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教案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预防医学2.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性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
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等预防控制方法,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预防医学导论1.1 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1.2 预防医学的历史与发展1.3 预防医学的工作原理与方法2. 第二章:流行病学基础2.1 流行病学的定义与作用2.2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2.3 流行病学数据的统计分析3. 第三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3.1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3.2 传染病预防策略与措施3.3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4. 第四章:慢性病预防与控制4.1 慢性病的流行特点与危害4.2 慢性病预防策略与措施4.3 常见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5. 第五章:职业病预防与控制5.1 职业病的定义与分类5.2 职业病的发生机制与危害5.3 职业病预防与控制策略与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预防医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预防医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预防医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案例库:收集各类预防医学案例,用于教学实践。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六、第六章:环境与健康6.1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6.2 环境污染与健康影响6.3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七、第七章:食物与营养7.1 营养学基础知识7.2 食物中的营养素7.3 营养与健康八、第八章:生殖与儿童青少年健康8.1 生殖健康8.2 孕产期健康8.3 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与干预九、第九章:心理健康9.1 心理健康概述9.2 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9.3 心理健康促进与干预十、第十章:公共卫生策略与政策10.1 公共卫生策略概述10.2 公共卫生政策制定与实施10.3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改革十一、第十一章:伤害预防与控制11.1 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11.2 伤害预防的控制策略11.3 常见伤害类型的预防与控制十二、第十二章:应急与公共卫生事件处理1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与分类1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12.3 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流程与方法十三、第十三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3.1 健康教育的概念与原则13.2 健康促进的策略与方法13.3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应用十四、第十四章: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与挑战14.1 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严峻问题14.2 跨国公共卫生合作与交流14.3 我国在全球公共卫生事务中的角色与责任十五、第十五章:预防医学的未来发展15.1 预防医学发展趋势与挑战15.2 精准预防与个性化医疗15.3 预防医学领域的创新与突破教学内容将根据这十五章节的进行深入讲解和讨论,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预防医学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素养和实践能力。
《预防医学》教案1[五篇]
《预防医学》教案1[五篇]第一篇:《预防医学》教案1《预防医学》教案一、绪论【目的要求】掌握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健康的新概念,三级预防内容。
熟悉第一次,第二次卫生革命的特点,重点防治内容和卫生工作方针。
【内容】1.预防医学定义2.预防医学的发展个体医学与群体医学,第一次卫生革命-传染病防治,第二次卫生革命-慢性病防治。
3.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新医学模式的特点。
4.健康与疾病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5.公共卫生措施预防性卫生服务,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卫生服务和研究。
6.三级预防的内容,我国预防工作的成就,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预防医学的特点与医学专业的关系。
2.第一、第二次卫生革命的特点。
3.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4.我国的卫生方针是什么?5.新医学模式的特点,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务工作者的关系。
6.三级预防的内容与临床医师的关系。
【授课班级】2014级护理高职【授课日期】2016.08.31第一章环境与健康第一节、第二节【目的要求】掌握环境的基本概念及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人与环境的辨证关系;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他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作用。
熟悉环境污染、公害及公害病的概念;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防制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
了解人类生存环境诸要素与健康的关系,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及消除有害的环境因素对保证人类健康生存重要性的认识;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的基本概念及评价方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内容】1.人类环境组成的特点;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2.环境污染与公害;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归转。
3.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特点及其危害作用;近期作用、远期作用、直接作用、间接效应。
《预防医学》授课计划
《预防医学》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预防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技能,为今后在医疗领域工作或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将涵盖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环境与健康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预防医学的核心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技能;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周:绪论1. 预防医学的定义、目的和意义;2. 预防医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课堂讨论:预防医学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第二周:健康促进1. 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健康促进的实践案例分析;3. 课堂互动:健康促进的实施方法和技巧。
第三周:环境与健康1.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风险评估;2. 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案例分析:环境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
第四周:疾病预防控制1.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2. 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运作和管理。
