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完整版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1.IT和信息管理投资占比:衡量企业对于IT和信息管理的投资水平。
这个指标可以考虑企业在IT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
入比例。
2.信息化应用覆盖率:衡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包括企业
在销售、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生产等各个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程度。
3.信息系统效率:衡量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包括用户响
应时间、系统故障率、系统维护成本等指标。
4.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衡量企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包括信息系统的
安全等级、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信息安全培训等指标。
5.信息化管理水平:衡量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包括信息化战略规划、项目管理、IT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指标。
6.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果:衡量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果。
包括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信息资源共享和流通等指标。
7.信息化支撑能力:衡量企业信息化的支撑能力。
包括信息技术人员
的素质、信息技术开发能力、IT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指标。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不
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重视和侧重点。
在设计和使用指
标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需求和管理体系,以及行
业标准和最佳实践。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使用有助于企业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推动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和落地。
通
过测量、分析和改进,企业可以不断优化信息化投资,提高管理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分项指标体系。
这是我国推出的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
为了从效能上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指导企业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经过长时间研究,参考了国内外数十个方案的优长,提出了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综述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分项指标体系。
这是我国推出的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
为了从效能上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指导企业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经过长时间研究,参考了国内外数十个方案的优长,提出了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其中《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业经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印发全国试行。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南。
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为了正确和客观地评价中国企业信息化水平,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它从宏观上指导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微观上,使企业更准确地认识信息化的内涵,明确信息化的目的,制定正确的信息化战略,为企业信实用文档息化具体实施提供切实的帮助。
同时也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状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
企业信息化指标的作用·评测信息化水平·咨询、校验·避免浪费和错误·为企业信息化保驾护航·规避风险·引导IT服务商的行为·为评级提供依据企业信息化指标的指导思想·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指标的指导思想·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符合中国国情·承认企业的特别的、个性化的信息化需求特点·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实用文档1. 目的性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一、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目的性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指标体系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从领导、战略、应用、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引导中国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2、简约性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为此,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3、可操作性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企业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4、可延续性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
二、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基本指标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状况的客观描述,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
企业自测时,可有助于了解自身信息化基本状况,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基本指标不独立用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评价和认证。
得分不向社会公示。
三、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计算方法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可以根据指标加权获得无量纲化总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基本发展状况。
具体权重根据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结合政策导向确定。
基本指标具体填报内容,见《企业信息化基本数据采集表》(另发)。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1.信息化重视度(分)(1)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的地位:最高领导者是一把手,得100分;是二把手,得70分;是三把手,得50分;是部门领导得30分。
