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先生_人生故事
哲学家的故事
哲学家的故事哲学家的故事(通用15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故事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你知道什么样的故事才有哲学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哲学家的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哲学家的故事篇1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
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
老子,其犹龙邪!”哲学家的故事篇2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也叫孟子。
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
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
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
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
道学哲理小故事——诸葛亮拜师与修道(西安正一堂)
道学哲理小故事——诸葛亮拜师与修道(西安正一堂)道学哲理小故事——诸葛亮拜师与修道(西安正一堂清虚子)诸葛亮八、九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又穷,爹爹就让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这山上有个道观,里边住着个白发老道人。
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观门闲转,见了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划划的问这问那。
诸葛亮总是乐呵呵的用手势一一回答。
老道人见诸葛亮聪明可爱,便给他治病,很快就把诸葛亮不会说话的病治好了。
诸葛亮会说话了,非常高兴,跑到道观向老道人拜谢。
老道人说:“回家对你爹娘说,我要收你当徒弟,教你记忆识字,学天文地理和阴阳八卦用兵的方法。
你爹娘同意,就天天来学,不可一天旷课!”从此,诸葛亮就拜这位老道人为师,风雨无阻,天天上山求教。
他聪明好学,专心致志,读书过目不忘,听讲一遍就记住了。
老道人对他更加喜爱了。
转眼七、八年过去了。
有一天,诸葛亮下山经过半山腰的一个废弃的“庵”时,突然狂风大作,铺天盖地的下起雨来。
诸葛亮忙到庵内避雨。
这时,一个从未见过的女子把他迎进屋里。
只见这女子长的细眉大眼,仙姿娇娆,犹如仙女下凡。
他不由动了心,临走,那女子把诸葛亮送出门,笑着说:“今天我们算认识了,往后上山下山渴了累了就过来歇息用茶。
”诸葛亮从“庵”中出来时,觉的有一丝奇怪,怎么以前从来没见过这地方有人住呢?!打这以后,诸葛亮每每到庵中来,那女子不仅殷勤接待,还盛情挽留,做好吃的饭菜。
吃过饭他们不是说笑,就是下棋逗趣。
与道观相比,这里真是另一个天地。
诸葛亮开始迷迷糊糊起来。
诸葛亮思想出了岔,对学习厌倦了起来,师父讲的他这个耳朵进去,从那个耳朵出来,印不到脑子上;书上写的,看一遍不知道说的啥,再看一遍还是记不住。
老道人看出了问题,把诸葛亮叫到跟前,长叹一声说:“毁树容易栽树难哪!我白下了这些年的功夫!”诸葛亮听出来师父的话里有话,就低着头说:“师父!我不会辜负您的一片苦心的!”“这话现在我却不信。
”老道人望着诸葛亮说:“我看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想教你成才,才治好你的哑病,收下你当徒弟。
有关读书的成语
有关读书的成语有关读书的成语1.雪窗:雪窗:指晋代孙康读书的故事;萤窗:指晋代车胤读书的故事。
比喻贫穷,苦学。
2、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3、过多:过多:未经处理的玉石。
加工后,Pu失去了它的自然形态。
古时候说,读书人出来做官,就失去了清纯。
4、800孤寒:800:形容很多;孤寒:指穷书生。
形容大量穷书生。
也比喻穷人失去了依靠。
5、穿通干砚:穿通铸铁砚。
比喻努力学习,持之以恒。
6、书香门第:指世代为秀才之家。
7、士穷见节义:士:读书人;穷:困窘;节义:节操,气节。
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
8、处士横议:处士:古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横议:放肆地进行议论。
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纵论时政。
9、只透二:二:指大山和小山。
因为被形容为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10、开卷有得: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得:得益。
读书总有好处。
11、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
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12、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
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13、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14、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
