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带反思)(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汉字第一课读认字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辨认300个生字。

- 学生能用正确的方法读新认的字。

- 学生能够通过研究,初步了解汉字的构成要素。

教学内容:- 蒙古包、沙发、钢笔等新认字的认读。

- 汉字的部首、笔画的认识,及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概念的初步掌握。

- 认读单字可以单独出现并有意义,字动、字头形象化的初步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能把半个字(如“卜”)和附着于字上的符号看作是构成这个字的要素之一。

- 能准确地发出汉字中的声母和韵母。

教学方法:- 课前游戏猜字谜。

让学生通过猜字谜形式,感知字义。

- 视听法教学新字认读及书写过程教学。

第二课哪些汉字最常用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研究,初步了解汉字的使用频率和特点等。

-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初步了解排序码。

教学内容:- 汉字使用的范围数据搜集、整理,初步体验常用字和少用字的概念。

- 汉字排列的原则,知晓三民书局字码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透析探究法(双色圆片法)突出演示常用字和推荐字的差异。

- 体验法制作“我的字表”,初步懂得典籍阅读的一些规律和方法。

第二单元生活与阅读第一课好读书,好研究教学目标:- 能够陈述阅读对研究成绩的影响。

- 能够领会诗歌赞美读书的情感内涵。

教学内容:- 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诗歌《读书》。

- 阅读体验和写作表达。

教学方法:- 阅读法读童话、诗歌篇目,结合绘本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 说故事法通过小组合作演讲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课家和学校的区别教学目标:- 理解学校和家庭功能的不同和相互依存性。

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体验。

教学内容:- 比较学校和家庭在生活、研究等方面的差异,并梳理家校教育关系。

- 意识维护个人卫生,点亮整洁校园。

教学方法:- 对比法学校和家庭的影响、作用不同特征,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 实践法贴心管家——个人卫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5篇)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5篇)三年级语文教案非常有意义的。

优秀的老师往往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大致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劝学”道理,初步感知《观书有感》,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CAI课件学生准备:收集作者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积累词语1、天女散花:请大家用“春”字组词,组的词的越多,地上开出的小花也越多。

2、课件出示相关词语,开火车读一读。

立春早春初春春日开春新春春风春光春色春汛春雨春花春草春耕春游春雷春潮报春春节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和日丽春花怒放3、过渡:多美的词语!多美的春天!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

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古诗《春日》,这是是南宋诗人朱熹的名作。

(二)学习古诗,享受春天1、板书课题,一齐读课文题目。

2、解题。

(在春天里、春天的日子)3、作者简介:学生自由交流作者资料。

4、自由地、大声地读全诗。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将学生的感受板书在黑板两侧)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

(将所找词句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教师点拨如下:(1)胜日——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

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引入师:小朋友,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第二课时习作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

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二、自主习作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三、修改习作1、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2、修改习作3、老师范读优秀习作四、宽带网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摘要:一、教案概述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难点四、教学过程五、教学反思正文:一、教案概述本文为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反思,主要包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

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以供教师们参考和借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生字、词语的认读和运用。

2.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语,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生字、词语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课堂互动: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课堂活跃度。

5.朗读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语音、语调、情感的把握。

6.巩固练习:布置针对性强、富有创意的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与时俱进。

综上所述,本教案为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燕子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荣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课前预习:1、纯熟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第一课时课时目的: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纯熟地朗读课文。

3、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老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妙》:小燕子,真乖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

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妙。

2、同学们,春天,活泼得意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翻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老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这篇文章写确实实很美。

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再读这一段。

,考虑: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局部?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4、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5、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

四、进展“画图、说话”训练,深化体会。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教学目标:1.研究本课的14个生字,能够认识9个生字,并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的含义。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感受燕子和春光的美,体会春天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课前预: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研究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2.研究新词和生字,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

3.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研究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出问题。

1.教师朗读儿歌《春天多美好》:“XXX,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XXX,剪柳条,柳条摇。

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教师提问:“春天,活泼可爱的XXX从南方飞来了,你们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燕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XXX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2.检查自学效果,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3.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研究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阅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燕子。

3.再次阅读这一段,思考:“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4.分析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这些形容词的作用。

5.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燕子,边读边画。

2.同桌相互介绍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面来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4.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1、2、3题。

第二、三课时教学目标:1.研究第二、三、四自然段,背诵这些自然段。

2.通过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感受燕子和春光的美,体会春天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教学过程如下:一、研究第二自然段。

