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招聘考试高中政治说课稿:《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015青海教师招聘面试:高中政治说课稿《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5青海教师招聘面试:高中政治说课稿《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一、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高二哲学常识第三课第一节的第一框,是唯物辨证法中的很重要的一框,是从第二课"普遍联系"中引出矛盾的思想,着重掌握矛盾的概念,在整个辨证法中起到一个基础作用,为后面所要学习的知识作好铺垫。
2.教学重点及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这是因为:矛盾概念是第三课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真正搞懂了什么是矛盾,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而且,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于刚刚接触这一概念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
因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有着"奠基","启蒙"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对矛盾的概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能通过各种实例对矛盾的概念加以阐述;识记"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
2.能力目标:应着重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3.德育目标:学生能够明确,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是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方面,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方向转化。
4.美育目标:通过漫画,经典古诗词,了解既对立又统一的平衡美,提高审美趣味。
三、教学思想和方法1.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始终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在课前收集材料和信息,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当中,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
文章来源:中公青海事业单位考试(/qinghai/)。
高二政治教学设计(3.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高二政治教学设计(3.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高二教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对立、统一的含义。
理解:矛盾的概念。
运用:运用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道理,正确认识和处理成功与失败,先进与落后,奉献与索取,民主与法制,纪律与自由,个人与社会等辩证关系。
能力方面⑴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同时也是人们进行辩证思维时必须遵循的根本规律。
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觉悟方面通过学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使学生明确,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是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方向转化。
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立的含义,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
教学方法①事例说理法:先由教师针对要讲的理论观点举一个事例或讲一个故事,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这个事例或故事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教师所举事例或故事务必生动、具体、富有哲理、且具趣味性。
②漫画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者老子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即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同样的,在古希腊也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认为“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
”同学们,世间的万物都包含着这样的道理吗?你能用其它内容把这个句子排列下去吗?不论是老于的思想,还是赫拉克利特的理论,以及同学们举的几个例子,都包含了事物一分为二的合理思想。
既然事物本身都是一分为二的,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如实地反映它们的本来面目,也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事物,这才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教案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意义,理解矛盾的概念,并能通过多种实例对矛盾的概念加以阐释。
能力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因为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也是人们进行辩证思维时必须遵循的根本规律。
故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觉悟方面通过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原理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是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方向转化。
教学重、难点矛盾的含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整个教学以讲读为主,辅以讨论、谈话等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板书)1. 矛盾:事物自身包含的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板书)请同学们就你对矛盾的理解,举些例子。
[生]冷与热、湿与干、上与下、长与短、难与易、穷与富、善与恶、对与错、战争与和平、痛苦与欢乐,等等,只要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事物和过程就是矛盾。
[师]这些矛盾的表现。
但“截然相反”仅仅是两个面的对立,而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所以那样理解矛盾不太准确。
以学校工作为例,教与学就是一个矛盾,教与学是两个相反的过程,这是对立的表现,同时教与学又统一于学校的教学工作中。
另外像政治与经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等,也都是矛盾的表现。
(1)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
(板书)如自然界中的同化和异化、氧气和还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吸引与排斥、化合与分解、遗传与变异等,都是对立的具体表现。
又如人类社会中剥削与被剥削、先进与落后、民主与法制、自由纪律以及人民内部不同意见之间的争论等;另外思维领域中的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先进思想与传统观念、唯物主义与唯新主义等,也都是对立、斗争的具体表现。
高二政治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宁乡十三中谭胜军【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识记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含义,能运用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道理,正确认识和处理成功与失败,先进与落后,奉献与索取,民主与法制,纪律与自由,个人与社会等辩证关系。
遵循从“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首先分析几个例证,进行分析,然后从中抽象出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共同本质,通过这一思维过程领悟给概念下定义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一框题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分析《为学》中化难为易的论述,认识到无论是在个人成长或社会进步,还是国家发展等方面,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方面转化。
【重点难点】本框重点:矛盾的含义。
矛盾概念是矛盾分析法和辩证法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辩证法中的一系列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因而掌握矛盾的含义是本框学习的重点。
本框难点:矛盾的含义的理解以及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不可分都是本框难点。
【导读提纲】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矛盾的含义①对立②统一A相互依存B相互转化2.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是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
4.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事物,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疑难阐释】1.矛盾的对立哲学上讲的“斗争”(对立)≠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
哲学上所讲的“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的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抽象和概括,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共性的反映,具有广泛的意义,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形式多种多样。
