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文学比较研究初探 - 以卡夫卡「审判」为例

合集下载

卡夫卡审判的读后感

卡夫卡审判的读后感

卡夫卡审判的读后感卡夫卡的《审判》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它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无助。

约瑟夫·K 的故事让读者深入思考个体与社会、公正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首先,小说中约瑟夫·K的遭遇让人感到不安。

他在30岁生日那天突然被一个神秘的执法组织宣布逮捕,没有任何指控和证明,一切来得莫名其妙。

虽然他试图通过正常途径申诉和证明自己的无罪,但所有的努力都显得徒劳无功。

法院是一个藏污纳垢的肮脏地方,整个社会如同一张无形的法网笼罩着他,让他感到无法逃脱。

这种对个体在庞大社会机器面前的无力感和无助感的描绘,让人深感震撼。

其次,卡夫卡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反思也让人深思。

小说中约瑟夫·K的遭遇,反映了现代社会中权力的滥用、公正的缺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疏离。

法律制度在小说中被呈现为一个官僚体制,律师的地位低下,高等法官与权力之间的交情比比皆是。

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体常常被淹没在庞大的社会机器中,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和权力。

卡夫卡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描绘,呈现了一个充满问题和矛盾的社会现实。

最后,卡夫卡的作品也让人反思自己的处境和态度。

约瑟夫·K 的故事让读者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是否也像约瑟夫·K一样感到被束缚和压抑?我们是否也常常感到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卡夫卡的作品引发了读者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和反思,这也是其作品的重要意义之一。

总之,《审判》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它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无助。

卡夫卡的作品引发了读者对个体与社会、公正与权力之间关系的思考和反思,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自身处境的关注和思考。

卡夫卡《审判》寓意综述【文献综述】

卡夫卡《审判》寓意综述【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卡夫卡《审判》寓意综述《审判》作为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三部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意境,描绘出了一个独特的耐人寻味的世界。

故事中的主人公就像横空出世,在忽略了环境背景等诸多干扰因素后,带领我们感受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和一场非比寻常的审判。

甚至卡夫卡本人在谈到《审判》的写作时说:“一切皆出于我表达个人内心生活的欲望。

”而作品中的主人公K,也几乎都带有他本人精神自传的性质,有着与作家本人相似的人格属性和心理特征。

可以这么说,卡夫卡是按照自己的心理模式来塑造主人公的。

因此,我选择剖析《审判》的寓意内涵,来完成对卡夫卡的解构与再造。

同时,卡夫卡作为20世纪现代派的代表人物,人们历来对他颇多争议。

而人们对《审判》的关注研究,也是层出不穷,见仁见智。

故笔者试做排比前说的工作,以期较前人有更简明全面的介绍,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方便。

观点一:二次大战之后纳粹的罪行公诸于世,德国的卡夫卡研究者们认为卡夫卡在《审判》中描写的,正是后来纳粹的极权统治机制以及人在这种统治下的可悲命运。

阿多诺就认为卡夫卡是预言的天才。

这种读法常受批判,被认为不符合文本的原意,至少限制了文本的意义。

观点二:结合作者生平解读《审判》者认为,由于和菲丽斯解除了婚约,卡夫卡有负罪感,《审判》是卡夫卡的自我审判,法庭是自我设置的法庭,正因为法庭设于自我之中,所以它不容逃脱,审判是K思想上的自我审判。

和女人的关系是困扰卡夫卡终生的难题,生活中的卡夫卡的不安和负罪感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女人。

《审判》就是在他同菲利斯的两次婚约期间写的,小说中有这么一句话,“在他三十一岁生日的前夕”,主人公约瑟夫·K 被处决了。

而卡夫卡本人则在他三十一岁生日前夕,决定去柏林同菲利斯解除婚约。

卡夫卡与女人的复杂关系被真实地反映到了他的作品中:既需要女人,又感觉到两性之间的关系龌龊,不纯洁,而卡夫卡的一生都在为保持“纯洁”进行战斗,“这场战斗既是激动人心的,也是自杀性的”。

卡夫卡作品《审判》读后感

卡夫卡作品《审判》读后感

卡夫卡作品《审判》读后感
《审判》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深刻地描绘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无力感、绝望和荒诞。

读完《审判》,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沉重和迷茫。

小说中主人公约瑟夫·凯反复被审判官和法律体系无情地对待,最终被迫接受了他无法抗拒的命运。

他感到的孤立和无助让人无法不心生怜悯和同情。

作品中的环境和氛围也让人感到压抑和恐惧,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现代社会中的荒诞和无助。

《审判》让我思考了人类在法律和社会规则面前的渺小和无助,以及个体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困境。

这部作品引发了我对社会、权力和个体自由的深入思考,对于人类在复杂社会中的处境有着强烈的触动。

总的来说,读完《审判》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思考,让我对现代社会和人类处境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它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学作品,值得细细品味和反思。

