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计算区时等方法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的四字口诀记忆法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的四字口诀记忆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76113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c.png)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的四字口诀记忆法高中自然地理需要识记的知识很多,而记忆方法则是加快事物反映的必要手段。
根据学科特点、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等,运用识记规律,探究识记方法,不但能使记忆变得敏捷,而且准确性增高,保持长久,运用时能迅速提取。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的四字口诀记忆法,供大家参考!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的四字口诀记忆法一、月相的变化:“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在上半夜的西天,月面朝西。
“下下东东”是指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日)出现在下半夜的东天,月面朝东。
二、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球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三、地球的公转速度:“近快远慢,近冬远夏”。
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越近,公转的速度越快;离太阳越远,公转的速度越慢。
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此时属于我国的冬季;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此时属于我国的夏季。
四、地球自转偏向力:“北右南左,赤道不偏”。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
在北半球向左偏,在南半球向右偏,在赤道上不发生偏转。
五、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求出时差,东加西减”。
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时刻要更早一些。
计算的方法分两步:(1)根据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时间相差4分钟,求出两地的时间差;(2)未知时间=已知时间±时差。
若未知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面,则相加;若未知时间在已知时间的西面,则相减。
六、气压高低的比较:“上低下高,高高低低”。
垂直方向气压高低的比较,符合“上低下高”原则,即越往上,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越往下,气压越高。
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
![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0d5fdc5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2.png)
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1.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篇一区时、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2、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
T1一T2=N1一N2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2.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篇二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
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3.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篇三陆地水和水循环(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时间的计算高一自然地理
![时间的计算高一自然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943d1214791711cc79178f.png)
160°E °
c
20°W °
S
甲
c
图9
a
S
乙
(4 )已知地方时计算经度
某地北京时间6 32日出、19:44日落, 某地北京时间6:32日出、19:44日落,计算该地的经 日出 日落 度。 计算出该地的昼长: 计算出该地的昼长: 13小时 分钟 小时12分钟 小时 半个白昼长6小时 分钟 半个白昼长 小时36分钟 小时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该船员拍摄照片时, 地的地方时为: 22时 14时 20时 16时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16小时 14小时 10小时 12小时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区时的计算方法: 区时的计算方法:
-12-11
-2 -1 0 +1 +2
+11+12
(1)画数轴:标出时区,东时区用+表示,西 画数轴:标出时区,东时区用+表示, 时区用—表示 表示。 时区用—表示。 计算时区差: (2)计算时区差:直接用带有正负的时区数相减 (3)计算时间差: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计算时间差: (4)确定时间: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加或减时间差 确定时间:所求时间=
( 2)飞机或轮船运行时间的计算 1、有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 机 、有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 月 日 时从旭日东升的 时从旭日东升的A机 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 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 机场正值日落。 机场正值日落。
A B
(1) 降落到 机场时,当地时间为: 机场时, ) 降落到B机场时 当地时间为: A.7月2日11时 . 月 日 时 B.7月1日21时 . 月 日 时 C.7月1日19时 D.6月30日19时 . 月 日 时 . 月 日 时 机场飞行到B机场经历的时间是 (2)从A机场飞行到 机场经历的时间是: 从 机场飞行到 机场经历的时间是: A.6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22小时 . 小时 . 小时 . 小时 . 小时
高一地理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人教版 0
![高一地理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人教版 0](https://img.taocdn.com/s3/m/3e3a409eaf1ffc4ffe47acfd.png)
一 地方时的产生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相对偏东的的地区最先日出→东早 西晚→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 二 计算的基本原则 每相差15°/时 每相差1°/4分 三 计算公式 己知A地的地方时.求B地的地方时 B地时间=A地时间±(AB地的经度差×4分/1°)
(B地位于A地西侧用-;位于东侧用+) 例子:己知东经110°的地方时为12时,求东经120°的
十一、西一到西十一区,东西十二区并合为一个时区.
(3)每一个时区以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标 准 作为该时区的区时.
(4)中央经线指能整除15的经线.
120°E 北京
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20 °的 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2.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时区的确定
时区号=己知经度/15
余数大于7.5 商加1为所求
当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 的区时为1984年12月31日22点时,北京时间是 多少?
