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一线交警如何在执法执勤中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交警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总结
![交警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e952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b.png)
交警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总结
交通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交警作为维护交通秩序和保障交通安
全的重要力量,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在日常工作中,交警需要面对各种安全风险,因此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交警需要加强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做到心中有数、严格
执行。
只有深入理解交通法规,才能在日常执勤中做到严格执法,确保交通秩序的良好。
同时,交警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时刻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其次,交警需要加强对交通设施和装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交警的执勤工作离
不开各种交通设施和装备,这些设施和装备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交警的工作安全。
因此,交警需要加强对这些设施和装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此外,交警还需要加强对交通事故风险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在执勤过程中,交
警往往需要面对各种交通事故,因此需要具备较强的事故处理能力,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类交通事故,保障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最后,交警需要加强与其他执法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合作,共同维护交通安全。
在日常工作中,交警需要与其他执法部门和社会力量保持密切的合作,共同维护交通安全,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确保交通秩序的良好。
总之,交警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交警本身和社会
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加强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才能更好地维护交通秩序和保障交通安全。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85420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6.png)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引言为了确保交通警察在执勤执法过程中的安全,并有效地执行交通管理任务,制定本安全防护规定。
本规定旨在规范交通警察的执勤执法行为,保护交通警察的人身安全,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质量。
一、执勤执法岗位安全1.1 岗位设置1.交通警察部门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合理设置执勤执法岗位,并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
2.执勤执法岗位的设置应考虑交通流量、事故易发路段和交通拥堵情况,使执勤执法人员能够充分掌握和干预交通状况。
1.2 岗位标识与警示1.执勤执法岗位应明确设置规范的标识和警示标志。
2.标识和警示标志应醒目可见,以确保道路用户能够清晰地识别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1.3 岗位设施和装备1.执勤执法岗位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装备,包括暂时停靠区、警示灯、隔离栅栏等,以提供安全保障。
2.设施和装备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作。
1.4 岗位环境安全1.执勤执法岗位应具备良好的环境安全条件,包括良好的照明、道路平整、无障碍物等。
2.岗位周边的交通信号设施和道路应保持正常运行,以确保交通警察的工作环境安全。
二、执勤执法装备和防护用品2.1 执勤执法装备1.交通警察应配备标准的执勤执法装备,包括警服、警帽、警靴等。
2.执勤执法装备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交通警察的舒适度和自由度。
2.2 防护用品1.交通警察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口罩等,依据具体工作环境和作业需要进行选择。
2.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检查和更换,以确保其保护作用。
2.3 防护装备1.交通警察部门应为执勤执法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面罩等,以应对特殊环境和危险情况。
2.防护装备的选用应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危险等级,确保交通警察的安全。
三、执勤执法行为规范3.1 安全意识和自律1.交通警察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自觉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2.交通警察应严格遵守执法纪律、交通法规和职业道德,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浅谈高速公路交警安全防护问题
![浅谈高速公路交警安全防护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0ec23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7f.png)
浅谈高速公路交警安全防护问题随着道路交通环境的日益复杂,基层交警在执行任务中的危险系数也不断加大,而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车速快、昼夜通行的特点,给我们基层高速交警在执勤工作中的安全防护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截至2019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近14.2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在整个道路交通管理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多,意味着高速交警的工作量也在不断的提升,日常安全防护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尤其是大队辖区G92沪杭甬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已超12万辆次,节假日最高流量达17万辆次,且部分路段为非标准八车道,民警在日常巡逻、警情处置过程中安全隐患大。
如何切实确保民警自身安全已是各级高速公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速交警执勤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防护问题结合当前执勤执法实际,高速交警执勤执法过程中安全防护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问题。
(一)不按规定携带、使用各类装备。
当前,配发的单警装备有反光背心、腰带、警棍、手铐、执法记录仪、对讲机、手电筒、辣椒水等,这些装备作为保护交警的自身安全有着重大意义,但是个别民警对单警装备的使用存在着不重视、不愿带、不愿用、不会用的问题,有的执勤装备损坏不及时补充,有的上勤时忘记携带,有的甚至不会使用这些装备,一旦危险来临,这些装备将无法发挥作用,民辅警的自身安全也将受到威胁。
(二)不按规定进行现场设置。