第五周-第七周:实践操作1. 实地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社区卫生调查,了解社区疾病分布和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性;2. 健康教育: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3.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他们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第八周:总结与反馈1. 回顾课程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3. 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卫生调查、健康教育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第一章:预防医学概述1.1 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和任务1.3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1.4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健康与疾病2.1 健康的概念与评价2.2 疾病的自然史2.3 疾病的危险因素与病因2.4 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第三章:流行病学基础3.1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意义3.2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3.3 流行病学数据的收集与分析3.4 流行病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第四章:环境与健康4.1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4.2 环境污染与健康影响4.3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4.4 环境保护与健康促进第五章:人群健康统计与评价5.1 人群健康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5.2 常用健康统计指标及其应用5.3 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5.4 健康信息管理与利用第六章:传染病防控6.1 传染病的特征与分类6.2 传染病的传播机制6.3 传染病防控的基本策略6.4 疫苗与免疫预防第七章:慢性病防控7.1 慢性病的特征与危害7.2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与预防7.3 慢性病的管理策略7.4 慢性病的生活方式干预第八章:营养与健康8.1 营养学基本概念8.2 膳食指南与营养干预8.3 营养缺乏与过剩疾病8.4 特殊人群的营养保健第九章:食品卫生9.1 食品卫生概述9.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9.3 食品加工与包装卫生9.4 食品中毒的预防与管理第十章: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10.1 职业卫生的概念与任务10.2 职业病的发生与预防10.3 环境卫生与健康10.4 职业与环境卫生的法规与管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难点解析:预防医学的核心理念是病因预防,通过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和制定相应的公共卫生策略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理解预防医学的演变历程对于把握其发展脉络至关重要。
二、健康与疾病难点解析:健康的定义不仅限于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如何全面评价健康状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多种指标和评估方法。
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预防医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意义;(3)熟悉我国预防医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预防医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3)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预防医学基本理论(1)预防医学的概念、任务和发展历程;(2)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和策略;(3)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公共卫生管理(1)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2)公共卫生项目管理;(3)公共卫生监测与评价。
3. 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健康教育干预策略;(3)健康教育评价方法。
4. 疾病预防控制(1)传染病预防与控制;(2)慢性病预防与控制;(3)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
5. 社区卫生服务(1)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和特点;(2)社区卫生服务模式;(3)社区卫生服务实践。
6. 实验室技能(1)微生物学实验;(2)免疫学实验;(3)寄生虫学实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公共卫生管理、健康教育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预防医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预防医学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四、实践教学安排1. 第一学期:(1)预防医学基本理论授课;(2)公共卫生管理授课;(3)开展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案例分析。
2. 第二学期:(1)健康教育授课;(2)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授课;(3)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授课;(4)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策略讨论。
《预防医学》传染病预防控制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传染病预防控制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措施,掌握基本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提高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传染病的流行规律,识别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分析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传染病的概念、分类、特点及传播途径。
2. 掌握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学会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4. 提高公共卫生素养,增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基本概念1.1 传染病的定义1.2 传染病的分类1.3 传染病的特点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2.1 直接传播2.2 间接传播2.3 空气传播2.4 食物传播3.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3.1 控制传染源3.2 切断传播途径3.3 保护易感人群4.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方法4.1 监测与预警4.2 疫情报告与处理4.3 疫苗接种4.4 个人防护5. 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及预防控制策略5.1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5.2 传染病流行的原因5.3 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传染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预防控制策略。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传染病流行原因及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情景模拟法:模拟传染病爆发场景,让学生参与疫情防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情景模拟演练:评价学生在模拟传染病爆发场景中的应对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理论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预防医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章节相关内容。
2. 课件:传染病预防控制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
《预防医学》教案
《预防医学》教案一、绪论【目的要求】掌握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健康的新概念,三级预防内容。
