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与生活-学案 - b4 -教师版

合集下载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学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学案

第十二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2、学会一些通过营养增进人体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生活常识。

过程与方法: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如教科书、图书资料、网络、生活常识、家庭、社区等),运用多种手段查找第一手资料,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交流等方法获取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在过程中采用自主和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体验科学营养知识对人体健康的重要,能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对今后自身、家庭、社会的生活中的营养知识给予重视,接受科学的生活观念。

重点:人体的主要元素组成、分类及作用;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异同。

难点: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

【课前预习】一、人体的元素组成(1)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多少种?它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什么?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课堂探究】【自主学习、组内探究】一、人体的元素组成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几种重要的常量元素(1)钙(2)钠和钾2、一些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⑴铁对人体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铁会引起_______________。

⑵锌对人体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缺锌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硒对人体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硒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摄入过量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碘对人体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碘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案和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案和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和学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案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生活中的典型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识别哪些是化学性质,哪些是物理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相关信息,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化学实验为媒介,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的现象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重点难点重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分。

难点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教学准备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师:化学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我们知道,大到宇宙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了我们这个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

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变化。

正确认识物质的这些变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

下面我们来观察几个小实验。

二、推进新课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1(2)首先展示胆矾,再把蓝色块状固体研碎成为蓝色粉末,然后进行实验。

[演示]实验1-1(3)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

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制定化学的学习计划5篇

制定化学的学习计划5篇

制定化学的学习计划5篇培育同学的试验操作力量、观看力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培育同学制造性思维与探究力量。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制定化学的学习方案5篇,盼望大家能够喜爱!制定化学的学习方案1一、教学指导思想本学期的化学教学将连续体现教学的基础性,供应给同学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科学学问和基本技能,培育同学应用化学学问分析,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力量,使同学从化学角度逐步熟悉自然界,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让同学在熟识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化学学问和技能,连续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连续推行“高效课堂”策略,培育同学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力量、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试题方面注意考查同学学问技能的把握程度,注意评价同学的科学探究和实践力量,同时注意同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进展,在整合三维目标全面考查的基础上,留意试题的基础性,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教育性和人文性。

二、教学目标1.仔细学习讨论《化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参。

做好学情分析、编写好学案,明确每一学段的学问,各单元中每一课题的学问在课堂中的详细要求,并联系中考会考要求及常见题型,把相关学问进行系统归类整理、适度的拓展,以使同学能更加清楚地把握学问体系,更好地迎接中考。

2.统观教材、确定好重点和难点。

(1)抓好常规教学、抓好基础学问的全面教学与复习(化学基础概念原理、精确使用化学用语及化学反应),娴熟化学基本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把握化学试验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

(2)抓好单元学问体系构建,做好学问复习与突破。

(3)抓好考试内容的组织编排,加强综合训练。

三、同学分析1.学习态度。

大多数同学对化学都有一种共同的欲望——学好化学,且已把握了一些化学基础学问和技能,具备了解决问题的阅历和力量,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学习态度较明确,可以顺当地学习和复习。

2.学习状况。

2020-2021高中化学苏教版1学案:专题4 第二单元 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与转化含解析

2020-2021高中化学苏教版1学案:专题4 第二单元 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与转化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学案:专题4 第二单元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与转化含解析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与转化一、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相近,约占空气体积的4/5。

(2)化学性质:①通常情况下,较稳定,与其他物质不反应.②放电或高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

化学方程式为N2+O2错误!2NO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①常温下,NO不稳定,易与O2化合。

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②NO2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二、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1.来源(1)氮肥的生产,金属的冶炼和汽车等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2)自然界中火山爆发、电闪雷鸣。

2.危害①酸雨;②光化学烟雾;③破坏臭氧层。

3.防治措施(1)①使用洁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②为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2)对生产化肥、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

探究点一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有关计算问题1.解题思路(1)要明确试题要求,如反应后容器内是否有剩余气体?剩余气体可能是什么?注意剩余气体不可能是NO2,也不可能是NO与O2的混合气体。

(2)计算中可能用到的化学反应:3NO2+H2O===2HNO3+NO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3)要对试题中产生的结果进行可能情况的讨论,如NO2与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剩余的气体是NO还是O2要进行讨论。

