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底水驱水平井整体调驱技术
调剖调驱技术
调剖、调驱技术调剖和调驱属于三次采油范畴,均是为了优化注水井的吸水剖面和提高原油采收率而采取的措施。
调剖主要是调整吸水剖面,而调驱则侧重于调整驱动方式,通过注入化学药剂和形成油墙来提高驱油效率。
目前我国油田开发新区接替不足,注采井网区域不完善,层间、层内矛盾加剧,水驱效果变差,低渗透层难动用,储量未能得到有效开发,造成产量递减,含水上升。
在后备储量不足的情况下,为挖掘老区生产潜力,通过调剖以及调驱工艺,改善吸水和产出两个剖面,缓解层间和层内矛盾,提高油田稳产基础。
一、技术简介1、调剖调整注水井的吸水剖面,从注水井封堵高渗透层,以调整注水层段的吸水剖面。
通过向地层中、高渗透层吸水能力较强的部位或层段注入化学堵剂,降低中、高渗层的渗透率,提高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缓解层间矛盾,改善水驱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
2、调驱既能有效改善油层深部非均质性,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又能提高驱油效果,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是向地层中注入具有一定封堵作用的可动的化学剂,对地层进行深部处理,实现注入水增粘、原油降阻、油水混相和高渗透层颗粒堵塞等。
一方面,封堵地层中注水窜流的高渗条带和大孔道,实现注入水在油层深部转向,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同时,注入的调驱剂在后续注水作用下,可向地层深部运移驱油,可以同时起到剖面调整和驱替的双重作用。
调剖和调驱有以下区别:一是作用机理不同:常规调剖作用机理是以调整、改善吸水剖面为目的,使注入水产生转向从而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
而调驱不仅一般剂量较大,处理半径多在30m以上,仍以深部调剖改变液流方向为主,同时辅以提高驱油效果的功能。
二是对化学剂要求不同:常规调剖要求调剖强度大,注入地层后产生较强封堵作用,调驱要求调驱剂具有一定强度,且调驱剂具有“可动性”,可在地层中运移,有的调驱剂具有增粘性,可改善流度比,有的还具有表面活性,可改变“死油”的表面性质,调驱剂还可以打破残余油的静态平衡,使“死油”移动变活。
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在高浅北的研究与应用
密度高, 粘度高, 胶质、 沥青质高, 凝固点低。地层压 力下原油粘度为9. P ・, 03 m as 4 密度O9 gc 属 .1 6 /m , 0 未饱和常规稠油油藏。地层水主要为 NH O 型 , aC 总矿化度y84 4 4 gI 平均为l 0 gL j  ̄5 - 7 n/ , 0 r  ̄ 0 /。 6 m
种组合形式。 2 2 热 稳定性 . 氧对交联体系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 采用封 管法评价交联聚合物体系的热稳定性。采用现场 污水 配 制 P l60 m / 0 g L+C 80m / 、 0 0 g L P200
mg L +C 1 0 0 mg L、 0 / + C 1 2 0 / 0 / P 2 4 0 mg L 0
从图 1 以看 出, 可 随着聚合物和交联剂浓度
的增 加 , 交联 体 系 的粘 度 呈 上 升 趋 势 。通 过 强 度
收 稿 日期 :09-6 0 。 2 0 - -7 0
度66 % , .6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1.2 采出 13 %,
程度9 8 %。水井 1 .2 5口, 累计注水2 .7 1 , 98 × 0 t 因边底水能力充足已全部停注。
1 区块概 况
研制的交联聚合 物调驱体系 由 P M一1 中 型
分子聚合物和 C L—l 型铬交联剂 组成。针对 高浅北区的油藏特点和油水 性质 , 开展交联体系
的各 项性 能测试 。
2 1 体 系增粘性 .
改 变 聚合 物与 C L一1交联 剂 的浓 度 , 察 成 考 胶 体 系在6 5℃下 放 置7 形 成 的弱 凝胶 的粘 度 , 2h 配 制用 水 均 采 用 现 场 注 入 污 水 ( 5℃ ) 结 果 见 6 ,
复合调驱技术在超稠油水平井中的研究与应用
内蒙 古石 油 化 工
2 0 1 3 年第 1 6 期
复合调驱技术在超稠油水平井中的研究 与应用
王 菁菁
( 中 油 辽 河 油 田公 司 , 辽宁 盘 锦 1 2 4 0 1 0 )
摘 要: 超 稠 油 水平 井蒸 汽吞吐 进入 中后 期 开采 阶段 , 逐 渐暴 露 出水 平段 动 用不 均 , 吞 吐效 果差 等 问题 , 分析 由于油层 非 均质 性 差异 大 , 吸 汽程 度不 均 , 井 间汽 窜严重 ; 近 井 地带 地层 存 水增 多 , 含 油饱和 度 下降 ; 油层 亏 空加 大 , 地层 压 力下 降 , 油层 供液 能力不足 。通过 注入 复合调 驱增 效 刺辅助蒸 汽吞吐 , 进 行有 效封 堵 大孔 高渗透 区域 , 补 充地 层 能量 , 抑制 汽窜发 生 , 提 高 蒸汽 波及 半 径 , 调 整 油层 动 用剖 面 , 进 而起到 降粘 、 驱 油助排 扣提 高动 用程 度的作 用 , 达 到改善 开采效 果的 目的 。 关 键词 : 杜8 4区块 ; 超稠 油 ; 水平 井 ; 复合 调驱 增效剂 ; 应用; 效果 分析
1 主 要 机 理
双聚表 面活 性剂 , 具有 独特 的高表 面活性 、 高化
学稳定性及高热稳定性 , 实现高温条件下较小的油 水界 面张力 , 采用 双 聚方式 合成 , 带有两 个疏水基 和
亲水 基 , 由于两个 离 子头基 以化 学键相连 , 相互 问的
排 斥力 因化 学键 力 而 被 削弱 , 碳 氢链 间的疏 水基 结
中图分 类号 : TE 3 5 7 . 4 6 3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6 -7 9 8 1 ( 2 0 1 3 ) 1 6 一O l 1 2 —0 2
水平井化学堵水技术应用探讨
