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泡泡》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神奇的泡泡》幼儿园教案

《神奇的泡泡》幼儿园教案

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让幼儿尝试自己制作泡泡水,探索不同材料对泡泡形成的影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鼓励幼儿通过吹泡泡的活动,锻炼口腔肌肉和呼吸控制能力。

4.激发幼儿对泡泡的喜爱,感受泡泡带来的乐趣,增强幼儿的愉悦体验。

二、活动准备1.准备各种形状的泡泡工具,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2.准备洗洁精、白糖、水、杯子、搅拌棒、吸管等制作泡泡水的材料。

3.准备一块较大的户外场地,以便幼儿自由吹泡泡。

4.准备关于泡泡的图片、绘本或视频。

三、活动过程1.导入:1.1.教师展示关于泡泡的图片或播放泡泡的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1.2.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泡泡吗?泡泡是什么样子的?”2.观察泡泡:2.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使用泡泡工具吹出泡泡,让幼儿观察泡泡在空中的样子。

2.2.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提问:“泡泡是不是圆圆的?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它们的颜色一样吗?”2.3.让幼儿尝试用手去触摸泡泡,感受泡泡的脆弱。

3.制作泡泡水:3.1.教师将幼儿带回教室,介绍制作泡泡水的材料。

3.2.示范制作泡泡水的过程,将适量的洗洁精、白糖和水放入杯子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3.3.让幼儿分组,自己动手制作泡泡水,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

3.4.制作完成后,让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泡泡水尝试吹泡泡,观察效果。

4.探索不同材料对泡泡的影响:4.1.教师提供不同浓度的洗洁精水、不同粗细的吸管等材料,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

4.2.引导幼儿观察哪种材料吹出的泡泡更大、更多、更持久,鼓励幼儿记录自己的发现。

4.3.每组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5.自由吹泡泡:5.1.再次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自由地用各种泡泡工具吹泡泡。

5.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变化。

5.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将泡泡水弄到眼睛里。

神奇的泡泡(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神奇的泡泡(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神奇的泡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泡泡的基本特性2. 泡泡的制作方法3. 泡泡的玩法4. 泡泡的创新设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泡泡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泡泡的创新设计和玩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泡泡,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泡泡的基本特性。

-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

2. 学习泡泡的制作方法-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 教师发放泡泡水、吸管等材料,并示范制作过程。

-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教师的方法制作泡泡。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 泡泡的玩法-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 教师示范泡泡的玩法,如吹泡泡、捉泡泡等。

-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泡泡游戏。

-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创新玩法。

4. 泡泡的创新设计-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 教师提出创新设计的要求,如颜色、形状等。

-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泡泡的创新设计。

- 教师巡回指导,点评学生的设计作品。

5. 总结与展示-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代表。

- 各组代表分享本组的泡泡制作、玩法和创新设计。

-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泡泡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泡泡游戏中的表现和创新设计作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泡泡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制作泡泡、进行泡泡游戏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互相合作,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制作泡泡时操作不规范,导致泡泡不够稳定;部分学生在泡泡游戏中过于追求胜利,忽视了团队合作。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泡泡的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泡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泡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泡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泡泡》,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探索泡泡的形成原理,学习制作泡泡水,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如透明、圆形、易破等。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实践来探索科学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的快乐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制作泡泡水,让幼儿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

重点: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机、泡泡水、各种形状的泡泡圈、实验器材。

学具:小杯、吸管、搅拌棒、颜料、洗洁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泡泡机吹出五彩缤纷的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5分钟)3. 制作泡泡水(5分钟)教师演示制作泡泡水的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并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4. 探索泡泡的形成原理(5分钟)教师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泡泡是如何形成的,引导幼儿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

5. 泡泡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用各种形状的泡泡圈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状,比一比谁吹的泡泡大。

6.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作业纸,让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吹出的泡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泡泡2. 内容:泡泡的基本特性:透明、圆形、易破泡泡的形成原理:表面张力制作泡泡水:洗洁精+水+颜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吹出的泡泡2. 答案:幼儿完成画作,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泡泡的神奇之处。

课后,教师可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泡泡的其他玩法,将科学探索精神延伸至家庭。

同时,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泡泡的形成原理的理解2. 泡泡水的制作过程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观察4. 作业设计中的幼儿画作评价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个性化指导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泡泡的形成原理的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理解表面张力这一抽象概念较为困难。

