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0786904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3.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造力。
在如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十分关键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1. 提供创新启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创新启发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这可以通过教师讲述一些创新的故事、展示创新发明、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等方式实现。
这样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开拓他们的思维。
2. 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选择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同时,教师应该提供一些资源和指导,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发展的愿望。
3. 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辩论、问题解决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基于事实和证据进行推理和分析。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4. 强调实践与合作创新不仅仅是理论的思考,更需要实践与合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项目,让他们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并通过团队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与合作,学生可以学到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并将创新的思维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5.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探索等方式学习,创造出丰富的学习环境。
此外,利用科技手段也是提供多样化学习体验的有效途径。
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扩展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6. 鼓励错误与失败创新思维需要勇于面对错误与失败。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思路,允许他们犯错,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通过失败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耐心和反思能力,进而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精选8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896e5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f.png)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精选8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篇1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一个人“停止了创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能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培养。
因此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以教材为凭借,但决不能局限于教材,应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体验性能力寓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天空中翱翔。
(1)首创性原则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
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励学生发表独特首创的见解,切忌人云亦云,这才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源泉。
(2)求异性原则创造性思维不仅要培养复合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为了达到目标而寻找出新的具有独特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表现为求异性的特点。
(3)发散性原则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依据信息,广开思路,充分想象。
为达到某一目标寻找出尽可能多的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水平。
我觉得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该依据以上几点原则,否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难以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篇2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重视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小学信息技术中的操作系统知识、打字基本功的操作、画图工具箱的应用、图块的操作等,都是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有了这些基础,就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信息技术,同时也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
自我评价: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讨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技巧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3a114a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b.png)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技巧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创造新知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技巧。
1. 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在学习中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同时,课堂上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探索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为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实验设备、网络资源等。
通过让学生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同时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提供创新思维训练的机会创新思维能力是通过实践和训练得以提高的。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创新思维训练的活动,如科学实验、设计比赛等。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现象、解释一些奇怪的现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深入研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
6. 特殊培训或课外拓展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学生还可以参加一些特殊培训或课外拓展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参加科技创新比赛、艺术素质拓展课程等,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竞争,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
7. 鼓励学生的反思和总结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是培养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完成之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7883d5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f.png)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创新是当今社会中一项被广泛重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已成为教育界的重要课题。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被灌输大量知识,而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以下便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重要基础。
好奇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动力,而创新往往源自于对未知的探索和探究。
因此,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学习资源,如实验、实地考察、文献资料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提出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至关重要。
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尊重和鼓励每个学生的独特观点。
教师应该营造一种宽容的氛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接受不同的观点。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活动,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升创新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
创新往往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
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实验室、社会实践等实际项目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创新竞赛活动,通过参与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最后,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重要方面。
尽管不同学科之间存在边界,但许多问题往往需要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才能解决。
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立跨学科项目,鼓励学生进行跨领域的合作与创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是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实践能力以及注重跨学科思维培养,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1e95a02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d.png)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创新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职场需求,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创造价值。
教育者的任务是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第一步是教育他们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现状、思考问题,并在班级中分享他们的问题。
教育者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学生演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上,教育者可以提供具体的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
教育者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创新竞赛,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比较,在竞争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者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这包括书籍、互联网资源、实验设备等。
教育者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企业,让他们亲身体验创新的过程,了解创新活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能够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者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团队项目,让他们体会到团队协作的价值和作用。
教育者还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赛、问题解决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他们从中学会沟通、协商和合作。
5.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者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组织学生进行故事创作、绘画、设计等活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育者还可以使用一些创新的教具,如思维导图、问题解决流程图等,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6. 鼓励学生尝试新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
教育者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课外兴趣班或实践项目,让他们接触不同的领域和知识,开拓眼界。
教育者还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面对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学习和成长。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6c13a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5.png)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在现代社会中,创新思维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几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精神的基础,教师应该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于知识的兴趣。
