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乳浊液电解过程中掺硼金刚石电极结构演变

合集下载

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TNT的研究

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TNT的研究


S t ud y o n De g r a da t i o n o f TNT b y El e c t r o c he mi c a l Ox i da t i o n
Us i n g Bo r o n - Do p e d Di a mo n d F i l m El e c t r o d e
i n c r e a s e w 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no a de c u r r e n t d e n s i t y f r o m 2 0Ⅱ / c H l 2 t o 1 5 0 m A / c I n 2 . H o w e v e r . t h e e n e r g y c o n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 b e h a v i o r o f o n b o r o n . d o p e d d i a m o n d( B D D ) i f l m e l e c t r o d e w a s i f r s t l y s t u d i e d
以B D D电极为阳极 , 电化学高级氧化降解 T N T废液 的研究 , 考察 了电极 电流 密度对 T N T降解 率 、 溶 液化学需 氧量
( C O D) 的影响 。结果表明 : 随着电流密 度从 2 0 m A / c m 增加 到 1 5 0 m A / c m , T N T降解率 及 C O D去除率 均明显 增
S o u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Mi a n y a n g 6 2 1 0 1 0 , S i c h u a n , C h i n a )

不同形状掺硼金刚石薄膜

不同形状掺硼金刚石薄膜

谢 谢
金刚石微粉电极
金刚石粉末微电极在含O.005 mol/L的 K3Fe(CN)6/K4Fe(CN)6的0.1 mol/LKCl 溶液中不同扫描速率的循环伏安曲线, 图中曲线由里向外扫描速率依次为O.01、 O.02、0.05、O.2、0.4、0.5、0.6、0.8、 1.0 V/s。 [Fe(CN)6]4-/[Fe(CN)6]3-偶对的氧化、 还原过程是电化学工作者常用来研 究新型电极的经典体系,是公认的电化 学可逆过程。
由图可知,每条曲线上都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它们相应 于[Fe(CN)6]4-/[Fe(CN)6]3-偶对的氧化还原过程。可见, 对于每一种扫描速率的循环伏安曲线,氧化峰与还原峰 的峰形基本对称,氧化峰电流与还原峰电流的比值近似 等于1,并且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氧化、还原峰电流不 断增加,[Fe(CN)6]4-的氧化峰电位向正方向移动,而 [Fe(CN)6]3-的还原峰电位向负方向移动。氧化峰和还原 峰电位差ΔEp范围为59-140 mv,表明它是一个准可逆反 应(可逆反应的ΔEp等于59 mV),并且随着扫描速率的增 加,可逆性逐渐变差。
交流阻抗(EIS)
交流阻抗技术是研究电极界面过程常用的电化学技术。 通常情况下,阻抗一般包括电极系统的电化学反应阻抗、 电池内部各界面层的阻抗以及电极反应离子在电解质中 的扩散阻抗等,其各部分参数与电极的结构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阻抗图能够间接理解电极的结构变化情况,同 时还可以认识电极界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此外,交流 阻抗技术还可以利用等效电路对对所研究体系进行模拟。 电池的交流阻抗图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中产生的各种阻 抗,通常采用Nyquist图来表示。
结果发现BDD电极具有与其他标准电极材料如Ti-Pt、Au等 相媲美的神经记录性质。

掺硼金刚石膜电极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原位ESR研究

掺硼金刚石膜电极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原位ESR研究
吡 咯 啉一 - 化 物 Ⅳ氧
中 图 分类 号 : 0 4 66
/ iu ES St y o dr x l n s t R ud fHy o y d c l Ra i a ne a i n n a Bo o p d Ge r to o r n Do e
L H2O4s lt n ,te g n rt n rt f 。 S oui ) h e eai ae o 0H n ra e ste a pid p tn a rc re td n i n rae . o o ice ssa h p l oe t lo urn e sy ice ss e i t
Abs r c : An i i lcr c e s y e e t ns i s n n ef S meh d wa s b ih d t t d eg n r t n t a t st ee t h mit —l c o n r o a c E R) to s t l e su yt e e a o n u o r r p e e a s o h i r a t n a d t e v rai n r g l r y o y r x l a ia s( 0H)o o o o e imo d( e ci n a it e u a i f d o y d c l ・ o h o t h r n ab r n d p d d a n BDD)f m lc r d n i l e e t e i o a u o ss l t n Re u t i d c t a . b v h x g n e o u o oe t l f q e u o u i . s l i aet t a o et eo y e v l t n p t ni o sn h i a o BDD l ee to e( . i . l i f m lc r d 24 V 0 5mo ・ n

ZnO纳米棒掺硼金刚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机制研究

ZnO纳米棒掺硼金刚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机制研究

ZnO纳米棒/掺硼金刚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机制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掺硼金刚石(Boron-doped diamond,BDD)及其修饰电极的制备工艺及电催化或光电催化性能。

修饰电极包括氧化锌纳米棒/掺硼金刚石(ZnO/BDD)、多孔掺硼金刚石(Porous boron-doped diamond,PBDD)和氧化锌纳米棒/多孔掺硼金刚石(ZnO/PBDD)电极。

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的方法在钽(Ta)基片上沉积了BDD薄膜。

PBDD薄膜是在BDD薄膜的基础上制备的,首先利用磁控溅射法在BDD薄膜表面溅射一层镍(Ni)做催化剂,再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CVD的方法,利用氢气/氩气等离子体的刻蚀作用,在镀镍的BDD薄膜表面进行刻蚀,形成了多孔结构。

本文详细研究了PBDD薄膜的电催化性能,PBDD薄膜为工作电极,其具有很宽的电势窗口、很低的背景电流,耐酸耐碱、长期稳定性好并且导电性好。

多巴胺(DA)和维生素B6(B6)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两者的含量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

为此,利用PBDD/Ta电极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同步检测了人血清中DA和B6,同时研究无机干扰和生物分子对这两种物质检测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PBDD/Ta电极能够很好的区分DA和B6并且能够对两花心种物质定性定量地分析,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及稳定性。

另外,利用水热法在BDD和PBDD薄膜的表面生长了氧化锌纳米棒。

BDD和PBDD薄膜表面生长的Zn O纳米棒形貌有区别,这与二者的表面形态有关。

对于PBDD薄膜而言,随着刻蚀程度的加深,ZnO纳米棒生长越密集、尺寸变小。

在苯胺模拟水样中对BDD/Ta、PBDD/Ta和ZnO/PBDD/Ta电极进行光电催化研究的对比,ZnO/PBDD/Ta电极的光电催化效果最好。

这是因为多孔结构增加了电极与污水接触的活性表面积,提高了BDD电极表面羟基自由基的产量。

基于掺硼金刚石电极的工业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基于掺硼金刚石电极的工业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4 年第 43 卷第 1 期基于掺硼金刚石电极的工业废水处理研究进展王博,张长安,赵利民,袁俊,宋永一(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45)摘要:工业废水普遍具有可生化性差、污染物种类多、有机物含量高、难降解等特点,常规处理手段难使其达标排放。