长春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10《神奇的泡泡》教学设计

长春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10《神奇的泡泡》教学设计

长春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10《神奇的泡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泡泡》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通过讲述吹泡泡、玩泡泡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泡泡的神奇和美丽。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情节生动有趣,插图精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泡泡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泡泡的性质和制作方法不够了解,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拓展知识。

此外,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泡泡的性质,学会制作泡泡液并吹出美丽的泡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探索的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泡泡的性质,学会制作泡泡液并吹出美丽的泡泡。

2.教学难点:如何使泡泡更大、更稳定,以及如何创新泡泡游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充满童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足够的泡泡液和吹泡泡的工具。

2.准备相关实验材料,如肥皂水、糖、色素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插图。

4.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泡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泡泡的神奇和美丽。

提问:“你们见过泡泡吗?泡泡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对泡泡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泡泡的性质,如泡泡是由水、肥皂和糖等材料制成的,泡泡有大小、颜色等不同特点。

同时,展示制作泡泡液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泡泡液的制作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手制作泡泡液并吹出泡泡。

精品教案活动设计中班科学神奇的泡泡.

精品教案活动设计中班科学神奇的泡泡.

精品教案活动设计中班科学神奇的泡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三章《奇妙的自然界》,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泡泡”。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探索自然界中泡泡的奇妙现象,并动手制作泡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泡泡的基本形成原理,了解自然界中泡泡的奇妙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善于发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泡泡的形成原理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动手制作泡泡,观察泡泡的特性,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水、吸管、泡泡环、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泡泡水、吸管、泡泡环,以及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在课堂上吹泡泡,引导学生观察泡泡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泡泡现象,激发他们对泡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自然界中的泡泡现象,如肥皂泡、鱼泡泡等。

介绍泡泡的形成原理,引导学生了解泡泡的科学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种自然界中的泡泡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使用泡泡水和工具,动手制作泡泡。

观察泡泡的特性,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并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5. 交流分享(5分钟)各组展示制作泡泡的过程和成果,分享观察到的泡泡特性。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泡泡2. 内容:泡泡的形成原理自然界中的泡泡现象泡泡的特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索自然界中的泡泡现象请学生观察家中的肥皂泡、鱼泡泡等,记录其形状、大小、颜色等特性。

分析这些泡泡的形成原理。

2. 答案:肥皂泡:由肥皂水与空气中的气体形成,表面张力使泡泡表面光滑。

神奇的泡泡(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神奇的泡泡(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神奇的泡泡(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和制作过程,掌握泡泡的制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泡泡的基本特性:介绍泡泡的大小、形状、颜色和稳定性等基本特性。

2. 泡泡的制作过程:讲解泡泡的制作原理和步骤,包括材料的准备和混合。

3. 泡泡的制作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制作大泡泡、小泡泡和彩色泡泡等不同类型的泡泡。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泡泡的制作过程和技巧,以及泡泡的基本特性。

2. 教学难点:泡泡的制作技巧,特别是彩色泡泡的制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电脑、PPT课件。

2. 学具:泡泡液、吸管、水杯、食用色素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课件展示各种泡泡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介绍泡泡的基本特性和制作过程,讲解泡泡的制作技巧。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泡泡的制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讨论和评价。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泡泡的制作技巧。

板书设计1. 神奇的泡泡2. 内容:泡泡的基本特性、制作过程和技巧作业设计1. 课后实验:学生回家后,利用所学知识制作泡泡,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调查报告:学生调查周围的人对泡泡的认识和喜好,写成调查报告。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泡泡的制作过程和技巧掌握良好,能够独立完成实验。

2. 改进措施:对于部分学生彩色泡泡制作困难的问题,可以提供更多的指导和练习机会。

教学延伸1. 科学探索:引导学生对泡泡的物理特性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如泡泡的表面张力、气泡的稳定性等。

2. 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利用泡泡进行艺术创作,如泡泡画、泡泡摄影等。

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神奇的泡泡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神奇的泡泡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神奇的泡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主题为“神奇的泡泡”。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泡泡、泡泡的特点、制作泡泡水、探索泡泡的形状和颜色、泡泡与语言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基本知识,知道泡泡的形成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泡泡特点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制作泡泡水,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与语言的结合。

