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的部分撰写技巧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笔者和大家分享的是科技论文的部分撰写技巧。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究竟为什么发表科技论文呢?这倒值得说一说。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小学的课本上有一个“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在世界科技史上有阿基米德洗澡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几乎一样的故事,前一个历经岁月而停留在文化的层次上,作为课文,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的聪明榜样,而后一个成为科学殿堂中闪闪发光的明珠,作为科学定律无时无刻不在造福人类。的确,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放到科学的殿堂之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曹冲和阿基米德之间,只有一步之遥,这就是“抽象思维”。
遗憾的是,眼下有相当一部分科技论文的作者,至今把自己的工作停留在“曹冲称象”的水平上。改变这种文化是当务之急。这样说来,从自己科研的成果中,发现科学的、工程的、技术的规律,这才是我们发表科技论文的重要初衷之一。
当我们谈到发表科技论文的时候,许多人会有一种活思想——“我有什么好写的呢?”产生这种思想是很容易的,因为你做实验很累,你做研究很费劲,你给病人看病忙得都没有休息时间,因为你还不知道刚刚得到的结果是否到了可以被发表、允许发表的程度。但无论我们喜欢与否,将研究数据和相关事实公布出来都是科学研究走向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科学共同体中,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就是看有没有研究成果,多数时候这就意味着科技论文被同行专家审核通过并且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有的时候,你的确想到了把前一个实验的结果写出来发表,但只是下一个实验看起来马上就要做完,其结果可能更好,你就犹豫了。实际情况是,无论你的研究做得多么好,无论你的下一篇论文多么重要,在多数专业和领域中,成功取决于你已经发表了什么。
首先我们谈谈科技论文撰写技巧之实验部分。写了一篇好文章却没得到发表,你有过这种痛苦经历吗?实验部分的写作,可能是整个手稿中最好写的部分——写下你做了什么,你用了多少试剂,你让它混合了多久,然后嘿,就像变了戏法似的,你就写好了你的实验部分。尽管它写起来容易,但你仍然可以做一些事情使得你的实验部分更加易懂。不要忘了,这是你文中提出的所有想法的证据,并且也许有人将会使用或尝试重现你的方法。因此,清晰和良好的表达会很有帮助。
两个要点就是避免重复和在展示数据时保持格式一致。一再声明反应条件、试剂使用量、分析技术并不给文章添色反而让人很难找到重点。在实验章节开头的“general”部分概述一般步骤、分析技术以及其他相关细节是一个避免不必要重复的好方法。审稿人往往会质疑或突出实验数据的不一致,你一定要事先深入检查,实际上那可能仅仅是误写或是你整理稿件时漏改了。因此,在提交之前请清晰地展示你的数据并进行彻底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修改和复审。
接下来我们谈谈科技论文撰写技巧之参考文献部分。像实验部分一样,参考文献部分写起来比较简单,但你可以做一些小事情来让它更易阅读。当你为引言部分列参考文献时,有一个小技巧——只引用最相关的文献或一些论述详尽的综述。你可能没想到这一点,但这样做可以向编辑和审稿人展示你对研究领域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并且了解重点是什么。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若你作如下陈述“C–Hactiv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recent years [1]”,然后在参考文献1 给出25 个不同的C-H 活化的例子,这种做法并不是非常有用。如非必要,一些泛泛的陈述对促进所讨论概念的理解是十分有限的,最好能避免。
优秀的文献管理软件会对参考文献部分有很大帮助。一款优秀的文献管理程序可以确保文献序号的连续性,可以让你针对不同的期刊应用不同的样式,还可以自动更新参考文献信息,避免造成混淆。有一些文献管理软件是以网络应用程序形式存在的,很值得研究。
最后,请确保你的参考文献部分是最新的。一份参考文献如果没有收录很多最近发表的文章,等同于告诉编辑或审稿人两件事:1,此研究领域已经不再流行;2,此作者对最新的文献著作没有很好的了解。如果你能这么考虑问题,那么你会意识到文章的参考文献部分对审稿结果的影响比你想象的更大!
然后我们谈谈科技论文撰写技巧之结果部分。论文结果为何总要先描述基线情况?我们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接受临床研究中大家遇到方方面面问题的咨询工作。在谈到统计分析思路时,我们总是会说,首先你应该把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既往史、疾病严重程度、伴随疾病等先描述一下展现给读者。其实用一句话讲就是要描述基线情况。
对于刚起步开展临床研究的同学们来说,很有可能是因为看到大多数文献都要做基线情况描述这一步,所以就随大流做了这个分析工作;也有可能是听导师、师兄师姐的建议,先
做了个基线描述,但更多的人会忽略这个工作。
下面我和大家聊聊自己对基线描述的一点认识。通过描述基线情况让读者「认识」研究对象,论文是展示研究成果的窗口,是和医学同行们交流的平台。论文中的统计分析实际上是用数据来告诉大家你的研究结果,同时请大家推广应用。发表的文章多了,大家在临床疾病诊疗上都参考你的研究结果时,你就成了学霸大牛。所以在展示研究最精彩的结果之前,你得先告诉读者你的研究结果究竟是在怎样一群人中得到的。
如何快速准确的告诉读者你的研究对象的情况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借用数据为全体研究对象画出大致轮廓,这就是基线描述。看到这儿可能会有细心的朋友撇嘴:写清楚研究对象入选、排除标准不就可以了么?为什么非要描述基线。这种想法有一定道理,研究对象的入、排标准确实能帮助读者认识研究对象的大致样子。
但是,入、排标准仅仅是选择研究对象时限制而已,并不代表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举个不恰当的例子,NEJM上刊出一个学界大牛做的RCT研究,研究设计很严谨1760405151科技论文发表扣.研究质量很好,它的入、排标准中研究对象可是是18-85 岁的某病患者。可是从它的基线情况描述看来,全部的研究对象均在70 岁以下。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经良好设计和实施的RCT 研究结果您放心应用到自己70-85 岁患者上么?我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否,不愿意把这个结果应用在自己高龄的患者中。虽然根据这个研究者的入、排标准研究对象应该涵盖70-85 的人群,但是由于我们在基线描述中发现了真实的研究对象都是70 以下,所以我们会做出这样的临床决策。总结一下,仅仅依赖研究的入、排标准就认为可以深入了解了研究对象情况是不对的;真实认识、了解、掌握研究对象的轮廓还是要靠基线描述,用数字说话。
再多说一点有趣的事儿,笔者在审稿时有时还是会遇到入、排标准说明要选择重症患者,而从基线描述看研究对象明明混有轻症患者的情况。可见作为作者应该恪尽职守,把研究对象的基线情况展示给大家;作为读者则应该认真阅读结果部分的基线情况描述,才能深入认识研究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意义。
如果存在分组,通过基线情况评价组间可比性。由于大量的临床研究会根据患者特征的不同或者接受干预措施的不同,把研究对象划分为若干组。阅读这类文献的时候我们最常看到的结果部分的第一张表是不同组间研究对象基线情况的描述。这个表起什么作用呢?在我看来,这样分组列出基线情况数据的表其实是让读者判断一下不同组的研究对象在研究开始前(给予干预前,除了研究特征外)到底有「像」。
举个例子,在临床治疗性研究中,通过分组的基线描述我们可以判断各分组研究对象的相似性,我们当然希望不同治疗组的研究对象越「像」越好,这样我们得到的不同组疗效的差别就很可能是由于治疗方案不同造成的。也就是说,分组的基线情况描述能帮助我们判断组间的可比性,各分组患者基线情况越接近,组间可比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