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15、聚萤积雪: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
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16.书的声音是清晰的:它描述了阅读时清晰响亮的声音。
17、读万卷书:破:突破;体积:书的数量。
形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18、轻财好士:轻视钱财,重视读书人。
19.寄宿制旧儒:指成熟博学的学者。
20.招才:招:招;贤:贤能之人;那:接受;秀才:指的是秀才。
招贤纳士。
指招才引智。
21、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22、同门共业:同门:在同一个老师门下;业:读书。
同在一个老师的门下读书。
即同学。
23、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24、滚瓜烂熟: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
浙江省绍兴区柯桥区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调测试卷(2023.11)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其中书写分5分。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
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表现!“迎亚运·庆双节”,901班开展班刊《文心》的编写活动,邀你一起参加筹备活动。
(28分)筹备一:【撰卷首序言】(3分)1.根据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踏上这条浪漫的文学之旅,我们将领luè (1)万里江山的壮美,自然雅趣的秀美,品格高洁的至美,飘yì (2)洒脱的俊美,jiàng (3)心独运的精美,还有成长快乐的健美。
在对美的发现与求索中,追寻文学生命的理性之美。
筹备二:【明美之韵味】(13分)为使班刊更具美感,请阅读下列关于“美”的材料,完成2—4题(13分)材料一: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
在“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人看,芳草是很美的。
颜色心理学中有许多同类的事实。
许多人对于颜色都有所偏好,有人偏好红色,有人偏好青色,有人偏好白色。
据心理学家说,这都是由于联想作用。
例如红是火的颜色,所以看到红色可以使人觉得温暖;青是田园草木的颜色,所以看到青色可以使人想到乡村生活的安闲。
许多小孩子和乡下人看画,都只是欢喜它的花红柳绿的颜色。
有些人看画,欢喜它里面的故事,乡下人欢喜把孟姜女、薛仁贵、桃园三结义的图糊在壁上做装饰,并不是因为那些木板雕刻的图好看,是因为它们可以提起许多有趣故事的联想。
这种脾气并不只是乡下人才有。
我每次陪朋友们到画馆里去看画,见到他们所特别注意的第一是几张有声名的画,第二是有历史性的作品如耶稣临刑图、拿破仑结婚图之类,像伦勃朗所画的老太公、老太婆,和后期印象派的山水风景之类的作品,他们却不屑一顾。
此外又有些人看画(和看一切其他艺术作品一样),偏重它所含的道德教训。
道学先生看到裸体雕像或画像,都不免起若干嫌恶。
跟孔子有关的传说故事
跟孔子有关的传说故事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
那你知道跟孔子有关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跟孔子有关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跟孔子有关的传说故事:有文有武孟孙何忌推荐大司寇孔丘当相礼。
孔丘就是天下闻名的孔子。
他父亲是个地位并不高的武官,叫叔梁纥[he二声]。
叔梁纥已经有了九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了。
他儿子的腿有毛病,也许是个瘸子。
叔梁纥虽然上了年纪,可是还想生个文武双全的儿子。
他又娶了个小姑娘叫颜征在。
他们曾经在曲阜东南的尼丘山上求求老天爷赐给他们一个儿子。
后来他们果然生了个儿子,他们觉得这个儿子是尼丘山上求来的,给他取名叫孔丘,又叫仲尼[“仲”就是“老二”的意思]。
孔子三岁上死了父亲。
母亲颜氏受人歧视,孔家的人连送殡也不让她去。
她跟小孩儿以后的日子不用说多么难过。
颜氏挺有志气,她带着孔子离开老家陬邑[陬zou一声]的昌平乡,搬到曲阜去住,靠着自己一双手来抚养孔子。
孔子小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玩的,他好几次见过他母亲祭祀他亡过的父亲,也就摆上小盆、小盘什么的玩着祭天祭祖那一套东西。
孔子十七岁那一年,母亲死了。
他不知道父亲的坟在哪儿,只好把他母亲的棺材埋在曲阜。
后来有一位老太太告诉他,说他父亲葬在防山[在曲阜县东],孔子才把他母亲的坟移到那边。
那一年,鲁国的大夫季孙氏请客招待读书人。
孔子想趁着机会露露面,也去了。
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瞧见他,就骂着说:“我们请的都是知名之士,你来干什么?”孔子只好挺扫兴地退了出去。
他受了这番刺激,格外刻苦用功,要做个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
他住在一条叫达巷的胡同里,学习“六艺”,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等六门课程。
这是当时一个全才的读书人应当学会的本领。
达巷里的人都称赞他,说:“孔丘真有学问,什么都会。
”孔子很虚心地说:“我会什么呐?我只学会了赶车。
”孔子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担任了一个小小的职司叫“乘田”,工作是管理牛羊。