审判-卡夫卡 项光达

审判-卡夫卡  项光达

卡夫卡的《审判》是我一直想读的书,小说故事很荒诞,专业点,叫作象征主义写作手法。

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在约瑟夫·K三十岁生日那天,被莫名其妙的逮捕,没有逮捕的手续,没有说明逮捕的罪名,但他还是自由的,只是要接受法院的传票,但他也不知道审判的主审法官,经过了一年莫名其妙的挣扎约瑟夫·K在他三十一岁生日的前夜被莫名其妙的处死,“跟一条狗一样”。

就故事情节而言,读者带着疑问开始,然后带着疑问结束,中间发生的事情是那么的荒诞,这个审判没人知道案情。

说这部小说是后世无法超越的作品,我必须坦诚的说一直读到这本书的三分之二处,也没有领会到作者的高明,只是觉得小说主人公K的性格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身上都能找到,K的性格具有软弱和坚强的双重性,通过荒诞的情景和对话放大,但他没有用对,老是在错误中继续错误他自己还浑然不知。

小说在审判K,也在审判者者个社会。

在第一章《被捕》中K得知自己被奇怪的逮捕后有这样一段:“如果他去打开隔壁房间的门,或者打开通向客厅的门,也许那两个人不会有胆量来制止他,也许这是解决整个事件,使其告终的最简单的办法。

但是,他们也可能会抓住他;他只要一被抓住,就会失去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拥有的优势。

因此,他屏弃了快速解决的办法,选择了一种稳妥方式,听凭这件事情自然发展;于是他走回自己的房间。

”这是K得第一次屈服,也K的软弱。

他在开始就走错路了,他以后他能在后面扳回一城,获得无罪。

第一次预审K做无罪发言并驳斥抓他的人,全场悄然无声,这种辩护就像是用尽全身力气的向着一个无底洞大喊,不仅所有的能量都被它吸收了,还得不到丝毫的回应。

对自己的案子一无所知,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

当他离开法院时没人阻挠他,在一定程度上他是自由的。

他被引入无端的麻烦中,他本是不是可以去不去理会发生关他的一切。

他又去找律师,律师像一个推销员一样,他只会告诉K现状有多么恶劣,而他是多么优秀。

他去找画家,画家告诉他没有彻底解决的办法,你只能纠缠不休。

《审判》感想与收获

《审判》感想与收获

《审判》感想与收获《审判》是一部我深感震撼的作品。

卡夫卡的文学魅力,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审判》以主人公约瑟夫·K的生活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庞大的法律机构面前的无力和渺小。

K是一个无辜的人,他在30岁生日那天突然被捕,从此进入了一个无法逃脱的司法陷阱。

他努力申诉自己的清白,但无论是法官、律师还是审判者、控告者,他们都是盲目的,他们只能了解某个局部,几乎都在盲目的状态下工作着。

这使得K的抗争变得毫无意义,因为法律体系并不是为了真相而存在,而是为了维护表面的公正。

在卡夫卡笔下的这个故事中,法律和制度的虚伪性得到了充分的揭示。

法律是模糊的,制度是远离法律而运作的,人们压根无所适从。

这种社会是极其沉闷压抑的,几乎就是暗无天日!我深深感受到卡夫卡的写作手法之高明,他能把这么一个浑沌的社会描绘得唯妙唯俏。

他的笔象一个画中国画的画笔:太象则俗气,太不象则欺世。

描绘的作品总在似与非似之间!读完《审判》,我感到一种深沉的压抑和无助。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偏见的社会中,个人的努力和抗争可能是徒劳无功的。

尽管K最后被杀死在采石场,但他的“审判”实际上是他对整个荒谬世界的反抗和控诉。

卡夫卡的创作理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审判》成为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

它不仅揭示了社会现实的荒诞性,也提出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困惑。

这部作品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让我意识到任何形式的压迫和束缚都可能存在,而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并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

总的来说,《审判》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的作品,它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这部作品所传递的信息是:在荒诞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我们可能无法改变整个社会体系,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和选择来影响它,并努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审判》读后感

《审判》读后感

《审判》读后感《审判》是卡夫卡的一部杰作,这部中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荒诞性和深刻的哲学内涵吸引了我。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卡夫卡笔下的世界深深震撼,对人性、权力和正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审判》展示了一个荒诞而冷酷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主人公K莫名其妙地被捕,然后被投入一个庞大而神秘的司法体系中。

这个体系似乎无所不在,却又无法捉摸,让人感到无尽的恐惧和无助。

K在这个体系中挣扎、反抗,但最终仍然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这种荒诞性不仅体现在故事情节上,也贯穿于人物塑造和语言表达中。

卡夫卡运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充满压抑和绝望的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脆弱和无力。

