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科导论论文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导论课论文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导论》课程论文姓名:学号:201年月日能源与环境工程学导论课论文摘要能源与环境工程学导论对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了大概的介绍,使我们对相关的本科专业内涵特点有了更多的了解,帮助我们形成较系统的专业认识。
本文为对课程的一些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能源与环境工程课程总结课程感受1.专业现状及前景习近平在十九大中表示: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1]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结构不断改变,石油逐渐被天然气和核能取代。
与世界能源相比,我国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结构性矛盾突出,而且因此造成了燃煤污染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环境代价高。
同时,传统能源面临着资源枯竭,污染严重的严峻问题,但其在世界和我国能源结构中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该形式在未来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由此可见,能源与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能源与环境专业在将来会有着可观的前景。
2. 课程总结:能源与环境工程学的应用2.1燃煤发电技术高效、清洁的 IGCC 发电技术:IGCC发电技术是指将煤炭、生物质、石油焦、重渣油等多种含碳燃料进行气化,将得到的合成气净化后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发电技术。
它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包括气化炉、空分装置、煤气净化设备等;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燃气轮机发电系统、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系统。
IGCC 发电技术是未来煤炭能源系统的基础,对提高我国能源自给率、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目前,我国IGCC发展方兴未艾,任重道远。
2.2 新能源发电技术2.2.1太阳能目前成熟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主要有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2 种。
前者是利用光学系统聚集太阳辐射能,用以加热工质产生高温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后者是通过光电转换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
[3]2.2.2 核能核能包括重核的裂变能和轻核的聚变能。
建环专业导论论文.docx
2016-2017学年第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课程论文学 院: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专 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班 级: 建环 01 班姓 名: 罗伟学 号: 02160712二〇一七年一月九日论建筑环境与空气净化形式发展研究土木学院建环01 班姓名罗伟学号 02160712 序号摘要:要如何在加快治理大气环境的同时,营造洁净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持续热点。
此文将介绍目前室内空气净化主要技术的原理、特点、相关数据、实验及其发展形势,并指出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当前主流室内空气净化产品中应用的净化技术进行梳理,总结空气净化技术的组合原则,即主要根据室内污染物类型进行针对性地选择,并利用净化技术间的协同效应,以使室内空气得到全面净化。
本文还对未来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利用净化技术间的协同效应,研究更为有效的综合净化技术将成为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词:室内空气净化;空气净化技术;净化技术展望;实验探究1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基本论述1.1室内空气净化现状近两年全国大范围雾霾频发,多地 PM2.5爆表,大气环境污染已然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引起研究人员和公众普遍关注。
但整个大气环境污染问题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其治理需要长期的努力。
相对而言,小空间环境的控制和治理则更容易实现,且短期内即可见效。
而现代人 80% ~ 90% 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室内空气污染进行控制和治理是目前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除室外空气污染的影响外,室内空气恶化的主要起因有大量使用化学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材复合家具等散发有毒有害气体,还与建筑因节能要求密闭性提高、空调系统新风量减少等因素密切相关。
室内污染物主要分为三大类: PM10 和 PM2. 5 等悬浮颗粒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和开发建筑环境中的能源利用,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能源工程和建筑环境两个方面,介绍该学科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能源工程能源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能源工程致力于研究和开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技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和核能。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建筑环境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
以太阳能为例,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供给建筑物使用。
这种方法不仅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太阳能热水器也被广泛应用,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水源,提供给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使用。
另外一个重要的能源工程领域是能源储存和能源管理。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能源储存和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储能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能源的突发性需求,同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能源管理则通过智能化技术,对建筑物能源的使用进行监控和控制,从而降低能源的浪费。
二、建筑环境建筑环境是指建筑物内外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密不可分,因为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建筑环境的合理设计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并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以节能建筑为例,通过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和使用高效的建筑材料,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例如,在建筑中采用隔热材料,可以减少能源在房屋之间的热量传递,降低空调和供暖的能源消耗。
同时,在建筑设计中考虑采光和通风条件,可以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建筑环境与室内空气质量也密切相关。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科学的空气处理技术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手段,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减少有害气体和细颗粒物的污染,保证人们的健康。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一、选题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同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因此,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需要关注当前与未来的建筑环境和能源的需求,以解决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二、选题建议:1. 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筑节能是减缓全球变暖和降低碳排放的关键。
该选题可以围绕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展开,如建筑保温材料的改进、高效节能建筑系统的设计与模拟分析、建筑能耗监测与评估等。
2.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在建筑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该选题可以研究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包括建筑一体化光伏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在建筑中的设计与优化等。
3. 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绿色建筑设计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目标,包括材料的选择、能源利用、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方面。
该选题可以研究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并通过评价指标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估。
4. 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研究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对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起着重要的影响。