他说:“我一定把牛羊养得肥肥的。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先驱者 孔子的良师益友遽伯玉生平事迹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先驱者孔子的良师益友遽伯玉生平事迹本文导读:注重个人修养,道德典范《淮南子·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了凡四训》记载:“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
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庄子·则阳篇》记载:“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意思是说他年已六十还能与日俱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寡过知非、与时俱进的优良品德为历代学者所称道。
谦虚谨慎,慎独处事蘧伯玉当政后,仍旧十分谦虚,灵公与夫人南子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南子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南子曰:“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君子不以冥冥堕行,伯玉,贤大夫也,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公使问之,果伯玉也。
可以说,“宫门蘧车”的故事诠释了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
耻独为君子蘧伯玉留下很重要的一句话“耻独为君子”,意思是说:一个人具备了君子的美德还不够,一个人不能仅仅满足于个人修养,不能仅仅满足于独善其身,不能仅仅满足于个人高尚,更高的人生境界是不仅自己要做一个君子,做一个高尚的人,还要影响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成为君子,成为高尚的人,而仅仅独善其身追求个人完美,不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是可耻的。
这就是“耻独为君子”的人生境界。
蘧瑗治卫,弗治之治蘧伯玉贤名闻于遐迩,人们十分敬重他,他是第一个提出以德治国的人,倡导弗治之治,兴道德教化,引领人民,实行宽松、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
所以,战乱频仍的春秋,卫国才得以稳立中原,民众安居乐业。
简子欲伐卫,使史黯往觌焉,还报曰:“蘧伯玉为相,未可以加兵。
”卫国大夫史鱼深知蘧伯玉的才能与人品,多次向卫灵公举荐,但灵公不听,史鱼临死采用“尸谏”的办法力荐蘧伯玉。
他告诉儿子:“我在朝不能举荐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我死后,你不必将我的尸体‘治丧正堂’,可以置于窗下,等灵公问起来,再将实情告诉他”(古人称这种方法为“尸谏”)。
有故事的成语
有故事的成语(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有故事的成语有故事的成语有故事的成语1【成语】:亡羊补牢【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读书好的四字成语故事
读书好的四字成语故事囊萤映雪成语故事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
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
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
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
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
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
精益求精;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博览群书豁然开朗学而不厌博学强记不耻下问孜孜不倦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迎刃而解手不释卷书声琅琅程门立雪穿壁引光春诵夏弦读书破万卷读书三到读书三余耳闻则诵古为今用囫囵吞枣开卷有益名落孙山取长补短取精用弘然荻读书融会贯通入主出奴三余读书生吞活剥书声琅琅熟能生巧似懂非懂万世师表文行出处不耻下问,勤学苦练,勤能补拙,将勤补拙,笃学不倦,笃实好学,笃信好学,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笃学好古,顿学累功,闭户读书,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据鞍读书,折节读书,囊萤照书,废寝忘食顿学累功闭户读书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刺股读书不学无术、不学无识、饱学之士、长材茂学、才疏学浅才学兼优、村学究语、虫鱼之学、斗酒学士笃实好学道山学海、笃学不倦、独学寡闻、笃学好古、笃信好学顿学累功、钝学累功、道学先生、笃志好学、断织劝学高才大学、高才绝学、孤学坠绪、高斋学士、邯郸学步鸿儒硕学、宏儒硕学、好学不倦、记问之学、钜学鸿生教学相长、家学渊源、绩学之士、困而学之、口耳之学困而不学、款学寡闻、临池学书、力学不倦、力学笃行敏而好学、末学肤受、贫不学俭、品学兼优、诠才末学青藜学士、青钱学士、曲学阿世、勤学好问、曲学诐行勤学苦练、上当学乖、市民文学、宿学旧儒、硕学通儒通才硕学、通儒硕学、调嘴学舌、文江学海、枉辔学步文人学士、晚生后学、文宗学府、学步邯郸、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学而优则仕、学富才高、学非所用、学富五车学贯中西、学海无涯、学究天人、学老于年、效颦学步学浅才疏、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如穿井、学如登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疏才浅、学书学剑、学识渊博学无常师、学无止境、下学上达、新学小生、学以致用用非所学、一家之学、鹦鹉学舌、鹦鹉学语、以学愈愚幼学壮行、牙牙学语、真才实学。
