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润管理)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

合集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是企业规模扩大、资本运作灵活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频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批评。

利润操纵是指上市公司通过不当手段对其财务报表进行虚假调整,以达到误导股东、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等各方,从而隐瞒真实经营状况的行为。

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进行浅析,分析其成因和危害,并探讨防范和整治的措施。

一、利润操纵的成因利润操纵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利益驱动:上市公司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可能会通过利润操纵手段来掩盖企业真实的盈利状况,以吸引投资者、推高股价,或者获取更多的融资。

2. 经营压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些企业面临着经营压力和挑战,为了化解危机,可能会采取利润操纵等不当手段来掩盖经营困境,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

3. 监管缺失: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审计不严格,对财务信息的披露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管和制约。

4. 职业道德缺失:一些企业管理者在追求短期利益的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蔑视诚信和公平的原则,屡屡采取不正当手段来进行利润操纵。

1. 损害投资者利益:利润操纵会误导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状况的判断,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陷入财务风险,损害其合法权益。

2. 破坏市场秩序:利润操纵严重扭曲了市场对企业真实价值的判断,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破坏了市场秩序。

3. 削弱企业竞争力:利润操纵不仅会伤害投资者利益,也会削弱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最终损害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

4. 损害社会信任: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一旦出现利润操纵行为,将严重损害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和信誉,影响市场稳定和社会和谐。

三、防范和整治的措施为了有效遏制利润操纵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我国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信息披露和财务审计: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财务审计监管,强化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杜绝利润操纵行为。

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及其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及其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及其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企业为了满足上市的要求,获取更多的融资需求,通过某些手段来进行利润的操纵,这在中国经济市场上是很普遍的现象,导致很多企业的资产不实,利润是虚增或者虚减的,严重影响了国家和投资者的决策,从而影响社会的进一步更新和发展,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及手段,再以华锐风电为例做进一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原因分析绪论利润操纵,是企业为了达到利润的最大化,通过一些会计政策或手段,有目的性的虚增或者虚减企业的利润,以此来维护企业的正面形象。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行为由来已久,近几年发展的越发严重,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对市场经济的信心,利润操纵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如何防范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行为是很迫切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出现利润操纵的原因(一)融资或者为了获取上市的资格在我国《公司法》中,企业获得上市资格必须要持续盈利三年且经营状况良好,而一些不合格的企业为获取未获取上市资格只有通过虚拟利润来实现表面上的持续经营。

投资商与潜在的投资商会依据投资报酬率评估公司是否值得投资,投资商往往会被企业虚拟利润欺骗而继续融资。

(二)为了减少所得税的支出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经过纳税调配,将会计利润调节成应纳税所得额就是所得税,而企业本期所得税为:纳税额乘以相应的税率得出的结果。

所得税是上市公司的一项重要成本,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收入的减少,利润也就相应的减少;因此一些企业为了逃避税负,赚取更大的受益,便通过利润操纵的方法来减少真实的利润达到减少所得税的支出。

(三)维护企业的正面形象一个企业的形象关乎着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良好的企业形象会引来大批的投资者,从而带动企业的发展。

当企业在资金遭到困难的时候需要通过银行进行贷款来实现现金流的畅通时,为了达到让银行相信的目的,企业就会选择虚增利润使企业账面上利润扭亏为盈,维护了企业在金融机构的形象,从而获得大量的贷款。

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及财务分析研究

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及财务分析研究

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及财务分析研究企业利润操纵是指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而进行的一系列财务操作,包括虚增收入、虚缩成本、做出不合理的会计估计等手段。

这种行为不仅可能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也可能损害公司的长期利益。

本文将介绍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和其在财务分析中的表现,并探讨如何识别和防止企业利润操纵行为。

一、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主要包括市场压力、激励机制和管理人员的个人动机。

1. 市场压力企业利润操纵通常与市场压力和市场预期有关。

企业为了实现业绩目标、吸引投资者或者应对竞争压力,可能会通过操纵利润来满足市场的期望。

2. 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自身激励目标而进行的利润操纵。

企业管理层可能会因为薪酬、奖金或股票期权的激励而采取一些非法手段来实现利润目标。

3. 管理人员的个人动机管理人员的个人动机也是企业利润操纵的重要动机。

一些管理人员可能会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地位或者获得额外的经济利益而进行利润操纵。

二、财务分析中的企业利润操纵表现企业利润操纵可能会在财务报表中表现为操纵收入、操纵成本、操纵资产负债表和操纵现金流量表等多个方面。

1. 收入操纵企业可能会通过虚构销售收入、延后确认收入、虚增销售折扣等手段来操纵收入,从而增加利润。

这种操纵手段可能会导致企业逾期买方账款、库存积压等一系列风险。

2. 成本操纵企业也可能会通过缩减成本、提前确认费用等方式来操纵成本,以实现利润目标。

企业可能会虚构费用支出、延后计提坏账准备等方式来掩盖实际盈利能力。

3. 资产负债表操纵企业可能会通过操纵资产负债表来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以实现利润目标。