首先,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该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通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通用)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篇1课时目标:1、完成词语超市、连连续续、加标点、写字板这四个板块的练习。

2、积累叠词,掌握词语的恰当搭配。

3、运用标点符号,练习写好钢笔字。

重点:字、词的积累。

难点:叠词的仿写教学过程: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说说这8个词语有什么特点?2、仿说叠词,并写一写。

3、选择一个词造句。

4、再读词语,识记。

二、连连续续。

1、出示“连连续续”,自由读左右两边的词语。

2、看看这些词语是什么词?4、师生配合朗读。

三、加标点。

1、复习逗号、句号、感叹号有什么不同的用法。

2、读书上的句子,自己填写。

3、交流汇报,评价填写情况。

4、板书答案,齐读句子。

四、写字板。

1、出示写字板中的6个字。

2、观察字的结构,发现规律。

3、重点指导“罚”和“寿”字的写法。

4、学生完成写字板,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叠词,完成了连线题、给句子加标点,并做好了写字板,同学们的收获不少。

六、作业设计。

学生观察、汇报分组仿写,看哪一组仿写的最多。

3、连线,和同学交流。

回忆标点符号的用法,汇报交流观察字的结构和规律,学生完成写字板。

1、在第三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叠词,抄写在摘抄本上。

2、将第三单元的生字抄写两遍并听写下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对,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五自然段)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相机板书)二、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2、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据是什么?3、师述: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她端庄温情,含笑自如;这天王身着戎装,身披铠甲,真是威风凛凛;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瞧他这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4、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教学反思(优秀5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教学反思(优秀5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教学反思(优秀5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教学反思篇一《搭石》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中透露着美好的人性。

它赞扬了淳朴的山民那种为人着想、无私奉献、互相谦让的精神,学习本文就是要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

细读教材,我想:搭石本是无情物,是乡亲们的所作所为,那种谦让、敬老、心中有他人,相亲相爱,让它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美好的、纯真的情感。

搭石搭起的是什么?搭起的是人间真情。

可是如何引领学生深入浅出地感受这浓浓的乡情之美、人性之美呢?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我从“问中哪写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这一问题出发铺开文章的教学。

如果说学生能够较准确的把握这一问题的脉络,那么对文章的理解就比较到位了。

我根据本文特点,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

”这句话和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文中的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这个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去读书,去找有关的句子,这样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写老人心细的句子,写年轻人尊敬老人的句子还有人民走在搭石上那肿美的'节奏的句子,通过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

学生能够感受到山村里的人们那种为人着想、无私奉献、互相谦让的情感。

以“欣赏美”感知全文学生能够体会到文中所写的那种人性的美以后,再让他们带着欣赏的语气去读课文,那自己的感情充分的表现出来,这样学生也从汇总受到了心灵美、友善美、自然美、团结美、善良美、奉献美的教育。

联系生活“发现美”去延伸课文美无处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

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

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中哪里也可以找到美?这样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想一想说一说,使他们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课后我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写一写身边的美。

通过批改作业可以看出,学生知道从生活中去发现美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通过诵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捷地复述*内容二.感受娃丽关爱别人的美妙心灵,做一个有优秀品格的小公民三.细心诵读课文,理清思绪,培育自己读与复述的本领四.掌握新生字的音、形,末了能有情感的诵读课文教学重点:领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格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进程:1.导入新课一.课前导入:同砚如今是怎么样和你的同伙、亲戚联络的?(打电话、发短讯、发邮件、写信)在之前人们又是用哪些体例进行联络?(至多的是写信)写信就得用到信箱,信箱的作用是什么?那末,今日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引出了怎么样的一个故事?2.板书:16.信箱2.通读全文,概括主旨1. 出示题目:问读课文,然后说出课文首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产生了什么事?2. 在浏览中,碰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先作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说出效果3. 搜检浏览效果(回答得好的实时给与表彰)3.再细心诵读,解决问题1. 诵读浏览提醒,以后解决提醒中的三个题目:a. 哥哥、娃丽各是怎么样对待这封信的?b. 娃丽为何拿到了和哥哥如出一辙的钥匙?c. 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甚么?二.请同砚逐一回答,找出相干段落,分角色诵读(师做适宜的指点诵读)从中剖析并领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惟品质4.总结全文,谈感受一.依据板书复述课文二.学习了本课你有甚么感受?三.结合实际:假设是你碰到了相似的事,你会怎样做?5.课后功课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爷爷、奶奶听。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

