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827交通规划(交通工程学)2013--2019年考研真题试卷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历年考研试题整合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历年考研试题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c0976735caaedd3383c4d36c.png)
部分真题版一、 选择题1. 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发生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外,若干现状还未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需求预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a 重力模型法b 弗雷特法c 平均增长率法d 均衡增长率法2. 某双向两车道公路,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五月份月变系数为0.98,星期二的日变系数为0.97,设计小时系数为0.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双向需修成__。
a 二车道b 四车道c 六车道d 八车道3. 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统计分析可用__来描述。
a 二项分布b 负指数分布c 泊松分布d 负二项分布4. 一批驾驶员按一试车方案各以同一速度沿道路驾车行驶,分别用雷达测速计和在道路上行驶的行程时间记录,两种方法计算各自的车速及平均车速。
如对所有车辆行驶的速度由车上经校正的示速表表明并不一样,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__。
a 两种方法所得的平均车速相同 b. 前者大于后者c. 前者小于后者d.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5. 交通标志设计的三要素是__。
a. 颜色、形状、图案b. 相位、周期、绿信比c. 流量、速度、密度d. 颜色、形状、图符6. 实际停放车累积次数与车位容量之比称为__。
a. 停车密度b. 停放车指数c. 停放周转率d. 停放饱和度7、 车头时距分布可以用___拟合。
a. 负指数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负二项分布8、 对同一道路交通条件而言,基本通行能力(C 基)、可能通行能力(N 可)与实用通行能力(N实)之间的关系。
a. N 可>N 基>N 实b. N 可>N 实>N 基c. N 基>N 可>N 实d. N 基>N 实>N 可9、 ITS 是指________。
a.交通需求管理b. 交通系统管理c. 交通管理d. 智能运输系统10、时间平均车速(t V )与空间平均车均(s V )的关系为_______。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f9a3c3a58da0116c1749ea.png)
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51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1992年:一.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
(15分)二.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三.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20分)四.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15分)五.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
(15分)六.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
(20分)1993年: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
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
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
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
车种比例,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2.65秒。
信号灯周期为125秒;绿灯时间,东西向为70秒,南北向为50秒。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359c933968011ca30091a3.png)
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51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1992年:一.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
(15分)二.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三.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20分)四.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15分)五.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
(15分)六.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
(20分)1993年: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
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
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
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
车种比例,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秒。
信号灯周期为125秒;绿灯时间,东西向为70秒,南北向为50秒。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ff098bb9f3f90f77c61b58.png)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51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1992年:一.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
(15分)二.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三.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20分)四.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15分)五.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
(15分) 六.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
(20分)1993年: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
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
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
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
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64de54e518964bcf847ca5.png)
的车辆数。
2、立体视觉是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感知能力。
3、车头间距是指一条车道上前后相邻车辆之间的距离,用车辆上有代表性的点来测量,如前保险杠或前轮。
4、道路通行能力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
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
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
5、设计速度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设计速度是道路线形的几何设计中使用的参考速度。
6、信号相位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信号相位。
7、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8、汽车制动性能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和在长下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以及汽车在一定坡道上能长时间停住不动的驻车制动性能。
9、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过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10、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4)社会性;(5)超前性;(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1)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道路交通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或行人)的能力;2)交通量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通过的或期望(预测)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而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当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或等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停滞现象。