企业可能会虚增资产价值、虚增负债规模等手段来操纵资产负债表。

4. 现金流量表操纵企业还可能会通过操纵现金流量表来掩盖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

企业可能会通过虚构现金流入、虚构现金流出等方式来操纵现金流量表。

三、识别和防止企业利润操纵为了识别和防止企业利润操纵,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审计审计是发现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的重要手段。

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论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1、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1)公司领导为追求经营业绩而操纵利润由于各公司经营业绩的考核一般以一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将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而在业绩考核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是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特别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往往是最主要的财务指标。

如利润的计划完成比率、投资回报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

外部考核如行业排行榜也主要是根据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来确定的。

经营业绩的考核涉及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因此为了在业绩考核中有出色的表现不少管理人员在职期间可能采用一些手段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改善财务指标。

(2)公司为追求良好外在形象而操纵利润一方面银行、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出于尽量减少风险的需要在对企业发放贷款时要评价企业的信用程度和偿债能力如果企业具有较好的赢利能力则很容易取得银行的信任及贷款。

银行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信誉不足的企业。

另一方面在我国企业很普遍地存在着资金短缺的情况为了获得银行、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维护其在商业经营中的信用一些企业便存在着操纵利润的现象。

最后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可以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

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是各公司宝贵的无形资产为此许多需要其他企业投资的公司伪造出公司赢利的假象。

(3)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而操纵利润 1. 为获得股票发行资格操纵利润企业首次发行时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必须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经营业绩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

一些经营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得不虚增利润而获得上市资格同时公司良好的赢利状态也有利于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

2. 为了提高发行和配股价格操纵利润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再融资。

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手段与对策

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手段与对策

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手段与对策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主要动机包括:1.在股市中获得好的表现。

一些公司可能为了提高股价和赚取更多的市值而盲目追求高利润。

2.满足股东的期望。

一些公司可能为了满足股东的期望而采用各种手段来操纵利润,以实现高股息、高投资回报率等。

3.满足薪酬要求。

某些高管的薪酬可能与公司的业绩息息相关,他们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操纵公司的利润。

4.获得融资。

利润高的公司可能更容易获得银行和投资者的融资,从而扩大公司规模和业务领域。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手段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段包括:1.资产减值。

公司可以通过降低预计资产收益,提高资产折旧和减值的估计等方法来降低利润。

2.收入确认。

公司可以通过迟延收入确认时间、提前确认还未实现的收入、虚构销售等手段来提高利润。

3.管理费用。

公司可以通过将部分其他费用计入管理费用,或虚列管理费用等方法降低利润。

4.资本化。

公司可以将原来应计入费用的支出转化为资产,以降低当期费用,提高利润。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对策为了避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有以下建议:1.注重公司治理。

通过增强内部控制和加强公司监督机制来防止操纵利润行为的发生。

2.提高投资者认知水平。

投资者应该了解利润操纵的模式和手段,提高辨别能力。

3.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公司的监督与管理。

完善制度设置和加强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4.提高审计质量。

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审计质量,及时揭示操纵行为。

利润操纵的动因、常见手段及危害

利润操纵的动因、常见手段及危害

1452020年17期 (6月中旬)金融研究摘要: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屡禁不止,引人深思。

本文介绍了利润操纵的概念、多项动机和原因、常见的操纵手段以及其所带来的危害,企盼我国证券市场早日成功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利润操纵;上市公司;财务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竞争激烈,经营者为满足局部利益,常常对于利润进行人为的操纵,这不仅导致企业名誉尽失,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失去信任,更损伤投资者的权益,破坏了我国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

因此,对于利润操纵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利润操纵的概念美国会计学者威廉.R.斯科特(William R.Scott)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阐述,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选择带来经济后果的一种体现。

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酌情空间在几种会计政策之中做选择,他们一定会选择能使自身或企业价值达到最高的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1]。

而正是因为拥有这项自由选择的权利,公司管理层出于某种动机,利用会计法规的漏洞或灵活性,往往不惜采取各种不合规的手段对企业营业收入乃至营业利润进行操纵,对利润进行非法调节,营造不实业绩,恶意改变企业会计信息,欺骗信息使用者,上述行为即我们常说的利润操纵。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利润操纵是盈余管理的非法化,是公司管理层为了满足其自身利益或公司的短期利益,脱离实际生产经营的基础,凭空捏造出虚假业绩的行为。

这种行为极大破坏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损伤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二、利润操纵的动因利润操纵的动因分为动机和原因两部分。

动机即是有需要、有目标,是个体努力达成某一期望状态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行动,也就是分析利润操纵主体为什么要实施此类举措;而此处分析的原因是导致事物发生之环境或外部条件,即外部因,也就是分析利润操纵的操作空间。

(一)利润操纵的动机1.上市相关动机第一,营造盈利假象,骗取上市资格。

上市能够帮助公司丰富融资渠道,并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

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及财务分析研究

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及财务分析研究

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及财务分析研究企业利润操纵是指企业通过调整或隐藏财务信息,以达到特定目的的行为。