重点:认识泡泡,制作泡泡水,观察泡泡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机、泡泡水、各种形状的泡泡环、彩色笔、白板、卡片。

学具:每组一份泡泡水、泡泡环、彩色笔、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吹泡泡,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导幼儿观察、描述泡泡的特点。

2. 讲解泡泡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泡泡是如何产生的。

3. 制作泡泡水:教师示范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幼儿分组制作泡泡水。

4. 探索泡泡的形状和颜色:让幼儿用各种形状的泡泡环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用语言进行描述。

5. 泡泡与语言的结合:教师出示卡片,引导幼儿用泡泡水吹出相应形状的泡泡,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6.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泡泡,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其形状、颜色等特征。

7.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吹泡泡活动,用语言描述自己吹出的泡泡,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特点2. 泡泡的形成原理3. 制作泡泡水步骤4. 泡泡形状与颜色描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泡泡水吹出不同形状的泡泡,与家长分享你的发现。

2. 答案:根据幼儿吹出的泡泡形状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泡泡的更多奥秘,如:泡泡为什么容易破?如何吹出更大的泡泡?鼓励幼儿用语言记录探索过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泡泡的形成原理2. 泡泡与语言的结合3. 制作泡泡水的步骤及注意事项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互动性一、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的形成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

神奇的泡泡科学教案中班

神奇的泡泡科学教案中班

神奇的泡泡科学教案中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材,具体章节为《神奇的泡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泡泡的产生、泡泡的形状、泡泡的颜色以及如何玩泡泡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泡泡的基本特征,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精神。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泡泡的基本制作方法和玩法。

难点:理解泡泡的形状和颜色的形成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吹泡泡仪器、彩色笔、剪刀、胶水、吸管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吹泡泡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观察教师用吹泡泡仪器吹出的泡泡,引发学生对泡泡的好奇心。

2. 讲解泡泡的基本制作方法,演示如何正确吹泡泡,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

3. 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泡泡的形状、颜色,引导学生思考泡泡形状和颜色的形成原理。

4.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彩色泡泡,分享实验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形状2. 泡泡的颜色3. 制作彩色泡泡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并画出自己喜欢的泡泡。

2. 家庭实验:与家长一起制作彩色泡泡,并拍摄照片,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进一步了解泡泡的科学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材,具体章节为《神奇的泡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泡泡的产生、泡泡的形状、泡泡的颜色以及如何玩泡泡游戏。

这些内容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和实践中了解泡泡的基本特征,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细节重点:掌握泡泡的基本制作方法和玩法。

沈阳版综合实践三下主题九《神奇的泡泡》教学设计3

沈阳版综合实践三下主题九《神奇的泡泡》教学设计3

沈阳版综合实践三下主题九《神奇的泡泡》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泡泡》是沈阳版综合实践三下主题九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泡泡的神奇之处,掌握制作泡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泡泡的制作、泡泡的神奇现象、泡泡的游戏等,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制作简单泡泡的方法,对泡泡的神奇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对泡泡的制作和游戏充满兴趣,具有强烈的动手实践欲望。

然而,部分学生对泡泡的原理和科学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制作泡泡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泡泡的神奇现象,提高动手制作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探究欲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制作泡泡的方法和技巧,泡泡的神奇现象。

2.难点:泡泡的原理和科学性质的解释,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泡泡的神奇现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泡泡的制作方法和原理,引导学生了解泡泡的神奇现象。

2.演示法:教师演示制作泡泡的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泡泡,观察泡泡的神奇现象。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泡泡的心得和观察到的神奇现象。

5.提问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泡泡制作材料、吹风机、容器、剪刀、彩带等。

2.课件:泡泡的制作方法、泡泡的神奇现象、相关科学知识等。

3.场地:宽敞的室内场地,便于学生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制作泡泡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泡泡的神奇现象,如泡泡的透明度、稳定性、颜色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按照教师讲解的制作方法,动手制作泡泡。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神奇的泡泡【优秀】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神奇的泡泡【优秀】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神奇的泡泡【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泡泡”。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孩子们将了解泡泡的成因,探索泡泡的特性,并亲手制作泡泡水,体验科学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泡泡的成因,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探索泡泡的特性,提高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泡泡的成因及特性。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水、吸管、吹泡泡环、各种形状的泡泡机、毛巾。

