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为什么会提出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呢?因为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六大金律中就提到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我今天找到一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文章与大家一起学习,相信一定会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自我约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个性品质之一,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对个人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
近段时间教室里经常发生一些状况:有的孩子在活动后会满教室地跑,喊都喊不住,有的孩子在午睡时特别难入睡,同时因为睡不着还会和别人悄悄的说话。
每次大道理都讲了一箩筐,但是这样的事情还是反复发生。
为什么在同一环境和条件下,有些孩子能很好地把握自已,有些孩子则不能呢?其实这与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有关。
这两位幼儿的行为也就是他们自我约束力差的表现。
情景描述一:在放学的时候,小朋友都坐在椅子上等待着家长来接,可骏骏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区域活动的地方,摆弄玩具,并把玩具倒在地上,叫他拣起来,他却马上跑开,教育多次不见改进。
当奶奶来接的时候,一个人就冲出了教室,奶奶喊他来给老师说声“再见”,他也不理睬奶奶。
根据以上的情景可以看出,骏骏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根本不愿与同伴交流,自我意识强,对于老师的教育不放在心上。
昊昊因为表现得异常活跃,需要老师时常提醒他,孩子的自我约束力较差。
其实这些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们明白自己的心理需求,只是他们的自我约束力低,理性少,只靠本能反应而不是用规范来做事,心理成熟度还比
较低。
一、孩子的约束能力较差
其次,我们应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帮助幼儿进行行为识别,让其明白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有些行为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有害,通过生活中一些可感可知的事例,进行简单的判断与分析,让孩子知道为何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道理。
例如:午睡时,即使你睡不着,也不可以发出声音,这样会影响别的小朋友。
在游戏时,为了游戏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守规则。
第三、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不要过于压制幼儿。
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以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学习自律,针对孩子的特殊情况,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一)故事教育法:通过成人的讲故事、谈话、讨论等方式向幼儿讲清一些简单的道理,知道什么是应该做到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初步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从而使幼儿形成并巩固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自我约束。
如讲述故事《小猫钓鱼》,幼儿听后这个故事后,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要有自我约束力,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二)榜样激励法:同龄人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如有的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我会及时表扬专心听的孩子并给他们发“五角星”,告知大家有“五角星”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结果上课爱动脑的孩子明显增多。
这样直接为其他孩子提供一个活生生的行为榜样,使其他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会约束。
(三)游戏巩固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做游戏时,幼儿最投入,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将学到的东西亲身加以体验,加深印象,逐步融入日常生活中,因此,我们可以玩一些像《大风和树叶》《红绿灯》《木头人》等既有趣味又有规则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学会遵守游戏规则,逐渐学会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提高自己的约束力。
(四)意识渗透法:约束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都可以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各个教育活动中。
一次,一个孩子在区域玩好后偷偷地拿了一样玩具回家,妈妈知道后对孩子晓之以理。
以后,每次玩区域时,孩子都会想起妈妈的话,再没有把玩具拿回家。
一天,她还捡到了小朋友丢失的发夹,亲手还给了那个孩子。
聪明的妈妈有意识地训练了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我们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发现孩子的内心需要,有目的的疏导,让我们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让孩子学会把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