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压力:企业为了满足投资者和市场的预期,可能会将利润进行操纵,以达到市场的预期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的声誉和股价。

这种情况在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更为常见,企业希望通过利润操纵来保持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2. 奖励机制: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通常会通过与企业的利润相关的奖励机制来激励个人的工作表现。

为了获得更高的奖励,管理层和员工可能会借助利润操纵手段来提高企业的财务表现。

3. 税务优惠:利润操纵还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税务负担。

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会计政策、利润确认和成本核算等方式来减少应缴税款,从而节省税务费用。

4. 债务约束:企业可能因为违反贷款条款或债务约束而面临财务困境。

为了满足债权人的要求,企业可能会利用利润操纵手段来改善财务状况,以避免违约风险。

财务分析是识别和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可以用于发现企业是否存在利润操纵的迹象。

财务分析从多个维度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产负债表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以及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合理。

利润操纵可能会导致资产负债表数据异常,如非正常的应收账款或合同负债。

2. 利润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可以揭示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

利润操纵可能导致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出现异常波动,如过高的销售收入或过低的费用支出。

3.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可以帮助判断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质量。

利润操纵可能导致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盈利能力较好但现金流出较少。

4. 比率分析:利用财务比率可以评估企业的财务表现和风险状况。

利润操纵可能导致财务比率异常,如净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或股息支付比率等。

企业利润操纵动机多样,财务分析可以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综合分析,帮助识别和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利润操纵行为。

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

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

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一、财务操纵的专门会计环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相比,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经济环境以及所受政策约束有较大差异,专门是在实行了几十年传统打算经济体制后,目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渡时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许多市场行为带有明显的打算经济的痕迹。

例如股份公司发行新股和股票上市实行打算额度制,每年由国家计委制定,然后再按条块和行政隶属关系分配到各省、市、自治区及国务院各部委。

关于拥有数万亿元资产的全国国有企业而言,每年一百亿元的新股额度无异于杯水车薪,能够争到新股额度,企业自然十分珍爱。

在新股发行数量是常量的情形下,要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募集到更多的资本,只有尽量提高新股发行价格这一变量。

新股发行价格受到发行市盈率的限制,一样在20倍左右。

由于《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不得低于公司总股本的25%,因此大型国企在新股额度有限的情形下,只能将原有资产中的一部分剥离出来折合成发起人股。

这部分剥离出来的资产历史上属于原先的会计实体,按会计实体假设对全部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按会计期间假设把一部分资产费用化并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以确定利润。

在发行新股前,为了向社会公众揭示这部分剥离资产的盈利能力,会计师不得不将这部分剥离资产假设为一个新的虚拟的会计实体,同时假设其差不多存在了三个或三个以上会计期间。

然后依照历史资料,从原先会计实体中剥离出一部分营业收入和费用归虚拟会计实体,并据以确定虚拟会计实体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利润。

按照会计常识,只要是能够辨认的资产都能够从总资产中剥离出来单独计价,然而总资产的盈利能力却不是各单项资产盈利能力的简单相加。

这种从总资产中剥离部分资产,并模拟运算其营业收入和费用,再据以确定该部分剥离资产产生的盈利的方法,不仅违抗了会计实体和会计期间的差不多假设,而且给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的财务包装提高了许多机会。

1997年新上市的公司,其招股书披露的前三年净资产收益率普遍在40%以上,个不公司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甚至高达100%以上。

论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论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论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出于利益或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就会利用各种手段虚报利润。

人为操纵利润的行为不仅虚报了企业盈利状况,而且隐藏了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表现等方面来分析,并提出了防止利润操纵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利润;操纵;成因;对策企业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盈利,企业应当以自己的经营收入抵补其支出。

企业经营的好坏往往是通过企业盈利来表现的,并以利润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而企业管理者有时候出于业绩考核、筹资或获取非法利益等目的,经常采取虚列收入、支出等措施操纵利润,给有关各方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一、利润操纵行为的概述及具体表现(一)利润操纵的定义利润操纵行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调节企业利润的行为。

(二)利润操纵行为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1、销售收入确认提前销售收入的确认是企业获得经营成果的前提。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才能给予确认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效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但企业为了增加利润,往往会采取提前确定收入的办法。

2、人为的调整账务来调整利润第一,通过”资本公积”科目来调整企业利润。

很多企业,尤其是那些需将利润作大的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资产评估将待摊费、毁损的固定资产用待处理财产损失、坏账、和存货等确认为评估减值,来直接冲减资本公积,以期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第二,通过”其他应收款”会计科目调节利润。

3、通过虚假销售,调整利润总额利润操纵现象在年终表现尤为突出,企业往往采取虚假销售来达到年初设定的年利润。

这种销售无法取得现金,企业应收账款的金额得增加,表现在财务指标上如下:其一体现为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加大,其二体现为应收账周转率的降低。