以电化学高级氧化工艺为代表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处理污水效果显著,是近年来环境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

掺硼金刚石(boron-doped diamond ,BDD )电极理化性质优异,是目前电化学高级氧化处理废水最为理想高效的阳极材料,但关于大尺寸BDD 电极的应用及处理真实工业废水的研究情况尚未及时总结归纳。

本文以基于BDD 电极的电化学高级氧化工艺过程为对象,对该过程涉及到的废水特点、工艺原理、BDD 电极特点及制备方法、处理案例和工艺参数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聚焦不同污染体系下的大型实验室装置、中试装置和处理真实工业废水案例,总结了BDD 电极材料开发情况和不同类型工艺的技术特点,探讨了工艺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目前限制该技术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主要原因。

最后对基于BDD 电极的电化学高级氧化工艺应用前景和重点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电化学;废水;氧化;掺硼金刚石;工艺优化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4)01-0501-13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boron-dopeddiamond electrodes:A reviewWANG Bo ,ZHANG Chang ’an ,ZHAO Limin ,YUAN Jun ,SONG Yongyi(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Co., Ltd., Dalian 116045, Liaoning, China)Abstract: Industrial wastewater is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poor biochemical properties, with manykinds of pollutants, high organic content and difficulty in degradation, etc .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discharge standards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The deep treatment process of wastewater represent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treat industrial wastewater, which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 for environmentalists in recent years. Boron-doped diamond (BDD) electrode has excellent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is the most ideal and efficient anode material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DD electrodes in large size and the treatment of real industrial wastewater has not been summarized in time. This paper firstly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industrial wastewater characteristics, process principles, BDD electrod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treatment cases and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 based on the electrochemical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with BDD electrodes, and focused on large laboratory installations, pilot plants, and real industrial wastewater综述与专论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3-0269收稿日期:2023-02-27;修改稿日期:2023-07-10。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宁波化工Ningbo Chemical Industry2019年第4期【研发与应用】硼掺杂金刚石电极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李浩1苏敏茹2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8002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浙江宁波315000【摘要】硼掺杂金刚石(BDD)电极因其具有很宽的电化学势窗,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氧化废水处理中,并己取得优异的降解效果。

本文针对BDD电极的制备方法、BDD电极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BDD电极电化学氧化有机物的机理展开论述与总结,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废水处理中图分类号:X78文献标识码:A电化学技术是目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水处理技术,其中尤以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较为常见。

电化学氧化技术主要通过阳极产生的强氧化性活性自由基氧化水中污染物,氧化能力强、处理效果好、能量效率高,且处理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⑴。

电化学氧化的氧化效率主要取决于阳极材料的选择。

近年来,硼掺杂金刚石(BDD)电极因具有极宽的电化学势窗、很高的化学稳定性,使其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在电化学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金刚石薄膜制备金刚石薄膜的制备通常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在高温下,利用氢气解离出的原子态氢与碳氢化合物反应,产生稳定的金刚石相。

常用的CVD技术包括热丝CVD、微波等离子体CVD、直流等离子喷射CVD、直流热阴极等离子体CVD等。

Guo Liangs等人研究了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在Ti衬底表面制备金刚石薄膜的过程。

其研究结果显示高质量金刚石薄膜的最优生长条件为CH4:H2=1%,气体流速为300SCCH1,衬底表面温度为750°C,反应压力为40mbar。

相应的,金刚石薄膜的生长速率为0.4pmAi,且sp2碳的含量仅有1.6%,再次证明所制备的金刚石薄膜质量较高。

罗凯同等人报道了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金刚石薄膜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甲烷浓度对金刚石薄膜质量的影响。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在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_方宁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在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_方宁

第一作者:方宁,女,1981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治理技术。

#通讯作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477026)。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在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方宁贾金平#钟登杰王亚林(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摘要掺硼金刚石(BDD)薄膜电极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极材料,在水溶液中电解时具有较宽的电位窗口,在浓酸浓碱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其表面不易吸附污染物,与它的同素异构体电极及其他普通电极相比,具有更好的化学、物理性能,从而表现出潜在的功能,近年来被科研人员用于废水处理,并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

对近期BDD 薄膜电极的制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关键词BDD 薄膜电极电化学氧化污染物降解Application of boron -doped diamond electrodes in water treatment Fang N ing,J ia J inp ing ,Zhong D eng j ie ,W ang Yal in.(D ep ar tment of Envir onmental S cience and Eng ineer ing ,S hang hai J iaotong Univers ity ,Shanghai 200240)Abstract: A s a new type of electr ode material,bo ron -do ped diamond elect rode posses a wide potential applica -bility due to it s hig h stability in stro ng acid and alkali.It also bears bet ter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 operties than other co mmon electro des such as gr aphite,g lass char co al elect rodes,noble electr odes and met al ox ide electro des.T his pa -per r eview ed the present research and dev elo pment of it s pr epar at ion and applicatio n o f BDD in w ast ew ater t reatment and discussed the pr inciple of po llutant deg r adatio n.Keywords: BDD elect rodesElectro chemical ox idat ionPo llut antsDeg radation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关于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研究报道。

一种硼掺杂金刚石电极[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硼掺杂金刚石电极[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330028.2(22)申请日 2020.03.09(73)专利权人 吕梁学院地址 033000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学院路1号吕梁学院(72)发明人 王玲 (51)Int.Cl.C02F 1/461(2006.01)C02F 101/3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硼掺杂金刚石电极(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硼掺杂金刚石电极,涉及新型电极材料领域,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硼掺杂金刚石薄膜层,所述基层由第一被碳化金属层、第二被碳化金属层、第三被碳化金属层和第四被碳化金属层组成,所述第二被碳化金属层设置在第一被碳化金属层的外表面,所述第三被碳化金属层设置在第二被碳化金属层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被碳化金属层、第二被碳化金属层、第三被碳化金属层和第四被碳化金属层,基层由多层被碳化金属材料组成,增强了金刚石与基层的附着力,使得结构更稳定,通过设置圆柱状的基层、凸起和修复层,大大增强了电极的比表面积,促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11847275 U 2020.11.03C N 211847275U1.一种硼掺杂金刚石电极,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外表面设置有硼掺杂金刚石薄膜层(2),所述基层(1)由第一被碳化金属层(3)、第二被碳化金属层(4)、第三被碳化金属层(5)和第四被碳化金属层(6)组成,所述第二被碳化金属层(4)设置在第一被碳化金属层(3)的外表面,所述第三被碳化金属层(5)设置在第二被碳化金属层(4)的外表面,所述第四被碳化金属层(6)设置在第三被碳化金属层(5)的外表面,所述硼掺杂金刚石薄膜层(2)包括平铺薄膜层(7)和凸起(8),所述凸起(8)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8)设置在平铺薄膜层(7)的外表面,所述硼掺杂金刚石薄膜层(2)的外表面设置有修复层(9),所述修复层(9)包括第一纳米粒子层(10)和第二纳米粒子层(11)。