熟悉第一次,第二次卫生革命的特点,重点防治内容和卫生工作方针。
【内容】1. 预防医学定义2. 预防医学的发展个体医学与群体医学,第一次卫生革命-传染病防治,第二次卫生革命-慢性病防治。
3. 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新医学模式的特点。
4. 健康与疾病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5. 公共卫生措施预防性卫生服务,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卫生服务和研究。
6. 三级预防的内容,我国预防工作的成就,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 预防医学的特点与医学专业的关系。
2. 第一、第二次卫生革命的特点。
3. 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4. 我国的卫生方针是什么?5. 新医学模式的特点,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务工作者的关系。
6. 三级预防的内容与临床医师的关系。
【授课班级】护理高职【授课日期】 08.31第一章环境与健康第一节、第二节【目的要求】掌握环境的基本概念及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人与环境的辨证关系;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他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作用。
熟悉环境污染、公害及公害病的概念;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防制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
了解人类生存环境诸要素与健康的关系,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及消除有害的环境因素对保证人类健康生存重要性的认识;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的基本概念及评价方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内容】1. 人类环境组成的特点;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2. 环境污染与公害;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归转。
3.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特点及其危害作用;近期作用、远期作用、直接作用、间接效应。
4. 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思维和公共卫生素养,提高学生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能力。
1.2 课程内容(1) 预防医学基础: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
(2)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方法、数据分析。
(3) 环境卫生学:环境与健康,环境污染与健康,环境卫生标准。
(4)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基础知识,食物中毒,食品安全。
(5) 劳动卫生学:职业病,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 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
(2) 掌握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
(3) 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基本内容。
(4) 理解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知识,了解食物中毒和食品安全。
(5) 掌握劳动卫生学的基本内容,了解职业病和职业健康监护。
2.2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
(2) 学会进行环境卫生评价,提出改善建议。
(3) 学会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的评价和指导。
(4) 学会进行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价,提出改善建议。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应用预防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3 实验实践通过实验和实践,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预防医学技能的应用情况。
五、教学安排5.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堂讲授,8次案例分析和8次实验实践。
5.2 教学进度(1) 预防医学基础(2课时)(2) 流行病学(4课时)(3) 环境卫生学(4课时)(4)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4课时)(5) 劳动卫生学(4课时)(6) 案例分析(8课时)(7) 实验实践(8课时)六、教学资源6.1 教材《预防医学》教材,作者:X,出版社:X。
《预防医学》职业病防制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职业病防制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职业病的概念、分类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2)掌握职业病防制的原则和方法。
(3)熟悉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政策。
2.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和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
(2)能够制定和实施职业病防治措施。
(3)能够进行职业健康监测和评价。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提高其关爱劳动者健康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职业病的概念、分类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2. 职业病防制的原则和方法。
3.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政策。
4.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5. 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职业病的概念、分类、危害及防制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职业病案例,提高学生识别和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职业病防制措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职业病防治设施,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核:测试职业病防制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案例分析,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预防医学》职业病防制章节。
2. 课件:PowerPoint或其他演示软件。
3. 案例资料:选取典型职业病案例进行分析。
4. 视频资料:介绍职业病防治知识的视频。
5.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最新研究动态。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课时1-2:职业病的概念、分类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课时3-4:职业病防制的原则和方法。
课时5-6: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政策。
课时7-8: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课时9-10: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课时11-12:职业健康监测和评价。
课时13-14:案例分析与讨论。
课时15-16:实地考察与企业实践。
《预防医学》教案