道家经典故事
道家经典故事
1. 老子下山:相传,老子任职齐国官员后,对国家的乱象感到失望,于是决心下山归隐。
出城时,城门守卫请求老子留下一部著作,供后人学习。
老子就写下了《道德经》后,便离开了。
2. 老子和诸子争道:有一天,老子步行走在路上,遇见了孔子、墨子等几位著名的学者。
他们争辩的焦点是道和伦理的关系。
老子认为伦理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寻求道,而其他学者则坚持伦理至上。
最终,老子认为与他们的争论无法取得共识,于是默默离去。
3. 老子与庄子的磨房:据说老子年轻时曾与庄子一起在磨房工作,两人在磨房中交流思想。
庄子问老子:“冰,是否有禅悟?”老子答:“有。
”庄子又问:“你对道禅悟了吗?”老子回答:“我对道的理解还不够。
”这个故事传达了老子对自己对道的理解和追求的谦逊态度。
4. 老子的黄金丹:相传,老子制作了一枚黄金丹,可以让人长生不老。
但是,他没有将这个秘密传授给任何人。
有一天,他离开了家庭,骑着一头大黄牛去了西方,再也没有回来。
有人猜测他带着黄金丹成仙了。
5. 老子过槛:有一次,老子被关在了一间房子里。
他试图从槛上跳出去,但总是失败。
最后,他决定从门口横过去,轻松地穿过了门。
这个故事被用来比喻老子对待问题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超越常规的智慧。
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精选19篇)
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精选19篇)故事是一种文体,它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那你知道关于讲述“ 人生哲理小故事”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篇1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
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
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小故事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篇2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
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哲理小故事感悟】: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篇3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
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
关于好学的四字成语故事
关于好学的四字成语故事形容学习的四字成语用非所学以学愈愚一家之学鹦鹉学语鹦鹉学舌悬梁刺股顿学累功钝学累功卧薪尝胆攻苦食淡教学相长口耳之学家学渊源困而学之绩学之士冬寒抱冰牙牙学语幼学壮行敩学相长真才实学道山学海笃信好学笃学不倦笃学好古独学寡闻学以致用学无止境学无常师新学小生下学上达鸿儒硕学钜学鸿生宏儒硕学记问之学好学不倦邯郸学步高才绝学高才大学高斋学士孤学坠绪通才硕学枉辔学步通儒硕学文江学海调嘴学舌效颦学步学海无涯学贯中西学老于年学究天人磨砺自强铁面枪牙临池学书口不绝吟十年寒窗十年磨剑勤学苦练孙康映雪废寝忘食埋头苦干穿壁引光志坚行苦勤奋好学夏热握火冬寒抱冰学如登山学如不及学浅才疏学如穿井犹恐失之勤学苦练硕学通儒上当学乖宿学旧儒市民文学博学洽闻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闻博学多才囊萤映雪埋头苦干口不绝吟饮胆尝血刻苦钻研攻苦食淡刺股读书锲而不舍十载寒窗废寝忘食不学无术才疏学浅不学无识长材茂学饱学之士绝甘分少勤学苦练艰苦卓绝饮胆尝血引锥刺股悬梁刺股刺股读书临池学书艰苦卓绝十年寒窗诠才末学末学肤受敏而好学品学兼优贫不学俭青藜学士曲学诐行青钱学士勤学好问曲学阿世力学笃行款学寡闻困而不学力学不倦临池学书顿学累功断织劝学钝学累功笃志好学道学先生刻苦钻研刻苦耐劳孜孜不倦手不释卷攻苦食俭才学兼优笃实好学村学究语斗酒学士虫鱼之学学富五车学而优则仕学而时习之学非所用学富才高铁面枪牙凿壁偷光绝甘分少十年磨剑刻苦耐劳学疏才浅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学剑不成学书不成有关学习的四字成语1、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2、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3、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十分久远;师表:表率。
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4、款学寡闻: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爱国名言警句5、牙牙学语: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6、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
比喻善于学习。
7、孤学坠绪:将要失传的学问典籍。