5月1号14时
5月2号2时
0时 120°E
180°
A
上图表示南极点上空俯视图的,假设阴影部分表 示1月7日,空白部分表示1月6号,A点的时刻为?
1月6日18时
当广州为10月1日中午12点,纽约(西五区) 时间为多少?
当西12区是1998年12月31日10时5分,东12区 的时间为多少?
当北京时间是1982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东 京(东九区)的区时应该是多少?
余数小于7.5 商为所求
(2)中央经线的确定:时区号×15° 北京(116°E)的时区号 35°W的时区号
(3)区时的计算 己知A地区时,求B地区时. 步骤:先确定AB地的时差. AB同在西经度或东经度时区号相减,大减小; AB分别在东经度和西经度,时区号相加. 公式: B地区时=A地区时±AB地时差 (B在A的西侧用-;B在A的东侧用+) 例题:西五区的区时为12时,求东五区的区时?
高一地理计算区时等方法
![高一地理计算区时等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a438e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7.png)
◆区时的计算●方法1公式法: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2数轴法: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是进行区时计算的好方法;计算时遵循东加西减、一区一时的计算法则,注意日期的变化;●区时的性质:①严格按照各时区中央经线地方时与太阳光照的关系来确定某时区的时刻,同一时区不会因经度的变化而改变区时;②严格按照“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区区计较,整时换算”进行区时计算;③由于区时是对时区跨经度15°而言的,有平面二维空间区域,具有相对统一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同区同时,使用方便,克服了时间在钟点上的混乱;实际上,每个国家或地区,为了采用统一的时间,一般都不严格沿经线划分时区,而是按自己的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来确定时区;●区时的计算方法: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②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差:异区相加,同区相减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后取绝对值,即为所求时差值;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时差值;③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注意事项:计算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区时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24小时,即为所求时刻,日期加一天;若区时小于0,则为前一天,需用24小时减所得数的绝对值,即为所求时刻,日期减一天;例题3:已知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是正午12点,东经116°的地方时是;而另一地点的地方时为6点56分,它所在的时区是区;答案:19时44分西5●时区图的判读第一,地球上划分日期的经线的确定例题4: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①.甲地时间为: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B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②.甲地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C③.北京为: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D.7日20时 B解题思路:1在地球上使日期发生变化的地方有两处:一处为180°经线;另一处为时间是今日0点或昨天24点处;因此,如图1AB与BC两条经线中,有一条必为180°经线,而另一条则为7月6日的24点或7月7日的0点所在的经线,那么,哪条是180°经线呢2180°经线的确定根据地球运动方向题干中的隐含条件:圆心为北极点,180°经线的东侧比西侧的日期要晚一天;而图中经线BC东侧为7月6日,西侧为7月7日,则经线BC为180°经线;确定了180°经线的位置,其它经线的度数就迎刃而解了;第二,变换图形,化解难点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时区图,我们习惯于侧视平面图;若将题目上的俯视图转换为侧视的平面图,问题就变得清晰了;根据题目条件,全球只有两个日期且互相平分;因此题图可转换为图4;这样,甲地时间及北京东八区时间就一目了然了;例题4第③小题的计算方法:先根据题目条件转绘为如上图,则:X=7月7日3时+8-3=7月7日8点第三,对时区图的再认识在时区图的学习中,一是不仅要重视时间的换算,同时要注意全球日期的分布;例如:当全球只有一个日期时,太阳直射在哪条经线上北京时间是多少例如当全球1/3的地方为7月6日,2/3的地方为7月7日时,北京时间为多少反之,当全球1/3的地方为7月7日,2/3的地方为7月6日时,北京时间是多少二是要重视图形的变换,化繁为简;只要是计算时间的题目,不论是文字题还是图表题,均要转化为侧视平面图,使题目直观明了;例如:已知50°W为某月3日20点,求北京的区时是几点先将题目转绘为如上图,从图上可知:①两地时区差为3+8=11,则两地相差11小时②因北京位于50°W东面,故北京比50°W早11小时;根据时间计算的东加西减的原则,北京的区时为3日20时+11时=4日7时;三、日界线●日界线的划分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在解题过程中同样强调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帮助思维;●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以免影响一些国家或地区时间的完整性,实际上并不完全在180度经线上,而是有几处偏移成为折线;因此,越过180度经线日期的变化就有三种可能:如箭头A、B、C:日期不变如箭头D、E:日期加一天如箭头F、G:日期减一天●日界线的性质:①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的;②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自转东移;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位置西移,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静止的;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③转折性: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180°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在海洋上通过,从北极开始通过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边,萨摩亚、斐济、汤加等群岛之间,经过新西兰东边,继续沿180°经线到南极为止;自然日界线隐形而规则,和地球上对应经线平行;④意义性: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日界线的用法:以任何时刻过人文日界线,东12区比西12区早一天,更换日期,钟点相同,因此,人文日界线两侧时间不连续,但钟点是一致的;而自然日界线只能以0时通过,两侧时间是连续的;时间计算相关规律总结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2.