学具:空矿泉水瓶、洗洁精、剪刀、胶带、彩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孩子们观察教师吹泡泡,引导他们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飘动方式。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泡泡的成因,讲解泡泡的特性。

3. 制作泡泡水(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用洗洁精、水和剪刀制作泡泡水,观察不同比例的泡泡水吹出的泡泡有何不同。

4. 吹泡泡游戏(10分钟)让孩子们用自制的泡泡水、吸管、吹泡泡环等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飘动方式。

5. 课堂小结(5分钟)6. 随堂练习(5分钟)发放画有泡泡的纸张,让孩子们用彩纸和画笔为泡泡添加颜色和形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自制的泡泡水和家人一起吹泡泡,观察并记录泡泡的形状、颜色和飘动方式。

答案:根据观察,孩子们可用文字或图画形式记录泡泡的形状、颜色和飘动方式。

2. 作业题目:思考为什么泡泡会有不同的形状?答案:因为泡泡水中的洗洁精和水的比例不同,以及吹泡泡时空气流动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了解泡泡的成因和特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家中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泡泡水,探索泡泡的更多奥秘。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泡泡优质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泡泡优质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泡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泡泡”一节。

通过观察和动手制作泡泡,让幼儿了解泡泡的成因、性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泡泡的基本成因,知道泡泡是由气体、液体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学会制作简单的泡泡水,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泡泡的成因及表面张力。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泡泡水,观察泡泡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水、吸管、搅拌棒、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空瓶子、肥皂、水、毛巾、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户外泡泡表演,让幼儿感受泡泡的美丽,激发幼儿对泡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回到教室,教师通过PPT展示泡泡的成因、性质,引导幼儿了解泡泡的奥秘。

3. 制作泡泡水(15分钟)a. 将肥皂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b. 请幼儿用吸管轻轻吹气,制作出美丽的泡泡。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泡泡水,观察泡泡的性质。

b. 讨论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有的泡泡容易破?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成因气体液体表面张力2. 泡泡的性质透明球形易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美丽的泡泡,观察并记录泡泡的性质。

2. 答案:见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制作泡泡水和观察泡泡性质方面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泡泡水,观察泡泡的性质,并记录下来,与同伴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泡泡的成因及表面张力。

2. 制作泡泡水的步骤和比例。

3. 随堂练习中的讨论环节。

4. 作业设计与课后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1. 气体:吹入泡泡水的气体使得液体表面形成薄膜,这是泡泡形成的基础。

中班语言教案神奇的泡泡

中班语言教案神奇的泡泡

中班语言教案神奇的泡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学指导用书》第四章,主题为“神奇的泡泡”。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泡泡、泡泡的特点、如何制作泡泡水、泡泡的玩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基本知识,知道泡泡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通过泡泡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制作泡泡水,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比例和方法。

2. 教学重点:认识泡泡的特点,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机、泡泡水、吹泡泡的工具、实验材料(洗洁精、甘油、水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记录表、画笔、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在课堂上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

2. 讲解泡泡知识(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泡泡的形成原因、特点等,让幼儿对泡泡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制作泡泡水(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泡泡水,讲解正确的比例和方法。

然后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 泡泡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泡泡游戏,如:泡泡接龙、泡泡大战等,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泡泡泡泡的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制作泡泡水:洗洁精、甘油、水泡泡游戏:泡泡接龙、泡泡大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泡泡水,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答案:见实验记录表。

2. 作业题目:用泡泡水吹出一个最大的泡泡。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尝试和探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游戏,让幼儿掌握了泡泡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泡泡水,观察泡泡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同时,鼓励幼儿用泡泡水进行创意绘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神奇的泡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神奇的泡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神奇的泡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教学内容《神奇的泡泡》是一堂充满趣味与探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探究泡泡的性质,并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本课程将泡泡的科学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通过一系列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泡泡的基本结构,掌握制作泡泡水的方法,能够吹出稳定且大小不一的泡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是圆形的,这些都是学生需要理解的概念。

2. 泡泡水的配制:如何制作出稳定且具有良好弹性的泡泡水,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