日常生活中所讲的“对立”和“斗争”仅只是哲学“斗争”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们之间有着共性和个性、一般和具体的关系。
2.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不可分⑴对立离不开统一。
高中政治说课稿
高中政治说课稿高中政治说课稿模板高中政治说课稿模板(一)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上册第四课第二节第二框题。
本课既是对第二课发展观点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又是在第三课矛盾分析法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事物发展的状态,回答事物怎样变化、发展。
因此,与第二、三课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同时,由于本课内容从青年学生的实际出发,内容丰富,对于青年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有着非常直接、非常现实的指导作用,因而在唯物辩证法教学中历来受到格外的重视和欢迎。
加之,本框是在前一框题量变与质变原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分析事物的发展,对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属于哲学方法论的内容。
所有这些都使得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
2.教学目标基于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特别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本框的哲学观点,并以实例对其加以分析说明;并能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名言进行解释。
能力目标:通过本框教学,结合方法论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联系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实际,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和指导自己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能力。
思想觉悟目标:通过本框教学,引导学生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学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3.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以下内容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教学重点: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即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从小事做起是本框教学的重点。
因为这是全课的重要教学、教育目标之一,也是我们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其中也渗透了政治课德育教育的目标。
高二教案(3.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高二教案(3.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矛盾的概念及其在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性;2.理解对立统一的概念,掌握其在矛盾中的作用;3.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矛盾的概念与特点1.1 矛盾的概念矛盾是事物分析过程中最基本的思维工具之一。
矛盾是指事物内外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下所呈现的对立和矛盾关系。
1.2 矛盾的特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例外;•矛盾是永恒存在的,没有终结;•矛盾的对立面是统一的;•矛盾的性质和作用是复杂多样的。
2. 对立统一的概念与作用2.1 对立统一的概念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事物内部包含着相互对立的因素,这些对立因素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2.2 对立统一的作用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源泉,是推动事物前进、发展、变化的内在力量。
三、教学过程1. 知识点讲解首先,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矛盾的概念和特点。
强调矛盾是事物分析的基本工具,介绍矛盾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然后,详细讲解对立统一的概念,揭示对立统一是事物内部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讲解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关系。
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理解对立统一的作用。
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例,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并引导学生讨论人类如何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然资源。
3. 活动设计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自由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思考和讨论,分析问题的对立面和统一面,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小组汇报,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矛盾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对立统一的概念及其作用,并能够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一些有趣的例子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在课后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找出更多的矛盾和对立统一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二政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1)
唇 亡( 齿 寒)
小 中 见( 大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鸟尽( 弓藏 )
兔死( 狗烹 )
王 籍的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安石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
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一、 矛盾的定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 对立、统一的含义
1、对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2、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1)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 统一体中
(无条件的、绝对的) (有条件的、相对的)
(1)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 统一体中
(2)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
三、 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还必须注意以下二点:
1、对“关系”的理解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割 2、对“自身”的理解 (1)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 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 种关系。
(2)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
泾
溪
(唐)杜荀鹤
泾溪有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一、 矛盾的定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 对立、统一的含义
1、对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2、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光 的 赞 歌
我们从千万次的 蒙蔽中觉醒 我们从千万种的 愚弄中学得了聪明
艾 青
革命中有背叛……
隐藏在光的下面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一、 矛盾的定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矛盾的概念和对立统一的原理;2.分析和解决矛盾问题;3.运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矛盾的概念和特点;2.对立统一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1. 矛盾的概念矛盾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动力。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事物内部等。
矛盾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和个别性。
2. 对立统一的原理对立统一是指矛盾的两个侧面、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事物的统一体。
对立统一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规律,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动力。
对立统一既包括对立面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对立面内部的矛盾关系。
对立面之间的关系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
主要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在主要矛盾基础上产生的矛盾。
对立统一的原理是矛盾斗争和统一统一发展的辩证法。