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日期变更;3.昼半球中央经线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0时或24时;4.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5.日出时间为:夜长,日落时间=24-夜长;6.地球上新旧日期分界线:地方时0时所在经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但注意理论日界线与实际日界线不完全重合;7.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8.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9.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10.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时间计算专题一、地方时1、地方时只与经线经度有关,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2、地方时计算T求=T已知±经度差4分钟/1度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例:已知我国最西端73°E为某日8点,求我国最东端135°E地方时为多少二、区时1、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2、求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数15°3、时区范围=中央经线的度数±7.5°4、相邻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5、区时计算T求=T已知±时区差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三、国际日期变更线 1、国际日期变更线180°自西向东过180日期减一天2、两天分界线从0点所在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到国际日期变更线180°为今天;从国际日期变更线180°沿地球自转方向到0点所在经线为昨天四、北京时间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也是东经1200地方时;五、太阳光照图时间判断:1、不管是剖面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有出现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2、平分白昼的哪条经线为12时,平分黑夜的哪条经线为0时;。
地方时和时区的计算
![地方时和时区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56bcd2610661ed9ad51f353.png)
李林中学高一年级地理学案班级 姓名 学生使用时间 第 2 周课 题 主备 审核 使用教师 编号 编 写 时 间地球的公转林小鹏 荆占军 0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计算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难点: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日期计算 【知识梳理】一、产生地方时 1、地方时(1)地方时的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通常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2)地方时成因:地球自西向东 ,同一纬度地区西面的地点比东面的地点时间早。
规律⎩⎪⎨⎪⎧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当地时间的计算1.已知A 、B 两地经度和A 地的地方时,求B 地的地方时: B 地地方时=A 地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如果B 地在A 地的东面用“+”;如果B 地在A 地的西面用“-”。
即:东加西减例1: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东经125°的地方时为多少?演算公式:例2:A 地为东经120°当时的时间为10:20,B 地为东经90°,求B 地的地方时。
演算公式: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经度 所求经度=A 地的经度±两地的地方时差×4分钟/1°例3:当伦敦为正午时,A:上海(东九区)经度为()B:悉尼(东十区)经度为()特别提示:计算地方时的步骤1、确定两地经度差(1)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西侧为“-”。
(2)以 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异侧两地经度差为“+”2、确定两地东西方向3、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4、代入公式计算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一、地方时1、概念:各地因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特点:(1)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2)同一上的地方时呈“东早西晚”。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计算公式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375e42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1.png)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计算公式高一地理必修一主要学习自然地理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对于高一新生来说难度较大。