水平井化学堵水技术应用探讨管紫君摘㊀要:油井堵水及相关配套技术在高含水油田控水稳产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㊂近年来,堵水技术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形成包括弱凝胶㊁胶态分散凝胶等多种堵水技术,为我国高含水油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㊁提高采收率发挥着重要作用㊂目前区块有多口水平井先后发生底水锥进,占总井数38%㊂虽然采用堵水㊁间开㊁控制提液量等手段,见到一定效果,但仍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㊂A井注汽投产后,一直处于高含水生产,平均液量45m3,油39t;目前日产液量393m3,日产油量28t,含水92%㊂文章分析认为有外来水体侵入,给生产造成不利影响㊂因此,通过对水平井出水原因及类型分析,开展了水平井化学分段堵水技术试验㊂关键词:水平井;出水类型;原因分析;堵水技术一㊁引言在油田开发不同阶段,水平井与直井相比,在开层㊁动用边部储量㊁老区挖潜㊁边底水油藏开发方面优势明显,为区块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㊂高升油田研究区块为厚层块状底水稠油油藏,区块中部和西部地区由于砂体隔夹层很薄,而且采出程度高达39%,地层亏空非常大,油水界面上移至目前的1650 1660m,上升了10m左右,因此,底水脊进或沿高渗通道窜进,造成油井含水升高,水淹严重㊂二㊁出水原因分析1.钻井因素A井所处的Ⅵ砂体为底水油藏,油水界面为-1690m,水平段A点距目的层顶面4m,距底面21m,B点距目的层顶面5m,距底面17m,因此,可以排除钻遇水层而导致的出水㊂2.油藏因素从高2-莲H603测井解释的结果来看,整个水平段油层为中孔低渗,但在17890 20018m井段,即位于脚跟到水平段中部具有较大的渗透率级差,最大为118μm2,有高渗层带存在,而在脚尖部位均为低渗透,渗透率差异基本不大㊂因此,脚跟(A点)部位具有潜在的水窜通道㊂3.水性分析对A井的水样进行了分析,Cl-含量为187938mg/L,总矿化度为695147mg/L,而该油藏原始地层水Cl-含量为2101mg/L,总矿化度为7614mg/L,而注入水Cl-含量为12182mg/L,总矿化度为459287mg/L,因此,可以判定出水的水源为地层水㊂三㊁堵水工艺方案设计油井出水是油田尤其是注水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普遍存在的问题㊂对于高渗层大孔道区块整体调驱井组,通过调驱剂在地层运移在深部成胶后,堵塞大孔道,扩大水驱波及面积,改善吸水剖面㊂多年的研究工作和油田实践证明,注水井调剖见效快㊁效益高,是提高注水开发效果的关键技术措施㊂文章研究一种用水玻璃为主剂㊁甲醛为活化剂以及其他添加剂制备堵水剂㊂通过对该堵水剂的配方进行筛选,使堵水剂凝胶时间长㊁凝胶强度高,矿场应用中取得显著效果㊂通过对比分析,在不同油井进行油井堵水现场试验,并进行效果追踪和评价,充分发掘油井堵水效能潜力,进一步提升油井堵水效果和施工成功率㊂根据对A井以上综合分析,判断该井是脚跟部位出水,导致油井高含水㊂因此,将采用复合段塞堵剂和液体桥塞暂堵工艺相结合的堵水方式,对未出水部位油层暂堵的同时,对脚跟出水部位进行封堵,从而解决油井出水矛盾,提高水平井动用程度,增加油井产量㊂(1)凝胶段塞预堵1875-2113井段为了使预堵剂进入目的层,采用分段注入工艺管柱(球座+节流阀+扶正器+LK341-128封隔器+扶正器+油管)下到1875m处,向1875 2113井段注入凝胶堵剂,实施预堵㊂预堵剂采用复合段塞堵水调剖剂Ⅰ,成胶强度高,封堵效果好,在注汽条件下可分解破胶㊂处理半径设计为2m,预堵剂用量为:Q预堵剂=πˑ22ˑ238ˑ167%=500m3(2)液体桥塞保护脚尖利用原管柱注入液体桥塞,使之充满脚尖部井段和近井地带,48h后形成高强度凝胶体,达到暂堵保护的目的㊂液体桥塞为地下聚合有机凝胶㊂在地面配制成低黏度的液体,注入地层后,在温度和引发剂的作用下,生成高强度的弹性凝胶体,具有较高的承压作用和封堵能力㊂在注汽条件下可分解破胶㊂处理半径设计为05m,液体桥塞用量为:Q液体桥塞=πˑ052ˑ238ˑ167%ʈ30m3(3)脚跟部堵水起出原管柱,下入光管,对目标井段实施封堵㊂封堵段塞采用复合段塞堵水调剖剂Ⅱ+复合段塞堵水调剖剂Ⅲ组合段塞方式,其中,复合段塞堵水调剖剂Ⅱ为强凝胶,起到推水和深部封堵的作用,注入剂量较大;复合段塞堵水调剖剂Ⅲ为无机封口剂,耐温性能好,起到封口和防止强凝胶被蒸汽破坏的作用,注入剂量较少㊂由于1875 2113井段被暂堵保护,堵剂将进入1805 1875井段㊂堵剂用量计算如下:Q强凝胶=πˑ42ˑ70ˑ167%ʈ600m3Q无机封口剂=πˑ12ˑ70ˑ167%ʈ40m324分段注汽后复产封堵结束后,提出施工管柱,下入分段注汽管柱,对1890 2113井段求产㊂四㊁堵水效果A井于2018年10月29日堵水,2018年12月26日复产,日产液量从266m3下降到210m3,日产油量从053t上升到30t,最高达59t,含水从98%下降到859%,最低下降至75%,见到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㊂五㊁结语通过对A井水平井钻井㊁油藏㊁出水水质等方面分析,找到了该井出水部位,为下一步水平井成功堵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㊂水平井化学分段堵水技术的成功实施为区块稳油控水提供了技术支持,取得了水平井堵水重大技术突破,解决了稠油油藏水平井底水锥进难题㊂参考文献:[1]朱怀江.水平井调堵技术最新进展[J].油田化学,2014,21(1):85-90,96.作者简介:管紫君,中油钻采工艺研究院油田化学技术研究所㊂002。
调剖调驱
从注水井封堵高渗透层时,可调整注水层段的吸水剖面,这称为调剖。
为了调整注水井吸水剖面,改善水驱效果,向地层中、高渗透层吸水能力较强的部位或层段注入化学剂,降低中、高渗透层的渗透率,提高低渗透油层的吸水能力,这种工艺措施叫注水井调剖。
主要
作用:为了调整吸水剖面,缓解层间矛盾
调驱技术,就是将由稠化剂、驱油剂、降阻剂和堵水剂等组成的综合调驱剂,通过注水井入层。
它可在地层中产生注入水增粘,原油降阻,油水混相和高渗透层颗粒堵塞等综合作用。
其结果,就可封堵注水井的高渗透层,均衡其吸水剖面,降低油水的流度比,进一步驱出地层中的残余油,并可在地层中形成一面活动的“油墙”,产生“活塞式”驱油作用,以降低油井含水提高原油采收率。
其中的驱油剂可与原油产生混相作用,有效地驱出残余油,在地层中形成向油井运移的类似于活动的“油墙”的原油富集带,具有较长期的远井地带调剖作用。
堵水剂可对地层的高渗透大孔道产生封堵作用,均衡其吸水剖面,使驱油剂更有效地驱油。
调剖剂可不断地调整地层的吸水剖面,并可更有效地驱油。
它对低渗透地层的渗透率无伤害,用它对注水井进行处理后,在同样的注水量下,注水压力下降或上升的幅度不大。
该技术的适应性广,
它适应于地层渗透率大于
0.1μm2
的砂岩和灰岩地层;
注水层厚度
大于
5m
,对应油井原油黏度大于
1mPaS
,含水大于
70%
的注水井;无边底水或边底水影
响不大油藏的油水井对应率较高的注水井。
字面上也是可以理解:调剖就是调整吸水剖面,降低层间矛盾,调驱就是调整驱动方式。
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3年11月柳荣伟.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5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柳荣伟(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摘要】采用堵调驱相结合的技术思路对锦16块进行整体调驱,根据井组推进速度设计调驱剂用量和调驱段塞组合,实现单井调驱剂用量的个性化设计,保证单井用量设计与整体设计的有机统一。