基于纳米结构硼掺杂金刚石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发明专利]

基于纳米结构硼掺杂金刚石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C N 104007157A (21)申请号 201410231367.4(22)申请日 2014.05.29G01N 27/327(2006.01)G01N 27/26(2006.01)(71)申请人河南工业大学地址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河南工业大学(72)发明人卫敏 金华丽 谢岩黎(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代理人霍彦伟(54)发明名称基于纳米结构硼掺杂金刚石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结构硼掺杂金刚石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结构硼掺杂金刚石电极制备方法及其用于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方法。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硼掺杂金刚石(BDD )电极电催化活性低、表面再造困难,选择性及灵敏性较差。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①在硼掺杂金刚石电极上预沉积一层金纳米点作为掩膜;②在Ar/H 2氛围中在硼掺杂金刚石表面刻蚀成纳米结构的形貌;③刻蚀硼掺杂金刚石表面,冷却,得到纳米结构硼掺杂金刚石电极。

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后的本发明,改善电极性能,提高电极的灵敏度,并直接应用于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具有电化学特性的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007157 A1/1页1.一种基于纳米结构硼掺杂金刚石电极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①首先在硼掺杂金刚石电极上预沉积一层3-7nm 的金纳米点作为掩膜;②在Ar/H 2氛围中,采用偏压辅助的微波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在硼掺杂金刚石表面刻蚀成纳米结构的形貌;③在200-600℃的温度下刻蚀硼掺杂金刚石表面10-60分钟,然后冷却到室温,取出,得到纳米结构硼掺杂金刚石电极。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的结构优化及其电化学氧化产物研究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的结构优化及其电化学氧化产物研究

硼掺杂金刚石电极的结构优化及其电化学氧化产物研究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在现代化学领域中,电化学技术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化学阴极活化掺硼金刚石膜电极

电化学阴极活化掺硼金刚石膜电极
大气污染防治
北京市垃圾填埋气体排放模拟及 .H3 现状分析 孙士超"卢宏玮"任丽霞"何"理"张嘉琪(()& 基于正交实验设计制备 .I+.1/JK7$ 的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张"浩"曹现雷"唐"刚"刘"影(()* 表面活性剂对叶面滞尘作用的影响 吴桂香"吴"超"石东平"潘"伟"廖慧敏((#( 针对街道峡谷内部气流场的参数化研究 黄"欣"符祥文"刘峻峰"陶"澍((#! 钛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苯乙烯性能 孙启猛"肖"丽"赵朝成"王永强"丁翰林"吴昊澜((*# 深圳市区空气污染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王国胜"郭联金"董晓清"朱燕茹((!( 基于 L;;M>1N=O:P 的 $ 种城市道路面积提取方法 赵文霞"刘"娟"肖捷颖(4%% 酸碱改性对活性焦烧结烟气脱硫性能的影响 左嫣然"易红宏"唐晓龙"赵顺征"王志祥"张波文"高凤雨(4%' 柴油机 6.B系统还原剂喷量自适应控制研究 刘"胜"郭晓杰"张兰勇(4&& 燃煤发电厂 .7$ 排放强度计算方法解析与应用 李"进"于海琴"陈"蕊(4&!
第 ! 卷"第 # 期 )*+, 年# 月
水污染防治
复合生物滞留介质对雨水径流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王建龙"杨丽琼"黄"涛(%*) 电絮凝+超滤除氟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王树青"胡承志"杨春风"李"静"刘会娟(%!( ,-./-.吸附对超滤膜去除再生水中有机物影响 孙丽华"陈雪如"冯萃敏"张雅君(%!! 不同黏土对盐酸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吸附特性 张艳红"王风贺"纪营雪"段伦超"赵"斌(&%) 竹炭及其改性产品作为生物载体的应用研究 胡"萃"邹小明"张树聪"黄翔峰(&&' 不同高岭土体系混凝过程中絮体形态的变化 徐"慧"肖"峰"王东升 (&$& 牛骨粉为晶种的磷酸钙结晶法回收污泥发酵液中磷 谷彩霞"张超杰"李咏梅"周"琪(&$# 微波促进 0123.3+4* 催化 5$ 6$ 7* 降解甲基橙废水 占昌朝"陈"义"严"平"谢宝华"曹小华"夏"祥(&(4 响应面法优化酵母菌处理餐饮废水 张树林"翁建男"陈思文"吕文洲(&4& 3801$ 74 /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对罗丹明 9的吸附 关卫省"吕春芳"孙洋洋"杨茜怡"高盼盼(&4# 混凝沉淀+018:;8+<=.>7氧化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聂发辉"李文婷"刘占孟"刘玉清(&'( 苏南老城区合流制管网的溢流污染特征 周美成"陈"俊"董良飞"杨云安"许光明(&'! 聚合物水凝胶的制备以及吸附废水中铅离子 张一品"朱博"熊波文"张云燕"华"蓉"李正魁(&)'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荧光特性 李志华"刘"毅"张"芹"张"妍(&#$ 再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对 ?$(' 碳钢的腐蚀行为 万剑梅"田一梅"郑"波(&## 改性钛白石膏对阳离子染料罗丹明 9的吸附性能 蔡"宽"阮长城"李瑞萍"刘立明"赵晓蓉"黄应平(&*4 臭氧对再生水中指示病原微生物的灭活特性 潘观连"张"逢"席劲瑛"黄满红"胡洪营(&!& 牛粪生物炭对 .@$ A的吸附影响因素及特性 王丹丹"林静雯"张"岩"王禹川"孙丽娜"王英刚(&!# 填料配置方式对 699B运行效能的影响 刘"畅"高大文($%4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流场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分析 丁彦礼"何"珊"宋志鑫"白少元"解庆林"游少鸿($%! 生物炭对水中 ,C DD 和 E8 DD 的吸附特征 郭素华"许中坚"李方文"许丹丹($&' 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物对泰乐菌素的光解作用 曾晓明"郭学涛"杨"琛"党"志"胡"芸($$( 连续微滤系统膜垢生长过程的模型与模拟 许丹宇"包洪福"石"岩($$! 防渗帷幕对污染物阻滞的数值模拟 邓红卫"贺"威($(' FG对污水好氧处理过程 <$ 7产生的影响 闫"旭"李琦路"韩云平"郭"丽"刘理涛"孙剑辉($4% 水泥潜入河道底泥对重金属镉的拦截作用 段智霞"樊贵盛($4# 基于 699B的单级自养脱氮快速启动 张小玲"邓杨帆"冯继贵"王靖楠"李"强($'$ 聚硅酸阳离子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 李"冉"潘"杰"杨"江"秦文龙"贺延龄($'! 低碳氮比对生物膜+电极反应器反硝化的影响 彭"宏"刘维仪"刘舒心"陈亚豪"肖"鸿($)( 焦化废水深度回用中粉末活性炭的超声波再生 连子如"于海琴"孙慧德"成笠萌($)! 微生物燃料电池化学阴极与生物阴极处理含铬废水 高雄英"吴夏芫"宋天顺"周楚新"韦"萍($#' 单菌种和混合菌处理养殖污水的效果 宋协法"潘玉兰"马"真"董登攀"黄志涛($*& 斜发沸石的改性及吸附机理及其对高氟水的去除 李尚蛟"王银叶"马"爽"肖艳华"骆永娜($** 自然通风条件下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除污效果 周小波"王志帅"王成端($!( 污泥提取液与普通小球藻相互影响的特性 闫"龙"陈秀荣"王"璐"赵"骏"鲍"征($!! 溶解氧对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比率的影响 薛武丹"彭党聪"王"攀"董"涛((%' 4 个中山杉品种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 韩路弯"华建峰" 殷云龙"於朝广"施"钦((&& 38( 74 催化臭氧化处理钻井废水 王"兵"袁"增"李永涛"任宏洋"曾"扬"岳"丞((&! 抗生素类污染物对硝化污泥的生物抑制 李娟英"胡"谦"陈美娜"王肖颖"王"静(($' 臭氧氧化处理养猪场厌氧沼液 曾"鑫"呼世斌"屈广周"王铁成"庞"敏"柴琴琴"姜"洋((($ 河道底泥重金属浸出毒性分析及其固化 /稳定化效果