举个例子,当教师讲解科学实验时,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和迷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二、鼓励学生提问提问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采用开放性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追求唯一正确答案,而创新思维则需要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评估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
五、倡导团队合作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协作,教师应该倡导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小组项目和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团队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提供实践机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组织实验、实地考察或参与社区服务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七、鼓励学生接触不同的学科领域创新往往来自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接触不同的学科领域,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跨学科的文献、参加跨学科的讨论等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八、激励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创新思维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社会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解决方案。
这样的实践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10个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10个教学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f218720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c.png)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10个教学活动1. 设计思维挑战设计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设置各种设计任务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用纸杯建造最高塔楼的挑战,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制造原型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解决问题或提出创意时制造原型。
这可以帮助他们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见化的物品,并通过不断改进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
3. 跨学科项目组织跨学科项目可以激发学生对多个领域之间联系的认识。
例如,让数学和艺术合作设计一座城市,或让历史和科技共同研究一个历史事件。
4. 反转课堂采用反转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家预习相关知识,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和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他们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5. 制定创新挑战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创新挑战,例如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改进现有产品或设计一个全新的产品。
这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6. 鼓励团队合作安排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和项目,鼓励他们分享想法、倾听他人意见并协同工作。
团队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7. 激发好奇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实物展示、实地考察和嘉宾演讲等,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鼓励他们主动提问并探索新知识。
8. 培养批判思维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教授信息素养和辩证思维,在学生中树立独立思考和质疑权威观念的意识。
9. 制定个人目标促使学生在个人领域设定目标,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
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来达成目标,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演示与分享安排学生定期进行演示和分享,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项目成果。
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获得来自同伴的反馈和启发。
以上是10个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活动,通过设计挑战、制造原型、跨学科项目等方式,引导学生发展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全面发展,为未来的社会做出贡献。
如何培养创新性思维
![如何培养创新性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7d5d25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5.png)
如何培养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各个领域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为了培养创新性思维,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第一步是培养对新事物的敏感度。
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关注时事热点、参与各种活动等方式来增加知识面和开阔视野。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尽量发现问题和机会。
2.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好奇心是创新性思维的源泉之一、要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鼓励自己问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答案。
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事物。
3.练习思维的多元化:创新性思维需要具备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可以通过学习不同专业、跨学科的知识,参与各种不同领域的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多元思维。
可以尝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4.培养问题意识:创新性思维往往起源于对问题的意识。
培养问题意识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现有事物的不足,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关注身边的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
5.鼓励大胆尝试:培养创新性思维需要鼓励大胆尝试新的想法和做法。
尝试不同的方法,不怕失败,从错误中学习。
可以通过参加创新性活动、竞赛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6.建立合作网络: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
可以建立一个创新性的合作网络,与其他有创新思维的人交流、分享经验和观点,共同探讨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7.注重思维训练:创新性思维需要不断的锻炼和训练。
可以通过解决难题、进行头脑风暴、参与创新性活动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也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帮助思维的拓展和发散,比如思维导图、逆向思维等。
8.保持开放和乐观态度:创新性思维需要保持开放和乐观的心态。
要愿意接受新的想法和观点,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保持积极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有动力和创造力。
总之,培养创新性思维是一个需要持续努力的过程。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a64bea4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3.png)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重要要求之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引入新颖的教学内容、举办实践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老师也应尊重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探索和发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室里的书籍和教材远远不够。
学校和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工作室等。
这些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三、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创新往往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项目,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和创新。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开展开放性的讨论和思考教学过程中的问答环节往往是学生表达和思考的重要机会。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学生接触新的技术和知识创新离不开新的技术和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接触新的技术和知识,如计算机编程、科学实验等。
通过接触新的技术和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六、提供创新思维的评价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评价方式也需要相应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设置一些与传统评价方式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展示性评价、项目展示评价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创新的快乐和成就感。
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17ccacc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a.png)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能够以不受限制的方式提出新颖而富有创造力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当今发展迅速的世界中,培养创新思维成为个人和组织都必不可少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好奇心使我们对事物保持一种求知欲,能够激发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培养好奇心的方法有:阅读广泛的书籍和文章,尤其是跨学科的内容;尝试新的事物和体验新的感受;主动提问和寻求答案。
二、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需要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来推动。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改变原有思维的固定模式,尝试新的角度和视角来思考问题;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是培养多样化思维的有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展开联想和组织思维;与不同背景和专业的人交流和合作,获取更多的观点和想法。
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培养系统化思考的能力,将问题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分别进行分析和处理;锻炼批判性思维,对问题进行评估和验证;勇于尝试和接受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创新思维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支撑。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联想能力,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组合和联结;扩展思维的边界,跳出常规的思维方式,尝试寻找新的解决方案;鼓励冒险和试错,不断追求新的创意和想法。
五、营造适宜的环境创新思维需要一个开放、鼓励和积极的环境来孕育和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营造适宜的环境:鼓励员工提出新思路和观点,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设立奖励制度,激励创新行为;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鼓励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流,促进不同思维的碰撞和融合。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培养创新思维已成为个人和组织的必然选择。
通过培养好奇心、多样化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以及营造适宜的环境,我们可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并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能够提出更加创新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创新思维培养包括哪些方面?
