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防疫总则
奶牛养殖场卫生防疫与消毒制度
奶牛养殖场卫生防疫与消毒制度1、防疫规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净化奶牛主要动物疫病,防止疾病的传入或发生,控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
2、职工进入生产区要穿戴工作服,经过消毒间洗手消毒后方可入场。
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
3、奶牛场员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患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在场外治疗,痊愈后方可上岗。
新员工必须持有当地相关部门颁发的健康证方可上岗。
4、奶牛场不得饲养其他畜禽,特殊情况需要养狗,应加强管理,并实施防疫和驱虫处理,禁止将畜禽及其产品带入场区。
5、定点堆放牛粪,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孳生。
污水、粪尿、死亡牛只及产品要作无害化处理,并做好器具和环境等的清洁消毒工作。
6、当奶牛发生疑似传染病或附近牧场出现烈性传染病时,应立即按规定采取隔离封锁和其他应急防控措施。
7、所用消毒剂应选择国家批准的对人、奶牛和环境安全没有危害以及在牛体内不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
消毒方法可采用喷雾消毒、浸液消毒、紫外线消毒、喷洒消毒、热水消毒等。
消毒范围包括养殖环境、牛舍、用具、外来人员、生产环节(挤奶、助产、配种、注射治疗及任何与奶牛进行接触)的器具和人员等。
8、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强制免疫病种和有选择的疫病进行预防接种,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必须经国家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9、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对结核、布鲁氏菌病等动物传染性疾病进行定期检测及净化。
10、严格按照兽药管理法规、规范和质量标准使用兽药,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
禁止使用国家明文禁用的和未经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品、兽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禁止使用禁用于泌乳期动物的兽药种类。
11、建立并保存奶牛的免疫程序记录及患病奶牛的治疗记录和用药记录。
治疗记录应包括:患病奶牛的畜号或其他标志、发病时间及症状。
用药记录应包括:药物通用名称、商品名称、生产厂家、产品批号、有效成分、含量规格、使用剂量、疗程、治疗时间、用药人员签名等。
奶牛场的防疫措施
2019年第05期奶牛场的卫生防疫应坚持预防为主,防大于治的方针,对奶牛的生长发育和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规模较大的养牛场一旦发生疫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本文以奶牛场的防疫规则为依托,对奶牛场的防疫、消毒以及检疫工作总结如下。
1奶牛场的防疫措施1.1.1空气和污水消毒对奶牛场空气消毒最简单的方法是通风,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也可以利用紫外线杀毒或甲醛气体熏蒸的方法,让奶牛场的空气得到改善。
1.1.2气体消毒如果奶牛场的空气受到污染就要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和水混合放置于金属容器中,在混合之后将12.5mL 的高锰酸钾倒入,消毒后将门窗关闭,经过24h 后再开窗通风。
气体消毒之前要将奶牛赶出并且把用具排开,达到气体消毒的目的。
如果奶牛场的污水量比较小,可以通过与奶牛粪便搅拌进行发酵;如果水源已经被污染就要暂时或永久封闭奶牛场进行科学的处理。
奶牛场的污水处理是将每立方米中加入10g 漂白粉充分搅匀,数日后方可重新启用。
1.1.3粪便和地面消毒奶牛场对粪便的处理是将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但这类方法并不适合对已经被疫病污染的牛粪便进行处理,病牛的粪便应当予以焚烧。
对受到污染的土地面用10%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喷洒,然后将土撅起30cm,撒上漂白粉后于土混合并将混合物深埋起来。
如果水泥地面受到污染可以用消毒液进行喷。
奶牛场防疫需要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在生产区的门口设置消毒设施以及消毒药水,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入内。
生产区内不允许饲养各类家禽,根据各地的情况对奶牛定期接种各类疫苗。
每年的春秋两季要对奶牛进行结核等病的检疫工作,一旦检疫出病牛要及时处理,检疫后立即对牛舍进行彻底消毒。
各个奶牛场需要根据本地区寄生虫病的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预防和驱虫计划,严禁在特殊的河流以及丛林放牧,避免感染血吸虫病等疫病。
相关人员在春季要对牛群进行驱虫的普查工作,发现病牛要及时驱虫。
在春秋两季各要进行一次全面灭虫工作,检查奶牛体表是否有虱子等寄生虫。
防疫制度和疫情应急方案
奶牛场防疫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奶牛场的防疫、检疫管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奶牛业生产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要求,结合本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奶牛场。
在本牛场生产中应坚持“防病重于治病”的方针,防止和消灭奶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代谢病,使奶牛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延长使用年限,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防疫的基础条件第三条新建奶牛场选址基本符合国家有关防疫规定和养殖的规定。
场址必须地势高燥,环境幽静,与主要交通干道和居民聚居点距离符合国家要求,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严格分开,中间建有隔离带。
奶牛场四周应建有效的防疫沟或隔离墙,防疫沟必须定期疏浚,保持清洁通畅。
道路两旁、牛舍前后、放牧场周围都应植树绿化。
第四条奶牛场大门口、生产区通道应设不小于6m×3m×0.3m、3.8m×3m××0.1m的消毒池,消毒池内应常年保持2%——4%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药。
栏舍入口应设有消毒垫,生产区通道口应建有更衣室、洗手消毒盆和紫外线消毒设施。