通过整体调驱,区块平均注入压力由1.2M Pa增至7.4M P a。
截至2013年4月已累计增油19255t,综合含水降至85.6%,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关键词】锦16块吸水剖面调驱二次交联辽河油田锦16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油田中部,为南北两条近东西向的三级断层所夹持,呈北东一南西向长条状,南倾鼻状构造,为层状砂岩边底水油藏。
化学驱试验区位于锦16块中部,研究层位为兴Ⅱ47—8,含油面积1.28km2,地质储量2.98M t。
试验区具有构造相对简单、油层厚度大、层数多、储层物性较好的特点,有效孔隙度为29.1%,空气渗透率为2201×10~岬2,有效渗透率为750×10。
I xm2,泥质含量12.4%,岩石胶结类型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固结程度差,比较疏松。
原始地面原油密度0.9311 g/cm3,原油黏度67.7m Pa s,胶质沥青质含量18。
90%,凝固点低,平均为一18℃,含蜡3.48%,地层水型为N aH C O,型,总矿化度2468m g/L,地层温度50℃。
试验区于1979年投入开发,由于长期注水冲刷,区块大孔道发育,油水井之间形成了大量水流大孔道和高渗透条带,油层非均质性严重,实施二元驱前综合含水已经达到95%,采出程度达到48.4%,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
1存在问题化学驱试验区经过注入流体的长期冲刷和黏性原油的流动,以及疏松砂岩颗粒胶结能力的变化,部分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高渗透条带,骨架颗粒支撑方式及粒间原有点、线接触关系改变,储层连通孔隙增多,孔喉半径逐渐变大,形成了优势渗流通道【l也J,这会对二元复合驱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优势渗透通道的渗流阻力减小,使得二元复合驱以提高驱替体系的黏度来实现流度控制的能力显著降低。
深部调驱技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实践与认识
(1)对于以平面、层内矛盾为主的井组,适当增大处理半径, 初次调驱井处理半径控制在20米左右;
(2)对于层内层间矛盾并存的初次调驱井可在增大调驱剂强 度的前提下,处理深度适当减少,处理半径控制在10米左右;
(3)对于多轮次调驱的井和区块要有效增大用量
平均单井调驱剂用量
物
WQPAM
1600-1800 23-27 剂
CA-75A
≥1600
≤25
CA-75B GHPAM-1 GHPAM-1
≥2000 ≥1200 ≥1600
≤25 20-25 23-25
型号
水源
Zcy-2 Tjbh-1
Tjbh-2 BHJ-01
HR-1
港东
配
港西
制
王徐庄、羊二庄
孔店、羊三木
水 官80大站、官三站
5 5382
6 8415 7 8434 8 8428 9 8446
10 8439
调驱体系
地下交联凝胶 预交联凝胶颗粒 预交联+地下交联凝胶 橡胶颗粒+地下交联凝胶 预交联+橡胶颗粒+地下交
联凝胶 地下交联凝胶 预交联凝胶颗粒 预交联+地下交联凝胶 橡胶颗粒+地下交联凝胶 预交联+橡胶颗粒+地下交
联凝胶
803t
80
742t
748t
实施井次 单井组增油
637t 619t
17 6
Ⅰ
Ⅱ
Ⅲ
Ⅰ—预交联凝胶颗粒+交联聚合物
Ⅱ — 橡胶颗粒+交联聚合物
Ⅲ —橡胶颗粒+预交联+交联聚合物
17 8
隧道工程中的地下水流量调控技术
隧道工程中的地下水流量调控技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现代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地下水流量的不稳定性,隧道工程可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地下水流量调控技术在隧道工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将讨论几种在隧道工程中常用的地下水流量调控技术。
第一种技术是梯级联排。
这是一种通过分区设置多层级水槽来平衡地下水流量的方法。
在隧道工程中,梯级联排可以有效地将地下水分散到各个水槽中,从而避免水量过大造成隧道内部的压力增加。
此外,梯级联排还有助于减少地下水的冲击力,提供稳定的施工环境。
第二种技术是地下水回灌。
在一些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地下水流量经常呈现出高低起伏的波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隧道工程中常常采用地下水回灌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在隧道周围打井,将地下水抽取到地面,并通过管道将其引回到隧道内部。
通过地下水回灌,可以有效地调节隧道周围的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的流量,保持隧道的稳定性。
同时,地下水回灌还有助于保护周围环境,防止地下水资源的浪费。
第三种技术是水封法。
当隧道工程需要穿越高水压地层时,水封法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地下水流量调控技术。
水封法通过在隧道前方设置水封帷幕,将地下水的流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这种技术需要利用高压水泵将水注入地下层,形成一个水力屏障,阻止地下水流向隧道。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保持隧道工程的施工环境相对干燥,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第四种技术是防渗工程。
防渗工程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中,主要通过在隧道壁面和地下水层之间设置防水层来控制地下水流量。
常用的防水材料包括土工合成材料、聚合物改性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阻水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水流量,防止隧道出现渗漏问题。
第五种技术是凿岩排水。
在硬岩环境中,凿岩排水是一种常见的地下水流量调控技术。
通过钻孔和排水管将地下水引导到地面,从而减小建设现场的地下水压力。
凿岩排水不仅可以保持隧道的施工环境相对干燥,还可以减少地下水对隧道围岩的侵蚀,提高隧道的稳定性。
七中东区八道湾油藏调驱技术
局部油层发 育 好 的 区带 ,建 议稠 油 冷采 、可降 低 开
维普资讯
2 2
油 气 田地 面 工 程 第 2 6卷 第 8期 ( 0 7 8 20 .