(2)首席信息官(CIO)职位的级别设置:a)正式设置CIO职位,得50分,否则得0分。
b)CIO的职位级别处于企业最高层,得50分,处于中层,得25分计算方法:a)项得0分,则要素得总分为0,否则,将a)和b)的得分相加。
(3)信息化规划和预算的制定情况a)单列信息化规划,得50分,分散在总体规划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规划,得0分b)单列信息化预算,得50分,分散在总体预算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预算,得0分计算方法:将a)和b)得得分相加。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是指为了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而建立的一套衡量指标的体系。
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评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帮助企业识别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改进方案。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
1.信息技术战略: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方针。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信息技术战略是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并与业务需求相匹配。
2.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的信息化需要有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持。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硬件、软件、网络等设施是否完善,并是否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3.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数据管理制度是否规范,数据存储和备份是否安全可靠,网络安全措施是否健全等。
4.业务流程优化: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是否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自动化、集约化和标准化。
5.人员培训与运维能力:企业的信息化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信息技术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是否有持续的培训机制。
6.企业文化和组织支持:企业信息化需要有良好的组织文化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支持。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文化是否有利于信息化的推进,员工是否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
7.业务创新能力:信息化不仅仅是为了现有业务提供支持,还应该推动企业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是否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业务模式、产品和服务。
8.信息化成果评估:企业信息化评估不仅要考察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建设情况,还需要对信息化的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该指标需考察企业的信息化成果是否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提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不同企业的情况和需求不同,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化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随着我国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国家统计局从1996年就对信息化综合评估指标进行研究,相继了信息化水平总指数Ⅱ和信息化评估指标ⅡE等。
国家统计局经过多年对信息化评估指标的研究,制定了信息化发展指数IDICN来进行分析与评估信息化水平。
目前,企业信息化传统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库存资金占用率(%)、资金运转效率(次/年)、效能指标和评议指标等6部分21个指标组成。
该指标体系包括信息化重视度(分)、学习的电子化水平(分)、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盖率(%)、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决策信息化水平(分)、网络性能水平(分)、计算机联网率(%)、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分)、网络营销应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人力资源指数(分)、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率(%)、企业财务决算速度(日)、增长指数等,这些指标能较客观地全面地评价传统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状况。
二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信息化作为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云计算企业信息化模式的出现,传统指标评估体系不能全面地评估云计算模式下的湖南企业信息化水平,决策管理者急需构建新模式下的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本文在郭春丽等研究论文基础上,添加及更新了17项云计算信息化水平指标,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湖南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从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得分来评估湖南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和水平。
上述指标较全面地包涵了基于云计算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各方面情况,如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状况、企业经营信息化水平、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应用能力、企业信息化响应速度、企业绩效、信息技术对决策的支持状况、企业信息化安全水平等方面,可帮助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较真实地全面的测量和评估。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一、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包括硬件设备、网络设备、软件平台等。
相关指标包括企业硬件设备覆盖率、网络覆盖率、软件平台覆盖率等。
二、信息资源利用指标信息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包括企业内部的数据、知识等。
相关指标包括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存储和分发的效率和质量。
三、信息系统应用指标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包括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和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信息系统。
相关指标包括系统使用率、系统更新速度、系统可靠性等。
四、信息安全指标信息安全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相关指标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用户身份验证的安全性等。