第五条奶牛场应建立隔离牛舍和贮粪池,隔离牛舍应置于奶牛场生产区之外,并有严格的生产管理和消毒防设制度;贮粪池应紧挨隔离舍,池内添加相应的消毒药,并经常补充,池要设盖,避免溢出粪水。
第六条奶牛场应设有兽医室,并配备有相应经验的兽医人员和必要的消毒器械、常用药品和盛放生物制品的专用冰箱。
第三章工作人员第七条奶牛场全体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之后方可上岗。
新来人员应先行体检后方可上岗。
严禁患有肺结核核、布氏杆菌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影响食品卫生的人员进入本场从事养殖生产工作。
第八条进入奶牛饲养区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定期更换清洗消毒的工作衣、帽、鞋,工作衣、帽、鞋须保持整洁,不准穿出生产区。
外来人员和非本场生产车辆不得进入生产区。
牛场卫生防疫
一、牛场防疫措施
(一)疫病预防措施 3.严格消毒制度
常用消毒药物表
品种 类别 常用浓度 pH 3 ≥13 适宜温度 ≥0℃ ≥22℃ 使用范围
过氧乙酸
氢氧化钠
氧化剂 0.05%~0.1% 碱 1%~5%
喷雾、熏蒸
环境喷洒
福尔马林
二氯异氰尿酸钠 三氯异氰尿酸钠
醛
卤素
5%~10%
1﹕800
6
6
≥15℃
一、牛场防疫措施
(一)疫病预防措施 4.预防接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结 合本地区发生传染病的种类、季节、流行规律,牛的生产、 饲养、管理和流动等情况,按需要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及具 体的预防接种计划,适时进行预防接种。 (1)口蹄疫免疫接种 ①常规免疫程序。犊牛:出生后3~4个月首免,颈部深部肌肉 注射牛羊O-AsiaⅠ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2mL/头。首免后1个 月进行二免(方法、剂量同首免),以后每间隔4个月接种1 次,肌肉注射牛羊O-AsiaⅠ型双价灭活苗4mL/头;生产母牛: 分娩前2个月肌肉牛羊O-AsiaⅠ型双价灭活苗4mL/头;种公 牛:每年接种牛羊O-AsiaⅠ型双价灭活苗,每隔4个月免疫1 次,肌肉注射4mL/头。 ②紧急免疫接种。发生疫情时,要对疫区、受威胁区域的全 部易感动物进行1次强化免疫。
一、牛场防疫措施
(一)疫病预防措施 4.预防接种 (2)布鲁氏菌病免疫接种。 布病阳性率高于1%的奶牛场,可定为布病污染牛场。对这 类牛场实施免疫接种、监测、隔离淘汰布病牛,做好消毒、 无害化处理及生物安全防护。免疫预防用布病S19或S2疫苗, 对3~8个月犊牛进行接种。如果成年牛进行免疫预防,剂量 应为犊牛的1/10,禁止妊娠牛接种疫苗。
牛场的卫生防疫规范
牛场的卫生防疫规范1场址选择与规划要合理牛场正确选址及合理布局是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的重要前提,新建场应选址在地势平坦、向阳背风,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且未发生过传染病的地方。
场区周围应设绿化隔离带。
从疫病防控的角度考虑,特别是针对某些烈性传染病,牛场应远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1000米以上,距离其他饲养场1500米以上,距离屠宰场、牲畜产品加工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厂2000米以上。
场内应规划好管理和生活区、生产和饲养区。
生产辅助区、畜粪堆处理区和病牛隔离区,各区应相互隔离,其间距不少于50米。
2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牛场应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卫生防疫方针,这对保障牛只健康生长发育及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奶牛场门口或生产区出入口,应设有消毒池,池内放置有效消毒液,保证做好出入人员及车辆的消毒工作。
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疫病流行期间,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
奶牛场新员工必须经健康检查,证实无结核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
老员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患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在场外治疗。
结核病恢复期仍需服药者,不得进入生产区。
奶牛舍和运动场每个季度要大扫除、大消毒1次。
如牛舍、运动场和通道等可用0. 5%的过氧乙酸、2%~3%的苛性钠溶液消毒,空气用福尔马林熏蒸或用过氧乙酸消毒,工具、衣物等用0.1%的新洁尔灭或10%的漂白粉消毒。
每年春、夏、秋季要进行大范围灭蚊蝇及吸血昆虫的活动。
病牛舍、产房及隔离牛舍每天要进行清扫和消毒。
根据免疫程序按时预防接种疫苗,疫苗种类、接种时间、剂量应按免疫程序进行操作。
奶牛场要配合检疫部门做好每年2次全群牛的结核病检疫、1次布氏杆菌病检疫和上级兽医防疫卫生部门认为必须的检疫。
3一般防疫消毒设施消毒的目的在于消灭牛体表面、设备器具及场内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蔓延,保证奶牛健康和正常的生产。
在奶牛饲养区进口处设消毒池。
消毒池构造应坚固,并能承载通行车辆的重量。
奶牛场防疫规章制度
奶牛场防疫规章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了确保奶牛场养殖环境的卫生安全,保障奶牛健康,提高产奶量和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奶牛场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管理、饲养、疫病防控等。
第三条所有奶牛场的从业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不得违反规定。
第四条公司应当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疾病防控第五条奶牛场应当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发现疫病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
第六条奶牛场应当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保证奶牛的免疫力。
第七条奶牛场应当加强饲料和水质的监测,确保奶牛饮水和饲料的安全卫生。
第三章饲养管理第八条奶牛场应当定期对奶牛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奶牛健康。
第九条奶牛场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牛舍,保持牛舍环境的卫生。
第十条奶牛场应当合理安排饲料,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