填砂管封堵率 就 可达 到 9 . ,岩心 封堵 率 就 可达 为 调 剖 剂 比 重 ; 为 安 全 系 数 ( . 5 0 9 ) 83 b 08 ~ .5 。
发 成 本 ;生 产 层 位 包 含 馆 5 以 下 的 油 层 边 底 水 能 量
充足 ,含 油 饱 和 度 低 ,流 动 性 好 ,液 量 高 ,建 议
冷采 。
( )对储层 物性的认识 。根据 孤南 2 4 1 2 1 块 l口
井 的测 井 解 释 成 果 ,平 均 泥 质 含 量 为 l. , 而 48
水 驱平 面矛 盾 ,该原 因造 成 的均 油井剩余 可采 储量
( . 2~ 4 30 .1) × l t 0 。
油 族 组 分 分 析 报 告 ,两 口井 的 非 烃 含 量 分 别 为 2 . 7 、2 . 5 ,非 烃含量 高会 导致原 油易乳 化 。 9 6 8 8 因此 ,该块掺水效 果差 ,反相乳 化现象严重 。
聚合 物作 为配方 聚合 物 。选 择 醋酸铬 类 交联剂 。成 胶 配方浓 度试验 表 明 ,在 聚合 物浓度 为 8 0 l2 0 0 0
mg L / 、交联 剂 浓度 为 4 0 8 0mg L的 范 围 内 , 0 ~ 0 /
均可形 成较 好的 弱凝胶 。 2 3 调 驱 剂 在 孔 隙 介 质 中 的 性 能 评 价 .
1 剩余 油分 布
为 明确潜 力井 区 ,首先对 七 中东 区的剩余 油 分
布进 行 了分析 。研究 表 明 ,本 区剩 余油 形成 的 主要 因素 是剖 面非 均质 ,该 原 因造 成 的均油 井剩 余可采 储 量 2 4 × 1 t . 7 0 ;二 是 因 断 层 和 岩 性 尖 灭 因 素 , 难 以形 成封 闭 的注采 井 网 ,注 采对 应率 低 ,主要是
调剖和调驱的区别
调剖和调驱的区别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从注水井封堵高渗透层时,可调整注水层段的吸水剖面,这称为调剖。
为了调整注水井吸水剖面,改善水驱效果,向地层中、高渗透层吸水能力较强的部位或层段注入化学剂,降低中、高渗透层的渗透率,提高低渗透油层的吸水能力,这种工艺措施叫注水井调剖。
主要作用:为了调整吸水剖面,缓解层间矛盾
调驱技术,就是将由稠化剂、驱油剂、降阻剂和堵水剂等组成的综合调驱剂,通过注水井注入地层。
它可在地层中产生注入水增粘,原油降阻,油水混相和高渗透层颗粒堵塞等综合作用。
其结果,就可封堵注水井的高渗透层,均衡其吸水剖面,降低油水的流度比,进一步驱出地层中的残余油,并可在地层中形成一面活动的“油墙”,产生“活塞式”驱油作用,以降低油井含水提高原油采收率。
其中的驱油剂可与原油产生混相作用,有效地驱出残余油,在地层中形成向油井运移的类似于活动的“油墙”的原油富集带,具有较长期的远井地带调剖作用。
堵水剂可对地层的高渗透大孔道产生封堵作用,均衡其吸水剖面,使驱油剂更有效地驱油。
调剖剂可不断地调整地层的吸水剖面,并可更有效地驱油。
它对低渗透地层的渗透率无伤害,用它对注水井进行处理后,在同样的注水量下,注水压力下降或上升的幅度不大。
该技术的适应性广,它适应于地层渗透率大于μm2的砂岩和灰岩地层;注水层厚度大于5m,对应油井原油黏度大于1mPaS,含水大于70%的注水井;无边底水或边底水影响不大油藏的油水井对应率较高的注水井。
字面上也是可以理解:调剖就是调整吸水剖面,降低层间矛盾,调驱就是调整驱动方式。
水平井固井技术
提高驱替钻井液效率的技术措施
套管扶正
在水平井固井中,套管的扶正问题比垂直井更为重要 。试验表明,套管扶正器的使用对提高顶替效率效果 明显。因为在水平井中液柱压力对井眼水平段的顶替 过程不再产生作用,使得在井眼下侧的狭窄环空中的 胶凝钻井液产生流动较困难。
活动套管
在注水泥之前的循环过程,以及注水泥过程中,管柱 的运动,可产生一种促使钻井液流动的驱动力,同时 ,管柱的运动有助于打碎钻井液聚结的团块和聚积在 团块中的疏松岩屑。如果在套管本体上附加有钢丝井 壁清洁器,能更好提高钻井液的顶替效率。
水泥浆体系
适应凝结温度范围的稳定性好的水泥浆体系 。水泥浆 体系的稳定性主要通过浆体自由水量和凝结硬化形成 水泥石柱的纵向密度分布来评价。
自由水测量方法 ① 将配置好的水泥浆置于加温加压稠化仪浆杯中 ,模拟井下压力和升温至井底循环温度下养护 20min; ② 缓慢释放压力后,取出水泥浆,注入250ml的量 筒内并密封好量筒口; ③ 将量筒置于倾角为45和模拟井下温度条件下, 测量水泥浆静止2h的自由水量。倾角模拟最好有实 际井眼最大井斜角和垂直状态的对比值。
水平井固井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窜槽
温度越高,水泥浆中自由水含量越高,自由水可能 是由水泥浆的密度、水泥的研磨细度、添加剂浓度 或类型的变化而引起的。因此,可通过适当的水泥 浆设计和混合来控制倾斜井的水窜槽程度。
套管不易居中
套管不易居中是水平井固井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因为水平井的井斜角大,故在重力作用下套管柱往 往偏向下井壁。因此,使得注水泥后,在井壁下侧 形成的水泥环薄,甚至有些地方没有形成水泥环, 严重影响封固质量。
二元复合增塑
