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强度测定与评价PPT课件
ICU常用评估工具ppt课件
CPOT评分
CPOT总分为0—8分,评分>3分为判定疼痛的截止值(cutoff值),敏感度为75.4%,特异度为64%。 ICU内机械通气患者是疼痛的高危人群,由于气管插管不能有效表达,疼痛常常被忽视。有研究显示,超过82%的患者转出ICU后能回忆与气管插管相关的痛苦经历,而当时并未被及时发现并处理。 重要原因是缺乏能够发现并对疼痛进行相对客观评估的工具。 CPOT是目前为数不多的适合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的疼痛评估工具。
ICU常用评估量表
应用评估量表的意义
为临床提供量化,公平的指证 评价疾病严重程度 预测疾病风险及预后 查找病人风险因素,有针对性给予预防 护理措施的有效性评价 进行质量控制,资源分配
一、Glasgow昏迷评分 二、疼痛级别评估法 三、镇静评估 四、谵妄评估 五、压疮风险评估
ICU常用评估量表
一、Glasgow昏迷评分
3
面部完全绷紧(比如眼睑紧闭)
4
做鬼脸,表情疼痛
上肢
1
无活动
2
部分弯动(移动身体或很小心的移动身体)
3
完全弯曲(手指伸展)
4
肢体处于一种紧张状态permanently retracted
呼吸机的顺应性
1
耐受良好
2
大多数时候耐受良好,偶有呛咳
3
人机对抗
4
没法继续使用呼吸机
BPS评分
总分:3—12分 3分代表没有疼痛相关行为反应 12分代表最强的疼痛行为反应
中文版ICU患者疼痛观察工具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的信度与效度 《中华内科杂志》2012年8月第51卷第8期 作者单位: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李青栋、万献尧、谷春梅、黄伟、周峻峰)
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第四级体力劳动就是在8小时工作日内,人体的平均能量耗费为2700大卡,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例如,煤厂的煤仓装煤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69—83(国家标准局1983年9月29日发布1984年12月1日起实施)全文本标准适用于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劳动强度的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
1.基本定义1.1平均劳动时间率系指一个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即除休息和工作中间持续一分钟以上的暂停时间外的全部活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
通过抽样测定,取其平均值。
计算方法见附录A。
1.2能量代谢率将某工种一个劳动日内各种活动与休息加以归类,测定各类活动与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并分别乘以从事各该类活动与休息的总时间,合计求得全工作日总能量消耗,再除以工作日总时间,以千焦耳/分·平方米来表示。
计算方法见附录A。
1.3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
由各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乘以系数3,加平均能量代谢率乘以系数7求得。
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
计算方法见附录A。
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指数--------------------------------Ⅰ<15Ⅱ~20Ⅲ~25Ⅳ>25--------------------------------2.1Ⅰ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2.2Ⅱ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2.3Ⅲ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劳动强度.
• 能量代谢率M的计算方法是:将某工种一个工作日
内各种活动和休息加以归类,求出各项活动与休息 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计时间,最后 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动和休息时的合计能量消耗 总值,再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 量代谢率 各项活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用式(4-13)~ (4-16)计算