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计算公式,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计算公式1.在全球范围内(H为正午太阳高度):(1)H=90°-纬度差(纬度差是指观察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2)H二分=90°-观察点纬度(3)Hmax-Hmin:①Hmax-Hmin=黄赤交角×2=23°26′×2=46°52ˊ(非回归线之间)②Hmax-Hmin=黄赤交角+观察点纬度(南北回归线之间)(4)H差=纬度差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H差=纬度差(两观察点在直射点同侧)②同一地点不同时间,H差=纬度差(两直射点在观察点同侧)(5)当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时:①H=90°-集热板倾角②集热板倾角=纬度差(纬度差是指观察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2.在极昼范围内的重要公式(H为太阳高度):(1)H12点=90°-(观察点纬度-直射点纬度)(2)H0点=(观察点纬度+直射点纬度)-90°(3)H极点=直射点纬度(极点与直射点在赤道同侧,极点太阳高度在一天内保持不变)(4)H12点差=H0点差=纬度差(大小对调)(5)观察点纬度=[180°-(H12点-H0点)]÷2(6)直射点纬度=(H12点+H0点)÷2(7)极昼圈纬度=极夜圈纬度=90°-直射点纬度(极昼圈与直射点在赤道同侧、极夜圈与直射点在赤道异侧)3.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夹角:(1)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直射点纬度(2)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90°-直射点纬度4.北极星高度:北极星高度=观察点纬度(北纬为正能看到北极星,南纬为负不能看到北极星,赤道为0°看到北极星位于地平线)5.日升日落偏角:日升日落偏角=直射点纬度(在有昼夜交替的地方,日升日落偏向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一致)6.日升日落早晚:(1)经度因素:地方时早晚(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日出也先日落)(2)纬度因素:昼夜长短(同一经线上,昼越长则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昼越短则日出越晚日落越早)7.昼夜长短的最大差值与纬度正相关(1)南北纬20°的昼夜最大差值=2小时26分钟;(2)南北纬40°的昼夜最大差值=5小时42分钟;(3)南北纬60°的昼夜最大差值=12小时58分钟。
(总结)高一地理计算公式与计算时区
![(总结)高一地理计算公式与计算时区](https://img.taocdn.com/s3/m/50d1f16e67ec102de2bd89ec.png)
(总结)高一地理计算公式与计算时区距离计算1.原理纬度1°的经线长度=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111km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111•cosφkm2.运用: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而后确定大约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3.案例:我国的黄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离北极多远?计算方式是:111km/1°×(90°-78°55ˊ)≈1221km地方时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时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O°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O°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2.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3.案例:当120°Ε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Ε位于60°W以东);代人公式计算(12-180/15=0)。
区时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时区数一所在地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
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
![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9e7792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6c.png)
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时区(Time Zone)是地球上的区域使用同一个时间定义,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学术用语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一.地方时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
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
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
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二.区时(一)时区的划分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
具体划分方法如下: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其实,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仅为半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
(7.5°E至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高中地理判断区时间
![高中地理判断区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44a2424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b.png)
高中地理判断区时的方法主要涉及到时区和区时的概念。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覆盖15度的经度。
时区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统一时间,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一个小时。
要判断某地的区时,首先需要确定该地所在的时区。
这可以通过计算该地经度除以15的商和余数来确定。
如果余数大于7.5,则该地位于下一个较大的时区;如果余数小于7.5,则该地位于上一个较小的时区。
例如,如果某地的经度为99度W,那么它所在的时区就是西七区(因为99除以15的商为6,余数为9,大于7.5)。
一旦确定了某地所在的时区,就可以根据该时区与所需时区的时间差来计算区时。
例如,如果已知北京时间为上午10时,要计算东二区的区时,就可以从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开始向西数时间,每数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个小时,数到东二区时就是上午4时,因此东二区的区时就是上午4时。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区时时,有时需要考虑到日界线的影响。
日界线是地球上的一条假想线,它将地球分为两个日期。
在计算区时时,如果需要跨越日界线,就需要相应地调整日期。
例如,从西十二区向东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需要加一天。
以上就是高中地理判断区时的主要方法。