综合利用纤维增塑的减少应力集中和延缓缺陷扩展 的阻裂效应;聚合物乳液增塑膜可吸收缺陷与微裂 缝进一步扩展的断裂能的作用;不水容弹性颗粒的 可吸收振动能和够约束微裂缝的产生和扩展的作用 。
水平井技术
螺杆马达 垫块 弯外壳 轴承部分
螺杆马达
弯外壳
轴承部分
带垫块的双弯马达
反向双弯马达
3、管柱受力复杂
由于井眼的井斜角大,井眼曲率大,管柱在井内运动将 受到巨大的摩阻,致使起下钻困难,下套管困难,给钻 头加压困难。 在大斜度和水平井段需要使用“倒装钻具”,下部的钻 杆将受轴向压力,压力过大将出现失稳弯曲,弯曲之后 将摩阻更大。 摩阻力、摩扭矩和弯曲应力将显著地增大,使钻柱的受 力分析、强度设计和强度校核比直井和普通定向井更为 复杂。 由于弯曲应力很大,在钻柱旋转条件下应力交变,将加 剧钻柱的疲劳破坏。 这就要求精心设计钻柱,严格按规定使用钻柱。
先下钻,然后从钻杆内下 入仪器;
仪器上部联接“挺杆”, 再上部是电缆;
仪器、挺杆及电缆的下入, 需要开泵循环推动; 挺杆可将仪器推动到钻杆 以外一定距离,然后在上 提过程中,进行测井; 只能使用小直径仪器;
–
挠性管测井系统:
挠性管中预先装设电缆, 管前端与标准测井仪器 联接; 可在裸眼中进行测井; 挠性管的下入由滚筒控 制; 缺点是挠性管受刚性影 响,难以承受大的轴向 压力,不可能太长,测 井深度有限;
沉向井壁的下侧,堆积起来,形成 “岩屑床”。特别是在井斜角45°~ 60°的井段,已形成的“岩屑床”会 沿井壁下侧向下滑动,形成严重的堆 积,从而堵塞井眼。 – 这就要求精心设计泥浆参数和水力参 数。
第三洗井区:井斜角550~900(60~900)
第二洗井区:井斜角 450~550(30~600)
影响携岩效果的因素:
2.水平井的分类
3.各类水平井的特点
张煜同志在胜利油田2009年开发技术座谈会上的讲话
张煜(二○○九年二月四日)各位领导、同志们:这次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是开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和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交流技术、明确思路、部署任务。
两天来,相关单位和专家就油田开发技术工作做了精彩的报告。
下面,我就采油工程系统2008年的工作做简要总结,对2009年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一、2008年工作简要回顾2008年,围绕“三大调整、两大接替”的开发部署,按照“完善水驱、强化三采、拓展稠油、扩大低品位”的工作要求,突出提高“两率”的工作重点,采油工程系统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大工程”理念,深化院厂结合,立足科学优化,持续提升采油工程技术攻关水平和配套能力;狠抓有效注水,进一步夯实油田稳产基础;不断开拓思路,创新管理模式,选择有效载体,提高了基础工作管理水平,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突出有效注水,进一步夯实油田稳产基础针对制约油田稳产基础的主要问题,加大了水井、水质、整体堵调和长停井治理等长效投入,通过创新思路、优化方案、精细管理、严格考核,见到明显成效。
水井治理:以矛盾较为突出的断块油田为重点,分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由专家组负责方案设计,审核把关和效果验收,制定下发了《水井治理运行办法及实施细则》,确保项目规范运行。
2006年以来,年实施水井作业工作量保持在3900井次以上,年均投转注水井533口,年均大修水井342口,年均实施分注治理及新下分注工作量644口,与“十五”末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1%、70%、113%和45%;累计更换防腐油管499.3万米;通过油藏和工程方案的整体优化,集成配套井况监测、防砂、大修等技术,水井措施有效率明显提高,其中水井大修成功率达到83%,提高8个百分点;胜采等老油田近三年水井开井率稳定在85%以上。
通过三年治理,完善了胜利油田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系列,满足了出砂井、高温高压深井和套变井等不同井况特点的分注需求;治理思路上实现了从单井治理向区块治理,从单一技术向集成技术的转变,形成了一整套水井治理运行管理模式。
调驱、调剖、堵水
调驱和调剖1、注水井综合调驱技术注水井综合调驱技术,就是将由稠化剂、驱油剂、降阻剂和堵水剂等组成的综合调驱剂,通过注水井注入地层。
它可在地层中产生注入水增粘,原油降阻,油水混相和高渗透层颗粒堵塞等综合作用。
其结果,就可封堵注水井的高渗透层,均衡其吸水剖面,降低油水的流度比,进一步驱出地层中的残余油,并可在地层中形成一面活动的“油墙”,产生“活塞式”驱油作用,以降低油井含水提高原油采收率。
其中的驱油剂可与原油产生混相作用,有效地驱出残余油,在地层中形成向油井运移的类似于活动的“油墙”的原油富集带,具有较长期的远井地带调剖作用。