3. 泡泡的控制:如何吹出稳定且大小不一的泡泡,这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圈、吸管、泡泡水、容器、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自备容器、吸管、泡泡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泡泡的视频或现场吹泡泡,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泡泡的基本结构和形成原理,让学生对泡泡有基本的认识。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泡泡水的配制和吹泡泡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泡泡的性质,讨论泡泡为什么会是圆形的,泡泡水是如何影响泡泡的稳定性等问题。

板书设计1. 《神奇的泡泡》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知识和操作步骤。

作业设计1. 实践作业: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配制泡泡水,并吹出稳定且大小不一的泡泡。

2. 思考作业:学生思考泡泡为什么会是圆形的,泡泡水是如何影响泡泡的稳定性等问题,并写下自己的思考。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泡泡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泡泡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泡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为“神奇的泡泡”。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探索泡泡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如透明、圆形、易破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记录泡泡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记录泡泡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水、吸管、吹泡泡玩具、毛巾、尺子、记录表等。

2. 学具:每人一份泡泡水、吸管、记录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吹泡泡,让幼儿观察、描述泡泡的现象。

邀请幼儿尝试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等。

2.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如泡泡是由气体、液体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介绍泡泡的特性,如透明、圆形、易破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合作完成吹泡泡活动,观察、描述和记录泡泡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表,交流吹泡泡的技巧。

5. 创新实践(5分钟)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吹泡泡玩具,观察泡泡的形状变化。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吹出更大的泡泡,培养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泡泡2. 内容: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的特性观察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泡泡现象。

2. 答案示例:洗澡时,浴缸里的水面上有泡泡。

喝饮料时,吸管里的泡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和记录,让幼儿了解了泡泡的神奇特性,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创新能力。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索泡泡的奥秘。

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自然界中的泡泡现象,如肥皂泡、水泡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泡泡的形成原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泡泡》科学探索活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泡泡》科学探索活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泡泡》科学探索活动一、活动目标1.了解泡泡形成的原理2.提高观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3.培养幼儿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二、活动准备1.食用碱水、洗碗液、枸橼酸或醋、食盐、浴液、葡萄糖等物品2.碗、勺子、瓶子、吸管、小棉球、量杯等器具3.准备海报或图片资料作为实验指导手册三、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1.显示海报或图片资料,向幼儿们介绍泡泡和它的应用2.引导幼儿们提出自己关于泡泡的问题,如“泡泡为什么会爆破?”、“泡泡怎样才能变得更大?”2. 实验环节1.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幼儿们深入了解泡泡并探索泡泡的形成原理2.实验内容:a.实验一:“制造泡泡”幼儿们使用洗碗液和水混合后,用吸管吹出泡泡,并有机会亲手制造彩色泡泡b.实验二:“让泡泡持久存在”幼儿们在洗碗液中加入不同的物品,如盐、食盐、糖等材料,观察不同物质对泡泡的影响c.实验三:“亲手制造泡泡喷泉”幼儿们在食用碱水和枸橼酸或醋反应后,使用吸管制造喷泉形状的泡泡3. 总结环节1.带领幼儿们回忆实验过程,总结不同实验中发生的现象2.引导幼儿们总结实验中体会到的科学原理,如泡泡膜、表面张力等。

梳理出所有的“知识点”,并标注在黑板上3.让孩子们自己用语言表述实验过程和体会到的知识点,并与小组内同学分享四、活动评估1.通过实时观察,对孩子们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估2.让孩子们使用简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活动体验,从中找到可行改进的地方3.从孩子们的言语、观察和探究的表现来评估幼儿园中班孩子们的科学学习水平五、家庭延伸1.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家中的泡泡现象,并发现日常生活中与泡泡相关的现象2.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其他有趣的实验或科学活动,如制作纸飞机、水力火车等六、注意事项1.教师应该事先做好充足的实验准备,确保实验的安全性2.实验材料需要被妥善保管,并且孩子们需要听从教师的指导使用3.对于涉及到有害或不安全的物品,如枸橼酸,教师应该特别强调注意事项,防止孩子误触或误使用。

《神奇的泡泡》科学教案

《神奇的泡泡》科学教案

《神奇的泡泡》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玩转泡泡》中的内容,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的性质、如何制作泡泡水以及泡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泡泡的形成原理,了解泡泡的性质,学会制作泡泡水。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3.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泡泡的形成原理和制作泡泡水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水、吹泡泡环、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空矿泉水瓶、洗洁精、吸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神奇的泡泡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泡泡的性质。