掺硼多晶金刚石膜电极的电化学研究

掺硼多晶金刚石膜电极的电化学研究

掺硼多晶金刚石膜电极的电化学研究陈朋;满卫东;吕继磊;朱金凤;董维;汪建华【期刊名称】《武汉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2)012【摘要】通过MPCVD法在高掺杂硅衬底上生长掺硼金刚石膜(BDD),并用四探针,扫描电镜,激光拉曼,电化学工作站对其进行了检测,发现所制备的掺硼金刚石膜电导率达10-2Ω·m,同时发现金刚石膜质量因硼原子的掺入而有所下降,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其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与Pt电极相比(1.8V和-1×10-3~3×10-4A),BDD具有很宽的电化学窗口(~3.2 V),较低的背景电流(-3×10-6~2×10-6A),在铁氰化钾电解液中,表面所进行的电化学反应具有较好的准可逆性,在对有机物苯酚的催化氧化检测中发现:与Pt电极相比,BDD电极氧化能力强,且氧化产物简单、彻底,因此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电极材料.【总页数】4页(P69-72)【作者】陈朋;满卫东;吕继磊;朱金凤;董维;汪建华【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72;O646【相关文献】1.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TNT的研究 [J], 陶波;熊鹰;王兵2.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特性的研究 [J], 祁文涛;彭鸿雁;姜宏伟3.掺硼金刚石膜电极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J], 赵立新;胡巍;祁文涛;王明磊;彭鸿雁;陈玉强;姜宏伟;尹龙承;黄海亮4.镍催化多孔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氧化降解染料废水实验研究[J], 胡靖源;马莉;朱成武;梅瑞琼5.不同氧化程度的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电荷转移速率研究 [J], 于鹏;邢璇;王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掺硼金刚石膜电极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原位ESR研究