通过掌握时区和区时的概念,以及正确地计算某地所在的时区和与所需时区的时间差,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出任何地点的区时。
高一地理地方时区时计算
![高一地理地方时区时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1f139fd0242a8956bece4e5.png)
3.地球自转一周360°用掉24h,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间计算尺度。
1=°4min ,15°=1h。
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太阳光总是从东方扫向西方。
所以,东方总先见到太阳,先正午,先天黑,即时间比西方要早。
每条经线都把太阳位于其天顶时当做正午12点,两个正午之间划分为12个小时,于是每条经线都有自己的时间标准。
这样由于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如果我们知道了A地的地方时,如何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1°,如果B在A的东面则用加,在西面则用减。
经度差的计算,若都是在东/西经区则减,若分属东西经区则加。
根据地方时推算经度例:当衡阳市八中太阳当顶时,我们手表上的时间为12时30分,问衡阳市八中所在地的经度为多少?12时;信息1:太阳当顶,即地方时为信息2:手表上的时间是“北京时间”,即东经120°的地方时;解题思路:通过求已知地点与未知地点的地方时之差,得出两”的原则,求衡阳市地的经度差,再根据“地方时东早西晚八中所在地的经度。
:12时30分-12时=30分钟首先求两地的时间差是:30分钟/4(分钟/1°)=7.5°时间差转换成经度差120°-7.5°=112.5°E最后两者想减得出八中所在地的经度:【几个练习题练练。
学习千万不可眼高手低,注重基础很重要,还记得老师说的那个基础练出的状元彭蔚吧!】1、当120ºE为11点时,求140E为几点?(12:20)2、当20ºE为1点时,求40 ºW为几点?(前一天21点)3、当80ºW为16点时,求70ºE为几点?(第二天2点)时区的换算全球360个经度,若用360个时间标准,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麻烦。
于是,我们人为将地球360个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
高一地理上课必备地方时和区时
![高一地理上课必备地方时和区时](https://img.taocdn.com/s3/m/db8b727ba417866fb84a8eb1.png)
(1) 概念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
(2) 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①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 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
②经度不同,时刻不同,地方时不同 。 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3) 计算: 360° 15 ° 1°
= 24时 小时
180 30W 15W 0 15E 30E 180
东 西 十 二 区
西 西中东东 二 一时一二 区 区区区区
东 西 十 二 区
实际上每个国家或地区为了采用 统一时间,一般并不严格按按着经 线划分时区,而是考虑自己的行政 边界和自然边界与需要来划分的。
例:我国东西跨5个时区,但全国 统一采用东八区的时间,即“北京 时间”。
北端:漠河县 以北的黑龙江主 航道中心线上 53°N
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
东端:黑龙江 与乌苏里江主 航道中心线相 交处 135°E
西端:帕 米尔高原 73°E
领 土 的 四 至 点
南端:南沙 群岛的曾母 暗沙 4° N
区 时
时区与区时的关系 ①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 ②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 就相差几个小时。 ④东、西十二区的区时钟表时间相同,但东 十二区的日期比西十二区早一天。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关于时间的主要知识点
一、地方时 二、时区和区时 三、日界线
一、地方时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 不透明的球体。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 转, 同纬度地区 ,相对 位置偏东的地点 ,要比 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 日出 ,东边的时刻比西 边早,即 “东早西晚” 。 太 阳 光
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统称地方时。
14点4分
解答地图和时差题的技巧
![解答地图和时差题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1e8ae3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b.png)
解答地图和时差题的技巧(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1页共2页解答地图和时差题的技巧地图应该从区域轮廓、经纬度、海陆位置等方面去熟悉。
高一地理时间计算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高一地理时间计算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8a9e6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1.png)
温馨提醒: 由题干信息可知,区时计算旳两个关键
是北京时间和累斯萨拉姆时间,由经度可找其所在时区, 在计算即可。
温故而知新
三、尤其旳计时措施
A、世界时: 中时区旳区时 B、世界各国旳计时措施:
(1) 不同区时,美国
(2)统一区时
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旳东8区区时,北京时间。
(3)东部区时,朝鲜
(4)半区时, 印度
一般情况下,地球旳日期界线有两条:
一条是国际日期界线,它是人为要求旳,原则上是
1800 经线;
另一条是0时(或24时)所在旳经线,它是不断变化
旳。
当太阳直射00 经线时, 1800 经线与0时(或24时)所 在旳经线重叠,此时全球一种日期,太阳直射其他经线时, 地球上有两个日期。
经典回放
6.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旳船,从12月30日12 时(区时),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 这时其所在地点旳区时可能是( ACD )
地理高考复习难点突破系列之:
时间计算
温故而知新
一、地方时
(1) 概念 因经度而不同旳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
(2) 地方时产生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3) 计算:
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 隔1º,地回放
1、我国地域广阔,东西南北跨度大。当最东端旳 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旳地方时是多少?
