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气象台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
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目的)为了规范气象信息服务活动,培育气象信息服务市场,促进气象信息服务有序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开展气象信息服务活动,适用本办法。
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依法实行统一发布制度,按照《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执行,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术语、定义)本办法所称气象信息服务,是指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利用气象资料和气象预报产品,加工形成满足用户特殊需求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并向其提供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气象信息服务单位是指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备案并从事气象信息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四条(管理职责)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气象信息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信息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鼓励政策)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组建气象服务单位, 开展气象信息服务活动,保障各类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在设立条件、基本气象资料和基本气象预报产品使用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享有公平待遇。
鼓励发展气象信息产业,建立气象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和吸引社会和民营资金、资本支持气象信息产业发展,开展气象信息服务的科研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
第六条(遵循原则)从事气象信息服务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备案管理)从事气象信息服务活动的单位,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登记执照之日起二十日内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备案,并接受其监督管理。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气象信息服务备案统计与公示制度。
第八条(备案要求)从事气象信息服务活动的单位申请备案时需提供以下材料:(一)单位身份证明;(二)营业场所证明;(三)本单位从事气象信息服务的主要技术人员信息;(四)信息服务提供方式和范围说明;(五)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气象观测方法标准编写规则-征求意见稿
QX中 华人民共和国 气象行业标准QX/T xxxxx-XXXX气象观测方法标准编写规则Rules for drafting standards for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method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2年6月23日)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 - XX - XX 实施ICS 07. 060 CCS A 47XXXX - XX - XX 发布中国气象局发布前言............................................................................................. I I 1 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3. 1 (3)4 总体原则 (3)4.1 规范性 (3)4.2 协调性 (3)4.3 适用性 (3)4.4 等效性 (3)4.5 采用国际标准 (3)5 文件名称与结构 (4)5. 1 文件名称 (4)6. 2 结构 (4)6要素的起草 (6)7. 1 封面 (6)6.2 目次 (6)6.3 前言 (6)6J 引言 (6)6.5 范围 (6)6.6 规范性引用文件 (6)6.7 术语和定义 (6)6.8 符号和缩略语 (6)6.9 技术要求 (7)6.10 观测方法 (7)6.11 规范性附录 (7)6.12 资料性附录 (8)6.13 参考文献 (8)6. 14 索引 (8)7表述规则 (8)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07)提出并归口。
中国气象局发布59项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通告-
中国气象局发布59项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通告正文:---------------------------------------------------------------------------------------------------------------------------------------------------- 中国气象局发布59项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通告(2013年11月12日)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办公厅(室),黑龙江农垦总局,森工总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气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按照《行业标准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中国气象局组织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等59项气象行业标准进行复审,现将复审结论予以公布。