2.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几种情况(1)NO2或NO2与N2(非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根据3NO2+H2O===2HNO3+NO①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2)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根据4NO2+O2+2H2O===4HNO3②可知:当体积比(3)NO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2020-2021化学人教第一册学案:第1章 第3节 课时2氧化剂和还原剂含解析

2020-2021化学人教第一册学案:第1章 第3节 课时2氧化剂和还原剂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化学新教材人教必修第一册学案:第1章第3节课时2氧化剂和还原剂含解析课时2氧化剂和还原剂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通过具体的实例识别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理解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与价态及电子转移的关系.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2.结合应用实例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掌握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一、氧化剂和还原剂1.含义及关系2.氧化性和还原性(1)氧化性:表示物质得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2)还原性:表示物质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氧化。

3.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种类常见物质氧化剂部分非金属单质O2、Cl2等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浓硫酸、HNO3、KMnO4、FeCl3等还原剂活泼的金属单质Al、Zn、Fe等某些非金属单质C、H2等某些非金属氧化物CO、SO2等微点拨: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要抓住两条线:(1)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2)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二、氧化还原反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正面影响:金属的冶炼、电镀、燃料的燃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等.2.负面影响:易燃物的自燃、食物的腐败、钢铁的锈蚀等。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氧化剂得电子被氧化为还原产物。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还原剂失电子,氧化剂得电子。

()(3)金属单质在反应时一定作还原剂。

()(4)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在保护食品时表现氧化性. ()[答案](1)×(2)√(3)√(4)×2.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A.Mg变成MgO时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因此Mg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B.KMnO4受热分解时,Mn元素被还原,KMn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在反应2H2O错误!2H2↑+O2↑中,H2O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A[A项中Mg失电子作还原剂,不正确.]3.分析下列反应并按要求填空.(1)2Fe+3Cl2错误!2FeCl3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化学与生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化学与生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人教版选修一《化学与生活》学案北京二十一中化学组编写目录目录 ................................................................................................................................ - 1 -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 (2)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2)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4)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5)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7)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9)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9)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10)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11)第一节合金 (11)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2)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13)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15)第四章保护生成环境 (17)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17)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19)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20)附录:选修一《化学与生活》模块样题 (20)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学习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食品中的主要营养物质。

2. 认识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几种常见的有机物。

3.知道人体必需的几种常见氨基酸;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点。

4.知道维生素C的组成、结构和重要性质。

5. 知道几种常见的微量元素。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阅读与思考]1、糖类是绿色植物_____________的产物。

由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叫_______________(通式为___________),但其实此名称并不能真实反应糖类的组成和特征,如_________是糖却不符合此通式,而符合此通式的,如_________、_________却不是糖类。

2、葡萄糖分子式________,是一种___色晶体,有____味,___溶于水。

3、葡萄糖的还原性和银氨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学案—第十二单:化学与生活(人教版)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学案—第十二单:化学与生活(人教版)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学案—第十二单:化学与生活(人教版)一、基础回顾考点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2.蛋白质:(1)作用:构成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也是的来源。

(2)代谢过程:(3)蛋白质的变性的原因:甲醛、强酸、强碱、重金属(如Cu2+、Ba2+、Ag+)、高温等都能使蛋白质结构破坏,失去生理活性。

(4)蛋白质变性的应用:a.利用甲醛可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可用(俗称福尔马林)浸泡动物标本,可使标本能长期保存。

b.当误服重金属盐而使人中毒时,可以服用等富含蛋白质的物质,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c.各种细菌和病菌的成分也是蛋白质,根据蛋白质的性质,可以利用酒精、碘酒或高温等来杀菌消毒。

3.糖类:(1)组成:由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

(2)生理功能:为机体活动提供,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3)常见的糖类物质。

①淀粉a.存在:主要存在于或块茎中,如稻、麦、玉米、马铃薯等。

化学式为,随着n值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

b.转化: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___。

②葡萄糖a.化学式为__________,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b.在人体组织里的转化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变成,同时放出能量。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蔗糖a.存在:储藏在某些植物(如等)中,化学式为。

b.用途: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4.油脂:(1)组成:由元素组成。

(2)概念:油:通常呈______态的油脂;脂肪:通常呈_______态的油脂。

(3)作用:是人体重要的_____________。

(4)与健康的关系:油脂摄入不足,人体就要消耗自身储备的脂肪来满足机体需要,使人变得消瘦。

化学与生活专题习题(带答案)

