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演唱中语言与歌唱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rst blood to them。因此,原片名的本意是说Rambo在与警方的这场争斗中占据上风。《第一滴血》的译名完全丧失了原创本意,并且一错再错,在随后的连续二,三,四部中继续沿用这种错误的翻译,可谓败笔中的“经典”。
还有一部电影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在台湾的译名为《飞跃杜鹃窝》,完全违背了原文本意。布谷鸟会把蛋下在其他的鸟巢里,由其他的鸟替自己孵化和喂养。在英语中往往指那些愚蠢的人,疯子。因此,“Cuckoo’s Nest”根据影片内容是“精神病院”的意思!大陆译名“飞越疯人院”因而更为准确传神地体现了原片名和影片本身的真谛。这类错误的根源在于对原片名在源语中的互文信息不了解而导致的错误。
3.3电影片名之间的仿拟互文
随着大量新的电影的层出不穷,有些译者也会图省心,在以前获取成功的一些电影片名中获取灵感,因而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明显互文关联的电影片名。比如,但凡卡通片都会被译成《××总动员》,——
—票房大卖的《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玩具总动员》,《汽车总动员》,等等,数不胜数。还有很多以《××追缉令》命名的电影,如《黑色追缉令》,《火线追缉令》,《第六感追缉令》等等。还有无数的“魔鬼”系列,“情未了”系列。一般来说这种仿拟互文会让观众对影片内容有一种错误的雷同印象。除了《××总动员》系列给人留下热热闹闹的卡通片的印象外,其他的似乎只是给电影票房带来了负面效应。
4.结论
相对于其它翻译来说,电影片名翻译更具创造性和发挥性。现在翻译界逐渐接受了这样一种理论:电影片名翻译有别于文学翻译对于“信,达,雅”的要求,也不同于一般的书名,文章名,商标名的翻译。不可否认,翻译过程中,电影片名在两种语言里的互文联想是个很重要的过程。而建立互文联想的根本目的则是寻求最为受众接受的译文形式,因为,受众决定票房。
参考文献:
[1]Frow,J.Marzism and Literary History[M]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157.
[2]Krastiva,J.The Krastiva Reader[C].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3]Todorov T.The Origin of Genres[J].New Literary Histo-ry.1976(8):l59—70.
[4]秦文华.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
—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2)。
[5]辛斌.语篇互文性的语用分析[J].外语研究.2000(3)。
[6]杨衍松.互文性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4(4)。
(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
浅谈声乐演唱中语言与歌唱的关系
李平
摘要:歌唱对语言有美化、修饰的作用,歌唱的过程既是语言浸化着音乐的过程,也是音乐溶润语言的过程。本文旨在论述语言在歌唱中的作用及歌唱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从而使歌唱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发音及咬字、吐字的规律,清晰地将词的真正含义和作品的音乐情感通过歌唱传达给听众。
关键词:语言;歌唱;咬字;吐字
一、语言是歌唱艺术的基础
歌唱艺术是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有机结合的产物。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是歌唱的要素之一,更是形成风格的主要因素。歌唱对语言有美化、修饰的作用,歌唱的过程既是语言浸化着音乐的过程,也是音乐溶润语言的过程。不论何种唱法,都以运用清晰的语言、展示美化的声音、表现真挚情感从而给听者美的体验和感动,引起其内心共鸣为上佳标准。
歌唱艺术作为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从构成方式上界定了语言音乐文化的艺术表现的特质。从我国传统的许多学术论著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对歌唱时关于“语言”的具体要求,以致有些人误认为民族传统唱法“重字轻声”,而我认为,这只能说明声音在歌唱时应服从语言的需要,学习发
声方法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容,我们知道,歌曲的内容恰恰主要通过语言来传达给听众的,失去语言作为基础,歌唱将没有任何意义。
二、掌握汉语发音的基本知识
汉语传统的分析方法是把一个字分成声母、韵母、声调
三个部分,并且都有区别字意的性质,称为汉语语言的三个
要素。
在歌唱中,唱好声母的方法是五音法,即分别从唇、舌、牙、齿、喉五个部位发声母。即:
唇音:b、p、m、f
舌音:d、t、n、l
牙音:j、q、x
齿音:z、c、s、zh、ch、sh、r
喉音:g、k、h
这五大类声母发音时,用力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
唇音字用力部位在唇上下,嘴的喷口应有力清晰;舌音字用
力部位在舌头;牙音字用力部位在牙;齿音字用力部位在上
下齿之间;喉音字用力部位在喉(但注意不是喉音)。这五音
245
打开的机会不多,只需找准着力点,发出清晰、清韵丰富的声母。
韵母是发声共鸣的重点。按照韵头或韵母不同可分为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发音部位分别着力于喉、齿、唇、腔。韵母的口腔开度比声母相对大一些。
它们所包含的韵母如下:
开口呼:以a、o、e为主要韵母,用力在喉;
齐齿呼:以i为主要韵母,用力在齿;
撮口呼:以ü、u为主要韵母,用力在唇;
合口呼:以u为主要韵母,用力在满口。
声调即四声,是汉语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歌唱中,必须注意声调准确。四声的重要,魏良辅在《曲律》中亦有论述:“五音一四声为主,四声不得其宜,则五音费矣。平上去入,逐一考察,务得中正……