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等59项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复审结论1QX/T 44-20061600 克气象气球继续有效2QX/T 45-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3QX/T 46-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部分:云的观测4QX/T 47-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3部分:气象能见度观测5QX/T 48-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4部分:天气现象观测6QX/T 49-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5部分:气压观测7QX/T 50-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8QX/T 51-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观测9QX/T 52-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8部分:降水观测10QX/T 53-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9部分:雪深和雪压观测11QX/T 54-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0部分:蒸发观测12QX/T 55-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1部分:辐射观测13QX/T 56-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2部分:日照观测14QX/T 57-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3部分:地温观测15QX/T 58-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4部分:冻土观测16QX/T 59-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5部分:电线积冰观测17QX/T 60-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6部分:地面状态观测18QX/T 61-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19QX/T 62-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8部分:月地面气象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20QX/T 63-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9部分:月气象辐射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21QX/T 64-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0部分:年地面气象资料处理和报表编制22QX/T 65-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1部分:缺测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继续有效23QX/T 66-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24QX/T 67-2007本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瓶采样测定方法-非色散红外法25QX/T 68-2007大气黑碳气溶胶观测-光学衰减方法26QX/T 69-2007大气浑浊度观测-太阳光度计方法27QX/T 70-2007大气气溶胶元素碳与有机碳测定-热光分析方法28QX/T 71-2007地面臭氧观测规范29QX/T 72-2007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粒度谱分布-电迁移分析法30QX/T 73-2007风电场风测量仪器检测规范QX/T 74-2007风电场气象观测及资料审核、订正技术规范32QX/T 75-2007土壤湿度的微波炉测定33QX/T 78-2007风廓线雷达信号处理规范34QX/T 79-2007闪电监测定位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35QX/T 80-2007香蕉、荔枝寒害等级36QX/T 81-2007小麦干旱灾害等级37QX/T 82-2007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38QX/T 84-2007气象低速风洞性能测试规范39QX/T 87-2008紫外线指数预报40QX/T 88-2008作物霜冻害等级QX/T 92-2008湿度检定箱性能测试规范42QX/T 94-2008寒露风等级43QX/T 97-2008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44QX/T 98-2008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阴雨等级45QX/T 76-2007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及浓雾的预警预报修订46QX/T 77-2007森林火险气象等级47QX/T 83-2007移动气象台建设规范48QX/T 85-2007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49QX/T 89-2008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50QX/T 90-2008树木年轮气候研究树轮采样规范51QX/T 93-2008气象数据归档格式地面气象辐射52QX/T 96-2008积雪遥感监测技术导则53QX/T 99-2008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安全操作规范54QX/T 10.2-2007电涌保护器第2部分:在低压电气系统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55QX/T 10.3-2007电涌保护器第3部分:在电子系统信号网络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56QX/T 103-2009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57QX/T 86-2007运行中电涌保护器检测技术规范废止58QX/T 91-2008室内小气候气温、相对湿度、室内外温差的观测方法59QX/T 95-2008地闪闪电定位系统考核方法——结束——。
安阳市移动气象台设计与实施
要求 ,适 时建立 了安阳市移 动气 象台。
在移动气象 台工程车 内装配 了以 3台笔记本 电脑 为主 的
1 移动气象 台组成
安阳市移动气象 台主要包括 工程 车、 机动式 自动气象 站、 无 线 通 信 网络 系 统 、移 动 式 天气 预报 工 作 平 台 等 。 人 员 组 成 包括 :局领导 、一名预报 员、一名观 测员、网络技术保障人 员 。( 图 1 见 )
t c nol y rm ai eh og p i rl y.
k ywod Mo e te tooo cl be a r;CDMAw rl s o e r: vs erl ao sr ty me h i g v o e sc mmu iao ;w e c n lg i e nct n i bt h oo e y
21 0 2年第 2期 ( 总第 1 卷 1 0 ) 4 5期
大 众 科 技
DA ZHONG J KE l
No 2。 2 1 . 02
( u l i lN .5 ) C mu t ey o 1 0 av
安 阳市移 动气 象 台设计 与实施
王志超
( 中牟县 气象局 ,河 南 中牟 4 15 ) 540