第四章其他规定第十一条奶牛场应当定期举行安全生产培训,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十二条奶牛场应当加强对野生动物和害虫的防控,防止它们对奶牛的影响。
第十三条奶牛场应当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
第十四条奶牛场应当配备必要的防疫设施和器具,确保疫病的控制和防范。
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人员,奶牛场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十七条奶牛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章制度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
奶牛场防疫规章制度从以上五章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了奶牛场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
希望奶牛场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共同努力,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共同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奶牛场环境。
牧场卫生防疫制度
牧场卫生防疫制度一、日常卫生管理提供和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避免和减轻各种应激反应。
保持牛舍清洁卫生,通风良好。
二、定期消毒牛舍每月消毒一次,先将牛舍、运动场内的粪尿污物清扫干净,或铲去表层土壤用10-20%石灰乳、2-5%的氢氧化钠0.5%过氧乙酸3%的福尔马林等。
每年春秋季,对牛舍、场地和用具各进行一次全面大清扫、大消毒。
三、饲养人员、兽医巡视饲养人员应随时留心观察牛群的状态,尤其要注意采食量、饮水量、粪便的异常。
奶牛场兽医每日定期深入牛舍观察奶牛采食、反刍情况。
四、疫病报告发现异常牛后,饲养人员应立即报告兽医人员,兽医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对病牛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发现传染病和病情严重时,应立即报告牛场领导,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或处理方案。
五、病牛隔离管理奶牛场应在主风向下方设立病奶牛隔离圈,与健康奶牛圈有一定距离,病牛进入隔离圈后由专人饲喂,隔离圈的饲养员和用具严禁进入健康牛舍。
病牛痊愈后经消毒方可进入健康奶牛圈,不能治愈的尸体应合理处理。
粪便和垫草等送往指定地点销毁或深埋,然后彻底消毒。
六、防疫操作注意事项1、牛场工作人员上、下班要更换工作服和鞋,工作服和鞋不得穿出场外,工作服要保持整洁,要讲究个人卫生。
2、牛场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对直接接触牛群和牛乳生产的管理人员,发现有传染病患者要及时调查。
3、挤乳前要用50℃左右清洁的温水和毛巾擦洗乳房,庆先温后干,乳房全面擦净,挤乳时不得用油润手。
4、挤乳时开始挤出的一、二把乳要挤入另一容器内。
5、挤奶时牛体应保持清洁,不留粪土、防止污染。
6、接触乳的容器、用具,用前应有效地消毒,用后要清洗干净,不得残留乳垢等污物,不用时容器应倒扣放,滤布应洗净晾干。
7、异常乳以及注射抗生素和规定时间内的乳不得混入正常乳中。
七、档案制度建立健全病牛病情报告并做及时准确的档案记录,是分析和解决牛群疾病防治的可靠依据。
牛场内应建立健全包括与病牛病情有关的一切材料,如病牛牛号、发病时间、临床症状、诊断、处方等,还应包括愈后、死亡牛只的原因、解剖变化及牛尸处理结果等。
【VIP专享】奶牛场防疫消毒管理规定和疫情应急方案
广西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奶牛场防疫消毒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奶牛场的防疫、检疫管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奶牛业生产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要求,结合本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奶牛场。
在本牛场生产中应坚持“防病重于治病”的方针,防止和消灭奶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代谢病,使奶牛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延长使用年限,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防疫的基础条件第三条新建奶牛场选址基本符合国家有关防疫规定和养殖的规定。
场址必须地势高燥,环境幽静,与主要交通干道和居民聚居点距离符合国家要求,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严格分开,中间建有隔离带。
奶牛场四周应建有效的防疫沟或隔离墙,防疫沟必须定期疏浚,保持清洁通畅。
道路两旁、牛舍前后、放牧场周围都应植树绿化。
第四条奶牛场大门口、生产区通道应设不小于6m×3m×0.3m、3.8m×3m×0.1m的消毒池,消毒池内应常年保持2%——4%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药。
栏舍入口应设有消毒垫,生产区通道口应建有更衣室、洗手消毒盆和紫外线消毒设施。
第五条奶牛场应建立隔离牛舍和贮粪池,隔离牛舍应置于奶牛场生产区之外,并有严格的生产管理和消毒防设制度;贮粪池应紧挨隔离舍,池内添加相应的消毒药,并经常补充,池要设盖,避免溢出粪水。
第六条奶牛场应设有兽医室,并配备有相应经验的兽医人员和必要的消毒器械、常用药品和盛放生物制品的专用冰箱。
第三章工作人员第七条奶牛场全体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之后方可上岗。
新来人员应先行体检后方可上岗。
严禁患有肺结核核、布氏杆菌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影响食品卫生的人员进入本场从事养殖生产工作。
第八条进入奶牛饲养区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定期更换清洗消毒的工作衣、帽、鞋,工作衣、帽、鞋须保持整洁,不准穿出生产区。
奶牛场的卫生防疫
在牛场 生产 中应 坚持 “ 防病 重于 治 病 ” 方针 , 止 和 消 灭 的 防 奶 牛疾 病 , 别是 传 染病 、 特 代谢 病 ,使 奶 牛 更好 地 发 挥 生 产 性 能 , 长 使 用 年 限 , 高 养 牛 的 延 提
经济 效益 。
1 传染 病和 寄生 虫病 的 防疫 工
奶牛场的卫
郭 玉 萍
( 河南省 林 州市动 物疫病 预 防控 制中心 , 南 林 州 4 6 5 ) 河 5 5 0
中图分 类号 :8 3 ¥ 2. 4
文 献标识 码 : C
文章 编号 :0 1 8 6 (0 2 0 — 0 7 0 1 0 — 9 4 2 1 )8 0 . — 2 4
方可解 除封锁 。 1 . 对 病 牛 及 封 锁 区 内 的牛 .3 2 只 实行合理 的综合 防制 措施 , 包
231 定 时测 定 平 衡 日粮 中 各 _ .
