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三十年来黄土高原植被的变化

合集下载

黄土高原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根系分泌物GC-MS分析

黄土高原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根系分泌物GC-MS分析

黄土高原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根系分泌物GC-MS分析毕博远;韩凤朋【摘要】为研究不同种植年限(1年、10年、20年、30年)紫花苜蓿‘中苜一号’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分别以不同极性的浸提剂(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浸提其根际土壤,最终借助GC-MS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其根系分泌物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苜蓿的根系分泌物主要含有烷烃类、酯类、醇类、酸类、酚类、酮类、醚类化合物,其中以烷烃类所占比重最大,占到75%以上,多数为直链烷烃,但也包括少数的支链烷烃和环烷烃.在二氯甲烷提取结果中种植10年、20年、30年的苜蓿根系分泌物以二十一烷、三十六烷、四十烷所占的比例较大,在种植1年的苜蓿分泌物中又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1.54-二溴五十四烷、二十烷、三十六烷、二十一烷等所占比例较大.乙酸乙酯提取结果显示,在四种年限的提取结果中二十一烷的相对含量比例较大,分别占8.82%、11.5%、17.85%、25.69%,但相较于二氯甲烷结果,它提取到的物质种类相对较少.【期刊名称】《草地学报》【年(卷),期】2018(026)003【总页数】7页(P611-617)【关键词】不同种植年限;根系分泌物;GC-MS;二十一烷【作者】毕博远;韩凤朋【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5根系作为植物与土壤的接触面,不仅是吸收和代谢器官,同时也是强大的分泌器官[1]。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物质, 是植物响应外界胁迫的重要途径, 是构成植物不同根际微生态特征的关键因素, 也是根际对话的主要调控者[2]。

根系分泌物对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根际生态过程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等均具有重要功能, 尤其是在调控根际微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调节着植物-植物、植物-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间复杂的互作过程[3]。

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

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

金溪一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图1 图21.图1、图2划分的指标分别是( )A.地形区、自然区B.行政区、工业区C.自然区、行政区D.地形区、工业区2.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图2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的C.图1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D.图2中区域有大有小,为不同层次的区域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近三十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

读图完成3~4题。

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地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乡镇企业,据图分析该乡镇企业可能最先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家具制造 B.丝绸纺织 C.奶酪生产 D.甘蔗制糖4.关于该地区近三十年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业用地的变化符合因地制宜原则B.M城市演变为该地区等级最高的行政中心C.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发展成网状分布D.N城市可能发展为该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读中国局部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④四地 ( )A.年降水量①地比②地大B.土壤肥力②地比③地高C.夏季气温③地比④地高D.海拔④地比①地高6.造成①、④两地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热量 D.水分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图”,回答7~8题。

7.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C.重庆市属东部经济地带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8.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9.上述材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10. 造成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有( )①植被破坏严重②夏秋季节多暴雨③土质疏松④地形坡度大⑤过度开垦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11.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危害主要是( )A.易形成沙尘暴 B.物种锐减或灭绝C.淤积河湖,加剧洪涝 D.土地肥力上升“黄土坡、黄土塬,沟里头望不到外头的天……”歌词中的“塬”是指顶面平坦开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

1、近三十年来黄土高原植被的变化

1、近三十年来黄土高原植被的变化

近三十年来黄土高原植被的变化—以环县封山禁牧为例吴巧利(历史系2010级历史文化产业)摘要:封山禁牧政策的实施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风沙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成效显著,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封山禁牧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了解,分析了偷牧、割草偷草、农民经济收入减少、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该地区封山禁牧政策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建议,以促进封山禁牧与农民的利益协调发展。

关键词:黄土高原封山禁牧效果问题原因建议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除了地形破碎、新构造运动活跃、黄土层疏松深厚、降雨集中且多暴雨等自然因素之外,主要与土地利用不合理、天然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有关。

植被最大程度上的恢复和重建才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风沙飞舞的根本措施。

植被建设主要包括人工造林、种草、封山禁牧等几项措施。

而在此篇文章中主要围绕封山禁牧来进行说明。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根据孢粉分析、考古发现及文献资料,都反映进入全新世纪以来至三四千年前黄土高原地区普遍分布有茂密的天然森林植被[1]。

但近年来由于天气变冷并且越来越干燥,再加上人们乱砍乱伐,无止尽的开垦,环境变得无比的恶劣,刚开始人们还没怎么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恶果。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沙尘满天飞舞,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这时人们才迫切的认识到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所以在进入21世纪,封山禁牧这一政策在环县拉开了序幕。

