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合集下载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六节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在心理学中,所谓“个性”即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

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动力结构系统。

它主要包括:1、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等。

表明人对周围环境的态度,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成分,影响心理活动进行的方向。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这些特征最突出地表明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

另外自我意识也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只有当以上各成分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具有稳定的,有倾向性和独特的特点,才组成个性。

人不仅具有个性,还具有社会性。

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学前期(幼儿期)的开始的,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儿童的个性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社会化中实现的。

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是使儿童由生物人变为成社会人的过程。

在儿童社会化中,家庭(包括家庭气氛,家庭教育,家庭结构等)及幼儿园(包括同伴,老师等)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幼儿是在家庭与幼儿园里,在与父母及其他成员,小伙伴及老师的相互交往中,形成其个性与社会性的。

一、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在普通心理学中,我们学过意识的概念,意识是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的区别之所在。

人的意识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人的意识主要表现为用词的形式巩固在头脑中的知识体系。

第二、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第三、人的意识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区别开来。

由意识的第三个特点,我们知道意识不仅使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还能认识主观世界。

例如:人不仅有喜怒哀乐等情绪,而且知道为什么喜或怒,这就是人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主体对自己的反映过程。

“自我”既是反映者,又是被反映者。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1、心理理论(1)心理理论是指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进行因果解释,预测和控制的能力;(2)心理理论的发展:a.一般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在4岁左右开始形成,其标志是成功的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作业任务;到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b.言语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区分:通过对3岁儿童言语的分析,发现他们已能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同时,也能够对物理客体和心理客体作出区分;(儿童是先形成主体我然后才有客体我)P.S.习惯化和去习惯化:c.理解看到和知道之间的关系:从2岁起,对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就有一些理解;3岁儿童则不仅能区分看见的和知道的,而且认识到,对同一个物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d.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4岁前通常难以区分物体的外表和本质,只有到4岁以后,儿童才能明白,一个物体可以用它的样子来表征,也可以用本质来表征;e.对他人行为的预测:2岁儿童能认识到他人是有欲望的,并且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到3岁时,儿童不仅能理解他人有欲望,而且还有对世界的信念;f.4岁后儿童对他人心理知识的发展:到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2、幼儿道德认知发展(1)前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朦胧的了解,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的支配,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2)他律道德阶段: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赋予的,按是否遵从权威来判断是非,判断行为的好坏完全根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3)自律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更多地根据动机而不是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识到规则是可以通过协商和讨论得以改变的,并形成了自己内化的道德标准;幼儿处于上述三个阶段中的第二个阶段;幼儿晚期其道德认知开始向自律道德阶段转化;3、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侵犯和亲社会行为最早出现于婴儿期)(1)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a.侵犯行为的理论:Ⅰ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来具有的死亡本能是敌意性,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它促使个体从事各种暴力和破坏性活动,从而追求个体生命的终结;Ⅱ生态学理论:认为人具有基本的侵犯本能,所有本能都是进化的产物,他保证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侵犯行为是生物进化的结果;Ⅲ新行为主义理论:将侵犯行为作为挫折的结果,认为挫折总是导致侵犯行为,因为攻击行为能够减少挫折带来的痛苦;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通过直接强化和观察学习而获得的;Ⅴ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认知在侵犯行为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个体对挫折,挑衅等地反应,并不过多地依赖于实际呈现的社会线索,而是取决于个体如何加工和解释这些信息;b.侵犯行为的发展:2岁以前侵犯行为不知向任何特殊的人,为一特殊目的指向特殊个体的真正侵犯行为出现在4岁左右;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一般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和言语侵犯;c.侵犯行为的控制:Ⅰ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与关注;Ⅱ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Ⅲ移情训练;Ⅳ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1)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也叫向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a.亲社会行为理论:Ⅰ社会生物学理论:可以用“族内适宜性”来解释,个体为了维持种族的生存与繁衍,需要个体牺牲自己以换取“族内适宜性”;Ⅱ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其中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利他原则被内化为理想自我的一部分,儿童将努力会主动提供帮助,以避免良心的惩罚;Ⅲ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强化和社会学习的结果;Ⅳ认知理论:认为随着智力的发展,个体掌握了重要的认知技能,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亲社会行为推理和行为的动机;b.亲社会行为的训练:角色扮演训练;自我概念训练;行为自我强化;榜样示范;(2)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性别化的概念:儿童获得性别认同和关于他所生活的社会认为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别特征的过程;角色的社会化包括先后四个过程:(①理解性别②获得标准③取得认同④形成偏爱)①性别的认同(理解性别)性别认同: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对自己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分类;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性别同一性,二是性别恒常性;性别同一性:指对自己性别的辨认和理解,无论什么情况下都知道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在3岁左右就能达到性别的同一性;性别恒常性:包括三方面内容:性别的稳定性(时间恒常性):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时间或年龄而发生变化;性别的一致性(情景恒常性):指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服饰,发型等而发生变化;性别的非动机性: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愿望而随意改变;研究表明:幼儿达到稳定性的平均年龄为4岁,达到一致性的年龄为5岁;②性别角色的认同性别角色标准:每个社会都有一套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期望模式,这个模式就是性别角色标准;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性特点或女性特点的认识和信念;性别角色偏爱:指对于某一性别相联系的活动或态度的偏爱;性别角色偏爱与下面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自己的能力越接近某一性别标准,越希望自己能为这个性别;二是对同性别父母越喜欢,就越想成为这个性别的成员;三是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的关于某一性别的价值线索的影响;性别化的理论Ⅰ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两性间发生学和荷尔蒙的差异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的决定作用;Ⅱ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化是与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之一;Ⅲ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性别化是通过观察学习和工具性条件反射获得的;Ⅳ认知理论:认为儿童首先学会完成性别的分类任务,在此基础上,他们更容易感受,注意,记忆那些与自己性别一致的活动和行为,发展起与自己性别相联系的行为模式;(3)同伴关系1、同伴关系的作用儿童间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利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③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④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2、同伴关系的发展①儿童与同伴的接触次数增加②不再把成人当作唯一依靠的对象而是主动寻求同伴③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更密切、频繁和持久④偏爱同性同伴⑤对同伴依恋强度增加⑥语言发展使同伴间交往更有效⑦儿童间从事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大大增多了⑧儿童建立友谊数量增长但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的3、同伴关系的训练儿童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可能引起同伴关系障碍,而这种障碍容易导致消极情感的产生。