种 营养 物质含 量 。
括 疫 苗 的 紧 急 接种 、抗 生素 疗
法 、高 免血清 的特 异性 疗 法、 化 学疗 法 、 增强体 质和 生理 机 能 的
施
若 饲 养 管理 条件 和 技 术 稍 有 疏 忽 , 会 不可避 免地 导致 营养 代 就
谢疾病 的发生 , 严重 影 响奶 牛 的
11 奶 牛场 应 将 生 产 区与 生 .1 . 活 区 分开。 生产 区 门 口应设 置消
毒 池 和消 毒 室( 内设 紫外 线灯 等 消 毒 设施1 ,消 毒 池 内应 常 年保 持2 4 %~ %氢 氧化 钠溶 液等 消毒
232 对 高 产 、 . . 消瘦 、 弱 的奶 体 牛 , 及时调 整 日粮配 方增 加 营 要 养, 以预 防相 关疾病 的发 生。
牛场的卫生防疫
2、疫苗接种
3、驱虫
4、隔离观察和检疫
5、及时治疗和处理病牛与可疑牛
五、疾病的扑灭措施
1、报告疫情
2、及早诊断
常用方法:病史调查
临床检查
病理剖检
实验室检验
3、迅速隔离
4、封锁牛场
5、紧急接种
6、治疗和淘汰
7、病死畜的处理
第一章奶牛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
第一节牛场的卫生防疫
一、牛场的环境卫生
奶牛场的环境卫生对保证奶牛的健康、减少疾病和死亡起着重要的作用,牛场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水源
水源要丰富,水质要好
2、严防通过动物传播疾病
做好灭鼠工作,不许养猫狗
3、粪便处理
固定的地方堆积发酵,防止滋生蚊蝇
4、消毒
消毒是防治和扑灭各种传染病病源的重要措施
4、谢绝随意参观
二、疾病发生的原因
外伤、中暑、中毒、营养缺乏、肿瘤、病毒、细菌、寄生虫、遗传性疾病
三、发生疾病的危害
奶牛大批死亡、牛场倒闭、有些病还会感染人,慢性疾病造成产奶量下降,牛奶质量下降。
四、牛场的防疫措施
1、消毒
牛舍每天清理粪便2次
舍内1~2周用10%~20%漂白粉或其他的消毒液喷洒消毒1次
《牛场防疫制度》
《牛场防疫制度》为确保牛场杜绝疫情,健康稳定发展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养牛场应根据当地动物疫病流行病学情况,对生产的危害程度、可用疫苗的性能及来源等情况,制定切合生产实际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程序实施免疫预防,建立免疫档案,免疫程序应包括预防接种疫苗的种类,预防接种的次数、剂量,间隔的时间等。
二、对规定的强制免疫的病种,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按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w病免疫密度必须常年保持100%。
新生犊牛满3月龄时首免,免疫剂量是成年牛的一半,间隔30进行一次强化免疫,每隔4-6个月免疫一次;体弱、有病、发育较差和怀孕后期等不宜免疫的和补栏的牛,应在病愈、体弱康复、产后和补栏后及时进行免疫补针、建立档案,所有牛都要佩戴免疫耳标。
w病疫苗注射后个别牲畜有严重过敏反应,应备有肾上腺素等紧急脱敏药物。
布病疫区,布病的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
牛出败:对县内发生疫病流行地区牛场的牛,用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苗进行免疫。
严格免疫操作规程,免疫方法按相关产品说明书规定操作。
冻干苗应在低温冷冻条件下保存,严格反复冻融使用。
油佐剂或水剂苗严防冻结,应在4-8℃条件下保存。
冻干疫苗按要求的方法进行稀释,稀释后的疫苗应按规定的方法保存和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保证疫苗注射剂量注射器械、注射部位严格消毒;保证一畜一个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三、根据当地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和危害情况,选择最佳驱虫药物,定期对牛群进行驱虫;使用抗菌药物在牛可能发病的年龄、疫病可能流行的季节,或在发病的初期对相关牛群进行群体投药预防,防止发病。
使用的药物应为有国家批准文号、在有效期内的产品,疫苗还应是在冷冻或冷藏条件下保存的产品。
四、严格执行调入、调出检疫制度。
调入牛须经调出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调入后应到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并严格执行隔离(14天以上)制度;调出牛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检疫合格者方可调出,严禁随意调入、调出未经检疫的牛及其产品。
奶牛场防疫消毒管理规定和疫情应急方案
广西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奶牛场防疫消毒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奶牛场的防疫、检疫管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奶牛业生产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要求,结合本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奶牛场。
在本牛场生产中应坚持“防病重于治病”的方针,防止和消灭奶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代谢病,使奶牛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延长使用年限,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防疫的基础条件第三条新建奶牛场选址基本符合国家有关防疫规定和养殖的规定。