(出示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脉络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1)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同步习题(共2套,最全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同步习题(共2套,最全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全册,最全版)1 古诗三首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课堂小结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迟日泥融鸳鸯(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

(3)鸳鸯:一种水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2.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第二课时1. 惠崇蒌蒿芦芽河豚(1)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江阴素有"拼死吃河豚"的典故。

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诗句描写的是惠崇的一幅名为(春江晚景)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竹)、(桃花)、(江水)、(蒌蒿)、(芦芽),动的景物有(鸭)、(河豚),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春天)来了,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1. 三衢梅子黄时泛却绿阴黄鹂(1)三衢: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叫“三衢”。

(2)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3)泛:乘船。

(4)却:再的意思。

(5)绿阴:苍绿的树阴。

阴,树阴。

(6)黄鹂:黄莺。

2. 时间水路舒畅愉悦《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是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前两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此时诗人的情绪是悠然的,而随着视线的转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心情有了微妙的变化。

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是三年级的孩子无法感受的,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精品教案编写说明一、教案编写思路: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案主要内容: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

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

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表格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表格式)
4.指导书写。5.学生练写生字。
6.展示学生写得教好的字。
1、
课件直接出示白荷花。师接着问,看着这些白荷花,你有什么大感觉?
2、你知道荷花生长的特性吗?出淤泥而不染。因为这个特性,所以许多人喜欢它的品质,并且它看像是高洁的像征。




主体设计
备注
第二课时
一.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 选择式读,请同学们挑选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3、学习写生字:咏(用口吟诵)
4、释题:咏柳就是描写柳树,赞美春天。
二、初读
1、出示《咏柳》:借助音节,自己练习把古诗读得字正腔圆?
(学生自由读 个别读 齐读)
2、随机正音:裁 妆 绦 似
三、组织学习
1、回忆学法: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学生个别说)
2、小结学法。
3、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学古诗,用——?标出疑点。(学生自由学习)
2、请同学们来评价其读得怎样,应该怎样读?
3、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看图片,然后请同学们说说哪些自然段把荷花写的最美?为什么?
看来大家都认为第二、三、四自然段写得最好。那么我们就来一一欣赏一下。
二. 分析课文
1、 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1).这里的荷叶有什么特点?(展示荷叶图。板书:荷叶——挨挨挤挤)
(2)理解词语的意思。
5、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第 二 课 时
一、深入探究,质疑解疑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版教材)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版教材)

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2个生字。

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认识“融、燕”等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3课时教学时数教学课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出示初读要求:((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

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 .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第二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

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课件出示2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

(课件出示26)(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之情(喜悦)。

(板书:梅黄一日日晴)(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板书:溪—泛、山—行)“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

(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3、4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添:增添)(板书:不减一添)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后两句。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添得黄鹂四五声。

(而且)【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绝句·迟日江山丽》是杜甫写于成都草堂的一首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

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的题画诗。

诗歌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含每课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含每课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每课教学反思)学校:班级:教师:202x-202x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目录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4.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5.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全册)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古诗三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绝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

前两句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后两句具体描写燕子和鸳鸯,一静一动,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的气氛。

《惠崇春江晚景》是XXX为XXX的画题的诗。

诗中既依画面所绘,又融进作者的想象,刻画了一派江南春天的景象。

《三衢道中》是诗人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写出了他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古诗教学,吟诵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

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

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诗的韵味,理解诗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造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鸳、鸯、惠”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默写《绝句》。

3.理解古诗大意,能够边读边展开想象,融人到诗歌的意境中,感知诗歌所描绘的事物特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讲授重点:相识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营造的美好意境。

讲授准备:搜集三首古诗作者的材料;多媒体课件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全册)第一课时绝句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鸳、鸯”2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唐朝诗人XXX的《绝句》,同时能够默写。

3.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XXX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引退研究1.谈话创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季吗(喜欢)?那好,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季,一起去看看春季的艳丽风景吧(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课件出示几幅春季美景图,学生观图感知春光之美)。

最新PEP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最新PEP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最新PEP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教
学反思
一、教案
1. 第一单元:认识字音
- 课时一、认识字音1
- 课时二、认识字音2
- 课时三、认识字音3
2. 第二单元:认识字形
- 课时一、认识字形1
- 课时二、认识字形2
- 课时三、认识字形3
3. 第三单元:初步阅读
- 课时一、研究课文1
- 课时二、研究课文2
- 课时三、研究课文3
4. 第四单元:深入阅读
- 课时一、研究课文1
- 课时二、研究课文2
- 课时三、研究课文3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例
如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竞赛激励学生的研究热情,通过
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等等。

