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
理试卷
一、选择题(1-8小题为单选,9-12小题为多选,4*12=48分)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00开播
B.某人用15s跑完100 m
C.一名初中学生早上6:00起床
D.开往北京的G104次列车于07:29从无锡东站开车
2.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3.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的时间为0.02s.设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A.200m/s2B.﹣200m/s2C.1000m/s2D.﹣1000m/s2
4.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错误的是()
A.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B.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的值越来越大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5.物体在甲、乙两地往返一次,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为v1,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v2,则物体往返一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A.
B.
C.
D.
6.一质点沿坐标轴ox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坐标轴上的坐标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
x=5+2t3,其中x和t的单位分别是m/s、m和s,设该质点在t=0到t=1s内运动位移为s和
平均速度为,则()
A.s=6m,=6m/s B.s=2m,=2m/ C.s=7m,=7m/s D.s=3m,=3m/s
7.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在某时刻给它一个初速度,使其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依次经过A 、B 、C 三点,最终停在O 点.A 、B 、C 三点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L 1、L 2、L 3,小物块由A 、B 、C 三点运动到O 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t 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D .<<
8.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位置x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为:x=10t ﹣5t 2(m ),t 的单位为s .下列关于该质点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
B .物体回到x=0处时其速度大小为10m/s
C .t=2s 时刻该质点速度为零
D .0~3s 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9.如图所示是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 ﹣t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质点做曲线运动
B .A 质点2s 时的速度为20m/s
C .B 质点前4s 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 .前4s 内B 的位移比A 一样大
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
11.A 和B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第3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出发时B在A前3 m处
C.3 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
D.运动过程中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12.(多选)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则()
A.v b=m/s B.v c=3m/s
C.de=4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2s
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2分)
13.某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1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以O、A、B、C、D、E和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
(1)测得C、D两点间距x4=2.70cm,D、E两点间距x5=2.90cm,则根据此数据计算在打D点时的速度公式为(用x4、x5、T表示),小车的速度值v D=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分别算出其他点的速度:v A=0.220m/s,v B=0.241m/s,v C=0.258m/s,v E=0.300m/s,请根据以上数据在如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
(3)由v﹣t图象知小车在做运动.
三、计算题(共40分,解题过程要简明扼要)
14.某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第2s、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4s内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5.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1)求出前4s内的平均速度;
(2)求出第5s末的瞬时速度;
(3)求出第7s末的加速度.
16.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2,它在某1s内通过的距离是15m,问:
(1)物体在这1s以前已运动了多长时间?
(2)物体在这1s以前已经通过了多少位移?
17.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驶,后面有一小轿车以30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小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50m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6s,制动后最大加速度为5m/s2.求:
(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最短时间;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一(上)第一次
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8小题为单选,9-12小题为多选,4*12=48分)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00开播
B.某人用15s跑完100 m
C.一名初中学生早上6:00起床
D.开往北京的G104次列车于07:29从无锡东站开车
【考点】时间与时刻.
【分析】时间和时刻的区分,时间指的是时间的长度,是时间段;时刻指的是时间点,区分它们就看指的是时间的长度还是一个时间点.
【解答】解:时间指的是时间的长度,时刻指的是时间点.
A、19:00开播开播,很显然这是一个时间点,所以指的是时刻.所以A错误.
B、某人用15s跑完100m,指的是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所以B正确.
C、早上6:00起床,这是一个时间点,所以指的是时刻.所以C错误.
D、07:29从无锡东站开车,这是一个时间点,所以指的是时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区分时间和时刻,就是看指的是时间的长度还是指时间点,有的学生不会区分,也是这个原因.
2.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解答】解:一个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地球的质量、体积当对所分析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B选项都不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是不能忽略的,没了大小,就没有自转的说法了,所以此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了,完全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质点,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3.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的时间为0.02s.设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A.200m/s2B.﹣200m/s2C.1000m/s2D.﹣1000m/s2
【考点】加速度.
【分析】根据足球的初末速度和时间,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
【解答】解: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a=.故D
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知道公式的矢量性,基础题.