其次,《审判》揭示了权力对个体的压迫和摧残。

在小说中,司法体系是权力的象征,它高高在上,凌驾于个体之上。

K作为一个普通人,无法抵抗这个强大的体系,只能任其摆布。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尊严、自由和权利被一点点剥夺,直到最后彻底沦为了权力的牺牲品。

通过K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权力对个体的压迫和摧残,也意识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警惕权力的滥用和侵犯。

此外,《审判》还探讨了正义的问题。

在小说中,司法体系被描绘成一个充满腐败和不公的地方,正义在这里变得遥不可及。

K虽然坚信自己无罪,但却无法得到公正的审判。

这让我不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如何才能实现正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不公正的事情发生,但却无法改变现状。

这让我感到无奈和沮丧。

但《审判》告诉我,即使面对强大的压力和困境,我们也不能放弃对正义的追求。

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勇敢地站出来维护公正和真理。

最后,《审判》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小说中,K的经历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他既有善良、正直的一面,也有自私、懦弱的一面。

这种复杂性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评判一个人。

同时,《审判》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试论卡夫卡小说中的悖论思想——以《审判》为例

试论卡夫卡小说中的悖论思想——以《审判》为例
卡 夫 卡 曾说 : “ 我 发 现字 母 K。 是 触 目惊 心 的 。 几 乎 是令 人 作 呕 决 意 味 的行 动去 赎 罪 的 。当我写 下 它 时 , 它必 然 代 表着 我 。” 『 1 1 不难 发 现 , 卡夫 卡 作 品 中 结语 作 为 西 方现 代 主 义 义学 大 师 .卡 夫 卡 在作 品 中常 把现 实 与 非 的人 物 几 乎是 对 他 自身 的写 照 。在 希 伯 来语 中 , “ K a  ̄ k a ” 本 意是 “ 穴 现 实 . 合 理 与 荒 诞 等 素 拼接 在 一 起 , 构 筑 着 复 杂 的寓 言 世 界 。 同 鸟” . 自我封 闭 、 胆 小脆 弱对 外 界 有 着 强烈 的惧 怕 与 防 范心 理 , 犹 如 他 的作 品 《 鼹鼠》 所 描绘 的那 只 几 乎 与世 隔绝 的 鼹 鼠一 般 。卡夫 卡 时 也具 有 深 刻 的象 征 意 义 f j 传 与虚 构 、 追 寻 与失 落 、 真 实与 荒诞 、 一方面 , 事 实 笔下 的人 物 . 即使 百 般 挣 扎 也难 以摆 脱脆 弱 、 孤 独 的宿 命 。 现实 生 罪 与赎 罪 的 的融 汇 构成 了 卡夫 卡创 作 中的 鲜 明特 色 : 荒 诞 的色 彩 ; 另一方面 , 一 切 看 似 荒 谬 活 中 的卡夫 卡 也始 终 存 在 着 这样 的矛 盾 , 他在 E t 记、 书 信 中 一直 表 被 隐 去 而 蒙 上一 层 虚 幻 的 、 达着 建 立 家庭 的渴 望 . 然 而他 三 次 订 婚 又 三次 退 婚 。 并 且 每 次都 是 之 极 。 其 实却 是 最深 刻 、 最 真 实 的生命 体 验 。
悖 论 原来 指 在逻 辑 上 可 以推 导 出互 相 矛盾 之 结 论 .但 表 面 上 又 能 自圆 其说 的命 题 或 理论 体 系 。在 卡夫 卡 的小 说 中这 样 的命 题

浅析卡夫卡作品中的负罪感——以《判决》、《变形记》、《城堡》为例

浅析卡夫卡作品中的负罪感——以《判决》、《变形记》、《城堡》为例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浅析卡夫卡作品中的负罪感——以《判决》、《变形记》、《城堡》为例陈博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摘 要:弗兰兹•卡夫卡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给后人们留下了传奇的经典著作。

而在其很多作品中,都表现出其浓重的负罪感心理。

本文将主要结合卡夫卡代表作《判决》、《变形记》、《城堡》等,分析负罪感在其作品中的具体表现,以期加深对其本人和作品的理解。

关键词:卡夫卡;负罪感;自我精神追求;家庭责任;社会秩序作者简介:陈博(1997.11-),男,汉族,浙江宁波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110-02卡夫卡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作家,虽然其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总量不多,但他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创作风格,对后世诸多作家,如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博尔赫斯等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卡夫卡现存的作品,不难发现他非常擅于塑造内心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大多或感到恐惧、焦躁、忧郁,或具有孤独感和负罪感。

这些丰富的情感状态即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同时也是作者在现实世界中获得的情感体验的真实写照。

或许也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卡夫卡察觉到了许多同时代作家所捕捉不到的心理情感,从而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卡夫卡世界。

