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法律行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 • (一)法律性 • (二)社会性 • (三)意志性
• (一)法律性
• 法律行为的法律性是指法律行为由法律规定、 受法律调整、能够发生法律效力或产生法律 效果。 • 首先,法律行为是由法律所调整和规定的行 为。 • 其次,法律行为是能够发生法律效力或产生 法律效果的行为。
第八讲
法律行为
• 马加爵故意杀人案 • 2004年2月,马加爵在宿舍与同学唐学 李、邵瑞杰、杨开红等人在打牌过程 中发生冲突,产生杀人的念头;于2月 13-15日,马加爵采取“用铁锤打击头 部致颅脑损伤死亡”的同一犯罪手段, 将唐学李等4被害人逐一杀害,并将尸 体藏于衣柜内。于2月15日乘昆明至广 州的火车离开昆明。
• 2、手段
• 手段是指行为主体为达到行为目的而采取的 行为方法及所借助之工具。 • (1)包括:行动的计划、方案和措施;行 动的技术和技巧;行动所借助的工具和器械 等。 • (2)地位:它是考察行为的目的并进而判 断行为的法律性质的重要标准。
• 3、过程 • 行为过程指一个完整形态的行为从发生到结 束步骤及时间顺序。 • 法律对行为的调整,过程是一个重要因素。 法律一般以规范形式确定其完整形态。 • 私法领域,为行为过程提供大致模式。刑事 法律领域,对行为的完整形态有相对严格的 规定。
需要符合特定的形 婚姻、不动 式要件才能产生法 产所有权转 律效力的行为。 移
无需特定形式或程 一般的买卖 序即能产生法律效 行为 力的行为行为
• 六、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分类 标准 分类内 容 定义 举例
行为 发生 效力 需要 的主 体数 量
单方行 行为人一方意思表 立遗嘱、债务 为 示即成立的行为 的免除
• 法律行为根据的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作不同 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分类。
• 一、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分类 标准 以是 否符 合法 律的 要求 分类内 容 定义 举例 纳税行为
合法行 行为人所实施的与 为 法律规范内容要求 相符合的行为 违法行 行为人所实施的违 为 反法律规范的内容 要求、应受惩罚的 行为
抗税行为,故 意杀人的行为
• 二、有效行为与无效行为
分类 标准 法律 所规 定的 法律 行为 发生 效力 的条 件 分类内 容 定义 举例 符合法律形式 与实质要件的 司法判决 无民事行为能 力人缔结的契 约
有效行 按法律规定能够产 为 生行为人意志所追 求的法律后果的行 为 无效行 按法律规定,行为 为 不能产生行为人意 志所追求的法律后 果。
• 三、非法律行为
• 非法律行为,是指那些不具有法律意义的行 为,即不受法律调整、不发生法律效力、不 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 研究意义:界定法律行为与非法律行为,在 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在立 法和司法实践中为法律行为和非法律行为确 定明确的界限,分清哪些属于法律行为,哪 些不属于法律行为。
分类 标准 行为 的外 部表 现形 式 分类内 容 定义 举例 签订合同
积极行 行为主体以主动作 为 出某种举动为表现 形式的行为。作为
消极行 以不作出举动为表 为 现形式的行为。不 作为
不履行债务
• 五、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分类标 分类内容 准 行为生 要式行为 效是否 须有特 定形式 要件 非要式行 为 定义 举例
• 二、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 (又称为“法律行为构成之心素”),是指法 律行为的意志方面的内容或因素。 • (一)行为认知与控制能力 • (二)动机 • (三)目的
• (一)行为认知与控制能力 • 行为认知是指行为主体对行为本身和行为意 义的了解。(做什么,如何做,将产生什么 后果) • 控制能力是指行为主体的行为受自己意志支 配的状况。它是法律确认法律行为以及种类 的一个因素。
多方行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合同行为 为 的行为人意思表示 一致而成立的行为
• 七、个人行为、集体行为与国家行为
分类 分类内容 标准 定义 举例
以行 个人行为 自然人个人的意识所支配, 个人签订合 为所 自己直接作出的行为 同的行为 体现 的意 集体行为 有组织的、基于某种共同 集体诉讼行 意志或追求作出的趋向一 为 志来 致的行为 看
• 3月1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被当地公安机 关抓获。4月24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一审判处死刑。6月17日中级人民法院 宣告了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他的死刑 复核裁定,宣判结束后,即被押赴刑场 执行死刑。
• 分析与思考:从马加爵故意杀人案来分析法 律行为的概念;法律行为的特征;法律行为 的结构。
法律行为
• 从“马加爵故意杀人案”来分析法律 行为的内在方面。
