 系列和 pSP 系列。
பைடு நூலகம்
插入灭活型载体
CI+标记基因, 溶源状态,混浊噬菌斑—→透明(重组)。 CI+ 基因编码 CI 阻遏蛋白, CI 基因突变的入-噬菌体形成透明 噬菌斑。 a. 入DNA 载体携带含有 EcoRI 切点的 CI+ 标记基因, b. 这种载体进入高频溶源化突变的大肠杆菌内,建立溶源 状态,形成混浊噬菌斑,(溶源细胞比未感染的细胞生长 慢)
质粒的分类及用途 1)克隆质粒: 用于克隆和扩增外源基因。 2) 测序质粒: a) 高拷贝复制,便于DNA片段克隆和扩增。 b) 含多酶切口的接头片段,在接头片段两端邻近区域, 设有两个不同的引物序列,重组质粒变性后即可测序。 3) 整合质粒: 含有整合酶编码基因和特异性整合位点序列,克隆在整合 质粒上的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准确重组整合在 染色体 的特定位置上。
b) 装有定量检测表达程度的报告基因,

生化第二章 核酸

生化第二章 核酸

稀有碱基
O
O
HN
1NH
HN
N
O
5
R ψ 假尿嘧啶
O
HN
CH2
N
N
R
I 次黄嘌呤
OH
CH3
N
N
7
O
CH2 N
H2N
R DHU 二氢尿嘧啶
N
N
R
mG 7-甲基鸟嘌呤
* tRNA的二级结构特点-三叶草形 tRNA分子结构与其它RNA一样,多都 是单链结构,局部区域碱基配对形成双 螺旋,约占4070%,配对不象DNA那 样严格,不能配对的形成环状突起;
O
NH
N
O
H
酮式尿嘧啶
NH
NH
N
O
H
亚氨基态胞嘧啶
OH
N
N
OH
稀醇式尿嘧啶
碱基的紫外吸收
最大吸收峰在260nm附近
核苷酸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胞嘧啶核苷酸的解离
NH2 + HN
NH2 + HN
O
ON
HO P O CH2 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H
HH
H
H
OH OH
+ CMP
pKa1=0.80 HO NH2
O
ON
P O CH2 O

基因工程第二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与“基因”有关的文档共66张)

基因工程第二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与“基因”有关的文档共66张)
生物体对简并密码子的偏爱性,合成系列探针
探针应具有足够的长度,通常在17-20个核苷酸之间
探针内部不应出现可能的互补区域
第三十五页,共66页。
化学合成法的基本方法
探针等寡聚核苷酸合成
某段连续的氨基酸序列 Cys Met Asp Glu Met Lys Arg Asn Ile
所有可能的DNA序列
TGTATGGACGAAATGAAAAGAAACATA
的基因全序列,分别合成12-15
碱基长的单链DNA小片段
混合退火
T4-DNA连接酶连接
克隆入合适的载体
第三十一页,共66页。
化学合成法的基本方法
全基因合成
(2)补钉延长法:
根据目的基因两条互补链全序列,分别合成12-15碱基长的单链 DNA小片段以及20-30碱基长的单链DNA中片段
混合退火
Klenow酶聚合 T4-DNA连接酶连接 克隆入合适的载体
第七页,共66页。
与载体连接 •如果采用菌落原位杂交法或限制性酶切图谱法
筛选,则选择多拷贝克隆载体;
•如果采用基因产物功能检测法筛选,则选择表达 型载体
第八页,共66页。
转化受体细胞
如果转化子采用菌落原位杂交法或限制性酶切图谱法筛选, 则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 如果转化子采用基因产物功能检测法筛选,则选择能使目的
鸟枪法克隆目的基因的基本战略

高级生化 第二章 基因研究技术2(测序)

高级生化 第二章 基因研究技术2(测序)