在这些多层次的,丰富的心理情感中,负罪感是最虚无,同时也是内蕴最深刻的情感之一。

不管是创作初期的《变形记》,中期的《判决》,还是后期的《城堡》、《诉讼》,主人公都难以摆脱一种负罪感,这种似是而非的负罪感也预示了主人公的最终结局。

针对卡夫卡作品中的负罪感,有一部分研究者根据卡夫卡的犹太血缘和生长环境把它归结为《圣经》中的原罪。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并非全部如此,因为卡夫卡曾经写道:“我们之所以有罪,不仅是由于我们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子,而且也由于我们没有吃生命之树的果子。

以卡夫卡《审判》透视阿甘本“神圣人”的生命政治问题

以卡夫卡《审判》透视阿甘本“神圣人”的生命政治问题

第10卷第4期Vol.10,No.4长安学刊Changan Xue Kan2019年7月Jul.,2019以卡夫卡《审判》透视阿甘本“神圣人”的生命政治问题艾佳(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摘要:阿甘本在其著作《神圣人》中围绕对暴力的批判展开了对赤裸生命与至高权力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赤裸生命”、“例外状态”等一众涉及其生命政治论的概念。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中对于法律形式与主权者权力与阿甘本的对于国家权力凌驾于生命之上的担忧是一致的。

本文主要通过细读卡夫卡的《审判》来透视阿甘本的生命政治问题的现实意义,从而为思考现代生命政治问题引发新思路。

关键词:神圣人;主权;暴力;例外状态;法律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4-103-03我们所熟悉的“生命具有神圣性”、“人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政治话语在阿甘本看来实则是非常可怖的。

阿甘本在深入思考了生命政治化的问题后,于1995年出版了《神圣人——至高权力与赤裸生命》这一经典的政治哲学名著,在继承了福柯的“生命政治”理论,后完善了自身的生命政治论。

不同于福柯所认为的生命政治是伴随着现代性而诞生的,阿甘本将其看作是原本就镶嵌于人类群里内部并一直延续至今的权力统治术。

他在《神圣人》中深入探讨了代表着被政治化了的生命主体“神圣人”与代表着主权权力的“至高权力”关系,揭示出在主权和法律治理下人权潜在性地被剥夺,公民也在主权界限地不断切换中变成潜在性的“神圣人”的现实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对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的细读,通过梳理从小说开篇就被“剥夺”人权的男主人公约瑟夫•K的经历,从文艺作品的认识功能入手,去透视阿甘本生命政治论中至高权力与赤裸生命的关系,从而思考有关其现实意义。

一、“神圣人”(赤裸生命)的代表——约瑟夫•K1.“神圣人”的概念“神圣人”是阿甘本生命政治思想谱系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这个概念出自于他的《神圣人一一至高权力与赤裸生命》,阿甘本认为,赤裸生命就是神圣人的生命。

卡夫卡的《审判》与法哲学

卡夫卡的《审判》与法哲学

卡夫卡的《审判》与法哲学作者:白冠奇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02期摘要卡夫卡的《审判》从多个层面凸现了作家对法哲学的思考。

对于《审判》中的乡下人来说,法的精神是自由意志,“法”的问题是一个语言问题。

《审判》塑造了不道德的执法者,揭示了法律机构和法律制度的道德缺陷。

在《审判》中的K看来,与其用激烈反抗的方式去排斥不道德的法律,不如以一种“非暴力”的方式去“守法”更能讽刺这样一个荒唐的生存现状。

《审判》揭示了法的隐蔽性造成的不公正和证据背后的法律悲剧。

关键词卡夫卡《审判》法哲学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007-02长篇小说《审判》是一部“寓言”性的作品。

对小说主题的解读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有从神学角度阐释的;有从卡夫卡生平经历阐释的;存在主义批评家则在小说中看到了存在的“荒诞性”;解构主义批评家则在小说中看到了“逃亡”和“延异”等等。

结合以上的观点,卡夫卡的《审判》的魅力在于它主题的不确定以及多层次性。

笔者试通过对法律的哲学思考为切入点,了解卡夫卡如何用小说的语言表达法哲学的基本命题及其隐含在《审判》中的法哲学思想。

一、法的精神《审判》中最大的迷,其实是法到底是什么东西,神甫讲述的故事中的法到底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法,然而为什么除了乡下人以外没有人来要求踏进法的大门?按照神父的见解,法是不能谈论的东西,它的尊严是不容怀疑的。

守门人受雇于法,所以他的地位至高无上,不能用世俗的眼光来评价他。

而作为普通人的K,只能用“人”的眼光去理解法,即将法与世俗的法庭联系起来,除此没有第二条路。

但这种特殊的法是超出人的理解的、无限的东西,它只能被“感到”。

黑格尔对法做了一个哲学的定义。

他认为,法的基地一般来说是精神的东西,它的确定的地位和出发点是意志。

意志是自由的,所以自由就构成法的实体和规定性。

意志和自由是统一的,它们联合构成法的内在规定性。

意志没有自由是一句空话,自由只有作为意志,作为主体才能实现。

卡夫卡小说《审判》读后感

卡夫卡小说《审判》读后感

卡夫卡小说《审判》读后感《审判》是奥地利犹太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作品。

卡夫卡于1883年生于布拉格的一个商人家庭,于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化学、文学和艺术史,之后改学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