• 对于重强度劳动和极重(很重)强度劳动,只有增加工
•
间休息时间即通过劳动时间率来调整工作日中的总能耗, 使8h的能耗量不超过最佳能耗界限 对于在一个工作日中,劳动时间与休息时间各为多少以 及两者如何合理配置,德国学者ler研究后认为, 一般人连续劳动 480min而中间不休息的最大能量消耗 界限为 16.8kJ/min,这一能量消耗率也被称为耐力水 平。如果作业时的能耗超过这一界限,劳动者就必须使 用体内的能量贮备。为了补充体内的能量贮备,就必须 在作业过程中,插入必要的休息时间。米勒假定标准能 量贮备为 100kJ,要避免疲劳积累,则工作时间加上 休息时间的平均能量消耗不能超过 16.8kJ/min据此, 可将能量消耗水平与劳动持续时间以及休息时间的关系 通过下式表达
• 目前有许多重体力作业,其能量消耗均已超过最大
•
•
能耗界限,如铲煤作业,能量消耗为 42kJ/min; 拉钢锭工,能量消耗为 36.5kJ/min。对于此类作 业,必须根据作业时的能量代谢率,合理安排工间 休息,以保证8h的总能耗不超过 最佳能耗界限 工间休息时间的长短、次数和时刻,应根据劳动强 度、作业性质、紧张程度、作业环境等因素确定。 如在高温或强热辐射环境中劳动的钢铁冶炼工人、 锻工等,不仅需要较多的休息次数,而且每次工间 休息时间也应长些(20~30min)。其劳动时间率 一般为 40% 一般情况下,工作日开始阶段的休息时间应比前半 日的中间阶段多一些,以消除开始积累的轻度疲劳, 保证后一段时间作业能力的发挥。工作日的后半日 特别是结束阶段休息次数应多一些
第六章劳动强度测定与评价
心率法。 体温法。 排汗量法。
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方法
体力劳动强度测定的内容 肺通气量仪的使用
一、体力劳动强度测定的内容
体力劳动是指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
岗位劳动评价对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
采用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GB 3869--1997)中规定的方法,即采 用肺通气量法测定能量代谢率,用写实 测定的方法测定劳动时间率,计算分级 指数作为分级件的测定 能量代谢测定记录表的填写
能量代谢测定表
二、肺通气量仪的使用
在能量代谢测定中,测定仪器的正确使
用是测定技术的重要环节。
测量气温和气压的仪器较简单,使用方便。
测量肺通气量的仪器是较复杂精密的仪器,
必须掌握其基本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FTQLJ-1型肺通气量计的使用要点 YA型肺通气量计的使用要点
测量之前,应询问采气对象所戴口罩是否漏气等。 按测定计划要求,对每类动作采气。 每次采气的测量时间不少于2分钟。
每个岗位的采气对象应在两人以上,尽可能多采。对
一个采气对象,一个动作连续测量次数一般不应超过4 次。 若采气对象作业不正常,应报废采气数据。 若采气对象实际工作中出现测定计划中没有列入的动 作,应加采。 在第一天的写实工作完成后,采气负责人应根据写实 资料,核对或修订能量代谢测定计划。 要对设备进行消毒。
的椅子。避免伏案工作、手臂亦不宜在没有支撑的 情形下长时间抬举。每工作一小时后,要改变姿势 或做适当的伸展活动。
蹲姿/跪姿: 姿势不当的陷阱
跪姿会令膝盖前方局部受到压力,容易造成滑囊
炎或肌腱炎。膝盖长期弯曲,会增加对关节造成的 压力和负荷。由于他们常同时有弯腰动作,因此容 易有背部伤害。
建议
人因工程—ppt课件
3 2 人因工程推行步骤TASK
人因在工作方法上的应用
应用方向:
手工具设计 工作姿势设计 人机交互设计 搬运活动
AD-JYGL-075
3 2 人因工程推行步骤TASK
手工具设计 1 /4 手工具设计原则
保持手腕平直 避免引起手腕隧道症候群 避免负荷工具的重量 避免手部柔软组织受过多的压迫 减少操作时所需的握力 手掌不应过度张开 避免手指操作重复性的板机开关 避免手部接触工具的高低温部分 减少工具的震动 使用适当的手套: 使用手套会使握力下降;灵巧度下降
2 劳动强度与作业伤害
AD-JYGL-075
2 劳动强度与作业伤害
• 体力劳动强度分四个等级国家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I
轻劳动
II
中等劳动
III
重劳动
IV
很重劳动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 ≦15 >15~20 >20~25 >25
• 主观评估:问卷调查员工自评;MSDS人因评估 • 客观评估:
1 心率值测量次/分 2 心肺功能测量耗氧量 能量消耗
助于肌耐力的维持与手腕的平直
不合适的
合适的