企业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及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及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及对策论文导读:企业利润操纵行为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操纵会计信息,人为调节企业利润的行为。

关键词:企业利润操纵,成因手段,对策企业利润操纵行为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操纵会计信息,人为调节企业利润的行为。

这种行为隐瞒了企业的真实获利,隐藏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为此,必须对这一现象进行遏制。

一、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追求政治利益。

企业经营业绩是衡量企业厂长经理“政绩”的主要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仍然采用上级主管部门委派制,再加上现行组织和人事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考核,对一个企业领导干部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的评价,常常倚重于其任期内的财务指标完成情况如何,如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利润的计划完成情况等。

利润指标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负责人的职位和晋升,企业负责人为达到其政治目的对利润进行操纵。

取得银行贷款。

企业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时,银行出于对控制风险的考虑,要对企业的资信进行评估,银行给企业贷款以企业资产状况和经济效益的高低来判断还贷能力,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资信不好的企业。

为了达到从银行获得贷款的目的,为了维护企业在商业经营中的形象,一些企业往往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虚增利润,以达到骗取贷款的目的。

少交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将会计利润按照纳税规定进行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当的税率而得出的。

一些企业为了达到偷税漏税或延迟纳税的目的,利用各种手法对利润进行操纵,达到调整账面会计利润,从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达到少交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为了企业自身的团体利益。

许多企业把职工工资、奖金、福利等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直接挂钩,企业管理者为了企业自身的团体利益,利用种种手段操纵会计信息,虚构利润以达到小团体的利益。

股票上市企业为了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和再融资以及避免被摘牌。

根据证券法和公司法的有关法律规定,企业必须具有三年经营盈利的业绩且较为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获得股票发行资格。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分析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分析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分析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分析
1、引言
介绍“利润操纵”的定义和背景,说明为什么这个课题值得讨论和研究。

2、利润操纵的概念
解释“利润操纵”的含义,包括合法和非法的操纵手段,并探讨这些手段对财务报表和公司业绩的影响。

3、利润操纵的动机
分析导致公司操纵利润的动机,包括管理层的奖励制度、股东压力、市场预期等因素。

4、利润操纵的手段
细化非法利润操纵的常见手段,如收入操纵、费用操纵、盈余管理等,对每个手段进行详细分析并举例说明。

5、利润操纵的影响
讨论利润操纵对公司和股东的影响,如公司价值的扭曲、投资者的误导等,并探讨影响延续性。

6、监管机制
分析监管机制对利润操纵的作用和局限性,包括财务报告准则、审计监管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

7、实证研究
综述国内外对利润操纵现象的实证研究,相关研究的方法、
样本和结果,并对现有研究进行评价和总结。

8、对策建议
提出预防和解决利润操纵的策略和建议,包括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投资者教育意识等方面的建议。

附件:
附上相关的数据和图表,以支持论述和分析。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公司法 - 解释公司运营的法律规定和要求。

2、证券法 - 解释证券市场的法律规定和监管措施。

3、会计准则 - 解释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要求。

4、内幕交易 - 解释公司内部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
的行为。

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及治理

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及治理

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及治理一、利润操纵的动因利润操纵的动因主要是企业通过利润操纵最终实现自身利益(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的最大化。

具体地说:1、国有企业通过“调高”利润,以“完成”承包利润,通过“凋低”利涧,以“藏匿”利润和资产,达到偷逃税费的目的,或为下年完成经济指标留下空间。

2、上市公司在初次发行阶段,证监会要求公司有连续3年盈利,为了能上市,就需要进行财务包装:在配股阶段,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净资产盈利率近3年平均不低于10%,且每年达到6%才能配股,为实现配股,上市公司也要进行财务包装;股票市场流通价格同市场(投资者)对其预期盈利信息密切相关,从而促使一些公司通过财务包装这一"捷径"达到抬高股市价格的目的。

3、为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各会计期间前后一致、稳定增长,即所谓的“利润平滑”感觉而调节盈余。

有的企业盈余变化很大,给人以不安全的感觉,有的企业损益情况不能与本行业或国家整体经济状况同步,给人以不可理解的感觉。

由于人的风险厌恶感,使这类公司在资本市场缺乏吸引力。

而管理者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让投资者以为企业的业务发展稳健,往往会进行盈余调节,以丰补歉,给人以稳中有升的感觉。

4、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经营者无法将他们所掌握的内部信息传递给资本市场(投资者),采取人为调节利润的手段传递信息。

5、在目前资产所有者(出资人)对企业经营者(代理人)业绩评价方法和奖励机制下,公司当局通过操纵,虚盈利润来骗取政绩,捞取经济利益。

此外,行政干预、财务会计主体多元化、社会审计监督不健全也是造成利润操纵的原因。

二、利润操纵的手段1、从会计确认基础的主观性来看,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的基础,该理论虽然较好地解决了收人与费用的配比问题,但在确认过程中加入了主观的方法,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及递延资产价值的确认和摊销等加入了主观因素。