五、信息素养指标信息素养是企业员工应对信息化环境的基本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和信息创新等。
相关指标包括员工信息素养的培训率、信息化技能的掌握程度等。
六、信息化投资指标信息化投资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包括投入资金、人力资源和时间。
相关指标包括信息化投资的比例、投资回报率等。
七、业务流程优化指标业务流程优化是企业信息化的目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标准化和自动化。
相关指标包括业务流程优化的效率、质量和成果。
以上是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一些示例,不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会有所差异。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衡量和评估,以便了解自身信息化水平的优劣,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是对企业信息化程度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和量化的一种方法。
一个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发现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改进策略和建议,从而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提升。
1.战略支持力度战略支持力度评估指标包括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信息化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信息化项目管理和实施、战略执行效果和绩效评估等。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制定清晰的信息化战略,并加强对战略执行的跟踪和评估。
2.组织结构和流程组织结构和流程评估指标包括信息化组织的建设和运作、信息化流程和协同工作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人才队伍和培训等。
企业应优化组织结构,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同时重视信息流程的优化和协同工作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3.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创新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创新评估指标包括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信息化技术合作与运营等。
企业应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升信息化技术的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并积极与外部技术伙伴开展合作与运营。
4.IT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IT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评估指标包括企业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信息安全管理和保障等。
企业应关注IT基础设施的健全性和可靠性,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保障,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和客户隐私。
在进行企业信息化评估时,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和行业的特殊需求,定制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应具备科学性、全面性和实用性,能够量化和精确判断企业信息化的进展和水平,为企业提供科学决策和合理建议。
最后,企业信息化评估不是一次性的,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企业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信息化策略和管理,推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不断提升,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与效能指标构成方案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与效能指标构成方案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
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指标和效能指标构成方案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方向,有助于企业评估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效,促进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发展的有机结合。
一、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1.信息化投入占比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投入程度,包括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占比。
可以通过计算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总投入与企业总投资额的比例,来评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程度。
2.信息化设备配备指标:该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设备配置情况,包括电脑、网络设备、办公设备等信息化设备的数量和质量。
可以通过计算企业信息化设备的数量和设备配置的质量指标来评估企业信息化设备的配备情况。
3.信息化应用覆盖面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信息化应用的覆盖面,包括各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情况和信息化应用的范围。
可以通过计算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覆盖面来评估企业信息化应用的覆盖程度。
4.信息化技术应用指标:该指标衡量企业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应用情况,包括ERP、CRM、OA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可以通过比较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程度和应用质量来评估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成熟度。
二、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构成方案1.信息化成本效益指标:该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投入与效益的关系,包括企业信息化投入的成本、收益和绩效的比例。
可以通过计算企业的信息化ROI(资本回报率)、ITIL的TCO(总成本占比)。
以反映企业信息化投入的成本效益比例。
2.信息化决策效能指标:该指标反映企业信息化决策的有效性,包括信息化项目决策和方案的制定、实施效果的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
可以通过评估企业信息化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等来反映企业信息化决策的效能。
3.信息化管理效能指标:该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流程的设立、管理规范的制定、应急和安全管理能力等方面。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完整版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完整版
一、国内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1、信息化投入指标:包括软硬件投入、人员投入以及技术资源投入;