测序原理 5)芯片制备:经乳液PCR法扩增后 携带有大量模板的磁珠被放置到芯 片(PTP)上的微孔中。PTP孔的直径 (29um)只能容纳一个磁珠(20um)。 然后将PTP板放置在GS FLX测序仪 中,测序开始。
6)在微孔中加入反应液:酶混合物 ( 包 括 DNA Polymerase 、 ATP Sulfurylase 、 Luciferase 和 Apyrase )和底物混合物(包括APS(腺苷酰 硫酸)和Luciferin(荧光素))。
对于重复序列较多的目的 DNA ,由于引物的非特异性结合概 率高,所以该方法不适合于测定含有多重复序列的 DNA 片段。
3)大片段DNA可采用嵌套缺失法(nested deletion, Erase-a-base)测序
① ② ③ ④
将大片段克隆 到测序载体
核酸酶III:从双 链DNA的3’OH上逐 一去除单核苷酸, 不降解单链DNA和 3’突出的双链DNA (37C,250核苷 酸/min) 核酸酶S1:降解 单链DNA或者RNA, 产生5’磷酸的单核 苷酸或者寡核苷酸
主要技术改进
1、用不同的荧光色彩标记ddNTP,如ddATP标记红色荧光、 ddCTP标记蓝色荧光、 ddGTP标记黄色荧光、ddTTP标记 绿色荧光。由于每种ddNTP带有各自特定的荧光颜色,因此 终止的末端便于观察。 2、测序反应由原来的4管分 别反应改为1管混合反应。

高二生物高效课堂资料02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

高二生物高效课堂资料02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
1 导入过程完成后,全部受体细胞都能摄 入重组DNA分子吗? 真正能摄入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很少。
2 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是否都能稳定 维持和表达? 不一定,需要检测
四、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青霉素抗性基因
四环素抗性基因
大肠杆菌
检测与鉴定
1.转基因生物的DNA上中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DNA分子杂交技术
退火:冷却至55~60℃ 部分引物与模板的单链 变性 DNA的特定互补部位相 配对和结合
延伸:加热至70~75℃
以目的基因为模板,合
成互补的新DNA链
退火
延伸
1.原理? DNA双链复制 2.模板? 目的基因 3.酶? 热稳定DNA聚合酶 4.能量? 人为加热 5.原料? 4种脱氧核苷酸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方法: DNA和DNA分子之 间的杂交
步骤: ①提取转基因生物的 基因组DNA
2.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 了mRNA
方法: DNA和RNA分子之 间的杂交
步骤: ①提取转基因生物的 mRNA
②制备探针:用放射性同位 素标记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片段
③探针与基因组DNA杂交
②制备探针 ③探针与mRNA杂交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
a、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 b、使目的基因复制并遗传给下一代 c、使目的基因能表达和发挥作用。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技术实验教程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技术实验教程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技术实验教程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实验研究提供了诸多高效、精准的技术手段。本教程将为您详细介绍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帮助您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更好地运用这些技术。

一、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技术概述

1.常用技术分类

- 分子生物学技术

- 细胞生物学技术

-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 生物信息学技术

2.技术应用领域

- 基因组学研究

- 蛋白质组学研究

- 代谢组学研究

- 疾病模型研究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

1.PCR技术

- 原理与操作步骤

- 应用案例:基因克隆、基因突变检测

2.基因测序技术

- 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测序技术

- 应用案例:基因组组装、基因突变分析

3.荧光定量PCR技术

- 原理与操作步骤

- 应用案例:基因表达分析、病原体检测

三、细胞生物学技术

1.细胞培养技术

- 基本操作方法

- 应用案例:细胞株建立、细胞功能研究

2.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 原理与操作步骤

- 应用案例:细胞内蛋白质定位、细胞信号通路研究3.流式细胞术

- 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

- 应用案例:细胞周期分析、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

四、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1.Western Blot技术

- 原理与操作步骤

- 应用案例:蛋白质表达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原理与操作步骤

- 应用案例:抗原/抗体定量检测、疾病标志物研究五、生物信息学技术

1.基因组数据分析

- 常用软件与工具

- 应用案例:基因注释、变异分析

2.蛋白质结构预测

- 常用方法与工具

- 应用案例:蛋白质功能预测、药物设计

分子生物学常用检测技术

分子生物学常用检测技术

分子生物学常用检测技术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分子互动和功能的科学,其研究领域涵盖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这些领域的研究需要借助各种检测技术来实现,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1、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是测定DNA序列的技术,它可以直接读出基因序列,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基因测序技术可用于基因组学研究,解析物种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也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是一种用于快速、灵敏地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PCR,我们可以将微量的DNA片段进行数百万倍的扩增,从而可以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检测。PCR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突变分析、疾病诊断等领域。

3、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芯片是一种高密度DNA阵列技术,可以同时对大量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生物芯片技术可用于基因表达谱分析、基因多态性研究、疾病预测和诊断等。

4、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用于分析生物样品中分子质量和组成

的技术。通过质谱技术,我们可以对蛋白质、多糖、脂质等生物分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药物发现、疾病诊断等领域。