间是( D )
A.10月1日11时 B.10月2日07时 C.9月31日23时 D.9月30日23时
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旳经
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点,M点为b线旳纬度最高点。
(07全国1)
8、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旳地方是 B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之考点03-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答案解析)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之考点03-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fea963866fb84ae45c8dfa.png)
考点03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2.区时的计算【特别提示】(1)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①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②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2)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
如下图所示。
3.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例如: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到达B地,求飞机降落到B地的时间。
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1)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2)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行程时间(m)±时差。
例1 相关考点:区时计算北京时间2019年8月25日早晨7:30,哈尔滨国际马拉松比赛准时开跑!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 000名跑者向着终点冲刺!据此完成下题。
1.在纽约(西五区)出差的王老师想要在比赛开始前几分钟与参加比赛的学生视频通话为他加油,下列哪个时间(西五区时间)更为合适A.2019年8月24日晚18:30之前B.2019年8月25日晚18:30之前C.2019年8月24日早7:30之前D.2019年8月25日早7:30之前例2 相关考点:地方时计算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高一地理上册《地方时、区时计算和应用》教案
![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高一地理上册《地方时、区时计算和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b027e6bcd126fff6050b06.png)
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高一地理上《地方时、区时计算和应用》教案课时目标:掌握时区的划分,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注意:未来的高考仍将以区时的计算作为重点考查内容,很可能与前几年一样通过时事设置问题,利用时间的转换判定地理事象,或者与光照图联系进行时间的计算。
课内探究地方时、时区和区时1.地方时。
(1)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
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2)计算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地方时的判读: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
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
其他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
2.时区和区时。
(1)时区: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
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为西时区,分为西十一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区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
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
(2)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
区时也叫标准时。
每一时区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
高一地理地方时区时计算
![高一地理地方时区时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db23af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6.png)
3.地球自转一周360°用掉24h,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间计算尺度。
1=°4min ,15°=1h。
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太阳光总是从东方扫向西方。
所以,东方总先见到太阳,先正午,先天黑,即时间比西方要早。
每条经线都把太阳位于其天顶时当做正午12点,两个正午之间划分为12个小时,于是每条经线都有自己的时间标准。
这样由于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如果我们知道了A地的地方时,如何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B地的地方时=A 地的地方时±经度差× 4分钟/1°,如果B在A的东面则用加,在西面则用减。
经度差的计算,若都是在东/西经区则减,若分属东西经区则加。
【几个练习题练练。
学习千万不可眼高手低,注重基础很重要,还记得老师说的那个基础练出的状元彭蔚吧!】1、当120oE为11点时,求140E为几点?(12:20)2、当20oE为1点时,求40 oW为几点?(前一天21点)3、当80oW为16点时,求70o E为几点?(第二天2点)时区的换算全球360个经度,若用360个时间标准,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麻烦。
于是,我们人为将地球360个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
对应24h每天,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
【有了划分的时区,计算两地的时间差我们可以先求出两地所在时区,再用时区差来计算】中央经线:每个时区正中央的那根经线。
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
其他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度的整数倍,即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 (15°×8=120°)。
①若所得余数<7.5°相除所得商为时区数②若所得余数> 7.5°时区数为所得商+1。
时区差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用时区数轴,这两种方法也适合地方时计算】⑴在零时区两侧(或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的换算:所求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7aa923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3.png)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一)昼夜交替1.(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二)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计算原理: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1°=4分钟)2.地方时计算方法: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三)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时的计算
●方法
(1)公式法: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
(2)数轴法:
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是进行区时计算的好方法。
计算时遵循东加西减、一区一时的计算法则,注意日期的变化。
●区时的性质:
①严格按照各时区中央经线(地方时)与太阳光照的关系来确定某时区的时刻,同一时区不会因经度的变化而改变区时。
②严格按照“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区区计较,整时换算”进行区时计算。
③由于区时是对时区(跨经度15°)而言的,有平面二维空间(区域),具有相对统一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同区同时),使用方便,克服了时间在钟点上的混乱。
实际上,每个国家或地区,为了采用统一的时间,一般都不严格沿经线划分时区,而是按自己的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来确定时区。
●区时的计算方法:
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
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
②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差:(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后取绝对值,即为所求时差值。
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时差值。
③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
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
注意事项:计算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区时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24小时,即为所求时刻,日期加一天;若区时小于0,则为前一天,需用24小时减所得数的绝对值,即为所求时刻,日期减一天。
例题3:已知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是正午12点,东经116°的地方时是;而另一地点的地方时为6点56分,它所在的时区是区。
答案:19时44分西5
●时区图的判读
第一,地球上划分日期的经线的确定
例题4: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
①.甲地时间为: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B)
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
②.甲地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C)
③.北京为: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D.7日20时(B)
解题思路:(1)在地球上使日期发生变化的地方有两处:一处为180°经线;另一处为时间是今日0点或昨天24点处。
因此,如(图1)AB与BC两条经线中,有一条必为180°经线,而另一条则为7月6日的24点或7月7日的0点所在的经线,那么,哪条是180°经线呢?