采用稳健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反映带有不确定因素的经济业务时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其中夹杂较大成分的主观判断。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动机分析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动机分析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动机分析[提要] 利润操纵是上市公司出于各种目的,运用各种手段对利润实现情况进行人为调节的行为。

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利润操纵行为,不仅给投资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导致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严重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本文基于以上事实,针对利润操纵的原因和动机进行具体地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分析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出现了严重的利润操纵行为,“银广厦”、“郑百文”等造假事件的曝光很大程度上揭示出了上市公司如何进行利润操纵的内幕。

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导致资本市场信任危机,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若不及时遏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

现实中,证券市场上的广大投资者主要通过各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来评价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

如果某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有利润操纵行为,投资者据以推测、判断该公司未来业绩水平的行为将变得毫无意义,其利益必将受到侵害。

更为严重的是,错误的信息将导致资金非合理地流动,使证券市场丧失了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

因此,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无论是对广大投资者还是对政府监管部门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利润操纵的概念利润操纵(earnings management,或译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出于某种动机或迫于某种压力,而在会计制度的许可范围内选择会计政策或操纵应计项目,从而使报告利润达到某一水平的管理行为。

这种可能损害会计信息可靠性及相关性的异常行为在国内外企业均有表现,而且在某些特殊事项影响下特别明显。

操纵,即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控制。

利润操纵,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和控制利润,以达到操纵者不正当的目的。

对于利润操纵,必须明确它的不正当性。

公司利润操纵的目的:一是政治需要,在行业中取得优势地位;二是经济利益,有些公司在不具备上市条件时为了能上市,大肆包装财务数据,以合法身份“获得”上市资格,或免于摘牌;三是偷逃税款,利润操纵的手段具有不正当性。

企业利润操作的成因及其对策

企业利润操作的成因及其对策

企业利润操作的成因及其对策作者:赵旭阳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07期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在企业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经济决策和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但是,由于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就导致企业财务人员编造虚假的会计数据,财务报表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损害了相关者的利益。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利润操纵的概念利润操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利润操纵包括盈余管理和违法操纵两个部分,其中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合法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有选择的运用会计政策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违法操纵是利用虚假手段欺骗财务信息使用者,其公布的数据具有虚假性,往往只是为了获取短期不正当利益;狭义的利润操纵仅指违法操纵,这里的利润操纵是指侠义的利润操纵。

二、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原因(一)共同因素1.管理者的有限理性经济学的理论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具有有限理性头脑的“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管理者作为市场经济参与者更是如此。

首先,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都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其次,作为企业的“经济人”,它时刻都存在着机会主义的倾向,具有追求欺骗性自利的偏好。

其三,公司作为“经济人”又有守法理性的一面,在考虑利润操纵行为发生之前,会先衡量其操纵行为是否违反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以及违法程度有多深,然后通过成本和效益原则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后再对是否进行利润操纵作出决定。

2.信息的不对称性实际工作中,企业会计信息制造者一方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更及时、更准确的获取会计信息,如果企业进行会计信息虚报,那么他们掌握的信息就相对不那么真实了,因此信息的不对称会使公司管理者在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下进行利润操纵。

3.会计制度及税法的缺陷会计法律体系必然存在某些漏洞,公司经营者正是利用这个漏洞来为企业利润操纵提供契机,例如,为了大力扶持企业的发展,国家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很多公司想法设法把自己纳入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逃避国家税收。

利润操纵的现象及对策

利润操纵的现象及对策

利润操纵的现象及对策利润操纵行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调节企业实现利润的行为。

这种行为,歪曲了企业的盈利状况。

隐藏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危害性极大。

为此,本文就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操纵的手段作一番剖析,提出了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一、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企业领导为追求政绩而提高企业利润。

由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一般以一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其中利润往往是最主要的财务指标。

经营业绩的考核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因此为了业绩,企业难免要对利润进行操纵。

(二)上市企业为了自身利润或大股东利益而夸大甚至编造虚假盈利。

1.为获得股票发行资格。

企业首次发行时,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必须最近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

一些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得不进行利润包装而获得上市资格。

2.为了提高发行和配股价格。

发行价格和配股价格,在其发行和配股额度一定的情况下直接决定着募集资金的多少,因而一些企业不惜铤而走险提高每股收益的发行价和配股价(每股收益的提高只有通过增加利润来解决)。

3.避免股票被摘牌。

按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证监会将会暂停其股票交易并限定限期消除亏损,如果限期内未能消除,其股票将被摘牌,终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

上市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

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利润操纵。

(三)为规避所得税而隐瞒利润。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适当的税率而得出的。

一些企业为了偷税、漏税、推迟纳税时间,便会隐瞒利润。

但也存在着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能够维护其在社会上的形象,为了能够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不惜虚报利润,多交所得税,而这部分所得税往往又通过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形式返给上市公司。