场址必须地势高燥,环境幽静,与主要交通干道和居民聚居点距离符合国家要求,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严格分开,中间建有隔离带。
奶牛场四周应建有效的防疫沟或隔离墙,防疫沟必须定期疏浚,保持清洁通畅。
道路两旁、牛舍前后、放牧场周围都应植树绿化。
第四条奶牛场大门口、生产区通道应设不小于6m×3m×0.3m、3.8m×3m×0.1m的消毒池,消毒池内应常年保持2%——4%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药。
栏舍入口应设有消毒垫,生产区通道口应建有更衣室、洗手消毒盆和紫外线消毒设施。
第五条奶牛场应建立隔离牛舍和贮粪池,隔离牛舍应置于奶牛场生产区之外,并有严格的生产管理和消毒防设制度;贮粪池应紧挨隔离舍,池内添加相应的消毒药,并经常补充,池要设盖,避免溢出粪水。
第六条奶牛场应设有兽医室,并配备有相应经验的兽医人员和必要的消毒器械、常用药品和盛放生物制品的专用冰箱。
第三章工作人员第七条奶牛场全体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之后方可上岗。
新来人员应先行体检后方可上岗。
严禁患有肺结核核、布氏杆菌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影响食品卫生的人员进入本场从事养殖生产工作。
第八条进入奶牛饲养区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定期更换清洗消毒的工作衣、帽、鞋,工作衣、帽、鞋须保持整洁,不准穿出生产区。
奶牛场卫生防疫制度
奶牛场卫生防疫制度奶牛场卫生防疫制度防疫总则:奶牛场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奶牛场日常防疫的目的是防止疾病的'传入或发生,控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
防疫措施:奶牛场应按国家规定实施强制,接受防疫部门定期检测。
奶牛场应建立出入登记制度,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谢绝外来人员参观。
职工进入生产区,要穿戴工作服,经过消毒间、洗手消毒后方可入场。
奶牛场员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查出患传染性疾病的应及时在场外治疗,痊愈后方可上岗。
新招员工必须经健康检查,确认无结核病与其他传染病。
奶牛场员工不得互串车间,各车间生产工具不得互用。
奶牛场不得饲养其他畜禽,禁止将其他畜禽及其产品带入场区。
定点堆放牛粪,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滋生。
死亡牛只应无害化处理,做好与尸体接触的物品的清洁及消毒。
淘汰及出售牛只应经检疫并取得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场。
运牛车辆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进入指定区域。
当奶牛发生疑似传染病或附近牧场出现烈性传染病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和其他应急措施。
消毒措施:1、消毒剂。
消毒剂应选择对人、奶牛和环境比较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和不伤害牛只体表及在牛体内不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
1兽医技术员职责并提瑟缪撰豁生、防疫、检疫计划,工作{潺擎纂瓮豁黑糯了鬓豁行及时治疗。
(3)在各种疾病治疗过程中,不断进行总黔黔巍黔耀茹澎爵瓢留器忿嘿橇圣结分析,同畜牧技术人员经常沟通,共同做好奶牛疾病的预防工作。
2、消毒方法。
喷雾消毒、浸液消毒、紫外线消毒、喷洒消毒、热水消毒。
3、消毒制度。
建立消毒制度,对养殖场(小区)的环境、牛舍、用具、外购牛、来往人员、生产前(挤奶、助产、配种、注射治疗及任何对奶牛进行接触操作)等进行消毒。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奶牛场卫生防疫制度。
【奶牛场卫生防疫制度】。
牛奶场防疫制度
牛奶场防疫制度
1 / 2
牛奶场防疫制度
为了加强本场奶牛防疫管理工作,预防控制奶牛疾病发生,
传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内蒙古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本场建在交通方便、水质良好、水量充沛、地势高燥、环境幽静、无有害体、烟
雾及其它污染的区域,且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符合奶牛场环境设计有利于
防疫制度更好地落实。
二、设专人(兽医)负责本场奶牛防疫和疾病防治工作;三、设患病奶牛隔离圈
舍和病死奶牛、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四、饲养员、兽医、等人员无人畜共患病;五、场区内设有更衣室、厕所、沐浴室、休息室;六、本场实行全封闭管理,非生产人员和车辆不准进入生产区,动物卫
生防疫坚督执法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入本场实行登记制度和全面消毒制度。
七、每年春季或秋季对全群牛只进行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的实验室检验。
对检出的阳
性牛进行扑杀、深埋或火化处理,对可疑阳性牛要膈离分群饲养,逐步淘汰净化。