3. 实践活动一:制作泡泡水,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指导。

a. 将洗洁精倒入空矿泉水瓶中,加入适量水。

b. 摇匀后,用吸管吹泡泡。

c. 观察泡泡的性质,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4. 实践活动二:吹泡泡比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5.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泡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过的泡泡,并分析其原理。

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形成原理2. 泡泡的性质3. 制作泡泡水的方法4. 泡泡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以“泡泡的奥秘”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主完成手抄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泡泡的形成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探究泡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泡泡秀、泡泡机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泡泡的形成原理2. 泡泡水的制作方法3.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4. 作业设计一、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的形成原理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涉及表面张力和气体压力等概念。

神奇的泡泡(教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

神奇的泡泡(教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

神奇的泡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泡泡的基本特性:透明、有弹性、易破裂等。

2. 制作泡泡的方法:使用洗洁精、水和吸管等。

3. 泡泡的玩法:吹泡泡、泡泡画、泡泡链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泡泡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泡泡的基本特性。

2. 讲解泡泡的基本特性:透明、有弹性、易破裂等。

3. 演示制作泡泡的方法:使用洗洁精、水和吸管等。

4. 学生分组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泡泡,观察泡泡的特性。

5. 泡泡的玩法:引导学生尝试吹泡泡、泡泡画、泡泡链等玩法,体验泡泡的乐趣。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泡泡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泡泡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

2. 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泡泡,观察泡泡的变化。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泡泡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泡泡的相关知识,如泡泡的表面张力、泡泡的颜色等,让学生对泡泡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其他与泡泡相关的科学现象,如气体的溶解、液体的浮力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这个细节是教学难点,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活现象的引入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泡泡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

神奇的泡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神奇的泡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神奇的泡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探索神奇的泡泡世界,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特性以及泡泡与生活、科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泡泡的基本概念、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的玩法、泡泡与科学的联系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泡泡的基本概念,掌握泡泡的形成原理,学会制作简单的泡泡溶液,并能够利用工具吹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泡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1. 泡泡的形成原理: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泡泡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并能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2. 泡泡溶液的调配:如何指导学生制作出稳定、持久、易吹出的泡泡溶液。

3. 泡泡的玩法: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泡泡形状和玩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溶液、吸管、玻璃杯、搅拌棒、放大镜、计时器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泡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泡泡是如何形成的。

2. 知识讲解:讲解泡泡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理,让学生了解泡泡的特性和与生活、科学的关系。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制作泡泡溶液,并利用工具吹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泡泡,观察泡泡的特点和变化。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讨论泡泡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

5. 创意制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泡泡相关的手工艺品,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板书设计:1. 神奇的泡泡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的顺序,逐一呈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泡泡》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宁武县实验小学田宇贺晋粉一、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

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题目方面,夸大养成初步的方向。

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四周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题目,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题目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

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往看,往听,往想,往试。

本年级组围绕家庭生活、自然现象、自我生活展开,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同学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关注自然的意识,培养自我服务的技能和科技探究的爱好。

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会从自然现象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确立研究主题。

2.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起,帮助大家学会分析自然现象,在活动中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三、活动形式1.注重组织好活动,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做好活动过程、结果的记载。

2.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四周的生活环境,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

四、活动过程本活动计划三个阶段完成,分别为:主题确定课、行动指导课和汇报交流课。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分解主题1.通过学生吹泡泡的活动,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有关肥皂泡泡生活小现象。

并在活动获得发现和新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收集有关吹泡泡的资料,并尝试着把所看到的现象及感受记录下来,以培养孩子们阅读、写作、讨论、表达能力。

第二阶段:确定活动方案,进行活动1.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有关吹泡泡生活小现象。

2.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3.泡泡的制作统计表第三阶段:汇总交流各组总结自己的调查成果,谈谈对泡泡产生的原因理解,总结各种泡泡的不同特点。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1.提倡学生在这些主题中,寻求自己感爱好的主题往探究;2.降低活动难度,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加;3.注重活动容的趣味性;4.注重组织好活动,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做好活动过程、结果的记载。

第一课时多彩的泡泡主题确立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吹肥皂泡泡的活动,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有关肥皂泡泡生活小现象。