违章查处、“逢五”整治是一线民辅警在服务区、高速收费站常态开展的活动,但有的设置检查区域不规范,不能保留很好的观察视线;有的站位不当,导致自身遇有情况无法及时处置;有的设置现场标志不规范,巡逻车辆停放不规范,没有在车尾足够距离设置反光锥筒和警示标牌进行提醒,这些情况都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在处置事故现场时,有的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牌、反光锥筒、警示灯具等安全防护装备,给途经现场的车辆有效的警示,极易发生二次事故。
(三)不按规范开展执勤工作。
基层民警工作中的自我保护与安全防范
![基层民警工作中的自我保护与安全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ab48e7d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0.png)
基层民警工作中的自我保护与安全防范作为基层民警,他们处在社会治安的最前线,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安全的重要职责。
在履行工作职责的同时,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成为了基层民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提升、保护装备的使用和心理健康的维护三个方面探讨基层民警工作中的自我保护与安全防范。
一、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提升基层民警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危险情况,他们需要具备相应的应对能力。
首先,身体素质的提升是应对危险情况的基础。
基层民警应当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和抗击打能力,以应对可能的暴力对抗。
其次,技能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应急处突、防卫技巧等培训可以让基层民警在危险情况中有更多的自保能力。
此外,基层民警还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二、保护装备的使用在工作中,基层民警需要合理使用各类保护装备,提高自身的安全保障。
首先,防护装备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在执行任务时,基层民警应佩戴好防具,如头盔、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外界对身体的伤害。
其次,基层民警还应合理运用安全器械。
例如,在执行抓捕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棍、电击器等非致命武器,以减少对嫌犯的伤害同时保护自身安全。
此外,在高风险行动中,基层民警还可以使用防弹背心等专业装备,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
三、心理健康的维护基层民警工作压力大,常常会面临各种压力和心理负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对基层民警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至关重要。
首先,要合理调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基层民警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焦虑。
其次,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也是很重要的。
基层民警可以与同事、家人和朋友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基层民警还可以参加相关心理健康培训和辅导,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增强心理韧性。
总结起来,基层民警在工作中需要具备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合理使用保护装备,并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
交警文明执法心得体会
![交警文明执法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27076f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0.png)
交警文明执法心得体会交警文明执法是交警队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环节。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交警文明执法工作,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享。
一、坚守原则,规范执法行为作为一名交警,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执法原则,坚守职业操守,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严格按照执法程序进行工作。
在实际执法中,要保持冷静平和的态度,不被任何外界因素所影响,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做到依法行事、公正执法。
二、善于沟通,维护交通秩序作为交警,我们要善于与群众进行沟通,做到耐心倾听、细致解答。
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时,要采用语言文明、礼貌待人的方式,耐心劝导违法行为人,引导其安全文明出行。
同时,要注重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流畅,及时疏导拥堵情况。
三、合理布控,精准打击违法行为执法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交通安全形势和警情研判,合理布控执法力量,加大对高发路段和高发时间段的巡逻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精准打击。
同时,要做到“智慧执法”,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执法效能,如利用摄像头、无人机等设备监测、记录和证据保全,便于后期查处和处理。
四、规范执法,依法严查违法行为在执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依法执法原则,对违法行为严查严处。
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做到权威、公正、严明。
对于严重违法行为要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对于交通肇事等重大违法行为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
五、始终以安全为核心,确保交通畅通作为交警,我们的工作核心始终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交通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交通安全隐患。
在处理交通事故时,要以最快的反应速度和最高的工作效率进行处置,确保现场安全、通行畅通。
六、注重团队合作,共同推进工作执法工作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交警之间要互相支持、互相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工作。
在日常执法过程中,要开展经验交流,互相学习借鉴,提高工作水平。
交警规范执法心得体会
![交警规范执法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69ebd0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8.png)
交警规范执法心得体会交警规范执法是维护交通秩序和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交警,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长期的执法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认识到规范执法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要严格依法执法。
交警执法的根本是法律,只有坚持依法执法,才能保证执法的公正和合法。
在执行执法任务时,我时刻牢记法律,严格依法行事。
不管是什么情况,我都始终坚持行使职权的界限,不滥用、不任意扩大执法权限。
与此同时,我也不怕遇到困难和阻力,坚决执行法律的规定和决定。
其次,要注重公平执法。
作为一名交警,我们执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交通秩序和安全,维护公众利益。