【 摘 要 】为 了解决在非 固定地点开展特殊 气象服务 的问题 ,提 出了基于车载式 自动气象站、无线通信 网络的移动气 象台 的概 念 ,介绍 了安 阳市移动 气象台的基本 配制 ,阐述 了移动 气象台 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以及和以 C M 无线通信技 术以及 W b DA e 技
术 为 主 的技 术 实现 方 法 。
12 机 动 式 自 动气 象站 . 采 用 江 苏 无 线 电厂 生 产 的 自动 气 象 站 ,机 动 灵 活 ,5 分
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区域气象观测站是根据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大中城市、特殊地区和专属经济区的气象和环境预报服务需要,在国家级观测站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的观测站,是国家观测站的重要补充。
主要承担地面时空加密观测和实时要素监测业务,提供区域性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局部环境和区域气候等观测数据。
区域气象观测站在原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基础上组建,以自动观测为主要探测手段。
为规范区域气象观测站站网规划、站点选址、设备性能、基础设施、组网传输、质量控制、运行保障等系统工程建设,确保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可同化性和长期、稳定运行,根据《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三站四网”实施方案》(气测函[2005]247号)、《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分方案》(气发[2006]45号)、《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多轨道业务和功能体系任务分解和进度表》(气发[2007]17号文附件2)等文件,对区域气象观测站的要求,并参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对自动气象站的有关规定,对全国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现状与需求分析1、现状分析我国现有的国家级气象站网是为获取天气尺度系统信息而设计的,气象台站的全国平均站间距为60多公里。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复杂,现有站网在空间密度和观测频次上,远不能适应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预警的需求。
为了满足各级气象服务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服务的需要,近年来,各省(区、市)气象局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投资建设了一定数量的以加密自动气象站(包括单雨量自动站)为主的中小尺度天气监测网。
高时空密度的加密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特别是决策气象服务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密自动气象站的建设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认同。
2、存在问题受经济条件不平衡因素的影响和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与气象服务关系认识的不一致,各省(区、市)的加密自动气象站建设极不平衡,西部天气气候资料空白及敏感区内站点稀疏。
移动气象台建设规范
目次前言 (3)引言 (4)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术语和定义 (5)3.1大气成分 (5)3.2 大气边界层 (5)3.3 卫星单向接收站 (5)3.4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5)3.5 码分多址技术 (5)4 要求 (6)4.1 车辆 (6)4.1.1指挥车 (6)4.1.2雷达车 (6)4.1.3大气成分观测车 (6)4.2 信息采集及处理 (6)4.2.1 车载移动地面气象观测系统 (6)4.2.2 车载移动大气成分观测系统 (6)4.2.3 车载移动大气边界层观测系统 (8)4.2.4 车载多普勒天气雷达 (8)4.2.5 自控微型无人驾驶气象飞机 (9)4.2.6 视音频采集 (10)4.3 预报服务 (10)4.3.1 预报服务平台功能 (10)4.3.2 预报服务产品 (10)4.3.3 预报人员要求 (10)4.3.4 预报服务流程 (10)4.3.5 预报服务平台硬件及软件要求 (11)4.3.6气象数据要求 (11)4.4 通信网络 (12)4.4.1 数据通信 (12)4.4.2 语音通信 (12)- 1 -4.4.3计算机局域网 (12)4.5 防雷与接地 (12)4.5.1 一般规定 (12)4.5.2 防直击雷设计 (13)4.5.3屏蔽、等电位连接与接地要求 (13)4.5.4防雷电波侵入措施 (14)4.6 保障 (14)4.6.1 人员 (14)4.6.2 电源 (14)4.6.3 野外工作及生活设施 (15)4.7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 (15)4.7.1 工作规范 (15)4.7.2 工作流程 (17)- 2 -前言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首次发布。
3引言根据国际观测系统研究与可预报性试验计划(THORPEX)提出的“目标观测”和建立“预报-观测交互系统”的新理念,同时进一步做好突发灾害事件及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数字气象档案业务流程 总则》征求意见稿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安徽省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编写人:王妍、张强、江双五、梁中军、高静、鞠晓慧、范邵华、战云健。
数字气象档案业务流程总则
问权限,以保证档案管理与利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5档案收集
8.1归档范围
8.1.1气象行业在党务、行政管理、气象业务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不
同形式的记录或文件均应收集、归档。
8.1.2各类气象档案的归档范围应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其中:
a)气象记录档案归档范围按照《气象记录档案管理规定》、《机读载体气象资料归档管理暂行
的档案存在形式。其信息化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见图1):
图1离线移交信息化流程
a)申请移交档案。申请移交档案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定期移交由档案管理人员在气象
档案业务系统发布移交任务,移交人员根据移交任务提交移交申请;不定期移交由移交人员在