化学与生活专题习题(带答案)

第二部分常见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生活习题一.单选题1. (南京12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 B.羊毛 C.塑料 D.天然橡胶2. (南京12中考)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贫血通常需要补充的元素是( )A.钙 B.铁 C.氟 D.碘3. (徐州12中考)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正确的一组是)A.推广使用节能灯 C.关闭待机电器电源B.少用一次性筷子 D.尽量使用塑料包装袋5.(扬州12中考)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A.HB.OC.ND.Mn6.(扬州12中考)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 )A. 猪肉B.鲫鱼C.鸡蛋D.番茄7.(扬州12中考)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体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霉变的米可以洗净后食用B.应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C.用甲醛浸泡水产品,延长保质期D.将地沟油回收作为食用油8.(11重庆市中考)张聪同学的午餐如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是()A.大米饭B.鱼香肉丝C.炒白菜D.酸菜粉丝汤9.(11福建龙岩中考)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俗称“一滴香”的物质对人体有毒,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

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A.用工业酒精配制的饮用酒B.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D.用干冰冷藏的食品10.(11江苏泰州中考)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调查市场时发现下列一些现象,并提出了整改建议。

你认为所提建议中,不安全或违法的是()A.海鲜在夏天容易腐烂变质:建议用福尔马林(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B.海鲜在夏天容易窝烂变质:建议将海鲜真空包装后速冻冷藏保鲜C.大米保存不当易发霉、生虫:建议将其低温、干燥贮存,还可用适量的大蒜头作驱虫剂D.蔬菜汁饼干易氧化变质:建议包装饼干时,加入一小包铁粉作抗氧化剂和吸水剂并密封11.(11江苏泰州中考)维生素、糖类、油脂、蛋白质四类物质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都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B .糖类习惯上可称为碳水化合物C .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D .都属于有机物12.(11广东中考)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杜绝用工业石膏或医疗废弃石膏制作豆腐B.禁止在奶粉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C.不允许把含黄曲霉素的“地沟油”用作食用油D.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以增加猪肉的瘦肉含量13.(10福建省福州中考)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生活习惯或做法合理的是( )A .菜刀用后洗净擦干B .废旧电池随意丢弃C .霉变大米洗净后继续食用D .尽可能多吃含微量元素的保健品14.(10辽宁鞍山中考)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堂学案: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焓变 反应热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堂学案: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焓变 反应热

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目标导航] 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缘由。

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1.实质: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

2.特征:既有物质变化,又伴有能量变化;能量转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二、焓变反应热1.焓与焓变2.反应热肯定温度下,化学反应所释放或吸取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争辩证明,化学反应在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与焓变相同。

(1)反应热的单位和焓变一样,为kJ/mol或kJ·mol-1;(2)反应热描述的是化学反应前后的热量变化;(3)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3.反应热和焓变的关系反应热焓变含义化学反应中吸取或放出的热量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所具有的焓与反应物所具有的焓之差二者的相ΔH是化学反应在恒定压强下(即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且不与外界进行互联系电能、光能等其他能量的转化时的反应热,即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ΔH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①活泼金属与H2O或酸的反应,如2Al+6HCl===2AlCl3+3H2↑;②酸碱中和反应,如2KOH+H2SO4===K2SO4+2H2O;③燃烧反应,如2CO+O2=====点燃2CO2;④多数化合反应,如Na2O+H2O===2NaOH,CaO+H2O===Ca(OH)2;⑤铝热反应,如2Al+Fe2O3=====高温Al2O3+2Fe。

(2)常见的吸热反应有:①多数分解反应,如CaCO3=====高温CaO+CO2↑;②2NH4Cl(s)+Ba(OH)2·8H2O(s)===BaCl2+2NH3↑+10H2O;③C+H2O(g)=====高温CO+H2;④CO2+C=====高温2CO。

【合作探究】1.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是否与反应条件有关?答案反应吸热还是放热与是否加热等条件无直接关系。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学案4:1.1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学案4:1.1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学习目标】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熟知氧化物、酸、碱、盐等化合物的分类。