卡夫卡从1908年起供职于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一直到之后因肺结核离职休养。

他一生经历了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

1924年,卡夫卡因肺结核而去世。

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很少发表作品,去世以后,他的作品却引来了全世界的轰动,被视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与大师,对后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美国》《审判》、未完成的《城堡》以及《变形记》等短篇小说,作品里充满了象征意味,色彩荒诞而夸张。

父子矛盾与家庭矛盾、小职员生活中的荒唐、现代人所经历的孤独与异化都是他作品中的重要主题。

《审判》首版于1925年,小说讲述了一家银行的高级职员约瑟夫·K经历了一场荒唐审判、并最终因此丧命的故事。

在约瑟夫·K三十岁生日的早晨,他一醒来,就发现有几个陌生人闯进了自己的出租屋,并突然无缘无故地宣布他已经被捕了,但他却想不出自己有过任何值得受到控告的过失,也想不出是谁控告了他。

被捕以后,他的行动自由并没有受到限制,他可以继续自己的正常生活,继续日常的工作、恋爱。

但被捕的念头依然给他造成了困扰,认定自己必须解决这一难题,在法庭上,他坚持声称自己无罪,并控诉在法庭的行动后面有一个庞大的机构在活动着,这个机构腐朽愚蠢,草菅人命,它的存在只是为了诬告清白的人们,对他们进行审讯。

之后,K得知,只要开始审判就意味着自己被认定为有罪,无法得到宽恕。

于是他不断试图反抗法庭,四处求人,他们都承诺要帮助他,但一切都被证明为徒劳的。

最后,K在自己三十一岁生日的前夕,在依然不清楚自己犯了什么罪的前提下,被两个刽子手带到采石场,像一条狗一样被处死了。

《审判》以充满象征和荒诞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作者对国家法制机器的不满与批判,展现出了小人物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异化与荒唐困境。

卡夫卡《审判》阐释

卡夫卡《审判》阐释

卡夫卡《审判》阐释
《审判》是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于1914年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安徒生历经艰辛,沿途受到挑衅、嘲笑和轻蔑,最终来到原本想到达的天堂却发现那里只有沉寂、空虚、无动于衷,只有可憎的审判师让他感到永无宁日。

安徒生一改初衷,终极踏上复苏之路,从此重新出发,走向光辉的希望。

从审判小说中可以看出,卡夫卡把人们的梦想和现实相比,以精神洗礼的方式使他们与真正的目标联系起来,树立实现梦想的信心。

卡夫卡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立场的述说让人感受到安徒生内心强大的力量,把他牢牢抓住行为的正义和不正义,也奠定了“梦想的力量”的主题思想。

本作品以安徒生出发去找寻梦想的经历为例,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当代社会中心理论,让读者明白在世界上追求自我实现的历程是多么不容易的,它用象征的形式对现实讽刺,以及表达对人性的憧憬。

小说《审判》是卡夫卡自传体小说的代表作,它基本处于自己生活实际体验、心灵体验以及社会反思之中,指出人们理解自己并不能仅仅是眼前的一切,而应该把自己未来的追求当作一种动力,使得自我精神上得以提升,从而达到内心的自由解放。

安徒生遇到了可恶的审判,但也以彻底的自我重生来解脱自己,以实现自我的精神上的觉悟的梦想,向着希望的方向继续前进。

这就是作品不断催人们不要成为失败者,追求自我实现、梦想的建立、跋涉的意义和最终的精神觉悟的主题思想的内核。

从《审判》中看卡夫卡的“罪”与“罪感”

从《审判》中看卡夫卡的“罪”与“罪感”

从《审判》中看卡夫卡的“罪”与“罪感”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弗兰兹·卡夫卡的代表作《审判》中所体现的“罪”与“罪感”主题。

卡夫卡,这位被誉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考,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审判》作为他的重要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卡夫卡对现代社会中个体命运的深刻洞察,更体现了他对于“罪”与“罪感”的复杂理解和思考。

本文将通过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塑造、情节构建以及象征手法等方面,揭示卡夫卡如何在《审判》中巧妙地展现了个体在异化和荒诞的社会环境中对“罪”与“罪感”的感知与体验,进而探讨这一主题对于理解卡夫卡作品及其文学意义的重要性。

二、卡夫卡作品中的“罪”与“罪感”概述在卡夫卡的作品中,“罪”与“罪感”是两个不可忽视的主题。

他的创作,尤其是《审判》这部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罪恶感以及面对罪行的无力与困惑。

卡夫卡笔下的“罪”往往不是指具体的犯罪行为,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和道德上的挣扎。