气象档案业务系统对计划移交的档案进行申请登记,最终形成档案移交清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字气象档案业务流程的业务环节与通用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数字气象档案馆所管理档案的全生命周期各项业务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b)在线审核。档案管理人员在气象档案业务系统对移交申请进行在线审核,未通过审核的申请
《建筑风环境设计气象参数标准(征求意见稿)》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风环境设计气象参数标准Standard for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of Building WindEnvironment Design(征求意见稿)XXXXXX发布I目录1.总则 (2)2.术语 (3)3.一般规定 (4)4.风参数 (5)附录A 上海市各气象台站地理位置分布图 (12)附录B 上海市各风气候分区风参数 (13)1.0.1为规范本市建筑风环境设计气象参数选取,基于本市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1.0.1建筑风环境分析是提升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风环境不仅影响着室外人员活动舒适性和污染物消散,对室内自然通风、冷风渗透等也具有较大影响。
建筑设计需根据风环境分析确定总平面布局,并在建筑策划中正确的选用绿色建筑对策,而风环境分析中的主导风、季节划分等气象参数的选取关系到建筑风环境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上海具有16个行政区划,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上海的建筑发展日新月异,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以及建筑密度也随之增多或加大,新建筑的诞生不但改变了城市面貌,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环境,尤其带来了风环境气象参数的较大变化,中心城区的风环境更是与新城区差异很大。
国内虽有相关建筑风环境的气象参数标准,但因其包含内容需顾及全国范围,且气象资料参数取值年代较早,难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本市建筑所处风环境的状况,为了更科学、更精准的分析本市建筑项目所在位置风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让建筑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风环境改善并提升建筑室内外的舒适环境,节约资源,规范本市建筑风环境设计气象参数选取,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上海行政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建筑风环境设计与评估,及其他需要进行建筑风环境分析的场所。
【条文说明】1.0.2本标准既适用于新建建筑的风环境设计与分析,也适用于改建、扩建建筑通过风环境分析确定改建、扩建的设计对策,还可适用于绿色建筑评价中的风环境评估。
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区域气象观测站是根据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大中城市、特殊地区和专属经济区的气象和环境预报服务需要,在国家级观测站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的观测站,是国家观测站的重要补充。
主要承担地面时空加密观测和实时要素监测业务,提供区域性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局部环境和区域气候等观测数据。
区域气象观测站在原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基础上组建,以自动观测为主要探测手段。
为规范区域气象观测站站网规划、站点选址、设备性能、基础设施、组网传输、质量控制、运行保障等系统工程建设,确保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可同化性和长期、稳定运行,根据《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三站四网”实施方案》(气测函[2005]247号)、《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分方案》(气发[2006]45号)、《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多轨道业务和功能体系任务分解和进度表》(气发[2007]17号文附件2)等文件,对区域气象观测站的要求,并参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对自动气象站的有关规定,对全国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现状与需求分析1、现状分析我国现有的国家级气象站网是为获取天气尺度系统信息而设计的,气象台站的全国平均站间距为60多公里。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复杂,现有站网在空间密度和观测频次上,远不能适应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预警的需求。
为了满足各级气象服务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服务的需要,近年来,各省(区、市)气象局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投资建设了一定数量的以加密自动气象站(包括单雨量自动站)为主的中小尺度天气监测网。
高时空密度的加密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特别是决策气象服务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密自动气象站的建设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认同。
2、存在问题受经济条件不平衡因素的影响和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与气象服务关系认识的不一致,各省(区、市)的加密自动气象站建设极不平衡,西部天气气候资料空白及敏感区内站点稀疏。
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子)
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区域气象观测站是根据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大中城市、特殊地区和专属经济区的气象和环境预报服务需要,在国家级观测站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的观测站,是国家观测站的重要补充。
主要承担地面时空加密观测和实时要素监测业务,提供区域性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局部环境和区域气候等观测数据。
区域气象观测站在原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基础上组建,以自动观测为主要探测手段。
