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作业考核

合集下载

北语20秋《教育学》作业4【标准答案】

北语20秋《教育学》作业4【标准答案】

北语20秋《教育学》作业4【标准答案】
20秋《教育学》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总结出学习的三条定律: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华生
答案:B
2.用于选拔和鉴定分等的测验,应具有较高的(),即能最大限度地区分或鉴别出学生个体在所测量的品质或属性上的水平差异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答案:C
3.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发展水平决定的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军事
答案:B
4.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答案:C
5.()是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说明某一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将学生分类排队
A.标准参照测验
B.常模参照测验
C.标准化成绩测验
D.客观测验
答案:B
6.科学研究的(),实质上是科学从业余变为职业的过程。

学校为其提供了理想的母体
A.法制化
B.系统化
C.体制化。

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8月课程考试《教育学》作业考核试题

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8月课程考试《教育学》作业考核试题

《教育学》期末考试答题纸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注意:全卷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不得分!三、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20分,共计60分)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备课。

(1)研读课标读“前言”,把握基本方向。

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2)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的内容包括: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知识结构和特征,所涉及的技能、方法和能力,所包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要求以及重难点和关键点。

(3)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备课的关键工作。

就一节课而言,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考虑以下这些问题: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②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③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

(4)设计教案包括:①思路设计。

②活动设计。

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也是教师驾驭课堂的前提。

因此,做好充分合理的备课是一名合格教师的技能。

首先,明确授课内容,梳理知识点,思考如何将每个知识点自然地衔接起来,做到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明确教学重难点,重点思考如何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要明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前做好学情分析,适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知识点,根据学生的情况充分考虑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最后,撰写一份详细的教案,尤其对于新手教师来说,教案对教师掌控课堂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将一些创新的导入和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案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好课前准备,努力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设计教案的经验与技巧,坚持创新,在提高自我专业素养的道路上,不断拓宽知识,终身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反思型、专家型教师。

2.结合实际论述教学的基本原则。

1 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利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基本要求提出依据:直观性原则是根据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结合我国优秀的教育经验,教育目的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提出来的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重视运用语言直观语言直观2 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基本要求提出依据:启发性原则是根据教与学相统一的教学原则,结合我国优秀的教育经验,教育目的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提出来的贯彻要求: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景,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3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牢固,熟练的掌握所学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基本要求提出依据:巩固性原则是根据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结合我国优秀的教育经验,教育目的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提出来的贯彻原则: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抓好学生的复习环节和运用环节;教学生复习和记忆的方法4 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本要求提出依据:循序渐进原则是根据学生的认识活动规律,教材本身的逻辑体系,结合我国优秀的教育经验,教育目的和青少年成长特点提出来的贯彻要求: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系统性的同时抓住重点难点进行教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5 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基本要求依据:因材施教原则是根据我国优秀的教育经验,教育目的和青少年成长特点提出来的贯彻要求:了解学生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特长;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是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真正学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李剑萍 魏薇主编)第3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教育学》(李剑萍 魏薇主编)第3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教育学》第3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第六、七、八章)一、判断题:第 1 题:教学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

(错)177第 2 题:教学活动是通过上课完成的。

(错)177第 3 题:学生获取的知识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

(错)204第 4 题:教学原则是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对)210第 5 题:方法服务于内容。

(对)第 6 题:小班化教学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形式。

(错)239第7 题:教师本人的素养和条件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决定性因素。

(错)233第8 题:在班级授课制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学习。

(对)238二、填空题:第 1 题: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178第 2 题:(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179第 3 题: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的过程。

192第 4 题:在教学中,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否获得较好的智能发展,还取决于(认知活动)的方式性质。

第 5 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203第 6 题: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27 第7 题: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撰写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

237第8 题: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241第9 题: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把课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种课型。

第10 题:(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10三、问答题:第 1 题:简述应如何理解教学的教育性?201-202答:所谓教学的教育性,是指教学活动必然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这是经过长期教育实践和教学理论研究而总结出的一条基本教学规律,是对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二者之间关系的正确揭示。

其一、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

《教育学》作业

《教育学》作业

《教育学》作业19秋《教育学》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1967年,()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即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强调通过信息反馈以改进教育过程A. 桑代克B. 斯克瑞文C. 布鲁纳D. 泰勒答案:B V:131‘9666’29062.著名教育学者哈格里夫斯在《人际关系与教师》中将教师在教室中的角色分为三种类型,其中( )型教师喜欢“驱使”学生学习A. 驯狮B. 娱乐C. 浪漫D. 消耗答案:A3.形式型教学策略有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三种类型A. 大班教学B. 小班教学C. 个别教学D. 分层次教学答案:C4.教育的( )功能是教育,主要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功能。