2.熟知物质转化的类型,并同时掌握物质之间转化需要的条件。

3.通过对初中阶段知识的回顾,重点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4.从化合价改变的角度掌握一种新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感受原有分类标准的局限性。

【知识梳理】一、物质的分类(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1.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性质分类2.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问题探讨]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2.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常接触下列物质:空气、乙醇(C 2H 5OH)、水、硫酸铵、铜、碘酒、碘(I 2)、氧气、石墨、食盐水、硫酸、二氧化硫、氧化铜、氢氧化铁。

请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将它们进行分类。

[名师点拨]关于物质分类的四个误区(1)误认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例如,O 2、O 3均是纯净物,而O 2和O 3混合后得到的是混合物。

(2)误认为由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体系是混合物。

如冰和水混合在一起仍是纯净物,因为二者仅是状态不同,但分子构成相同,都是H 2O ,是同一种物质。

(3)误认为结晶水合物是混合物,如CuSO 4·5H 2O 等为纯净物,属于盐。

(4)误认为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氧化物是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如HNO 3属于酸,KOH 属于碱,Na 2CO 3属于盐。

(二)氧化物、酸、碱、盐的分类1.根据氧化物、酸、碱、盐在组成、性质上的差异,进行更细致的分类氧化物⎩⎪⎨⎪⎧根据组成氧化物的元素种类⎩⎪⎨⎪⎧金属氧化物(如CuO 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 2等)根据氧化物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2等)(如CaO 、Na 2O 等)两性氧化物(如Al 2O 3等)不成盐氧化物(如CO 等)酸⎩⎪⎨⎪⎧根据酸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氧酸(如HCl 等) (如H 2SO 4等)根据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如HCl 等)二元酸(如H 2SO 4等)多元酸(如H 3PO 4等)碱⎩⎪⎨⎪⎧根据碱在水中的溶解性⎩⎪⎨⎪⎧可溶性碱 [如NaOH 、Ba (OH )2等] [如Cu (OH )2、Fe (OH )3等]根据电离出的OH -数⎩⎪⎨⎪⎧一元碱 (如NaOH 、KOH 等)[如Ca (OH )2、Cu (OH )2等]多元碱 [如Fe (OH )3等]盐⎩⎪⎪⎨⎪⎪⎧根据酸根离子是否含氧元素⎩⎪⎨⎪⎧无氧酸盐(如MgCl 2、Na 2S 等)含氧酸盐(如KNO 3、Na 2CO 3等)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如NaCl 等)微溶性盐(如CaSO 4等)难溶性盐(如CaCO 3等)根据组成盐的阴离子⎩⎪⎨⎪⎧正盐(如Na 2SO 4等) (如NaHCO 3等)碱式盐[如Cu 2(OH )2CO 3等]2.物质的分类在物质研究中的应用(1)鉴别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设计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自主研学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和等,可以,学习的方法并获得。

2.蜡烛是由和组成的,是色,味,体(填“液”或“固”),溶于水(填“能”或“不能”),质(填“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填“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水(填“大于”或“小于”)。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越多。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

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的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和。

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作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支持燃烧(填“能”或“不能”)。

合作探究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阅读课本P12~15,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探究(或实验)报告姓名合作者班级日期和燃烧时:观察燃烧时现象并进行课本图110,111实验方【交流与思考】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报告,请你完成。

课堂小结:1.以上三组实验在设计方法上有哪些类似之处?2.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能概括出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环节吗?学以致用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空气B.水蒸气C.氧气D.二氧化碳2.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层,最亮,最暗。

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温度最高,温度最低。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化学学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化学学案)