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b.直接经历 保持机制: a.作为达到其它目的的有效手段获得工具性价值 b.通过社会认可、奖励而维持 c.作为自我保护的一个方法被保留 d.作为习惯被保留
26
1961年“观察学习”实验:
27
(3)儿童侵犯行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发生发展
a 发生: 1岁末
b 发展特点:
a. 量 b. 表现方式的发展变化
身体动作
言语
c. 表现目的的发展变化
工具性
敌意性
28
稳定性
a 学前期—青年早期:相当的稳定性 b 在一定干预条件下可以改变
性别差异
男 >女 生理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30
3、性别化的发展:
①性别化指理解和接受性别,并产生社会认可的适合 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过 程。
分类
意向和结果
亲社会行为(向社会行为)
侵犯行为 (反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的发展: 平衡期和不平衡期交替发展。与人合作、惹人喜欢;顽皮、反 抗、不合作
17
2、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培养
(1)亲社会行为概述
定义: ~ 是指个体想使他人或群体获益的倾向与行为。
表现:
同情、分享、安慰、谦让、帮助、合作、捐 赠、救援……
19
亲社会行为的年龄差异
• 为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利益的行为,在婴幼儿和 学前儿童中并不多见。
• 与人分享、助人行为及其他的亲社会行为在学龄初 期至前青年期之间才会逐渐增加.
• 年长的儿童除了具有确认别人有需要同情及协助行 为的需求外,他们也可能更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协助 他人,也更有能力协助他人。
高水平的合作游戏 说话过多
不敢自我表现
愿意分享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个性、性格和行为特征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在家庭、幼儿园、社区等各种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是幼儿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种社会环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些社会环境中,幼儿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逐渐学会了解和认识自己,学会了解和认识他人,学会了解和认识社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性格和社会行为特征。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幼儿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学会了解和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

在社会交往中,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和体验,学会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性别、年龄、身体特征和能力特点,学会了解和认识他人的性别、年龄、身体特征和能力特点,学会了解和认识社会的规则、习俗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认知。

二、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

幼儿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学会了表达和理解情感,学会了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学会了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学会了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学会了与他人建立竞争关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情感。

三、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学会了遵守社会规则,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合作和分享,学会了解决冲突和问题,学会了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行为。