它是指高等学校按照其最高的价值目标和理想,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作出肯定性和否定性的评价A. 文化的传承B. 文化的选择C. 文化批判D. 文化创新答案:C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 内容改革B. 方法改革C. 课程改革D. 途径改革答案:C6.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三种基本方式A. 讲述、讲解、讲读B. 讲述、讲读、讲演C. 讲读、讲解、讲演D. 讲述、讲解、讲演答案:D7.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是()A. 国家的教育投资B. 社会集资C. 学生缴纳的学杂费D. 企业的教育投资答案:A8.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A. 奥苏贝尔B. 罗杰斯C. 布鲁纳D. 赫尔巴特答案:C9.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发展水平决定的A. 政治B. 经济D. 军事答案:B10.智力测验属于()A. 常模参照B. 成长参照C. 标准参照D. 能力参照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教育机会均等是指( )A. 每个人有均等的入学机会B. 在教育过程中有均等的对待C. 有均等的学业成功机会D. 所有人都可进入一流的学校接受教育答案:ABC2.国内外因材施教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A. 按学生的成绩分班B. 按学生智力分组C. 按学习内容分组D. 双重进度教学答案:ABCD3.教师专业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 )和专业态度A. 专业意识B. 专业知识C. 专业品质D. 专业技能答案:ABCD4.学生文化的特征有( )A. 过渡性B. 非正式性D. 互补性5.教学模式是由()和评价方法构成的A. 理论依据B. 目标C. 操作条件D. 活动程序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现代教育评价的主体日趋多元化()答案:正确2.学生文化主要是受其身体和心理成熟程度的影响,成人以及成人文化对其没有任何影响( ) 答案:错误3.暗示教学法指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教育学》作业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教育学》作业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教育学》作业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作业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1. 前言本形成性考核册是为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的教育学课程设计的。

通过这份考核册,学员可以全面了解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完成相关的作业任务。

2. 目标和目的本考核册的目标是帮助学员全面理解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学员的教育学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学员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

具体目的包括:- 帮助学员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培养学员的教育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学员的教育实践能力。

3. 考核方式和标准教育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个人作业、小组讨论和综合评价。

3.1 个人作业个人作业旨在考查学员对教育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员需要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题目,独立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并按要求提交作业报告。

个人作业的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创意性。

3.2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学员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学员将分成小组,共同讨论教育学课程相关的问题,并结合研究材料和案例进行分析和解答。

小组讨论的评价标准包括参与度、讨论质量和团队合作能力。

3.3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旨在综合考察学员对教育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学员将参加期末考试或完成综合论文等综合评价任务。

综合评价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4. 研究支持和资源为了帮助学员顺利完成教育学课程的研究和作业任务,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提供以下研究支持和资源:- 教材和研究指南:学员可以根据教学大纲使用指定的教材和研究指南,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并完成作业任务。

- 在线研究平台:学员可以通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提供的在线研究平台,获取课程相关资料和交流讨论。

- 教师支持:教师将定期组织线上或线下的讲座、讨论和答疑活动,指导学员进行研究和作业完成。

5. 总结教育学作业形成性考核册旨在为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的教育学课程提供全面的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

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教育学》作业及答案一、填空题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课程。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本体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结构。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教学艺术。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 智育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这种课程就是__学科课程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素质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这条教学原则是__因材施教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教学模式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教学评价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卫生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_课程计划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教育。

《教育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

《教育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

《教育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教育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一、选择题1.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教育的发展规律B.教育的具体方法C.教育的管理模式D.教育的资源配置答案:A2.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学的基本理论?A.行为主义理论B.认知发展理论C.社会建构主义理论D.功能主义理论答案:D3.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指什么?A.教师和学生B.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C.课程和教材D.教育资源配置答案:B4.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A.比较教育学B.语言教育学C.课程与教学论D.心理学答案:D5.教育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B.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C.教育应该服务于经济发展D.教育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答案:A二、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规律、原则、方法和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形式、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教育学的特点是理论性强,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实践性强,注重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改进,研究方法多样,既包括实证研究也包括理论推理。

2.什么是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请列举几种基本理论并进行简要介绍。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是指教育学的核心和基础理论。

主要包括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等。

其中,认知发展理论是指通过认知活动和思维发展来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社会互动过程。

行为主义理论将学习看作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反应的联系和转化过程。

3.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个体的教育发展、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教育的社会背景与环境等。

具体来说,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涉及到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评价和教育的制度等方面。

4.请简要介绍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内容。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包括比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

教育学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学期末作业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学校:专业:报名时间:姓名: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8分,共40分)1.教育决定社会发展。

答:错误。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指导下,认真考察了教育在社会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发现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上,并非教育决定社会的发展,而是社会发展决定教育。