该选题可以从室内空气质量、照明设计、噪音控制等方面出发,研究室内环境质量的评估与改进方法。
5. 建筑与城市能源系统的耦合建筑与城市能源系统的耦合研究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城市能源系统的稳定性。
该选题可以从建筑与城市能源系统的集成、能源供需匹配机制、能源优化调度等方面展开。
三、选题意义:1. 探索创新解决方案选题可深入研究创新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技术,以解决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行业提供创新的技术方案,推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的发展。
2.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选题,可以提高建筑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3. 提升建筑舒适度与健康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研究可以提升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健康性,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2018届)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杭州市现代大楼空调系统设计 _____ *名:**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__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班级:建环142学号: ************ 指导教师:***2018年 5 月 20 日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___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本工程为杭州市现代大楼空调设计,此建筑是包括商铺、客房、酒店等于一身的多功能型建筑,占地11126.3㎡,建筑总面积约为35982.6㎡。
该综合楼共14层,地下一层,地上13层,属多层建筑。
制冷机房设在地下一层。
1-4层为商场,单层面积为6680㎡;5至13层是标准层,单层面积为1223.64㎡,主要设置为客房。
其中商场每层都设有公共卫生间,客房都设有独立卫生间。
通过综合各空调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结合建筑形式,本设计的商场营业厅等大空间采用一次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商铺以及客房均为面积较小且狭长的酒店客房,故采用多联机系统加独立新风系统。
空调用制冷机房设置在地下室。
地下室设置排风与排烟兼用系统,选用变速风机,平时排风,火灾时排烟。
关键字:全空气系统;;多联机;防排烟Abstract:this project is designed for the hangzhou modern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the building is including shops, guest rooms, the hotel as a more functional building, covers an area of 6854.28 ㎡,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about 35982.6 ㎡. The complex consists of 14 floors, one underground floor and 13 floors above ground. It is a multi-storey building. The refrigeration room is located on the ground floor. 1-4 layer as the mall, monolayer area 6854.28 ㎡; 5 to 13 layer is a standard, single area 1223.64 ㎡, main is set to the guest room. There are public toilets on each floor of the shopping mall and separate toilet in the guest rooms.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cheme and applicable occasions, combining with the architectural form, this design of the store business hall and so on large space using a return air all-air system, shops and rooms for the area is small and narrow hotel rooms, so the more VRV system with independent new wind system. The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on room is located in the basement..A system for both exhaust and smoke exhaust is set up in the basement. Variable speed fan is adopted.Key words: all-air system;VRV; control and exhaust目录1 设计任务及依据 (8)1.1 工程概述 (8)2 冷负荷计算 (9)2.1 冷负荷计算方法 (9)2.2冷负荷计算 (10)2.3 建筑各房间冷负荷汇总 (20)3、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22)3.1空调系统方式的比较和确定 (22)3.1.1 按照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情况分类 (22)3.1.2 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分类 (22)3.1.3 根据集中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 (23)3.1.4 空调系统方式比较 (23)3.1.5 空调系统方式的确定 (24)3.2 空调风系统方案 (24)3.3 空调水系统方案 (24)3.3.1 空调水系统分类 (24)3.3.2 各种水系统特点 (24)3.3.3 水系统方案确定 (25)3.4 气流组织方案 (26)3.4.1 气流分布方式分类 (26)3.4.2 气流组织方案确定 (26)4、冷热源及空调设备选择 (26)4.1 主机性能分析与比较 (26)4.1.1 概述 (26)4.1.2 主机性能比较 (27)4.2 制冷机组选用分析 (28)4.3 全空气系统设备选择 (28)4.3.1 夏季工况分析 (28)4.3.2 全空气系统(一层)各房间冷量与风量汇总 (30)4.3.3 全空气系统设备选型 (30)4.5 多联机空调系统设备选择 (30)4.5.1室内机初步选型 (31)4.5.4 多联机系统室内机实际最终容量二次校核 (43)4.5.45 多联机系统最终设备表 (50)4.5. 1多联机系统主管以及支管冷媒管管径确定 (52)1、系统1 (52)2、系统2 (53)3、系统3 (55)4、系统4 (56)5、系统5 (57)6、系统6 (58)7、系统7 (59)4.5.5 多联机系统新风机组选型 (61)5、空调风系统 (62)5.1 气流组织设计 (62)5.1.1 散流器选型和气流组织计算 (63)5.1.2 百叶风口选型和气流组织计算 (65)5.2 风系统水力计算 (67)5.2.1 风管水力计算步骤 (67)5.2.2 风管水力计算 (67)5.2.1 风管水力计算步骤 (67)5.2.2 风管水力计算 (68)6、空调水系统 (70)6.1 冷冻水系统 (70)6.1.1 空调冷冻水系统水力计算 (70)6.1.2 制冷机房冷冻水系统水力计算 (72)6.2 冷却水系统 (75)6.2.1 冷却塔的选型 (75)6.2.2 制冷机房冷却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75)6.3 冷凝水系统 (77)6.4 其他附件及设备 (77)6.4.1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78)6.4.2 膨胀水箱的选择 (78)7、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80)7.1 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 (80)7.1.1 方案选择 (80)7.1.3 风量计算 (81)7.1.4 风管与风口选择 (84)7.1.5 气流组织 (85)7.1.6 水力计算 (86)7.1.7 风机及配套设备选择 (88)参考文献 (90)1 设计任务及依据1.1 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杭州市现代大楼空调设计,此建筑是包括商铺、客房、酒店等于一身的多功能型建筑,占地6854.28㎡,建筑总面积约为35982.6㎡。
浅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究
浅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究摘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建筑节能、建筑环境、建筑设备等多个领域的交叉专业。
本文通过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探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思考,旨在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践教学、探究、经验、思考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和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加剧,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涉及到建筑节能、建筑环境、建筑设备等多个领域,是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交叉学科。
在该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结合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思考,探究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和对策。
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实践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它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在工程类专业中,实践教学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项目管理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涉及到建筑节能、建筑环境、建筑设备等多个领域,是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交叉学科。
实践教学在该专业中的意义更为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将来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2.1 实践环节设置不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然而,在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环节被压缩或者没有设置,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实际项目管理能力不足。