《预防医学》教案第一章:预防医学概述1.1 预防医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目标1.3 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4 预防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第二章:流行病学基础2.1 流行病学的定义与意义2.2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与步骤2.3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与图形2.4 疾病分布与影响因素第三章:营养与健康3.1 营养素的基本概念与作用3.2 膳食指南与营养干预3.3 营养相关疾病及其预防3.4 食品安全与营养卫生第四章:环境与健康4.1 环境卫生的基本概念与原则4.2 环境污染与健康影响4.3 环境保护与健康促进4.4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第五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5.1 健康教育的定义与目的5.2 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5.3 健康促进的策略与实施5.4 健康传播与公共卫生项目策划第六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6.1 传染病的特点与分类6.2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6.3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与策略6.4 疫苗接种与生物制品应用第七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7.1 慢性病的特点与危害7.2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与预防7.3 慢性病管理策略与干预措施7.4 慢性病防控的公共卫生实践第八章:伤害预防与控制8.1 伤害的分类与流行状况8.2 伤害的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8.3 道路伤害预防与控制8.4 工作场所伤害的预防与管理第九章: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9.1 生殖健康的基本概念与权利9.2 计划生育政策与方法9.3 孕前与孕期保健9.4 性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第十章:卫生法规与公共卫生政策10.1 卫生法的概念与体系10.2 公共卫生政策的原则与内容10.3 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0.4 公共卫生政策的评估与改进第十一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1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与特征1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与报告1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与处理1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后期恢复与评估第十二章:公共卫生监测与统计12.1 公共卫生监测的意义与方法12.2 传染病监测与报告12.3 慢性病监测与统计分析12.4 公共卫生信息的利用与发布第十三章: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13.1 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与目标13.2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与流程13.3 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与评价13.4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四章: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与国际合作14.1 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4.2 世界卫生组织与全球卫生治理14.3 传染病跨境传播的防控策略14.4 我国在全球公共卫生事务中的角色与贡献第十五章:预防医学实践与应用15.1 预防医学实践的核心要素15.2 预防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15.3 预防医学在特定人群中的应用15.4 预防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预防医学》的教案内容,涵盖了预防医学的概述、流行病学基础、营养与健康、环境与健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伤害预防与控制、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卫生法规与公共卫生政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公共卫生监测与统计、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与国际合作以及预防医学实践与应用等十五个章节。
大学预防医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预防医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预防医学的兴趣,树立健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预防医学概述1. 预防医学的概念、起源和发展2. 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3. 预防医学的主要方法二、健康与疾病1. 健康的定义和标准2. 疾病的定义和分类3. 影响健康的因素三、疾病预防与控制1. 疾病预防的基本策略2. 疾病控制的主要措施3. 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实践案例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预防医学的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什么是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预防医学概述a. 预防医学的概念、起源和发展b. 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c. 预防医学的主要方法2. 健康与疾病a. 健康的定义和标准b. 疾病的定义和分类c. 影响健康的因素3. 疾病预防与控制a. 疾病预防的基本策略b. 疾病控制的主要措施c. 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实践案例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a.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预防医学原则?b. 如何预防传染病?c. 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
五、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一步了解预防医学知识。
2. 收集有关预防医学的案例,分析预防医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考试成绩:通过笔试或口试的方式,评估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大学预防医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 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预防医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的深入理解。
2. 预防医学基本方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3. 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预防医学?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的科学。
二、讲授新课1. 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 讲解预防医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发展历程。
- 引导学生了解预防医学在人类健康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 讲解病因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卫生统计学等基本理论。
-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预防医学的基本方法- 讲解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公共卫生监测和评价等基本方法。
-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预防医学基本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三、课堂讨论1. 邀请学生就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实验演示1. 展示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材料。
2. 教师演示预防医学实验操作,学生观摩。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预防医学在保障人群健康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预防医学在保障人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概述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概述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流行病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原理。