这种“罪”源自个体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冲突,以及个体在面对复杂世界时的无助和迷茫。

“罪感”则是卡夫卡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这种罪感并非来自外界的指责或惩罚,而是来自个体内心的自我审视和道德评判。

卡夫卡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人物在面对自我、面对他人、面对世界时所体验到的深深罪感。

这种罪感既是对自我行为的反思,也是对自我存在意义的质疑。

在《审判》中,主人公约瑟夫·K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被无端逮捕并判处死刑,但始终不知道自己的罪行是什么。

这种无辜与有罪之间的矛盾,使得约瑟夫·K深陷罪感的泥潭。

他不仅要面对外界的误解和偏见,还要面对自我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通过约瑟夫·K的遭遇,卡夫卡探讨了人在面对不可知、不可控的命运时所体验到的深深罪感,以及这种罪感对个体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

因此,卡夫卡作品中的“罪”与“罪感”不仅仅是对个体道德行为的评判,更是对人性、存在、命运等深刻问题的探讨。

卡夫卡审判读后感

卡夫卡审判读后感

卡夫卡审判读后感《审判》的主人公约瑟夫是一名银行襄理,一向为人正直,对工作认真并且充满上进心。

但在他三十岁生日的那天早上,一个奇怪的执法组织无端宣布他被捕了。

没有任何的指控的证明,而且前来逮捕他的人也没有任何的证件的呈示,一切都来得十分的`莫名奇妙。

经过审查,这个执法机构允许他继续照常的上班,像往常一样生活,但随后又通知他,审讯时必须到场,而且审讯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是他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

刚开是他并没有想过寻找律师的帮助,但在叔叔的坚持下,他意识到自己的无名的指控将会对家庭造成影响,这使他不能不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案件。

但他慢慢地意识到在如今的法律制度下,律师的地位是极其的低,除了那些与高等法官甚有交情的出外。

所以最后他还是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

经过多方打听,他才得知是一个极为秘密的法庭在审理他的案件。

他始终也见不到法官,许多可疑的迹象是他终日惶惑不宁、心绪不宁。

他决心反抗,并在一次审讯时当众抨击了司法机构诬陷好人、草菅人命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

他四处申诉,并试图再次寻找帮助,他找过画家和谷物商等,但他们对他的案子不以为然,有的本身就是法院的人,有的则用自己对律师和司法人员卑躬屈膝的例子开导他。

他跟法院整整周旋了一年,终于明白,他斗不过这个庞大的机构,他最终选择了放弃这种徒然的挣扎。

在他三十一岁的生日前夕,他被两个男人带到采石场用刀刺死。

作者写这部小说虽然影射的是当时奥匈帝国的司法制度的内幕,讽刺了法的荒诞,揭露了资本主义官僚机构的腐败,但对与我们如今的司法制度也有非常大的警示作用。

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程序正确的重要性,缺少了程序一切的司法活动不免显得有些慌乱无章。

从我们熟悉的辛普森案件中,尤其看出程序正义的重要性,美国由为推崇程序正义。

程序的正义保证审判程序的公正性、合理性,确保被告人等的诉讼权利得到维护,可以使裁判者从不同甚至相反的角度认识案件事实真相,从而实现公平的定罪和量刑。

保证刑事审判程序的公正性,可以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

文与法的伦理关照下的《审判》

文与法的伦理关照下的《审判》

第25卷 第5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5 No.5 2016年5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May. 201698 文章编号:1008-8717(2016)06-0098-03文与法的伦理关照下的《审判》夏 永 春(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摘 要:本文分析了卡夫卡小说《审判》,小说讲述了一个荒诞的有关法律的故事,通过分析发现作者传达出对于人的生存境况的思考,和对人生的伦理关怀。

本文把卡夫卡让想象性的法律事件融入文学的思路,与美国学者玛莎•努斯鲍姆的将文学的同情和想象的方法用于评判现实法律事件的方式相对比,论述了法律事件与文学叙事的关系,虽然两者所引用的事件的性质有所不同,但两者的著作有着共通的伦理维度,都深切地传达了对人生的伦理关怀。

关键词:文学;法律;伦理中图分类号:I 06.4 文献标识码:A 卡夫卡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他的作品大都在怪诞奇异的情节中揭示人生存的困厄之处,有着深刻的伦理价值。

其中《审判》就是一部以想象性的法律案件为基底的小说,在作者平静、淡漠的语言下表达了对人之生存困境的伦理关怀。

《审判》讲述了约瑟夫•K 被莫名宣判有罪,他通过各种途径想找到自己所犯何罪,为自己的罪行辩护,可最后还是没逃过被处决的命运。

小说里引入了一个有关“审判”的想象的法律事件,并不是为了实写法律,而正相反,法律事件的引入是为了丰富文学叙事,进而也升华了法律事件的意义。

卡夫卡筑建在法律事件基础上展开文学叙事的《审判》,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想象性文学律法的思路。