尺偏
工具选用错误
AD-JYGL-075
3 2 人因工程推行步骤TASK
工作方法与姿势设计 —工作方法设计 坐姿较适合之时机
所有零件 工件 工具能就近拿取操作 作业时双手抬起不超过桌面15cm 作业时双手用力不大;处理物品重量低于4 5kg 作业以细组装或书写为主
பைடு நூலகம்AD-JYGL-075
3 2 人因工程推行步骤TASK
手工具设计 2 /4 各种握法 手柄的尺寸 设计应适合手的 结构;注意与手 掌心的接触面积
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第四级体力劳动就是在8小时工作日内,人体的平均能量耗费为2700大卡,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例如,煤厂的煤仓装煤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69—83(国家标准局1983年9月29日发布1984年12月1日起实施)全文本标准适用于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劳动强度的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
1.基本定义1.1平均劳动时间率系指一个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即除休息和工作中间持续一分钟以上的暂停时间外的全部活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
通过抽样测定,取其平均值。
计算方法见附录A。
1.2能量代谢率将某工种一个劳动日内各种活动与休息加以归类,测定各类活动与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并分别乘以从事各该类活动与休息的总时间,合计求得全工作日总能量消耗,再除以工作日总时间,以千焦耳/分·平方米来表示。
计算方法见附录A。
1.3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
由各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乘以系数3,加平均能量代谢率乘以系数7求得。
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
计算方法见附录A。
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指数--------------------------------Ⅰ<15Ⅱ~20Ⅲ~25Ⅳ>25--------------------------------2.1Ⅰ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2.2Ⅱ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2.3Ⅲ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劳动强度.
2. 中国的劳动强度分级
• 中国于1983年制订了按劳动强度指数划分的《体力劳动
强度分级》国家标准(GB3869-83),如表4-4所示。
• 该标准是以劳动时间率和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为标准制
订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作业时人体负荷的大小
• 表4-4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劳动强度等级 Ⅰ Ⅱ Ⅲ Ⅳ 劳动强度指数 ≤15 ~20 ~25 >25
劳动强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I = 3T + 7M 式中:I——劳动强度指数; T——劳动时间率; M——8h工作日能量代谢率; 3——劳动时间率计算系数 7——能量代谢率计算系数
• 表4-4中各级别的8h工作日平均能0 kJ/人,相当于轻强度劳动;Ⅱ级— —5578kJ/人,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Ⅲ级—— 7333 kJ/人,相当于重强度劳动;Ⅳ级—— 11340 kJ/人,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劳动时间率为一个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即除休息 和工作时间持续1min以上的暂停时间外的全部活 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比表示,即 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工作日总工时(%)。可通 过抽样测定,取其平均值