并在活动中探索吹泡泡的制作方法以及如何使泡泡吹大和发生变化。

2.积极投入活动,大胆尝试,能够把所看到的现象及感受记录下来,以培养孩子们写作、讨论、表达能力。

3.融入自己的情感画出带有美丽的泡泡的美术作品。

4.感受成功的快乐,对科学小实验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1.水桶、洗衣粉、洗洁精、肥皂片、洗发水、杯子、吹泡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水。

2.学生实践记录单,每人一。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吹的泡泡好看吗?(教师演示吹泡泡)你们想吹吗?这节课我们就上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多彩的泡泡板书课题。

二、制作吹泡掖(一)导入:想吹出美丽的泡泡都需要些什么?(板书:吹泡液吹泡器)1.生介绍吹泡器。

主要从吹泡器的大小、形状来介绍。

2.学生介绍自己制作吹泡液的方法。

3.师小结:用洗衣粉、肥皂、洗发水、沐浴露、洗洁精加了水以后都能制作成吹泡液。

但要注意配备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是一份洗洁精,三份水,这样做成的吹泡水就可以吹出泡泡了。

(二)学生尝试制作吹泡液1.师谈话: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洗衣粉、肥皂、洗发水、沐浴露、水(边说边出示)同学们可以任意选一种来制作吹泡液。

看谁做得又干净又快,看哪个小组配合的好,不争不抢,好吗?2.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制作吹泡液。

3.学生用吹泡泡的方式展示自己做好的吹泡液。

4.帮助没有成功的学生制作吹泡液。

5.师小结:刚才,那些东西都能制作吹泡液。

有的同学没有做成是因为吹泡液太浓了或太淡了,只要配备好比例就能成功制作出吹泡液。

三、吹泡泡(一)用圆形吹泡器吹1.师谈话:吹泡泡水做好了,现在你们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吹泡泡)现在同学们就拿起你的吹泡工具,来感受一下成功的快乐吧!2.教师提出要求:①可以下座位吹,但要注意安全:不要对着同学的眼睛、脸上吹,不能让吹泡液碰到嘴。

②在吹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2.放音乐,学生吹泡泡3.音乐停。

怎么样,开心吗?和老师汇报一下你们的感受吧!(生谈感受)在开心的同时你有没有什么发现?4.学生谈感受和自己的发现。

(二)用不同形状的吹泡器吹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吹泡器,问:你们看(出示吹泡器)这是什么形状?(方形)教师逐一出示不同形状的吹泡器,让学生猜猜看如果用他们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

(生猜)2.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填表。

3.汇报填表情况。

4.学生实践并记录结果。

5.展示记录表,交流实验结果。

说说实验结果和原先的猜想是否一样。

找学生上前面展示。

6.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无论什么形状的吹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四、画泡泡1.师谈话:同学们你喜欢这些美丽可爱的泡泡吗?你们想不想把这美丽的泡泡留住,把今天的快乐留住啊?用什么方法把他们留住呢?(生答)老师觉得我们就用手中的笔留住他们好吗?那就拿起你手中的笔,即可以做一名小作家,试着写几句话,把你吹泡泡的感受写下来,把你的快乐记下来;也可以做一位小画家,画一幅神奇美丽的泡泡的美术作品,大家说好不好?那就开始创作吧!2.作品展示。

五:课后拓展。

课后实践:研究怎样使泡泡吹得更大些。

第二课时肥皂泡泡行动指导课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吹肥皂泡泡的经验。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吹肥皂泡泡的活动,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有关肥皂泡泡生活小现象。

并在活动获得发现和新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自然和科学领域2.收集有关肥皂泡泡的资料,并尝试着把所看到的现象及感受记录下来,以培养孩子们阅读、写作、讨论、表达能力。

--语文领域3.融入自己的情感画出带有美丽的泡泡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难点1.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有关肥皂泡泡生活小现象。

2.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具准备肥皂片、杯子、糖(或甘油)、吹泡器(细金属线弯成一个圆圈即成吹泡器)、电脑课件、学生活动单、文、图片、各种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动画,小猪用肥皂洗澡,还吹泡泡,吹得真高兴,洗得真干净。

提问小猪为什么在洗澡时那么高兴?对,它们在洗澡时,吹出了很多肥皂泡泡。

你吹过肥皂泡泡吗?你是怎样玩的?在吹肥皂泡泡时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吹肥皂泡泡。