![创新思维培养包括哪些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524eba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8.png)
创新思维培养包括哪些方面?
创新思维培养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创新思维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观察力与洞察力
创新思维培养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学生需要学会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其中的细节和变化。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和发现新的机会。
2. 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创新思维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支撑。
学生应该被鼓励自由想象,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意。
教育者可以通过艺术、文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3. 培养批判性思维
创新思维不仅仅是提出新的点子,还需要对已有的观点和想法进行批判性思考。
学生需要学会质疑和评估,并能够挑战传统或常
规的思维方式。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改进方案,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4. 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
创新思维通常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分享。
学生应该被鼓励参与小组活动、团队项目等,培养其合作和沟通能力。
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他人的不同思维方式中获得灵感和启发,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5. 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的目标是解决问题和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学生需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和识别问题、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
通过实际解决问题的实践,学生可以不断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
这些方面是创新思维培养的核心内容,通过系统而有针对性地培养这些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思维的终身学习者和有价值的参与者。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计划三篇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计划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29df0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6.png)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计划三篇《篇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计划在当今社会,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旨在为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组织实践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实验、实践课程、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2.创新资源:为学生丰富的创新资源,如创新书籍、创新工具、创新平台等,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3.开展创新培训:组织创新培训课程,邀请专业讲师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4.建立创新团队: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团队,开展创新项目研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5.举办创新竞赛:举办各种创新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6.短期目标:在接下来的学期内,组织一次创新实践活动,邀请专家进行创新培训,建立至少一个创新团队,并举办一次创新竞赛。
7.中期目标:在未来两年内,开展更多的创新实践活动,更多的创新资源,培养更多的创新团队,并举办更多的创新竞赛。
8.长期目标:在未来五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学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工作的设想:1.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2.通过创新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帮助他们掌握创新方法与技巧。
3.通过开展创新培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4.通过建立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
5.通过举办创新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6.每个月组织一次创新实践活动,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
7.每学期邀请一位专家进行创新培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8.每学期建立至少一个创新团队,鼓励学生开展创新项目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20871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0.png)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建立良好的基础知识体系创新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进行的。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
这包括各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以及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而且应该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出有趣的科学问题、展示科学现象等,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科技比赛、社会实践等,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际问题和实际操作,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鼓励学生质疑和挑战传统观念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被教导接受既定的知识和观念,而缺乏对知识的质疑和挑战。
然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挑战传统观念,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和辨析。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通过创造性思维训练、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等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加强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94d4a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5.png)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创新思维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涯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为了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教师应该通过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材料,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地,参与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推理,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展示他们的独立思考成果,鼓励他们提出创新的观点和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创新思维常常需要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对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设计合作项目和综合性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解决问题,并通过团队合作的经验来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和展示活动,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信息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同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五、提供创新思维的培训和指导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培训和指导活动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创新思维的讲座和培训,引导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创新竞赛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展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六、建立创新思维的氛围和文化学校可以通过创设创新思维的氛围和文化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dd5c077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4.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在当今社会中被普遍认为是培养学生未来成功的重要素质之一。
然而,许多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只擅长死记硬背和机械学习。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了教育界和家长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1. 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需要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表达想法、提出问题和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设立讨论小组,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感到自由去思考、创新和表达。