在执法过程中,要不分人种、不看外貌、不问关系,对每一位交通违法者一视同仁。
严格按照执法规定和程序,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不因为个人的喜好或厌恶而对待不同的交通违法者,保持公正,让违法者感受到执法的公平和正义。
再次,要文明执法。
交警在执法过程中,要注重与当事人的沟通和交流。
我们应该保持礼貌、和善的态度,用友善的语言与当事人进行交流,说明执法的目的和原因。
在处理交通违法者时,我总是首先用温和的方式进行劝导,只有在劝导无效的情况下才采取处罚措施。
同时,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纪律,不扰乱公共秩序和交通秩序。
最后,要积极学习,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交警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交通规则和执法方法。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我经常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还善于总结和分享经验,与同事交流执法中的难题和解决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我相信自己的执法水平会不断提高,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综上所述,交警规范执法是维护交通秩序和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工作。
在执法过程中,我们要严格依法执法,注重公平执法,文明执法,并且要不断学习,提高执法水平。
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保障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
作为一名交警,我将一直以这种精神投入到执法工作中,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686ed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b.png)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交通警察执勤执法是维护交通秩序和确保道路安全的重要工作,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防护规定。
下面是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的内容。
一、穿戴防护装备1. 交通警察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必须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制服、警用帽、警示灯、反光背心等,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2. 执勤交通警示灯必须保持通畅,随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警戒设备使用1. 在执勤现场需要设置警示标志、警戒线、警戒锥等安全警戒设备,以提醒司机注意并遵循警示。
2. 警戒设备需摆放整齐,且位置明显,不得妨碍交通流动。
三、警报器的使用1. 在需要警戒的情况下,交通警察可以使用警笛、喇叭等警报器设备,以提醒司机注意。
2. 使用警报器时,交通警察应注意周围环境,确保没有其他车辆或行人受到影响。
四、交通控制规定1. 交通警察需要根据交通情况和任务,合理安排信号灯的控制时间,确保交通顺畅,减少拥堵现象。
2. 在交通拥堵时,交通警察需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引导车辆按规定线路通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执法手段规范1. 交通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如果需要使用武器或特殊手段,必须先经过相关训练,取得合法授权,并遵循使用规定,确保安全。
2. 在使用武器或特殊手段时,交通警察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误伤或伤害无辜。
六、应急处理规程1. 交通警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并且按照应急处理规程进行操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交通警察应迅速与相关单位联系,并协助其他应急人员开展工作。
七、保密责任1. 交通警察在执勤执法过程中,需要保守工作秘密,不得泄露涉密信息。
2. 在处理敏感案件时,交通警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保密规定,确保案件调查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的制定是为了保护交通警察的安全,确保交通秩序和道路安全。
交通警察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并在执勤执法过程中注重安全,做到严明执法、文明执法,为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安全作出贡献。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自我保护意识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自我保护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74b393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f.png)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自我保护意识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复杂化和犯罪手段的不断更新,基层民警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和危险。
因此,提高基层民警的自我保护意识,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几种方法,帮助基层民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确保他们的安全。
一、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基层民警在入职培训中应接受有关安全与防卫的系统培训。
这包括但不限于警用装备的使用、自我防卫技巧的学习和逃生技能的训练等。
此外,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包括身体训练、心理辅导和法律知识教育,以提高民警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
二、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是保护基层民警的关键。
这包括防刺防弹服、头盔、护目镜、手套等物品。
此外,应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风险程度,确保民警得到全面的防护。
有限的经费往往是一个问题,但政府应该优先考虑基层警察的安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装备和设施。
三、加强队伍合作和支援基层民警一般都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工作,团结协作至关重要。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充分利用各个成员的优势,形成密切合作的工作氛围。
此外,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应建立紧密的沟通渠道和后勤保障体系,确保所有基层民警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并得到支援。
四、加强自我保护技能的训练基层民警在日常工作中有可能遇到各种危险情况,因此他们需要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
这些包括但不限于:合理使用防护装备、正确使用武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自我防卫的技巧等。
为了提高这些技能,民警可以接受相关培训,在模拟场景中进行实战演练,以增强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