二、利润操纵手段的具体表现(一)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

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及财务分析研究

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及财务分析研究

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及财务分析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利润状况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可能会采取利润操纵的手段来进行财务操作,这对企业的经营稳定和市场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以及其对财务分析的影响,以期对企业会计伦理和财务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一、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1.1 追求业绩压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股东和投资者对企业的业绩表现有着极高的期望。

一些企业为了满足这种业绩压力,会利用财务操作手段来操纵企业的利润,以期能够在短期内达到业绩目标。

1.2 赢得投资者青睐企业利润的增长往往会带来投资者的青睐,这对企业的股价和市值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些企业为了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当的财务手段来操纵企业的利润,以此来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

1.3 隐藏经营风险利润操纵也可能是企业为了掩盖真实的经营状况,通过人为的调整财务数据来掩盖企业的经营风险。

特别是在面临重大资金压力或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可能会通过利润操纵来将负面信息隐藏起来,以期能够维持良好的声誉和信用度。

1.4 获得融资和信贷支持企业的盈利状况往往是获得融资和信贷支持的重要依据。

一些企业可能会通过利润操纵来人为地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融资和信贷支持,从而实现企业的扩张和发展。

二、利润操纵的财务分析2.1 财务指标异常利润操纵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指标呈现异常的情况,比如净资产收益率和毛利率等指标的异常波动。

这些异常波动往往引起投资者和分析师的怀疑,也可能是潜在的财务风险信号。

2.2 现金流量异常利润操纵可能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利润操纵的手段可能导致企业现金流量的异常情况。

这对企业的经营稳定和持续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2.3 成本支出异常利润操纵往往会表现在企业的成本支出上,一些企业可能会采取不当的成本调整手段来提高盈利水平,这将导致成本支出的异常波动,从而引起外界的关注和质疑。

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及财务分析研究

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及财务分析研究

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及财务分析研究随着中国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增加的经济压力,不少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取了一系列不法手段,进行利润操纵。

企业利润操纵是指企业利用各种方法,通过财务数据的虚构、篡改或者误报,来改变企业的利润表现,从而达到欺诈投资者、欺诈金融机构或者逃避监管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及其财务分析研究。

1.满足股东期望企业为了满足股东的利益期望,往往会采取各种方法来进行利润操纵,以使盈利能够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从而满足股东的期望。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漏报负面消息、虚构收入等手段来使得公司实现高利润。

2.增加督导人员激励效应企业为了提高督导人员的激励效应,从而增加他们对公司业务的支持与合作,也会采取利润操纵的手段。

这是因为督导人员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利润来衡量公司绩效的,如果通过一些方式将公司利润改变,就能够提高督导人员的激励效应。

3.逃避税款缴纳企业在应对税务部门的税收检查时,为了避免缴纳应该缴纳的税款,也会运用利润操纵手段进行掩盖,使得企业能够达到逃避税款的目的。

1.负债的危害企业少数资本家运用一些财务手段来增加自己的财务报表,例如把非经常性损益当作经常性损益,以求掩盖财务的真相。

此时企业会将不必要的成本等留下来,以达到缩小负债的目的。

企业追求当期的利润最大化、岛镇债务结构、降低财务成本,而却面临着非常大的风险。

2.经营科目的分析从经营活动润分析可知企业在某一时间点的经营水平、经营风险水平并不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而在整个经营周期过程中,企业要从做好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入手,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缩短资金周转期,增加企业盈利水平,并进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三、企业利润操纵防范措施(1)加强内部控制,重视风险管理,规范经营行为;(2)完善内部审核机制,强化会计核算制度的内部管理;(3)注重行为道德建设,强化职业操守和自律意识;(4)加强对外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及时纠正利润操纵行为;(5)加强对公司治理的调查、监测、诊断和预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利润操纵动机

利润操纵动机

上市公司盈余操纵尽管不像财务欺诈被法规政策所禁止,但过度、过滥的盈余操纵,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会削弱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造成经济秩序混乱,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还会误导投资人的投资行为,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为了准确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操纵的行为,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动机和主要手段进行深入分析。

一、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动机1、获得融资资格企业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从证券市场上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许多企业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强烈。

根据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备三年盈利的条件,于是一些本不符上市条件的企业,为了能上市,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操纵,甚至造假:股票已上市的公司可以通过配股或增发新股在证券市场进行再融资。

由于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股东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约束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的压力,股权融资成本较低,配股或增发新股的意愿也十分强烈。

但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三个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也不得低于9%;上述指标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

在这种约束条件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就想方设法进行盈余操纵,以抬高净资产收益率。

尤其是那些前两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已达到10%的公司,如果第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达不到10%,则前功尽弃,于是在配股或增发新股动机的驱驶下,更会采取各种手段操纵盈余,以期获得配股资格。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控股股东能从上市公司获得大量的资金。

当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配股或增发新股融资时,控股股东往往具有很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2、提高新股发行或配股价格。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大限度地从证券市场筹集到资金。