• 三、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 (又称为“法律行为构成之体素”), 是法律行为的客观表现,是可以观察 到的人们活动的状况。
• (一)行为方式(行动、手段、过程) • (二)行为结果
• 1、行动
• 行动,是指人们通过身体或言语或意思而表 现于外在的举动。 • (1)行为与行动是同义词,但“行动”更 倾向于说明人的举动的内在意志和计划性, 而行为则更强调对人的外在举动的客观描述。 • (2)没有任何外在行动的法律行为是不存 在的。 • (3)行动的分类:身体行为(杀人放火); 语言行为(书面语言行为、言语行为);意 思表示
签订合同
违约行为
• (二)行为结果 • 行为结果是行为所产生的对自然或社会的影 响,是行为造成的自然或社会的某种变化。 • 1、地位:行为结果是法律将行为纳入调整 范围的重要根据,也是法律影响行为的重要 因素。 • 2、标准:法律是根据行为结果所包含的社 会影响的程度来决定是否将某种行为纳入调 整范围的。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
• (二)社会性
• 法律行为的社会性是指法律行为具有社会 意义,会产生社会影响或社会效果。 • 社会意义,是指法律行为能够产生效果, 造社会影响,具有交互性。(一种社会指 向社会,不是纯粹的自我指向社会)
• (三)意志性
• 法律行为的意志性是指法律行为具有意志 因素,是人们在其意志控制下实施的行为。 • 法律行为是人所实施的行为,自然受人的 意志的支配和控制,反映了人们对一定的 社会价值的认识、一定的利益和行为的结 果的追求以及一定的活动方式的选择。
国家行为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根 立法、执法、 据国家意志而作出的行为 司法行为
• ◆根据行为的主从关系,可分为主行为与从行

分类 标准 分类内 容 定义 举例
据行 为的 主从 关系
主行为 无需以其他法律行 为的存在为前提而 具有独立存在意义 的
从行为 成立以另一种行为 的存在作为存在前 提的法律行为
• 三、表意行为与事实行为
分类 分类内 标准 容 行为 的法 律后 果是 否依 意思 而产 生 表意行 为 定义 行为人作出意思表 示,法律后果依意 思表示而产生的行 为 非经行为人意思表 示而是基于某种事 实状态即具有法律 效果的行为 举例 签订合同
事实行 为
无因管理、遗 失物的拾得
• 四、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 所要了解或源自文库握知识:
•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 • 二、法律行为的结构 • 三、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
第一节
法律行为的概念
•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 • 二、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 • 三、法律行为和非法律行为
•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 • 法律行为是人们在其意志控制下实施 的受法律调整并能产生法律后果的行 为。——本教材 • 法律行为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 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 为。——张文显《法理学》
• (二)动机 •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行为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 目的的内在动力或动因。 • 1、行为的内在方面循环系统:需要引起动 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趋向目的—— 目的实现满足——满足导致新的需要。 • 2、研究意义:法律行为的动机本身不是法 律所直接调整的对象,但动机不同,行为人 对行为的选择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 法律必须根据行为的后果,来考察和评价行 为的动机。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结构
• 包括三大要件:
• 一、法律行为主体
• 二、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 三、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 一、法律行为主体
• 法律行为主体由法律规定。 • 1、法律行为主体是人。 • 2、法律对法律行为主体的确定受社会物质 生活条件及文化条件制约。 • 3、体现了立法者的主观选择和对法律调整 技术的运用 • 4、法律行为主体与法律关系主体的区别。
• (三)目的 • 目的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达到或 力求实现某种目标和结果的主观意图。 • 1、研究意义:考察法律行为,应当研究法 律行为的目的。如刑法中根据有无犯罪目的 区分属于犯罪与否,故意还是过失,此罪还 是彼罪。民法中意思表示行为是民事法律行 为的本质要素。 • 2、存在方式:法律行为目的的表达方式可 以是明示的或默示的;书面的或口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