一、封山禁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偷牧现象屡禁不止。

环县自全县实施封山禁牧政策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山区草场生态恢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恶劣的沙尘天气状况。

但禁牧政策的实施对当地农民来说,无疑是一种关系生计大事的外来干预,牧民由野外自由放牧变为圈养饲舍,彻底打乱了农民的传统养殖方式。

“圈养是目前的替代方式,这种方式的运用自然有其优势,但乡、镇、村的基础条件和自然状况存在着差异,因此对政策的反应自然会有所不同”。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蚌埠二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时长: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注意: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位置,否则不予记分。

由于水、土、光、热资源的优势,新疆棉花连续20多年产量全国第一,奠定了新疆在国内棉花生产中无可撼动的地位,形成了“中国棉花看新疆”的格局。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其他地区棉花成熟后需马上采摘,但新疆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新疆A. 棉花质量好B. 机械化水平高C. 劳动力短缺D. 气候干旱2.近年来,前往新疆采摘棉花的外省农民工有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有①新疆机械化水平提高②交通费用的增加③农民工就业机会增多④国家政策的变化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里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

如图为1987~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A. 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B. 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C. 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D. 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4.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可采取的措施有A. 加大资源开采力度B. 降低人口合理容量C.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 增加地球资源产出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尝试了一种新的共享经济形式,即“共享停车”,其目的是激活闲置车位。

如白天居民区闲置车位较多,可临时租给到附近办理业务需要停车的车主;到了夜晚,居民可以租用附近一些单位的闲置车位停车。

如图为某城市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回答5~6题。

5.根据如图推断,该功能区最可能是A. 居住区B. 仓储区C. 工业区D. 金融区6.城市管理机构在规划夜晚共享停车服务区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 绿地与水源B. 地形与路况C. 空间与距离D. 噪声与照明某市通过对市区的地貌图(图a)、水系图(图b)进行叠加研究,明确了开发区的分布范围(图c)。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高考卷Ⅰ)(附带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高考卷Ⅰ)(附带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新高考卷Ⅰ)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2题;共35分)1.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三十)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三十)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三十)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河流上、中、下游分布。

河流上游地区存在大量山岳冰川,中游N沟谷多泥石流灾害发生。

(1)河流上游河谷横剖面呈字形,主要是由于流水作用强烈导致的。

(2)图中P处地貌是,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

M处地貌是,属于地貌。

(3)指出图中河流上游地区可能存在的冰川地貌。

(4)目前,泥石流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为减少N地泥石流造成的危害,请你为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答案:(1)V;下切或下蚀(2)牛轭湖;裁弯取直;三角洲;流水堆积(3)冰斗、冰川槽谷(U形谷)、角峰、刃脊等。

(4)建立健全减灾法律法规,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灾情预警和监测系统;植树种草;建设护坡工程、拦洪堤等工程;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等。

解析:(1)河流上游河谷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流水下切作用强烈,河谷比较深,横剖面呈V字形。

(2)图中P处是由于河流裁弯取直而形成的牛轭湖。

M处位于河口,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属于流水堆积地貌。

(3)图中河流上游地区为山地地形,其上可能存在冰斗、冰川槽谷(U形谷)、角峰、刃脊等。

(4)减少N地泥石流,可以从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宣传措施等方面分析。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减灾法律法规,制定应急预案等;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等,建立灾情预警和监测系统;在坡地上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建设护坡工程、拦洪堤等工程;加大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等。

【小提示】流水地貌分为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沟谷、V型谷等(一般在河流中上游,如长江三峡、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千沟成壑的地貌形态. );流水沉积地貌:三角洲、河漫滩、冲积平原、冲(洪)积扇等。

在河流的上游地区,河流侵蚀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流横剖面呈"V"型。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多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河流在流经岩性差异明显的河段时,由于差异侵蚀,可能会形成瀑布景观。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高分作文)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高分作文)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一)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一、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包括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

总时间为150分钟,建议阅读资料为40分钟,作答时间为110分钟,总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

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黄河从青海发源,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沿岸。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蒿莱,劳动生息,创造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黄河流域四季分明,植被繁茂,山溪密布,旱有密布如网的河流之水可用,涝有山岗丘峦可退。

这里有第一个能显示华夏文明的夏王朝宫殿群,还有商王朝第一个有宫殿的都城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

商王朝迁徙到安阳殷墟时,甲骨文字已是常用的规范文字。

青铜器更显现了殷商王国政权的演化过程。

文字和王权的出现,是黄河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中国”一词最早的所指也是黄河流域。