3. 培养学生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3.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4. 流行病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5. 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流行病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基本概念、术语和原理。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公共卫生案例,让学生了解流行病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促进学生思考。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预防医学相关教材,《流行病学》等专业书籍。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案例资料:收集公共卫生领域的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设置考试题目,全面考察学生对流行病学概述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第3-4课时: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3. 第5-6课时: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4. 第7-8课时:流行病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5. 第9-10课时: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流行病学的定义、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2. 难点: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术语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具体的公共卫生问题,引发学生对流行病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流行病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基本概念、术语和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公共卫生案例,让学生了解流行病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1.预防医学基本概念教案
1.预防医学基本概念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后续学习预防医学的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中职医学专业的学生。
班级人数约为XX人,学生基础较为薄弱,但学习态度较为端正。
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认真听讲、记笔记。
同时,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预防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预防、重视预防的意识,增强学生对预防医学专业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思维。
五、教学任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思维和关注预防的意意识。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七、教学准备教材、活页教材、教学视频、教学器材(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课件等。
八、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5分钟)教师行为:通过提问导入新课,询问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知情况。
学生行为: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自己对预防医学的疑问。
教学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二、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行为:讲授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学生行为:认真听讲,记笔记。
教学设计目的:使学生全面了解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讲师演示(10分钟)教师行为: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预防医学的相关案例,向学生介绍预防医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预防医学》教案
《预防医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目标。
2. 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工作方法和策略。
3. 培养学生运用预防医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预防医学概述预防医学的定义预防医学的目标预防医学的历史与发展2. 预防医学的基本原理病因学原理宿主学原理环境学原理社会医学原理3. 预防医学的基本策略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健康促进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4.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方法卫生统计方法环境卫生学方法社会与行为科学方法5. 预防医学的应用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食物与营养卫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目标和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预防医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预防医学研究方法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参加公共卫生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
2. 笔试成绩:考查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掌握。
3. 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表现和收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预防医学相关教材。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
3. 案例资料:实际公共卫生案例。
4. 网络资源:公共卫生相关网站、文献等。
5. 实践基地:医院、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实践场所。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预防医学概述(2课时)预防医学的基本原理(4课时)预防医学的基本策略(4课时)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6课时)预防医学的应用(8课时)实践教学(8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目标。
预防医学的基本工作方法和策略。
预防医学研究方法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预防医学的基本原理和策略。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概述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概述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行病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原理。
3. 培养学生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起源2. 流行病学的发展历程3.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4.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5. 流行病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流行病学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概念、术语和原理。
2. 案例分析:分析流行病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流行病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其在预防医学中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预防医学》相关章节。
2. 课件:制作流行病学概述的PPT课件。
3. 案例材料:收集流行病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应用的理解。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2学时。
2. 教学顺序:按照流行病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术语,研究方法,以及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顺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1. 导言:介绍流行病学的定义和起源,引发学生对流行病学的兴趣。
2. 发展历程:讲解流行病学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了解流行病学的重要阶段。