8、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
指学识渊博的人。
李贽名人励志故事
李贽名人励志故事李贽,号卓吾,又号宏甫,福建泉州南安人。
生于明嘉靖六年( 1527 年) ,死于明万历三十年( 1602年) ,七十六岁。
李贽七十岁那年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性本柔顺,学贵忍辱,故欲杀则走就刀,欲打则走就拳,欲骂则走而就嘴,只知进就,不知退去……是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日与世交战而不败者,正兵在我故也。
正兵法度森严,无隙可乘,谁敢邀堂堂而击正正,以取灭亡之祸欤!”这一段文字,可以看作是李贽一生与封建传统势力作坚决斗争的一个总结,不仅表明了他在封建势力面前勇敢战斗的精神,而且也反映了他对自己所进行的这场斗争的信心。
他坚信自己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 ,是“正兵在我” ,所以他就充满勇气去进行斗争。
我们综观李贽的一生,可以说,他的确终生都在探索,终生都在与封建压迫和封建传统思想作顽强的斗争。
李贽的远祖从事过商业活动,有的还远航海外,做过“通事官” (翻译)。
其先世信仰也极为复杂,既有伊斯兰信徒,又有佛教徒。
在其家族中,还有不少与别的民族乃至外国人通婚之举。
到李贽的父亲却以教书为业,家中生活并不宽裕,因此,李贽“自弱冠糊口四方,靡日不逐时事奔走。
” 由于特殊的家世,广泛的社会接触,使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对一些问题产生了不同流俗的看法。
他在十二岁那年写的《老农老圃论》里,就对孔子反对樊迟学农产生了不满。
后来,“稍长,复愦愦,读传注不省,不能契朱夫子深心。
” 对孔子和朱熹的思想表示了反感。
他还说:“余自幼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
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
” 说明他的“异端” 思想从青年时期已经滋生萌芽了。
嘉靖三十一年( 1552年) ,他二十六岁时,考中了福建省乡试举人。
通过这次考试,他看出了科举制度的虚伪,说:“此直戏耳!但剽窃得滥目足矣,主司岂—一能通孔圣精蕴者耶?因取时文尖新可爱玩者,日诵数篇,临场,得五百。
题旨下,但作缮写誊录生,即高中矣!”李贽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得出的这个结论,真是对神圣的科举制度的深刻揭露,也是对那些在科举路上往上爬的理学之徒的辛辣嘲讽。
关于学习的成语(15篇)
关于学习的成语(15篇)关于学习的成语1(一)不耻下问【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释义】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
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
形容虚心求教。
【成语故事】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
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
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
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
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
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二)不求甚解【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释义】甚:很;解:了解;理解。
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
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成语故事】陶渊明十八岁那年为自己写了一篇__,取名《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__的开头是这样的: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
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
先生喜爱闲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很喜欢读书,似对所读的书不执着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20世纪的道学家——萧天石
20世纪的道学家——萧天石萧天石(1909-1986)号文山遯叟,湖南邵阳人氏。
幼治儒业,穷研经史;长究武学,深擅韬铃;终参道佛,潜心玄妙。
曾于南京、长沙、成都等地创办出版社、书店及报刊杂志,后移居台湾。
著辑有《今古楼全书》、《孙子战争理论之体系》、《大学中庸贯义》、《世界名将治兵语录》、《道家养生学概要》、《老子圣义阐微》、《道德经圣解》、《雍正御选语录》、《心灯录》、《道海玄微》、《禅宗心法》、《道藏精华》等,主编《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百册,全书所收儒家108种、道家58种、阴阳家9种、法家6种、兵家7种、农家1种、杂家19种,总类之部共收101种,此100册书全部捐献全世界500大图书馆收藏。
萧天石(1909-1986)号文山遯叟,湖南邵阳人氏。
幼治儒业,穷研经史;长究武学,深擅韬铃;终参道佛,潜心玄妙。
曾于南京、长沙、成都等地创办出版社、书店及报刊杂志,后移居台湾。