,操作要点是
取用较多量时,直接倾倒,操作要点是 (2)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内的酒精应及时 使用时应特别小心,绝对禁止 禁止 烧起来,应该用 (3)药品的加热: )药品的加热: 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并先给试管内液体 面成 度角,试管口不能对着 或 。 ,其余注意事项与加热液体的相同。 ,然后注入水并振荡,如果内壁附 ,也 , 试管夹要从试管底部往 或 。熄灭酒精灯时应 来扑灭。 ,灯芯要及时修剪;酒精的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禁止 ; 。万一酒精在桌上燃 ,
(5)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所用的仪器是 筒内液体的 题图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 读数会偏 ,用量筒时,量筒必须放 ,视线要跟量
保持水平。 如果视线偏低(仰视) , 。
,如果视视线偏高(俯视)读数会偏
【思考题】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他先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为 20mL,倒出一部分液体,他又俯视 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10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小于 10mL B.等于 10mL C.大于 10mL D.无法确定
7
8.给 20mL 液体加热,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石棉网 ⑥量筒 A.①③ B.②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⑥⑧ 9.图中的各项操作中正确的是( )
⑦铁架台
⑧胶头滴管
10.在某一次实验中需要给 3mL 液体加热,应该选择( ) A.容积为 15mL 的试管 B. 容积为 5mL 的试管 C. 容积为 10mL 的试管 D.容积尽可能大一些的试管 11.某同学要用托盘天平称取 5.2g 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这时他应该( ) 某同学要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 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这时他应该 ( ) A.添加砝码(或游码向右移) B.增加药品 C.减少药品 D.减少砝码(或游码向左移) 12.某同学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把食盐和砝码放反了,称得食盐为 12.4g (1g 以下 用游码),如果其它操作正确,那么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提示:当天平达到平衡时,其质量 为 左边==右边+游码 , 即游砝的质量只能加在右边 ] A.11.6 g B.12 g C.12.4 g D.12.8g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知识网络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教学设计、教案 、学案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教学设计、教案 、学案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了解放热反应的自发性和某些吸热反应的自发性。

2.通过“有序”和“无序”的对比,理解熵的概念。

3.初步了解焓变和熵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1.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用借助于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者释放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转变为无序的倾向。

2.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

语句描述正误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1)自发过程不需任何条件就能发生(2)水由高处向低处流属于自发过程(3)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属于非自发过程(4)从高能转变为低能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5)日常生活中,气温升高时冰雪自动融化属于自发过程(2)√(3)×该过程属于自发过程(4)×不一定,如4NO2+O2===2N2O5反应放热,其不是自发过程(5)√2.自发反应一定能发生反应,而非自发反应一定不能发生反应吗?说明理由。

答案:不一定。

自发反应和非自发反应是指该反应过程是否有自发进行的倾向,而这个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则不能确定。

例如,碳的燃烧是一个自发反应,但需要借助外界条件“点燃”反应才能发生。

1.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室温下水结成冰C.气体从高密度处向低密度处扩散D.煤气的燃烧解析:选B。

自然界中水由高处向低处流、煤气的燃烧、气体从高密度处向低密度处扩散、室温下冰的融化都是自发过程,其逆向都是非自发的。

2.下列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的是()A.NaOH与HCl反应B.CO与O2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C.消石灰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D.SO3与H2O反应解析:选C。

题中四个反应都可自发进行,但A、B、D三项中的反应都为放热反应,只有C项是吸热反应。

身边的化学学案

身边的化学学案

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课题:1.1身边的化学课型:新授课备课人:审阅人:【学习目标】1.创设好愉悦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2.通过阅读、议论和实验观察进行生生或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注意和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物品和现象,尝试说出、列举各种物质的名称。

3.掌握化学的概念,前二十号元素符号。

【重点】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

【难点】身边哪些物质是用化学材料制成的,哪些活动与化学有关。

【自主探究】1.观看视频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学导航:阅读P2-6页,回答问题化学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与人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元素符号:要求: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跟踪练习】1、通过对化学的学习,我们应该树立的理念是(�)A.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科学领域B. 化学的发展是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C. 化学是以理论推导为基础的科学D. 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2、化学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层次上研究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的学科。

3、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D .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4、经过学习,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物质的运动状态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5、下列广告语,不科学的是()A、食用含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C、本饮料纯天然物质配置而成,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科学检验矿泉水含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健康饮料6.下列叙述中,属于伪科学的是()A.用太阳能分解水,可得理想燃料—氢气B.利用生物技术克隆多种生物C.在水中加入某种物质,使水变成油D.运用化学知识可以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化学用语天天练】。

学案2:2.4 化学反应的调控

学案2:2.4 化学反应的调控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学习目标1.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对调控化学反应速率具有重要作用。

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视角,运用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分析评估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能从限度、速率、平衡等角度对化学反应和化工生产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形成节约成本、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等观念。