1掺硼金刚石膜电极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原位ESR研究

掺硼金刚石膜电极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原位ESR 研究耿榕赵国华*刘梅川雷燕竹(同济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92)摘要:建立了原位电化学-电子顺磁共振(ESR)方法,系统研究了掺硼金刚石(BDD)膜电极表面在水溶液中的羟基自由基(·OH)产生规律.结果表明,在高于析氧电位时,·OH 的生成速率随着阳极电位的升高、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加速率逐渐减缓.与此同时,与氢终端的BDD 膜电极相比,氧终端的BDD 膜电极表面因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而具有更高的·OH 产生能力.在电化学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的过程中,电极表面处于氧终端的状态,有利于·OH 产生并保持较高的活性.溶液pH 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OH 生成反应,酸性溶液中,BDD 膜电极表面的·OH 产生能力强于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进一步研究发现,BDD 膜电极表面还可能生成O -·3自由基.本研究为深入探索BDD 膜电极表面·OH 的产生机制提供了研究手段,为阐述BDD 膜电极电极在污染物处理中高效性的本质提供了有效的证据.关键词:电化学氧化;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羟基自由基;电子顺磁共振;自旋捕捉技术;5,5-二甲基-1-吡咯啉-N -氧化物中图分类号:O646In situ ESR Study of Hydroxyl Radical Generation on a Boron DopedDiamond Film Electrode SurfaceGENG RongZHAO Guo -Hua *LIU Mei -ChuanLEI Yan -Zhu(Department of Chemistry,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P.R.China )Abstract :An in situ electrochemistry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method wa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generation reaction and the variation regularity of hydroxyl radicals (·OH)on a boron doped diamond (BDD)film electrode in aqueous solution.Results indicate that,above the oxygen evolution potential of BDD film electrode (2.4V in 0.5mol ·L -1H 2SO 4solution),the generation rate of ·OH increases as the applied potential or current density increases.However,there was no ·OH ESR response when the applied potential was below pared to H -terminated surface,the O -terminated surface has a higher ·OH generation efficiency because it is hydrophilic and this favors the water splitting reaction.The degradation processes for organic pollutants are always operated under high potential or current density,which allow the BDD film electrode surface to maintain its O -terminated condition.These conditions favor the ·OH generation reaction and the reaction takes place with high activity.The pH value of the solution also influenced the ·OH generation reaction.BDD film electrode has a stronger ·OH generation ability in an acidic mediumthan in a neutral or alkaline medium.We also found that O -·3can be produced on the surface of BDD film electrode.This article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of ·OH generation on the surface of BDD film electrode and evidence of a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proces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organic pollutants.Key Words :Electrochemistry oxidation;Boron doped diamond film electrode;Hydroxyl radical;Electronspin resonance;Spin trap technique;5,5-Dimethyl -1-pyrroline -N -oxide[Article]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Acta Phys.-Chim.Sin .,2010,26(6):1493-1498June Received:December 25,2009;Revised:March 17,2010;Published on Web:April 14,2010.*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g.zhao@;Tel:+86-21-65981180.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High -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2008AA06Z329),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877058),and Nanometer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ghai,China (0852nm0120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2008AA06Z3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877058)和上海市科委纳米项目(0852nm01200)资助鬁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 -Chimica Sinica1493Acta Phys.-Chim.Sin.,2010Vol.26电化学氧化法由于具有污染物处理效率高,二次污染少,能彻底矿化绝大多数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可实现清洁工艺等优点[1-2],近年来在污染物降解处理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高级氧化技术[3]的一种,电化学氧化法主要是通过水在电极表面的电解产生羟基自由基(·OH)来实现对有机分子的氧化.在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电极性质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有很大影响,不同电极上降解途径和效率存在显著差异[4].与传统贵金属或氧化物电极相比,掺硼金刚石(boron doped diamond,简称为BDD)膜电极具有析氧电位高、氧化能力强、耐腐蚀、自净能力强等优点,能实现对多种有机污染物的完全矿化[5-9].BDD膜电极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高效电化学水处理阳极材料.已有研究表明,BDD膜电极优异的电化学氧化性能与其表面具有很强的·OH产生能力密切相关[10-11].然而,由于·OH在溶液中寿命仅为10-6-10-8 s,很难实现对BDD膜电极表面·OH的产生进行直接有效的检测,因此,不同电化学条件下生成·OH 的规律很少有详细的报道.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SR)是目前能够对自由基进行直接检测的最为有效的研究手段.Marselli等[12]采用ESR方法证明BDD膜电极表面在电化学氧化过程中可产生·OH,ESR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研究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活性基团[13-14].然而,对体系中生成的·OH进行原位检测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为此,本文建立了一种可以实现对电极表面产生·OH进行实时监测的原位电化学-ESR方法,并对BDD膜电极表面·OH的产生规律进行较为详尽的研究,着重考察电流密度和电极电位对BDD膜电极表面·OH产生的浓度、生成速率等影响,研究BDD膜电极表面处于不同表面状况下·OH的生成差异.这一研究工作有助于探索BDD 膜电极表面·OH的产生机制以及深入阐述BDD膜电极在污染物处理中具有高效性能的本质.1实验1.1仪器与试剂BDD膜电极购于CSEM公司(瑞士),以单晶硅为基底(厚度1mm),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得,其中硼掺杂量约为B/C原子比1.3×10-3,金刚石膜层厚度约1μm.电化学实验中以MOD.7650型恒电位仪(AMEL 公司,意大利)为电源,采用三电极体系,BDD膜电极为工作电极,钛片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为参比电极.ESR测量在Varian E-LINE Century Series ESR光谱仪(Varian公司,美国)上进行.