著辑有《今古楼全书》、《孙子战争理论之体系》、《大学中庸贯义》、《世界名将治兵语录》、《道家养生学概要》、《老子圣义阐微》、《道德经圣解》、《雍正御选语录》、《心灯录》、《道海玄微》、《禅宗心法》、《道藏精华》等,主编《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百册,全书所收儒家108种、道家58种、阴阳家9种、法家6种、兵家7种、农家1种、杂家19种,总类之部共收101种,此100册书全部捐献全世界500大图书馆收藏。
三十一岁,得挚友南怀瑾及其师袁焕仙先生之介,师光厚老禅师,习净土禅法与天台宗法,又遵师言,遍参道家名师,访求延生续命之术,志求发扬道家文化。
三十三岁,著《孙子战争理论之体系》、《大学中庸贯义》。
三十五岁偕南怀瑾遍访僧道,曾参岷山派罗门,师礼罗春浦真人,而得陈希夷先天道秘旨;又从二仙庵无名子道人,学得北派真诀。
三十六岁出任四川灌县县长,遂自天师洞之李八百丈人得其南宗真传;复由易心莹道士而得尽窥藏经楼之秘籍,并携出青城秘录及其他多种不传之钞本。
十个道家小故事,引人深思
十个道家小故事,引人深思道家道法自然...“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道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
以下十个道家小故事,每一个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一)道长指着枝头的一颗嫩芽,问弟子:“你能否掐断它?”弟子说当然可以。
“你能否掐断整棵树的嫩芽呢?”道长进一步问。
弟子说,当然可以,把这棵树砍掉就是了。
“但你能掐断这个春天的嫩芽吗?”假如你的心是一个明媚的春天,是一座春天的花园,谁又能掐断你内心梦想和希望的嫩芽呢?(二)道长问,天空大吗?弟子说,大。
道长问,树叶大吗?弟子说,不大。
道长问,天空能挡住人的眼睛吗?弟子说,不能。
道长问,树叶能挡住人的眼睛吗?弟子说,能。
挡住人们视线的、迷失人们心智的、阻碍人们前进的,往往是生活中的一小片“树叶”、一小点疙瘩、一小步坎坷。
(三)道长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道长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四)道长问弟子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说是已失去和未得到。
道长不语。
经数载,沧桑巨变。
道长再问之,弟子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五)一青年向道士求教:“师傅,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道士反问,青年一脸茫然。
“譬如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饭;在饼家眼里是烧饼;在酒商眼中又成了酒。
但米还是那米。
”同样,你还是你,有多大的出息,取决于你怎么看待自己。
(六)一道长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
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的手指。
道长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
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道长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
”有时候我们的错误在于,因为外界而过多地改变了自己。
(七)少年问道长: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道长笑答: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然”。
二程小故事
程颢和程颐是亲兄弟,世称二程,他们在中国儒学思想发展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儒学第二次复兴的主要骨干人物。
由于二程的思想十分接近,生活经历大体相同,一般学术史和评价对他们的学术思想亦很少作分别介绍,笔者谨从旧例,将他们同列一传。
一、官僚世家两兄弟经历不凡有名声二程的家世历代居官,他们的高祖程羽,是宋太祖赵匡胤手下一员将领。
在宋太宗为晋王时,又是赵光义的幕僚之一,以后又做过宋真宗的老师,官至兵部侍郎,死后赠封少卿。
曾祖父程希振,曾任尚书虞部员外郎。
其祖父程囗赠开封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
二程的父亲程(王向)又以世家的萌庇,照例做了一个“郊社斋郎”,得到了晋升机会,由此起家,连续做了几十年的中央和地方官,官至太中大夫,到了暮年,才因老病致仕(退休)。
程颢,宇伯淳,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死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后人号为明道先生。
程颢自幼聪颖,幼年时期就开始习诵儒家经典,10岁就能写诗作赋。
他不但天资聪颖,并能刻苦学习,20余岁即中进士。
随后做了几任地方官,在任上,是一位干练的官员。
其弟程颐在《明道先生行状》中叙述了其兄作地方官时期的一些重要事迹。
中进士后,调京兆府酃县(今陕西户县)主簿,刚上任时,县令即因其年轻,不了解他的才能,就在这时,县衙受理了一宗比较复杂的案件:有个县民借居其兄长的屋宅,很多年之后,在此住宅中挖出很多埋藏于地下的钱币,这个县民的兄长之子认为是他父亲所藏,两家到县衙争讼。
县令觉得难以判案,对程颢说:“此事没有证据说明钱币为谁人所藏,应该如何断案?”程颢说:“此事容易辨明”。
他对原告说:“你父亲是在什么时候把钱币埋在宅内的?”原告说:“四十年了”。
又问:“被告借住这所房子多少年了?”原告说:“二十年了”。
程颢即派人取出十千钱币,进行了仔细考察,然后对原告说:“如今官府铸钱,不到五六年就流行于全国,这些钱币都是未藏前数十年所铸造的,怎么解释?”原告不能答对。
案子判清了,县令对程颢十分惊奇。