2.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思维的源泉之一。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示有趣的实验、新技术或者激发学生对某个话题的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主动探索答案,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动手能力。
通过让学生充分发挥好奇心,可以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发展。
3.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创新思维强调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多样的观点或者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
同时,鼓励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跨学科思维,从而能够更富有创意地解决问题。
4. 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需要调动所有的思维能力去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和开放性的任务,要求学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创新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和失败。
教师应该教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纠正错误。
学生需要知道失败不是一场彻底的失败,而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可以更积极地面对困难,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提供合作学习机会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交流和借鉴彼此的想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并提供合作学习机会。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9fc1c5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4.png)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当前社会对于学生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他们未来成功的关键能力之一。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
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当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但不限于灵活的教室布置、丰富的学习资源、开放的学习氛围等。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置创客角色区域,提供各类创意工具和材料供学生使用,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践和探索。
同时,创建一个尊重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观点和创新想法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以及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尝试寻找答案。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或合作的探究活动,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即能够主动质疑和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这可以通过让学生针对一个观点或问题进行辩论、撰写论文等方式进行。
教师在指导学生批判思考的同时,也要提供合理的引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批判思维。
四、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交流创新思维往往是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结果。
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鼓励他们合作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成果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8578c4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c.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个人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提倡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鼓励创新性想象和批判性思维、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和环境。
1、鼓励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科学实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如科学竞赛、创新项目等,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帮助他们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鼓励他们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最终找到最佳方案。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促进思想交流和碰撞,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倡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是学生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开展自主学习、组织交流分享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调整,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交流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知识共享和思想交流,帮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4、鼓励创新性想象和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想象和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和鼓励质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想象和批判性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14cb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2.png)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和创意表达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校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学习场景,例如实验室、创客空间、艺术工作室等,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践和创造。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参加学术竞赛、创新设计比赛等,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例如,在开展科学实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践。
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并激发他们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论证和辩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
4. 鼓励团队合作创新往往需要多个人的智慧和协作。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项目,例如小组研究、社团活动等。
在团队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协商解决问题,并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培养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5. 提供开放式评价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记忆和重复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可以尝试引入开放式评价方式,例如项目展示、作品展览、口头报告等,这些方式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6. 提供激励和奖励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创新激励和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例如设立科技创新基金,为学生提供创新项目的经费支持;设立创新奖项,表彰学生在科研、设计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团队合作、提供开放式评价方式和设立激励奖励机制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f3f8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4.png)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是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时的关键,更是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素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本文将从培养好奇心、激发创造力、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引导探索学习等方面,为您探讨这一问题。
一、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鼓励学生自主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此外,提供一系列有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好奇心的有效手段。
二、激发创造力创造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创意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提供创意思维工具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
此外,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不同角度和思考原因结果的能力,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影响重大。
教师应创造支持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包括鼓励学生多样性思考、允许错误和失败的正向评价和鼓励、提供开放式的学习资源等。
此外,合理的空间布置和社交互动的激发,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引导探索学习探索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探索性的任务、提供信息和资源的引导、鼓励学生开展个人项目和研究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探索学习。