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DMPO,纯度97%)和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购于Sigma-Aldrich公司(美国),未经纯化直接使用.浓硫酸、NaOH均为分析纯,购于Merck公司(德国),以不同比例配制成不同pH值的溶液.所有溶液均用二次蒸馏水配制.1.2原位电化学-ESR测量装置的设计图1所示为原位电化学-ESR测量装置,电化学部分由一个特氟龙电极架和一个底部与ESR共振腔相连的烧杯组成.电极架结构如图1(A)所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都固定在电极架上.工作电极固定于电极架中部的“凸”型槽中;对电极与工图1原位电化学-ESR装置Fig.1In situ electrochemistry-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setting(A)scheme of Teflon electrode-holder;(B)photo of setting1494No.6耿榕等:掺硼金刚石膜电极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原位ESR 研究作电极相对放置,间距1cm;参比电极位于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之间的外侧,靠近工作电极处;参比电极通过连通孔与本体溶液相连.电极架上有一个螺丝孔,便于用螺丝将电极架与烧杯固定和取出.烧杯底部与石英ESR 共振腔连接,共振腔底部通过软管连接一注射器.为有效防止溶液体系中混入气泡,首次进样时采用注射器从底部将溶液注入共振腔及烧杯,但以后的进样则从电极架顶部的进样孔注入.待电解反应完成后,通过注射器将反应溶液抽取到共振腔中.整个装置如图1(B)所示.除注射器以外,整个装置容积为6mL,工作电极处理溶液体积为2.5mL.该装置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处理溶液的体积,以使电极上产生的·OH 在溶液中具有较高浓度,提高实验的灵敏度.1.3羟基自由基(·OH)的捕获和检测实验由于·OH 在溶液中寿命约为10-6-10-8s,因此需采用自旋捕捉技术.常采用的捕捉剂有苯基叔丁基氮氧化合物(PBN)、5,5-二甲基-1-吡咯啉-N -氧化物等[15-16].DMPO 对·OH 的捕捉可依式(1)进行,生成的加和物DMPO -OH 可给出稳定的ESR 信号.(1)·OH 在X 波段的测量参数如下:扫描范围10mT,中心场339mT,微波功率20mW,微波频率9.490-9.496GHz,扫描时间120s,时间常数0.25s,接收器增益6.3×103,调制振幅0.2mT.以相同介质中10-4mol ·L -1的TEMPO 为标准物来确定溶液中DMPO -OH 的浓度.实验中采用两种方式向体系中加入DMPO:初始加入法(initial addition method)是在电解实验开始前加入DMPO;注射法(injection method)是电解开始后某一特定时间用注射器通过进样孔注入DMPO,随后立即切断电源,从注入DMPO 到切断电源所需时间仅为1s.切断电源后将溶液抽入共振腔进行ESR 检测.两种方式加入DMPO 后在本体溶液中浓度均为50mmol ·L -1.对信号的模拟采用WINEPR SimFonia 软件.2结果与讨论2.1·OH 的捕获和电位对·OH 产生速率的影响实验通过恒电位法进行研究,以0.5mol ·L -1H 2SO 4为介质,对BDD 膜电极施加不同电位,采用注射法加入DMPO,对样品进行ESR 测量.结果表明,当施加电位低于BDD 膜电极的析氧电位(2.4V)时,没有获得ESR 响应信号(图2A,谱线a);当施加电位达到析氧电位时,可以得到如图2A 中谱线b 所示的信号.实验中测得的谱图与软件模拟的谱图(图2A,谱线g)完全吻合,为典型的四重峰曲线,强度比为1∶2∶2∶1,超精细分裂常数为a N =a H =1.50mT,g因子g =2.0064,这是水在BDD 膜电极上电解过程中生成的·OH 被DMPO 捕捉产生的DMPO -OH 加合物的特征信号峰.上述结果表明,要使BDD 膜电极表面产生·OH,施加电位必须达到其析氧电位,即·OH 的生成是伴随析氧反应发生的.当施加电位高于析氧电位时,如图2A 中谱线b-f 所示,信号强度随电位的升高而增加,表明溶液中DMPO -OH 加和物的浓度也随之增加,这说明·OH 的生成速率随电位升高而加快.但随着施加电位的图2阳极电位对BDD 膜电极表面·OH 生成的影响Fig.2Influence of anode potential on ·OH generation on the BDD film electrode surface(A)ESR signal was obtained from electrolysis of 50mmol ·L -1DMPO+0.5mol ·L -1H 2SO 4system;applied potential from a to f is 2.2,2.4,2.6,2.8,3.2,3.8V,respectively;g is simulated result.(B)DMPO -OH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along with increasing thepotential1495Acta Phys.-Chim.Sin.,2010Vol.26升高,DMPO-OH加和物浓度的增加趋势逐渐变缓,如图2B所示.这说明消耗的电能没有完全用于生成·OH,或生成的·OH未能完全被DMPO捕捉.2.2电流密度对·OH生成的影响在电极电位高于析氧电位时,对BDD膜电极施加不同电流密度,并采用初始注入法加入DMPO.研究发现,溶液中DMPO-OH浓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如图3所示.与随电位变化的情况相似, DMPO-OH浓度也呈现增加趋势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减缓.实验研究了每生成一个DMPO-OH所对应的电子数n(n等于对体系施加的总电子数与实际产生的DMPO-OH加和物的量之比)随电流密度变化的情况,结果如图3中插图所示.可以看到,n 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即平均产生一个DMPO-OH所对应的电子数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多.理论上,电极表面每生产一个·OH需消耗1个电子[17],但是由于副反应(主要是·OH复合为H2O2)的存在,并不是每个·OH都能被DMPO捕捉到,因此,n值越大,表明被DMPO捕捉到的·OH占总·OH产生量的比例越低.电极上生成的·OH在溶液中除按式(1)被DMPO 捕捉外,还会发生相互结合生成H2O2的反应,如式(2)所示:2·OH→H2O2(2)反应(2)速率常数为5.5×109mol·L-1·s-1,而反应(1)的速率常数为3×109mol·L-1·s-1.在较低电流密度下,电极上产生·OH的量较少,而溶液中DMPO 的浓度较高(50mmol·L-1),因此,溶液中主要发生DMPO对·OH的捕捉反应,且随电流密度的增加,DMPO-OH增加较明显,表现为图3中曲线前段斜率较大;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OH的生成速率增加,溶液中·OH的浓度也迅速增加,反应(2)的速率随之加快,并逐渐趋于主导地位.因此,虽然DMPO-OH的生成量仍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很大一部分·OH相互结合生成H2O2,导致DMPO-OH的增加逐渐减缓,表现为图3中曲线斜率逐渐减小.同时,n随电流密度增加的趋势与DMPO-OH类似(图3插图).文献研究表明,在降解过程中,当电流密度超过极限电流密度时,随电流密度的增加,电流效率不断降低[18-21].一方面是因为极化过程会产生大量热量,消耗了一部分电能,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反应(2)的加剧,使得电极上生成的·OH不能有效作用于溶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宏观表现为有机物被降解的速率加快,但电流效率降低.此时,体系中的有机污染物与本文中DMPO的角色类似.因此,n值的变化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电流效率的变化情况.有报道指出,电化学氧化过程中,阳极上产生的强氧化性中间产物除·OH、H2O2外,还有O3[22-23].我们通过实验证实了O-·3这一中间产物的生成,说明O3的生成需经历O-·3的过程.当对BDD膜电极施加高电流密度,并且采用注射法向溶液中加入DMPO 时,可得到与DMPO-OH所呈现的四线信号完全不同的微弱的七线信号,如图4中Exp曲线所示.这是因为,当电极上电流密度较高时,快速生成的·OH在电极周围大量聚集,·OH除按反应(2)相互结合外,溶液中还发生如下所示的反应(3)和反应(4): 2·OH→O2+2H++2e-(3)·OH+O2→O-·3+H+(4)图3电流密度对BDD膜电极表面·OH生成的影响Fig.3Influence of current density on·OH generation on the BDD film electrode surface Inset:number of electrons needed to generate one DMPO-OH(n) variation along with increasing the current density.图4电流密度25mA·cm-2时注射法加入DMPO得到的ESR谱线Fig.4ESR signal obtained by injection method from25mA·cm-2electrolysisExp:experimental curve;Sim:simulated curve1496No.6耿榕等:掺硼金刚石膜电极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原位ESR研究随着电极周围·OH浓度的急剧增加,反应(3)大大加快,产生大量氧气,使得电极周围溶液中氧气分子的浓度不断增加,这些氧气分子继续和新生成的·OH反应,生成O-·3,如反应(4),O-·3被DMPO捕捉,生成新的加和物DMPO-O-3,如式(5)所示:(5)该加和物可给出图4中Exp曲线所示的七线ESR信号.根据推测进行模拟,结果如图4中Sim曲线所示,与实验所得曲线较为吻合,aN=a H=0.375mT, g=2.0064.值得一提的是,反应(4)的速率常数远小于反应(1)、(3)及·OH与溶液中有机分子反应的速率常数,因此,只有当溶液中·OH的量急剧增多且不存在DMPO和其他有机分子时,才有可能积累到一定浓度,被注射到溶液中的DMPO捕获并检测到.而在初始法加入DMPO的实验中,由于溶液中DMPO浓度一直较高,反应(1)、(2)居于主导地位,生成的O-·3量极少,所以不能被检测到.2.3溶液pH值对·OH生成的影响酸性溶液中·OH产生机理如式(6)所示:H2O→·OH+H++e-(6)而碱性溶液中则如式(7)所示:OH-→·OH+e-(7)因此,电极上·OH的生成情况必定受溶液pH值影响.同时,溶液pH值也是影响电化学氧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溶液中电化学降解效果较好[24],但更多的研究则给出了相反的结论[25-26].因此,我们研究了溶液pH值对电极产生·OH能力的影响.研究选定溶液pH范围为1-11.