为了解决实践环节设置不足的问题,学校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的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资源。
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提高实际操作经验和实际项目管理能力。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科导论论文
华北理工大学题目:学科导论结课论文-----我眼中的建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年级:15级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1班姓名:学号:摘要: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对建筑节能、暖通空调以及楼宇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而促使本专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特别是在整个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气候、建筑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土木建筑行业的重大课题,促使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设备工程、建筑材料等专业形成一个新的交叉群体,互相交流、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科群的发展。
大学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应定位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发展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做一个真正有利于社会的大学生。
关键词:建环的认识大学认识创新人才一、对建环专业的认识1.什么是建环专业1952年,同济大学招收了第一届建筑设备专科,学制两年,是暖通专业的雏形。
1953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在我国首批设立暖通专业,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并且同济大学在50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
1998年教育部将原来土建类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和“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专业合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2012年,在教育部最新的目录中,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部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建环专业在文革前仅有八所院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工学院(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由太原理工大学继承)、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及湖南大学,暖通界俗称“老八校”。
健康、能源、环境已成为现在倍受人类关注的三大主题,建环专业与这三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本专业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应用前景,目前建环专业是整个建筑工程专业里就业率最高的专业。
2.建环专业做什么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涉及本专业领域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参与系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能力。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概论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概论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概论》是一门涉及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方面的综合性课程。
它主要介绍了建筑环境的基本概念,建筑能源应用与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建筑环境概论
介绍建筑环境的相关概念、环境参数和评价指标等。
深入分析建筑环境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对健康、舒适、安全等方面的影响。
2. 建筑物节能
介绍建筑节能的原理、方法和措施等内容。
包括对建筑节能的基本概念、节能设计原则、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等的详细介绍。
3. 建筑能源供应及管理
介绍建筑能源供应的基本原理、技术和相关设备。
同时,重点介绍了建筑能源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技术,以及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等内容。
4. 建筑环境监测和控制
介绍建筑环境监测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环境参数的监测和分析。
同时,还涵盖了建筑环境控制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等内容。
总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概论》是一门介绍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方面内容的课程。
它对了解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有很大帮助。
建筑节能环保论文六篇
建筑节能环保论文六篇建筑节能环保论文范文1太阳能技术从当前形势来看,建筑工程中使用太阳能技术的主要目标便是散热、遮阳和能源收集一体化各功能朝着混合型技术方向进展,并通过阳光反射设备为建筑供应充分的光照和热量,最终实现节能的目的。
虽然如今已较大范围应用太阳能技术,但却照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成本过高、易受天气状况影响、地域差异较大等。
因此,面对这些问题还需要有关工作人员不断进行试验和创新。
风能技术风能作为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纯自然能源,不仅具有环保优势,同时应用起来还非常便捷。
一般状况下,风能的应用主要是将自身通过设备转换成为电能,进而供应给社会各领域使用。
若将风能和太阳能进行比较,两者各有其优点。
地源热泵技术一般条件下,建筑物内部部分空调系统都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应用了地源热泵技术,而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便是应用地表层内部所储存的大量能量,利用它对室温进行调整。
由于室外温度早晚差异较大,而地表以下的温度又通常变化较小,具有稳定性。
在干燥酷热的夏天,建筑物内存在的热量会不断排出,并且能够被地表汲取,这便会使建筑物内部温度掌握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之下,连续保持良好态势。
二、建筑工程环保和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工程屋面施工的环保节能技术这一部位施工的环保节能技术应当充分结合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同时针对这些详细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
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夏季酷热潮湿而冬季寒冷干燥,因此在对建筑工程屋面施工时,应充分保证室内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详细做法是在屋面结构的上下部位安放通风隔热层,并设置肯定数量的保温材料。
此外,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全面考虑建筑设计要求,科学调整屋面的厚度和坡度,避开在房屋建筑屋面形成“热桥”。
建筑工程门窗施工的环保节能技术这一部位施工是工程环保节能技术的重中之重,应使用经济且有用性较高的施工材料。
目前,较为常用的材料便是低辐射玻璃,它能够有效削减玻璃门窗反射的效果。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鲁泓壮(东北大学,辽宁沈阳110819)[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活中应用的自然资源也越来越多,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Q本文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建筑的节能环保问题。
[关键词]建筑环境;能源应用;工程 文章编号:2095 - 4085 (2017)11 - 0078 - 02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主要是通过利用流体力 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节能、楼宇控制、建筑 智能化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供热通风空调系统、建筑 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以及施工安装 与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来实现建筑内部的绿 色、节能以及健康。
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的工作主 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 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和设备以及相关 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 运行工作。
(2)工业建筑以及大型现代化楼宇中环 境系统和供能设施的设计、安装、估价、调试、运行、维护,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
2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2.1建筑体形与空间组织设计对建筑进行合理的外观体型设计能够最大程度 上减少建筑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
在相 同条件下,建筑体型系数(建筑外表面积与外表面 积所包体积比)和建筑的能耗有着密切关系,随着 建筑体型系数的增大,单位面积的散热量也会增加,进而导致耗能增加。
建筑体型系数和建筑造型、平 面布局设计以及采光通风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为了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需要在保证建筑物 这些功能能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将建筑体型系数保 持在较低的水平。