5、细胞荧光染色技术:细胞荧光染色技术是一种用于观察细胞内生

物分子活性的技术。通过荧光染料对目标分子进行标记,我们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内分子的分布和活性。细胞荧光染色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信号转导、药物筛选等领域。

以上仅是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的几种常用检测技术,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如核磁共振技术、双向电泳、免疫沉淀等等,这些技术的发明和发展都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各种技术的选择和使用主要取决于研究目的和研究样本的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将更加灵敏、高效和个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用于重复序 列少、相对简单 的原核生物基因 组
5)基于物理图谱的全基因组测序(简称作图法)
1)利用RFLP、SSR、RAPD等分子标记构建物种染色体 物理图谱
2)用限制性内切酶将基因组DNA切割长度为0.1Mb- 1Mb的大片段,克隆到YAC或BAC载体上,构建基因 文库(YAC库BAC库) 3)从文库中挑取单克隆直接测序或者运用鸟枪法构建亚 克隆,在分别测定单个亚克隆的序列 4)装配、连接成连续的DNA分子。 又称“克隆重叠群法(clone contig)”、“clone-byclone method”
GCTTTCTTGCCGCCACCATGCCGCCACCGCTTCTTCCtTCTCT…
一、成熟的第一代DNA测序技术
一)化学裂解法(Maxam-Gilbert,1977)
基本原理:用化学试剂处理具末端放射性标记的 DNA片段,造成碱基的特异性切割,由此产生一 组具有各种不同长度的DNA链的反应混和物,经 凝胶电泳按大小分离和放射自显影,便可根据X 线片底板上显示相应带谱,直接读出待测DNA片 段的核苷酸顺序。
杂交测序技术
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 Roche/454)
合成测序(Sequencing-By-Synthesis, Illumina/Solexa) 连接测序(Sequencing-By-Ligation, ABI/SOLiD)
一)杂交测序技术
原理
将各种排列顺序的寡核苷酸点播在芯片上, 每个点播 的寡核苷酸在排列的方阵中都有指定的位置。待检测的 DNA分子与芯片温浴,凡是能杂交的寡核苷酸都会在确定 位置发出信号,然后根据获取的信息将寡核苷酸的顺序进 行对比组装拼接成完全的DNA顺序。 优点:检测速度快,成本低。 缺点:误差较大,不能重复测定。
A+G pH2.0 甲酸可使嘌呤环的N原子化,并因此消弱腺嘌呤 和鸟嘌呤的糖苷键,使得哌啶很容易断开糖苷键从而 导致脱嘌呤
C+T 肼可打开嘧啶环,后者重新环化成五元环后易被哌啶 除去
C 1.5mol/L NaCl存在时,可用肼只作用于胞嘧啶环,使 得该处的糖苷键易被哌啶断开从而脱去胞嘧啶
1M 的 哌 啶 加 热 90 度
几种不同生物基因组的测序
1) 大肠杆菌基因组测序----作图法 2) 流感嗜血杆菌基因组测序---鸟枪法
3) 果蝇基因组测序---鸟枪法
4) 人类基因组测序---作图法和鸟枪法
4) 拟南芥基因组测序—作图法
5) 水稻基因组测序---作图法和鸟枪法
二、开始商业化的第二代DNA测序技术 ——基于芯片的测序技术
3、DNA序列测定的策略
1)短片段DNA(<1kb)可采用单向测序或双向 测序法
2)较长片段DNA 可采用引物延伸法( Primer walking)
引物延伸法是从目的片段的一端开始,利用载体上的序列为 依据,设计第一次反应的反应引物进行测序,然后依次根据前 一次测序结果,设计下一次反应引物,递进测序,直至完成。 引物依次推进法需要多次设计和合成引物,比较繁琐。
这一方法是由剑桥的医学研究委员会实验室率推行的,曾经成 功地用于测定人线粒体DNA(Anderson 等,1981)、λ噬菌体 DNA(Sanger等,1982)等序列。
该方法也称作“随机法(random approach)”、 “霰弹法
鸟枪法的优缺点 优点:不需要高 密度的图谱; 速 度快、简单、成 本低 缺点:拼接组装 困难,尤其在重 复序列多的区域
主要技术改进
1、用不同的荧光色彩标记ddNTP,如ddATP标记红色荧光、 ddCTP标记蓝色荧光、 ddGTP标记黄色荧光、ddTTP标记 绿色荧光。由于每种ddNTP带有各自特定的荧光颜色,因此 终止的末端便于观察。 2、测序反应由原来的4管分 别反应改为1管混合反应。
3、用毛细管电泳取代聚丙烯凝胶平板电泳,电泳由4泳道 简化 为由1个泳道同时判读4种碱基。这种电泳装置有96个泳道, 每次可同时进行96次测序。节省时间,加快测序进程。
3)制备DNA磁珠:单链DNA文库被固定在特 别设计的DNA捕获磁珠上。每一个磁珠携带了 一个独特的单链DNA片段。磁珠结合的文库被 扩增试剂乳化,形成油包水的混合物,这样就 形成了只包含一个磁珠和一个独特片段的微反 应器。 4)乳液PCR扩增:每个独特的片段在自己的 微反应器里进行独立的扩增,而没有其他的竞 争性或者污染性序列的影响。整个片段文库的 扩增平行进行。对于每一个片段而言,扩增后 产生了几百万个相同的拷贝。随后,乳液混合 物被打破,扩增的片段仍然结合在磁珠上。
“双脱氧末端 终止”的含义
技术路线与要求
制备单链模板 ↓ 将单链模板与一小段引物退火