采用恒电位法进行研究,对BDD膜电极施加3V电位,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见,酸性条件下得到的DMPO-OH 浓度较高,而在中性、碱性溶液中则明显下降.说明酸性条件更有利于·OH的生成.降解最适pH条件的选择是一个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问题.虽然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条件更有利于·OH的生成,且在酸性条件下·OH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E0=2.85V),碱性条件下E0=2.02V.但对有些污染物来说,在碱性介质中能够达到更好的降解效果,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碱性介质中,有机物自身的氧化电位较低;另一方面,溶液pH值的升高有利于有机物的解离,处于解离状态的有机物其降解速率比处于分子状态时要快得多.2.4BDD膜电极表面氢终端、氧终端对·OH产生的影响新鲜制备的BDD膜电极表面是氢终端,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变为氧终端.有研究表明,这两种表面终端的电化学性质存在很大差异[9,27-28],因此本文研究了不同表面终端基团对BDD膜电极表面·OH 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可通过不同预处理方法来控制BDD 膜电极表面终端基团[29-30],这里采取电化学恒电位法对BDD膜电极进行阴极化或阳极化预处理,分别得到H-终端和O-终端的电极表面.首先进行阴极化预处理,在0.5mol·L-1H2SO4溶液中,对BDD膜电极施加-3.0V的电位,处理时间60min.ESR测量可见图5溶液pH值对·OH生成的影响Fig.5Influence of pH value on·OH generation图6BDD膜电极表面状况对·OH生成的影响Fig.6Influence of BDD film electrode surfacecondition on·OH generationESR signals after different pretreatments:(a)cathodic60min;(b-g)anodic after the step of(a),measured every15min1497Acta Phys.-Chim.Sin.,2010Vol.26此时电极表面失去产生·OH的能力(图6中曲线a).随后在相同介质中对电极施加3.0V电位进行不同时间的阳极化处理,由图6中曲线b-g可见,ESR 信号不断增强,说明随着阳极化时间的增加,电极表面产生·OH的能力在不断恢复,当阳极化处理时间达到60min时,信号强度不再随着阳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强,说明此时电极表面产生·OH的能力完全恢复.H-终端的BDD膜电极表面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而O-终端的表面则具有一定的亲水性[22],因此水解反应更易在O-终端电极表面发生;而·OH是伴随水解反应而产生的,因此O-终端的表面更有利于·OH 的生成.阳极化过程使电极表面H-终端逐渐转变为O-终端,因此,随着O-终端比例的不断提高,电极表面生成·OH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当O-终端比例达到饱和值时,·OH的生成能力也达到最大值.BDD膜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降解溶液中的有机污染物时,大多采用的是氧化降解,施加正电位或正电流,这本身就是一个阳极化过程,因此电极表面始终处于O-终端的状态,保持着较高的·OH产生活性.3结论本文在构筑出新型、简易的原位电化学-ESR装置的基础上,建立了原位电化学-ESR研究方法,并成功地实现了对具有超高氧化能力的BDD膜电极表面·OH的产生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1)只有在阳极电位高于析氧电位的情况下电极上才能产生·OH;(2)随阳极电位和电流密度的增加,·OH的生成速率加快,并在电极周围大量聚集,导致H2O2和O-·3的生成;实验证实了O-·3的存在;(3)酸性溶液环境有利于电极上·OH的生成;(4)O-终端的BDD膜电极表面具有更高的·OH产生活性.该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探索BDD膜电极表面·OH 的产生机制的研究手段,为深入阐述BDD膜电极在污染物处理中高效性的本质提供了有效的证据,对更进一步优化BDD膜电极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条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致谢:感谢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Emil Roduner教授对本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对数据结果分析给予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指导.References1Martinez-Huitle,C.A.;Brillas,E.Appl.Catal.B-Environ.,2009,87:1052Zhao,G.H.;Cui,X.;Liu,M.C.;Li,P.Q.;Zhang,Y.G.;Cao,T.C.;Li,H.X.;Lei,Y.Z.;Liu,L.;Li,D.M.Environ.Sci.Technol.,2009,43:14803Ca觡izares,P.;Lobato,J.;Paz,R.;Rodrigo,M.A.;Sáez,C.Chemosphere,2007,67:8324Zhu,X.P.;Tong,M.P.;Shi,S.Y.;Zhao,H.Z.;Ni,J.R.Environ.Sci.Technol.,2008,42:49145Rodrigo,M.A.;Michaud,P.A.;Duo,I.;Panizza,M.;Cerisola,G.;Comninellis,C.J.Electrochem.Soc.,2001,148:D606Martinez-Huitle,C.A.;De Battisti,A.;Ferro,S.;Reyna,S.;Cerro-Lopez,M.;Quiro,M.A.Environ.Sci.Technol.,2008,42:69297Liu,L.;Zhao,G.H.;Wu,M.F.;Lei,Y.Z.;Geng,R.J.Hazard.Mater.,2009,168:1798Gao,J.;Zhao,G.;Liu,M.;Li,D.J.Phys.Chem.A,2009,113: 104669Fujishima,A.;Einaga,Y.;Rao,T.N.Diamond electrochemistry.Tokyo and 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2005:174-47110Oliveira,R.T.S.;Salazar-Banda,G.R.;Santos,M.C.;Calegaro, M.L.;Miwa,D.W.;Machado,S.A.S.;Avaca,L.A.Chemosphere, 2007,66:215211Louhichi,B.;Bensalash,N.;Gadri,A.Chem.Eng.Technol.,2006, 29:94412Marselli,B.;Garcia-Gomez,J.;Michaud,P.A.;Rodrigo,M.A.J.Electrochem.Soc.,2003,150:D7913Cong,Y.Q.;Wu,Z.C.J.Phys.Chem.C,2007,111:344214Wang,H.;Wang,J.L.J.Hazard.Mater.,2008,154:4415Janzen,E.G.;Kotake,Y.;Hinton,R.D.Free Radic.Biol.Med., 1992,12:16916Bosnjakovic,A.;Schlick,S.J.Phys.Chem.B,2006,110:10720 17Kapalka,A.;Fóti,G.;Comninellis,C.Electrochim.Acta,2009, 54:201818Zhao,G.;Gao,J.;Shen,S.;Liu,M.;Li,D.;Wu,M.;Lei,Y.J.Hazard.Mater.,2009,172:107619Chaplin,B.P.;Schrader,G.;Farrell,J.Environ.Sci.Technol., 2009,43:830220Murugananthan,M.;Yoshihara,S.;Rakuma,T.;Shirakashi,T.J.Hazard.Mater.,2008,154:21321Ca觡izares,P.;García-Gómez,J.;Sáez,C.;Rodrigo,M.A.J.Appl.Electrochem.,2004,34:8722Brillas,E.;Banos,M.A.;Skoumal,M.;Cabot,P.L.;Garrido,J.A.;Rodriguez,R.M.Chemosphere,2007,68:19923Zhou,M.H.;Dai,Q.Z.;Lei,L.C.;Ma,C.;Wang,D.H.Environ.Sci.Technol.,2005,39:36324Lissens,G.;Pieters,J.;Verhaege,M.;Pinoy,L.;Verstraete,W.Electrochim.Acta,2003,48:165525Flox,C.;Garrido,J.A.;Rodriguez,R.M.;Centellas,F.;Cabot,P.L.;Arias,C.;Brillas,E.Electrochim.Acta,2005,50:368526Tran,L.H.;Drogui,P.;Mercier,G.;Blais,J.F.J.Hazard.Mater., 2009,164:111827Salazar-Banda,G.R.;Andrade,L.S.;Nascente,P.A.P.;Pizani,P.S.;Rocha,R.C.;Avaca,L.A.Electrochim.Acta,2006,51:4612 28Girard,H.;Simon,N.;Ballutaud,D.;Herlern,M.;Etcheberry,A.Diam.Relat.Mat.,2007,16:31629Tatsuma,T.;Mori,H.;Fujishima,A.Analytical Chemistry,2000, 72:291930Ivandini,T.A.;Rao,T.N.;Fujishima,A.;Einaga,Y.Anal.Chem., 2006,78:34671498。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研究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研究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研究
魏俊俊;贺琦;高旭辉;郭会斌;石绍渊;吕反修;唐伟忠;陈广超
【期刊名称】《人工晶体学报》
【年(卷),期】2007(36)3
【摘要】硼掺杂是改善金刚石薄膜电阻率的有效手段,被认为是将金刚石薄膜用于制备电化学电极的途径。