古往今来,黄河两岸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勇前进。

黄河流域地灵人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优秀的军事家廉颇、卫青、霍去病,名垂千古的文化巨匠张衡、司马迁、杜甫、白居易、关汉卿以及为民族解放事业捐躯的杨靖宇、吉鸿昌……他们如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黄河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作文《一只小青蛙写给人类的建议书》范文

作文《一只小青蛙写给人类的建议书》范文

作文《一只小青蛙写给人类的建议书》范文由于时代的进步,投资建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为了寻求更多的利益不惜破坏环境,树木一棵棵地倒下,昔日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的黄土高原,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无节制的开垦放牧,黄土高原的植被不断的遭到破坏,土壤结构变得疏松,草木越来越稀少,导致大量的黄沙被冲进河里,清清的河水失去了最初的灵秀清澈.几千万年前,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里还生活着许多种可爱的生灵,可是现在,由于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航运(螺旋桨击打)和乱捕滥捞,长江正日益失去这种特质,长江里的生物正在以我们无法预料的速度中孤独地死去.为了那些仅存的生物,为了我们伟大的母亲河.我提出以下倡议:1、劝阻在河岸堆积垃圾、废物的不文明行为.住在河岸的居民们也要注意了!自觉养成不把垃圾乱扔到河里的习惯.2、工业废水和排污不直接排入溪流内.3、珍爱水源,杜绝浪费,抵制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的滥采.4、保护河里的动物,不乱打乱捞5、对自己的身边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6、不用方便筷子,为保护森林做贡献.7、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坚决与非法污染等违法行为斗争,积极参与到母亲河的生态监护活动中.我们只有一条母亲河,那是我们的生命之源.让我们一起努力!相信母亲河会越来越好!以一只生活在小河里的青蛙给人类写一封建议书(450字左右)(急抄)我来答百度知道下载观看直播赢万元红包立即下载以一只生活在小河里的青蛙给人类写一封建议书(450字左右)(急抄)我来答4条回答热心网友2014-10-19由于时代的进步,投资建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为了寻求更多的利益不惜破坏环境,树木一棵棵地倒下,昔日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的黄土高原,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无节制的开垦放牧,黄土高原的植被不断的遭到破坏,土壤结构变得疏松,草木越来越稀少,导致大量的黄沙被冲进河里,清清的河水失去了最初的灵秀清澈。

几千万年前,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里还生活着许多种可爱的生灵,可是现在,由于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航运(螺旋桨击打)和乱捕滥捞,长江正日益失去这种特质,长江里的生物正在以我们无法预料的速度中孤独地死去。

2011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申论》试卷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

二、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

(20分)1.“给定资料4”写道:“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

”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题,围绕“给定资料4”作答。

题目所说的“基本事实”,就是指黄河本身活动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它活动的客观规律就是题目中所谓的“善淤、善决、善徙”。

即黄河经常性的淤积泥沙,并经常性的发生决口甚至河流改道。

这是黄河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活跃的表现。

把这个问题谈清楚就完成了题目所要求的对这句话的理解。

对于黄河这个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这个规律造福于人类自身,我国人民经历了艰苦的探索,从给定材料4本身来看,列举了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认识和实践,这就集中表现在几代领导人的有递进性的指示上,最新的实践就是“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办好黄河水利,造福人民。

因此,题目中所谓“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也就是说认识规律的目的是要为我所用,因此就要围绕这段文字材料加以深化和应用。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考试的时候也是和大家一样买各种资料、报各种培训班,在这些准备的过程中我觉得对我最有帮助的要数我三十多块钱买的那个训练软件了,那个软件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是我用的时间对了吧,我是在考试前3个月用的,那会我已经看了很多公务员的相关资料,也上了培训班,对公务员知识已经很熟悉了,只是我没有很系统的去总结,脑海里的那些知识点乱七八糟的,正好这个软件是一个系统的复习软件,它通过题库的方式帮你把知识串联起来,让你在脑海里对考试的各个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记忆。

黄河的前世今生

黄河的前世今生

黄河的前世今生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之一。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

有一首词作生动描写了黄河的壮观:“天外挂飞川,骇浪生素幔。

已过悬崖万仞山,犹有惊涛溅。

溅不入春时,却把暖春唤。

一任沧桑岁月多,尽在长河岸。

”(《卜算子·黄河》作者肖草)一、以前的黄河黄河所流经的黄土高原,在远古时期堪称“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

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富含可溶性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黄土高原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枣、黄荆条等生长。

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仍分布着大片的原始森林。

地处中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之地。

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黄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的地理环境适宜于植被的生长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高出约2℃的气候环境为农作物和植被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在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泽、大野泽等大量的湖泊存在。