三、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做到正确的咬字、吐字
明代魏良辅在《曲律》中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由此可见,咬字、吐字对歌唱的重要性。有了字才能谈到腔。从歌曲的形成过程来说,多是先有歌词后有曲调,从咬字发音过程来说,更是先有字后有声,俗称,腔随字走,字领腔行。演唱中必须注意字正,字正是腔圆的依据,腔圆的美感只有通过字正才能得以体现。歌唱需要通过音乐化的语言去直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传达情意。也就是说,歌唱不仅要有“声”和“情”,还要有“字”,即通过音乐化的语言去体现“声”和“情”,歌唱的语言受发声方法和旋律节奏的制约,但无论用何种语言来歌唱,都与我们生活中的语言存在诸多的差别。
歌唱的咬字,有其严格的要求,概括地说,歌唱时的咬字必须具备清晰性、共鸣性、统一性、连续性,歌唱的过程也是语言艺术化的过程,在咬字和吐字上,具有特殊的规律,歌唱咬字、吐字的要领为:
一是快吐字头。在歌唱中,首先咬住字头,有时可根据声乐作品的需要,强调语气对字头的夸张。二是引长字腹。由于韵母是由元音组成,在唱韵母时声音要圆润。三是收清字尾。即“归韵”,字尾要收得明确、干净、简短。在这三者中,字腹是核心,字头和字尾是依附在稳定的字腹上来体现它本身的特点的。
四、语言是歌唱风格形成的要素
风格,是每个歌唱者在演唱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人声如面,歌唱的方法常常是带有个别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表现风格,而每一种风格,无疑不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相当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各地、各民族的地理条件、生活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发展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语言中独特的声调和语言节奏特点,如果能使用特色的语言演唱,不但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内涵,而且能完美地表现歌曲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
五、歌唱中语言的处理
在歌唱中,要完整的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丰富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就必须重视歌唱语言的训练。歌唱语言在训练过程中有它自身的规律,它必须要达到语言的科学性和统一性,在统一的状态下完成字的清晰、体现字的个性。光有声音没有字不行,反过来光有字没有声音也不行,这两方面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字正腔圆并很好地表达歌曲内涵的目的。有人认为歌唱的时候,把字唱清楚就可以了,我认为这样的歌唱感情不十分贴切。因为歌唱中语言既是通过音乐来表达,也要通过歌唱者的感情来表达,而且表达的语气要符合感情的要求和作品的要求,有的歌曲语气比较强,有的语气比较弱,有的语气比较虚,有的语气比较实等,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感觉。所以歌唱的时候,必须要重视语言的作用,努力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那么,如何处理好语言与歌唱的关系呢?
首先,在歌唱前应认真处理歌词,有情感地准确地朗诵歌词,并分析语气,找出逻辑重音,在歌唱中予以强调,准确而有分寸地处理好歌词语气,结合曲调、旋律、节奏等充分揭示歌曲的内容,并在演唱中词、乐并重,力求二者完美统一。
其次,要深入挖掘歌词的内涵。俗语说:“声为情设,腔为情设”,“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只有在歌唱中深入发掘歌词所表达的含义,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体验情感的变化,才能“未成曲调先有情”。而且,歌词的体验不仅止于把握词意和情感,而且要了解歌词所表现的事物背景和时代背景,只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有感而发、有感而唱,才能以情动人。
再次,重视歌词中的重音和语气处理。歌词可以描述一切事物和事物的一切方面,但它直接传递给听者的是一系列抽象的概念,歌词的情感性,除自身的内在特征之外,还要依附于旋律的表现作用,旋律不但把歌词的语义概念音响化、情感化,而且以旋律自身的形式美强化了抒情的效果,并使固定的语义情感变为流动的情感运动过程。实践证明,只有充分结合歌曲的旋律特点,重视歌词中的重音和语气处理,歌唱才能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总之,歌唱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歌唱中的语言是歌唱艺术的精髓,在歌唱中要做到声音美与语言美的统一。歌唱艺术既要表现声音的魅力,又要表现语言的魅力。我们要想提高歌唱水平,除了要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外,还要多了解国内外各民族的音乐演唱风格与各种演唱方法,不断提高音乐修养,只有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的歌声才会使人感到亲切真挚、朴实动听、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才会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钱仁康.音乐的内容与形式[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7。
[2]薛良.歌唱的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1。
[3]许讲真.语言与歌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4]吴天球.让你的歌声更美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