1995年美国学者玛莎•努斯鲍姆在其著作《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以下简写为《诗性正义》)中,提出了以文学畅想的方式和同情的姿态来介入生活中真实法律事件的“审判”。

卡夫卡和努斯鲍姆分别从两个相对的角度:一是将文学的伦理观照建筑在想象性法律事件基础上,一是将文学的伦理观照投注到真实的法律事件之中,但两者都对文学与法律的某种共通之处有所指涉,以期实现文学与法律伦理观照下的“诗性正义”。

法律与文学的另一种可能

法律与文学的另一种可能

文学律法的伦理光照:卡夫卡《审判》新论摘要:从创作背景看,只有将卡夫卡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独特的思维方式、法律经历和具体的促动事件整合一体,将宏观解释和微观分析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看透《审判》背后的审判,以及实在法背后的“文学法”。

从内容主旨看,《审判》是卡夫卡苦心孤诣打造的“穿透”法律之作。

通过对法律本质的文学拷问,卡夫卡内心认同的文学律法,成为超越现实法律的神秘源代码。

就基本特征而言,卡夫卡文学律法范型独特,原则明确,结构开放,诠释多元。

在《审判》中,文学的伦理裁判才是最接近真理的真正“审判”。

未来的“文学法理学”应当在“法律与文学”基础上实现新的超越。

关键词:卡夫卡;《审判》;文学律法;文学伦理;法律与文学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Title: Literature Law and Ethics in Kafka The TrialAbstract: We can really see through literature law behind positive law and another trial behind The Trial by the method of macroscopic interpretation and microscopic analysis to integrating kafka's social cultural environment, unique way of thinking, legal experience and activation of specific events in the background,.Kafka tried to penetrate the essence of law in The Trial from the point of theme.Through literature torture to legal essence,Literature Law that is identified by Kafka became the mysterious source code beyond the positive law.On the basic features,Kafka's literary law has its unique paradigm,clear principle, open structure and pluralistic interpretation. In The Trial ,literature ethics is the real “trial” as close r to the truth.Literary jurisprudence in the future should beyond the movement of “law and literature”.Key Words:Kafka;The Trial;Literature Law;Literature Ethics;Law and Literature卡夫卡,这位布拉格的法学博士,称得上是天资峥嵘、贡献巨大、影响深远的卓越“法律人作家”(Posner 207)。

卡夫卡《审判》一文中适用的法学理论新探

卡夫卡《审判》一文中适用的法学理论新探

对法学理论在文学作品中适用的研究,是法学与文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文学作品以历史叙事样式为表现手法的解释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优势;另一方面,法律作为通过文字设立的规则体系也需要文学作品的表现张力。

卡夫卡的长篇寓言小说《审判》,对刑法制度中关于罪与非罪推定之争论,引起了古今中外诸多法学家的研究兴趣,他也被作为后现代法哲学的研究典范而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

卡夫卡通过作品《审判》以其简单的人物关系、巨大的情节冲突,向人们深刻地表达了其法哲学思想,并对后世的法学理论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一、卡夫卡《审判》的概述主人公约瑟夫是一家银行的高级职员,在一个实行宪政的国家里却无缘无故地被某秘密法庭宣布逮捕。

K决心把案子搞清楚,于是四处奔走,然而直到庭审开始,K对“是何罪名、谁是控告、法律依据”等诸多问题都没能明白。

刚开始,1C坚信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慷慨陈词,据理力争。

但是当他面对形形色色的执法者,包括贪赃枉法的看守、迂腐可笑的检察官、养尊处优的预审法官等,K终于渐渐明白了些什么,那是一种恰似泥牛如海的冤屈和无_的绝望跟苦楚。

最终,经过莫名其妙的庭审,法庭针对K的指控并未拿出任何证据,也未宣布犯了什么罪名,却始终坚持认为他是有罪的。

尽管法庭没有关押K,但K却整日处于无形的巨大压力之中,生怕为自己招致更大的麻烦。

于是,K开始对自己进行不断的反省,结果连他自己也不能肯定地回答自己是否有罪。

K在艰难的熬过一个月后,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被两个黑衣人带到郊外像狗一样的处死了。

卡夫卡本人在谈到作品《审判》的创作时说道,“在那样的情景假设(最后的审判)下,人人都是罪孽深重的”。

?在作品中,司法主体(即执法者,包括象征法律权威的法庭)是一支极其腐败、神秘、专断而迂腐的队伍,如:法庭内部文牍周转、诉讼过程等讳莫如深,盛行暗箱操作和官僚做派;长达九个月写不出申诉书,却暗通行贿、偷盗之术的律师;等等。

而法是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游戏场,百姓就是这个游戏场中的猎物、配角或玩虐的对象。

