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讲练结合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初三物理上册《内能与热机》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三物理上册《内能与热机》教案、教学设计

小窍门。 作业要求: 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注重思考过程,提倡创新思维。 2. 实验报告要规范、清晰,步骤详细,数据准确。 3. 图形绘制要求工整、美观,表述清楚。 4. 计算题要列出详细的计算过程,注意单位的转换。 5. 拓展资料阅读和读后感要真实、有深度,体现出学生的思考。 6. 家用电器节能分析要结合实际,具有可行性。
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内能与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 - 热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效率的计算。 - 能量守恒定律在内能和热机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 内能概念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 - 热机效率的理解,以及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分析。 - 实验操作中的精确测量和数据处理的技巧。 (二)教学设想 1. 针对重点内容的设想: - 采用直观的实验演示和动画模拟,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内能的概念和内能与温度、热量的 关系。 - 通过对热机模型的拆解和组装,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 理解。 - 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内能和热机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2. 针对难点内容的设想: -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内能理解上的难题,教师适时 给予指导和反馈。 - 设计一系列热机效率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数据分析,探索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 培养学生实证思维。 - 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难点,教师应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并鼓励学生多次实践,以提 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3. 教学策略: - 采用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寻找答案。 -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 设计分层作业和评价,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不同难度的任务和挑战,使每位学 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4. 教学评价: - 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不仅通过书面测试,还包括口头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展示等 多种形式。 - 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学内容: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内能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内能的兴趣。 教学过程: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个热水袋,提问:“为什么热水袋可以让我们感到温暖?” 引导学生思考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接着,提出问题:“在冬天,我们常用暖气来取暖,那么 暖气是如何将热量传递给我们的?”从而引入内能的传递和转化。 2. 教学内容:回顾之前学习的能量知识,为学习内能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带领学生回顾机械能、电能等能量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内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 联系与区别。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设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设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学会正的确的使用温度计,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教学准备】演示实验:空气压缩器、温度计,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阅读法,科学探究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温度教学程序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学生1.导入演示实验:学生上台来体验并进行描述,引出温度含义。

学生描述测体温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过渡到新课。

提问:温度是表示什么的量?(得出温度定义)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大可靠。

在同一室温下,用手去摸大理石,感觉有点凉;去摸毛衣和棉被,会感觉暖和。

所以不能凭人的感觉去判断温度,那如何才能准确的测量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观看同学做实验。

仪器:温度计有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实践中体验。

2.温度计的构造和特点让学生结合温度计和课本上图1—34说出温度计的构造,教师强调观察的顺序(由内到外,由上到下?)温度计上刻度的单位?温度的常用单位:摄氏度℃ 正确的读法?30℃、—60℃ 0℃、100℃、—100℃,学会比较—30℃和—40℃、—60℃和25℃、45℃和90℃的大小。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12.2 热量与热值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粤教沪版初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12.2 热量与热值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粤教沪版初