四、幼儿社会性格的发展。

幼儿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性格,包括性格特点、性格倾向和性格特征。

在社会交往中,幼儿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性格,表现出不同的社会性格特点和社会性格特征。

总之,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幼儿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个性、性格和行为特征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种社会环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和支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全面、健康和良好。

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幼儿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先天气质差异、个性特征的萌芽以及个性初步形成等阶段。

幼儿的个性发展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从出生到一岁前,儿童主要表现出先天气质的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到三岁前,孩子的个性特征开始萌芽,这时候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对孩子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

进入三到六岁,儿童的个性开始初步形成,这一阶段是学前期儿童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也开始逐步建立。

个性的发展对儿童日后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良好的个性发展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社交打下坚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个性的形成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在后续的成长过程中继续发展和变化。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涉及模仿学习、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幼儿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观察与模仿来学习的。

孩子们在与成人及同伴的交流中学习如何友好相处,同时也在认识自己、对待他人的过程中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包括情境性、模仿性、从他性以及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的趋势。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期则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逐步的过程。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提供一个充满爱、支持和鼓励的环境,帮助孩子在这两方面都能健康成长。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个性与社会性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个性是指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所具有的独立特点,社会性是个体与他人交往和互动的能力。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小学儿童的发展情况。

首先,小学儿童的个性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个性逐渐形成,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些孩子可能天生比较内向,而另一些孩子则比较外向。

个性特点也可能包括情绪稳定性、积极性、自尊心等。

其次,小学儿童的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学习方式。

比如,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可能更容易结交朋友,喜欢与他人合作;而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可能更喜欢独自活动,不善于与人交流。

这些个性特点也会对他们的学习方式产生影响,比如对待学习任务的态度和方法。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还将开始体验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性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也是与他人相处并建立关系的一种能力。

小学儿童通过与同伴和家庭成员的互动,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

在人类社会中,与他人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儿童开始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例如家庭关系和同伴关系。

他们学会了在家庭和学校中遵守规则和组织规模,逐渐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与他人的相处,他们发展出一些关键的社会技能,如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还体现在他们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意识到他人也有感受和需要,开始主动表达对他人的爱和关心。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友善的品质。

通过参与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参加学校的运动会、班级的团体活动等,小学儿童有机会锻炼和发展自己的社会性。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

个性特征会影响一个人与他人的互动方式,而社会环境也会对个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榜样,帮助他们发展出积极健康的个性和社会性。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一、学龄初期幼儿的主动感对内疚感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而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

我们主要分析交流的是童年阶段中的学龄初期阶段(3~6岁)孩子他们这个阶段中的心里特点——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埃里克森给出的理论指出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有理论的支撑,我们对于孩子该年龄阶段所心里的发展情况更为了解,对于我们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大有裨益。

下面我们将从素质教育观、学前幼儿认知理论、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等几方面展开论述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主动”的必要性。

二、“主动”符合素质教育观幼儿的学习地位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素质教育观要求我们要培养发展幼儿要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孩子个体的最优发展。

那么,教师主导、幼儿为主体。

所谓主体,哲学上是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而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无疑是指要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个性的学生。

就幼儿的主体性而言,主要体现在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贯穿于集中面授、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和完成作业等学习的各个环节上。

第六章 幼儿心理发展

第六章  幼儿心理发展
第三节 幼儿认知的发展
一 幼儿感知的发展
二 幼儿注意的发展
三 幼儿记忆的发展
四 幼儿思维的发展
五 幼儿想像的发展
--------------------------
一 幼儿感知的发展
幼儿感觉的发展
各种感觉更加完善:视敏度不断提高;视觉的随意性增长;辨色能力增强;听觉感受性进一步发展;触摸觉与运动觉的细致性和准确性也有所增强.
五 儿童游戏的发展
从游戏的内容看:
游戏主题逐渐扩大.
游戏情节逐渐复杂.
从游戏的形式看:
从不能分配角色到自行分配角色.
从模仿性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的游戏.
游戏的时间也逐渐增长.
从个人游戏逐渐发展到合作游戏.
---------------------------------
各种感觉在认识事物中的地位的变化:视觉和听觉在各种感觉的发展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幼儿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方位知觉都进一步发展.
时间知觉的发展:幼儿具有初步的时间观念,但常常需要和具体生活活动相联系;对时序的概念明显地受时间循环周期长短的影响; 4、5岁幼儿还常常分不清事物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幼儿期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较低.
发展心理学
第六章 幼儿心理发展
第一节 幼儿生理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四节 幼儿言语的发展
第五节 幼儿情绪与意志的发展
第六节 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
第一节 幼儿生理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学前儿童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学前儿童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学前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都是重要的方面,对孩子的整体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个性的发展涉及到孩子的特征、行为模式、情感和动机等方面,而社会性的发展则与孩子在社会互动中的角色扮演、合作、沟通和与他人建立关系等有关。