2、系统建设完成度指标:包括系统规模、系统功能以及系统覆盖等;
3、信息化服务效率指标:包括消息传递效率、信息提取效率以及信
息处理效率等;
4、信息化管理效果指标:包括信息化增值效果、技术发展效果、资
源配置效果以及流程改进效果等;
5、信息化支撑抗风险能力指标:包括系统安全可靠性指标、灾害恢复、系统数据备份、信息审计指标以及信息质量指标等;
6、信息化服务满意度指标:包括信息化系统响应时间、系统功能灵
活性、故障及时解决等指标;
7、信息化成本管控指标:包括软硬件成本、维护保养成本、人力成
本以及培训成本等;
8、信息化绩效指标: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以及文化效
益指标等。
二、国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1、信息化投入指标:包括投资规模、投资内容以及费用分配等;
2、信息化效用指标:包括数据准确性指标、灵活性指标、可扩展性
指标以及安全性指标等;。
(优质文档)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2、无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得5分
对固定资产管理能力 3、固定资产完全在位得5分
应。收(帐15款分帐,龄分管数理累全 1、全面记录客户帐龄得10分
应收帐款帐龄 管理及控制 (20分)
反映企业信息化 收益状况
面细致,帐龄分析快 捷,帐龄可按任意时 段区分并在帐龄即将 逾期时自动报警。指
2、可按任意时段分析帐龄分布得5分 3、帐龄即将超期自动报警得3分 4、帐龄超期客户信息当日发送给具体业务人员得2
(80分,分数累加)
第6页
序号
一级指标
信息备份、防非法侵
信息化安全措 施应用(80
分)
反映企业信息化 安全水平
入、防病毒、信息安 全制度与安全意识培 养等措施应用状况
(80分,分数累加) 11、制定了安全管理机制,定义了如何管理和维护
网络的安全保护机制,确保这些安全保护机制正常,
而且正确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得4分
2、有独立机房得4分
3、机房温度(夏季23°±3、冬季20°±3)湿度35%75% 得分4分
4、机房做了防雷、防静电处理得4分
5、机房有UPS, UPS能够提供2小时以上的后备时间 得4分
6、使用了硬件网络防火墙得4分
7、内外网之间、重要的网段之间进行了必要的隔离 措施得4分
8、路由器、交换机、主机等设备的配置最优,是否
二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数据构成
计算方法
1、比重达5%以上得50分
2、比重达4%以上得40分
信息化投入总
软件、硬件、网络、 3、比重达3%以上得30分
额占固定资产 投资比重
(%) (50
反映企业对信息 化投入的力度
信息化人力资源、通 讯设备投入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程度
息化水平
层级
1.6
29
设备管理信息化 反映设备管理信 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设备管理实现的功能
程度
息化水平
与层级
1.6
30
客户管理信息化 反映客户管理信
水平
息化水平
客户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水平
3
31
产品数据管理覆盖范围
1.2
产品数据管理信 反映产品数据管
息化水平
理信息化水平
第5页
32
产品数据管理信 反映产品数据管
2
40
移动办公应用
反映企业移动办 公应用水平
移动办公通讯与移动办公应用情况
2
信息系统应用环境 41 (通讯工具、门户
网站、系统集成) (10分)
单点登录
体现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系统是否单点登录,是否在同一 系统集成度 平台查阅各类信息,是否实现广域访问
2
42
信息系统集成整 反映企业信息系
合水平
统整合状况
序 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解释
1
信息化认知与执 行
集团&公司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指标数据构成
分值
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地位如何
2
2
信息化战略规划
是否有信息化规划
2
3
信息化领导力 (10分)
信息化管理职能 支撑
反映企业对信息 化的重视程度和
信息化落实情况
是否有独立的信息化部门
2
4
信息化预算
信息化预算的制定情况
37
人力资源管理信 反映人力资源管 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的
息化水平
国家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国家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各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日益成为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国家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它由一系列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组成,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评估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全面地评估一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一、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是支撑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基础设施。
评估信息化基础设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通信网络覆盖率、网络带宽、数据中心规模和安全性、云计算应用程度等。
通信网络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高速宽带覆盖率和网络速度也是评估指标之一。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二、信息化产业信息化产业是信息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包括软件开发、数字内容产业、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
评估信息化产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信息化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等。
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信息化产业的支持和培育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三、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应用是评估一个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个人信息化。
评估信息化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电子政务服务水平、企业信息化程度、互联网普及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度等。
信息化应用对提高政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四、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评估一个国家信息化水平综合表现的重要指标,包括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信息化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改善等。
评估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信息化对GDP的贡献、信息化对就业的创造、信息化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改善效果等。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用于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一套指标和标准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科学有效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硬件设备指标:包括企业服务器的配置和性能、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和带宽、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性能、外部存储设备等。