12.2 热量与热值【教学目标】1.知道热量的定义、符号和单位.2.知道热量与内能和温度的关系.3.了解并掌握物体吸热或放热与质量和温度的关系.4.知道热值的定义,会用Q=qm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燃烧的效率.【教学重难点】1.理解热量与内能和温度的关系.2.会用公式Q=qm进行计算,了解燃烧的效率.【教学过程】一、什么叫做热量思考: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度量呢?热量是物体内能改变的一种量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当仅有热传递时,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2.符号:热量通常用符号Q表示,吸热时Q吸,放热时Q放.3.单位: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来的热量约为103J4.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一个物即使试温度很高,也不能说它含有的热量多.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只能说一个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二、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段内容是通学生对热量概念的理解,又为下节课学习比热容打基础.活动1:实验之前,应先提出问题: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事实猜想.进行猜想可以为后面的实验研究定向,同时对最终理解实验结论具有铺垫作用.活动A按照教材设计进行即可.活动B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如何控制变量.为方便计算,同时考虑到课堂上加热的时间有限,取100g、200g、300g的水即可.对质量不同的水进行加热时,如果用酒精灯作热源,要保证每个酒精灯的火焰大小、燃烧情况基本相同.得出结论后,教材给出了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里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适当扩展一下:1kg砂石温度升高1℃×103J;1kg砂石温度升高10℃,需吸收多少热量?10kg砂石温度从10℃升高到100℃,需吸收多少热量?与水对比,你有什么发现?这样会对后面学习比热容作好铺垫.三、燃料的热值烧时这种放热本领的不同,物理学中引入了热值的概念.至此可以顺势给出热值的定义和单位.常见燃料的热值表比较简单,类似的表格前面见过多次,可以让学生阅读表格,谈谈有什么发现.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燃料的热值表示的含义,知道表示气体热值时单位常用J/m3,在常见燃料中氢的热值是最大的.有关热值的计算公式比较简单,可以利用教材中的题目或者教师另选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这里的计算只为帮助认识热值,不必扩展更多更深.燃烧的效率问“完全燃烧”,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限定.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燃料燃烧所产生热量的流向,知道哪些是有用的,哪些被浪费掉了,进一步理解效率的意义.在比较普通家用煤炉、普通燃煤锅炉和现代化锅炉的效率时,通过多媒体投影、挂图展示相关情景,可以产生更加形象化的效果.教师还应加以引申,让学生知道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目标.活动2: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热值概念的理解,运用热值概念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的第1个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可以个人活动,也可小组活动.第2个问题应与课后课外活动1结合起来,布置每个学生回家完成.就一个班级而言,最好有不同燃料结构的家庭调查进行对比,以丰富学生对我国家庭燃料结构与节能措施的认识.一定要让学生实际进行调查,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实现新课程标准中“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信息浏览栏目对西气东输作了简单介绍,是希望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西气东输是我国近年来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是解决东部能源紧缺的重要举措,对东部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让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书籍,搜集有关信息,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共享.课外活动1:是一个以调查、访问、观察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活动,意图是希望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我们周围普通人生活的变化和发展,感受社会的不断进步,进一步激发学生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热情.实际教学中,对不同层次、不同条件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也可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将它作为一个课题,组织小论文评选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自己也要带头进行这方面的调查研究,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课外活动2:“小胖墩”、“豆芽菜”这类亚健康体形的原因展开讨论,也可以与本章其他内容综合在一起,让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参与讨论交流.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要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和身边的实际,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自己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和健身意识. 以上两个活动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绝佳素材,老师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活动,切实有所收获.【课堂小结】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2.当仅有热传递时,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3.1kg纯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103J.4.热值: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与燃料质量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第2节内能热传递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单位:焦耳(J)。

3. 内能的计算公式:E = K + U,其中E为内能,K为动能,U为势能。

4. 热传递的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5.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6. 热传递的公式:Q = mcΔT,其中Q为传递的热量,m为物体的质量,c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内能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掌握热传递的定义、方式和公式,能够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热传递的实验现象和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运用,热传递的实验操作和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烧水时水温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变化背后的原因。

2. 概念讲解:讲解内能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内能的含义。

3. 实验演示:进行热传递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公式讲解:讲解热传递的公式及其应用,让学生理解热量传递的原理。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内能和热传递知识进行解答。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内能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焦耳(J)计算公式:E = K + U热传递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方式:传导、对流、辐射公式:Q = mcΔT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用质量为0.2kg的铁块加热,加热后的铁块温度为100℃,比热容为0.46×10^3 J/(kg·℃),小明给铁块浇上冷水后,铁块的温度降到了50℃,求小明给铁块浇上冷水后铁块放出的热量。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优秀教案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优秀教案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优秀教案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内能(2)知道物体内能的组成(3)知道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分析分析一:教材先由所学知识推出分子动能的存在,并说明分子动能与温度的关系,再又分子力说明分子势能的存在,最后总结出内能的概念分析二:分子势能在微观上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宏观上表现为体积),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此时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力作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为斥力,此时减小距离,分子力还是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由此可见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一定为零,因为分子势能是相对的。