加入DNA多聚酶、 dNTP、少量ddNTP ↓ PCR反应 ↓ 将4种反应产物分别在4条泳道电泳 ↓ 根据4个碱基在4条泳道的终止位置读出基因序列
三)自动化测序
基本原理:DNA自动测序仪的应用实现了凝胶电泳、初始数 据获取、碱基阅读等步骤自动化。与链终止法测序原理相同
技术路线
将双链DNA样品变为单链 ↓ 每个单链的同一方向末端都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以便显示DNA条带

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获得只差一个核苷酸的降解 DNA群体 ↓ 电泳,读取DNA的核苷酸顺序
Maxam-Gilbert 法所用的化学技术
碱基 G 特异修饰方法 Ph8.0,用硫酸二甲酯(DMS)对 N7进行甲基化,使 C8-C9键对哌啶有特殊敏感性
5
二)双脱氧终止法(酶法)
(一)原理(单链)
DNA链中的核苷酸是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合成 DNA所用的底物是2`-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在Sanger 双 脱 氧 链 终 止 法 中 被 掺 入 了 2` , 3`- 双 脱 氧 核 苷 三 磷 酸 (ddNTP),当ddNTP位于链延伸末端时, 由于它没有3`- OH, 不能再与其它的脱氧核苷酸形成3′,5′-磷酸二酯键,DNA合 成便在此处终止,如果此处掺入的是一个ddATP,则新生 链的末端就是A,依次类推可以通过掺入ddTTP、 ddCTP、 ddGTP ,则新生链的末端为T、C或G,根据这个原理, Sanger与1977年建立了双脱氧链终止测序法。他本人也因 此而获得了1980 获诺贝尔化学奖。
4、利用共聚焦荧光扫 描显微镜,可将核苷 酸的荧光标记信号放 大,并由计算机读取 碱基顺序。
每轮实验不到2小时,1天可完成近千次反应
DNA全自动测序
3730 全自动测序仪