4.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错误的是()
A.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B.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的值越来越大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考点】加速度;速度.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
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解答】解:A、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正.故A错误;
B、根据a=可知加速度a由速度的变化量△v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t共同决
定,虽然△v大,但△t更大时,a可以很小,故B正确;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大,故C正确;
D、如果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那么速度就会增大,如果加速度变小,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
【点评】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
5.物体在甲、乙两地往返一次,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为v1,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v2,则物体往返一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A.
B.
C.
D.
【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物体往返一次,位移为零.分别求出往返运动的时间,再求出平均速率.
【解答】解:物体往返一次,位移为零.则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设A、B两地的距离为x.物体从A到B运动的时间为:
从B到A运动的时间为:
则物体往返一次的平均速率为: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抓住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定义来分析求解,不能张冠李戴,搞混淆.从本题看出,平均速率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6.一质点沿坐标轴ox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坐标轴上的坐标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
x=5+2t3,其中x和t的单位分别是m/s、m和s,设该质点在t=0到t=1s内运动位移为s和
平均速度为,则()
A.s=6m,=6m/s B.s=2m,=2m/ C.s=7m,=7m/s D.s=3m,=3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
【分析】根据位置坐标随时间的表达式求出在t=0到t=1s内运动位移,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质点在t=0到t=1s内运动位移s=(5+2×1)﹣5m=2m,
平均速度.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道位移等于位置坐标之差.
7.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某时刻给它一个初速度,使其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依次经过A、B、C三点,最终停在O点.A、B、C三点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L1、L2、L3,小物块由A、B、C三点运动到O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
C.<<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反过来看,小球从0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判断各项是否正确.
【解答】解:反过来看,小球从0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x=,则a=,故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一定为定值,伽利略正是用这一规律说明小
球沿光滑斜面下滑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
故选:B.
【点评】虽然当时伽利略是通过分析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但我们今天可以借助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去理解伽利略的实验.
8.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为:x=10t﹣5t2(m),t的单位为s.下列关于该质点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B.物体回到x=0处时其速度大小为10m/s
C.t=2s时刻该质点速度为零
D.0~3s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位移为零求出运动的时间,从而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x=0时的速度.通过位移公式求出0﹣3s内的位移,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A、根据x=v0t+at2和x=10t﹣5t2得,质点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
10m/s2.故A错误.
BC、当x=0时,有10t﹣5t2=0,解得t=0(舍去),t=2s.即2s速度v=10﹣2×10=﹣10m/s,即速度的大小为10m/s,故B正确,C错误.
D、0~3s内该质点的位移x=10t﹣5t2=10×3﹣5×9m=﹣15m,则平均速度===5m/s,
即平均速度的大小为5m/s.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9.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质点做曲线运动
B.A质点2s时的速度为20m/s
C.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前4s内B的位移比A一样大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质点的瞬时速度,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由这些知识分析.
【解答】解:A、x﹣t图象只能表示质点做直线运动的规律,B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质点的速度,可知质点A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
=20m/s.故B正确.
C、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质点的瞬时速度,B质点前4s沿正向做减速运动,4秒后沿负向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
D、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则前4s内A、B的位移相等,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是位移﹣时间图象问题,抓住图象的数学意义: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
【分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解位移,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公式求解加速度.
【解答】解:(1)若初、末速度同向时:
==m/s=7 m/s
s=t==7 m;
a==m/s2=6 m/s2.
(2)若初、末速反向时:
==m/s=3 m/s
s=t=3 m
a==m/s2=﹣14 m/s2.
因此可得出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物体的运动性质,注意物体的初末速度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要分情况讨论.
11.A和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出发时B在A前3 m处
C.3 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
D.运动过程中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由图象的“面积”读出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不等,而在第3s末两个物体相遇,可判断出两物体出发点不同,相距的距离等于位移之差.由A的斜率大于B的斜率可知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3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A的加速度也大于B的加速度,两物体不可能再相遇.
【解答】解:A、由图象的“面积”读出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不等,而在第3s末两个物体相遇,可判断出两物体出发点不同.故A错误.
B、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分别为x A=×5×3m=7.5m,x B=×3×3m=4.5m,则出发时B
在A前3m处.故B正确.
