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常见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管常见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对顶管常见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顶管方向失控 1)工作井出洞无土体加固措施。

2)掘进机长径比不合理。

3)掘进机纠偏液压系统遇故障。

4)掘进机纠偏行程小,纠偏力不够。

5)测量数据有误。

6)工作井发生位移和倾斜。

7)纠偏不及时,纠偏幅度过大。

8)没有给机头轨迹曲线。

9)遇到土质变化,开挖面失稳

1)采取可靠的出洞口地基加固措施。

2)机头设计要经充分论证。

3)施工前,掘进机进行维修、保养、调试和验收,施工。

过程加强检查,遇故障立即停止顶进修理。

4)实行三级测量复核制度。

5)定时对工作井的位移进行复测。

6)采取勤测、微纠原则。

7)施工现场给机头姿态曲线图,以曲线图指导纠偏。

8)遇到突发情况,逐级汇报,确定偏差报警值,杜绝方向失控。

顶力剧增 1)触变泥浆选材质量不好。

2)触变泥浆材料配方不合理。

3)现场搅拌不充分,水化时间短。

4)注浆孔布置不合理。

5)注浆泵耐压低

6)管路布置不适应超长距顶管要求。

7)注浆量没有控制好。

8)注浆压力不合理。

9)管路接头渗漏。

10)没有形成完整泥浆套,只有偏心浆套。管外壁带土顶进。

1)选材应进行测试和论证。

2)配方应进行筛分和优化。

3)搅拌和水化时间大于6h

4)科学合理地按设计的管路进行布置。

5)采用液压注浆泵,并维修好,确保耐压大于2bpa以上。

6)按超长距离顶管要求,设中间注浆泵站2~3座。

7)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按设计要求控制。

8)所有压浆接头用生料带包扎,确保无渗漏现象。

9)压浆工艺由当班班长负责,确保整条管道形成完整泥浆套。

地表沉降大 1)顶进速度太快。

2)开挖面土压力大

3)开挖面不稳定。

4)管道线型不好。

5)机头壳体外径比管外径大得多(建筑空隙大)

6)泥浆套形成不好,管道带土顶进。乃顶进开始阶段没有对推进参数进行优化。 1)顶进速度应满足开挖面土压平衡条件。

2)采用能稳定开挖面水土压力的顶进掘进机。

3)机头姿态控制精度好。

4)机头壳体比管外径在20㎜为宜。

5)认真做好注浆工艺。

6)应采用信息反馈技术,在初始推进阶段对推进在数进行优化,以指导施工

管道渗漏 1)进出洞口渗漏

2)管接口渗漏。

3)中继环渗漏。

4)机头主轴密封渗漏。 1)进出洞口止水装置与管道的同心度好,误差小,采用精加工制作,采用双道橡胶法兰结构。

2)特别重视管材的加工精度,从钢模制作,样品管的验收到橡胶止水带的质量检验,都要从严把头,确保的压缩过盈量。

3)采用归先进的中继环设计,经向可调橡胶止水带,双道密封,并且可以更换的结构形式,确保中继环无渗漏现象。

4)机头主轴密封采用多道聚胺脂密封,并采用油嘴泵加压以平衡开挖面水土压力。

7.6顶进过程中,线形控制及测量设备

7.6.1线形控制

1、测量的方法

用极坐标法(对于深井,井口尺寸小,为防止误差,也可采用传统的魏司巴赫—二次联系三角定位法),根据设计给出的工作井坐标和顶进轴线斜坡和平坡交界的坐标,以及实际接收井中心的坐标,分别计算出他们的方位角。然后采用导线法,将控制点定在工作井上。项管项进时,在机头中心设置一个光靶,根据光靶反映的读数,即可知道目前机头的方位。

7.6.2测量设备

1、顶进的测量与方向的控制,主要是采用全站仪,辅以激光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

2、由于顶进距离长,如观察困难,将采用自动跟综仪测量。然后通过油缸进行纠编,遵循先引上下后纠左右的原则。

3、测量与方向控制要点

(1)制定严格的放样复核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顶进前必须遵守严格的放样复测制度,坚持三级复测:施工组测量员→项目管理部→监理工程师,确保测量万无一失。

(2)布设在工作井后方的仪座必须避免顶进时移位和变形,必须定时复测并及时调整。

(3)顶进纠偏必须勤测量、多微调,纠偏角度应保持在10′~20′ 不得大于1°。并设置偏差警戒线。(4)初始推进阶段,方向主要是主顶油缸控制,因此,一方面要减慢主顶推进速度,另一方面要不断调整油缸编组和机头纠偏。

(5)开始顶进前必须制定坡度计划,对每一米、每节管的位置、标高需事先计算,确保顶进时正确,以最终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