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对于学前儿童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需要受到关注和引导。

孩子在学前阶段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特征和行为方式正在塑造中。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孩子的个人差异,并接纳并尊重他们的个性。

同时,他们也需要在合适的时机给予适度的引导,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培养他们的情感管理能力,以及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

其次,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需要通过社交化的机会来实现。

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最主要的社交环境,他们在这里与家人和同龄人互动,建立着最初的社会关系。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陪伴,为他们提供稳定、温暖的情感支持。

同时,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家庭活动,并给予合理的责任和自主权,帮助孩子在家庭中建立自信和实践社交技能。

在幼儿园中,教育者应该创造积极的社交环境,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合作。

他们可以通过游戏、集体活动和合作项目等方式,让孩子们互相合作,相互支持,以建立起亲密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同时,教育者也应该关注和引导孩子解决冲突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除了家庭和幼儿园,学前教育也可以提供社交化的机会。

例如,参加学前教育的学校活动,或者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使孩子与更多的人接触。

这样的经历可以帮助孩子扩展社交圈,学会与不同类型的人沟通和相处。

总之,学前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互相促进的。

良好的社会关系建立需要家庭、幼儿园和学前教育共同合作,为孩子提供积极的社交环境和丰富的社交经验。

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学前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其社交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发展出独特的个性特点,并学会适应社会环境。

他们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并与他人建立关系。

这种发展在认知和情感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个性发展方面,小学儿童经历了许多的变化。

他们开始展现出不同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喜欢特定的活动或优先选择某些类型的任务。

他们也会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并开始根据这些价值观和信念行动。

此外,社交性的发展也是小学儿童的重要任务之一。

他们开始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发展出与他人相处的技巧。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

他们也开始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并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个性特点可以影响一个人与他人的互动方式。

例如,一个外向的孩子可能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联系,而一个内向的孩子可能更倾向于独立行动。

同时,社会性的技能也可以影响个性的发展。

通过与他人互动,孩子们可以学会适应他人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对自己的个性进行调整。

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小学儿童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种发展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形象。

它们还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技巧。

通过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孩子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环境,并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尽管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在小学阶段是重要的,但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一些孩子可能更早地展现出成熟的个性和社会性特点,而其他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支持。

教育家和家长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需求,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总之,小学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