在确保建筑物各项功能的前提 下,对建筑物进行空间组织设计,对其进行平面横竖 两向的分离,对于改善室内环境以及进行节能降耗 都有重要的作用。
2.2建筑门窗节能设计门窗结构是建筑物外围结构中保温隔热性能最 差的部分,因此是进行建筑物绿色节能设计的关键 • 78•部分,进行门窗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哈工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结课小结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结课论文学号:姓名:一、专业的前身今世(姚杨老师)识人先识名,对于专业也是这样。
我们学习的专业名字经历了几次改变,一开始叫做“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70年代后期专业名称为“供热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80年代改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1998年调整成“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13年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沿用至今。
从专业的更名,可以看出专业内容的变化和社会大趋势的变化,建环专业从仅仅关注供暖通风逐渐扩展为营造特定的室内环境和能源的合理利用,这反映了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提高,也反映了建筑耗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上课时,姚杨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哈工大在本专业辉煌的过去和崇高的地位,本专业第一代专业教师就是由工大培养,工大目前也是学科评估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这种种成就让我们尤为自豪。
二、供热技术(赵华老师)在社会生活中,我觉得供热技术是本专业最为基础和最为普及的技术,专业诞生伊始,就是为了更好地给我国冬季严寒地区供热,随着之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本专业才扩展出其他内容。
集中供热技术包括热源、热网和用户三部分。
热源主要是热电站和锅炉房,传统燃料是化石能源,也有新型的例如地热和核能供热,我认为随着温室效应逐步加剧,化石能源愈来愈稀缺,新型燃料将是我们专业的一大发展方向。
此外,虽然我国研究人员,包括工大优秀的研究者,已经研发出能源利用率高,节约能源的新型供热系统,但就我国普遍应用的供热系统来看,热效率仍然是偏低的。
在一些非集中供暖地区,区域供暖的热效率也是比较低的。
所以在这一方面仍有很大优化空间。
此外,我对供热技术有一个可能的政策调整很感兴趣,那就是有可能在一些非严寒地区实行集中供暖,例如上海地区。
从实际体验来说,在没有集中供暖的条件下,这些地区的冬天比严寒地区更加让人不舒适。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舒适性的要求将得到更多的满足。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导论论文
一、本专业研究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1世纪的工作和生活要求室内环境更舒适、更健康、更自然、更能体现工作效率和生产水平。
而影响这类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建筑室内湿热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光环境和室内声环境等。
于是通过采用一系列建筑设备为建筑营造一个最佳的室内环境。
是本专业研究的方向之一。
其中利用建筑设备进行气候调节的方法称为“主动式”调节法。
而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依赖主动式调节方法调节室内环境,且主动式调节方法需要消耗能量。
教材中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发达国家的建筑能源消耗已达到全社会能耗的30%以上,而我国也达到20%左右。
这就使建筑室内环境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而常规能源的消耗是影响和破坏地球环境的重要因素。
因此,利用最小的能源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最小影响,创造有利于人类的、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成为本专业的基本目标。
二、专业发展历史与现状专业总是伴随着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的。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经济落后,集中供暖和空调系统极少。
直到1901年我国才出现第一套集中采暖系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各级建设人才的大量需求,国家对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暖通空调等高等专业也应运而生。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创办暖通专业,当时正式专业名为“供热,供煤气及通风”。
1953年第一位应聘的前苏联暖通专家BX.德拉兹多夫来华,他和他的中国研究生在哈工大组成了第一个暖通教研室。
1956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有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以及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类合并组建了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61—1965年供热供燃气和采暖通风分为两个专业,1996年又合并在一起。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制定的招生目录中的新组建专业,由原来的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工程专业和燃气输配专业合并重组而成。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教学改革与实践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教学改革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新型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
在当前的教学体系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往往鲜有专门的导论课程,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初期对于该领域的理解和认识存在较大的欠缺。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以提高学生对该领域的认识和理解,为他们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导论课程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1.导论课程的重要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导论课程是整个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系统、深入浅出的专业介绍,让学生对该领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导论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基础和指导。
导论课程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专业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有一定的认识和规划。
2.现状分析目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导论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该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对于课程内容的界定和构建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和混乱。
部分高校的导论课程内容相对陈旧,难以适应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
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有必要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导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更新教学方法通过引入案例教学、实验课程、课外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和业内专家前来授课,介绍最新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案例和实践经验,让学生从实际项目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3.引入课外实践通过安排课外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相关领域的实际项目和工作,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需求。
我们身边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我们身边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摘要:人的一生约有80%的时间是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而当前约有1/3的能源是消耗在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上的。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正是一个用最合理的能源形式和最少的能源消耗来营造和满足人们对健康舒适环境需求的学科。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致力于解决民用、工业、医疗、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室内环境问题,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等,同时力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本文将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和将来做什么三个方面为你解读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展示北京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风采。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就业;专业人的一生中约有80%的时间是在室内(包括居住环境、工作环境、交通设施等)度过的,室内环境质量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建筑环境包括室内温度和湿度环境、空气品质、声环境和光环境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生产和科学实验等活动过程对室内环境不断提出新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着眼于改善建筑内部温度和湿度环境以及空气品质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应技术逐步发展起来,并最终形成了一门应用型的新兴学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一、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简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重点任务是利用常规能源、自然能源或工业余热和废热等作为冷、热源,借助水、制冷剂等流体,对空气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净化后输送到受控环境中,以此来营造健康、舒适、高效的现代人工环境,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建筑环境涵盖了普通民居、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绿色建筑、数据中心、工业建筑、洁净建筑、地下空间甚至军事、航空航天等各种人居、工艺环境。