同时,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差,需
要更多的细心指导;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心,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认可;有些学生爱玩闹影响上课,需要更多的规范管理和教育。

综上所述,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更加细心地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更加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

部编版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教案+反思)(精品)18 童年水墨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教案+反思)(精品)18 童年水墨画
2.引导交流: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相信大家童年时都会有过幻想和一些快乐的时光吧!请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一下吧!(学生畅所欲言)
3.导入课题: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童年的水墨画》。(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简介作者:张继楼,1926年生于江苏宜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从1956年出版第一本童话诗集《母鸡和耗子》至今,先后出版了《唱个歌儿给外婆听》(1960年)、《夏天到来虫虫飞》(1963年)、《在农村的田野上》(1964年)、《写给孩子们的诗》(1979年)、《种子坐飞机》(1983年)、《东家西家蒸馍馍》(1986年)《小蚱蜢》(1989年)、《新编晚安故事365》(1993年),并主编了《中国当代儿童诗选》《中国儿歌金库》等33种儿童文学读物。作品曾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三等奖、四川省第二次少年儿童读物评奖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奖、建国40年重庆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4)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水葫芦”:本意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诗中的水葫芦加上了引号,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借它代指水性极好的孩子,与我们通常说的“旱鸭子”相对。后文的“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印证了“水葫芦”水性很好。)
(5)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林中头戴斗笠采蘑菇孩子的样子。把孩子们融入了大自然。)
(3)“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从这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这说明什么?(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体现出这个场面的欢声笑语,富有感染力。笑声和鱼儿一起在草地上蹦跳,笑声好像有了生命。从这句诗中,我知道发生了这件事:“我”钓到了鱼,一拎钓竿,所以水面上的人影“碎了”;草地上,鱼儿蹦跳着,还有“我”开心的笑声。这说明了儿童生活的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个性化备课教案(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民和中心小学校学科语文三年一班教者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四、方法措施根据第二学段的学习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采用“演示、讲解、提问、讨论、交流”为主的教学技能,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师生教学当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课标解读和教材宏观分析一、《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应如何落实这些要求?1、积累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6能用普通话交谈,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1、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人生态度、价值观、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3、培养热爱语文的情感,养成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4、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体例:本册教材编有八个主体单元和一个选读课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两篇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能说会写及综合性学习活动三、本册教材包括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结构起来的?写出知识结构图。

“阅读”版块选有课文16篇,“快乐读书屋”中的阅读材料16篇;“能说会写”版块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各安排8次;每个主题单元后均设计有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语文七色光”。

选读课文单元编有8篇文章。

主体课文阅读快乐读书屋口语交际主题单元能说会写习作本册教材语文七色光选读单元四、本册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第六单元和第八单元可以整合起来,这两单元都是体现人物品质的。

《不吃无主梨》、《谁会脸红》可以整合,这两篇文章都是教育学生要时时处处讲公德,提高道德修养。

《真情的回报》、《盲道上的爱》、《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三篇文章都体现了同一主题。

五、本册教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哪些?1、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和乐于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7、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习作能力。

8、培养学生默读、略读能力与修改习作的能力。

三年级语文科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童真童趣”为主题,选文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几种体裁。

主题课文《童年的泥巴》、《雨后》和“快乐读书屋”都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

“能说会写”安排了“讲讲童年趣事”、“我的课余爱好”紧紧结合单元主题。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所以教师做引领者,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围绕着质疑导读的教学模式学习。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条理,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珍惜热爱生活。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双线格内的31个字,会写田字格内的24个生字。

4、了解语言的某些规律,更有效的积累运用字、词、句。

5、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

6、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7、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

3、习作写清具体事例和从中获得的乐趣。

解决措施:尽力为学生构建“情中研读,境中探究”的教学模式,以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品质。

知识体系与课时分配:《童年的泥巴》----------- 2课时主体课文《雨后》----------- 2课时《“球星”》马嘴----- ------ 1课时快乐读书屋《古诗三首》----------- 1课时第一单元讲讲童年趣事---------- 1课时能说会写我的课余爱好 ---------- 3课时语文七色光一-------------- 1课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以读促讲。

注意的问题:1、注重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2、注意训练学生的语感。

1、童年的泥巴第一课时备课时间:2012 年2 月27日授课日期:2012年 3 月1 日总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童年的泥巴。