通过发展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建立良好的社交技能,孩子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环境,并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家和家长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需求,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不同年龄男孩的利他行为
一致性和稳定性横向:在不同情境和条件下,行为具有一致性。纵向:在一段时间里是比较稳定的。
3、儿童侵犯行为的发展(1)侵犯行为(攻击性行为)概述
定义:是指任何有意地对他人的财物、身体造成损害或对他人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
分类:
社会学习理论(70年代)班都拉(Bandura) 侵犯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强化学会的获得机制:a.观察学习 b.直接经历保持机制:a.作为达到其它目的的有效手段获得工具性价值b.通过社会认可、奖励而维持c.作为自我保护的一个方法被保留d.作为习惯被保留
3-4岁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1、强烈的好奇心(兴趣广泛但没有中心,直接兴趣较多)2、模仿性突出3、自我意识形成,出现自我评价(依赖性与情绪性)4、出现独立性愿望
4-5岁幼儿个性的发展
操作能力变强5岁的幼儿,走跑跳爬一些大的肢体动作一般难不倒他们,但一些精细动作对他们来说却很困难,如在手工课上,经常有幼儿说老师我不会或者让别的幼儿帮忙制作。现在的孩子大多沉溺于电动玩具,动画片,所以操作的机会很少。其实动手就是动脑,心灵才会手巧。出现对自己的认识活动和语言意识,他们知道该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比如,上课时老师说:“注意了!”自己就应该眼睛看着老师,双手停止活动等等。这也是开始有了认知的方法。他们也比较清楚的意识到假象和事实的区别,意识到正确与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的区别。有时故意做错事坏事,是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同成人开玩笑。
(2)有关理论
1961年“观察学习”实验:
(3)儿童侵犯行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发生发展
a 发生:
1岁末
b 发展特点:
a. 量
b. 表现方式的发展变化
c. 表现目的的发展变化
攻击行为的发展从出生到2岁期间,婴儿之间引起争执的主要原因是对玩具的兴趣而不是伤害他人的意图,并非真正的攻击。2岁末开始,儿童的攻击行为有了转变:学龄前期,没有焦点的发脾气逐渐少;3岁以后,儿童对攻击或挫折所引发的报复性行为增加迅速;2-3岁之间,儿童通常在父母使用权威来阻碍他们或激怒他们之后,产生攻击行为;年纪较大的儿童则通常是在和兄弟姐妹或同伴发生冲突 之后表现攻击行为; 攻击的形式也随年龄而有所不同。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社会公益活动
社区组织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环保行动等 ,让幼儿在参与中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网络安全教育
针对当前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社区加强了对幼儿的网络安 全教育,提高了幼儿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分析影响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因 素,提出相应的促进策略。
幼儿社会性发展
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社会适应 、道德发展等方面的发展。
02
幼儿个性发展
个性定义及特点
个性定义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行为、情感 、思维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 性和稳定性,是个体心理特征的 总和。
个性特点
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 性。
幼儿期(1-3岁)
此阶段幼儿开始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如坚持自己的主张、模仿他人行为等。
3
学龄前期(3-6岁)
此阶段幼儿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和稳定,如合群性 、攻击性、自信心等。同时,也是培养幼儿良好 个性的关键时期。
03
幼儿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定义及重要性
社会性定义
社会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包括对他人的认 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 展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 录
• 引言 • 幼儿个性发展 • 幼儿社会性发展 • 影响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因素 • 促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策略 • 实践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01
幼儿期是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和
05
促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策略
家庭教育策略

浅谈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浅谈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根据混合型幼儿的具体表现和需 求,灵活调整教育策略,兼顾他
们的内向和外向特点。
促进个性发展
尊重混合型幼儿的个性差异,鼓 励他们自由探索和发展兴趣,培
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引导平衡发展
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和课程, 引导混合型幼儿在社交、认知、
情感等方面实现平衡发展。
06
家长和教师在幼儿个性与 社会性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社会性重要性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未来 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性发 展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 养积极的社会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
家庭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影响
01
家庭氛围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幼儿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积极的社会情感,提高社会交往
幼儿园课程设置
幼儿园应设置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社交场景和机会。通过角色扮 演、游戏等形式,激发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04
个性与社会性关系探讨
相互影响关系分析
03
个性对社会性的影响
社会性对个性的塑造
个性与社会性的互动关系
幼儿个性特点会影响其社交行为,如开朗 、外向的幼儿更容易与人建立联系,而内 向、害羞的幼儿则可能更难融入集体。
深入探究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除了个性特征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能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如家庭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等。未来研究可以进一 步深入探究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
开发有效的干预措施
基于对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关系的深入理解,未来研究可以致力于开发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帮助幼儿 更好地适应社会并实现全面发展。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幼儿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经历了重要阶段和变化。

幼儿个性的发展主要涵盖了自我意识、情绪表达、积极性和坚韧性等方面;而社会性的发展则包括了幼儿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中的社交能力、合作行为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详细阐述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过程。

首先,幼儿个性的发展在0-3岁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自我意识的建立和发展上。

这一阶段的幼儿开始认识自我,逐渐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具备了自己的感受和意愿。

他们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并学会使用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同时,幼儿还逐渐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坚韧和积极的态度。

其次,幼儿在3-6岁这个阶段进入了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幼儿开始与他人进行交往,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表现出尊重他人、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此外,幼儿还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所属的群体和社会角色,并学会在这些角色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责任。

他们懂得在群体中互助合作,并学会分享和关心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另外,在幼儿个性发展的同时,他们的社会性也在得到提升。

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互相促进,相互作用。

幼儿个性特点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行为,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对幼儿个性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良性发展,使他们变得自信、积极和乐观;而不良的社会环境则可能对幼儿个性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变得消极、内向和敏感。

为了促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父母应该给予他们爱和关心,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和稳定的成长环境,以便幼儿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

学校则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交环境,幼儿可以与同龄朋友进行交往和互动,学会分享、合作和协调。

社会则为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交平台,他们可以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结交更多的朋友,增加他们的社交技能和适应能力。