五、加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作为基层民警,他们经常面临生命危险和高压力的工作环境,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应加强对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和支持,设立心理辅导机构,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理问题,帮助民警适应工作压力并保持身心健康。
六、促进社会的关注与支持社会对基层民警的关注和支持,可以帮助鼓舞他们的士气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正式)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正式)](https://img.taocdn.com/s3/m/c71bd8bc9b89680203d825d8.png)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5476-72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工作,预防和减少执勤执法中的伤亡事故,保障人身安全,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和《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的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拦截检查违法犯罪嫌疑车辆和处理交通事故时,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财政部、公安部《县级公安机关基本业务装备配备指导标准(试行)》(财行〔2010〕240号),为交通警察和执勤执法车辆配备符合相关标准的安全防护装备。
第四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日常教育,组织开展安全防护培训和实战演练,确保交通警察正确掌握安全防护的方法和要求,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第五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交通警察落实执勤执法安全防护措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防护装备使用、执勤执法现场设置及安全警戒等方面的问题,督促纠正和整改。
浅议一线交警如何在执法执勤中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浅议一线交警如何在执法执勤中做好自我安全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e3954a732e3f5727a5e962e7.png)
浅议一线交警如何在执法执勤中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近几年,城乡机动车数量迅猛增加,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给交警工作增路上执勤执法时的危险系数不断加大。不少发生交警同志在执法中被袭,甚至牺牲的事件。四川汶川7.19事件使人感到震惊,这是一次警醒。笔者就一线民警如何在执勤执法工作中保障自身安全,谈一点体会和见解。
二、针对以上种种不安全因素及其原因,我们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清除执法障碍,强有力地保障执勤交警的人身安全。
(一)教育训练相结合,提高民警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我们交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民警的安全防护工作置于头等位置。要本着以对民警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加以防范。要切实克服麻痹思想,把民警执勤执法安全保护作为提高交警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措施经常抓,做到警钟长鸣。将民警自身安全防护教育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并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公安民警因公伤亡事件和重特大交通事故,经常性地通过例会、警示教育等形式,要求民警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做到安全常提、警钟常鸣、长抓不懈,不断提高民警对自身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时刻绷紧自身安全防护的“弦”。同时,要不定期有针对性的组织民警进行防卫技能、防护措施、安全防范知识的培训和实战演练,并在业务学习中,把执勤安全防护作为学习的重点,使民警牢固掌握各项战术技能,确保民警遇突发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果断处置。并对民警在执勤中的规范执法掌握情况、站位、防护设施的应用等相关情况纳入考评考核。
交警执法安全防护工作计划
![交警执法安全防护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494e36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e.png)
交警执法安全防护工作计划一、工作背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交通执法工作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交通执法工作本身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包括突发事件、违法行为威胁等。
为了保证交通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执法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有必要制定一份交警执法安全防护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加强执法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危险情况的能力;2. 构建一套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保障执法行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3. 提升社会对交通执法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三、工作内容1. 安全意识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执法人员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应对、防护装备使用等方面,培训形式可以是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
2. 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头盔、护膝、防护服等。
确保执法人员在执行执法任务时能够有一定的防护措施,降低受伤风险。
3.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设立应急响应机制,包括事故报警、事故处理、事故救援等环节,建立健全的工作流程,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
4. 加强执法车辆管理对执法车辆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包括定期检修、保养、加油等,确保执法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驾驶。
同时,采取安全驾驶宣传教育措施,提高司机的安全驾驶素质,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5.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交通执法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执法信息的全面、准确的记录和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执法风险,提高执法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四、工作措施1. 制定安全防护操作规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需要,制定安全防护操作规程,规定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
确保执法人员能够有的放矢地应对突发事件和危险情况。