为规范区域气象观测站站网规划、站点选址、设备性能、基础设施、组网传输、质量控制、运行保障等系统工程建设,确保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可同化性和长期、稳定运行,根据《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三站四网”实施方案》(气测函[2005]247号)、《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分方案》(气发[2006]45号)、《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多轨道业务和功能体系任务分解和进度表》(气发[2007]17号文附件2)等文件,对区域气象观测站的要求,并参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对自动气象站的有关规定,对全国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现状与需求分析1、现状分析我国现有的国家级气象站网是为获取天气尺度系统信息而设计的,气象台站的全国平均站间距为60多公里。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复杂,现有站网在空间密度和观测频次上,远不能适应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预警的需求。
为了满足各级气象服务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服务的需要,近年来,各省(区、市)气象局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投资建设了一定数量的以加密自动气象站(包括单雨量自动站)为主的中小尺度天气监测网。
高时空密度的加密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特别是决策气象服务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密自动气象站的建设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认同。
2、存在问题受经济条件不平衡因素的影响和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与气象服务关系认识的不一致,各省(区、市)的加密自动气象站建设极不平衡,西部天气气候资料空白及敏感区内站点稀疏。
禹城市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了保护气象
禹城市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了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证气象探测的顺利进行,确保获取的气象探测信息具有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较性,提高气候预测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需求提供可靠气象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气象设施,是指气象探测设施、气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和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等。
本规定所称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
第三条市气象局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管理禹城市境内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
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城乡规划、无线电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
- 1 -第四条各部门应加强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宣传教育,树立全民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意识。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并有权对破坏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六条禁止实施下列危害气象设施的行为:(一)侵占、损毁、擅自移动气象设施或者侵占气象设施用地;(二)在气象设施周边进行危及气象设施安全的爆破、钻探、采石、挖砂、取土等活动;(三)挤占、干扰依法设立的气象无线电台(站)、频率;(四)设置影响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功能的干扰源;(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其他危害气象设施的行为。
第七条国家一般气象站、区域气象观测站等气象台站和单独设立的气象探测设施的探测环境,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八条禁止实施下列危害禹城国家一般气象站探测环境的行为:- 2 -(一)在观测场周边800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修建高度超过距观测场距离1/8的建筑物、构筑物;(二)在观测场周边200米范围内设置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三)在观测场周边100米范围内修建铁路;(四)在观测场周边50米范围内挖筑水塘等;(五)在观测场周边30米范围内修建公路、种植高度超过1米的树木和作物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地面无线电台(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地面无线电台(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0.09.18•【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地面无线电台(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为了加强地面无线电台(站)管理,我部起草了《地面无线电台(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1.登陆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进入首页主菜单的“立法意见征集”栏目提出意见。
2.登陆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网址:),进入“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子站点击“公开征求对《地面无线电台(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提出意见。