公司所能够募集资金的数额取决于股票发行数量和每股发行价格两个因素。

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数量有额度限制,在有限的额度内要获得最大限度的资金量,只有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利润管理)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股票基本分析――财务操纵案例壹、财务操纵的特殊会计环境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相比,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经济环境以及所受政策约束有较大差异,特别是于实行了几十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后,目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渡时期,于这壹特定的历史时期中,许多市场行为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

例如股份公司发行新股和股票上市实行计划额度制,每年由国家计委制定,然后再按条块和行政隶属关系分配到各省、市、自治区及国务院各部委。

对于拥有数万亿元资产的全国国有企业而言,每年壹百亿元的新股额度无异于杯水车薪,能够争到新股额度,企业自然十分珍惜。

于新股发行数量是常量的情况下,要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募集到更多的资本,只有尽量提高新股发行价格这壹变量。

新股发行价格受到发行市盈率的限制,壹般于20倍左右。

由于《公司法》规定,股份XX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不得低于公司总股本的25%,因此大型国企于新股额度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将原有资产中的壹部分剥离出来折合成发起人股。

这部分剥离出来的资产历史上属于原来的会计实体,按会计实体假设对全部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按会计期间假设把壹部分资产费用化且和营业收入进行配比以确定利润。

于发行新股前,为了向社会公众揭示这部分剥离资产的盈利能力,会计师不得不将这部分剥离资产假设为壹个新的虚拟的会计实体,且且假设其已经存于了三个或三个之上会计期间。

然后根据历史资料,从原来会计实体中剥离出壹部分营业收入和费用归虚拟会计实体,且据以确定虚拟会计实体于各个会计期间的利润。

按照会计常识,只要是能够辨认的资产均能够从总资产中剥离出来单独计价,可是总资产的盈利能力却不是各单项资产盈利能力的简单相加。

这种从总资产中剥离部分资产,且模拟计算其营业收入和费用,再据以确定该部分剥离资产产生的盈利的方法,不仅违背了会计实体和会计期间的基本假设,而且给股份XX公司上市前的财务包装提高了许多机会。

1997年新上市的公司,其招股书披露的前三年净资产收益率普遍于40%之上,个别公司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甚至高达100%之上。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期全国国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不足7%。

由于上市前的过度包装,导致上市后公司必须于提高净利润和降低净资产俩个方面进行利润操纵,以使上市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会比上市前陡然降低。

二、利润操纵的案例分析1.提前确认营业收入的案例分析提前确认营业收入的情况多见于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控股的房地产业子公司。

L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该意见称:“1994年销售英达花园以售楼合同金额及其相应的成本入帐,和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对销售收入确认的规定不相壹致,其销售收入129171827.85元,及相应成本人民币87762114元列示于后附的合且会计报表中。

”点评:根据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规定,房地产的销售应于办理相应的产权移交手续,开具发票或结算单后方能确认为销售收入。

房地产的开发周期往往需要几年,按照确认营业收入的会计理论,房地产企业于预售房屋或签定售楼合同后,按工程进度确认销售收入和和之相对应的销售成本也不无道理。

现行制度的规定过于严厉,但L 公司以售楼合同金额确认为当年销售收入的做法似乎也不够谨慎,毕竟合同义务的履行仍刚刚开始,如果将售楼合同金额按施工进度分期确认为销售收入好象仍说得过去。

至少从推迟交纳所得税的角度来说,按现行制度于产权移交且开具发票后确认销售收入似乎也是对公司有利的。

以L公司为例,1994年以英达花园售楼合同金额及其相应的成本入帐,导致利润增加41955713.85元(=129717827.85-87762114),按L公司适用所得税率15%计,1994年将为此多缴纳所得税620万元。

L公司显然不会不知道推迟缴纳所得税百万元的好处,且且甘冒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的风险,L 公司坚持按售楼合同金额确认1994年的销售收入壹定有难言的苦衷。

H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该意见称:“经查,贵公司于1995年将业已出租给某公司之物业出售给另壹公司,1995年获销售收入4100万元。

”点评:未等出租物业到期,便匆匆忙忙出售给另壹公司,销售收入4100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10013.6万元的41%,H公司之匠心由此可见壹斑。

J公司被出具的说明意见该意见称:“贵公司将南澳县国土局出让给贵公司的部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深圳辉创实业股份XX公司、深圳市新鸿泰投资发展XX公司和南澳国土开发总公司。

根据深圳市华商律师事务所于1995年4月18日出具的法律意见书,贵公司尚应完善有关的法律手续。

”点评:J公司将1995年4月18日尚未办完法律手续的转让收入计入1994年损益表,是否有点太早?T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该意见称:“贵公司1996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中计有4106508.00元人民币及相应的主营利润计453901.04元人民币,系贵公司于1996年12月31日之前开具销售发票,而于1997年1月15日之前办理产品出库手续。

”点评:销售实当下1996年,产品出库却于1997年,时间虽相差只有15天,却跨越俩个会计年度,见来无需注解,已能知道其中奥秘。

X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该意见称:“1995年贵公司按债务重整方案,以拥有的于建楼宇华乐大厦中的部分产权计人民币30612839.60元,抵偿所欠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人民币166585723.22元的债务,由此产生利润人民币135972883.62元。