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 个性特点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幼儿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个人价值。
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
揭示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 本规律和特点,为幼儿教育工作 者和家长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 导。
研究问题
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 素是什么?如何评估幼儿的个性 特点和社会适应能力?如何促进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家庭和学校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 和教师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幼儿的 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05
家庭环境对幼儿个性及社会性影响研究
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影响
温馨和谐自信、乐观。
冷漠、疏远或紧张的家庭氛围可 能导致孩子产生消极情绪,如焦
社会性对个性的塑造
幼儿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会逐渐学会调整自己 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环境,从而塑造出更加成熟、 稳定的个性。
个性与社会性的互动关系
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个性特点 会影响社交行为,同时社交经验也会反过来影响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幼儿天生内向、胆小,不愿主动与他人交往。经过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该幼儿逐 渐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先学前期(1-3岁)
学前期(3-6岁)
幼儿个性特征更加明显,自我意识增 强,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 展。
幼儿开始产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简 单的思维能力和初步的道德感。
个性发展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为幼儿个性发展提供 了生物基础,决定了个性 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环境因素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 对幼儿个性发展产生重要 影响,塑造了幼儿的行为 习惯和价值观念。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力。相反,冷漠、紧张的家庭氛围可能导致幼儿性格内向、孤僻。
02 03
家庭教育方式
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信的品质,形成积 极的社交态度。而过度保护、溺爱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幼儿依赖性强, 社交技能差。
家庭结构
完整的家庭结构有利于幼儿获得充分的关爱和安全感,促进个性和社会 性的良好发展。而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复杂家庭结构可能对幼儿的个 性和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环境对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影响
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社交技 能,提高自信心。若师生关系紧张,可能导致幼儿对学校 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
同伴关系
与同伴的友好相处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交规则,提高团队协 作能力。同伴间的冲突和排斥则可能对幼儿的自尊心和社 交技能造成负面影响。
XXX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研究成果总结
幼儿个性发展
大量研究证实,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包括自我意识、情绪调控、动机和兴趣等方面的发展。通过教育和干 预,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积极个性的形成。
幼儿社会性发展
研究表明,幼儿期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涉及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良 好的社会性发展有助于幼儿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生活。
幼儿开始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能够 判断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 规范,并表现出一定的道德意识。
他人认知阶段
幼儿开始关注他人,能够理解他人的 情感和需求,并表现出一定的同情心 和助人行为。
社会性发展评估方法
观察法
通过对幼儿在社会生活中的自然 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幼儿的社会 性行为,并对行为进行分析和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性别差异出现早(约2岁),很难归于社会学习或育儿经验 ③在与人类相近的物种中也存在这种性差 ④有证据表明雄性激素与侵犯行为相关
4、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
儿童的侵犯行为倾向部分取决于他所生活的文化或亚文化的 鼓励和宽容。
– 放任型的父母
– 家庭的情绪氛围
– 大众传播媒介的暴力内容
帕德森的研究: 充满矛盾与冲突家庭的儿童
2、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
3、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
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正处于第二个阶段
(二)中国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 中国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支持了皮 亚杰等人的理论。不过,中国儿童从不成熟判断 转入成熟判断的年龄,普遍早于皮亚杰等人提出 的转折年龄。
三、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一)侵犯行为
讨论:幼儿的性别意识需要强化吗?
镜头一:离园前,在一攀登架旁,一群小朋友在玩耍,男小朋友的父母们在一 旁闲聊,而女小朋友的父母们却一个个寸步不离,眼睛一刻不离女儿,尤其 是女孩的妈妈,一边指导女儿,一边说:“女孩家玩这种危险的游戏,爬上 爬下的没有一点女孩儿样,我们玩别的游戏,好吗?”女孩不情愿地跟妈妈 走开了。
(3)5岁以后开始下降