(2)180°经线的确定
根据地球运动方向(题干中的隐含条件:圆心为北极点),180°经线的东侧比西侧的日期要晚一天。
而图中经线BC东侧为7月6日,西侧为7月7日,则经线BC为180°经线。
确定了180°经线的位置,其它经线的度数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变换图形,化解难点
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时区图,我们习惯于侧视平面图。
若将题目上的俯视图转换为侧视的平面图,问题就变得清晰了。
根据题目条件,全球只有两个日期且互相平分。
因此题图可转换为(图4)。
这样,甲地时间及北京(东八区)时间就一目了然了。
例题4第③小题的计算方法:先根据题目条件转绘为如上图,则:X=7月7日3时+(8-3)=7月7日8点
第三,对时区图的再认识
在时区图的学习中,一是不仅要重视时间的换算,同时要注意全球日期的分布。
例如:当全球只有一个日期时,太阳直射在哪条经线上?北京时间是多少?例如当全球1/3的地方为7月6日,2/3的地方为7月7日时,北京时间为多少?反之,当全球1/3的地方为7月7日,2/3的地方为7月6日时,北京时间是多少?
二是要重视图形的变换,化繁为简。
只要是计算时间的题目,不论是文字题还是图表题,均要转化为侧视平面图,使题目直观明了。
例如:已知50°W为某月3日20点,求北京的区时是几点?
先将题目转绘为如上图,从图上可知:
①两地时区差为3+8=11,则两地相差11小时
②因北京位于50°W东面,故北京比50°W早11小时。
根据时间计算的东加西减的原则,北京的区时为3
日20时+11时=4日7时。
三、日界线
●日界线的划分
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
在解题过程中同样强调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帮助思维。
●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以免影响一些国家或地区时间的完整性,实际上并不完全在180度经线上,而是有几处偏移成为折线。
因此,越过180度经线日期的变化就有三种可能:
如箭头A、B、C:日期不变如箭头D、E:日期加一天如箭头F、G:日期减一天
●日界线的性质:
①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
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的。
②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自转东移);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位置西移),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静止的。
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③转折性: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180°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在海洋上通过,从北极开始通过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边,萨摩亚、斐济、汤加等群岛之间,经过新西兰东边,继续沿180°经线到南极为止。
自然日界线隐形而规则,和地球上对应经线平行。
④意义性: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日界线的用法:以任何时刻过人文日界线,东12区比西12区早一天,更换日期,钟点相同,因此,人文日界线两侧时间不连续,但钟点是一致的;而自然日界线只能以0时通过,两侧时间是连续的。
时间计算相关规律总结
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
2.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日期变更;
3.昼半球中央经线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时。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0时或24时;
4.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5.日出时间为:夜长,日落时间=24-夜长;
6.地球上新旧日期分界线:地方时0时所在经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但注意理论日界线与实际日界线不完全重合;
7.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
8.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
9.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
10.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
时间计算专题
一、地方时
1、地方时只与经线(经度)有关,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2、地方时计算
T求=T已知±经度差*4分钟/1度
(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
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1小时
例:已知我国最西端(73°E)为某日8点,求我国最东端(135°E)地方时为多少?
二、区时
1、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求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数*15°
3、时区范围=中央经线的度数±7.5°
4、相邻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5、区时计算
T求=T已知±时区差
(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
三、国际日期变更线1、国际日期变更线180°(自西向东过180日期减一天)
2、两天分界线从0点所在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到国际日期变更线180°为今天。
从国际日期变更线180°沿地球自转方向到0点所在经线为昨天
四、北京时间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也是东经1200地方时。
五、太阳光照图时间判断:
1、不管是剖面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有出现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
2、平分白昼的哪条经线为12时,平分黑夜的哪条经线为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