《孟子·滕文公上》曾记载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关中平原直到战国时期依然有着“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

”黄河早先并不叫“黄”河,而是叫“河”,可见河水还是清的。

“河”被称为“黄河”,就是由于河水的颜色变了,所以黄河就姓了“黄”。

“黄河”的名称始于东汉,但是不是说河水在此以前就不黄,最早到汉代才开始变黄的呢?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已有文字记说河水不清了。

不过,汉代时河水的黄色变得更引人注目了,以致人们用“黄河”来称呼它,说明这个时候含沙量有了显著增加。

2020年国考【省级以上】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docx

2020年国考【省级以上】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docx

202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满分 100 分时限150分钟)核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人得分二、给定资料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黄河从青海源头,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肯利县注入渤海,全长 5464 千米,流域面积 75.24 万平方千米。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沿岸。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蒿莱,劳动生息,创造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黄河流域四季分明,植被繁茂,山溪密布,旱有密布如网的河流之水,涝有山岗丘峦可退。

这里有第一个能显示华夏文明的夏王朝宫殿群,还有商王朝第一个有宫殿的都城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

商王朝迁徙到安阳殷墟时,甲骨文字已是常用的范文字。

青器更了殷商王国政的演化程。

文字和王的出,是黄河文明程中的一个重大折点,“中国”一最早的所指也是黄河流域。

古往今来,黄河两岸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史,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勇前。

黄河流域地灵人杰,涌了多多大的史人物,杰出唯物主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相如,秀的事家廉、青、霍去病,名垂千古的文化巨匠衡、司迁、杜甫、白居易、关卿以及民族解放事捐躯的靖宇、吉昌⋯⋯他如史河中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推社会步做出了巨大的献,是黄河的傲,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傲。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黄河第一景是那名天下的口瀑布。

黄河流此地,水成束,泻在三十多米深的石槽中,形似茶注水,正如古云“盖河漩,如一然。

”在里,黄河河床陡然收束并下陷,湍急的河水然被狭小的空,瞬就形成了万奔的局面。

浪花,波涛奔涌,的河水被两岸的石壁无情后,又反身冲向河水中央,形成了白色V 字形的雪浪,翻着从口落下30 多米深的谷底,怒的河水出震天的怒吼,同起了冲天的水浪和白。

利用档案资料研究西峰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利用档案资料研究西峰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利用档案资料研究西峰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文/刘建峰摘要:通过档案资料分析西峰区主要气候变化影响及取得的成效,讨论西峰区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目标要求,探索西峰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对策建议。

关键词:档案;气候;城市建设;对策建议一、通过档案资料分析西峰区主要气候变化影响庆阳市西峰区位于陇东地区,陇东地区地处中纬度地带,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非常严重的地区之一。

气候生态差异很大,干旱缺水是其主要特点。

冬季雨雪少,寒冷时间长;春季升温快,冷暖变化大;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阴雨多,初霜早;日照丰富,光能富裕。

由于土质疏松,降雨集中、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黄土塬面切割严重、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的特点。

随着气候变暖,西峰区水资源日益短缺,气象灾害增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气候变化总体出现暖干化趋势。

1.西峰区主要气象因素分析(1)气温。

根据档案资料记载,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近五十年来陇东地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变化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41℃,冬季、春季升温更为明显。

气温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陇东北部和南部增温显著的特点,增温幅度最大的是西峰区,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46℃。

近十年来,西峰区年平均气温呈总体平稳略有上升的趋势,年极端最高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呈一定的波动。

(2)降水。

根据档案资料记载,近五十年来陇东地区年降水量总体变化呈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平均每10年减少9.3mm,年降水量减少的面积南移,90年代以来西峰区降水量减少幅度为陇东地区最大,达53mm。

近十年来西峰区年均降水量呈波动趋势。

最长连续无降水天数呈波动趋势,会对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不稳定性。

(3)蒸发量。

根据档案资料记载,几十年来陇东地区年蒸发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春季地面的蒸发力最强,秋季次之,年蒸发量每10年增加25.7mm。

近十年来年西峰区蒸发量与年均气温变化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年均气温越高,年蒸发量越大。