堵水剂可对地层的高渗透大孔道产生封堵作用,均衡其吸水剖面,使驱油剂更有效地驱油。
调剖剂可不断地调整地层的吸水剖面,并可更有效地驱油。
它对低渗透地层的渗透率无伤害,用它对注水井进行处理后,在同样的注水量下,注水压力下降或上升的幅度不大。
2、注水井综合调剖技术调剖措施:注入井堵水措施:油井堵水调剖的作用:(1)提高注入水的波及体积,提高产油量,减少产水量,提高油田开发的采收率。
(2)封堵多层开采的高渗透,高含水,或注入井的高吸水层,减少层间干扰,改善产液剖面或吸水剖面。
(3)封堵单层采油井的高渗透段和水流大通道或注水井的高吸水井段。
(4)封堵水窜的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控制采油井含水上升率。
从概念上很好区分这两个概念:调驱是调剖和驱油双重作用;调剖就是调整吸水剖面。
从注水井封堵高渗透层时,可调整注水层段的吸水剖面,这称为调剖。
为了调整注水井吸水剖面,改善水驱效果,向地层中、高渗透层吸水能力较强的部位或层段注入化学剂,降低中、高渗透层的渗透率,提高低渗透油层的吸水能力,这种工艺措施叫注水井调剖。
主要作用:为了调整吸水剖面,缓解层间矛盾调驱技术,就是将由稠化剂、驱油剂、降阻剂和堵水剂等组成的综合调驱剂,通过注水井注入地层。
它可在地层中产生注入水增粘,原油降阻,油水混相和高渗透层颗粒堵塞等综合作用。
水平井开发调驱技术应用探讨
水平井开发调驱技术应用探讨水平井井眼穿过油层的长度长,油井产量高,含水上升快,路36断块主要以水平井开发,在开发中存在的层间矛盾突出,水淹严重等问题,开拓开发思路,对该断块实施针对连通水平井的注水井进行调驱,通过优选适合的调驱体系,采用小排量大剂量的注入方式,对路36断块进行调驱。
实施调驱后连通油井见到了明显的增油效果,油藏开发得到了有效提高。
通过对该块调驱的实施,认识到调驱技术在水平井的开发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标签:水平井;调驱技术;增油效果;路36断块路36断块目前生产层位为上第三系馆陶组,1990年投入开发,2008年2月应用水平井投产新井并实施注水开发。
该断块主要发育NgII和NgIII段两套含油层段,断块NgⅢ油藏为边底水块状构造油藏,为馆陶底砾岩“油帽子”油层,砂层厚度大,边底水活跃,地层能量充足。
NgⅡ油藏为层状构造油藏,开发中表现出地层能量不足的特点。
1 油藏开发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1.1 NgⅢ段地层能量充足,采液强度大,水淹严重投产初期单采NgⅢ段的6口井,动液面平均在400m以上,日产液在50t 以上,油井含水上升快,水淹严重,稳产期短,大部分井在生产半年以后含水即达到80%以上,陆续因高含水上返NgⅡ段生产。
1.2 NgⅡ段地层能量低,油井低产低能单采该段油层的5口井,投产初期液量一般在15-20t,动液面在500m以内,但液量难以保持,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动液面不断加深,依靠深抽维持生产。
1.3 水平井注水开发后,层间、平面、层内矛盾突出油藏水平井8口,注水9口。
路36平8井投产即低产间开,路36平11、平9井投产即高产液高含水。
油藏水驱方向性强,超前注水形成固定通道,导致对应油井投产暴性水淹。
随着注水开发延长,平面、层内矛盾加剧,含水持续上升。
北部路36平4生产效果较好,南部路36平5井低产高含水间开。
断块渗透率级差9.8。
从路36断块产液、吸水状况来看,由于该断块纵向上层间矛盾突出,层内指进现象较为严重,注水见效不均匀。
直井注水平井采低渗薄层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 要 : 6 l块为低渗薄层复杂 小断块 , 茨 3 天然能量低 , 直井转注水后 , 对应 水平采油井含水迅速
上 升 针 对 直 井 注 水 一水 平 井 采 油 注采 模 式 下 油 井 含 水 上 升 速 度 快 的 实 际 , 用 数 模 技 术 研 利
资料 , 应用 C G— T R 油藏数值模拟软件 , M SA S 对该
不考虑水平井水平段压力损失 , 对比直井注 一
收稿 日期 : l0 0 ; 回日期 : 10 1 2 1 14 改 O 2 13 9 0 基金项 目: 0 2 8年辽河油田公 司“ 0 提高水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与应用” 部分 内容 ( D 0 8 6 Z 20 ~ ) 作者简介 : 邱衍辉 (95一)男 , 16 , 高级工程师 ,96 18 年毕业于华东石 油学院采 油工程专业 , 现从事采油管理工作。
14 2
特 种 油 气 藏
第 1 8卷
直 井采 ( I P 和 直 井 注 一水 平 井 采 ( I P 2种 VV ) VH ) 井 网模 式 ( 直井 生 产井 V , P 直井 注 水井 V , I 水平 生 产井 HP 的注采 效 果 。模 拟 中 , I P以五 点 法井 ) VV
.
1 霉
i
J r u ̄
1 ~
.