2. 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对常见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安全防护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安全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10accb3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c.png)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安全防护
装备使用规范
执勤位置选择规范
执勤方法使用规范
高速公路执勤规范
执勤人员规范
二、执勤执法方法规范
9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安全防护
(一)装备使用规范
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时应当遵守安全防护规定,正确使 用警用装备。 .装备齐全有效 .穿着反光背心 .驾驶警车方法规范
10
(二)执勤人员规范 1 .执勤人员数量 (1)道路执勤 道路执勤应当由两名以上交通警察或者一名交通警察带领两名以上交通协管员进行。 (2)夜间或者道路通行条件恶劣(雨、雪、雾、霾、冰冻等) 在公路、城市快速路上执勤 应当由三名(含)以上交通警察或者两名交通警察和两名(含)以上交通协管员进行。 2 .执勤人员要求 (1)确定专人负责执勤区域的警戒。 (2)在公路、城市快速路上执勤,使用发光指挥棒、停车示意牌及警示灯或者发光警示器。
23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安全防护
3 .接近车辆规范
(1)指挥机动车驾驶人靠路边停车并熄灭发动机并打开车窗,拉紧手制动,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后将双手放在方向盘上,确认安全后责令其下车,必要时应当暂时收存车钥匙。如车上有其他人员,应当责令其下车等候。 2006年11月16日14时30分,黑龙江省鸡西市公安局鸡冠交警大队民警王伟在鸡冠区腾飞桥路段执勤,发现一辆沃尔沃轿车逆行,便指挥示意停车,待车辆停下后检查证件时,驾驶人突然将还未熄火的车辆向前冲去,王伟被拖出后摔倒,头部被辗压牺牲。 (2)从车辆的右前方由车尾部移动至待查车辆的左边处,即驾驶员车门边,同时注意驾驶员的行为动作。 (3)站在车辆驾驶室左侧车门打开半径以外,注意避开车门开启可能撞击的范围,不得贴近车门。不得脚踏车辆踏板,将头、手臂等伸进车辆驾驶室或者攀扒车辆。 (4)责令车内人员下车,将违法人员带至安全区域检查。切忌站在违法车辆的左侧、车前或车后处理交通违法行为,以免其他同向行驶的车辆对其构成危险。 2006年12月18日20时45分,河北省石家庄市交管局桥西大队静态中队民警边伟(男,36岁)在友谊大街与建国路交叉口,对一辆面包车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时,该驾驶员突然驾车撞击碾压, 边伟因伤势过重牺牲。 (5)与违法嫌疑人保持安全检查距离,同时防止形成群众围观。
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f775780c7cd184254b353561.png)
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公管一区黄博200820610028摘要:警察安全防范能力是安全执法和提高自身战斗力的有力保障。
在警务实战训练中,应强化安全意识培养,强化解脱与防卫技术的掌握,将战术配合与安全防范相结合,法律知识灌输与防护技术训练相结合,以达到真正提高警察安全防范能力和队伍整体执法作战水平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警察; 安全防范;实战训练;警察安全防范能力是警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在善于利用相关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更体现在警察执法办案过程中能动的利用技战术保护自己的能力,是警察安全执法和提高自身战斗力的有力保障。
实践证明,警察没有较好的安全防范能力,就不会产生真正的战斗力。
在警务实战训练中注重培养警察的安全防范能力,无论从当前的治安状况着眼,还是从未来犯罪的发展趋势来看;无论对规范警察执法程序,还是对提高警察办案能力而言,都有重要意义。
一、强化警察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是个体内在的基本要求,安全意识是个体自我保护层面的先在要求。
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结构论,安全被列为基本的需要,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原动力。
警察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面临的威胁往往是突发性和致命性的,因此,警察在执法时拥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有时刻防备犯罪嫌疑人袭击的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
然而很多警察对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严峻性和犯罪分子的凶残性的认识不足,对犯罪分子的警惕程度不够,在执法中缺乏应有的防止袭击的安全意识而遭到袭击,甚至造成严重的流血牺牲事件,给警察队伍造成损失。
在警务实战训练中培养警察的安全意识,首先需要改变一味强调奉献与牺牲精神的教育理念。
不怕流血牺牲不等于应该做无谓流血牺牲,应克服将安全防范与胆怯怕死相提并论的错误观念,尽力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真正实现警察打击犯罪与自身防护的双重职能。
在警务实战训练中培养警察的安全意识,还必须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指导思想,改变“主动攻击”和“打倒对方”的指导思想,转变为以“安全防范、依法防卫、合理控制”为指导,提倡在安全防范的前提下进行反击与控制。
浅议一线交警如何在执法执勤中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浅议一线交警如何在执法执勤中做好自我安全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12b749f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d.png)
浅议一线交警如何在执法执勤中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一线交警在执法执勤中需要时刻保护自己的安全,以确保工作的顺利
进行。
下面将浅议一线交警如何在执法执勤中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首先,一线交警在执法执勤中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在交通安全检查、车辆劝导等工作中,交警需要时刻保持警觉,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及
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交警要时刻关注道路上的车辆行驶情况,特
别是随时注意来车,提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再次,一线交警在执法执勤中需要灵活运用交通安全设施。
交警可以
合理利用交通锥桶、警示牌等设施,对工作现场进行有序地划定和警示,
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此外,交警还可以借助交通护栏、防护墩等设施,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
此外,一线交警在执法执勤中需要合理规划工作方案。
交警在工作前
要仔细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工作方案,确保执法执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交警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避免因长时间工作而导致疲劳和工作效率下降,从而影响自身安全。
综上所述,一线交警在执法执勤中需要时刻保护自己的安全。
交警需
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正确佩戴防护装备,灵活运用交通安全设施,合理
规划工作方案,并与其他交警加强协作。
只有做好自我安全防护,执法执
勤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
透过日常执勤问题谈加强交警安全防护工作
![透过日常执勤问题谈加强交警安全防护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86d3b9f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6.png)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交