通过评价硬件设备的指标,可以确定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2.软件系统指标:包括企业使用的管理软件、业务系统和专业软件的完善程度和适应性。
同时还包括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能力、升级和扩展性等。
通过评估软件系统的指标,可以确定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和效果。
3.信息技术应用指标:包括企业在不同业务领域中应用的信息技术的完善程度和覆盖范围。
例如,企业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评估信息技术应用的指标,可以确定企业信息化对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
4.信息安全指标:包括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数据保护和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
为了确保企业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评估信息安全的指标是必要的。
5.信息人才指标:包括企业信息化人员的素质、数量和组织结构等方面。
企业需要有足够的信息技术人员来支持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评估信息人才的指标可以确定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能力和合理性。
6.客户满意度指标: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
评估客户满意度的指标可以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对客户的影响和效果。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外部信息交换网
交互应用(5分,分数累加)
分)
信息安全 (100
分)全的费用占全
部信息化投入
安全重视程度
而且正确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得4分
包含软件、硬件支出
(20分,依据不同级
5
施应用(80
分)安全水平
入、防病毒、信息安
全制度与安全意识培
养等措施应用状况
(80分,分数累加)
对固定资产管理能力。
(15分,分数累
11、制定了安全管理机制,定义了如何管理和维护
效益指数(200分)速度与精准度
较短时间完成,资产
完全在位,无盘盈盘
分,依据不同级别计
算分数后累加)
6
(200分)分析纬度及分析周期。
指标体现信息化对企业管理费用及可变成本的管控能力及数费用分析纬度及周期 (25收益状况
之和
各指标得分
之和
各指标得分
之和
之和。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完整版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完整版一、引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评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以及指导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在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实践者的研究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二、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成1.战略层面指标(1)信息化战略目标:包括企业信息化的整体目标、战略定位和实现路径等。
例如,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
(2)信息化规划:包括企业的信息化规划目标及其实现路径。
例如,企业制定了一套明确的信息化规划,并且制定了各个阶段的实施计划。
2.资源层面指标(1)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包括企业的计算机硬件设备、网络设备和软件系统等。
(2)人力资源:包括企业的信息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等。
例如,企业有一支专业的信息技术团队,并且拥有相关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发展计划。
3.流程层面指标(1)业务流程:包括企业各项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例如,企业拥有一套完整的销售流程和采购流程,并且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2)信息流程:包括企业内外部信息的流动和传递过程。
例如,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快速且准确,且与供应链和客户的信息流程实现了集成。
4.应用层面指标(1)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程度:包括企业各项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和效果。
例如,企业的ERP系统在各个部门和业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基于互联网的商务应用程度:包括企业在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水平。
例如,企业拥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实现在线销售和支付。
三、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1.定性评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目标的设定和达成情况以及各项指标的情况进行定性评估。
信息化企业指标评价体系
信息化企业指标评价体系为确保本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指导公司整体信息化建设工作,带动各单位信息化水平提升,遵循以下原则开展指标体系设计工作:·业务驱动:关注跨业务部门流程整合,实现管理工作“集中”、“协同”、“精细”,以支持电网企业经营绩效持续提升,并关注信息应用的实用化及收益;·前瞻性:参考国际上先进电力行业的业务及信息化建设情况,根据国内外最佳实践及前瞻性的业务需求对评价指标进行设定。
不仅参考目前的现状,而且关注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业务需求;·引导性:关注于评价体系引导今后信息化应用合理布局、建设;·巩固成果:结合各网省信息化建设实际水平,寻找制约信息化发展重要因素,巩固SG186工程建设成果,关注信息化建设的实用化考量。
保留部分SG186指标,加以提炼、整理。
1.1.1. 指标设计依据指标设计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上海电力和浙江电力的业务实践和信息化建设现状,设计依据包括:·国资委对央企的信息化水平评价标准· SG186验收标准·公司“信息化企业”建设要求·公司各业务条线的标准化建设要求·公司各业务条线未来5年内能力建设要求·国际电力行业最佳实践1.1.2. 指标体系内容指标体系由分层级的指标(指标组)构成,共分成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组)三个层次。
每项三级指标由若干项指标细分构成,每项指标细分又包含若干项评分采集项。
1.1.2.1. 指标(指标组)指标体系由信息化治理、平台与基础设施、业务协同优化和决策支持四项一级指标以及所属的二、三级指标(指标组)构成。
二、三级指标明细请参见附件。
·信息化治理指标信息化治理指的是一个公司开展信息化工作所需的全部信息化能力,包括战略、规划、计划、实施、维护、资源保障等。
信息化治理是公司信息化建设最为重要的软实力,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信息化治理能力的强弱。
信息化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信息化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信息化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是指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