)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多读几遍。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出示课件引导理解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分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朗读能手。

2.讨论。

(1)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

四.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板书设计:1、童年的泥巴踩吃尽头捏吹唱本文是一篇怀念童年快乐生活的课文。

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学生说词语,读句子,从理解到读出感情.培养了学生感知与理解能力。

1、童年的泥巴第二课时备课时间:2012年2月28日授课日期:2012年3月2日总第2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双线格内的1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12个生字。

2.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一识写生字。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

3.学生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4.联系写字。

二.积累运用。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谣和同学交流。

2.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三.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2.摘录文中优美语句。

板书设计:1 童年的泥巴识字:昔虑盼适犁袍闸膛写字:指导书写盐:土字横变提,下面是皿。

烤:左边火字旁,捺变点。

饿:注意食字旁第二笔的书写。

教学反思:课堂上的生字教学时间过长,时间分配不当,应在以后教学中注意。

2、雨后第一课时备课时间:2012年3月1日授课日期:2012年 3月5日总第 3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能结合生活实际说出下雨给自己带来的欢乐,感受生活的美好。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实际说出下雨给自己带来的欢乐,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小哥哥和小妹妹的心情。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今天,老师找了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师:读出诗中生字的读音:蕊、底、墙、即疑、邻)谁来读一读?春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什么了?二、初读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雨后的诗歌,请大家打开书第3课:《雨后》自己把这首儿歌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注意儿化音和轻声。

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困难?指导读:1、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

2、诗中没标儿化音的,有些也可以读成儿化音。

检查生字。

踩:做个踩的动作。

所以踩是足字旁。

骄傲:你什么时候感觉很骄傲?痛:注意痛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出示课件引导理解这首诗歌写的是雨后的哪呢?请大家边读边思考。

四、有层次的指导读:这篇诗歌写的是雨后的哪呢?板书:广场。

雨后的广场什么样?谁来读一读?什么是神仙?小朋友们为什么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生:他们很自由,开心……看谁能把雨后广场的美丽和小朋友们的快乐读出来。

你在雨后会做什么呢?诗中的小哥哥也在踩水,他怕不怕溅湿衣服呢?板书:使劲地学习“使劲”两个生字。

摔一跤还骄傲?你怎么理解的?谁能读出骄傲的心情?生:他玩得这么痛快,根本不在乎摔了一跤和那水淋淋的泥裤子。

板书:欢喜、兴奋、骄傲。

小妹呢?她怕不怕摔跤呢?(如果也摔一跤,不用再有顾虑了………和打雪仗泼水节一样的心情)同时,也提醒大家,不要在下雨的时候把身上弄湿了。

板书:紧紧地,小心地,轻轻地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呢?朗读全文五、小结六、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尝试背诵。

七、拓展阅读读小学阅读资源第二课板书设计:2 雨后哥哥妹妹兴奋骄傲摔跤紧紧地小心的轻轻地快乐的像神仙一样教后反思这是冰心写的一首小诗,描写的是夏天雨后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情景,童真童趣,溢满纸上。

通过充分的读学生体会到了诗歌的习作特点。

通过揣摩人物心理,学生知道诗歌中小朋友在雨后的愉悦心情,能熟读成诵。

2 、雨后第二课时备课时间:2012 年 3月1日授课日期:2012 年3 月6日总第 4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双线格内的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12个生字。

2、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写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5个生字。

教学难点:把生字认准写好。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想象小诗的画面,背诵《雨后》这首小诗。

指名背诵学生点评二、识字写字:1、认准生字(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指名读,并组词。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再读一读,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识记情况。

(3)教师随意抽取生字卡片,考察学生认字情况。

2、指导书写本课的12个生字。

(1)区别形近字:稍-----消娇------骄辫-------辨(2)重点强调难字的书写:“槽”字注意右半部“曹”的笔顺。

“傲”字共有12笔,不要将中间的竖与撇写成一笔。

3、评价提高。

三、拓展练习:1、写出反义词。

希望------()骄傲-------()2、仿写比喻句。

四、小结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2雨后识字:梢赤溅糟辫写字:指导书写糟:注意右半部的“曹”的笔顺。

傲:共有12画,不要将中间的竖与撇写成一笔。

教学反思:“糟”字右面的曹字写的不好,需个别指导。

快乐读书屋一课题:球星“马嘴”备课时间:2012 年 3月2 日授课日期:2012 年3月7日总第 5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懂得两代人之间沟通和理解的重要。

2.对本课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认识6个生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