交通协管员在执勤执法、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伤亡的事件。
公安部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交警执勤安全防护工作的紧急,要求全体交通民警切实增强防范意识,在执勤处警过程中加强自坚决防止交警和交通协管员在执勤执法工作中因公伤亡事件的在贯彻执行上级公安机关的指没有正确的评估,敌情观念不强,认
为警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就能震
慑犯罪分子,工作中“我是警察”的
自信意识很强,认为只凭一身警服,
从心理上就能震慑对方。
在遭遇一些
歹徒,尤其是那些穷凶极恶铤而走险
的暴徒时,因为没有对危险状态的充
分估计,给嫌疑人可乘之机,造成袭
警事件发生。
另一方面,轻敌麻痹、
不注重自我保护。
民警的自我保护意
民警的大量时间,造成了一线民警长
期处于疲劳作战的状态,极大地影响
到了民警的身心健康,从而造成民警
因公伤亡率居高不下。
(四)领导者的指挥决策对民警
的人身安全也有影响。
在交通管理部
门当中,有少数领导的管理水平相对
较低,指挥决策能力不强、对事物的
发展与认识具有局限性、对信息的判
研不及时不科学,如果制定处置突发。
浅谈交警铁骑执勤执法卫生安全防护
![浅谈交警铁骑执勤执法卫生安全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5936999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4.png)
riscussion探讨浅谈交警铁骑执勤执法卫生安全防护文丨黄秋玲图I漳州交轚支队提供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公安交管部门迎难而上,积极做好疫情期间交通管理工作,为推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贡献了力量。
现以福建漳州交警铁骑参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就交警铁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执勤执法卫生安全防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公安交警执勤执法卫生安全防护《交通警察和警务辅助人员安全防护规定》中大部分都是针对执勤执法过程中的道路执勤、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拦截违法嫌疑车辆、道路交通事故查 勘方面进行规定,涉及传染病病原体方面防护的内容 仅在第五章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第三十四条 中提及,“交通事故涉及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放 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的,公安机 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协同有关部门划定隔离区,封闭 道路、疏散过往车辆、人员,禁止无关车辆、人员进 入,待险情消除后方可勘查现场。
必要时,现场交通 警察应当穿着防化服、佩戴防护用具。
”而对参与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执勤执法方面的卫生安全防护 没有提及,也无其他规定。
虽然在紧急状况下,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相继 出台了疫情防控指南,漳州交警支队也及时制定了 《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规范》,但是当前针对交通警 察及警务辅助人员执勤执法中卫生安全防护方面的 概念及相关理论少之又少,针对交警铁骑在出勤前的 防护准备、骑行过程中的防护措施以及查纠交通违 法行为过程中的防护要求几乎是空白。
交警铁骑具有机动灵活、快速反应、精准打击的特点,各地都将交警铁骑作为一支机动应急处置力 量,但受车辆空间、装备保障水平等客观因素影响,执勤执法中除骑行安全防护外的其它安全防护物 资、防护措施、防护知识相当匮乏。
特别是未进一步 配备与应急处置相匹配的专业装备,比如前期处置 危化品交通事故所必须的防毒面具、防护服;处置恶 劣天气(沙尘暴、雾霾)交通管制、疏导等所必须的 防风镜、防霾口罩,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必须的 医用防护装备。
执勤执法安全防护七项细化措施内容
![执勤执法安全防护七项细化措施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20daa2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8.png)
执勤执法安全防护七项细化措施内容
执勤执法安全防护的七项细化措施包括:
1. 制定详细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执勤执法人员的工作流程和安全要求,包括巡逻规则、个人装备和防护措施等。
2. 提供专业培训和教育:对执勤执法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处理危险情况的能力。
3. 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包括防弹背心、头盔、护膝、眼镜、手套等,确保执勤执法人员在执行任务时的个人安全。
4. 设立安全围栏和安全标识:在特殊区域或执行任务的现场设置安全围栏和明显的安全标识,提醒民众禁止靠近或进入该区域。
5. 加强现场交通管理:对执勤现场周边的交通进行精确管理,确保执勤执法人员和民众的交通安全。
6. 建立合理的指挥调度体系:确保执勤执法人员与指挥中心之间的有效沟通和指挥,能够快速应对突发情况。
7. 定期检查和评估安全工作:对执勤执法安全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警务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警务人员安全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da217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0.png)
警务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民安全的工作中,警务人员常常面临各种潜在的危险和威胁。
为了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责,同时保障自身的安全,采取一系列全面而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精良的装备是警务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
防护用具如防弹背心、防刺手套和头盔等,能够在关键时刻减轻甚至避免伤害。
高质量的制服不仅要具备舒适性,更要有一定的防护功能,比如防火、耐磨等。
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如先进的对讲机和定位系统,能确保警务人员在执行任务时与队友保持紧密联系,及时获取支援和情报。
而执法记录仪则可以记录现场情况,为后续的调查和处理提供有力证据,同时也对警务人员的行为起到规范和保护作用。
培训与教育是提升警务人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的关键。
定期进行的体能训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和敏捷性的提升,使他们在面对危险时有足够的身体素质应对。
专业的格斗和自卫技巧训练,让警务人员在近身搏斗中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
战术培训则教会他们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如应对暴力冲突、解救人质等。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长期面对高压和危险的工作环境,容易导致心理压力过大,通过心理辅导和培训,帮助警务人员学会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制定完善的行动预案和规范流程,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
在执行任务前,充分了解任务的性质、地点、涉及人员等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并据此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明确的执法规范和操作流程,让警务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危险。
例如,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规定明确的分工、行动步骤和信号,确保整个行动的协调与安全。