地衡量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和水平,而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评价和监控的
一套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该体系包括了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
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应用层面指标、技术层面指标
和管理层面指标。
应用层面指标主要关注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效果,包
括应用实施效果、应用效益和用户满意度等。
技术层面指标主要考虑
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持,包括技术硬件设施、网络带宽和系统性能等。
管理层面指标则针对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管理水平,包括管理效率、资
源利用效率和风险控制等。
对于这些指标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式。
主观评价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收集用户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对于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价。
客观评价则是采用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等方式,对于指标的量化指标进行评价,如网络带宽、系统
性能等。
此外,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状况,还可以采用综
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将主客观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信
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从而得出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结论。
这种
评价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出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水平和效果,并对
信息化建设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
总之,信息化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
项工作。
只有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够更好地衡量信
息化建设成果、发现问题、提高效率,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作者:————————————————————————————————日期: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本文对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研究制订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过程中研究的国内外48套企业信息化方案,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比较。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的设计思路。
对于如何按照"建设有效益信息化"的要求,正确引导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指标比较效益效能能否围绕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这一目标,来设计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关系到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导向。
为此,需要设计专门的效能指标,以弥补原有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中,对信息化投入与产出关系的直线式理解带来的偏差。
本文对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研究制订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过程中研究的国内外48套企业信息化方案,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比较。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的设计思路。
一、企业信息化的要素与范畴1.企业信息化的历史使命企业信息化是对信息现代化这一新的历史潮流的响应。
企业信息化的历史使命在于,继续解决改革与发展的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实现生产方式从工业粗放经济向信息集约经济的根本性转变。
与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不同的是,企业信息化这场革命的生产力基础,是代表当代最先进生产力的信息技术和生命技术革命,改革的范围从农村、城市,扩展到全球化。
它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
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2.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从实践经验的初步概括中,我们将企业信息化归纳为以下定义: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过程,即,是信息技术从业务应用向业务核心渗透的过程,是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过程;是基础设施重建,技术应用,结构调整,资源拓展,管理再造和制度创新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是提高经济主体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实现人的现代化转变的过程。
国内外信息化的度量指标
09图书馆学xx01一、国外对信息化的度量指标准1.xx拉特法最早开始信息产业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是美国学者马克卢普,他于1962年设计了一套测评信息产业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1977年,波拉特在他的9卷巨著《信息经济:定义和测量》中,提出了第四次产业的论点,并在马克卢普开创的有关知识产业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该模型,又叫信息经济法。
波拉特法从经济学角度,对信息产业运行机制进行研究,考察信息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GNP 中所占的比例。
其基本理论是:首先,将信息产业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并列,称为第四产业。
其次,根据信息活动的情况将国民经济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
一级信息部门是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其产值的测度可采用测度国民生产总值的一般方法,比如:最终需求法和增值法,数据来源是美国商业部分析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级信息部门主要指为内部消费而创造信息服务的政府或非信息企业,其产值由该部门中信息劳动者的收入和信息资本的折扣构成,他用了美国劳动统计局的“产业—职业结构矩阵”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的“产业—资本流通矩阵”两个数据库。
2.信息化指数法1965年,日本经济学家小松崎清介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法。