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哲理故事5篇
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哲理故事5篇每个小故事中都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细细品读,也许其中的一句话就能改变你的处世观点,一个小故事就可以完善你对生活的态度。
停下来看一个有哲理的小故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哲理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哲理故事1孔子既注重礼貌,又很强调要有真情实感。
他很富有同情心。
本来孔子好唱歌,但是遇到人家办丧事的时候,这一天他就不再唱歌了。
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他不曾吃饱过。
他看见盲人、穿孝服的人,即使对方年轻,也一定站起来;路上碰到的也赶快迎上前去。
一天,有位盲人乐师来见孔子,孔子赶紧迎上去。
乐师走到台阶边的时候,孔子就告诉他:“这是台阶”。
当走到席子边的时候,孔子就告诉他:“这是席子”。
等乐师坐下以后,孔子又向他一一介绍屋子里的人,说:“某某坐在这里,某某坐在那里”。
送走乐师以后,学生子张便问道:“这样不是太麻烦吗?”孔子回答说:“接待盲人就应该这样”。
有一次马棚失火,孔子赶紧问:“伤着人了吗?”并不问伤没伤马。
孔子的一个学生因事被捕,进了监狱。
孔子并没有嫌弃他,认为“他虽然进了监狱,但并不是他的罪过”,还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孔子也很爱惜动物。
据说孔子养的一条狗死了,便叫子贡给埋起来。
他对子贡说:“我听说,破帐子别扔,好埋马;破车盖儿别扔,好埋狗。
我连车盖儿也没有,你拿我的破席子把狗盖上吧,别叫他脑袋露着啊!”孔子很喜欢结交朋友。
对于朋友之情,他很珍惜,就是和自己作风不同的人也不肯轻易绝交。
他和原壤的交往就是如此。
原壤是鲁国人,孔子早年的朋友,为人狂放,不拘礼节,思想作风和孔子很不同。
可是孔子和他相处得很好,直到老年仍保持着密切交往。
孔子给人的印象是谦和的,可是他对于认为应该做的事,便坚决地去做,百折不挠。
他说:“看见道义上该做的事而不去做,这就是没有勇气”。
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哲理故事2乐广有个亲密的客人,分别了很久都没有再见到面。
激励人的四字成语故事
激励人的四字成语故事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孜孜不倦、秉烛达旦笃学好古、牛角挂书,囊萤映雪、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好学不倦、韦编三绝、闻鸡起舞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博览群书豁然开朗学而不厌博学强记不耻下问孜孜不倦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迎刃而解手不释卷书声琅琅程门立雪穿壁引光春诵夏弦读书破万卷读书三到读书三余耳闻则诵古为今用囫囵吞枣开卷有益名落孙山取长补短取精用弘然荻读书融会贯通入主出奴三余读书生吞活剥书声琅琅熟能生巧似懂非懂万世师表文行出处不耻下问,勤学苦练,勤能补拙,将勤补拙,笃学不倦,笃实好学,笃信好学,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笃学好古,顿学累功,闭户读书,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据鞍读书,折节读书,囊萤照书,。
刘绮燃荻读书。
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
“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
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常林带经耕锄。
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
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 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
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
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
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割席分坐。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
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学先生
宋代时期,道学成了一种时髦,很多人都争着模仿道学家的风度。
有一位道学先生到城里去,在大路上恭恭敬敬地弓着腰,背着手,专心致志地踱着四方步,每一小步都不超过规定的角度和距离。
走着走着,便觉得腰酸背痛,疲惫不堪。
他左右张望一番,又回头小声问仆人:“看看后头有没有人?”
仆人说:“没有。
”
这个道学先生方才直起腰杆,长吁一口气,撩开大步,放肆地走起来。
还有一位道学先生正在路上张拱缓步,忽然乌云翻滚,下起倾盆大雨,这位先生慌忙奔跑。
跑出一里多路,忽然他“哎呀”一声,痛悔地说:“不好,我失足了,君子知过便改,为时不晚。
”
于是,他冒雨回到刚才起跑的地方,又开始一步步地缓缓踱将起来。
【大道理】:
道学即理学,理学家高谈心性命理,把封建纲常伦理说成是永恒不变的“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形成一整套虚伪、僵死的道德教条和修养方法。
这是极其迂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