3. 基本概念和术语:讲解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发病率、患病率、暴露等,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4. 研究方法:介绍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等,并解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5. 应用案例:分析流行病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流行病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其在预防医学中的作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预防医学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了解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措施。
(3)熟悉预防医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预防医学事业,树立健康观念。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预防医学概述(1)预防医学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2)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和联系。
2. 常见疾病预防(1)传染病预防: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慢性病预防:掌握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措施。
(3)职业性疾病预防:了解职业性疾病的种类、危害和预防措施。
3. 公共卫生实践(1)环境卫生:了解环境卫生对健康的影响,掌握环境卫生监测和改善方法。
(2)食品卫生:了解食品卫生的重要性,掌握食品卫生监测和保障措施。
(3)学校卫生:了解学校卫生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掌握学校卫生监测和保障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掌握预防医学的实践技能。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5. 角色扮演法:模拟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教师系统讲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传染病病原体检测、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等,让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实践技能。
《预防医学》教案
《预防医学》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预防医学在疾病防控、健康促进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素养。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了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预防医学知识参与公共卫生问题的决策。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健康、关注公共卫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参与预防医学实践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预防医学的定义(2)预防医学的原则2. 预防医学的方法(1)流行病学方法(2)环境卫生方法(3)社会心理学方法3. 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流感(2)艾滋病(3)乙型肝炎(4)肺结核4.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1)健康教育的定义和目标(2)健康促进的策略和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预防医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预防医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预防医学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掌握,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预防医学教材。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
3. 网络资源:相关预防医学资讯、案例等。
4. 实践基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24课时,实践操作8课时。
2. 教学计划:(1)第1-4周: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方法(每周4课时)(2)第5-8周: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每周4课时)(3)第9-12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每周4课时)(4)第13-16周:实践操作(每周2课时)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 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2. 课程内容:包括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流行病学、环境卫生、营养与健康、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职业病预防与控制、伤害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预防医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预防医学实践能力。
4. 实验实践:通过实验实践,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操作技能。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实践能力,能够运用预防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职业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个章节安排4课时。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实践表现等,占总成绩的4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60%。
六、教学内容1. 第六章节:流行病学基础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基本概念流行病学方法流行病学案例分析2. 第七章节:环境卫生学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卫生学基本概念环境卫生学评价方法环境卫生学案例分析3. 第八章节:营养与健康营养学基本概念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评价与干预营养与健康案例分析4. 第九章节: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策略传染病案例分析5. 第十章节: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特点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慢性病案例分析七、教学方法1. 第六章节: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预防医学》教案
《预防医学》教案第一章:预防医学概述1.1 预防医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与任务1.3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与学科体系1.4 预防医学在现代公共卫生中的作用第二章:流行病学基础2.1 流行病学的定义与研究方法2.2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与术语2.3 流行病学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2.4 流行病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第三章:营养与健康3.1 营养学基本概念与人体营养需求3.2 食物与营养素的作用与影响3.3 营养不良与慢性病的关联3.4 健康饮食与营养干预策略第四章:环境与健康4.1 环境卫生的基本概念与原则4.2 环境污染与健康影响4.3 环境保护与公共卫生4.4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第五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5.1 传染病的特点与分类5.2 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与传播途径5.3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策略5.4 疫苗接种与免疫规划第六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6.1 慢性病的流行现状与危害6.2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6.3 慢性病管理模式与干预措施6.4 慢性病防控中的公共卫生策略第七章: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预防7.1 职业卫生的基本原则与法规7.2 职业病的发生机制与分类7.3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7.4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与实例第八章: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8.