 ̄ M leI M3 J 2川 删
文 章 编 号 :10 0 6—6 3 ( 0 10 0 2 5 5 2 1 )3— 13—0 3
直 井 注 水 平 井 采低 渗 薄 层 调 驱 技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邱衍辉 , 王桂杰 , 涛 , 刘 边朝 亮
双河油田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在 后期 注水 开发 时 由于裂缝 与注人 水 高渗通 道连 通
会 导致 油井暴 性水 淹 , 因此 油井普 遍特 高含 水 。
( )部分 注水 井低 效 注水现 象 突出 2 双 河油 田部分 区块 的 主力 油层 与非 主力 油层 渗
动用储 量 2 8 17×1 t叠 合 含 油 面 积 6. m , 0 , 84k 储
双河 油 田以长 6油 层 为 主 力 油 层 , 4+5 延 长 ,
8 延 1 非主力 油 层 , 田砂 层 单层 厚 度 大 ( 般 , 0为 油 一 5—1 厚 者 2 I , 5 m, 51) 岩性 均 一 , 度分 选 较 好 , T 粒 属
( )油藏水 淹严 重 , 井普 遍特 高含水 1 油
期为 了提 高采 收率 和采油 速度 而被 广泛采 用 的一项 重要 开发措 施 。近些 年来 双河 油 田各 区块 的 注采关
系逐渐 趋 于完善 , 开发效 果却 不尽 人意 , 但 主要 表现
在 以下 五个 方 面。
横, 梁峁遍布 , 地面海拔一般为 10 10 。 10~ 50i n
了矿 场 应 用 , 得 了降水增 油的效 果 。 取 关键 词 : 深部调 驱 ;油 田注水 ;效果 评价 ; 用 应
中图分 类号 :E 5 T 24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46 2 2 1 )40 8 -5 10 -0 X( 0 0 0 -0 00
1 双 河 油 田地 质 概 况
同一 井组 的油井 见 效 情 况 差 异 较 大 , 有 一 定 的方 具 向性 。那 些位 于 构造 边部 的井 , 效 一直 不 明显 。 见 如双 6 7井 进 行 的化学 示踪 剂 监测 表 明 : 主力 吸
水平井自适应调流控水完井技术
水平井自适应调流控水完井技术摘要:国内对控水完井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针对水平井控水完井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水平井自适应调流控水完井技术作为油气田开发的一项先进技术,已应用于大多数类型的油气藏,并在油田开采中取得了控水稳油效果。
关键词:水平井;自适应调流控水;技术1水平井自适应调流控水完井技术工作机理水平井进行生产时,随着水边缘的推进,由于地层非均质性严重,油水流度比的不同及开发方案和措施不当等原因,均能导致油田原油含水率上升速度加快,一旦水突破,原油产出率便急剧降低。
通过研究自适应控水技术,设计具有主动调流控水功能的自适应控水筛管,并与遇油遇水膨胀封隔器配合使用,将不同渗透性油层有效分隔,实现水平段油藏均匀生产,延缓水平井的水、气的突进;同时,又根据油井产液情况实时的自动调节油井产液量,达到自适应调流控水增油的功能。
水平井自适应控水完井技术与传统的变密度(梯级)筛管、中心管及ICD控水技术相比可实现自主选择控制出水层位;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水锥或气锥的发生,实现全水平段的均衡产出;能够实现防水、控水、控气、防砂、控油等。
自适应控水筛管有浮动盘式和流道式两类。
浮动盘式自适应控水筛管依据伯努利原理,通过流经阀体的不同流体粘度的变化控制阀体内碟片的开度和开关。
当相对粘度较高的油流经阀体时,碟片处于开启状态,当相对粘度较低的水或气流经阀体时,碟片因粘度变化引起的压降自动“关闭”,从而达到控水、控气、稳油的目的。
流道式自适应控水筛管利用油水旋流运动势能差异原理,通过预设圆弧和分支流道对流入流体进行动态控制,具有流动面积相对较大,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
通过实验发现自适应控水装置对水有很强的阻流作用,对油阻流作用小;相同压力情况下粘度越大,通过AICD装置的流量越大,压差达到一定数值,产水量再也不会随着压差增加而增加,而油的产量会随压差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自适应控水装置的节流压降随之增加;在含水率在70%以下时,压降增加相对较快,含水率70%以上时,压降增加较慢;自适应控水装置具有较好的自调节性,可根据含水率的变化自行调节节流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7.5 7 6.5 6 5.5
提高采收率
吨剂增油量
72 70 68
段塞尺寸等于0.35时,经济效益最优,因
此选择注入0.35PV。
5 0.3 0.325 0.35 注入段塞尺寸(PV) 0.375 0.4
吨聚增油量(t/t)
8.5
三、整体调驱室内实验评价
3 整体调驱数值模拟研究
但随着调剖轮次的增加,调剖剂效果总体呈下降趋势,必须开展边水调剖接替技术研究,进一步提 高区块采收率。
二、整体调驱可行性分析
1 油藏参数分析
通过对高浅北区与其他油田已实施可动凝胶调驱单元的静、动态条 件对比,分析了高浅北区可动凝胶调驱的适应性。
可动凝胶驱单元静态参数对比表 对比参数 单元 空气渗透率 10-3μm2 筛选标准 高浅北区 >100 720 渗透率 变异系数 0.52-0.84 0.86 地层原油粘度 mPa.s <100 90 油层温度 ℃ <93 65 地层水矿化度 mg/L <100000 1600 边、底水影响
(2)
注入量优选
10 84 82 80 78 76 74 9.5 9
为确定最佳注入量,开展了不同注入 PV数提高采收率和吨剂增油研究。分析注 入段塞尺寸为0.3PV、 0.325PV、0.35PV、 0.375PV、0.4PV提高采收率和吨剂增油量 可以看出,注入 PV 数提高,提高采收率 幅度增加,吨剂增油量降低。综合考虑,
交联聚合物调驱最终提高采收率 23.15%,且管Ⅳ采出程度非常低;调剖后交联聚合物调驱提 高采收率26.01%。因此在非均质严重的油藏,在实施交联聚合物调驱前进行先期调剖很有必要。
三、整体调驱室内实验评价
3 整体调驱数值模拟研究
调驱先导试验数值模拟研究将主力小层 Ng12小层划分为5个韵律小层,以描述储层纵向非均质性, 采用平面网格步长为25m×25m的直角网格系统网格系统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历史拟合和动态预测研究 合理的注入井网与注入方式。
一、冀东油田高浅北区油藏基本情况
2 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井数
112
开井
9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平井
76/70
问题
日产液 1.396×104t
累计产油 184.6×104t