五、培养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元化观点和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论证和辩论、提供有争议性的问题和材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此外,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科学方法进行问题解决,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六、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共享思想,互相启发和辅助,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开展小组项目和任务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培养创新思维的三种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的三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2ea71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b.png)
培养创新思维的三种方法常规思维之所以冠以常规二字,是因为它的主要特点是:习惯性、单向性和逻辑性。
习惯性是一种思维定势,一提到思维定势,很多人往往认为它是思维障碍,这是片面的。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1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知识是培养创新性思维的基础。
正如没有没有土地不能构建高楼大厦一样,没有知识的土地,不可能来构建思维的大厦。
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将用知识的网络将事物连接起来,通过事物之间的纵横联系来进行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进行自我探索与思考,追寻规律的理解与方法,推陈出新,形成独立的思想。
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考发散思维(英文: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多向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
在语文作文中,学生读到作文的题目时,会因为知识的积累以及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立意,‘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对这种现象的现象最好的诠释。
我们可以根据发散思维的特征,设计多向思维的一套题目,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在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一个开始就错误的角度做得再好很有可能一错再错下去。
语文作文在设定题目的同时也会有一个正确的立意,而接近或者相同立意的语文作文有很大的几率得高分。
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3发展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司马光小时候和一群伙伴玩耍的时候,有一个伙伴因为在水缸上贪玩而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古人的水缸通常很大)。
当时身边又没有大人,有的伙伴惊慌不已,大喊大叫,想要进去救人自己又不会游泳只能干着急,有的又想要跑出去向大人求救。
此时掉进缸里的伙伴已经快沉进到缸里了。
司马光急中生智,让另一个伙伴和他合力在地上抬起一块巨石,使劲抬起来向大水缸砸去,“砰!”大水缸破了,缸里的水一下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的思路狭窄,严重阻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纠正学生思路狭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象力是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思维的活动,因此我们说想象是创造力,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
1、预习存疑,诱导思维。
有些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我就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提出疑难问题,相互讨论、互相交流。他们对这些问题既感到新奇又难以理解,从而诱导启发他们的思维。这样带着疑问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边议,效果更佳。
2、课题设疑,启发思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如《草船借箭》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教学时教师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这样一步步设下悬念,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新教育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从基础做起。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的有效途径。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三、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心理学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逐步产生了自我肯定的要求,不希望人们把
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而要求尊重他们,我们在教学时,不能要求学生答问只让对不许错。有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常与一般学生不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近于荒唐,有时不易被老师理解,但认真考虑,他们也有某些方面的道理。
3、难点质疑,引导思维。
阅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一步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进入思维状态,不断地进行判断、推理,在思维的渐次深入中把握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其认识能力。
二、改变单一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共同讨论是激励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大家共同讨论的条件下,思维活动可以经过不断地评价和引导螺旋上升,把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推向较高水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尽可能找出许多种答案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二、改变单一思考模式
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共同讨论是激励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大家共同讨论的条件下,思维活动可以经过不断地评价和引导螺旋上升,把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推向较高水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尽可能找出许多种答案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3、通过指导观察培养想象力。
培养观察力是发展想象力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获得有关的表象和情节的依据,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丰富画面的形象和情节,使画面活起来;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告诉他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要启发他们观察主要的现象与环节,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展开创造性想象,具体合理地想象出与观察对象有关的内容。只有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得到训练,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培养。
三、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逐步产生了自我肯定的要求,不希望人们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而要求尊重他们,我们在教学时,不能要求学生答问只让对不许错。有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常与一般学生不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近于荒唐,有时不易被老师理解,但认真考虑,他们也有某些方面的道理。
一次讲完《将相和》老师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部分同学表示喜欢蔺相如,并讲明他的机智勇敢。也有几个学生说喜欢廉颇。正准备下课时,突然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说:“我喜欢赵王。”老师惊讶地问:“为什么?”学生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的这一点。”学生说得有理有据。老师给予肯定:“同学们都喜欢蔺相如、廉颇,你能从不同角度看到赵王的优点,这是很可贵的,你很会思维。”学生听到这样的肯定,心理十分高兴。老师的肯定评价,调动了发言学生及全班同学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发言时消除了顾虑,充满了自信,增强了自我肯定的欲望。
1、通过作文教学培养想象力。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幻想性、假想性”的命题作文,例如“21世纪的我”,“假如我是一位老师”等,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开拓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课文结尾培养想象力。
有些课文的结尾,戛然而止,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想象的余地。例如《云雀的心愿》一文,当学生理解了课文,知道了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后,我就根据结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云雀的心愿实现了吗?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从基础做起。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1、预习存疑,诱导思维。有些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我就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提出疑难问题,相互讨论、互相交流。他们对这些问题既感到新奇又难以理解,从而诱导启发他们的思维。这样带着疑问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边议,效果更佳。2、课题设疑,启发思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提出问题,捕捉文章的中心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3、难点质疑,引导思维。阅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一步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进入思维状态,不断地进行判断、推理,在思维的渐次深入中把握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其认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