矛盾的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而统一又使事物保持稳定和持续发展。
3. 矛盾的解决矛盾的解决是通过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消除、调和等方式来实现的。
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可以是敌对的、对抗的,也可以是合作的、互补的。
矛盾的解决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
解决矛盾要找出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规律,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实现对立面之间的转化。
4. 对立统一的应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科学研究中,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对立面,分析和解决矛盾。
在实践活动中,要善于处理矛盾,找到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在社会生活中,要善于协调不同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矛盾和对立统一的概念,讲解相关理论和原理。
2.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开思维碰撞,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分析矛盾的产生和解决过程。
高二政治教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高二政治教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您现在的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政治教案>高二政治教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高二政治教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020-08-31政治教案高二政治教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政治教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高二哲学常识第三课第一节的第一框,是唯物辨证法中的很重要的一框,是从第二课”普遍联系”中引出矛盾的思想,着重掌握矛盾的概念,在整个辨证法中起到一个基础作用,为后面所要学习的知识作好铺垫。
2.教学重点及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这是因为:矛盾概念是第三课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真正搞懂了什么是矛盾,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而且,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于刚刚接触这一概念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
因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有着”奠基”,”启蒙”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对矛盾的概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能通过各种实例对矛盾的概念加以阐述;识记”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
2.能力目标:应着重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3.德育目标:学生能够明确,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是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方面,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方向转化。
4.美育目标:通过漫画,经典古诗词,了解既对立又统一的平衡美,提高审美趣味。
三、教学思想和方法 1.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始终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人教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第2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2.开展小组互评,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借鉴他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给予指导,对个性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4.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给予解答,帮助学生消除困惑,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教材相关习题,巩固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高中学生,年龄大约在16-1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能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社会现象和实际问题较为关注,喜欢探讨与现实生活相关的话题。然而,学生的学习习惯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1.部分学生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影响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学生在讨论和互动过程中可能过于发散,偏离教学主题。
应对措施:
1.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和指导。
2.加强课堂调控,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展开讨论。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课后拓展: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如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等,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讨和深入研究。
高中政治说课稿:《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本文来自贵州中公教师考试网高中政治说课稿:《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一、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高二哲学常识第三课第一节的第一框,是唯物辨证法中的很重要的一框,是从第二课"普遍联系"中引出矛盾的思想,着重掌握矛盾的概念,在整个辨证法中起到一个基础作用,为后面所要学习的知识作好铺垫。
2.教学重点及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这是因为:矛盾概念是第三课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真正搞懂了什么是矛盾,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而且,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于刚刚接触这一概念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
因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有着"奠基","启蒙"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对矛盾的概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能通过各种实例对矛盾的概念加以阐述;识记"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
2.能力目标:应着重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3.德育目标:学生能够明确,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是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方面,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方向转化。
4.美育目标:通过漫画,经典古诗词,了解既对立又统一的平衡美,提高审美趣味。
三、教学思想和方法1.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始终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在课前收集材料和信息,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当中,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
2.哲学的基本概念往往是抽象的,这一点,矛盾的概念更为突出。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精选3篇)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精选3篇)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篇1【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①识记:对立、统一的含义。
②理解:矛盾的概念。
③运用:运用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道理,正确认识和处理成功与失败,先进与落后,奉献与索取,民主与法制,纪律与自由,个人与社会等辩证关系。
2、能力方面:⑴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因为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也是人们进行辩证思维时必须遵循的根本规律。
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3、觉悟方面:通过学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使学生明确,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是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方向转化。
【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
【教学方法】:采用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
即先从具体事例入手,通过分析,概括出矛盾概念,然后运用矛盾概念去分析一些具体的事例。