知识梳理一、合成氨反应的限度、速率1.合成氨反应的特点(1)反应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

(2)特点①放热反应(ΔH<0);②熵减小的反应(ΔS<0),即反应过程中气体分子总数减小;③可逆反应。

2.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比较(1)原理分析根据合成氨反应的特点,以增大合成氨的反应速率、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应选择的反应条件如表表示:(2)数据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是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的变化情况(初始时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3)。

分析表中数据,结合合成氨反应的特点,讨论应如何选择反应条件,以增大合成氨的反应速率、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不同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氨的含量(体积分数)由表中数据可知,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均有利于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3)结论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及使用催化剂等,都可以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等有利于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催化剂可以增大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巩固·练习1.已知反应N2(g)+3H2(g)2NH3(g)的ΔH<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2的正反应速率是H2的逆反应速率的3倍B.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D.若平衡时N2、H2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N2的物质的量是H2的物质的量的3倍2.下列有关以H2和N2为原料气的工业合成氨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放热反应B.ΔS>0C.属于可逆反应D.在恒容容器中反应,压强逐渐减小二、工业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联想·质疑自1784年发现氨以后,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化学方法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但直到1913年才实现了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经过研究人员的努力,几十年后建造了日产氨1 000吨的大型装置。

化学必修一学案答案

化学必修一学案答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夯实基础一、1.实验室规则 2.安全措施 3.正确的操作方法二、1.(1)药匙镊子(2)胶头滴管量筒直接倾倒2.(1)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2)试管坩埚3.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4.(1)湿布或沙土(3)大量水冲洗(4)Na2CO3溶液稀醋酸(5)大量水冲洗NaHCO3溶液●随堂训练1.A[安全因素包括人身安全和仪器的安全,A 项,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是防止酒精挥发而不是从人身安全考虑;B项,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是防止产生的水流倒流回热的试管或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C项,外壁干燥后再预热,是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D项,先通一会氢气,再加热氧化铜是排除空气,防止爆炸。

]2.A[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属于腐蚀品。

]3.C[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慎将酸(浓H2SO4除外)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

如果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要边洗边眨眼睛,必要时要请医生治疗。

所以①、②说法是正确的;浓碱具有腐蚀性,③的说法不正确;稀释浓硫酸时放热将影响量筒的准确度甚至发生炸裂,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配制稀硫酸时,应先在烧杯中加一定量的水,再向水中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搅拌,④错;酒精着火应用沙子或湿布盖灭(隔绝空气);因水的密度大于酒精,若用水灭火则酒精在水的上层会继续燃烧,故⑤错误。

]4.B[量筒读数应平视凹液面;稀释浓硫酸应把浓硫酸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量筒是量取液体的仪器,不能作稀释容器用;NaOH有腐蚀性应用烧杯称量而不能用纸片称量;加速溶解应用玻璃棒搅拌。

]5.D[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判断。

题中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容易烫伤手,应该用试管夹靠近管口夹持试管;有些气体的气味有强烈的刺激性或毒性,所以应该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酒精灯的火焰不可用嘴吹,应该用灯帽盖灭,原因是吹气时,一是由于空气流动,加速灯芯上酒精蒸发,会烧得更旺,二是可能将火焰压入灯内,引起爆炸;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2月18日学案专题一:化学与生活(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与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2.18

2月18日学案专题一:化学与生活(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与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2.18

西外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一:化学与生活角度三准确理解化学反应有关概念角度三准确理解化学反应有关概念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及判断方法2.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规律(1)辨析4对概念,理清知识关系(2)氧化还原反应“四大规律”3.离子反应的概念及规律(1)离子反应的实质:使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减小。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难溶(或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或反应中有电子转移。

(3)常见的离子反应总结①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如Ba2+与CO2-3、SO2-4、SO2-3;OH-与Fe3+、Mg2+;H+与SiO2-3等。

②复分解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CH3COO-、ClO-、CO2-3;OH-与NH+4等。

③双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S2-;Fe3+与HCO-3、CO2-3等。

④置换反应,如Cl2与I-、Br-;Zn与H+、Cu2+等。

⑤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Fe2+、I-、SO2-3;ClO-与I-、SO2-3;NO-3(H+)与Fe2+、I-、SO2-3等。