教育总是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是由社会生活条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不仅教育的发生、发展,教育的性质,教育的宗旨和目的,甚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都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且这种决定不是谁发明的,是自人类社会产生起就存在的。

2.只有不好的教育,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答:错误。

教育固然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对人的发展绝不是无能的,但人的发展受制于于诸多因素,教育并不是万能的。

3.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答:错误。

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教育的出发点不是人。

教育应该从社会和个人的共同需要出发。

4.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

答:正确。

教师的素质对于教育质量提高是根本与关键。

教师是受过专门培养的教育专职人员,他受社会的委托来培养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

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于人的培养是最根本的。

5.“减负”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减少课程门类,少留或不留作业;少考或不考试。

答:错误。

减负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减负同留作业和考试并不是对立的和矛盾的。

二、论述(每题20分,共60分)1.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答: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育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学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学期末作业考核

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 期末作业考核总分值:40分论述分析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试论我国根底教育中的所谓“差生〞问题。

答:“差生〞问题是我国根底教育不容无视的一个大问题。

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到达根本教育要求,德智体整体开展水平较差或开展不平衡的学生。

我们这里的差等生不包括身心方面有残疾的学生。

差等生各有不同的表现方面,或学业不佳,或品德不良,或各个方面都差。

但概括起来,差等生也有共性特点: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业差;散漫,组织性纪律性差;吃不得辛苦,意志力差;管不住自己的不良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上进心,自信心差、社会理想差。

当然,也有个别的学生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思想品德差。

有一类学生常被称为“差生〞,指学习成绩常不及格,行为表现常犯错误的学生,由于论述的需要,本文所指差生仅限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学习成绩差,形成原因很多,本文仅限于讨论学校教育和社会的原因。

近年来,“差生〞又改称为“后进生〞、“学困生〞、“潜能生〞“落后生〞、“个别生〞。

但这些称呼多见于媒体、文件等正式严肃的语境,而在私下随意的语境中还是呼之以“差生〞。

甚至在很严肃的场合中也用“差生〞称呼,本文中“差生〞概念仅为论述方便所借用,不代表笔者对这类学生的态度。

差生这一称谓所指代的群体,在各级各类的学校,都或多或少存在。

这是一个在社会让各界人士侧目的群体,差生等于无用,或者至少接近于无用,几乎成为社会的共识,甚至成为差生们的自我认知。

无论单元考试调研考试分班考试摸底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因为考试成绩差,排名靠后,他们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都在遭受形式不同程度不同的歧视、无视,甚至打击。

二、“差生〞之差在教育1、差生是考〔考试〕出来的考试成绩都概无例外地是衡量教师和学生优劣的标尺,教师的职称、工资、奖金和上岗下岗,学生的上重点学校上重点班还是上普通学校上普通班,能不能升学,能不能取得毕业书,能不能参加少先队共青团共产党组织,能不能评为优秀等,都要用考试成绩来说话。

教育学离线作业考核

教育学离线作业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8分,共40分)1、教育决定社会发展。

错误。

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只有不好的教育,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错误。

教育固然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对人的发展决不是无能的。

但人的发展受自约于诸多因素,教育不是万能的。

3、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错误。

教育的对象是人这是对的。

但教育应该着眼于社会和个人的培养才是最根本的。

4、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

正确。

教师的素质对于教育质量提高是根本与关键。

教师是受过专门培养的教育专职人员,他受社会的委托来培养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

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于人的培养是最根本的。

5、“减负”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减少课程门类,少留或不留作业;少考或不考试。

错误。

减负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减负同留作业和考试并不是对立的和矛盾的。

二、论述(每题20分,共60分)1、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答: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一般说来,从教育同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来看,教育就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答:通过学习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的理解和认识,我认为教师专业素养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专业知识。

包括有:学科知识、将学科知识转化为适当的教学活动所需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课堂管理与组织的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习者的知识、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

⑵专业技能。

包括有: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课堂管理、与学生交流并对学生提出建议、评价学生的学习与行为、接受外来的建议并发展专业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答:目标: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基本走向: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二、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五、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七、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2、学生为什么必须要接受教育?答:学生接受教育首先是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统一;社会需要其未来社会成员都是理想的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个人也需要适应社会从而在社会中获得理想的发展;学生是未完成的社会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但不是培养“世界公民”。

答:正确。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球村的时代,教育培养人必须要具有国际的视野,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必然要求。

但在今天的时代里,还存在国与国的竞争和差别,还存在阶级和利益的冲突。

教育还必须主要为本民族和本阶级服务。

倡导培养“世界公民”是不正确的。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答:正确。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是科学,人类继承和掌握科学的最基本方式是教育。

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思考的能力和劳动的能力,而提升这两种能力的是生产力水平、是科学。