2.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1)积雪融化加速,威胁水资源安全。

黄土高原近30年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黄土高原近30年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谢谢观看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青藏高原植被对气候变化 的响应。首先,收集了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坡度和土壤类型的植物样本,对其 进行了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测定。同时,利用遥感技术获取了青藏高原植被的卫 星图像,结合气象数据,分析了气候因素对植被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的植被对气候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响应。在温度升高的 情况下,高原植被的物候期提前,生长季延长,生物量增加。然而,随着降水 量的减少,植被的蒸腾作用加强,导致水分失衡,部分地区的植被生长受到抑 制。此外,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植被群落的演替,耐旱和耐寒植物逐渐增多,而 喜湿植物则减少。
3、风:风对黄土高原的土壤形成和植被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大风常将黄土吹 扬,形成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貌。同时,风也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 盖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历史上,黄土高原曾是森 林茂密、草地丰饶的地方。然而,由于过度砍伐、过度放牧和耕作方式的不当, 使得许多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
1、加强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防止过度放牧、开垦等人类活动对草地 生态系统的破坏。
2、推广生态保护理念,提高公众对草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群 众积极参与草地保护工作。
3、采取适应性管理措施,如培育耐寒耐旱的草种、改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等, 以应对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草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挑战。
结论:
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变化受到气候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气候因素如降水、 温度和风等对植被的生长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类活动如农业、过度放牧、 城市化和保护措施等也对植被覆盖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及其相 互作用,以便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对黄土高 原植被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来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 护。加强公众教育和提高环保意识也是保护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

西藏免费试卷

西藏免费试卷

选择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是()A.从西北流向东南B.从东南流向西北C.从东北流向西南D.从西南流向东北【2】山顶M的海拔高度可能为()A.468mB.588mC.778mD.808m【答案】【1】C【2】D【解析】【1】根据指向标和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判断河流干流流向,并且结合图中指向标进行判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故C选项正确。

【2】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以得到等高距为100米,因此M的海拔为800~900米,故D选项正确。

考察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高线的判读技巧。

选择题下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A. B.C. D.【答案】D【解析】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应位于北半球。

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白昼达全年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A图昼夜等长,应位于赤道,B图出现极夜现象,应位于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C图昼短夜长,应位于南半球,D图昼长夜短,应位于北半球。

故D 正确,A、B、C错误。

故选D。

选择题下图中,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甲和图乙可知()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能使图乙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答案】【1】C【2】C【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由左图可知,a曲线昼夜变化小,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昼夜变化大,表示昼晴夜晴,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由于云多,白天受到①(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强);晚上,则③(大气逆辐射强)的影响;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由于云少,白天受到①(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弱);晚上,则③(大气逆辐射弱)的影响。

企业30周年庆典祝福语

企业30周年庆典祝福语

企业30周年庆典祝福语1.亲爱的伙伴们,在这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回望过去的三十年,感谢每一个奋斗的日夜,也期待未来的辉煌时刻。

祝愿我们的企业三十岁生日快乐,愿我们继续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2.三十年风雨兼程,我们共同见证了企业的成长与变迁。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让我们用最真挚的祝福,为企业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愿未来的日子里,企业蒸蒸日上,再创辉煌!3.三十年,是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三十年,是一段充满奋斗与拼搏的岁月。

让我们共同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祝愿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美好!4.在这意义非凡的日子里,我想用最美的语言来表达对企业三十周年庆典的祝福。

愿企业未来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愿每一个梦想都能在这里绽放光彩。

5.三十年的风雨同舟,铸就了今天的企业辉煌。

让我们共同为这一时刻欢呼,为企业的美好未来祈祷。

愿每一个努力都能开花结果,愿每一个梦想都能照进现实。

6.我们的企业在三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如今已经茁壮成长。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庆祝,祝愿企业未来的日子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昌盛。

7.三十年的历程,如同一条曲折而又光辉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们共同走过了无数的坎坷与挑战。

如今,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个值得骄傲的时刻。

让我们共同庆祝,为企业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8.三十年的岁月,如同长河中的一叶扁舟,载着我们的梦想与希望不断前行。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祝福企业未来的日子里一切顺利、越来越美好。

9.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想用最真挚的语言来表达对企业三十周年庆典的祝福。

愿企业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更加繁荣昌盛、蒸蒸日上!10.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们的企业如同黄土高原上的一个村庄,经历了无数的变迁与挑战。

如今终于迎来了这个值得骄傲的时刻。

让我们共同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祝愿企业未来的日子里更加红火、更加美好!11.在这历史性的时刻,我想用最朴实的语言来表达对企业三十周年庆典的祝福。

七年级(下)有关黄河的综合性活动(知识竞赛)

七年级(下)有关黄河的综合性活动(知识竞赛)