⑥络合反应,如Fe3+与SCN-。

1.(2019·北京,10)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2.(2019·天津,2)3A.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Cl2===2Fe3++2Cl-B.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3+2CO2+H2O===2HCO-3C.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双氧水:3H2O2+I-===IO-3+3H2OD.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SO2:2S2-+5SO2+2H2O===3S↓+4HSO-34.(2019·江苏,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1 NaOH溶液:Na+、K+、CO2-3、AlO-2B.0.1 mol·L-1 FeCl2溶液:K+、Mg2+、SO2-4、MnO-4C.0.1 mol·L-1 K2CO3溶液:Na+、Ba2+、Cl-、OH-D.0.1 mol·L-1 H2SO4溶液:K+、NH+4、NO-3、HSO-3题组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规律1.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反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 FeCl3溶液显酸性脱除燃气中的H2SB Na2S溶液显碱性去除废水中的Cu2+、Hg2+等C活性炭具有还原性用作自来水的净化剂D NaClO2具有氧化性脱除烟气中的SO2及NO x2.在碘酸钠(NaIO3)326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碘酸钠作还原剂B.碱性条件下,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正高碘酸二氢三钠的氧化性C.反应物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反应中生成1 mol Na3H2IO6转移2N A个电子3.(2019·湖南高三高考模拟)含氰化物的废液乱倒或与酸混合,均易生成有剧毒且易挥发的氰化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化学与生活学案1.(2017新课标Ⅰ)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2. (2017新课标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有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3. (2017新课标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µ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4.(2017北京)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5.(2017天津)下列关于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6.(2017江苏)2017年是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7.(2016北京)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8.(2016海南)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A.谷氨酸单钠B.柠檬酸C.山梨酸钾D.三聚氰胺9. (2016海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B.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D.聚四氟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10.(2016江苏)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

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是A.燃烧煤炭供热B.利用风力发电C.增加植被面积D.节约用电用水11.(2016上海)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12.(2016四川)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B CD《神农本草经》记止咳逆碳酸氢钠药片14.(2016新课标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15.(2016新课标Ⅱ)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A .火药使用B .粮食酿酒C .转轮排字D .铁的冶炼24.(2015天津)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 3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NaHCO 3溶液解毒 D.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25.(2015新课标Ⅱ)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 .P 2O 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 .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 .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26.(2015新课标Ⅰ)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 B . 硝酸 C .醋 D .卤水27.(2015福建)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用胆矾炼铜 B .用铁矿石炼铁C .烧结粘土制陶瓷D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29.(2014新课标Ⅱ)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30.(2014大纲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 .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D .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 ,一定会使结果偏低31.(2014福建)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32.(2014广东)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33.(2014海南)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34.(2014海南)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B、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B、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泄漏D、Na2S可除去污水中的Cu2+35.(2014江苏)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36.(2014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37.(2014重庆)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明矾用作净水剂B.液氨用作制冷剂C.氢氟酸刻蚀玻璃D.生石灰作干燥机38.(2014天津理综)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39.(2014四川理综)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B.硅胶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D.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40.(2013·新课标卷I)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41.(2013·北京理综)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汽水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42.(2012·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43.(2012·广东理综)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 和Ca(OH)2制备NH344. (2012·重庆理综)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B.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C.硫酸常用接触法生产硫酸D.炼油厂用分流阀生产汽油45.(2012四川)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 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C. “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D. 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46. (2012北京)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47. (2012广东)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 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和新潮48. (2012上海, 2, 易)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 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 可得到汽油、煤油C. 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 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 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49.(2011·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B.原子吸收光谱仪可用于测定物质中的金属元素,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C.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它对物质熔点、沸点有较大影响,而对溶解度无影响D.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50.(2011·福建卷)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51.(2011·山东卷)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B. 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52.(2011·天津卷)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应用正确的是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到达水果保鲜的目的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C.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D.天然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53.(2011·重庆卷)“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54.(2011·四川卷)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B.盐卤可用于制豆腐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D.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55.(2011·上海卷)下列离子在稳定人体血液的pH中起作用的是A.Na+B.HCO3-C.Fe2+D.Cl56.(2011·上海卷)从光合作用的反应原理6CO2+6H2O C6H12O6+6O2可知碳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