• 目前有许多重体力作业,其能量消耗均已超过最大
•
•
能耗界限,如铲煤作业,能量消耗为 42kJ/min; 拉钢锭工,能量消耗为 36.5kJ/min。对于此类作 业,必须根据作业时的能量代谢率,合理安排工间 休息,以保证8h的总能耗不超过 最佳能耗界限 工间休息时间的长短、次数和时刻,应根据劳动强 度、作业性质、紧张程度、作业环境等因素确定。 如在高温或强热辐射环境中劳动的钢铁冶炼工人、 锻工等,不仅需要较多的休息次数,而且每次工间 休息时间也应长些(20~30min)。其劳动时间率 一般为 40% 一般情况下,工作日开始阶段的休息时间应比前半 日的中间阶段多一些,以消除开始积累的轻度疲劳, 保证后一段时间作业能力的发挥。工作日的后半日 特别是结束阶段休息次数应多一些
《疲劳强度及》课件
疲劳强度的分类
01
02
03
按载荷类型
分为弯曲疲劳、扭转疲劳 、拉压疲劳、复合疲劳等 。
按应力循环特性
分为高循环疲劳和低循环 疲劳。
按环境条件
分为干态疲劳和湿态疲劳 、高温疲劳和低温疲劳等 。
02
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
材料性质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与其内部结构、 晶粒大小、杂质含量等因素有关。一 般来说,晶粒越细小、杂质越少,金 属的疲劳强度越高。
损伤容限设计法
断裂力学设计法
通过控制裂纹扩展速率,合理选择检查和 维修周期,以实现疲劳寿命的延长。
利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裂纹的形成和扩 展规律,对零件或结构进行疲劳强度设计 ,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疲劳强度设计流程
载荷分析
分析零件或结构在工作过程中所承受 的载荷,包括静态载荷和动态载荷。
02
材料性能测试
非金属材料
对于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等, 其疲劳强度主要受材料本身的化学键 、分子结构、温度等因素影响。
应力水平
高应力水平
在较高的应力水平下,材料更容 易发生疲劳断裂,因为高应力使 得材料内部的裂纹扩展更快。
低应力水平
在较低的应力水平下,材料的疲 劳强度通常较高,因为低应力使 得裂纹扩展的速度减缓。
评估材料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结果分析应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 和技术,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 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优化。
04
疲劳强度设计应用
疲劳强度设计原则
安全系数法
概率疲劳设计法
根据材料疲劳强度安全系数和应力集中系 数,确定零件或结构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 ,确保安全可靠性。
第6章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 ppt课件
作业时人体所需的氧量取决于劳动强度大小,劳动强度
越大,需要氧量也越多。因此,以体力为主的作业,可
以利用人在作业中的耗氧量计算作业时耗能量(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
要取决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
氧上限:血液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应的最大氧量
(成年人的氧上限一般不超过3L/min,有锻炼者可达到
4L/min) 。
PPT课件
26
(1)氧债及其补偿
氧债:氧需和供氧量之差(如图)。
氧
氧
需
需
小
超
于
过
氧
氧
上
上
限
限
b) a)
PPT课件
27
(2)静态作业的氧需
静态作业的特征是能量消耗水平不高,但容易发生
疲劳。即使劳动强度很大,氧需也达不到氧上限,通
常每分钟不超过1L。但在作业停止后数分钟内,氧耗
不像动态作业那样迅速降低,而是先升高,然后再逐
和全身疲劳。根据活动时间长短和活动强度的高
低,可分为短时间剧烈活动后产生的疲劳和长时
间中等强度作业后产生的疲劳,后一种疲劳在人
机系统中比较普遍。 PPT课件
36
二、疲劳的产生与积累
体力疲劳是随工作过程的推进逐渐产生和发 展的。按照疲劳的积累状况,工作过程一般分为 四个阶段:
(1)工作适应期。 (2)最佳工作期。 (3)疲劳期。 (4)疲劳过度积累期。
一般来说,右脚脚力大于左脚;男性脚力 大于女性脚力。脚力控制器的操纵力最大不应超 过264N。否则易疲劳。右脚使用力的大小、速度 和准确性都优于左脚。
操作频繁的作业应考虑双脚交叉作业。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最新卫生综合劳动卫生PPT课件