李白
2、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黄河沿岸的哪一个省:
(1) 它是黄河下游的一个省。 (2) 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孔子在这里诞生。 (3) 高高的泰山就耸立在这里,黄河也在这里入海。
山东省
3、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黄河沿岸的哪一个石窟:
(1) 它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开凿始于前秦,鼎盛于隋唐。 (2) 它也是我国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佛教石窟。 (3) 它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城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崖壁上。
休息一下 现在是表演时间!
二、抢答题
规则:
共6题,每题10分, 男女主持人分别念题,在主持人说“开始” 之后抢答(采用直接起立的方式抢答), 抢答违规或回答错误扣10分,该题作废;
1、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哪一位诗人:
(1)他曾经游历全国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的歌颂 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 (2)他的诗想象丰富,气势磅礴,他写下了“黄 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著名诗句。 (3)他是一位唐朝诗人,被世人称为“诗仙”
(1)、给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黄河下游197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农 业经济损失累计约268亿元,年均损失逾11亿元。90年代, 由于断流日趋严重,年均损失已达36亿元。农田受旱面积 累计470万公顷,减产粮食986亿公斤。胜利油田因减少 注水,减产原油数十万吨。黄河水每年给山东带来的经济 效益达100亿元,由于断流而影响了山东经济发展,1997 年那次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断流,给山东省造成上百亿 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滨州地区,仅1992~1998年的7年间, 由断流和污染造成工农业损失158亿元,其中农业损失4亿 元,全区还投入抗旱资金35亿元。黄河断流使三角洲面临 严重水资源危机,将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黄 河断流,也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山东东营、 滨州、德州等城市经常由于供水不足,采取限时限量供水。

多彩的黄土高原论文自然环境

多彩的黄土高原论文自然环境

多彩的黄土高原论文自然环境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作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

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地貌起伏大,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

黄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以“窑洞”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文艺。

扩展资料:黄土高原黄土地层的分布厚度在六盘山与吕梁山之间一般为150-250米,六盘山以西一般在100米以内。

不同地层黄土厚度也不相同:午城黄土厚度不大,洛川黑木沟为58米,山西午城为17.5米。

离石黄土是黄土高原黄土地层的主体,一般厚度100-150米,最大厚度分布在径河与洛河的中游地区。

马兰黄土分布极为广泛,一般厚度10-30米,天水附近小于10米,董志源9.6米,洛川源10米左右。

全新世黄土厚度-般为2-3米,其中的黑沪土层厚度1-2米。

陕北和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并非传统意义的文明中心,从来就不是中国文化发展脉络中的一块飞地,但是与中原核心地区文化保持着紧密联系。

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石峁遗址发现了山晚期到夏早期规模最大的城址(公元前2300年前-公元前1800年前后)。

有的学者将其定义为“公元前2300年中国北方区域政体的中心”,因为石峁遗址具备了集约人口、集约经济、聚敛高等级物质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是4300年前大河套地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统治权力中心,是不同于仰韶时代的维护社会新秩序的礼制与宗教中心1[1]。

甚至有学者概括石峁文化为早期中国龙山时期西部文化的“中流砥柱”,它是与大汶口——龙山文化相对立、相比邻的另外一种文化体系2[2]。

有的学者将石峁古城考证成为“周人祖先黄帝族的居邑”和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3[3]。

石峁遗址对于搞清楚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筑城“土筑传统”与“石筑传统”的关系具有重要学术意义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三十年来黄土高原植被的变化—以环县封山禁牧为例吴巧利(历史系2010级历史文化产业)摘要:封山禁牧政策的实施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风沙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成效显著,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封山禁牧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了解,分析了偷牧、割草偷草、农民经济收入减少、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该地区封山禁牧政策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建议,以促进封山禁牧与农民的利益协调发展。

关键词:黄土高原封山禁牧效果问题原因建议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除了地形破碎、新构造运动活跃、黄土层疏松深厚、降雨集中且多暴雨等自然因素之外,主要与土地利用不合理、天然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有关。

植被最大程度上的恢复和重建才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风沙飞舞的根本措施。

植被建设主要包括人工造林、种草、封山禁牧等几项措施。

而在此篇文章中主要围绕封山禁牧来进行说明。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根据孢粉分析、考古发现及文献资料,都反映进入全新世纪以来至三四千年前黄土高原地区普遍分布有茂密的天然森林植被[1]。

但近年来由于天气变冷并且越来越干燥,再加上人们乱砍乱伐,无止尽的开垦,环境变得无比的恶劣,刚开始人们还没怎么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恶果。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沙尘满天飞舞,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这时人们才迫切的认识到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所以在进入21世纪,封山禁牧这一政策在环县拉开了序幕。

一、封山禁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偷牧现象屡禁不止。

环县自全县实施封山禁牧政策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山区草场生态恢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恶劣的沙尘天气状况。