举例中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
整个教学以讲读为主,辅以讨论、谈话等方法。
【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
而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这些内容怎么来理解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节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板书)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板书)看P86第1段,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即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2024年高二政治教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024年高二政治教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识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识记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2.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材料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活动使学生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矛盾的对立统一,树立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和发展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1. 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教学难点:1. 矛盾的含义。
2. 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展示漫画《不是两栖》请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学生讨论后明确答案。
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漫画中的两栖现象启示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普遍存在,我们要善于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讲授新课(35分钟)(一)什么是矛盾(3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第XX页相关链接l,思考什么是矛盾?并举例说明生活中处处存在矛盾。
2. 教师讲解并总结什么是矛盾。
(二)矛盾的基本属性(6分钟)1. 教师提问:什么是斗争性和同一性?各举一个实例说明。
2. 学生阅读教材第XX页相关链接2,思考为什么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并举例说明。
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反之,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所以,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三)普遍性(6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第XX页相关链接3,思考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它有什么表现?并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尚志中学杨玉芬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二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说学情分析学情: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但实践能力普遍较弱。
本框所学知识理论性较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概念极易混淆,学生难理解。
而且本框内容属方法论要求,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上还比较薄弱。
二、说教材分析1、说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二框题。
学生经过第一框题的学习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内容有了初步掌握,本框题从方法论的角度看问题,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哲学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因此,本框题在哲学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主要通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地位及关系的讲述,得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学好本课对于学生们能够正确的认识事物,分析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学习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中政治《对立统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中政治《对立统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区分事物的基础,是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
2、能力的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通过本框学习是学生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如何处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难点:弄清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但实践能力普遍较弱。
本框所学知识理论性较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概念极易混淆,学生较难理解。
而且本框内容属方法论要求,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上还比较薄弱。
四、教学方法:1、探究性学习法。
组织学生课后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爱学、乐学”,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2、理论联系实际法。
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五、课前准备1、对立统一观点的相关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印制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录像:电影《辽沈战役》片断(林彪在攻锦、攻沈问题上的犹豫不决;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首攻锦州的决心;解放军攻克锦州;辽沈战役的结局)。
(1)设疑:辽沈战役的首攻点选择在哪里?攻打锦州对辽沈战役和东北其它战场乃至全国战局有何重要意义?请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
高二政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1)
不剪——冤家路窄——利益有冲突
矛盾——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
统一的关系
“万事开头难”、“事在人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有志者事竟成”、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 舟”……
母 亲
她把不老的心灵给了我 ……
; / 太阳能路灯 太阳能路灯厂家 太阳能路灯价格 ; 2019年01月17日17:59:45 ;
唇 亡( 齿 寒)
小 中 见( 大 )
鸟尽( 弓藏 )
兔死( 狗烹 )
王 籍的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安石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
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一、 矛盾的定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 对立、统一的含义
1、对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2、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1)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 统一体中
学生
老师
学
校
矛盾是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
三、 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还必须注意以下二点:
1、对“关系”的理解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割 2、对“自身”的理解 (1)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 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 种关系。 (2)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定义 对立的含义 对立、统一的含义
相互依存(一定条件下)
统一的含义 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 对“关系”的理解
还必须注意以下二点
对“自身”的理解
1、张三要剪李四头上
的绳子说明什么?
他敢剪吗?
高二政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kd 注意:
哲学上的“斗争” 不等同日常生活中 特别是政治用语中 的“对立”,“斗 争”。
国 际 争 端
流 血 冲 突
两者之间是共 性与个性的关系, 后者是只是矛盾双 方互相斗争的一种 具体表现。
学 术思 争想 鸣冲 撞
1、甲想要剪乙头上的绳子, 请问他敢剪吗? 甲、乙二人在这种条件下处于 平衡状态,双方相互依存。 因此,结论是:不敢剪。
该故事中包含着哪种矛盾关系?
明眼人: 优势 眼瞎人: 劣势
劣势 优势
不能把哲学上讲 的辨证矛盾同逻 辑矛盾混为一谈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知识总结
矛 盾 就 是 对 立 统 一
一、矛盾的含义:事物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聪明与愚蠢 前进与逆转 革命与背叛
幸福与不幸 蒙蔽与觉醒 光与暗
想一想 这些都是 什么关系?