近年来工业建筑环境的营造与节能也成为重要研究领域。
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研究领域大大拓宽,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上天入地”的专业,“上天”指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入地”是指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教学改革探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教学改革探索摘要:随着各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好,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建筑环境工程与能源应用专业启蒙班团队面对国家节能减排的强烈需求,尊重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兴工报国”的特色。
和“工学并举”,深入探索本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结合专业内涵和社会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内容专业知识的兴趣,使他们热爱专业,学好专业,最终成为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专业人士。
关键词:建筑环境;能源应用;导论教学引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知识与新技术更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态势,国家发出了“智能制造”“互联网+”等倡议,提出了教育改革方向以及新工科的概念。
目前,新工科的建设的方向也逐渐明确,建设理念也正在形成高度共识,最终目标是培养多元化、复合型、创新型卓越人才。
大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培养新工科背景下专业人才的重要目标。
1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基本情况《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在该专业课程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起着将基础知识、理论运用于专业领域的桥梁作用。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内容包括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经常面临的温度、湿度、压力、流速、流量、液位、热量、气体成分、噪音、放射性物质以及光照等参数的基本测量原理及方法和测试结果的数值分析,是一个跨土木工程、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交叉性学科,既涉及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又有关多学科的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各种建筑环境检测技术是每一个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
尤其在当前,国家正在重视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行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
2专业导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1教学模式单一僵化该专业导论课程多以专业教师讲解结合PPT展示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大多数情况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少,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让学生感觉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环境生态论文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案体系构建与改革-环境生态论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案体系构建与改革徐荣进,宋新南,王贞涛,王颖泽(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摘要:通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案情况以及社会人才需求地调研,结合江苏大学该专业实践教案现状,论述了构建新型实践教案体系地必要性.在以学生为本、系统性和开放性地原则下,从实践教案目标、实践教案内容、实践教案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等3个方面对实践教案体系进行改革,使实践教案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地能力和创新精神地真正内涵得以体现,为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求、受用人单位欢迎地合格人才创造了条件.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践教案;体系构建;改革方案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107-02基金工程:江苏大学教育教案改革与研究工程(2013JGYB029)作者简介:徐荣进(1981-),男,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节能环保材料研究.一、前言1998年教育部将原来土建类地“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和“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专业合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1].2012年该专业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宽,教育部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基础上增加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部分),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以下简称建环)[2].该专业学习和工作地重点任务就是通过采用一系列工程技术为人类生活与工作创造一个健康、绿色、节能地建筑环境和工艺环境,同时对建筑设备地运行调节进行自动控制,节能控制等.该专业培养地人才应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涉及本专业领域工程技术问题地能力,具有参与系统地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能力.二、新型实践教案体系构建地必要性江苏大学建环专业经过十年来地探索和发展,取得了长足地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1.实习环节.实习基地建设投入不够导致实习环节教案质量不高;实习教案场所受到限制;实习时间被压缩,内容被减化.如认识实习教案过程中,走马观花式教案形式偏多,完全达不到实践教案地目地;生产实习教案时间一般在两周左右,无法有充足时间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整个系统地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以及维护等内容.2.课程设计(含毕业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在内容和形式新颖性缺失,选题陈旧,重复率高;不同方向地毕业设计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差异较大等.3.专业实验教案环节.实验仪器设备本身数量少、故障发生率高,同时利用率也不高;印证性理论实验多,设计性综合实验少,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提高.总体而言在实践教案改革中,管理体制和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是难点.目前,普遍存在实践教案资源地整合受到管理体制地制约、激励教师投入实践教案地机制不够健全、实践教案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缺乏对实践教案地过程监督[3].三、实践教案体系地构建原则1.以学生为本原则.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目地是为了掌握知识与技能,毕业后去适应和参与不同种类、不同层次且不断变化地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以其心理发展、认知发展地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指导教师以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地身份唤醒学生地主体意识,使其意识到实践教案对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地重要作用,让其积极性高地参与到实践教案活动中,而不是一味地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2.系统性原则.即强调整体优化.一方面要注重理论教案与实践教案之间、实践教案体系中各教案环节之间地衔接性。
我对建环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认识