如果人类放弃教育,将一步倒退到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从人的本质角度讲,就是想低级动物的倒退。

所以,从人的本质角度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三、论述下列问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实现条件。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从广义上说,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和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这是因为:第一,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它能根据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第二,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良好的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地投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内,使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地进行。

同时,学校教育又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既考虑了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这样就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第三。

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的。

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它是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又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

因而,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影响人的条件都要有效。

第四,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有意识地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身心成长的方面发展。

教师通过有意识地鼓励神经类型弱、反应迟缓、胆怯、积极主动性差的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回答提问,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变得活泼、主动。

第五,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它能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那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因素。

学校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以使他们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可见,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

正因如此,有人提出了"教育万能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

17世纪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18世纪德国的思想家康德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教育万能论”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对认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但是,把教育视为人的发展的决定因素,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因为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教育决定的,而是各种条件综合作用和人的多方面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只是相比较而言的。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相应的生理前提,没有环境的积极配合,没有社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教育要发挥它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能的。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

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

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

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

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

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

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

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3岁少年奇奇(化名)由于在校打架等问题受到老师的处理。

老师的做法是,让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就“要不要奇奇继续留校读书”的问题进行表决。

由于没能够通过表决,奇奇的父亲只好给孩子另外找了一所学校去上学。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答:在小学教学工作中打架这样的事情经常见,不知道奇奇打架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如果不严重,老师这样做的确有些不妥,这样可能会严重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奇奇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老师私下找奇奇沟通谈心也许效果会好些。

如果问题很严重假设:老师为什么让全班投票,也许奇奇经常欺负班里的同学,经过很多次教育也没有改观。

给班里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

这样我认为老师应该把问题反映到学校主管部门,学校出面解决这个问题。

是让学生留还是走应该由学校决定,让班里的学生投票这样,奇奇心理会认为自己已经成为班里的公敌,心里也许会有更大的扭曲。

总之,班里公开选举三好学生,班干部等等好的方面的事情应该大力提倡,对于批评教育这种事情,毕竟针对还是一个孩子,没必要去让他承受这么大的挫折,和心理打击。

2、某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说“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

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聪明的儿子。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答:读书乃上为国家,下为自己。

该教师观点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将“私”与“公”对立了起来,没有让自我从我个人扩展到更宽泛的大我,在“学生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与“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之间没有贯通的可能。

不过,我们应该辩证的看问题。

“读书就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充实、美好。

”这是完全正确的,这话是带有一定的“功利”--为了增强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从而有一个美好的个人生活……读书就是为了使我们的谋生能力更强,使我们短暂的人生更加完美、充实。

这是合情合理的,完全是利党、利国、利民的事情,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

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针对性、实效性差的原因就在这里--我们的教育总是习惯从成人的自我感觉出发,脱离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成长的实际,甚至脱离现实生活实际,脱离常人的思维方式,从而违背教育规律,导致教育的低效和无效。

主要表现为:1.脱离中小学生实际的教育目标的盲目攀高。

我们过去的道德教育,总是一味地拔高,对公民的道德要求超出了一般人在生活中可以达到的高度,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也是超出了儿童少年可以接受和达到的程度。

我们以为把口号喊得越高、越响,就越能鼓舞人、打动人;无论什么事情,越不考虑自己就越是显得高尚。

同时还以为将一些选定好的高、大、全“标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不加分析地、不看具体情况地、盲目地让学生学习、模仿,以为对学生要求越高,就越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远大理想。

其实这种大人们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并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

我们知道,一个人对做某件事情的动力,首先来自于个人的真实体验和需求,而不是抽象的、冠冕堂皇的、没有具体意义的空目标。

儿童认识事物,是从他熟悉的生活经验、他能理解的浅显小道理开始的,是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到远、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而不是相反。

而在这件事上,强行让一个儿童去理解和接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意义,就犯了由深到浅、由远到近,由抽象到形象的错误,这种教育方法,孩子们除了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说(背)出这句话以外,是不会有实质性理解的,因此也谈不上形成真正的、持续的学习动力,也就不会如你想像的那样,“人人只要有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就会发愤学习”。

再说,人是应该有崇高的理想,但理想的起点应该是普通和平凡,没有普通和平凡,“崇高”就成了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我们教育孩子应该首先是做一个普通人,要从普通和平凡做起,培养基本的文明习惯和社会公德,要让他在成长、体验及对老师启迪的思考中逐步确立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由成人去代替孩子,或去强迫孩子树立崇高理想。

对孩子要求的盲目攀高及强制,不但没能让孩子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反而使孩子在学会说大话、假话、空话、套话的同时,形成双重人格,以及在成长中面对许许多多具体的人生选择时迷失方向,这是十分有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