四)第一代测序技术的缺点
测序的原理是DNA链终止法,这注定了一个反应所 测序列不可能太长,目前为1000个核苷酸左右。 测序反应费时费力——科学家们完成第一个人类 基因组测序整整花了13年的时间,耗费了30亿美 元的费用。 测序准确度不高——DNA聚合酶造成的碱基错配, DNA序列判读错误
利用基因芯片进行杂交测序的原理
杂交测序举例
目标序列
CGTGACT
互补序列 GCACTGA 探针 4碱基 杂交结果 GCAC CACT ACTG CTGA 重构目标序列的互补序列GCACTGA
目标序列 CGTGACT 。
二)Solexa测序技术
Illumina 公 司 发 明 。 2008 年 , 《Nature》 杂志上一连出现三 个人类基因组图谱: 炎黄一号-第一个亚 洲人图谱;第一个 癌症病人图谱;第 一个非洲人图谱。 它 们 全 是 用 Illumina 公司依据Solexa测序 技术完成的。
测序基于PCR反应,需要引物并且有些结够复杂的 难于进行PCR反应的片段不能测序。
三)DNA序列测定的策略
1、sanger测序的DNA模板
1)一般用PCR产物或者连接到载体上的目标DNA作为 测序模板 2)Sanger测序法检测的是单链DNA片段
2、测序引物
1)特异引物:即根据目标DNA序列设计的引物 2)通用引物:即根据载体序列设计的引物 3)测序引物只能用单引物
测序原理 5)芯片制备:经乳液PCR法扩增后 携带有大量模板的磁珠被放置到芯 片(PTP)上的微孔中。PTP孔的直径 (29um)只能容纳一个磁珠(20um)。 然后将PTP板放置在GS FLX测序仪 中,测序开始。
6)在微孔中加入反应液:酶混合物 ( 包 括 DNA Polymerase 、 ATP Sulfurylase 、 Luciferase 和 Apyrase )和底物混合物(包括APS(腺苷酰 硫酸)和Luciferin(荧光素))。
第二章 基因研究技术
第二节 基因组测序技术
生 命 奥 秘 的 四 字 天 书
…GCTTCTTCCTCATTTTCTCTTGCCGCCACCATGCCGCCACCA
TCATTTTCTCTTGCCGCCACCATGCTTCTTCCTCATTTTCTCT
CCACCATGCCGCCACCACGCCACCATGCTTCTTCCTCATCTC
⑤需要样品量少。Genome Analyzer系统需要的样 品量低至100ng,这是很多研究人员所考虑的因 素。
⑥可以进行Pair-end( PE) 双向测序,PE 文库插入 片段大小范围可由150 bp 到10 kb。
三) GS FLX测序技术
454公司发明。早在2005年底,454公司推出了革 命性的基于焦磷酸测序法的超高通量基因组测序 系统——Genome Sequencer 20 System,被《 Nature》杂志以里程碑事件报道,开创了边合成 边测序(sequencing-by-synthesis)的先河。 之后,他们又推出了性能更优的第二代基因组测 序系统—— Genome Sequencer FLX System (GS FLX)。


⑦序列拼接
4)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
策略 (1)将基因组DNA片段随机断裂成适于序列测定的小片段 (300-600bp),断裂方法有超声波处理、核酸酶I法和限制酶 切割法。 (2)将小片段连接入载体(入T-easy克隆载体),转化入大肠 杆菌构建基因文库 (3)挑取单克隆菌、提取质粒,用质粒做模板测序 (4)根据测序结果构建重叠群,获得基因组完整序列
对于重复序列较多的目的 DNA ,由于引物的非特异性结合概 率高,所以该方法不适合于测定含有多重复序列的 DNA 片段。
3)大片段DNA可采用嵌套缺失法(nested deletion, Erase-a-base)测序
① ② ③ ④
将大片段克隆 到测序载体
核酸酶III:从双 链DNA的3’OH上逐 一去除单核苷酸, 不降解单链DNA和 3’突出的双链DNA (37C,250核苷 酸/min) 核酸酶S1:降解 单链DNA或者RNA, 产生5’磷酸的单核 苷酸或者寡核苷酸
7)测序PCR:放置在四个单独的试 剂瓶里的四种碱基,依照T、A、C 、G的顺序依次循环进入PTP板孔 内,每次只进入一种碱基。如果发 生碱基配对,就会释放一个焦磷酸 。同时反应体系中剩余的dNTP在 腺苷二磷酸酶的作用下发生降解。 8)信号检测:释放的焦磷酸经过一 些列反应最终释放出光信号,此光 信号实时被高灵敏度CCD捕获到。 有一个碱基和测序模板进行配对, 就会捕获到一分子的光信号;由此 一一对应,就可以准确、快速地确 定待测模板的碱基序列。 A:液体试剂供应装置 B:反应池芯片 C:信号检测系统
GS FLX测序技术原理
1)样品片段化: GS FLX系统支 持各种不同来源的样品,包括基因 组DNA、PCR产物、 BAC、cDNA 、小分子RNA等等。大的样品例如 基 因 组 DNA 或 者 BAC 等 被 打 断 成 300-800 bp的片段;对于小分子的 非编码RNA或者PCR扩增产物,这 一步则不需要。 2)文库制备:借助一系列标准的 分子生物学技术,将A和B接头(3’ 和5’端具有特异性)连接到DNA片 段上。接头也将用于后续的纯化, 扩增和测序步骤。具有A、B接头的 单链DNA片段组成了样品文库。
Incorporation

Scan
→Fra Baidu bibliotek
Cleavage
Solexa测序技术的特点
①通量高。目前一台机器在两周内最高可产出360G 的数据; ②准确率高。≥98. 5% ,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多聚 重复序列的读取问题; ③成本低。低于传统Sanger 测序技术成本的1% ; ④DNA 序列的读取长度不断增加,当前单条序列读 长可达到150 b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