我对建环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地认识长久以来,人们都渴望有温暖舒适地环境供居住和工作.在远古时代,人类地祖先借山洞栖息,躲避风雨严寒.随着时代地前进,科学技术地发展,人们开始有能力建造房屋,为自己寻找更安全可靠地庇护之所.但是仅有一个处所仍是不够地,人们还希望自己地家冬暖夏凉,方便地用到水、电等生活设施.目前,在我们居住地城市,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享受到良好地水电暖服务.这些设备和条件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使我们能在一个舒适地环境中度过愉快地时光.而这方面地工作正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员所从事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地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地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等方面工作地专业人员和技术人才.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扩大,现代建筑日新月异,已不再是过去地平房或低楼层、格局死板地建筑,出现了大量新型建筑体系,对内部地设备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能适应现代建筑发展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我国,目前有一些新型建筑内部地环境与设备尚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许多方面仍然处在探索和尝试地阶段.如某些高层写字楼和外观华丽地建筑物内部,明显地存在通风不好导致地空气质量下降,或者夏季制冷、冬天供暖不到位等问题.这都需要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地技术人员与建筑设计师进行良好配合,以对建筑结构和用户需求有完整地认识和了解,做出切实可行地设计.可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地专业人员有很大地施展空间.一般来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学习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地基本理论,学习供热通风空调系统地设计原理与方法和施工安装与运行管理方面地基本知识,以掌握各种系统地设计及相关设备地选择,具有施工安装及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地初步能力.因此,本专业适合于有较好地数学和物理基础地同学来学习,如果对流体力学和热学兴趣浓厚,将对本专业地学习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专业教育发展状况.专业创始于1952年,首批开办地学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北工学院,1955年,哈工大首届研究生毕业后分赴各地,又在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湖南大学成立了暖通专业,与前四校一起,通常称之为“老八校”.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1977年58多所,2007年148所,现在200多所.1998年按国家教委专业目录修订要求,本科专业地“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与“城市燃气工程”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适当增加部分室内给排水和电气工程地内容.扩大了原有专业范围,逐渐形成具有专业范围更宽、就业面更广地新本科专业.建筑环境:建筑物内地各种人工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等.建筑设备:建筑物内各种公共设施: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备、建筑给排水设备(给水、排水、热水供应、消防等)、建筑电气设备(照明、家用电器、通讯等)、燃气供应设备等.通过本专业人员对建筑物室内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燃气系统地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创造一种适合人们生活或生产需要地人工环境.早期该专业清华大学为暖通空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系,后调整到热能系,同济大学原名为供热供燃气及通风专业,是因为学习前苏联教育体制开办最早地一个专业,也是热能工程系中成立最早地支柱专业.在初期有一些影响地院校还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建大、西安建大和太原工大(俗称老八校)等.当时有一大批优秀地该领域人才,如清华大学王补宣教授,傀维斗教授、同济大学地巢庆临教授.国际上该专业成立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院校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前苏联列宁格勒建工学院、德国波鸿大学、比利时地列日大学等.中国主要从这些国家吸取经验,但主要是模仿前苏联而建立该专业.建国初期,该专业经过了一个从产生到成长地历史过程,此专业几经变化,逐渐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建筑系等系院中分离出来而形成一个独立地专业.从1953建专业到1966年为止,为国家输送了一批优秀地工程技术和研究人才,为新中国地建设作出了巨大地贡献.由于当时城市地集中供热供暖难以大面积实现,燃气尚处于开发阶段,人们对建筑物环境要求不高,该专业规模不是很大,一般每个院校只招生十几人.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在该专业一直起着领头羊地作用.同济大学地巢庆教授是该专业地权威,于1957年8月至1958年12月去前苏联进修,是该专业最早地国际交流.当时著名院校有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在国际上,该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反映在领域地拓宽,涉及地范围越来越广,该专业已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涉及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社会学、美学等综合知识,愈来愈趋向交叉领域学科.同时将计算机深入引入该专业,便利该专业发展成为一个很前沿地学科.新世纪里,健康、能源、环境已成为倍受人类关注地三大主题,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和这三个方面有着密切地关系.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地明天,本专业有着重要地研究和应用前景.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已将人类居区纳入议事日程,人居环境科学将成为面向世纪本学科发展地大方向.除原有地传热学、流体力学、热力学外,我们需要越来越多地掌握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等方面地知识,包括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学以及声、光等知识,努力营造建筑物内适宜而健康地人工热湿环境,使之满足于需要.改革开放以后,该学科与国际地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一起参与协作科研和一些重大地国际会议,引进国外知名教授,使该专业获得巨大地发展,暖通行业已成为世界各界共同关注地行业.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地特殊环境开发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地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能力,具有制定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地能力,并具有初步地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国家级奖:“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简称“人环奖”).对各设备系统简要归纳分析.1.暖通空调:供暖,是为了创造适宜地生活或工作条件,用人工地方法,保持一定地室内温度地技术.整个系统由热源、热媒输配和散热设备三个部分组成.按组成部分地相互位置关系,可分为局部供暖系统和集中供暖.而按照供暖媒介,可分为热水供暖和蒸汽供暖.通风,是为了保持室内地空气环境满足卫生标准和生产工艺地要求,报室内被污染地空气直接或经过净化后排至室外,同时将室外新鲜空气或经过净化后地能够其补充进来.它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而空气调节,是为了满足生活、生产奥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用人工地方法使室内空气温度、湿度、纯净度和气流速度达到一定要求地技术.它包括制冷、保湿、加热和过滤净化.2.燃气工程:说到燃气工程,首先得说说燃气.燃气是一切可以燃烧地气体地总称.如常见地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和硫化氢等等.它地用途很广:作为燃料,在生活方面,它用于烧水、做饭、取暖、空调等;在工业方面,它用于烧锅炉、热处理、工业采暖、废物处理、陶瓷器干燥与焙烧、玻璃和塑料加工等,还可作为汽车和各种机动车地燃料,可用于发生惰性气体或保护性气体,同时还是宝贵地化工原料,可支取多种化工产品;在商业方面,它用于多种食品地烹调、冷冻以及许多气雾剂地载体.燃气工程,就是开发利用各种天然及人工燃气,以起到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地目地地能源工程.3.建筑给排水: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地水引入室内,经配水管送至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设备,并班组各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地冷水供应系统.按照给水系统地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消防给水和联合给水.常见地给水方式:直接给水;以水箱给水;以水泵给水;水箱水泵联合给水;水压给水;分区给水;分质给水.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地任务是把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地污、废水及房屋顶地雨、雪水,用经济合理地方式迅速排到室外,防止室外排水管道中有毒或有害气体进入室内,为室外污水地处理和综合利用提供条件.可分为生活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和屋面雨水排除系统.4.建筑电气:筑电气是以电能、电气设备、电气系统和电技术为手段,满足工业或建筑物对电气方面地要求,并能创造、维持与改善空间环境地一门学科.5.建筑消防:筑消防,顾名思义,是利用各种消防设备和器材及相关消防措施,达到火灾消防预防,火灾事故扑救地目地地系统.它分为室内消防给水,建筑防排烟和火灾报警及联动装置.建筑消防是建筑设备较为重要地方面,是充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地必要措施.而室内消防给水包括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其它系统(如干粉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等).防排烟则是利用多种设备管道系统,将对人体有害地烟尘等排放到室外或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保护人员健康及生命地目地.火灾报警及联动装置,分为主动及被动两种方式,是用于火灾初期报警及自动扑救以及一系列地自动处理过程,是建筑消防中必不可少地装置.该专业对社会地贡献.1.使建筑更舒适.(1)暖通空调:随着人生活水平地提高和环保意识地加强,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地质量.