团队协作也是保障警务人员安全的重要因素。
在执行任务时,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相互支持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的团队训练和模拟演练,培养团队的协作能力和信任度。
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使大家在关键时刻能够各司其职,发挥最大的作用。
同时,建立有效的指挥系统,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决策的迅速下达。
警务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警务人员安全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b11f7b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8.png)
警务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全的工作中,警务人员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责,同时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精良的装备配备是警务人员安全防护的基础。
这包括高质量的防护用具,如防弹背心、防刺服、头盔等。
防弹背心能有效减轻子弹对身体的伤害,防刺服则能在遭遇利器攻击时提供保护。
头盔不仅能保护头部免受钝器伤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冲击和碰撞。
此外,警棍、盾牌等防御性武器也不可或缺,它们能在面对暴力冲突时为警务人员提供即时的防护和反击手段。
合理的战术培训对于警务人员的安全同样关键。
培训内容应涵盖应对各种危险情况的策略和技巧,例如如何在遭遇袭击时迅速寻找掩护、如何进行有效的近身搏斗、如何团队协作应对多人暴力事件等。
通过模拟实战场景的训练,让警务人员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从而降低受伤的风险。
在执行任务时,信息的准确掌握和及时传递也是保障安全的重要环节。
先进的通讯设备和完善的情报系统能够让警务人员提前了解任务现场的情况,包括潜在的危险人物、地形环境等。
同时,在任务进行中,保持与指挥中心和队友之间的畅通联络,能够及时获得支援和指导,避免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心理健康防护同样不容忽视。
长期面对高压和危险的工作环境,警务人员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因此,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机制十分必要。
定期为警务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帮助他们缓解工作压力,处理心理创伤,增强心理韧性,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健康的身体是警务人员履行职责的本钱。
定期的体能训练和健康检查必不可少。
体能训练能够增强警务人员的力量、速度、耐力和敏捷性,使他们在应对危险时具备更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检查则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确保警务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规范的执法程序也是一种重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执法人员如何在执法过程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执法人员如何在执法过程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b6bec12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1.png)
执法人员如何在执法过程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巨的工程,是需要城市管理执执法人员用心去经营和管理的的。
一直以来,城市管理执法法人员都是秉着吃苦在前,享享受在后精神,在工作中勤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的是让让老百姓能过上舒心的生活。
但是在日常执法过程中,由由于矛盾的尖锐性,通常会发发生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影影响了执法人员对正常执法工工作的开展,同时对执法人员员的个人安危和切身利益都有有影响。
如何在执法过程中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建议从以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提提高对人身安全的保护意识。
在执法过程中,同样的管理理方法,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所以在要要求自己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的的同时,一定要在执法过程中中提高对自身的保护意识。
切切记不要与被管理者靠得太近近,要保留一定的安全距离,,以便在突发情况发生时有缓缓冲的余地,便于辨别和认清清事实。
另外,由于执法人员员在执法过程中通常是二人以以上共同执法,所以在执法时时,执法人员应互相兼顾,共共同进退,提高对个人及他人人的保护。
二、注重对证据据的采集意识。
外出执法,必必须带上照相机、摄像机、对对讲机等仪器设备,有利于执执法人员对证据的采集,用证证据和事实说话,同时便于执执法人员互相联系。
每到一处处案发现场进行勘查取证时,,应尽快记录下时间、地点、、现场基本情况及周边的人和和物,固定证人和证物,以便便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有所依据据,从而提高对自身的保护。
三、加强对事态的平息意意识。
每一件事态的发生总有有其前因后果,抓住原因,深深入分析,总会有意想不到的的效果。
所以在碰到当事人情情绪比较激动,或者自身处于于不利情形时,一定要有对事事态的平息意识。
要学会抓住住对方的心理,换位思考,切切忌与当事人争锋相对。
争取取最多的时间和最大的空间,,使自己从不利转变为有利。
四、善学善用法律意识。
行政执法,以人为本。
作为为城市管理执法人员,首先要要懂法,在日常工作中,要多多学习法律知识,从而在实际际运用时能够了如指掌,准确确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一线交警如何在执法执勤中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近几年,城乡机动车数量迅猛增加,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给交警工作增添了不少压力。
同时,日益严峻的执法环境,使执法一线的交警在道路上执勤执法时的危险系数不断加大。
不少发生交警同志在执法中被袭,甚至牺牲的事件。
四川汶川7.19事件使人感到震惊,这是一次警醒。
笔者就一线民警如何在执勤执法工作中保障自身安全,谈一点体会和见解。
一、目前影响交警人身安全的一些隐患及其原因分析。
(一)执勤中民警常有思想大意,自我保护意识缺乏的情况存在。
执勤中对自身安全不够重视,麻痹大意,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甚至出现有的民警夜间执勤时未配备齐全必要的警用装备;处理事故时未摆放足够的锥形筒,执勤时站位不当,拦车检查太随意;个别民警对在执法中潜在的危险和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地估计和预测,遇到危险时,麻痹大意,不能随机应变,造成不该发生的后果屡屡发生。
这些不安全的隐患,严重危及执勤民警的自身安全。
(二)开展集中安全防护训练少,不少民警处突技能还不够强。
目前,由于交警执法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不稳定,警力相对缺乏,日常勤务工作压力大,任务重等种种原因,民警日复一日的忙于日常勤务工作,忙于为群众守好平安回家路,很少参加集中训练,或者是少有的训练所学到的技巧技能根本无法与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相抗衡。
导致交警不能很好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不能在执勤执法中很好地保护好自身安全。
(三)当前交警面临的执法困境,存在不少不安全因素。
交警在执勤执法的过程中,有一些群众藐视交警执勤执法工作,不配合交警执勤执法。
不但给执法质量和执法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对民警的自身安全也是一种威胁。
一方面表现为在执法过程中,少数司机群众遇交警正常执法检查,都会怨声载道,怨天尤人,对交警的执法检查抱以严重的抵抗情绪;一方面对交管工作和交警不够信任、不够理解,人云亦云。