活动二:吹泡泡,想一想(二)吹泡泡1.学生介绍吹泡泡的方法。

2.把吹泡器放入肥皂液中,再对着吹泡器轻轻地吹气,肥皂水的水膜会伸展开来,最后泡泡会飘到空气中。

想一想,除了用吹泡器吹泡泡外,我们还可以用其它什么东西来吹泡泡?如果我们把金属线弯成正方形或三角形……来吹泡,想一想吹出的泡泡会怎样?3.孩子们进行吹泡泡游戏,并填学生活动记录单。

4.孩子们在吹泡泡过程中一定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同时也会有很多问题,教师收集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整理。

(三)想一想试着找出答案肥皂水为什么能吹成泡泡?吹的泡泡为什么会先上升后下降?泡泡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泡泡能有多大?泡泡能保持多久?(为什么加了糖的那一瓶吹出的泡泡能保持的更久一些?) 是什么原因使泡泡破裂了?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除了用吹泡器吹泡泡外,还有很多小朋友用其它东西来吹泡泡。

比如吸管、剪刀把儿、铁丝圈、甚至用手,有的小朋友把手伸进肥皂水里,再向大拇指和食指围起的圈子吹气,这样吹出的泡泡很大。

其实我们可以做出更大的肥皂泡泡,不信,你们看——(出示图片)出示小资料:动手做超大肥皂泡泡<准备材料>1、一个杯子与一个茶匙。

2、洗碗用的洗洁剂,其它的洗洁剂也可以。

3、甘油(可在任何的西药房找到)。

4、金属制的衣架一个。

5、一个大脸盆。

6、粗毛线。

<准备方法>第一步是准备吹泡泡的肥皂水溶液。

把2/3杯的洗洁剂,一茶匙的甘油,用水稀释10倍(大约是10:1:100的比例),使它均匀混合。

让混合液静置至少一天,甚至一个星期。

然后将衣架弯成一个大圆圈,越圆越好。

衣架的头当做握柄。

接著将粗毛线缠绕到衣架上。

这样可以吸收更多的泡泡水溶液,做出更大的泡泡。

<做法>一个星期后,我们开以吹大泡泡了。

当然可不是用嘴吹喔! 首先将泡泡水溶液到入大脸盆中,尽量小心,避免弄出太多的小泡泡喔。

然后将大圆圈慢慢放入水中再拿出来,逐渐让大圆圈变垂直。

开始移动大圆圈,你就会看到很大的泡泡产生。

孩子们,你们有兴趣吗?利用课余时间试试,好吗?第三课时泡泡的学问汇报交流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吹泡泡的活动,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有关肥皂泡泡生活小现象。

并在活动获得发现和新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收集有关吹泡泡的资料,并尝试着把所看到的现象及感受记录下来,以培养孩子们写作、讨论、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活动获得发现和新的认知。

2. 培养孩子们写作、讨论、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想了很多玩肥皂泡泡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做超大肥皂泡泡的方法,大家回家做没做?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还想出了更多的玩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下泡泡里藏着的学问。

(二)交流总结:讨论吹泡泡的学问。

1.你吹过泡泡吗?你是怎样玩的?(学生交流)2.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很爱玩泡泡。

可一瓶泡泡液一会就用完了,假如我们能自己动手做泡泡液,那可就既省钱又方便。

3.谁做过泡泡液?你能先容一下制作泡泡液的方法吗?(1)把肥皂片放进四杯热水里搁三天。

然后拌进一汤匙糖。

(2)洗手液,洗发水,洗发膏,沐浴液任何一种加水之后,也可以做成泡泡液。

而且泡泡的颜色很好看。

(3)在泡泡液中加进醋,泡泡不轻易破。

(4)在泡泡液中加进彩色墨水,这样泡泡就很漂亮。

(5)浓度比较高的肥皂水、洗碗精和洗发精三种溶液加在一起,这样的肥皂水.可以让吹出来的泡泡较持久,不易破掉。

4.有了泡泡液,还应有吹泡器。

老师已经为大家预备好了铁丝,相信吹泡器一定难不住大家。

5.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泡泡液和吹泡器,并试着吹一吹。

并把记录单填好。

(分组进行)整理发现(一)我的题目一组:肥皂片加水和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