细读卡夫卡的《判决》

细读卡夫卡的《判决》

细读卡夫卡的《判决》一、内容简介年轻的商人格奥尔格给远在俄国的一位朋友写信告诉他自己已经订婚的消息,并希望朋友以后能够参加他的婚礼,接着,他来到父亲房间把这一事情通报给父亲,想不到父亲的态度很不友好,先怀疑儿子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位所谓的俄国朋友,然后指责儿子背着自己做生意,还盼自己早死。

格奥尔格很是委屈,忍不住顶撞了父亲一句,父亲因此大怒,认定儿子“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判决儿子投河淹死,儿子居然“快步跃出大门,穿过马路,向河边跑去”,抓住桥上的栏杆“松手让自己落下水去”。

故事这样的结局使读者瞠目结舌,所塑造的两个人物的举动更是让人匪夷所思:父亲对儿子是如此的蛮横与残暴,儿子对父亲又是那样的顺从与畏惧。

可见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已经反常和异化,本来最应亲密的两个人成为相互伤害和最陌生的对立者。

作品通过对“家长制”的抨击,同时也表达了对奥匈帝国集权制的统治表示不满。

作品也有作家自身经历的痕迹,通过挑衅的方式把内心想法表达出来,这也正是表现主义时期的表现手法。

二、创作背景《判决》写于1912年,正值奥匈帝国统治时期,虽然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但旧的秩序依然顽固强大。

卡夫卡生活在一个父权意识浓重的家庭中,卡夫卡把这种父亲情结折射在很多文本中。

《判决》作品中的父子冲突是卡夫卡生活的影子,带有自传性色彩。

父亲的权威与压制、儿子的恐惧与怯懦造成了这种父子冲突。

卡夫卡的父子冲突小说除了家庭因素影响外,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了以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

卡夫卡曾两度致信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希望能把《司炉》、《变形记》和《判决》三部作品合成一本书,名为《儿子们》。

“因为这三部作品的无论外表还是内蕴都是相通的,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显而易见的、其实更应该说是秘密的联系”,惟有“儿子们”一词,才能准确地“表达这种联系”。

卡夫卡在现实生活中的第三次同尤里叶·沃里择克的婚约如《判决》中格奥尔格的婚姻一样,遭到了父亲的反对和辱骂。

《审判》:审判是一场两种意志的暗自较量

《审判》:审判是一场两种意志的暗自较量

《审判》:审判是一场两种意志的暗自较量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生前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说天才,但死后他的声名在世界各地激起一阵阵的“卡夫卡热”。

也引来了世界各国评论家和作家的高度评价,美国诗人和剧作家W·H·奥登曾说:“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卡夫卡称写作为“祈祷”,他通过作品来理解生活、探索人生与揭露变形、异化的社会本质。

他在作品中一再重复同一主题:“孤独的人在各种异己力量的控制下不断挣扎,试图去达到某种不甚清楚的目的,但结果却是自己进一步非人化,甚至分裂、变形、死亡。

”长篇小说《审判》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主人公K无缘无故被捕了,可是K到底犯了什么罪?无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因为就连律师也说:“一个人的定罪,往往出乎意料地取决于随便哪个人偶尔讲过的一句话”,而为了澄清自己的罪行,K四处走访求助,但一年的奔波辩护并未为自己的案子带来任何的效果,最终K被带到郊外处死了。

从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法的无处不在,也看到了法的矛盾:法总是挑选反抗性强的个体来体现自己,法怂恿罪行的存在,但最后又处罚罪行,甚至消灭这样的个体。

法与罪的抗衡法律为罪行所吸引,罪行滋养着法的存活在一个晴朗的早晨,K无缘无故地被捕了。

K到底犯了什么罪?小说中并未明确的说明,甚至是法都是以模棱两可的态度存在,但是通读小说后我们又看到了无处不在的法和K时刻都犯下的罪行。

尽管K一直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罪,更不愿意屈服于法,但是从被捕的那天开始,表面上他是在东奔西走走访求助为自己的清白申诉,也坚决地站在法的对立面反抗法,但实际上他时时刻刻都在犯罪,也一步步走进了法的圈套。

K最开始是对房东太太做了一番交代,但是我们从小说中得知,房东太太对他的被捕事件并不在意,重要的是K认为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但是为何他要在房东太太面前辩解呢?事实是,K的这一动机显然透露出他内心默认了法的存在,甚至潜意识中意识到自己是有罪的,所以他才鬼使神差地趁晚上只有房东太太一人的时候主动找她讨论自己早上的遭遇,但是当交谈过程中房东太太大肆诽谤毕小姐时,K又装好人对房东太太大发脾气并把她关在了门外,毫无疑问,K的这一举动又再次证实了他的罪行,因为他本意是来忏悔的,但当他们谈论到毕斯特纳小姐时,他却惊慌失措,丧失了理智,可见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罪行并为此恐慌,同时他也再次被法牢牢困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