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资料:病原名词解释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微生物(microorranism ,microbe):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

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肽聚糖(peptidoglycan):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原核细胞所特有的物质,G+菌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

部分组成,G-菌由肽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3.脂多糖(LPS):是G-菌的内毒素。LPS由三部分组成(由内到外),1)脂类A是内毒素的毒性部分和主要成分,与致病性有

关2)核心多糖3)特异多糖,G-菌的菌体抗原

4.细菌L型:细菌在体外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地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后,导致细胞壁肽聚糖直接被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进而形成一

种细胞壁缺失或缺陷的细菌,称为细菌L型

5.质粒(pla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闭合环状DNA分子,可独立于染色体外并且自行复制,可整合到染色体

上。经人工抽提后可变成开环状或线状

6.荚膜(capsule):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层包裹着一层排列有序且不易被洗脱的粘液物质,厚度约200mm

7.鞭毛(flagellun):在许多细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

8.菌毛(fimbria 或pllus):许多革兰阴性细菌和少数革兰阳性细菌菌体表面存在着数量众多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类似毛发样

的丝状物,称为菌毛

9.芽孢(spore):很多革兰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胞浆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芽

孢,是细菌代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维持生存,具有特殊抗性的休眠结构

10.IMViC试验:吲哚(I)、甲基红(M)、VP(Vi)和枸橼酸盐(C),利用这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合称IMViC试验

11.多重耐药性(mutiple resistance):有的细菌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受性即多重耐药性

12.噬菌体(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13.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能再宿主菌细胞内复制繁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使细菌裂解的噬菌体,称为毒性噬

菌体

14.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有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殖,不裂解细菌,其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并能与染色体

一起复制传代。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又称溶原性噬菌体

15.前噬菌体(prophage):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

16.溶原型细菌(lysogenic bacterium):染色体上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17.完全转导:供体菌DNA片段进入受体菌后,只有少数能与受体菌染色体重组并同染色体一起复制,称为完全转导

18.流产转导(abortive transduction):供体菌DNA片段进入受体菌后,绝大多数游离于受体菌胞浆内,不能复制,被称为流产

转导

19.接合(conjugation):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

得新的遗传性状

20.高频重组菌株(Hfr):细菌染色体上整合有F质粒,该菌能以较高的频率转移细菌染色体基因

21.消毒(disinfection):消除和杀灭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因子,但不一定能杀死全部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22.灭菌(sterilization):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死芽胞

23.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24.无菌(asepsis):物体或局部环境内不存在活的微生物,多是灭菌的结果

25.防腐(antisepsis):抑制微生物增殖的方法,以防止物品的腐败与变质

61.Nagler反应:在蛋黄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浑浊圈,是由卵磷脂酶(α毒素)分解蛋黄中卵磷脂所致,此现象称Nagler反应,为产气荚膜梭菌的特点。

63.汹涌发酵(stormy fermentation)现象:产气荚膜梭菌可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在牛乳培养基中分解乳糖,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H2和CO2),将凝固的酪蛋白冲呈蜂窝状,气势凶猛,称汹涌发酵现象。

65.支原体(mycoplasma):支原体是一类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支原体无细胞壁,形态上

呈多形性,可通过除菌滤器,由于它们能形成有分枝的长丝,故称之为支原体。

67.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类严格在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70.病毒体(virion):有感染性、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是细胞外的结构形式。

71.复制周期(replicative cycle):从病毒体入侵易感细胞到子代病毒体生成并释放,这一过程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吸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与释放。

72.顿挫感染(abortive infection)(亦称流产感染):病毒进入细胞后,因细胞不能为病毒提供复制的必要条件(如酶类、能量及必要成分),而没有完整的感染过程称之为顿挫感染。

73.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发生严重改变,某些病毒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子代病毒,这类病毒称之为缺

陷病毒。

74.辅助病毒(helper virus):缺陷病毒与其它病毒共同感染细胞时,若其它病毒能弥补缺陷病毒不足,使之增殖出完整病毒,则称这种有辅助作用的病毒为辅助病毒。

76.干扰现象(interference):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种细胞时,一种病毒的增殖可以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干扰现象。

79.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水平传播是指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间即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

80.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垂直传播是指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直接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81.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或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病毒侵入机体后,如果病毒毒力较弱或机体防御

力较强,病毒不能大量增殖,对组织细胞损伤不严重,临床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称为隐性感染。

83.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大量增殖造成细胞严重损伤,致使机体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类型称为

显性感染。

87.包涵体(inclusion body)的形成: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大小数量不同的圆形或卵

圆形板块状结构,称为包涵体。病毒包涵体是由病毒颗粒或为装配的病毒成分在细胞内堆积而成。

89.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由HA或NA 的基因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90.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由HA 或NA 的基因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爆发流行。

95菌丝(hypha):真菌孢子以出芽方式繁殖,在适宜环境下孢子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为菌丝。

97.正常菌群(normal flora):在人体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寄生着不同种类数量的细菌。

98.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bacterium):在一定条件下,原来在正常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称为致病菌,称为条件致病菌。100.毒血症(toxemia):产生外毒素的病原菌只在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流,但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达到易感靶器官,引起组织损害,产生特殊的毒性症状。

101.菌血症(bacter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但未在其中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再繁殖而致病。102.败血症(sep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严重全身中毒症状。

103.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通过血流扩散至机体的其它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104.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由于G-菌感染使宿主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的症状。

105.带菌状态(carrier state):经过显性感染和异性感染后,由于病原菌未被及时清除而在体内继续存在一定时期,与机体免疫力

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称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宿主称带菌者。

107.类毒素(toxoid):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作用一定时间后,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抗原性的生物制品,即为类毒素。108.内毒素(endotoxin):G-菌菌崩解时释放出来的毒素,是G-菌细胞壁脂多糖,其主要成分是脂类A,性质稳定。

109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在微生物环境中正常微生物的种群发生了定量或定性的异常变化为菌群失调。

110.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

111.疫苗(vaccine):利用各种微生物制备的用于预防相应传染病的抗原性生物制品。

114.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115.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ty):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

使机体即刻获得特异性免疫,因而作用及时。但这些免疫物质不是病人自己产生的,故维持时间短。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116.肥达反应(Widal):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

mucosal immunity system(黏膜免疫系统)分布在消化道呼吸道生殖泌尿道等黏膜免疫组织中的淋巴样组织及相关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