室内环境是人类停留最长时间地场所,室内环境地舒适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生活地舒适,然而寒冷地冬季和酷热地夏季,或室内空气质量不良都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这就需要使用暖气和空调调节室内地温度使温度保持在人所需要地温度,使用风机等通风设备或自然通风,保证房间内正常气候条件与新鲜洁净地空气.控制室内环境是保障一个小“气候”,避免过冷和过热和室内环境污染对人地伤害,使室内地环境更加适合人地需求,舒适,环保,贴近自然生态.(2)天然气:城市燃气供应虽然是在建环发展过程中并入地专业,但同样对建筑环境起着重要地作用.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作为"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地"无烟工业"和战略产业,对提高建筑内舒适具有重要意义.燃气地入户使家庭地厨房告别了烟熏火燎地时代,减小了厨房内地环境污染,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新,生活轻松自然.(3)给水排水:建筑给排水包括生活给排水、生产给排水、消防给水.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地生产生活离不开水,生活水地入户极大地方便了人地生活,改变着人地生活方式.生产给排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出更多地效益.消防给水能提高建筑物地安全等级,避免火灾地发生.2.使建筑更节能.(1)减少能耗和污染:建环专业是利用能源来创造人工环境,以满足人类地生活、生产地需要.在常规能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地现实状况下,人类慢慢地发现建筑节能越来越重要.我国能源主要用在建筑物中,而采暖、制冷和照明是建筑能耗地主要部分,降低这部分能耗将对节能起着重要地作用.在暖通空调方面,建环专业能够科学地计算改采用哪种型号地暖通设备,不至于浪费能源或未达到人类地需求.在给水排水方面,本专业能够设计中水系统、雨水系统、使用节能地卫生洁具和用水器,提高了水地利用率,较少了水资源地消耗.在天然气供应方面,在建筑中使用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懂得如何合理高效利用天然气,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缓解资源紧张.(2)绿色建筑地发展:我国正处在一个特殊地历史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迅速,需要大量地建筑来适应城市地发展,满足人类地需要.然而由于我国工业技术发展水品低,现存地建筑主要是高能耗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观和节能环保相违背.因此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地发展绿色建筑将主导未来地建筑,这就对建环专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绿色建筑是一个复杂地系统,需要建筑内地环境、设备与人、自然和谐相处.建环专业作为适应时代发展地产物将在绿色建筑未来发挥重要地作用.无锡节能环保大厦等建筑做了好地示范.关于就业.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地特殊环境开发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地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能力.毕业生去向主要有设计研究院、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产品制造及营销公司、工程技术与管理、高新技术产品和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随着电子、医药对洁净技术要求较高地有关行业地发展,对本专业毕业生地需求正在日益增加.通过建环,保护大自然:绿色环保建筑.我认为发展建筑设施与设备工程这个专业地意义不仅在于这一专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让我们在生产上提高生产率,在生活和工作中享受到更加舒适宜人地环境.它更深层次地意义在于利用这一专业更有效地减少对环境地破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地大自然. 必须正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地不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需要地建筑环境地同时,也大量消耗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地能源,并产生温室效应和对大气环境有负面影响地有害气体.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地1/3左右.在全球能源紧缺、地球温室效应日渐显著地严峻形势下.提高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地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一个重大课题.随着房地产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地高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改善居住条件,不断改进室内设备和部品质量,进一步发展完善住宅建筑工业化,研究与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开发建筑节能和新能,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建筑中地应用,研究环境治理地技术,加强对质量技术与管理研究等.建筑节能设计是“绿色建筑之母”.节能重点在于降低民用建筑使用地总能耗,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空调使用和照明.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和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复合墙体与屋面以及密封性良好地多层窗,减少建筑运行能耗,并注意施工地品质及气密性.绿色环保建筑地概念是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这一当前人类所面临地课题而提出地.地球上地资源是有限地,而人类地消耗太大,人类不得不面对资源更加匮乏地境地.怎样节约资源,为后代留下足够地生存空间,有两点考虑:一是建筑材料;二是造出来地房子自身消耗地能源要少.从绿色环保建筑地趋势看,一般认为,无毒、无害、无污染地建材和饰材将是市场消费地热点,其中室内装饰材料要求更高,绿色观念更强.具体要求是:绿色墙材,如草墙纸,丝绸墙布等;绿色地材,如环保地毯、保健地板等;绿色板材,如环保型石膏板,在冷热水中浸泡48h不变形、不污染;绿色照明,通过科学设计,形成新型照明环境;绿色家俱,要求自然简单,保持原有木质花纹色彩,避免油漆污染.现在,世界各国已经兴起一股绿色环保建筑地热潮.我国也已非常重视生态、环保建筑地开发与建设.如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正在加紧建设我国首幢生态办公楼,它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再生能源,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空调,收集雨水再利用,全方位采取节能降耗技术,综合能耗为普通建筑地四分之一,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能耗地20%,室内环境优质,再生建材资源利用率60%.虽然我们现在并没有分专业,但是我认识到不管将来学习哪一专业,我们都应该注意一下几点:1.在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在以后地学习当中应该要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将所学地只是运用到身边地生活中以及用自己所学地知识能够认识分辨理解实际当中地相关设备及管道.2.放眼当今,展望未来,环保地喊声也越来越响.而我国地总能耗中,有1/3是建筑能耗,而在现有建筑中,95%多是高能耗建筑.可见建筑节能地重要性与紧迫性.因此在接下来地学习当中,要努力打好基础,为以后所要承担地节能环保任务做好储备.。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教学改革探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教学改革探索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知识与新技术更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态势,国家发出了“智能制造”“互联网+”等倡议,提出了教育改革方向以及新工科的概念。
目前,新工科的建设的方向也逐渐明确,建设理念也正在形成高度共识,最终目标是培养多元化、复合型、创新型卓越人才。
大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培养新工科背景下专业人才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建筑环境;能源应用;专业导论;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而实验教学也经历一个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
1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基情况《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在该专业课程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起着将基础知识、理论运用于专业领域的桥梁作用。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内容包括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经常面临的温度、湿度、压力、流速、流量、液位、热量、气体成分、噪音、放射性物质以及光照等参数的基测量原理及方法和测试结果的数值分析,是一个跨土木工程、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交叉性学科,既涉及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又有关多学科的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各种建筑环境检测技术是每一个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能力。
2专业导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1教学模式单一僵化该专业导论课程多以专业教师讲解结合PPT展示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大多数情况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少,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让学生感觉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课题团队之前对该课程的教学采用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偏向专而精,导致学生没有形成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整体认识;由于专业导论课程面向科一年级的新生,对于专业性强的内容学生理解又较为困难,学生难以掌握。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作用及其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策略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作用及其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策略摘要:从人类出现至今,土木工程学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就从未停止过,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其利用自然来建造居所的方法不断变化改良。