表现突出的还有聚众闹事,暴力抗法。
少数交通违法者,蒙骗群众,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阻碍交警执法,以此逃避法律追究;在醉酒、情绪激动等外界作用影响下,装疯卖傻,对抗执法,甚至冲撞、殴打、谩骂执法人员;还有少数交通违法者遇交警执法时,强行冲关,恶意逃避交警检查,甚至因此造成严重交通事故。
(四)交通事故现场处置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一是民警到达事故现场之前,事故现场未得到有效维护,初次交通事故有关人员、车辆、物体长时间严重地干扰车辆通行安全。
二是维护事故现场措施不力,没按规定设置锥形筒、警告牌等交通事故现场的警告标志,没做好途经事故现场的车辆分流。
三是事故现场处理工作缓慢,事故现场物体迟迟得不到彻底清理,致使初次事故现场长时间占用道路资源。
四是民警思想麻痹大意,缺乏发生二次交通事故危机感,专注于事故现场勘查忽视安全防范,在无意之中诱发二次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查处交通违法中存在不安全情形。
据分析,道路上的交通事故60%以上都是因车辆不按规定让行、严重超载、饮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以及无证驾驶等几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引起的。
可以说,这几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因此,查处这几类严重交通
违法行为是交警上路管理的“重头戏”。
而查处纠正这些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通常是由民警在路口或路段上拦截过往车辆进行查处的,这一过程,需要民警在路面上徒步操作。
而违法车辆或因超速行驶而无法及时制动,或因严重超载而造成制动不灵,或因疲劳驾驶而横冲直撞等等,都对执勤民警的自身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同时,执勤民警在纠正这些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时,又时刻面临着其它行驶中的车辆对民警安全构成威胁。
更有甚者是不乏一些思想道德品质相当恶劣,并对交通民警怀有很深敌意不服从管理的“流氓”驾驶人故意伤害民警情况的存在。
二、针对以上种种不安全因素及其原因,我们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清除执法障碍,强有力地保障执勤交警的人身安全。
(一)教育训练相结合,提高民警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我们交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民警的安全防护工作置于头等位置。
要本着以对民警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加以防范。
要切实克服麻痹思想,把民警执勤执法安全保护作为提高交警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措施经常抓,做到警钟长鸣。
将民警自身安全防护教育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并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公安民警因公伤亡事件和重特大交通事故,经常性地通过例会、警示教育等形式,要求民警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做到安全常提、警钟常鸣、长抓不懈,不断提高民警对自身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时刻绷紧自身安全防护的“弦”。
同时,要不定期有针对性的组织民警进行防卫技能、防护措施、安全防范知识的培训和实战演练,并在业务学习中,把执勤安全防护作为学习的重点,使民警牢固掌握各项战术技能,确保民警遇突发事件时,能
够从容应对,果断处置。
并对民警在执勤中的规范执法掌握情况、站位、防护设施的应用等相关情况纳入考评考核。
(二)加强自身建设,突出服务为民理念。
我们交管部门的执法权力来自于人民,更要服务于人民,我们要通过不断改进执法模式,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努力强化自身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执法管理和监督,确实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心系百姓,能保一方平安的,让老百姓满意的高素质交管队伍。
(三)加大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
大力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努力强化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是交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把宣传教育工作当成一项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好。
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促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各种交通违法行为。
同时,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定期召开警民座谈会,定期组织警营开放等活动,融洽警民关系,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真正做到还权于民,用权于民,让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到交通管理中来。
在各种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下,引导全民自觉接受交管部门的管理,支持交警、理解交警。
(四)规范执法,文明执勤。
在执勤执法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按执法程序执行,动作规范准确,拦车时须保持50米以上距离发出停车检查信号,以便被检查者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减速靠边停车;执勤民警要保证有2人以上共同进行。
对拒不听从民警指挥、驾车逃跑的,尽量不要驾车追赶,可将情况通报前方执勤民警,通过设卡强制拦截;恶劣天气和夜间执勤时,要保证民警的安全防护装备齐全,选择灯光照明相对良好的地方,并持夜间指挥棒或停车标志。
开启警车警灯,提高示警作用。
要公正文明执法,
按规定程序办事,说话和气,礼貌用语,切不可以管理者自居,随意训斥、刁难驾驶员,以免激发矛盾。
民警在拦车时,不要站在车辆前方正面拦车,应站在路边等安全的地方,尽量不站在路中间,以确保自身的人身安全。
(五)加强事故处置规范,提高现场安全防范意识。
疲劳驾驶、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特别是遇到暴雨、夜间处理交通事故,对民警自身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
为此,在事故处理方面,一是必须穿着带有发光标志的反光背心,在现场设置交通警告标志,发光或反光隔离器材。
如在危险路段处理交通事故现场或处理运输危化品车辆的交通事故现场时,应在距中心现场来车方向200米(夜间适当延长距离),连续设置移动警告标志以及发光、反光锥筒,把无关人员隔离在现场一定范围之外,设置专职的警戒民警。
二是要充分发挥警车警灯的震慑性作用。
进行现场勘查时,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均要让警灯闪烁,以此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尤其是机动车驾驶人谨慎驾驶,该停则停,该行则行,服从指挥。
三是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勘查现场民警不能少于3人,既符合法定程序规定,又可克服警力不足造成勘查与车辆疏导难以兼顾的尴尬场面,使勘查民警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公安交警肩负着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打击违法犯罪的神圣职责,职业风险大。
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加强民警安全意识教育,切实提高民警自身防护的思想认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人。
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效率,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