3、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Maccoby&Jacklin,1974,1980Tieger,1980) 男孩不仅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还有更多的言语侵犯。 生物学观点认为,至少有4种原因可以解释生物因素在侵犯 行为的两性差异上的作用:
①几乎所有社会男性都比女性富有侵犯性
2、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在幼儿期逐渐增加,6—12岁增长显著。
实验:分享实验
在一个分享实验中,
4—6岁儿童33%
6—7岁69%
7—9岁81% 9—12岁96%选择了亲社会行为,即表现出 分享意识或行为。 用美国儿童做被试,结果类似。
3、亲社会行为的训练(培养) 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常用的手段:
(二)亲社会行为
又称“向社会行为”、“利地行为”
1、亲社会行为理论
(1)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 亲子关系,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往往重复得到强化的行为, 而避免重复付出代价和受到惩罚的行为。 (3)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他们获得了 重要的认知技能,这将影响他们对亲社会问题的推理和 行为的动机。
镜头二:某商店的玩具橱前,有一位小女孩想要一把枪因母亲不同意而哭闹不 止。其实大部分家长在给幼儿买衣服、玩具时,一般总认为应该做到男女有 别,以便使男孩儿更男性化,女孩儿更女性化,在帮幼儿选择玩具时,男孩 的玩具总少不了汽车、坦克、大炮、冲锋枪„„女孩儿的玩具总是洋娃娃、 小碗、小勺、小篮子„„ 镜头三:幼儿园兴趣班参加武术、小制作的大部分是男孩,而服装表演、刺绣 往往是女孩所乐意参加的。据了解去少年宫报名参加各项专业培训时也大多 是父母的意愿。 由此可见,我们的家长时时刻刻都在将自己对性别模式的刻板理解传递 给下一代、传递给社会,即男性刚、女性柔,独立果断是男子特征,依赖顺 从是女子的特征。
(1)对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训练
(2)行为强化训练和自我概念训练
(3)榜样示范
四、性别角色认同
和性别化
(一)一般概念
1、性别认同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 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2、性别角色标准 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
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或
帕德森(1981,1982)观察了高侵犯性儿童亲子间的交往, 然后与正常儿童比较。
他发现高侵犯儿童成长于非常不正常的家庭。
家庭成员间经常互相冲突,他称之为“高压统治家庭” ——这是一块孕育侵犯行为的土壤。
5、侵犯对侵犯行为的奖赏和关注
②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③移情训练 ④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等
2、发展趋势
(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内在品质评价 (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具体的评价 (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初步客观性评价
(三)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1、幼儿自我体验发展水平不断深化:
3岁儿童的自我情绪体验不明显 4岁是关键期 5—6岁已经出现明显的自我情绪体验
2、从生理自我体验到社会性自我体验(自尊、羞愧等) 3、幼儿自我体验的受暗示性
(四)自我调节和控制的发展
1、表现在根据成人的指示调节自己的行动及自身的独立性
2、幼儿的自控能力总体较差。
4、5岁是发展的关键期
5、6岁的幼儿都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
(一)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分为三个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
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 3、性别角色认同
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4、性别角色偏爱 指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
(二)性别化的发展
1、性别认同的发展 2、性别角色标准的获得 3、性别化行为的发展
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面向一:人格特质的分类 l、男性 进取、独立、坚定、自信、竞争、勇敢、富好奇心、
五、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训练
(一)同伴关系的作用 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再者,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此外,同伴还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二)同伴关系的发展 进入幼儿园,儿童与同伴接触次数增加,他们不再把成人作为 唯一的依靠对象。他们开始主动寻找同伴,喜欢和同伴共 同参与一些活动,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密切、频繁和持久。 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易变的,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 (三)社会技能训练 是同伴关系研究中又一新兴领域。 训练的对象是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目的在于通过干预方 案的实施,改进儿童的同伴关系,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无情、果断、充满野心等。
2、女性 被动、胆小、多话、富感情、温和、善解人意、 需安全感、情绪化、优柔寡断、安于现状等。 面向二:从事工作的分类 1、男性 医生、工程师、政治家、经理、军人、行政首长、
律师、警察、消防员、航天员、棒球明星
2、女性 中小学老师、空中小姐、护士、秘书、柜台小姐、 百货公司售货员、模特儿、影视明星等。
个 性
第五节 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的个性形成和社会性发展都是在 社会化中实现的。 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儿童个性形成和社 会性发展的过程。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认识的发展 (二)自我评价的发展 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上。 1、自我评价约从2—3岁开始出现
1、侵犯行为理论
——精神分析:死本能 ——生态学理论:人有基本的侵犯本能 ——新行为主义:侵犯行为是挫折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习得的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知在侵犯行为中的作用
2、侵犯行为的发展
古德依娜芙(Goodenogh,1931,1975)的研究:
(1)儿童在2岁左右产生物主意识,开始表现出争抢 玩具等行为。 (2)3岁时攻击性行为继续发展,到4岁达到高峰。 哈特普(Hartup,1974)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