八、按照县畜牧局全年防疫工作安排,认真做好奶牛三次集中免疫项目,并实施补免
日制度。
奶牛免疫后定期进行抗体检测。
2 / 2
九、本场若发现奶牛疫情必须立即向畜牧局或动物疫病防疫中心报告,并采取膈离等
控制措施,防止奶牛疫情扩散。
十、本场引进牛只必须向县畜牧局申报通过检疫合格后才能进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无公害食品的奶牛场在疫病的预防、监测、控制和扑灭方面的兽医防疫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无公害食品奶牛场的卫生防疫。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68 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GB/T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46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48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T 5049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动物疫病 animal epidemic disease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3.2 病原体 pathogen能引起疾病的生物体,包括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
3.3 动物防疫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4、疫病预防4.1 环境卫生条件奶牛场的环境卫生质量应符合NY/T 388规定的要求。
4.2 奶牛场的卫生条件4.2.1 具有清洁、无污染的水源,应符合NY 5027规定的要求。
4.2.2奶牛场应设管理和生活区、生产和饲养区、生产辅助区、畜粪堆贮区和病牛隔离区,各区应相互隔离。
运送饲料和生奶的道路与装运牛粪的道路应分设,并尽可能减少交叉点。
4.2.3 非生产人员一般不允许进入生产区。
特殊情况下,非生产人员需经淋浴消毒后方可入场,并遵守场内的一切防疫制度。
4.2.4 应按照NY/T 5049规定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消毒方法。
4.2.5 奶牛场内不准屠宰和解剖牛只。
奶牛场的防疫计划
牛舍消毒消毒剂
牛舍周围环境消毒消毒剂
槽消毒消毒剂
奶牛体消毒消毒剂
杀虫灭鼠杀虫灭鼠药
每月一次
每季度至少消毒一次
经常性消毒
经常性消毒每周更换消毒液
消毒牛舍时进行
饲养管理
配种
分娩
断奶
饲料
16-18月龄体重达到370kg。发情较弱的奶牛于发情前2-3日用催情剂
注意分娩准备,产房清扫,消毒
2月龄断奶。注意预防乳房炎,犊牛白痢
奶牛场的防疫计划
项目
药剂或方法
注射日龄
预防接种
牛口蹄疫灭活苗
奶牛布鲁氏菌疫苗
牛肺疫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3周龄、2月龄、10月龄各一次
3-8月龄、配种前1-2月各一次
3-5月龄接种
6-7月龄、12-15月龄各一次
实验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查
口蹄疫病毒血清学反应
多杀性布氏杆菌血清学反应
结核分枝杆菌血清学反应
微生物学反应
寄生虫病菌粪便检查
按照饲养标准饲喂
杨通海
133高牧医定向班
于6月龄和9-10月龄进行检验
于6月龄和9-10月龄进行检验
于6月龄和9-10月龄进行检验
于6月龄和9-10月龄进行检验
于9-10月龄时进行检验
药物防治
临床型乳房炎抗生素
犊牛白痢磺胺类
酮病地塞米松
寄生虫病驱虫药
泌乳期间(或泌乳前一周)
出生后一周内注射
奶2牛产后3周、6周药物预防
于2月龄、6月龄进行驱虫
奶牛场疫病预防控制方案
奶牛场疫病预防控制方案一、干奶牛1、停奶前15天,测隐性乳房炎,有隐形乳房炎者治疗;2、准备停奶前3天无隐性乳房炎,注射干奶针,停奶;有隐形乳房炎者,继续治疗,治愈后注射干奶针,停奶;3、停奶后7天,每天药浴2次;4、停奶后10天开始,喂左旋咪唑,连续喂3天;5、产前10天,乳房药浴每天2次;6、产前乳房水肿的牛或过肥的牛,适当控制精料,减少1-2公斤,控制在3公斤以内,增加羊草3-4kg/天;7、产前1个月内的牛,集中饲养,集中观察;8、干奶牛,尤其产前21天内的不喂苜蓿;二、新产牛1、新产牛,每天3次记录体温,提前预警,早发现早治疗;2、产后3天,青链霉素连续注射3天,中药连续3天;3、乳房肿者,产前提前投喂中药,产后注射治疗;4、体温高者,及时注射;5、新产牛上站前进行隐形乳房炎检测;6、加强消毒:(1)肌注、静注、乳房注射等必须严格消毒;(2)产圈、挤奶处、新产圈每天三次消毒;(3)牛产后外阴部必须消毒;5小时内必须检验胎衣是否脱落;没有脱落的,子宫及时投药。
(4)手工挤奶必须严格消毒,挤前药浴,挤后药浴,洗一头,挤一头;7、饮水中每天加电解多维;8、助产的牛、流产的牛、有瞎乳的牛、水肿的牛、血乳的牛、乳房有外伤的牛、胎衣部下的牛,必须给与重点关注和治疗;9、上奶站前,奶牛必须经乳房炎检测液检查;三、日常饲养疫病预防方案1、牛舍所有饲草、饲料现拉现喂,防止霉变和中毒;2、啤酒糟分配要均匀,并且不可曝晒及长期堆放;3、气温超过30度时,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并保持清洁;4、兽医加强牛舍巡视,每天三次,并做记录,发现早下槽者、溜边者、过瘦者、突然奶少者及其他异常者,马上检查和治疗;5、新产生舍及高产舍,建固定式遮阳棚;6、奶站挤奶大厅、待挤厅增加风扇及喷淋设施;7、牛舍运动场保持清洁,无碎石等锐利器物防止损伤牛乳房等;8、加强奶站挤奶操作程序监管;9、加强奶站消毒,奶站每月隐性乳房炎的对比,根据隐形乳房炎升降情况进行奖惩;10、隐性乳房炎牛只,投喂中药进行治疗;11、针对夏天死亡牛只较多,死亡牛只多数出现瘤胃粘连、肺部粘连,必须给与重点关注和治疗;四、外来牛只的检测1、口蹄疫防疫记录及是否来自疫区;2、布病检测;3、结核病检测;5、乳房结构、瞎乳头情况及隐性乳房炎检测;6、生殖系统检查;7、其它疾病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则:本草案制定的目的在于养健康的奶牛,产优质的绿色奶,为消费者负责,为企业负责。