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矛盾
请根据矛盾的“对立性”含义填 空:
喜—— 攻—— 悲 守 吸引—— 排斥 遗传—— 变异
强——
深——
弱
浅民主—— 法制来自战争—— 和平你能根据身边的实际再举些这 样的例子吗?
邻 里 不 和
8、 “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9、 “逆境出人才”
成语谚语
1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和加强宏观调控二者缺一不 可,绝不能将其割裂开来, 甚至对立起来。 11、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带来巨 大利益的同时,也将给中国的一些 产业和企业带来严峻挑战。
; / 北京丝足
orz03msr
乡,见到了日夜思念的亲人„„年轻的他们虽然赶路辛苦,再加上白日里见到了耿大业一家人非常兴奋,但通过晚饭后 的轻松闲聊,心情已经很平静了,因此睡得非常沉。次日,当耿正醒来时,天已经大亮了。他转头一看,耿大业不知道 什么时候已经起床了。正待坐起来,忽然听到起居室里耿大嫂压低嗓音儿说:“记住你爹说的话啦?”小铁蛋儿也低低 地回答:“娘,我记住了!不就是„„”又听到耿大业悄悄地说:“嘘!你记住了到时候跟着爹娘„„这样说„„就行 了!”小铁蛋儿连声说“唔,唔,唔,我记住了!”耿正有些奇怪,心想:这大哥大嫂在干啥呢,这么早就把小铁蛋儿 提溜起来了!于是,赶快推一推弟弟,小声说:“小直子,快醒醒啊,小铁蛋儿都起来啦!”那边屋里,耿英也醒了。 三人迅速起来,收拾好床铺到起居室一看,耿大业夫妇俩都坐在八仙桌旁边等着他们呢,就连小铁蛋儿的小脸蛋儿也已 经洗得干干净净的了。见到耿正兄妹三人出来,他首先扑到耿英的怀里喊一声“姑姑!”又转身扑到耿正的怀里喊一声 “大叔叔!”再扑到耿直的怀里喊一声“二叔叔!”耿大业朗声说:“起来啦!”转头对妻子说:“昨儿个晚上,这俩 小兄弟睡得可真叫个香啊!”耿大嫂说:“他们太累了。英妹子昨儿个晚上睡得也很香!”耿英不好意思地笑了,说: “嫂子和小铁蛋儿什么时候起的,我都不知道呢!”耿大业站起来说:“休息好了就好啊,今儿个还得赶路呢!你们洗 漱吧,我去那边厨房了。”看到小铁蛋儿蹦来蹦去的乐呵个没完,耿大嫂赶快伸手把他拉过来,说:“乖,让姑姑和叔 叔们洗脸去啊,早饭你爹已经做好了!”早饭后,耿正兄妹三人准备出发了。昨儿接待的那个伙计帮耿正将大骡车套好 了牵出来。耿正刚要伸手接过缰绳,耿大业说:“等一等,正兄弟你们把篷布揭开,让我们祭奠祭奠大叔!”耿英赶快 阻止,说:“大哥,别,这不„„”耿大业不让耿英继续说下去,用力一摆手,说:“不不不,英妹子你不要拦着,我 们一定要祭奠的!”耿正一瞬间明白了耿大哥的意思!他赶快点点头说:“好,那就祭奠祭奠吧!不过,在院子里开篷 布祭奠不好,我们还是把车赶到店门外,在外边祭奠吧!”耿大业想一想说:“哦,如此更好!”这时,另有两个伙计 走了过来。其中的一个,双手端着一个方木盘,木盘里边摆放着各种祭奠用品;另一个,则是单手提着一个小炕桌。看 来,耿大业是早有准备的。耿正把大骡车赶出店门外之后面向西方站定。那个伙计过来帮助牵住大白骡。耿正兄妹三人 分头行动,揭去了蒙着车棚的大红色篷布,耿正把招魂幡重新插好,耿直把那个空的大皮箱随便放回车里,兄妹三个又 全都换上孝服,表情悲伤地分男左女右垂手站立在“灵车”前的两侧。两个伙计将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高中政治说课稿:《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高二哲学常识第三课第一节的第一框,是唯物辨证法中的很重要的一框,是从第二课"普遍联系"中引出矛盾的思想,着重掌握矛盾的概念,在整个辨证法中起到一个基础作用,为后面所要学习的知识作好铺垫。
2.教学重点及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这是因为:矛盾概念是第三课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真正搞懂了什么是矛盾,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而且,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于刚刚接触这一概念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
因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有着"奠基","启蒙"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对矛盾的概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能通过各种实例对矛盾的概念加以阐述;识记"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
2.能力目标:应着重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3.德育目标:学生能够明确,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是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方面,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方向转化。
4.美育目标:通过漫画,经典古诗词,了解既对立又统一的平衡美,提高审美趣味。
三、教学思想和方法