3.电子邮箱:************.cn4.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13号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邮编:100804),请在信封上注明“规章征求意见”。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20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9月18日附件地面无线电台(站)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地面无线电台(站)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保证各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置、使用地面无线电台(站),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地面无线电台(站),是指为开展地面无线电业务在某一地点或者地域设置、使用的一个或者多个发射机或者接收机,或者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组合(包括附属设备)。
本规定所称地面无线电业务,是指除空间无线电业务以外的无线电业务,主要包括固定业务、移动业务、广播业务、无线电测定业务、气象辅助业务、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业务、业余业务、安全业务、射电天文业务、特别业务等。
第二章许可管理第四条设置、使用地面无线电台(站),应当向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取得无线电台执照,但设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无线电台(站)除外。
新一代天气雷达选址规定(征求意见稿)
案I CS07.060备案号:××新一代天气雷达选址规定provisions on the sites selection ofnew generation weather radar(征求意见稿)中国气象局 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选址原则 (2)5 候选站址选定的前期准备 (3)6 候选站址的实地勘察 (3)7 重点候选站址的论证 (4)8 选址方案的报批 (4)附录A (规范性附录)地物阻挡图的制作 (6)A.1 利用测绘局提供的侯选站址附近的地物分布地图数据 (6)A.2 利用经纬仪实地测量 (6)附录B (规范性附录)1km、3km、6km等射束高度图制作 (8)B.1 计算各方向上指定高度的雷达探测距离 (8)B.2 制作1km、3km、6km等射束高度图 (8)附录C (规范性附录)雷达电磁辐射安全区 (9)附录D (资料性附录)新一代天气雷达候选站址勘察表 (10)附录E (资料性附录)新一代天气雷达候选站址条件比较表 (14)前言本标准是在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新一代天气雷达选址规定》的基础上,参考我国军用雷达、测控雷达和美国WSR-88D雷达的选址技术要求,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福建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志熊毅林挺玲吴太旺柴秀梅本标准主要参加人:周乐照李栋张深寿袁翔王宏新一代天气雷达选址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布点选址的依据、雷达的净空环境要求、电磁环境要求,防雷、通信,水文、地质、气象(如大风、雷击)和抗震等级条件要求,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选址的规定步骤要求等。
本规定适用于我国统一布点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的选址工作,对地方和行业天气雷达的选址工作,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移动气象台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目次前言 (3)引言 (4)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术语和定义 (5)3.1大气成分 (5)3.2 大气边界层 (5)3.3 卫星单向接收站 (5)3.4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5)3.5 码分多址技术 (5)4 要求 (6)4.1 车辆 (6)4.1.1指挥车 (6)4.1.2雷达车 (6)4.1.3大气成分观测车 (6)4.2 信息采集及处理 (6)4.2.1 车载移动地面气象观测系统 (6)4.2.2 车载移动大气成分观测系统 (6)4.2.3 车载移动大气边界层观测系统 (8)4.2.4 车载多普勒天气雷达 (8)4.2.5 自控微型无人驾驶气象飞机 (9)4.2.6 视音频采集 (10)4.3 预报服务 (10)4.3.1 预报服务平台功能 (10)4.3.2 预报服务产品 (10)4.3.3 预报人员要求 (10)4.3.4 预报服务流程 (10)4.3.5 预报服务平台硬件及软件要求 (11)4.3.6气象数据要求 (11)4.4 通信网络 (12)4.4.1 数据通信 (12)4.4.2 语音通信 (12)- 1 -4.4.3计算机局域网 (12)4.5 防雷与接地 (12)4.5.1 一般规定 (12)4.5.2 防直击雷设计 (13)4.5.3屏蔽、等电位连接与接地要求 (13)4.5.4防雷电波侵入措施 (14)4.6 保障 (14)4.6.1 人员 (14)4.6.2 电源 (14)4.6.3 野外工作及生活设施 (15)4.7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 (15)4.7.1 工作规范 (15)4.7.2 工作流程 (17)- 2 -前言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首次发布。
3引言根据国际观测系统研究与可预报性试验计划(THORPEX)提出的“目标观测”和建立“预报-观测交互系统”的新理念,同时进一步做好突发灾害事件及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建筑气象参数标准
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设字第124号通知的要求,为了适应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需要,由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协作组办公室会同国家气象局气象中心气候资料室共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建筑、气象、城建等专业部门及各有关规X编制组的意见;通过对6个城镇的试编工作,确定了编制原则、成果表现形式、全国城镇定点与气象参数的项目内容;在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又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然后修改成本稿。
我国城镇较多,各专业需求的气象参数项目较广,限于当前条件,本标准仅选取了209个城镇,每个城镇列出55项常用的气象参数及气候特征分析,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使用。
为使各有关标准规X的数值统一起见,本标准中的“最热月14时平均温度、相对湿度”、“三十年一遇最大风速”、“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及度日数等”及“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系来源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X》(送审稿)、《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X》、《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等。