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8.2 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策略8.3 精神疾病的预防与治疗8.4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第九章:伤害预防与控制9.1 伤害的流行状况与影响因素9.2 主要伤害类型与预防策略9.3 交通安全与伤害预防9.4 校园伤害预防与控制实践第十章:公共卫生策略与政策10.1 公共卫生问题的全球化与区域化10.2 公共卫生策略的制定与实施10.3 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10.4 公共卫生改革与未来发展第十一章:儿童青少年卫生与保健11.1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与卫生需求11.2 儿童营养与食品安全11.3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性教育11.4 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与预防第十二章:妇女卫生与生殖健康12.1 妇女生理特点与卫生需求12.2 妇女营养与孕期保健12.3 生殖道感染与计划生育12.4 妇女健康政策与服务体系建设第十三章:老年卫生与慢性病管理13.1 老年生理心理特点与卫生需求13.2 老年人常见疾病与预防13.3 慢性病管理与老年人生活质量13.4 老年卫生政策与服务体系建设第十四章:卫生统计与信息管理14.1 卫生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4.2 卫生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14.3 公共卫生监测与预警系统14.4 信息化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第十五章: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与挑战15.1 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5.2 传染病疫情与公共卫生事件15.3 公共卫生国际合作与策略15.4 我国在全球公共卫生事务中的角色与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预防医学》教案涵盖了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各类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以及公共卫生政策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教案一、绪论【目的要求】掌握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健康的新概念,三级预防内容。
熟悉第一次,第二次卫生革命的特点,重点防治内容和卫生工作方针。
【内容】1. 预防医学定义2. 预防医学的发展个体医学与群体医学,第一次卫生革命-传染病防治,第二次卫生革命-慢性病防治。
3. 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新医学模式的特点。
4. 健康与疾病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5. 公共卫生措施预防性卫生服务,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卫生服务和研究。
6. 三级预防的内容,我国预防工作的成就,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 预防医学的特点与医学专业的关系。
2. 第一、第二次卫生革命的特点。
3. 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4. 我国的卫生方针是什么?5. 新医学模式的特点,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务工作者的关系。
6. 三级预防的内容与临床医师的关系。
【授课班级】2014级护理高职【授课日期】2016.08.31第一章环境与健康第一节、第二节【目的要求】掌握环境的基本概念及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人与环境的辨证关系;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他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作用。
熟悉环境污染、公害及公害病的概念;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防制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
了解人类生存环境诸要素与健康的关系,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及消除有害的环境因素对保证人类健康生存重要性的认识;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的基本概念及评价方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内容】1. 人类环境组成的特点;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2. 环境污染与公害;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归转。
3.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特点及其危害作用;近期作用、远期作用、直接作用、间接效应。
4. 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
5. 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环境污染的防制措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 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常见污染物的种类有哪些?3. 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有何特点?4.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如何防制环境污染?5. 什么叫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生物富集、生物转化?6. 何谓社会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有什么影响?7. 心理因素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8. 环境污染可引起哪些疾病?【授课班级】2014级护理高职【授课日期】2016.09.07第一章环境与健康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目的要求】掌握刺激性及窒息性气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窒息性气体窒息的现场抢救及控制要点了解刺激性及窒息性气体中毒的预防原则【内容】1. 常见的刺激性气体2.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急性作用、慢性损害3. 中毒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4. 窒息性气体的分类:单纯窒息性气体、化学窒息性气体5. 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氢的毒性和中毒的临床表现6. 中毒性肺水肿和窒息性气体窒息的诊断标准7. 窒息性气体窒息现场抢救及控制要点8、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 刺激性气体急性作用的各种表现2. 中毒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3. 常见窒息性气体的分类4. 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氢的毒性5. 窒息性气体所致窒息的病因诊断6. 窒息性气体窒息的现场急救和控制并发症要点【授课班级】2014级护理高职【授课日期】2016.09.14第二章营养与健康第一节、第二节【目的要求】掌握营养的基本概念、食物营养成分的组成及功能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内容】1.营养的基本概念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3.宏量营养素组成4.微量营养素组成5.膳食指南的内容【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脂溶性纤维素的功能、缺乏症状、食物来源和推荐摄入量2.水溶性纤维素的功能、缺乏症状、食物来源和推荐摄入量【授课班级】2014级护理高职【授课日期】2016.09.21第二章营养与健康第二节【目的要求】掌握食源性疾病的预防,食物中毒的特征、分类及处理方式了解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及分类【内容】1.食品安全的概念2.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3.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及分类4.食源性疾病的预防5.食物中毒的概念及特征6.食物中毒的分类7.