信息化指数法主要是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等行业中选取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四个要素来体现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四个要素具体又细分为11个变量,将这些指标与某一基准年相比得到的就是社会信息化指数,这种方法既可以从时间序列角度研究发展趋势,也可从截面上考察不同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程度差别。
测算方法是:先将基年各项指标的指数值定为100,然后分别测算某年度的同类指标值的指数,再采用一步算术平均法或分步算术平均法求得信息化指数。
其中前者是直接将末级指标的指数相加之和除以项数;后者是先计算出二级指数值再求最终的信息化指数。
两种算法的权重基础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但由于信息化指数值只具有相对意义,所以并不影响人们运用该模型来测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纵向历史进程,以及横向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信息化程度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本文对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研究制订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过程中研究的国内外48套企业信息化方案,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比较。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的设计思路。
对于如何按照"建设有效益信息化"的要求,正确引导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指标比较效益效能能否围绕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这一目标,来设计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关系到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导向。
为此,需要设计专门的效能指标,以弥补原有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中,对信息化投入与产出关系的直线式理解带来的偏差。
本文对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研究制订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过程中研究的国内外48套企业信息化方案,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比较。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的设计思路。
一、企业信息化的要素与范畴1.企业信息化的历史使命企业信息化是对信息现代化这一新的历史潮流的响应。
企业信息化的历史使命在于,继续解决改革与发展的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实现生产方式从工业粗放经济向信息集约经济的根本性转变。
与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不同的是,企业信息化这场革命的生产力基础,是代表当代最先进生产力的信息技术和生命技术革命,改革的范围从农村、城市,扩展到全球化。
它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
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2.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从实践经验的初步概括中,我们将企业信息化归纳为以下定义: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过程,即,是信息技术从业务应用向业务核心渗透的过程,是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过程;是基础设施重建,技术应用,结构调整,资源拓展,管理再造和制度创新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是提高经济主体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实现人的现代化转变的过程。
3.企业信息化的特点与以往的企业信息化定义不同,这个定义强调以下三方要点:首先,强调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变过程,是企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
表现在生产力上,是信息技术从边缘业务应用到核心业务深化的转变过程;表现在生产关系上,是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的转变过程。
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不光是信息技术应用,而且是管理的根本转变。
不光是发展,更是改革,是生产方式转变过程。
企业信息化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
企业信息化是一场体制转变,是对计划经济时期(和工业时期)形成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落后经营方式、僵化组织结构、低效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推进企业信息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与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
同时应强调,它不是传统的工业化意义上的改革与发展,而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意义上的改革与发展。
其次,企业信息化所实现的总的转变,是通过它的诸构成要素的转变具体实现的。
这些构成要素,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企业信息化比较全面的内涵。
第一个要素是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第二个要素是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
第三个要素是企业的产品和市场结构调整(从国家信息化六要素中信息技术和产业演变而来),强调通过信息化增加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信息附加值。
从结构升级角度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具有现实意义。
第四个要素是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强调对企业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开发利用;强调以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作为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具有较强针对性。
第五个要素是企业管理再造,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水平的信息化。
与信息技术应用的侧重不同,强调的是管理本身从以职能为核心向以流程为核心的根本性转变;特别是,"企业组织框架的重组、流程的再造,就意味着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而不光是一般的资源配置,强调要注意"从中国国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消化和吸收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而不是让先进的管理软件迁就落后的管理方式"。
把这个要素独立提出来,是为了纠正时弊。
第六要素是制度创新,它实际是三个要素的集合,一是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强调企业信息化使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包括制度、规范)成为新的增量因素,这个要素以往经常被忽略;二是引进新的产权制度,强调企业信息化将导入无边界虚拟企业等新的组织形式,与传统企业制度相互补充,这个指标以往也被忽略;三是信息化人才。
这是六要素原有指标,但这里主要强调信息化人才与一般人才不同的特殊性。
强调学习和知识创新在实现人的现代化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从机械的以产值为核心的生产目的的实现,转变为以创新为核心的生产目的的实现。