日产油 609t
采油速度 2.62%
含水 95.6%
采出程度 16.3% 高含水 低采出程度
截至2008年6月
2000年以来,区块陆续实施五轮边水调剖措施,提高了边水波及体积,调剖增油降水效果明显。
果,不计算递减累计增油 2.64×104t 。调驱先导试验的成功实施表明,
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在边底水驱水平井开发调整油藏具有较强的适应 性,可以长时间大剂量注入。
三、整体调驱室内实验评价
根据影响边底水驱水平井开发油藏调驱施工和调驱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交联体系室内实验、 物理模拟实验、数值模拟实验等研究,优化以下参数:交联体系配方、井网优选、注入段塞、注入
350
315 303
粘度(mPa.s)
300 250
203
287
268 254
276
200
187
1800mg/L聚合物
2000mg/L聚合物
1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浓度(mg/L) 700 750 800 850
三、整体调驱室内实验评价
调驱体系室内研究结论: 在较低的聚合物浓度下,该体系可产生较好的交联增粘效果,且体系增粘强
B C D E
其中:A点为边水注入端,两管连通,外接计
A
B
C
D
E
量泵; B 点为调剖剂及可动凝胶溶液注入点,四个
岩心管用管线连通,模拟注边水和注交联聚合物时
B C D E
原油在不同渗透率油藏运移的采出情况。四根岩心 管由上到下依次标示为Ⅰ(5000×10-3μm2) 管、Ⅱ (5000×10-3μm2) 管、Ⅲ(2500×10-3μm2) 管、Ⅳ(5
度和方向难以人为控制,这为实施调驱技术增加了风险。为此,在调驱先导试验成功实施
的基础上,开展了整体调驱方案优化研究。
一、冀东油田高浅北区油藏基本情况
1 油藏特征 冀东油田高浅北区是早第三纪背景上沉积
形成的一个局部构造。主力开发小层为 NgⅣ油
组Ng12、13小层,油藏埋深-1800~-1900m,储 层 平 均 孔 隙 度 在 30% 以 上 , 平 均 渗 透 率 在 602 ~ 1622×10-3μm2 之间,油藏非均质性强, 边底水活跃,天然能量充足,地下原油粘度 90.34mPa.s,属边底水驱常规稠油油藏。
三、整体调驱室内实验评价
3 整体调驱数值模拟研究
( 1)
井网优化
注采井网完善程度对含水和采收率的影响曲线
考虑到水平井注入工艺的复杂性,本着定 向井注入水平井采油的原则,设计了四套整体
100 90 80
含水(%)
70 60 50
采收率提高值(百分点)
调驱注入井网。
数值模拟的注采井网与采收率关系曲线表 明:调驱期间,注采井网越完善,含水漏斗越 深,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依据数值模拟研究 结论,通过新钻井、补孔、扶长停井等措施, 完善调驱井网,布署26口调驱井。
边底水驱水平井开发调整油藏 整体调驱技术
调驱技术是在深部调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控水稳油技术。
国内先后在胜利、大庆、大港、华北、中原和河南等油田开展了矿场实验, 并逐步完善了可动凝胶调驱的配套技术。
冀东油田高浅北区边、底水能量充足,且经过水平井及侧钻水平井的开发调整,尽
管天然水驱和注水驱的水驱油机理相似,但天然水驱开发相对人工注水开发,水线推进速
量等。
1 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配方研究
(1)、聚合物浓度对增粘性影响
聚合物:大庆炼化公司生产的中分子聚合物 ,分子量为1200万,水解度为25%,固含量90%。研究 中配制聚合物用水均为现场注入污水(65℃),采用RV20哈克(HAAKE)旋转粘度计测定。
三、整体调驱室内实验评价
1 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配方研究 (1)、聚合物浓度对增粘性影响 配制不同浓度的大庆聚合物溶液,加入700mg/L的CL-1交联剂和600mg/L的助剂,搅拌均匀后密 封置于60℃烘箱中,三天后用RS150流变仪测试其成胶粘弹性。 聚合物浓度对增粘性影响
无 边、底水充足
注:“筛选标准”根据已经实施可动凝胶驱单元静态参数分析总结确定
二、整体调驱可行性分析
1 油藏参数分析
开发动态条件对比表
区块 胜一区先导 胜利油田 胜一区扩大 含水 % 96 95.3 采出程度 % 23.8 30.9 剩余油丰度 104t/km2 153.6 140.1 累积水油比 6.6 7.5 平均单井控制剩余储量 104t 14.3 12.1
胜二区扩大
冀东油田 高浅北区
96.9
95.6
39.6
16.3
119.4
185.9
7.5
5.1
13
13
二、整体调驱可行性分析
1 油藏参数分析 通过高浅北区与适合交联聚合物驱油藏条件筛选标准作对比,高浅北区大
部分指标都在筛选标准范围之内。
油藏条件筛选
有利条件
不确定因素
渗 透 率 高
粘 度 适 合
温 度 低
0
以 G104-5P42 井为例,该井于 2006 年 12 月调驱先导试验见效,见效前日产油 11.8t 、日产水 267m3、含水 93.6%,见效后日产油最高达到 69.6t、日产水 189m3、含水最低下降至73%,到 2008年 6 月,该井日产油 44t 、日产水 165.5m3 、含水 79% ,已累计增油 9282t ,其中调驱先导试验增油 4322t,整体调驱增油4960t。
32.15
40
33.16
30
30
23.66
20
12.7 10.87
18.55 16.02
18
20
15.23 13.41 13.53 9.81 6.75 9.94
10
8.58
10
2.73
0
0
水驱采收率,%
调驱采收率,%
0
水驱采收率,%
0
调剖后调驱采收率,%
交联聚合物调驱提高采收率效果
调剖后交联聚合物调驱提高采收率效果
三、整体调驱室内实验评价
1 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配方研究
(2)、交联剂浓度对体系增粘性影响 在 1800mg/L和 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中加入 600mg/L的助剂,加入不同浓度的 CL-1交联剂,搅 拌均匀后密封置于60℃烘箱中,三天后用RS150流变仪测试其成胶粘弹性 。
交联剂浓度对体系增粘性影响
A
B
C
D
E
00×10-3μm2) 管,外接计量泵; C 、 D 、 E 为测压点。
边水驱条件下物模流程设计
B
C
D
E
三、整体调驱室内实验评价
2 物理模拟研究
( 2)
70 Ⅰ管 60
55.3
A
B
C C
D D
E E
B
A
B
C
D
E
实验方案与结果
70
Ⅱ管
Ⅲ管
Ⅳ管
综合
60
Ⅰ管
Ⅱ管
Ⅲ管
Ⅳ管
综合
59.17
50
50
40
350
311 316
粘度(mPa.s)
302
300 250 200 150 400
226
287
254
260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