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上图所示。

分子势能可与弹性势能对比学习,分子相距平衡距离时相当于弹簧的平衡位置,但对比学习时,也要注意两者的区别。

分析三:比较两物体内能大小,需要考虑到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和分子总个数。

分子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低,分子平均动能越小。

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宏观上表现为体积)有关,分子间距离改变(宏观上表现为体积改变),分子势能改变,但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体积)的关系比较复杂: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即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因此我们不能单从体积的改变上判断分子势能如何改变,而是往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分析四:机械能与内能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同一物体,机械能是由其宏观运动速度和相对高度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和聚集状态决定。

例如放在桌面上静止的木块温度升高,其机械能不变,而内能发生了改变。

教法建议建议一:在分析物体内能时要充分利用前三节所学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由旧有知识推导出新知识。

建议二:在讲分子势能时,最好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类比学习。

建议三:在区分机械能与内能时,最好能举例说明。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导学案及答案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导学案及答案

导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2. 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 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3.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重点难点】1. 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 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12-1 (a )展示的运动的篮球具有 ,物体内部做热运动的分子。

课本图12-1 (b )展示的是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地球互相吸引具 ,图12-1 (c )展示的是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 ,那(2)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 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 ① 内 是:③内能的大小与2.阅读课本P23-P24,完成下列问题。

①给你一根铁丝,想增大它的内能,采用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火上烤,放入 开水中呆一会,强烈的阳光下晒,这种改变内能的方法是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类是: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1节认识内能1.翻阅课本 P22—P23,自主学习下列问题:(1)课本图 也具有 ______有 么物体内部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也具有 ②一壶水放在火上加热, 则运动变得 小”)。

其温度 __________ (“升高” (“剧烈”或“缓慢”)内能或“降低”)水分子的无规(“增大”或“减的总和,叫因素有关。

B.子:⑦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 量发生了 热传递是能量发生了 _【合作探究】 研讨与交流1. 我们知道,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多。

那么要是说:“同一物体的内 能越多,温度一定越高。

”是不是正确呢?为什么?2. 内能与机械能有什么区别呢?3. 我们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同学们能不能从能量 的转化或者转移的角度说说,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时实质上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堂检测1. 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 10C .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 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A. 机械能一样大B. 乙的机械能大C. 内能一样大在石头上磨,来回弯折,用锤子砸等。

新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 内能与热机【创新教案】12.4 热机与社会发展

新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 内能与热机【创新教案】12.4 热机与社会发展

12.4热机与社会发展一、教学目的:1.常识性了解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常识性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

3.常识性了解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常识性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2、提高读图视图能力。

三、教具准备:内燃机示教模型(带电灯指示),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二).进行新课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

1.汽油机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1)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

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功能)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2)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有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两周,对外做一次功。

(3)能的转化: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其余三个冲程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来完成。

2.柴油机: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

②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构造方面:些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

吸入的气体不同,点火方式不同(三).1.热机是利用燃料来做功的装置。

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做功)。

2.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占最多,应减小废气的能量损失。

3.如何提高热机效率的效率?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减小内能损失,运动部件润滑良好。

4.内能对环境的影响。

(1)废气污染(CO、SO 、酸雨)。

(2)噪声污染。

5.保护环境,减小污染措施。

新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 内能与热机【创新教案】12.1 认识内能

新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 内能与热机【创新教案】12.1 认识内能

12.1认识内能一、教学目的: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2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三、教具准备:红墨水、玻璃杯、热水、冷水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由已学过的机械能知识类比得出内能的概念(二)、内能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大,内能越多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因此此种运动又叫热运动.(四)、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的能,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机械能是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教材图14-3所示两幅图片展示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两幅图,让学生观察图片、阅读图下文字,知道改变物体内能可以采取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准备铁丝、酒精灯、热水、锤子、铁砧、砂布等,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并实际操作,改变铁丝的内能。

学生可能会想出许多办法,如用热水烫、用酒精灯烧、来回弯折铁丝的某一部位、用锤子敲打铁丝的某一部位、把铁丝在砂布上来回摩擦等。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展示时,对各种不同方法,要引导学生梳理归类,使学生明确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例题: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A.机械能一样大B.乙的机械能大C.内能一样大D.乙的内能大答案:选项B、C (五)、小结内能与温度有关(六)、作业五、教学后记:。