本标准共分三章,五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参数的分类及其应用、参数的统计方法与标准及全国城镇参数定点示意图、参数表等。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城镇小区规划设计的需要而提供统一的建筑气象参数,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中所选用的参数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通用的建筑气象参数。
在编制有关规划、设计等文件时所用的气象参数,已列入本标准的应以本标准为准。
其他未列入本标准中的各专业专用的参数,仍应按各专业的有关规X执行。
第1.0.3条本标准按城镇定点提供气象参数。
其地名以经国务院批准的截至1985年底的行政区划资料所列为准。
第1.0.4条本标准所列的参数是根据各城镇气象台站30年(1951年~1980年)气象记录资料编制的。
不足30年记录者,按实有记录资料整理编制。
第二章建筑气象参数标准的分类及其应用第一节建筑气象参数项目分类第2.1.1条本标准按各定点城镇分别列出了各类建筑气象参数:大气压、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风、日照、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地温、冻土及天气现象等10类55项(见附录二、三),并给出当地的“气候特征分析”、“全年、冬、夏季风玫瑰图”。
民用建筑空间与部位通用规范
5 建筑通用空间................................................................................................ 8
5.1 出入口 ................................................................................................................ 8 5.2 台阶、坡道 ......................................................................................................... 8 5.3 楼梯、走廊 ......................................................................................................... 8 5.4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 9 5.5 公共厨房........................................................................................................... 10 5.6 公共厕所(卫生间)和母婴室 ......................................................................... 10 5.7 设备用房........................................................................................................... 11 5.8 地下室、半地下室............................................................................................ 11 5.9 管道井、烟道、通风道、垃圾间 ..................................................................... 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次前言 (3)引言 (4)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术语和定义 (5)3.1大气成分 (5)3.2 大气边界层 (5)3.3 卫星单向接收站 (5)3.4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5)3.5 码分多址技术 (5)4 要求 (6)4.1 车辆 (6)4.1.1指挥车 (6)4.1.2雷达车 (6)4.1.3大气成分观测车 (6)4.2 信息采集及处理 (6)4.2.1 车载移动地面气象观测系统 (6)4.2.2 车载移动大气成分观测系统 (6)4.2.3 车载移动大气边界层观测系统 (8)4.2.4 车载多普勒天气雷达 (8)4.2.5 自控微型无人驾驶气象飞机 (9)4.2.6 视音频采集 (10)4.3 预报服务 (10)4.3.1 预报服务平台功能 (10)4.3.2 预报服务产品 (10)4.3.3 预报人员要求 (10)4.3.4 预报服务流程 (10)4.3.5 预报服务平台硬件及软件要求 (11)4.3.6气象数据要求 (11)4.4 通信网络 (12)4.4.1 数据通信 (12)4.4.2 语音通信 (12)- 1 -4.4.3计算机局域网 (12)4.5 防雷与接地 (12)4.5.1 一般规定 (12)4.5.2 防直击雷设计 (13)4.5.3屏蔽、等电位连接与接地要求 (13)4.5.4防雷电波侵入措施 (14)4.6 保障 (14)4.6.1 人员 (14)4.6.2 电源 (14)4.6.3 野外工作及生活设施 (15)4.7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 (15)4.7.1 工作规范 (15)4.7.2 工作流程 (17)- 2 -前言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首次发布。
3引言根据国际观测系统研究与可预报性试验计划(THORPEX)提出的“目标观测”和建立“预报-观测交互系统”的新理念,同时进一步做好突发灾害事件及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通过制定本规范,使移动气象台建设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节约资金,保证质量;有利于监督检查,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有利于提高项目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
4移动气象台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移动气象台建设中对信息采集处理、预报服务、通信网络、保障等项目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移动气象台的建设、检验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QX 2-2000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IEEE 802.3 带有检测冲突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方法(CSMA/CD)的标准IEEE 802.11 无线连接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标准。