后又向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以人民币166585723.22元购回相同产权。

我们认为上述业务的会计处理和中国现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不壹致。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对后附会计报表的比较数字,即关联的运营所得的利润、所得税、固定资产、可分配利润、股东权益及1996年度的固定资产、可分配利润、股东权益不能确定。

”点评:X公司保留意见中所披露的问题过于复杂,我们作壹解释:1X公司拥有于建楼宇华乐大厦的部分产权,该产权的帐面价值为30612839.60元。

2X公司欠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的债务为166585723.22元。

3X公司以帐面价值仅30612839.60元的资产抵偿166585723.22元的债务,且将差额135972883.62元作为利润入帐。

4X公司后来又以166585723.22元的现金向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购回上述产权,且将上述产权列作X 公司固定资产。

X公司的会计师十分聪明,他首先创造了壹笔交易:以壹项资产抵偿5倍于该项资产帐面价值的债务,交易的结果当然是公司获得了1.35亿元的利润。

然后他又制造了壹笔交易:以相当于原来所欠债务的金额向债权人买回抵偿债务的那项资产,交易的结果当然是债权人全部收回了借款。

最后他又以1.66亿元的价值将原来只值3000多万元的于建楼宇的产权作为X公司的固定资产入帐。

上述交易的结果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皆大欢喜:债权人如数收回全部借款,而债务人则获得了1.35亿元的帐面利润。

本来壹项很简单的偿仍欠款的交易,经过精心包装后竟然会产生巨额利润,堪称财务包装的杰作。

也许是会计师自己也觉得这样做太过分,于是1996年(即次年)又将原值1.66亿元的固定资产调低为1.33亿元。

2.推迟确认本期费用和提前确认营业收入壹样,推迟确认本期费用同样具有增加本期利润的作用。

S公司被出具的说明意见该意见称:“百大宾馆已经使用的空调系统2014914.29元和客房、餐厅装潢费375164.37元,仍列于建工程。

”点评: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于建工程完工后应立即转入“固定资产”帐户,且从转入之日起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S公司的做法显然是推迟确认本期费用,且导致本期利润相应增加。

B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该意见称:“1995年二电炉分厂因设备故障而停产发生的费用8194625.06元,历史遗留的工程设备大修理支出6282661.75元,列入待摊费用和其他应收款,未计入当年损益。

”点评:上述俩项费用如于本期确认,将会使税前利润因此减少14477286.81元。

B公司1995年利润总额为6375万元,上述俩项费用推迟确认致使1995年利润增加1447万元,占利润总额的22.7%。

Z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该意见称:“1995年末,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中,于产品成本为174783884.31元,其中包括于产品定额成本差异52515657.52元。

此项差异应于期末于产品、库存产成品和本期销售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其中,本期销售产品成本应负担此项差异额为24342287.21元。

贵公司且未就该项差异额作出记录和反映。

我们认为,除存于上述因少转于产品定额成本差异影响本期销售成本少计外··”点评:根据注册会计师的保留意见,Z公司1995年销售成本少计2434万元,相应地利润多计2434万元。

经查询Z公司1995年度损益表,Z公司1995年度利润总额仅为436.22万元,每股净收益仅为0.0012元。

也就是说,Z公司如果于产品定额成本差异2434万元全部计入销售成本的话,Z公司将会出现1998万元的年度亏损。

通过财务包装终于Z公司免遭亏损,每股净收益虽然只有壹厘多,但总比出现赤字要好。

E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该意见称:“公司1995年度利息净支出较长短期借款金额及合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要少660万元。

”点评:经检索,E公司1995年度利润总额为858.24万元,少计利息费用而导致的利润虚增660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77%。

N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该意见称:“贵公司于待摊费用、递延资产俩个科目的使用及其摊销上不够规范,不符合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影响了运营成果。

”点评:据检索:公司被出具有保留意见审计方案的会计年度,利润总额346.82万元,仅为上年的15%。

而年末待摊费用余额高达23568740.85元,年末递延资产余额高达47207083.83元,俩项合计占流动资产年末余额的15%之上。

见来,如果N公司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俩个科目的使用及其摊销规范壹点的话,说不定N公司于当年就会出现亏损。

X公司被出具的保留意见该意见称:“贵公司本年度调整以前年度已售罄的怡均大厦成本及华乐大厦于建成本,因此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计人民币10255760.57元及于建工程成本10255760.57元。

因华乐大厦于建成本尚未核定,故我们不能确认办理完毕。

因此,我们对后附利润表中的销售收入人民币87336000.00元,成本人民币32756059.28元,及净利润54579940.72元予以保留。

”点评:X公司的会计师把本该于1996年确认的成本放到1995年,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从而增加本年度利润。

上年利润减少本年度利润增加,仍能提高利润增长率。

可是,财务包装毕竟作用有限,推迟确认的费用到下壹期仍需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