20
4.化学毒物与职业中毒总论
• 临床表现 • 神经系统:
– 铅、正己烷、有机磷——神经髓鞘、轴索变 性——感觉运动神经损害
– CO、锰——锥体外系,肌张力↑,震颤麻痹 – 铅、汞、有机磷、窒息气体——中毒性脑病和
脑水肿
• 呼吸系统:气态毒物,主要是刺激性气体。 如二异氰酸甲酯——过敏性哮喘。
21
4.化学毒物与职业中毒总论
• 血液系统:
– 铅——低色素性贫血 – 砷化氢——急性溶血反应 –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亚硝酸盐——高铁血红
蛋白血症
• 消化系统:
– 汞、酸雾——口腔炎 – 汞盐、As2O3、有机磷——急性胃肠炎 – 四氯化碳、氯仿、砷化氢、三硝基甲苯——中毒
性肝病
22
4.化学毒物与职业中毒总论
首选:依地酸二钠 钙
二巯基丁二酸钠
急:二巯基丙醇
慢:二巯基丙磺酸 钠、二巯基丁二酸 钠
铅烟0.03mg/m3 铅尘0.05mg/m3
汞:0.02 mg/m3
汞蒸汽,有机汞: 0.01 mg/m3
锰
砷
依地酸二钠钙, 急性:二巯基丙 二巯基丁二酸 磺酸钠、 钠
锰及化合物: 砷及无机化合物:
0.15 mg/m3
– 细胞窒息性气体(抑制细胞内呼吸酶):硫化氢、 氰化氢(HCN)
• 毒作用表现:缺氧、脑水肿 • 治疗:输氧、解毒、肾上腺皮质激素、钙通
道阻滞剂、光量子疗法、对症与支持
37
5.化学中毒各论
毒理 特点
预防
CO HbCO
面部:樱桃红色 迟发脑病
TWA: 20mg/m3
氰化氢 抑制酶活性
硫化氢
甲烷
与氧化型细胞色 单纯窒息
劳动强度测定与评价PPT课件
❖若采气对象实际工作中出现测定计划中没有列入的动 作,应加采。
❖在第一天的写实工作完成后,采气负责人应根据写实 资料,核对或修订能量代谢测定计划。
❖要对设备进行消毒。
身高体重的测量
❖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 ❖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 ❖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0061×身高
❖ 体力劳动是指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 ❖ 岗位劳动评价对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
采用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GB 3869--1997)中规定的方法,即采 用肺通气量法测定能量代谢率,用写实 测定的方法测定劳动时间率,计算分级 指数作为分级指标,分出体力劳动强度 的级别。
岗位评价受测的劳动者
必须掌握其基本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FTQLJ-1型肺通气量计的使用要点 ❖YA型肺通气量计的使用要点
体力劳动强度数据的计算和分级 ❖ 能量代谢测定数据的审查和分类 ❖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计算
一、能量代谢测定数据的审查和分类
❖ 能量代谢测定数据的审查
审查内容
异常数据的处理
能量代谢测定数据的计量单位和小数位数
时间测定
能量代谢率测定
作业动作、内容、时间
呼出气量 身高 体重 气象资料
净劳动时间
动作分类
肺通气量 体表面积 气温 气压
劳动时间率
分级指数
能量代谢率 能量消耗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体力劳动强度测定分级工作流程图
❖ 能量代谢率的含义
能量代谢率是单位时间中劳动者单 位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量,以工作日中 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米表面积的能量消耗 量表式。
实验五劳动强度测定 (2)
人因工程实验实验五:劳动强度测定姓名:张晓刚学号:20130555专业:工业 1301指导老师:郭伏金海哲小组成员:李雨晴刘倩宇2016年07月01日一、实验目的通过小组完成实验,学生了解能量代谢率与劳动强度的关系,运用人因工程知识,学会能量代谢率测定的基本方法及有关公式的运用。
并能运用RMR值确定劳动强度等级。
二、实验内容实验分两种不同速度(相当于两种不同的体力作业)。
分别测定被测者的氧气消耗量(L/min)。
然后通过计算得到两种不同速度下的RMR值。
速度一:90r/min;速度二:60r/min。
每种速度测定均分为安静期5分钟;作业期(即在功率车上蹬车)5分钟;恢复期5分钟或适当延长。
三、实验仪器主要仪器是功率自行车和RCD-211型肺功能测定仪。
肺功能测定仪由肺通气量计,分析器和台式自动平衡记录仪组成。
肺通气量计能自动累计显示吸入气量。