食物中毒的处理【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食源性疾病怎样预防2.我国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3.食物中毒怎样处理【授课班级】2014级护理高职【授课日期】2016.09.28第三章职业环境与健康【目的要求】掌握职业有害因素的定义,职业病定义、特点、诊断及处理原则,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防制熟悉工作有关疾病定义,特点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了解常见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工伤主要原因【内容】1. 职业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物理、生物,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与制度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厂房建筑等2. 职业有关疾病职业病:定义、概念、范围、种类、特点,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工作有关疾病:定义、特点、常见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工伤主要原因3.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防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教学方式】讲授,录象,讨论【复习思考题】1. 职业有害因素的定义2. 职业病定义、范围、种类和特点3. 职业有关疾病的概念和定义4.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及控制原则【授课班级】2014级护理高职【授课日期】2016.10.05第四章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授课班级】2014级护理高职【授课日期】2016.10.12第五章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目的要求】掌握地方病的基本概念;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的病因,地方性氟中毒及碘缺乏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一级预防在地方病防治中作用。
熟悉地方性氟中毒及碘缺乏病的临床及流行特点。
了解地方病病(疫)区的基本特征、常见地方病的病因,流行特点、地方病的危害及地方病的防治策略。
【内容】地方病的定义及分类;地方病病(疫)区的基本特征;地方病的危害作用,我国地方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
碘缺乏病的概念;碘缺乏病的病因及流行特征;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碘盐预防。
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特征及流行特点;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与生活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措施;个人防护方法;我国饮水、空气、粮食和蔬菜等氟化物卫生标准。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复习思考题】1. 地方病是否属常见病或多发病?说明理由。
2. 碘缺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3. 试述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措施。
4. 目前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有哪些?5. 地方性氟中毒分几型,其预防措施有何不同?6. 地球化学性地方病与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的主要区别何在?【授课班级】2014级护理高职【授课日期】2016.10.19半期随堂考试2016.10.26第六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第一节慢性病得概述第二节心、脑血管疾病防制【目的要求】掌握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和三级预防,人群高血压的防治熟悉心、脑血管疾病的监测内容和处理原则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内容】1. 冠心病分布和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胆固醇血症,超重和肥胖,糖尿病,生活方式,水的硬度及微量元素,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
2. 脑卒中分布和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短暂性缺血性发作,吸烟和饮酒,其它因素如饮食、药物、饮水、遗传。
3. 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预防和控制第一级预防:群体策略,高危人群策略。
4. 人群高血压的防治健康教育、全人群、从儿童抓起。
5.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和控制针对高血压的防制,健康的生活方式,限盐,膳食预防,重点介绍WHO的预防性食谱,防治高血压应以综合性措施为主。
6. 人群监测信息监测系统,高危人群的筛检,加强病人的计划管理。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 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2. 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防治原则。
3. 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措施。
4. WHO的预防性食谱的主要内容【授课班级】2014级护理高职【授课日期】2016.11.02第六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第四节恶性肿瘤【目的要求】掌握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熟悉肿瘤的第一和第二级预防措施。
【内容】4. 我国城乡主要恶性肿瘤的死因顺位;5.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包括来自吸烟、膳食、药物、饮酒和饮用水、空气污染物、职业因素)、体力活动、社会心理因素;6. 恶性肿瘤的预防第一级预防:控烟、合理膳食和体力活动、合理使用药物、疫苗接种以及环境保护;第二级预防:乳腺癌、宫颈癌和大肠癌的的定期筛检。
【教学方式】讲授或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与讲授相结合。
【复习思考题】1. 我国需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有哪些?2.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3. 恶性肿瘤第一级预防的原则?4. 如何通过合理膳食和体力活动预防癌症?5. 可进行早期筛检的恶性肿瘤有哪些?应如何进行第二级预防?【授课班级】2014级护理高职【授课日期】2016.11.09第七章伤害的预防与控制【目的要求】掌握伤害的三级预防策略;常见伤害的防治了解伤害的分类;伤害的流行特征【内容】1.伤害的分类2.伤害的流行特征3.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4.伤害的三级预防5.常见伤害的防治【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伤害的三级预防措施2.常见伤害的防治【授课班级】2014级护理高职【授课日期】2016.11.16第九章预防服务第二节临床预防服务【目的要求】掌握临床预防服务的定义及其内容;熟悉戒烟、体重控制和合理运动的方法。
【内容】1. 临床预防服务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吸烟者的健康咨询及行为纠正:戒烟的4A临床干预方法,常见戒烟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2. 体重控制:超重和肥胖的定义,引起肥胖的途径,减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3.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的基本概念,几种常见疾病的运动处方。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如何制定个体化的健康维护计划?2.请为一15年烟龄的吸烟者制定一套戒烟计划。
3.能否通过短期突击的方法来减肥,为什么?4.什么是有氧运动?以什么指标来确定一个人的运动量?【授课班级】2014级护理高职【授课日期】2016.11.23第九章预防服务第三节社区卫生服务【目的要求】掌握初级卫生保健的定义和任务,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和特点;了解社区健康实施的步骤;熟悉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社区保健内容。
【内容】初级卫生保健的定义、任务以及实施的基本原则;社区构成的要素;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和特点;社区健康实施的步骤:社区动员、社区诊断、确定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制定和实施社区健康的计划以及评价;妇女儿童的社区保健:儿童的主要卫生问题,妇女不同生理时期的主要卫生问题,妇女儿童社区保健措施以及保健系统管理;老年人社区保健:老年人的主要卫生问题,老年人社区保健措施,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