内能和热量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教案 新课标 苏科版

内能和热量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教案 新课标 苏科版

内能和热量1、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实验: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哪杯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讨论得出,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进一步理解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观察日常生活中热传递改变内能的画面(即图12-18),通过分析得出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2、信息快递:(1)热运动概念:学生了解此信息,为建构内能概念提供帮助。

(2)热传递概念:该信息告诉学生在热传递时,能量从高温转移到低温处,直至温度相同,便于学生认识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3、生活社会物理汽车的散热装置利用水来循环降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及本节所学的吸收热量公式Q 吸 =Cm(t-t0)吸收热量多,能尽快降温。

4、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内能概念。

2、会进行热量的计算。

难点:了解内能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这里要求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来定义内能,要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内能是能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知识点看要求降低了,但能力上要求提高了,不仅要了解还要简单描述。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会用公式Q =c m t 计算热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2)根据比热容的定义推导出计算热量的公式,并能Q =c m t,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体验用类比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自己查找资料,培养自学的能力。

实验器材:玻璃杯、墨水课件:分子运动动画、分子间相互作用动画观察现象,建立概念,对比实验,描述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1、导入新课,建构内能概念:由P 56,老人和小孩对话导入“内能和热量”课题。

内能教案

内能教案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内能.(2)知道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三、教学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四、教学准备动画演示:空气压缩器铁丝等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实验引入:大家面前有一根铁丝,我们如何能让它变的烫手?铁丝温度升高了,说明铁丝的内能改变了。

什么是内能呢?我们今天来学习本节的第二课时——内能。

(2)课前复习:1. 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 重力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3)讲授新课(一)内能(采用对比的方法理解)1.分子的动能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呢?——动能2.分子势能石块和地球互相吸引具有势能;互相吸引的分子有势能吗?——有势能3.物体的内能结论:结论:分子是_____的,所以分子具有_____ 分子间具有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还具有______。

出示自学目标一仔细阅读P28面—物体的内能部分,回答什么叫内能?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以及分子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二)影响内能的因素比较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谁的内能大?分子的热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分子动能就越大,从而使得物体的内能也变大。

同一物体内能多少与温度有关。

所以,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三)、内能的改变物体的温度发生了变化,它的内能也发生了变化。

思考: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也就是怎样使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呢?举例:冬天天冷冻手时,你可采取哪些暖手方法?出示自学目标二仔细阅读P29——30面内容,思考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是什么?它们有何不同。

八年级下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内能教案

八年级下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内能教案

13.2《内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2.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3.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会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用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难点: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三、课时分配:1课时。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设计举例、多媒体和讲授相结合。

培养学生思维转换。

五、教学内容内能。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机械能的知识。

通过事例说明物体怎样才能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要特别强调由于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相互吸引,才使地面上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出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引入新课——内能。

(二)新课教学【提出问题】: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是否具有势能?(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讲解】: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势能。

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2.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一般来说: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3.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

上节课我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12.1 认识内能一、内能及其改变: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或体积、材料、存在状态。

2、机械能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3、物体温度升高会导致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也会导致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4、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5、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6、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的现象。

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巩固练习:1.有关内能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B. 0℃的冰内能为零C.相同质量的0℃冰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小D. 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内能大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B. 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C. 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D. 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3.下面有关内能和机械能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具有内能时,就一定具有机械能B. 物体具有机械能时,同时也具有内能C. 物体不具有机械能时,但它具有内能D. 以上说法都正确4. 将一根粗铁丝放到火炉上烤,铁丝吸收________,温度_______,内能__________。

将一杯热水放入凉水中,热水温度,内能;凉水温度,内能。

12.2 热量与热值一、热量1、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单位是J。

热传递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

2、为了理解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一定要记住一个特例:“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也不变,但内能减小”。

3、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二、热值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是J/kg。