分析器和台式自动平衡记录仪能自动连续分析并记录人体呼出气中O2和CO2的含量(容积百分含量)。
四、实验过程1.实验分组每组3人,一名被测者,其余为记录者,分别记录每分钟通气量值。
观察呼吸曲线变化情况,在记录纸上打标记。
调控功率车,观察被试情况,协助被试作好实验前准备。
每一被试均按安静期(5分钟)→作业期(5分钟)→恢复期(5分钟或适当延长)顺序进行,仪器各数码显示均连续记载。
2.安静期测定(1)实验前仪器调试由本实验室人员完成。
(2)接通肺通气量计电源。
面罩用酒精消毒后,戴于被测者的头上,被试应保持身心安静,呼吸平稳。
(3)拨记录议上“走纸变速”开关至16mm/min.接通记录仪上O2测量开关。
在喇叭发出频率稍高的音响时,立即记录下气量指示值(填入表1第1分钟格内的左上角),并在记录纸上打下标记。
同时将塑料管插到分析器“气体入口”接头上,调节好流量。
(4)每分钟末喇叭发出频率稍高的音响时记录一次气量指示值,并在记录纸上打下标记。
(5)第5分钟末,告诉被试准备运动。
体力劳动强度定义和识别
年終11-15 16-17 IS-IM 2<K3O41^505() m 195.5 193.4 IW.9 157.8 I5S.7154」149.0 女件172.5ISI.7154.1146.5皿91423138.63项劳动代谢率寰型项穷动占用时间人 休旦能蛙代谢率寰休息占用时闾工作总时问动作郃位动作朋分尉对代训*「作举例隹览识的机械件功作 0-0.5 拍电报、作记录 打童说的功作 0.5-1.0 按电话.盖改1减手播动作连诟列小甘L0-2.0撥作电麻、撮作电钻(站的、 丁描动作逸希到人评二0-“将堵上捉好的混越申半 匕肢动作3.O-4.O 电日方式4.0-55 艮汽个・伦胎.粗樹木林全身动*股动作方式 5.5-65期作敕大•用力均勾6.S-8XJ 锯域木料姬时闾内集屮全X ) JJ& 8.0^10.0 用尖筠・推200"〔轮乍 緊直作业 10.0-110 用全力推柩坑疝RW 作业12J 0 W 1.推倒什;巧朮的抑飼安静代谢率的物理量符号为R, R 二1.2BElectronic versions are uncontrolled except when accessed directly from the Document Repositor y.Printed versions are unconti-olled except when stamped "CONTROLLED COPY” in red.Define and identlfv the intensity of phvslnu work 体力劳动强度定文和识别6.2.3劳动时间率计算方法:丁皿、_工作8內純肖芳动阱同仙)v ,nA另洛单顶网占用的时间(皿)•— X1°°624体力劳动强度指数计算方法:体力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I=T*M*S*W*10平均能證代谢车=工作总时问 Page 3 of 4式中:I—体力劳动强度指数;T—劳动时间率,% ;M—工作曰平均能量代谢率,kJ/ (min-m2);S—性别系数:男性二1,女性=1.3;。
劳动强度的测量方法
心率的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机体的氧消
身高体重的测量 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 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 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
S=0.0061×身高+0.0124×体重-0.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身高,单位:cm;体重,单 位:kg
关于这个分级指标,在国标GB3869-83《体力劳
动强度分级》中作了专门说明:以能量消耗值来 区分劳动强度虽为许多国家所采用,但还不能全 面地反映劳动机体生理功能所造成的生理负担。 特别是紧张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劳动,如纺 织、雕刻、彩绘、印刷等工作,精神紧张度高、 机械、单调、持续时间长,这种体力活动强度往 往相对地小,但疲劳感则很明显。反之,有些工 种如大型炼钢及炼铁,一些主要工作劳动强度虽 很大,但一个劳动日内用于这种劳动的时间很短, 劳动与休息交替较频繁,故疲劳程度相对较小。
调查生产劳动过程和组织安排情况,掌握被测 评岗位的作业内容、工序、主要操作和动作、 作业位置、作业人员数量等情况。 制定能量代谢测定计划,确定测定对象和测定 的动作。 在劳动过程中,以岗位为单位测定劳动者的各 类动作的能量代谢数据,采用肺通气量法。
肺通气量法 该法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有:肺通气量计、体重称、气压计、
测量之前,应询问采气对象所戴口罩是否漏气等。 按测定计划要求,对每类动作采气。 每次采气的测量时间不少于2分钟。 每个岗位的采气对象应在两人以上,尽可能多采。
体力劳动强度定义和识别.
