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间绘画独特的造型语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民间绘画独特的造型语言

摘要:本篇论文着重从自然的空间与规律、精神层面的挖掘与感受、绘画的造型与构图、色彩的视觉与搭配等方面阐述了民间绘画的造型特点与表现方式。作者以物象与抽象的方式,从物质感觉与精神内涵的层面,总结与分析了民间绘画的造型特点,拓展了民间绘画的艺术空间,对民间绘画的创作、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造型;精神;构图;审美;视觉。

民间绘画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蕴涵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充分体现着劳动人民对生命的真情颂扬,对幸福信念和希望的热情追求。

民间绘画的造型是顺应了民间文化的观念、性质和特点而存在的,民间绘画文化观念同时决定了民间美术造型的面貌。大致来说,其造型的形式特征及方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特魅力,幽默、夸张的造型,喜庆、热烈的色彩,儿童般天真的“环行透视”,都为其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在那质朴,粗犷,纯真,清新的画面背后,洋溢着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淳朴的古风。独特的造型语言,活泼多彩的表现形式,更给机械时代的人们以心灵的抚慰,让人们怀念乡土的温暖,重新燃起对

家园故土的眷恋。

一、民间绘画打破自然规律的造型语言

人们常将民间绘画的造型方法概括为变形、夸张、打破时空、表现动感等形式,并且将民间绘画的造型与西方现代派的毕加索、马蒂斯相联系,实际上二者的造型观念有着天壤之别,老百姓常自豪到说:我爱画啥就画啥,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东西也可以画。在他们看来,画是“随心草”,各种造型并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而是一种主观的随意创造。劳动者不会用静止的眼睛去看物象,不仅能将一个物体的几个特征同时表现出来,还特别善于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几种不同事物,并将他们的特征在同一画面中进行综合表现,把物象之间所占有的时空体验尽情尽兴地整合起来。比如:老虎身上长着刀;老牛拉车可以两只蹄子走路,两只蹄子扶辕;打腰鼓的人三头六臂,七八条腿;把一个人从早到晚的劳动生活组织在一个画面空间里;把山前山后的动物,植物和人物形态都平铺在一个画面空间里,把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统一在一个画面空间里……

诚如庄子所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打破时空概念的营造方式,是通过对物象实际接触后所获取的多方面有表及里的感性理解,以平面的表现手法肯定下来,构成一种解决多维感受的特殊格局,为大千世界丰富多样的物象相通、相融、置换等等,开辟了和谐的、理想的

艺术空间。

二、民间绘画独特的精神内涵

祈祝平安,希冀美好,是人类共有的愿望,民间绘画的造型始终遵循着祈福求安的创作路线,蕴涵了传统民间文化的吉祥寓意。采用寓意手法,这是民间绘画最常用,也最易为大众接受的一种方法,它基本上可分为象征赋意、谐音组合和表号几种类型。比如,石榴和西瓜多籽,便被借用于“榴开百子”,“掰瓜露子”等题材中用于象征多子多福,传说中食蟠桃可长生不老,而松柏可生长千年,山岳历经沧桑而无损,白鹤常出现在神话中,因而民间绘画中常以松鹤延年,寿比南山和捧桃献桃来象征长寿;鸳鸯在鸟类中雄雌从不分离,故在许多民间美术中把它们成为爱情美满坚贞的象征;因虎以威风勇猛著称,故小孩子多穿虎头鞋,戴虎头帽,以示虎虎生气,为小孩子健康生长讨个好彩头。谐音即是利用汉语发音的特点,将读音相同或相似的字借用,以表吉利之意,如“连年(莲)有余(鱼)”,“福禄(鹿)双全”,“马上封侯(猴)”,“猫蝶富贵”中“猫蝶”谐音“耄耋”,牡丹象征富贵等等。组合是以字画组合来构成吉祥图象,例如,画五个蝠蝶来围绕“寿”字,以“五福捧寿”表达祝寿的美好愿望,而组合100个“寿”字构成“百寿图”也是如此。而作为民间绘画的主角形象常常借用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如:以传说中的八仙渡东海的故事而作“八仙过海”的

图样,以麻姑赴瑶池献灵芝酒为题的“麻姑献寿”,以武财神赵公明、关公的形象符号,因为这些故事多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老百姓对此耳熟能详,故这些造型形象都能受到群众的欢迎与喜爱。中国民间绘画以“福、禄、寿、喜、平安、富贵”等概念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充满吉祥寓意和美好祝愿的视觉造型语言。

三、民间美术独特的构图方式

从思想根源追溯,可以说中国民间绘画的造型体系是由人们观察生活、认识世界的哲学体系所决定的,中国哲学的“观象悟道”,就是观察的目的不在于模仿物象,而在于悟宇宙万物运动的本质规律。中国民间绘画在画面构图上表现出与西方写实主义迥然不同的构图方式。一种是环形透视,特点是不固定视点,视点在围绕对象作环形运动,因而能把对象的各个侧面及背面作全方位的展示,这种环形透视在传统民间美术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透明透视,描绘的对象内外重叠或前后重叠,互不遮挡。透过房屋的墙面可以看到屋内的景象,透过虎、牛的肚皮看到腹内的小仔等,墙背面或动物腹内的事物虽然一个视点看不到,但它是存在的。

西方绘画无论是尊重客观的传统美术造型体系,还是强调主观的现代美术造型体系,都仍然是模拟自然。而民间绘画之所以能突破透视规律的局限,在于民间绘画抛开了自

然对象的实体真实,即立体的、占有一定空间的真实,是以全部感性与理性的认识来综合表现对象,观看的真实已让位于观念的真实,客体形象的真实已让位于心像的真实。

四、民间绘画独特的色彩感染力

中国古代先民曾从自然万象有规律的色彩变换中获得了五种基本色相,即:青、赤、黄、白、黑,并体会到这五种色与当时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厉害关系。所以,将这五种感性的视觉色相进行了理性阐述:“青,生也。象物生时之色;赤,赫也,太阳之色也;黄,晃也,晃晃日光之上色也;白,启也,如冰启时之色也;黑,晦也,如晦暝之色也”。五色被视作特别观念的指代,后又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与发展,五色与五行(水、火、木、金、土)、五时(春、夏、秋、冬、长夏)、五方(东、南、西、北、中)、五性(智、礼、仁、义、信)、五气(寒、热、风、燥、湿)成为构架世界秩序的整体系统,即丰富又稳定。在民间绘画的设色运筹中,色彩被转换成一致逻辑推理方式和思维认知图式,是“心象”的印证。其次,民间绘画用色在不违背色彩文化的象征寓意的同时,又特别讲究色彩的视觉美感,极其重视色彩的视觉心理效果。民间画作者是通过色相所产生的联想和大众化心理情感的要求来选择使用的色彩,根据老百姓生活态度、价值标准、审美情趣,把用色经验编汇成浅显又深刻的色彩口诀:“红红绿绿,图个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