但禁牧政策的实施对当地农民来说,无疑是一种关系生计大事的外来干预,牧民由野外自由放牧变为圈养饲舍,彻底打乱了农民的传统养殖方式。

“圈养是目前的替代方式,这种方式的运用自然有其优势,但乡、镇、村的基础条件和自然状况存在着差异,因此对政策的反应自然会有所不同”。

[2]禁牧时期,由于实行圈养,而家里缺少饲料,全乡出现不少卖羊的情况,羊只总数骤然下降。

很多由于资金、劳动力和耕地状况等因素无法转向圈养的农民,经常冒着被罚款的危险违规放牧,出现“白天入舍晚上放,中午入舍早晚放,紧时入舍松时放,小群入舍大群放,近处入舍远处放,昼伏夜出”的情况,就这样,农民和政府、林场等执法部门展开了“抢草”的游击战。

(二)割草偷草现象更惊人。

由野外自由放牧向圈养饲舍的转变太突然,很多农民都没有备足饲料,面对政府对偷牧采取的种种严厉措施,农民无法偷牧时,就出现了割草偷草现象。

白天,在半山腰、沟边上、沟底、地边上……到处都有割草的,有中年人,青少年,甚至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更让人意外的是你会在路上时不时的遇到六七岁的小孩都背着一捆草。

这一幕幕,让你的心像被别人抓了一把,疼的无法呼吸。

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村庄里从远处传来了很急的狗叫声,好一阵子又恢复寂静,第二天很多农家发现自己地里收的苜蓿被偷了,每晚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封山禁牧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人们整天都在为牲畜找草而发愁,地里的粮食都快荒了,人们的生物钟被打乱了,整天没精打采的。

长时间下去村里的人们一个个像吃了减肥药一样,体重骤然下降,看他们的脸庞,一个个眼里布满了血丝,脸上充满着疲惫,没有一丝丝生气。

(三)农民经济收入减少,社会问题凸显。

环县是传统的半农半牧区,气候恶劣,地形以山地为主,农作物品种单一且产量低下,农民辛苦一年的收获仅够全家的口粮,加之连年少雨,使农民很少有可供出售的粮食进行交换以补贴家用。

而世代相传的牧业实际上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之外并构成其经济收入的两大来源,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长期以来,农业为他们生产粮食,而牧业则为他们提供可以灵活支付的购买力,在农民的年收入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封山禁牧政策的全面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从实施的实际状况来看,由于该政策的整体推进,造成了许多“大群变小群,小群变没有”的现象,不少因资金短缺无法实现圈养的农民要么卖掉部分羊只,要么卖掉全部。

这使得全县近年来羊只数量不断减少,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四)封山禁牧成为影响基层干群关系的焦点。

面对愈演愈烈的偷牧现象,政府采取了种种处罚措施,如林业局规定,对于违犯“八条禁令”,执意出山放牧,肆意破坏林草植被的,除按出山放牧的羊只(牲畜)数量从严从重进行经济处罚外,对于所损坏的林草植被,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39~46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17~20条之规定,据实加倍赔偿;对构成犯罪的,均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县公安、司法等部门积极配合林业、水保等部门,加大对毁坏森林、草地行为的查处力度。

县林业派出所、封山禁牧稽查大队要把依法封山禁牧作为保护森林资源的日常工作,加大执法力度,跟踪检查,坚决做到一次性封死禁绝,不留死角,实现“八个严禁”,但是偷牧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深得民心,对照之下,农民对发现偷牧就严重处罚的措施尤其是对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的少数干部违规执法现象深为不满,在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游击战”中,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暴力对抗林业执法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引发多起人身伤害事件,封山禁牧成为影响基层干群和谐的一大焦点。

二、环县封山禁牧政策事实问题的成因(一)封山禁牧政策由于受当地地理环境的限制,实施本身难度大。

环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的西北部,属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全县黄土梁峁多,沟壑纵横,有些村庄四面被高山所环抱,在目前的产业结构条件下,畜牧业是农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禁牧后要求实行圈养,而圈养要求以种草养畜为基础,加之连年干旱,农民的收入没有保证,这种情况下,多数耕地种植粮食作物已经成为习惯,让农民转向种植风险无法预期的饲料作物难度较大。

(二)前期准备不充分1、忽视了农牧民思想认识和观念转变的问题,宣传不到位。

由于封山禁牧改变了农民的生产习惯,对于世代以野外放牧为主,习惯于放牧散养的普通农民来说,他们对柴草有很强的依赖性,对有草不能放,有羊不能放,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舍饲养畜的做法,思想上难以接受,很多养殖户对封山禁牧很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