体力劳动强度定义和识别.第一篇:体力劳动强度定义和识别.1.Purpose 目的定义和识别体力劳动强度。
2.Scope 范围Applicable to LPS Plant.适用于LPS工厂。
3.References 参考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69-1997):《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4.Responsibility 职责4.1 EHS Department: EHS部门4.1.1 4.1.2 To establish, revise this procedure.建立、修订此程序 To monitor the implement of this procedure.监控此程序的执行情况4.2 Other Department: 其他部门4.2.1 To implement this procedure.执行此程序5.Definition 定义5.1 能量代谢率energy metabolic rate(M)某工种劳动日内务类活动和休息的能量消耗的平均值,单位为kJ/(min·m2)。
5.2 劳动时间率working time rate(T)工作日内纯劳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
5.3 体力劳动性别系数sex coefficient of physical work(S)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为反映相同体力强度引起男女性别不同所致的不同生理反应,使用了性别系数。
男性系数为1,女性系数为1.3。
5.4 体力劳动方式系数 way coefficient of physical work(W)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为反映相同体力强度由于劳动方式的不同引起人体不同的生理反应,使用了体力劳动方式系数。
搬方式系数为1、扛方式系数为0.40、推/拉方式系数为0.05。
5.5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intensity index of physical work(Ⅰ)用于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Ⅰ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4.8H),相当于轻劳动。
Ⅱ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5.3H),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Ⅲ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5.8H),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Ⅳ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6.1H),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具体计算方法平均劳动时间率T计算方法每天选择接受测定的工人2名,按表A1的格式记录自上工开始至下工为止,整个工作日从事各种劳动与休息(包括工作中间暂停)的时间,每个测定对象连续记录3天,取3天的平均值,再求出劳动时间率。
如遇生产不正常或发生事故时,不作正式记录。
表A1 劳动时间测定记录表能量代谢率M计算方法根据表A1的记录,将各种劳动与休息加以归类(近似的活动归为一类),然后分别计量从事各类劳动与休息时呼出气的体积,按表A2的内容及计算公式,求出各项劳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积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动和休息时的能量消耗值,再把各项能量消耗值总计,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
表A2 能量代谢率测定记录表6 换算每分钟呼气量: 标准状态呼气量/采气时间升/分7 换算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呼气量;每分钟呼气量:每分钟呼气量/体表面积升/分·米8 计算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 ):logYe = 0.0945-1.15984 (1)log (13.26-4.1868Ye)= 1.164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能量代谢率测定的主要内容
调查生产劳动过程和组织安排情况,掌握 被测评岗位的作业内容、工序、主要操作 和动作、作业位置、作业人员数量等情况。
制定能量代谢测定计划,确定测定对象和 测定的动作。
在劳动过程中,以岗位为单位测定劳动者 的各类动作的能量代谢数据,采用肺通气 量法。
测定劳动者的生理特征。 测定气象条件。 数据处理和分级。
+0.0124×体重-0.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身高,单位:cm;体重,单位:kg
气象条件的测定
能量代谢测定记录表的填写
能量代谢测定表
二、肺通气量仪的使用
❖ 在能量代谢测定中,测定仪器的正确使 用是测定技术的重要环节。
测量气温和气压的仪器较简单,使用方便。 测量肺通气量的仪器是较复杂精密的仪器,
❖若采气对象作业不正常,应报废采气数据。
❖若采气对象实际工作中出现测定计划中没有列入的动 作,应加采。
❖在第一天的写实工作完成后,采气负责人应根据写实 资料,核对或修订能量代谢测定计划。
❖要对设备进行消毒。
身高体重的测量
❖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 ❖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 ❖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0061×身高
❖根据肺通量、体表面积、气象条件计算每类动 作的能量代谢。
❖根据劳动时间率和能量代谢率计算分级指数。