企业信息化的目标,是提高经济主体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最终实现知识创新基础上人的现代化转变。
强调企业信息化不是从技术到技术,不能为了信息化的工具和手段而忘记信息化的目的;企业信息化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超出企业边界的社会效益。
二、现有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分析(一)现有企业信息化指标的研究概况企业信息化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有关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同步发展起来。
我国国家信息产业部、原国家经贸委、国家科技部等部委,先后进行了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课题研究。
企业和专家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成果包括:龚炳铮《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联和运通顾问公司《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调研指标体系设计(征求意见稿)》、联和运通顾问公司《企业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表》、联和运通顾问公司《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调查问卷》、解树江《虚拟企业》、曹崇延、王淮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开发与应用》、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如何评测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真正价值》、《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社、北京博思智联管理顾问公司行业研究中心"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黄津孚《企业效益的投入产出分析》、刘现军、罗荣桂、王志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准与指标体系》、汤发良《我国企业内部冲突状态的评价测度模型》、郑英隆《现代企业的信息经济性分析》、包昌火谢新洲主编《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等。
国外研究包括韩国政府支持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世界银行环境局《护展衡量财富的手段--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思科公司《网络就绪》计划、《互联网经济指标》、Meta集团《全球新电子经济指数》、肯·巴斯金《公司DNA--来自生物的启示》、托马斯.巴克霍尔兹《明天的面孔》、大卫·威勒、玛丽亚·西兰琶《利益相关者公司》、戴布拉·艾米顿《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罗布·戈菲《如何度量和重塑企业文化》、尼克·海伊斯《协作制胜》等。
2002年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研究提出了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构成方案,并在科技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研究项目中,对4000多家企业进行了实际测算,发布了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
(二)现有企业信息化典型指标例举归纳现有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发现,现有指标主要集中在以下列举的这些方面。
举例说明这些指标如下:A.基础设施类1.名称:计算机网络普及率指标:企业每百人计算机拥有台数(经贸委方案)选项:0-20 20-40 40-60 60-80 80-1002.指标:企业联网的计算机台数占企业计算机安装总量的百分比(龚炳峥方案)选项:0-20 20-40 40-60 60-80 80-100技术应用类3.指标:企业上一年度IT类固定资产投资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经贸委方案)选项:0-20 20-40 40-60 60-80 80-1004.名称:各业务环节信息技术应用率(经贸委方案)目的:测技术应用指标:本企业计算机用于辅助经营管理中的如下环节,( )财务管理;( )人事管理;( )主营业务,如CAD/CAM/CAE;( )供销/库存;( )客户管理5.指标:企业信息管理覆盖率企业计算机辅助财务管理比重企业计算机辅助人事管理比重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管理比重企业计算机辅助工控管理比重企业计算机辅助供销、库存管理比重企业计算机辅助节能管理比重企业计算机辅助客户管理比重(经贸委方案)选项(平均加权):0-20 20-40 40-60 60-80 80-1006.指标:集成化程度(管理控制一体化)(据龚炳峥方案改)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信息集成与共享,实现初步一体化过程集成:数据库集成,网络集成,管理控制中等程度一体化用户集成:企业集成,企业内部各分厂,分公司之间的集成,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集成。
客户关系集成。
选项:()信息集成()过程集成()总部与分部集成()企业间集成()企业与客户间集成企业由MIS完成的管理工作量占企业管理工作总量的比率(龚炳峥方案)B.结构调整类技术含量(创新)内涵7.名称:新技术信息吸收能力(董景荣方案)目的:测提高技术含量潜力和技术扩散效率指标:是否最优先关注新技术信息,关于技术创新和创新实施,主要从何种渠道获得有关信息:选项:否(如,关注营销信息优先于新技术信息)大众媒体人际交流网络中介扩散机构专业网络备选名称:新产品开发成功率指标:新产品开发成功率=能够到达市场的新产品数/开发的新产品数选项(百分比):0-20 20-40 40-60 60-80 80-100新产品产值率新产品产值率=创新产品销售量/企业产品销售量新工艺产值率新工艺产值率=由于工艺创新而增加的产值/企业产品销售额专利水平专利水平=某时刻企业申请专利数/某时期企业专利数科研成果转化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附加值内涵8.名称:产品和服务信息附加值指标:是否系统地确定了顾客需要或将从中获益的信息产品和/或服务是什么(灵捷审计)选项:否是(偶尔)是(制度化)通过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产品是否有自动化文档内容产品是否提供顾客说明,并支持顾客有效使用产品你们是否具有先于你们的竞争对手而创造出产品来满足尚不明确和没有人涉足的市场需求的能力现在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中有没能可以通过拆散后销售获得附加利润的(知识创新测试:组织的估量)C.信息资源类9.名称: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指标:业务活动对信息开发的依赖程度(信息开发是相对于信息不加工,不共享,存在于个人自然状态而言)是否在获得客户有关购买信息的同时,把本企业的产品推介给客户(郑英隆方案)是否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客户信息选项:否(包括其中一项否)是(偶尔)是(制度化)通过计算机通过网络10.需求效益名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指标:信息决策参与:谁对以下效益负有责任通过需求信息使企业确定市场营销方向通过需求信息使企业适销对路通过需求信息开发利用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通过需求信息分析客户变化趋势选择:最高领导者,信息主管,市场与客户部门,其他业务部门,一线员工D.管理再造类经营信息化内涵11.电子商务交易费用节约程度电子商务交易费用节约程度=[1-(网上交易费用/传统交易费用))*100反映电子商务交易费用比传统交易费用的节约程度,交易费用可用批零差价替代选项:0-20 20-40 40-60 60-80 80-100流程重组内涵12.名称:企业流程重组水平指标:能使用全企业范围数据的员工比重(灵捷审计)选项:0-20 20-40 40-60 60-80 80-100我们能够快速地形成或分解独立关系,合作关系(构造并管理一个生态系统)(网络就绪方案)选项:否是(偶尔)是(制度化)通过计算机管理通过网络管理我们的企业展现了一种企业范围内共享信息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