卫生、防疫工作是奶牛场生产管理的基石,各项制度必须首先服从于卫生、防疫工作。
卫生、防疫工作是奶牛场不间断的、严肃认真的日检工作。
卫生、防疫工作是本公司奶牛规模化养殖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奶牛场场长,场长必须亲自挂帅,在董事长的领导下,组织、落实、检查、考核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防疫人员、兽医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严格监督场区卫生防疫制度的实施。
卫生、防疫规章制度是规奶牛场全体员工工作的准则,执行程度直接决定奶牛健康以及疫病的发生与否。
因此,全体员工务必严格遵守,相互监督。
1.1 本规追求的目标:l.1.1 杜绝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避免疫情发生。
l.1.2 当发生疫情时,组织工作严密、技术措施迅速有效到位,把疫情于第一阶段扑灭,把疫病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1.1.3 建立疫病环境检测点,建立疫病信息来源渠道,在周围大环境产生疫病可疑迹象时,采取紧急措施。
1.2 卫生、防疫工作的容及技术要点:1.2.1 容:奶牛场卫生工作条例奶牛场防疫工作条例疫情期防疫应急方案技术要点:环境的监测环境防疫技术牛群防疫技术2.奶牛场卫生工作条例:2.1 建立卫生制度:2.1.1奶牛场场长是卫生工作第一负责人。
2.1.2兽医、防疫员是卫生防疫制度执行的监督者。
2.1.3 划分卫生包干区(点),责任落实到人。
2.1.4奶牛场每位员工都有权利和义务维护和执行卫生防疫制度。
2.1.5 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每月至少二次,进行评比,并做到奖优罚劣,要有记录,每次并在部管理板报或会议上宣布。
(奖惩机制以及办法见副表)2.2 齐全卫生设施:2.2.1 食堂卫生设施完善,并符合《食品卫生法》要求。
2.2.2 配备专供职工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设施。
2.2.3 供水管道、蓄水池每年至少清洗一次。
2.2.4 不断改善职工集体宿舍的居住卫生条件。
2.2.5 厕所整洁,有条件可以水冲式,有专人或值日保洁,做到厕所无臭味,便池无尿碱,防止夏季蚊蝇的滋生。
2.2.6 垃圾定点处理,选到隐蔽及下风向;条件好的,垃圾箱(房)密闭化,生活垃圾袋装化、垃圾日产日清。
2.2.7 有计划实施污水粪便处理工程,做到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专人专管,设备完善,性能良好,并有备用设备。
2.2.8 下水管道疏通有专人负责。
做到阴井畅通无阻塞,阴井旁无垃圾堆放,阴井盖齐全。
2.2.9 奶牛场配备专门洗涤工作服的设备,并由专人洗涤、消毒。
2.2.10 配备有职工集中更衣的房间,并安装紫外线灯具,消毒密集有效。
2.2.11 奶牛场工作人员所用水龙头均为脚踏式,并配备洗手消毒液。
2.3 办公、生活区卫生:2.3.1 室卫生:工作、学习、生活用房保持经常整洁、堆放有序、无积灰、蜘网、窗明几净、美化。
2.3.2 室外卫生:洁净、做到黄土不见飞。
室外环境无散在垃圾、无烟头痰迹、无蚊蝇孳生地。
2.3.3 除四害具体做法:专人负责。
牛舍环境主要用灭蚊、蝇药(药名及用量见副表),夏秋季节在早晨天色渐亮时、傍晚在天色将暗时,喷洒于牛舍的墙上。
每幢牛舍放置若干只盛器(直径25cm,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投入灭蝇药。
(注意保持干燥、防止雨淋)每头牛身上喷洒灭蚊蝇药物,每七天喷洒一次;饲料中加入灭蚊蝇的添加剂。
投放鼠药、鼠夹、灭蟑螂药物。
清理卫生死角、根除蚊蝇孳生地。
防疫沟以及绿化带蚊、蝇易寄居繁衍地带要做特别处理(具体方法见副表)。
2.4 生产区卫生:2.4.1 防疫隔离带洁净无阻,无杂物,定期除草,排淤,便于隔离工作。
2.4.2 职工进入生产区,工作衣、鞋、帽保持清洁,穿着规、整齐。
2.4.3 消毒池保持一天更换一次消毒液,池无飘浮物。
2.4.4 牛舍四周无污水、积水、杂草、杂物、道路整洁。
2.4.5 各种料车工具停放在指定划线区域、按要求排列整齐。
2.4.6 牛舍门窗、料缸前走廊、中间走道、料缸沿口、槽保持整洁。
保持饮水槽水质良好,无料脚,水流通畅,供水系统无滴漏现象。
2.4.7 奶桶、奶车用双层奶布遮盖,挤奶设备保持清洁,经常檫洗。
2.4.8 放奶牛场无积水、积粪、硬物及尖锐物。
饮水池保持清洁无沉积物。
排水沟保持畅通无杂物,杂草定期清除。
2.4.9 做好过冷间卫生清洁工作。
机房各种物品堆放整齐,非机房用品不准入。
2.4.10 生产区道路保持清洁,无隔日杂物。
物料堆放整齐、有序,各种标志明显。
2.4.11 牛粪堆放定点、定车辆,清运出场无滴漏。
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孳生。
2.5人员卫生:2.5.1 员工体检每年一至两次。
2.5.2 新员工须在体检合格后上岗(体检标准见副表)。
2.5.4 休长假员工回场必须在门卫更衣后,进入生活区洗澡,换衣后方可再上岗。
3. 奶牛场防疫工作条例:3.1 环境防疫:3.1.1 设施要求:奶牛场所有出入口设立消毒池。
规格(米):长×宽×深=4.5×3×0.15生产区与生活区间设立隔离带。