❖ 能力代谢率的测定
能量代谢测定的条件
❖进行能量代谢测定时,生产岗位劳动者必须处于正常 的生产劳动状态。
❖能量代谢的测定一般应与岗位的时间测定同步进行。 ❖测定对象必须是合格的岗位劳动者。
❖进行能量代谢Leabharlann 定前,必须充分了解受测岗位情况, 制定测定计划。
时间测定
能量代谢率测定
作业动作、内容、时间
呼出气量 身高 体重 气象资料
净劳动时间
动作分类
肺通气量 体表面积 气温 气压
劳动时间率
分级指数
能量代谢率 能量消耗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体力劳动强度测定分级工作流程图
❖ 能量代谢率的含义
能量代谢率是单位时间中劳动者单 位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量,以工作日中 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米表面积的能量消耗 量表式。
-0.5 -1.0 -1.5 -2.0 -2.5 >2.5
心率(次/分钟)
-100 -124 -150 >150
直肠体温(。c)
<37.5 -38.0 -38.5 -39.0 >39.0
8小时平均排汗率(ml/h)
<200 -400 -600 -800 >800
二、劳动强度测定概述
❖ 劳动强度以劳动者一定时间内体力和智 力(肌肉能量和神经能量)的消耗量来 衡量。
能量代谢测定的规定
❖能量代谢测定是以岗位为单位,以岗位劳动者为测定 对象,针对岗位的各类动作测定。
❖受测岗位符合要求的劳动者均可做为测定对象。
❖对于每类动作,应尽可能对其包含的各种动作采气。
❖每个采气动作的测定次数应不少于8次,或测定总时间 达到5分钟以上。
❖对于动作分类不同,但体力劳动强度相同或很近似的 几类动作,可只对其中一类动作测定,或对每类动作 测定几次,作为这几类动作的共同数据。
中等
重
-20
-25
很重 >25
极重
相对能量代谢率(RMR)
-1
-2
-4
-7
>7
能量消耗量(kJ/工日*人)
-4286 -6428 -9041 -11786 >11786
能量代谢率[kj/(min*m2)]
-8
-11
-14
>14
能量消耗(kj/min)
-10 -21
-31
-42
-52
>52
耗氧量(L/min)
❖ 岗位劳动评价是从体力劳动强度、工时 利用率、劳动姿势、劳动紧张程度、工 作班制五方面来评价。
❖ 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直接测热法。 间接测热法。 通气量法。
❖ 测定劳动强度的其他方法
心率法。 体温法。 排汗量法。
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方法
❖ 体力劳动强度测定的内容
❖ 肺通气量仪的使用
一、体力劳动强度测定的内容
❖不同岗位之间,若作业动作完全相同,其测定数据可 共用或代用。
采气计划的制定
采气计划是能量代谢测定中肺通气量的安排 和工作依据,应在测定开始前制定,以保证测定 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采气的工作步骤和要求
❖准备好肺通气量仪。 ❖熟悉测定计划。 ❖到生产现场,向采气对象说明采气的要求和方法,使
其良好地配合采气。
❖ 体力劳动是指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 ❖ 岗位劳动评价对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
采用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GB 3869--1997)中规定的方法,即采 用肺通气量法测定能量代谢率,用写实 测定的方法测定劳动时间率,计算分级 指数作为分级指标,分出体力劳动强度 的级别。
岗位评价受测的劳动者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 <=15
>15-20 >20-25
>25
根据劳动时的氧消耗来划分劳动强度。 根据能量消耗来划分劳动强度。
根据劳动时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动情况来划分劳动 强度。
根据饮食营养以及各种活动的能量代谢的需要来 划分劳动强度。
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指标和分级标准
评价指标
分级指数
很轻
轻 <=15
劳动强度等级
❖在需测定的动作出现之前,给采气对象戴上仪器和口 罩,让其适应5-10分钟后,再开始测量。
❖测量之前,应询问采气对象所戴口罩是否漏气等。
❖按测定计划要求,对每类动作采气。
❖每次采气的测量时间不少于2分钟。
❖每个岗位的采气对象应在两人以上,尽可能多采。对 一个采气对象,一个动作连续测量次数一般不应超过4 次。
劳动强度测量方法
一、劳动强度评价概述
❖ 劳动强度的概念
劳动强度是指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的繁重、 紧张或密集程度。
研究劳动强度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一个合理 的劳动强度,以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保 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 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 体力劳动的分级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是以一定的指标,划分出劳动 负荷量大小的等级。
根据劳动强度指数来区分劳动强度。
I=T*M*S*W*10
I——体力劳动强度指数 T——劳动时间率,% M——8小时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kJ/(min*m2) S——性别系数:男性=1,女性=1.3 W——体力劳动方式系数:搬=1,扛=0.4,推或拉=0.05 10——计算常数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Ⅰ Ⅱ Ⅲ 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