829 交通工程学-2020-A卷-答案
![829 交通工程学-2020-A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5e96825a8102d276a22fec.png)
答:不一定。
(2`)1)设有停车或让路标志的交叉口的交通量接近其通行能力时,车流就会不畅而大大增加车辆的停车和延误,尤其是次要道路上的车辆。
此时,设置交通信号灯,可改善次要道路上的通车,从而提高整个交叉口通行效率。
另外设置交通信号灯还能够使不同方向的交通流在时间上分离,增强交叉口的安全性。
(4`)2)如果交通量未达到设置信号灯的标准时,不合理的改成信号灯控制就会适得其反。
在设有停车或让路标志的交叉口,主路是畅通无阻的,因此,主路延误很少,如果流量很小的情况下改为信号灯,则要为少量的次要道路车辆放绿灯,势必给主路车辆增加很多不必要的红灯,从而产生大量的延误。
而在次路上,由于车少,有时候亮着绿灯而无车通过,造成资源浪费。
并且信号灯的设置不合理也会产生更多的交通事故。
由于主路上驾驶人遇红灯而停车,但他在相当长时间内并未看到次要道路上有车通行,就往往无意或故意地闯红灯,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4`)三、计算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已知速度与密度的关系V =88-1.6K ,求:(1)自由流速度和阻塞密度;(2)给出流量-速度、流量-密度关系式;(3)确定最大流量;(4)绘出速度-密度、流量-速度、流量-密度曲线并指出拥挤区。
解:(1)V =88-1.6K ,当K =0,V f =88km/h ,当V =0,K j =55v/km (4`)(2)速度和密度的关系式为:)551(88)1(K K K V V j f -=-=(4`)流量和密度:)551(88K K V K Q -=⋅= 流量和速度:)88(552V V V K Q -=⋅= (3)8855*44)44(8855)88(55222+--=-=⋅=V V V V K Q (2`) 当V =44,Q 最大,Q m =44*27.5=1210veh(4)速度-密度,流量-速度,流量-密度曲线见图1。
(6`)图1 流量,速度以及密度三者关系图由上图可知,当K =0时,V =V f ,即在交通量很小的情况下,车辆可以自由速度行驶,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密度逐渐增加,车速逐渐减小,当流量增加到最大流量Q m 后,车速和交通量会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直至减小到0。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历年考研试题整合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历年考研试题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c0976735caaedd3383c4d36c.png)
部分真题版一、 选择题1. 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发生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外,若干现状还未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需求预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a 重力模型法b 弗雷特法c 平均增长率法d 均衡增长率法2. 某双向两车道公路,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五月份月变系数为0.98,星期二的日变系数为0.97,设计小时系数为0.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双向需修成__。
a 二车道b 四车道c 六车道d 八车道3. 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统计分析可用__来描述。
a 二项分布b 负指数分布c 泊松分布d 负二项分布4. 一批驾驶员按一试车方案各以同一速度沿道路驾车行驶,分别用雷达测速计和在道路上行驶的行程时间记录,两种方法计算各自的车速及平均车速。
如对所有车辆行驶的速度由车上经校正的示速表表明并不一样,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__。
a 两种方法所得的平均车速相同 b. 前者大于后者c. 前者小于后者d.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5. 交通标志设计的三要素是__。
a. 颜色、形状、图案b. 相位、周期、绿信比c. 流量、速度、密度d. 颜色、形状、图符6. 实际停放车累积次数与车位容量之比称为__。
a. 停车密度b. 停放车指数c. 停放周转率d. 停放饱和度7、 车头时距分布可以用___拟合。
a. 负指数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负二项分布8、 对同一道路交通条件而言,基本通行能力(C 基)、可能通行能力(N 可)与实用通行能力(N实)之间的关系。
a. N 可>N 基>N 实b. N 可>N 实>N 基c. N 基>N 可>N 实d. N 基>N 实>N 可9、 ITS 是指________。
a.交通需求管理b. 交通系统管理c. 交通管理d. 智能运输系统10、时间平均车速(t V )与空间平均车均(s V )的关系为_______。
华东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学》复习题
![华东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625241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8.png)
华东交通⼤学《交通⼯程学》复习题华东交通⼤学《交通⼯程学原理》练习题第⼀章绪论1、什么是交通⼯程学?交通⼯程学主要研究哪⼏个⽅⾯?2、我国⽬前的交通⼯程进展情况如何?从现状和国外交通⼯程的发展进程来看,你认为我国交通的发展⽅向应如何?第⼆章⼈、车的交通特性分析1、为什么要研究交通特性?⼀般包括哪些特性?这些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2、感觉和知觉的差异。
3、驾驶员在交通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职责是什么?驾驶员的交通⾏为及⼼理特性如何?4、驾驶员的哪些个性特征可以影响到驾驶⾏为?其影响如何?5、交通设施(设计。
)中哪些情况考虑了驾驶员(⾏⼈或者乘客。
)的交通特性?举例说明。
6、疲劳驾驶、饮酒与驾驶的危害。
第三章交通量调查1、交通量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表达?有何⽤途?2、什么叫⾼峰⼩时系数?如何计算确定?有何⽤途?3、何谓车辆换算系数?路段和交叉⼝该系数是否相同?你认为应如何求算较合理?4、试述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
5、何谓第三⼗位⼩时交通量?有什么意义及⽤途?6、某双向道路,两个⽅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时和600辆/⼩时,该道路的⽅向不均匀系数K d应为_______a、40%b、60%c、50%d、66.7%7、、某双向两车道乡间公路,2012年3⽉20⽇测得三⽉份星期⼀平均⽇交通量为15800辆/⽇,⽉变系数为0.96,星期⼀的⽇变系数为0.97,第30位⼩时系数为12.5%,⽅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能⼒取800辆/⼩时,则该公路需________a、不需扩建b、⾄少修建4车道c、⾄少修建3车道d、⾄少修建5车道8、表为城市观测站与研究周交通量变化系数和⽉变系数记录的交通量,试由这些数据计算周变系数、⽉变系数值9、试述流动车法的基本原理、适⽤范围、测定⽅法10、交通量调查有哪些⽅法?各有何优、缺点?11、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的类型如何选定?如何设置?12、在编制《南昌某⼩区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时,对解放西路/上海南路交叉⼝进⾏了交通调查,调查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据表完成该交叉⼝的流量流向图。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fc35f51192e45361166f55d.png)
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51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1992年:一.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
(15分)二.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三.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20分)四.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15分)五.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
(15分)六.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
(20分)1993年: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
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
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
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
车种比例,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2.65秒。
信号灯周期为125秒;绿灯时间,东西向为70秒,南北向为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