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同种燃料的热值不变,与燃料的多少、燃烧的程度无关。

这是由于热值的定义中已经把“量是1kg”和“燃烧的程度是完全燃烧”界定清楚了,所有的热值都是在这两个条件下得到的。

3、燃料完全燃烧放热的公式:Q=mq 其中各量的单位:热量Q用J,质量m用kg, 热值q用J/kg4、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巩固练习:1、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A.较大的比热 B.较低的沸点 C.较大的热值 D.较高的凝固点2、甲种燃料的热值小于乙种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燃料比乙种燃料的热量少B、通风条件越好,供氧越充足,两种燃料的热值越大C、完全燃烧mkg乙种燃料,刚好烧开一壶水,那么用mkg甲种燃料也能烧开这壶水D、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两种燃料,乙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多3、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D.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4煤油的热值为4.6×107J/kg,100g煤油完全燃烧可以放出多少热量?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一、比热容: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叫比热容,简称比热,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J/(kg·℃),其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变化的多少无关。

这是因为比热的定义中已经规定“量是1kg”和“温度升高或降低1℃”的必备条件,所有物质的比热都是在两个条件下得出的。

“一滴水和一桶水”或“冷水和热水”比热相同。

3、物体在升温或降温时的吸热或放热公式:Q吸=cm(t-t),Q放=cm(t-t)或Q=cmΔt其中t为初温,t为末温,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当表示升高的温度时,Δt=t-t0,当表示降低的温度时Δt=t0-t ;各量使用的单位:比热c用J/(kg·℃);质量m用kg,温度的变化Δt用℃4、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水的比热容大,在实际中的应用分下面两种情况:(1)根据Q=cmΔt,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因为水的比热大,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根据Qtcm∆=,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因为水的比热大,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

例如①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中用水;②沿海地区一年的温差比内陆地区小;③暖气管道中用水;④夏天海滩上的沙子比海水烫脚。

其中应用道理(1)的是①③;应用道理(2)的是②④巩固练习:1、水的比热比较大,泥土和砂石的比热_____________,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温变化比泥土、砂石的温度变化____________。

生活中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

2、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J,这是用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3、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_____。

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____球。

(已知C铝>C铁>C铜)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5.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C.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D.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12.4热机与社会发展四、热机:1、热机是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热机的原理是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其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所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公式:η=W有用/ Q总= W有用/qm4、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5、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巩固练习: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排气,吸气,压缩,_______这四个冲程组成的,其中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__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冲程。

2.在图所示的内燃机工作的一个循环中,其四个冲程的顺序应当是。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测试题12.1认识内能1.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B.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C.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D.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2.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 )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 ( )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4.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是()A.冬天对手“哈气”手会感到暖和 B.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C.冬季用热水袋取暖 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5.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A.机械能一样大B.乙的机械能大C.内能一样大D.乙的内能大12.2 热量与热值1.将一杯石油倒出一半后,剩余石油()A、密度不变,比热容和热值减半B、质量、比热容和热值都变为原来一半C、比热容不变,热值和密度减半D、比热容和密度不变,质量为原来的一半2.两物体相互接触放在一起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A、温度B、质量C、内能D、热量3.两物体发生热传递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传给质量小的B、体积大的传给体积小的C、温度高的传给温度低的D、内能大的传给内能小的4.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这是因为()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B、一定是其它物体对它做了功C、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物体对它做了功D、既不是吸收了热量,也不是物体对它做了功21世纪教育网5.关于热量与温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的温度升得越高,吸收热量越多B、物体温度上升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C、物体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比低温物体多6.下列关于热传递的说法中,其中错误的是()A、热传递过程中两物体之间传递的是温度B、两个物体之间有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C、热传递过程中两物体之间传递的是内能D、热量表示物体内能改变了多少7.在一个配有活塞厚玻璃管里放一小团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使空气内能,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使棉花燃烧起来。

8.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完全燃烧100g酒精放出的热量是多少?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下列选项不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的是()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 B.在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C.晚上向秧田里灌水 D.汽车发动机用水循环冷却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比热容可用来鉴别物质B.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C.沙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3.下列各种情况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变化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