本文通过CVD法在单晶硅片上制得掺硼金刚石薄膜(BDD),并采用四点探针、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和电化学工作站对之进行检测,发现随着硼掺入量的增加,薄膜电阻率逐渐降低,重掺杂时可达2.0×10-3Ω.cm。

同时金刚石薄膜的固有质量出现恶化,表现为金刚石晶粒的碎化以及拉曼观察到的薄膜内应力的增加和非金刚石峰的出现。

对薄膜电极进行电化学测量发现BDD电极在酸性溶液中具有非常宽的电位窗口和高的阳极极化电位,且背景电流极低。

【总页数】4页(P569-572)
【关键词】CVD;金刚石薄膜;掺硼;电位窗
【作者】魏俊俊;贺琦;高旭辉;郭会斌;石绍渊;吕反修;唐伟忠;陈广超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北京大学环境资源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43
【相关文献】
1.利用金刚石纳米粉引晶方法制备高硼掺杂金刚石薄膜 [J], 杨传径;陈庆东;杜凯;高春晓;刘才龙
2.硼及其协同掺杂金刚石薄膜的研究 [J], 王志伟;邹芹;李艳国;王明智
3.青霉素在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J], 曲有鹏;吕江维;冯玉杰;张杰
4.硼掺杂及未掺杂金刚石薄膜的电学和光电导特性 [J], 张仿清;张文军;胡博;谢二庆;陈光华
5.硼掺杂p-型半导体金刚石薄膜的气相合成及其掺杂行为的研究 [J], 于三;邹广田;金曾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 琳1,2 熊 鹰2
(1.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2.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绵阳 621010)
摘要:以掺硼金刚石(BDD)电极为阳极,研究了液压油乳浊液电解过程对 BDD电极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 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以及拉曼光谱(Raman)等表征技术用于研究不同电解时间下 BDD电 极的微观结构信息,循环伏安技术用于测试不同电解时间下 BDD电极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BDD电极 中金刚石晶粒在电解过程中由不规则八面体逐渐刻蚀为梯形台面,且晶粒尺寸逐渐减小,相应粗糙度也逐渐减小,膜厚逐 渐变薄。BDD电极的循环伏安性能测试表明 BDD仍然保持良好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掺硼金刚石电极 电化学性能 微观结构 中图分类号:TB43;TQ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8755(2019)03-0018-05
MicrostructuralEvolutionofBDD ElectrodeDuringtheElectrolysis ofHydraulicoilEmulsion
ZHANGLin1,2,XIONGYing2
(1.SchoolofMaterialsScience& Engineering,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Mianyang621010,Sichuan,China;2.StateKeyLaboratoryforEnvironmentallyFriendlyEnergyMaterials,
第 34卷 第 3期 2019年 9月
西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Vol.34No.3 Sep.2019
液压油乳浊液电解过程中掺硼金刚石电极结构演变
第 3期 张 琳,等:液压油乳浊液电解过程中掺硼金刚石电极结构演变
19
电解一些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如在电化学氧化过程 中存在乙酸或丙酸等有机物时,这类有机物在电解 过程中产生的烷基自由基与被氧化的 BDD薄膜表 面的氧终端反应而产生碳的悬键,而碳的悬键可以 使 sp3 键 转 化 为 sp2 键,即 发 生 石 墨 化 反 应 而 使 BDD电极易于在溶液中被腐蚀 。 [15-17] 这些研究结 果表明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可致使 BDD电极发生 微观结构的变化。上述研究的电解质均以模拟的有 机小分子为主,较少涉及到实际废液体系中存在的 极难氧化的有机分子如长直链烷烃分子等。在本项 目中,拟选择含极高浓度长直链烷烃的液压油乳浊 液为处理对象,研究 BDD电极在处理这种极难氧化 有机分子时的微观结构演变。实验采用自制的 2英 寸(50.8mm)BDD电极为阳极,对液压油乳浊液进 行电化学氧化降解处理,选择电解不同的时间来观 察和讨论 BDD电极材料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阳极 电极微观结构的演变过程。
近年来,掺硼金刚石薄膜(BDD)电极作为一种 新型电极,具有抗腐蚀、导热性好、强度高、耐磨损、 高催化活性等优良性质,使得 BDD电极广泛应用于 各 种 废 水、切 削 液 等 有 机 物 的 电 化 学 氧 化 处 理[1-13]。通常使用 BDD薄膜作电极电解各种有机
物,只考察了有机物的降解而未过多关注此过程中 BDD薄膜电极 的 结 构 变 化,比 如 在 甲 酸、葡 萄 糖 或 甲醇等有机物的降解过程中,一般认为 BDD电极十 分稳定,即使是在强酸强碱的介质中 BDD电极也能 保持良好的稳定性[14]。但据文献报道,BDD电极在
收稿日期:2019-03-01 基金项目: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186120413)。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张琳,女,硕士研究生,Email:960835843@qq.com;通信作者,熊鹰,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超纳米金刚石薄膜的性能
及作用,Email:xiongying@swust.edu.cn
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ianyang621010,Sichuan,China)
Abstract:Theeffectoftheelectrolysisofhydraulicoilemulsiononthemicrostructureevolutionofboron dopeddiamond(BDD)electrodewasstudied,withBBDelectrodeusedasanode.Scanningelectronmi croscopy(SEM),atomicforcemicroscopy(AFM),Xraydiffraction(XRD)andRamanspectroscopy wereusedtocharacterizethemicrostructuralinformationofBDD electrodeswithdifferentelectrolysis time,andthecyclicvoltammetrywasusedtotesttheirelectrochemicalactivityandstability.Theresults suggestthatwiththeincreaseofelectrolysistime,diamondgrainsinBDDelectrodewouldbetransferred from theirregularoctahedronintomesastructure,alongwiththedecreaseofgrainsizeofdiamondand surfaceroughnessandthicknessofBDD electrode.Furthermore,cyclicvoltammetryresultsindicatethat theBDDelectrodestillkeepgoodelectrochemicalactivityandcyclicstability. Keywords:BDDelectrode;Electrochemicalperformance;Microstructur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