设立门卫,严格控制进出人员。
在生产区的通道口设立更衣室。
消毒泵、喷雾器等必备设备、工具。
门卫防疫制度:所有出入口消毒池须保持足量有效的消毒液所有获准进场人员必须执行门卫防疫程序:员工:脚踩消毒液湿麻袋洗手消毒其他人员:除上述要求外,还须穿戴工作衣、鞋、帽非工作车辆严禁驶入场区。
工作车辆进入场区,须在门口用高压水泵全车身喷消毒液(尤其是车胎、轮轱和底盘),并停留10分钟后方可驶入。
牛粪运输车必须在洗净后驶入门口处经反复喷洒消毒后方可驶入。
奶牛场严禁擅自接待参观人员。
经主管部门同意的参观人员,须严格执行防疫制度,必须在防疫员、兽医的陪同下,在奶牛场指定区域参观访问。
禁止所有人员穿戴奶牛场的工作衣、帽、鞋出场。
3.1.2 消毒制度:消毒液:奶牛场外环境用2%—3%氢氧化钠溶液:11≤ PH值 <12牛舍环境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4 < PH值≤5 奶牛场外环境消毒。
每月二次对所有道路、场地用消毒泵进行喷洒消毒,要求:药液使地面湿润。
奶牛场每季一次铺撒生石粉,每年春、秋、冬各大消毒一次,药液在地面的浸润深度须在1.5cm以上。
奶牛场办公室和生活区域每月一次药液消毒。
3.1.3 牛舍消毒:屋面、墙面及路面每2月一次用20%生石灰混悬剂喷洒,要求全面、有较高密度(看不见原来的建筑颜色)牛舍:每周一次0.2—0.5%过氧乙酸消毒走道:在冲刷干净后洒消毒液料槽:在喂料前一小时洒消毒液饮水器:始终保持洁净、每周一次灌冲消毒牛床:垫料干燥无霉变,每二周一次出棚大消毒牛体:每二周一次用0.1%过氧乙酸喷雾消毒。
(夏季以驱蚊蝇为主)3.1.4人员:生产区员工及获准进入生产区的所有人员必须在更衣室穿戴工作衣、帽、鞋方可入。
更衣室要求清洁、无尘埃、紫外线强度每平方米一瓦特光能,衣物消毒时间60分钟以上。
员工进入生产区后须在规定的岗位区域工作,不串岗、严禁串棚。
出生产区须在更衣室换下工作衣、帽、鞋。
3.1.5饲料:原粮采购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尤其是避免采购疫区饲料原料。
饲料厂必须在原粮验收合格后,方可加工配合饲料。
防疫期间饲料运输车辆应专车专点,进出厂严格消毒。
3.1.6 其它:严禁屠宰场人员及车辆进入生产区。
严禁移入非经主管部门许可的其它奶牛场(户)的牛只。
严禁采购并运入非主管部门指定的物、料。
严禁奶牛场人员在未得到主管部门许可的情况下去本人职责围以外的奶牛场参观、访问和工作。
严禁非奶牛场的其他公司员工进入奶牛场。
3.2 牛群主要防疫:3.2.1 每年10月份进行炭疽芽胞苗的免疫注射,免疫对象为出生一周以上的牛,次年的3—4月份为补注期,并做好记录,记录须做到一场一册,一牛一卡,并由兽医及主管签字。
3.2.2 母犊牛在4—8月龄时,应采血作布氏杆菌病凝集试验,检疫结果为阴性反应的,应即注射布氏杆菌羊5号苗(剂量为25个羊头份或250亿含菌量),注苗后11天采血再作凝集反应,检疫结果应为阳性反应,凡滴度未达到阳性的应补注疫苗,并做好记录。
(公牛一律不准注射)3.2.3 按国家、市、区(县)的上级防疫部门规定,接种其他防止牛传染病的疫苗。
当牛群在受到某传染病威胁时,应及时采取预防或紧急免疫,接种经农业部或市兽医药政批准的生物制品。
免疫办法届时统一布置。
3.2.4 奶牛场要配合检疫部门安排好每年二次全群牛的结核病检疫、一次布氏杆菌病检疫和上级兽医防疫部门认为必须的检疫。
3.2.5 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等各种检疫报告书应妥善保管,并在接到报告书的一周将可疑和阳性反应情况登记在奶牛病史卡上。
3.2.6 结核病检疫出现的阳性牛只,应在三天扑杀。
出现可疑反应的牛只,应隔离复检。
连续两次为可疑的作阳性反应牛处理,应在三天扑杀。
并会同检疫部门进行认真的剖检,对疑似病灶应作细菌学检查。
对结核病检疫有阳性反应牛的牛舍,牛只应停止调动,每隔1.5个月复检一次,至连续二次未出现阳性反应牛为止,在复检期应增加消毒频率。
凡结核菌普检检出率较高的奶牛场,对初生犊牛在六月龄应进行三次结核病检疫。
首次在一月龄,第二次在3——4月龄,第三次在6月龄,三次检疫均为阳性后,纳入全场奶牛结核病普检之例。
3.2.7 凡未注射布氏杆菌羊5号苗的牛只在凝集试验中出现连续两次可疑反应时,应在三天作出扑杀处理。
凡注射过布氏杆菌苗的牛,在凝集反应出现可疑或阳性反应时,应作区别诊断,结论为阳性的应在三天扑杀。
3.2.8 注意事项:疫苗须在冷链状态运入指定点(避免日光,在2-6℃状态下保存)注射疫苗使用过的器械、件必须经30分钟煮沸消毒。
其它一次性物品集中烧毁。
疫苗容器(瓶)用后浸泡在酸或碱消毒液中,经有效消毒后废弃。
3.3环境监测3.3.1在奶牛场方圆十公里围,养牛集中地域或养殖小区合理建立四个奶牛监测点,定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3.3.2重点做好口蹄疫、牛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炭疽、蓝舌病、牛瘟、牛肺疫的防疫措施。
3.3.3建立疫病信息来源渠道,及时和当地兽医防疫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流,了解最新疫病动态信息。
3.3.4专人负责进行信息统计,兽医部门针对所上报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3.5每天对所有环境监测信息做好记录,并及时反馈。
4.疫情期奶牛场防疫工作应急方案当周边地区发生疫情时,奶牛场应立即采取如下措施:4.1 杜绝传染源:奶牛场应采取针对性的全部或局部封锁,严格控制疫区附近的人员和物料进场。
对场员工做到:4.1.1 员工上下班,只许一次进出,中午不离场。
4.1.2 疫点附近人员或家中养猪、牛的员工劝其离场或居住场不得回家。
4.1.3 居住在场外的生产区职工,一律安排到场生活区居住,不得离场。
4.2 进行有效隔离,切断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