3.1大气成分 atmospheric composition温室气体、气溶胶、反应性气体、干湿沉降等。
3.2大气边界层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对流层下界,自地表向上延伸1~1.5km受地表影响最大。
3.3卫星单向接收站 PC-VSAT将VSAT卫星数据接收机、高速数据接收卡和解复用器一体化集成,并与PC机融合的卫星终端设备。
3.4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GPRS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可实现高速数据处理和传输。
3.5码分多址技术 CDMA是在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
54 要求4.1 车辆4.1.1 指挥车中型面包车1辆,准乘坐人数15~30人,具备良好的越野性能。
4.1.2 雷达车中型面包车1辆,准乘坐人数3~5人,具备良好的越野性能。
4.1.3 大气成分观测车中型客车1辆,准乘人数15~30人,具备良好的越野性能。
4.2 信息采集及处理4.2.1 车载移动地面气象观测系统4.2.1.1 车载自动气象站车载自动气象站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移动式自动气象站主要技术指标作为标准建议不要“采样速率”、“平均时间”两项4.2.1.2 配置1、风杆高度4m,宜为装配式。
2、温度、湿度传感器必须置于微型百叶箱内,宜安装在风向杆上,高度1.5m。
3、采集器采用悬挂式,高度1.2m。
4、雨量传感器应单独安装在地面开阔处。
5、气压传感器应安放在采集器内。
6、移动式自动气象站必须安装在距孤立障碍物高度3倍,成排障碍物8倍距离空旷处。
4.2.2 车载移动大气成分观测系统4.2.2.1观测仪器设备应安装在大气成分监测车内部。
采用可伸缩的微量气体采样管线、气6溶胶采样进气系统,安装在监测车的车体顶部。
4.2.2.2 数据采集及处理分析设备有:流动实验室、大气成分采样系统、校准和监测分析设备、数据采集及处理、传输系统以及辅助设施构成。
4.2.2.3 观测内容1、PM10(1)监测要素:直径≤1μm 、10μm的颗粒物;(2)监测方法:PM10质量连续测量系统(大流量采样法、称量法);(3)监测仪器:大流量采样器、玻璃纤维滤纸、干燥器、分光光度计、天平等。
2、酸沉降(1)降水酸度①监测要素:降水PH值;②监测方法:电极法;③监测仪器:玻璃电极、试剂等。
(2)电导率①监测要素:降水电导率;②监测方法:电极法;③监测仪器:电导仪、恒温水浴器、标准氯化钾溶液等。
3、能见度(1)监测要素:大气能见度;(2)监测方法:光学方法;(3)监测仪器:能见度仪。
4、黑炭气溶胶(1)监测要素:大气黑炭;(2)监测方法:光学方法;(3)监测仪器:黑炭计(MAAP)。
5、部分反应性气体(1)二氧化硫(SO2)监测①监测要素:大气二氧化硫浓度值;②监测方法:紫外荧光法;③监测仪器:紫外荧光SO2分析仪。
(2)氮氧化物(NO X)监测①监测要素:大气氮氧化物浓度值;②监测方法:化学发光法;③监测仪器:氮氧化物分析仪。
7(3)臭氧(O3)监测①监测要素:近地面臭氧浓度值;②监测方法:紫外吸收光度法;③监测仪器:紫外吸收式臭氧分析器、标准臭氧发生器、外接采样泵和相应的采样管道。
(4)一氧化碳(CO)监测①监测要素:大气一氧化碳浓度值;②监测方法:非色散红外法;③监测仪器:非色散红外法一氧化碳分析仪。
6、温室气体(CO2)监测(1)监测要素:二氧化碳;(2)监测方法:非色散红外分析法;(3)监测仪器:二氧化碳非色散红外分析仪。
7、气溶胶浊度观测(1)监测要素:大气气溶胶浊度;(2)监测方法:光学方法;(3)监测仪器:气溶胶浊度计(TSI13563)。
4.2.3 车载移动大气边界层观测系统4.2.3.1 监测车为一辆小型客车和一个平板拖车。
4.2.3.2 车载式边界层风廓线雷达1、小型客车顶部架设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天线,车内安装风廓线雷达主机和数据处理系统,应具有在定点连续进行边界层风廓线分布测量的能力。
2、车载式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由天线、主机、发电机组、方舱组成。
3、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应以10分钟的时间间隔完成波束探测,不间断地提供30~5000m 高度范围内,高度分辨率为30m的径向风速、谱宽、水平风向风速、垂直风速、折射率结构常数C n2随高度的分布。
4.2.3.4 近地层气象观测塔1、平板拖车上安装10m高的可伸缩气象观测塔。
2、分5层横杆架设高精度温度、湿度、风速传感器。
3、安装1套辐射测量仪器和湍流通量测量仪器。
4、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安置在风廓线雷达车上。
5、近地层气象观测塔应获得从地面到10m高度分层连续测量温度、湿度、风速随高度的分布,配合大气湍流测量,获得边界层动量、热量、水汽输送通量和大气稳定度参数等。
4.2.4 车载多普勒天气雷达84.2.4.1 车载多普勒天气雷达应实时和连续获取气象服务现场20km高度以内、半径200km 以内的云状、云量、降水强度、风气象要素以及天气形势移动趋势,连续每6分钟一次获得云体回波遥感信息。
4.2.4.2 雷达性能指标1、系统综合指标雷达频率宜采用X波段:(3.2cm)最大强度探测距离:200~300km最大速度探测距离:5~200km探测范围:方位:360度,0~4rpm 俯仰:0~60度探测精度:角度:±0.3度速度:±1m/s 探测高度:0~20km2、软件系统指标雷达软件系统应具备良好人机交互界面,并生成以下气象雷达产品:反射率因子(R),多普勒速度(V),谱宽(SW),回波顶(ET),垂直液态水积分(VIL),反射率垂直剖面(RCS),速度方位显示(VAD)、反演水平风场(VAP)。
4.2.4.3 移动雷达车应有GPS定位功能和GIS电子地图显示功能。
4.2.4.4 移动雷达车应具有空调、后备电源、灭火、警示、天线及整车液压升降等装置。
4.2.5 自控微型无人驾驶气象飞机4.2.5.1 自控微型无人气象探测系统由微型飞机、机载控制系统、地面监测控制设备、机载气象探测设备、气象数据地面分析终端、数据无线传输链路组成。
4.2.5.2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导航。
4.2.5.3 具有自动导航和自动驾驶功能。
飞机起飞后,应在机载自动控制系统控制下,完成预定航线的飞行和探测。
4.2.5.4 地面接收控制处理系统具有接收、显示微型飞机发回的位置、状态及其他探测的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信息的功能,并且向飞机发送指令。
4.2.5.5 技术性能要求1、微型无人驾驶飞机技术性能要求:控制方式、重量、续航时间、活动半径、起飞方式、降落方式、工作温度、工作湿度、起飞抗风等。
2、地面接收控制处理系统技术性能要求:可跟踪星数、定位误差、速度误差、无线通信频段、带宽、调制方式、数据通信速率、MTBF、工作温度、湿度等。
3、机载数字化探空仪技术性能要求:温度测量范围、温度精度、湿度测量范围、湿度精度、气压测量范围、气压精度等。
4.2.6 视音频采集应配备数码摄像机2台。
4.3 预报服务94.3.1 预报服务平台功能4.3.1.1 安装MICAPS系统,进行气象资料显示。
4.3.1.2 对获取的各种气象资料进行处理、分析。
4.3.1.3 制作适应需要的预报产品。
4.3.1.4 产品包装、打印制作及分发传输。
4.3.1.5 与有关气象台进行天气会商。
4.3.2 预报服务产品4.3.2.1 现场临近天气预报、6小时内短时天气预报、6~24小时天气预报和72小时内短期天气预报,内容要包括现场附近的天气、气温、风向风速。
4.3.2.2 强降水、强对流天气短时预警和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