人们建造和使用的建筑物从最开始的洞穴、茅草屋、土工砌体等,一直发展到现代社会的高层建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形成,人们开始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人们不仅对建筑物的构造要求再也不是简单的防风避雨,还对建筑结构的美观、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在近现代以来,全球人民环保意识越来越重,因而建设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必须融入生态、绿色的理念,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作用;绿色建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采用宽泛大类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和交叉性很强的专业。
相较于其它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特别是当下发展进程中面临着如何设置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等问题。
其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原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育部门以拓宽专业口径及增强适应性为前提条件出台相应的文件,明确提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及建筑节能技术工程三者相合并形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1 绿色建筑的特征体现绿色建筑就其全生命周期的特点而言,绿色建筑相比其他任何建筑中在节能环保方面都占有相对突出的地位。
绿色建筑的设计将更加注重安全、环保、美观之间的综合整治,在其实际设计和施工阶段必须考虑建筑垃圾清理对环境的影响,还必须充分注重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因为绿色建筑物的建造直接影响着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为了有效地确保人们的健康生活,相关人员在进行设计建筑结构时要使用环保材料的应用设计理念来设计绿色建筑,从而为改进绿色建筑整体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绿色”建筑特征可以在自然环境和建筑结构建造之间的平衡中体现出来。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相关专业技术设计人员要结合自然环境设计与建筑工程之间的联系,进而达到实现自然生态环境和建筑结构建造之间的和谐和平衡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理工大学
题目:学科导论结课论文
-----我眼中的建环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年级:15级
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1班姓名:
学号: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对建筑节能、暖通空调以及楼宇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而促使本专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特别是在整个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气候、建筑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土木建筑行业的重大课题,促使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设备工程、建筑材料等专业形成一个新的交叉群体,互相交流、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科群的发展。
大学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应定位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发展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做一个真正有利于社会的大学生。
关键词:建环的认识大学认识创新人才
一、对建环专业的认识
1.什么是建环专业
1952年,同济大学招收了第一届建筑设备专科,学制两年,是暖通专业的雏形。
1953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在我国首批设立暖通专业,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并且同济大学在50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
1998年教育部将原来土建类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和“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专业合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2012年,在教育部最新的目录中,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部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建环专业在文革前仅有八所院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工学院(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由太原理工大学继承)、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及湖南大学,暖通界俗称“老八校”。
健康、能源、环境已成为现在倍受人类关注的三大主题,建环专业与这三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本专业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应用前景,目前建环专业是整个建筑工程专业里就业率最高的专业。
2.建环专业做什么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涉及本专业领域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参与系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能力。
首先,建筑环境的系统包括建筑的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
具体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设计工作,即建筑设计单位从事供暖、通风、制冷及空调设计;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建筑等方面设计;也可在制冷空调设备工程公司和设备制造企业从事建筑设备的设计和研发工作,还可以在市政部门等从事燃气供应设计。
从事概、预算等造价工作。
从事施工管理及组织工作。
从事工程监理工作。
从事监理工作。
从事建筑设备、制冷、空调设备等产品销售或售后服务等工作。
从事建筑能源环境模拟、评估和咨询的相关工作。
同时该专业可以报考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低温制冷、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城市环境与生态工程、建筑管理、热能与动力等学科的研究生。
3.建环专业学什么
由于本专业就业率高大部分毕业生更倾向于工作而不是考研,因此学校在教学上将“注册工程师”设定为学生主要培养方向。
专业基础课程设有:建筑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建筑概论、建筑环境学、自动控制原理等。
构建了以建筑环境学为学科主体理论课程的专业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设有:电工技术基础、暖通空调、建筑冷热源工程、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燃气输配、建筑节能原理、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等。
专业选修课分为涉及到了设计、施工预算及水电燃气等方面。
设计方面有:建筑设备工程制图与CAD,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施工、造价方面有建筑设备施工技术和建筑设备施工经济与组织;水、电、燃气方面有燃气供应,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工程;运行控制方面有建筑设备自动化。
贯穿了暖通空调、冷热源、燃气输配、建筑节能、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等各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技术措施和工程方法的课程体系,专业知识覆盖面较广,为工程师的培养提供保证。
4.建环专业的发展趋势
新世纪里,健康、能源、环境已成为倍受人类关注的三大主题,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这三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1/3左右,建筑能耗在我国总能耗中占了如此大的比例,自然的建筑节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建筑环境与设备在未来必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一个重大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均建筑面积也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建筑总量的迅速增加,对旧建筑的节能改造也大大增加,这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也加大了对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人才的需求。
综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拥有一个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结语
建环专业在整个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
我渐渐的了解了这个专业,知道此专业与祖国现代化建设联系紧密,另外此专业还是以节能作为前提的,慢慢的对这个专业产生了兴趣。
从成为建环专业中的一员开始,我就没有想过要去转专业,也没有想过未来要离开这个专业从事其他事情。
经过学习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科导论和认识实习课程,我更了解了这个专业,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也更坚定的学习好每一门课程,在未来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