1.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始终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在课前收集材料和信息,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当中,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
[page]
2.哲学的基本概念往往是抽象的,这一点,矛盾的概念更为突出。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始终掌握教学直观性原则,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俗的表述,从具体现象着手,慢慢引导学生概括出抽象的哲学概念。
3.在教学手段上结合传统教学和多媒体工具,通过多媒体创设大量的材料,信息,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诗词对比
【古诗】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一鸟不鸣山更幽"
引导学生从语文角度对比,导入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二)讲授新课
先由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者老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表述中,让学生体会一分为二的思想,并让学生按照书中所述的"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用其他内容把这个句子排列下去,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具体的事例中去引出抽象的矛盾概念—对立统一(这里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例子来突破)。
在同学们所举的例子里选择一个,比如:高山和平原
两者既不同,又紧密联系,这就是哲学中所说的矛盾,即对立统一。
在得出矛盾的概念之后,关键就在于具体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用设疑法,漫画讨论法,古诗词比较法等,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想象,思考,来突破一个一个的难点和重点。
首先来理解"对立",这一点相对比较简单,通过一组反义词来理解对立的含义,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这里还有一个注意点,即"斗争性"的理解:
设疑:哲学上讲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是不是一回事?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这是"共性与个性的区别"。
其次来理解"统一",这一点应具体分两个方面讲(通过两个情境)[page]
A.漫画 "你敢剪吗 " (适当在漫画中添加有关信息:如颜色,海洋或尖刀等,以增强漫画的形象性,直观性)
设问:多少人?神态?动作怎样? (添加画外音)
某甲和某乙所处位置和神态说明什么?
某甲敢剪吗?为什么?说明什么?
得出结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适当地补充一些简单的例子,如磁铁的南北两极)
B.故事情境 "盲人为什么会领路" (英国伦敦——"雾都")
结合教材中的"议一议":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
(这里联系学生实际,加强德育教育)
讲到这里,矛盾的含义讲得差不多了,为了加深理解和正确把握这一概念,还需指出几个注意点:
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这是一个难点,教材只是通过举例,没具体分析,学生得出这一结论有点困难)
A.借助刚才的漫画"你敢剪吗" 设问:如果某甲离开自己这一边,跳到对方一边跟对方在一块,行吗,会导致什么结果?(会否发生变化向什么方向变化) 这又说明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相反相成)。
B.再出示导入新课时所用的古诗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及王安石对此句的修改:"一鸟不鸣山更幽",(让学生自己来分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引导,鼓励学生从两句诗歌中体会辨证思想,运用辨证思想,这样才能写出千古绝唱来。
(体现对立统一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2.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存在于事物内部,又存在于事物外部。
(简要分析:事物内部与事物外部区分的相对性)
(三)结尾:朗诵狄更斯的文章(多媒体显示):狄更斯在描写第一次产业革命时代的英国时写到:"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冬天,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秋天。
我们面前什么也没有,我们面前什么都有。
”
再次体会矛盾的思想,进一步巩固消化新吸收的知识,同时,还可补充时政资料: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有对立,又有统一)。
更多推荐:河南招教网/?wt.mc_id=bk1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