C、3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A的加速度也大于B的加速度,两物体不可能再相遇.故C错误.
D、由A的斜率大于B的斜率可知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ACD
【点评】对于速度﹣时间图象要注意:不能读出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抓住“面积”表示位移、斜率等于加速度进行分析.
12.(多选)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则()
A.v b=m/s B.v c=3m/s
C.de=4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2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由题,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则根据推论得知,c点的速度等于ad间的平均速度,并利用推论求出ac间和cd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即可求出加速度,再由位移公式求出b点的速度,由速度公式求出从d到e所用时间.
【解答】解:A、B、由题,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根据推论得知,c 点的速度等于ad间的平均速度,则有
v c==m/s=3m/s,
ac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cd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v2=,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0.5m/s.
由得,
=.故A错误,B正确;
C、设c点到最高点的距离为S,则:S=,则de=S﹣cd=9m﹣5m=4m.故
C正确;
D、设d到e的时间为T,则de=,得T=4s.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对运动学公式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对所有的运动学公式不仅要熟悉而且要熟练,要灵活,基本方法就是平时多练并且尽可能尝试一题多解.
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2分)
13.某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1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以O、A、B、C、D、E和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
(1)测得C、D两点间距x4=2.70cm,D、E两点间距x5=2.90cm,则根据此数据计算在打D点时的速度公式为(用x4、x5、T表示),小车的速度值v D=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分别算出其他点的速度:v A=0.220m/s,v B=0.241m/s,v C=0.258m/s,v E=0.300m/s,请根据以上数据在如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
(3)由v﹣t图象知小车在做运动.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分析】①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D点的瞬时速度.②③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每个时刻的速度作出v﹣t图线.通过速度时间图线得出小车的运动规律.
【解答】解:(1)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
v D=,
代入数据得:v D=0.280m/s.
(2)每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1s,确定出每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作出v﹣t图线.如图所示.
(3)因为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
(1),0.280
②如图
③匀加速直线
【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计算题(共40分,解题过程要简明扼要)
14.某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第2s、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4s内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求出4s内的位移,根据求出4s内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物体4s内的位移:△x=v1t1+v2(t2+t3)+v4t4=3×1m+6×2m+5×1m=20m
所以4s内的平均速度==m/s=5m/s
答:4s内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5m/s.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15.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1)求出前4s内的平均速度;
(2)求出第5s末的瞬时速度;
(3)求出第7s末的加速度.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首先知道位移时间图象的意义,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对应的纵坐标表示汽车的位移.
【解答】解:(1)据图象可知,前4s内的位移为100m,所以有==25m/s
(2)据图象可知,在4s﹣6s,位移没变化,所以速度为0,第5s末的速度为0.
(3)据图象可知,在6s末至8s末,汽车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表示汽车作匀速直
线运动,在这个过程中△V=0,根据a=可得第7s末的加速度为0
答:(1)求出前4s内的平均速度25m/s;
(2)求出第5s末的瞬时速度0;
(3)求出第7s末的加速度0.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表示的含义.
16.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2,它在某1s内通过的距离是15m,问:
(1)物体在这1s以前已运动了多长时间?
(2)物体在这1s以前已经通过了多少位移?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解时间和位移.
【解答】解:(1)设这1s前物体运动了t s.
则据题有:a(t+1)2﹣at2=15
将a=2m/s2代入,得:t=7s
(2)这一秒前已经通过的位移:x=at2=49m
答:(1)物体在这1s以前已运动了7s时间.
(2)物体在这1s以前已经通过了49m位移.
【点评】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任意一秒内位移与总位移的关系.
17.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驶,后面有一小轿车以30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小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50m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6s,制动后最大加速度为5m/s2.求:
(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最短时间;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解时间
(2)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x=vt,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x=求解,进而
得总位移.
【解答】解:(1)从刹车到停止时间为t2,则s ①
(2)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则x1=v0t1②x1=18m ③
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为x2,则④x2=90m ⑤
小轿车从发现物体到停止的全部距离为x=x1+x2=108m ⑥
△x=x﹣50=58m ⑦
答:(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最短时间为6s;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58m,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点评】此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反应时间内车仍匀速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