2、封山禁牧前期投入不足、各项用于封山禁牧的专项补助资金落实情况不佳。

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绝大多数农民养畜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棚舍简陋,缺少饲料加工机械,饲喂设施也不配套等,现有的基础设施还不能完全适应舍饲畜牧业的发展需求。

虽然政府拨付了用于禁牧封育示范区建设、农牧民舍饲养畜基本建设补助等一些专项资金,但落实情况不容乐观。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禁牧舍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给部分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暂时的困难。

(三)封山禁牧政策实施过程中技术、饲草料等支持不到位。

1、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各级政府服务不到位。

由于长期习惯于自由野外放牧而舍饲经验普遍不足,对舍饲圈养的技术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牲畜病死的现象时有发生,养殖户之间的饲养效果很不平衡。

2、畜草矛盾十分突出,饲草供应不足,秸秆利用率不高。

通过几年的封山禁牧,反映出许多地方打草机械和农民打草意识不能及时跟上封山禁牧政策,大量的禁牧草场造成浪费,政府扶持的多个种草养畜项目也不见起色。

像华池县这样的禁牧区,年产秸秆资源非常丰富,这是实施禁牧舍饲物资保障之一,但秸秆利用率极低,大部分秸秆依然用于烧火取暖之用[3]。

一方面舍饲无草可喂,另一方面大量饲草及秸秆却难以有效利用,这也是舍饲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环县封山禁牧机制不健全,导致禁牧效果不佳。

目前,禁牧工作机制是以乡镇为主,林场、地方派出所等执法单位相互配合。

但在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乡镇封山禁牧人员素质较低,禁牧手段简单粗放,没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容易在工作中与农民发生冲突。

第二,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监督制约机制,在工作中存在大量的以情代法现象。

执行禁牧工作的大多是本地的乡村干部,因血缘关系和朋友关系结成的人情关系大大削弱了执法的严谨度。

第三,“没有形成健全的操作性强的禁牧工作程序,使禁牧工作透明度不高,影响禁牧的工作效果”[4]。

各执法单位在执法过程中工作作风不正,徇私舞弊,甚至敲诈勒索引起了群众的抵触情绪。

农民只要杀一只羊或买烟酒送给他们,都有可能使农民继续在林区放牧,使禁牧政策很难落到实处。

三、环县有效实施封山禁牧政策的建议(一)加强宣传,提高农牧民对“封山禁牧”的认识,重视农户参与。

农牧民是实施封山禁牧的主体,也是生态建设的主体,积极引导群众,取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因此要把加强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尽管还有部分农牧民对封山禁牧有一些看法和意见,但多数还是理解和愿意接受的。

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基于农户是无知的传统观念,人们往往习惯于自上而下,但是,专家和领导知识的作用有赖于其所作用的社会、文化、资源和经济环境。

实践证明:“任何发展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激发当地人民的创造性,取决于当地人民是否自主地参加到发展过程之中。

”[5]因此,林业发展要考虑当地农户的要求和想法,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

(二)禁牧也应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推广林牧复合经营。

环县所有村实行的都是全年全禁,虽然效果非常显著,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有的年景雨水好,冬季枯草繁茂,放牧并不影响明年返青,就可以适当放牧,不然造成了浪费,还极易引起火灾,增加了防火的难度。

因此,封山禁牧不应一刀切,根据每个乡村的实际情况,本着合理利用草场的原则,科学规划禁牧,可以适当实行季节性休牧。

(三)大兴引草入田,加快建设农田草地。

世界农业发展规律表明,传统农业以生产粮食为主,现代农业以畜牧养殖为主。

因而,应根据禁牧舍饲养畜对饲草料的需求,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引导农民根据饲草市场需求,“变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结构,扩大苜蓿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改变单一饲草种植结构,逐步形成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农业种植新格局”。

(四)进一步完善封山禁牧督查机制,促进干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首先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封山禁牧工作的监督机制,明确各禁牧执法单位在禁牧中的职责。

其次是提高禁牧工作人员的素质,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禁牧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人们更好的生活,所以各禁牧执法单位在具体实行禁牧政策过程中,不应以罚款和扣羊为目的,而应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使其从根源上理解禁牧工作者的初衷,从而让农民们明白政府的每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以让农牧民过上幸福生活为出发点的。

禁牧不是不要发展畜牧业,而是要更好地发展畜牧业,禁牧虽然在短期内会使农民的利益受损,影响农村畜牧业发展,但从长远和大局来看,它不仅仅是巩固生态成果,更是要引导农户发展高效益的现代化畜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