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研究小结
上学期,我和其他几名同学组成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放寒假之前,我们简单地讨论了一下一些有关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分配和上传论文与个人总结的统一方式。但由于这是我们第一次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寒假布置的作业,所以讨论了较长时间才达成了共识。
在寒假里,我利用了空闲时间认真地准备,收集写论文所需要的材料。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网上搜集,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向长辈询问。为了写好这篇论文,我特地问爸妈这一类论文的写法和技巧,然后自己独立地在Word文档上打字。
经过小组讨论,我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负责总结问卷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上网查资料及对相关老师的询问,我对广场舞也了解了更多广场舞的利于弊。现对广场舞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做一小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场舞蹈便是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的广场艺术,以其特殊的表演形式,从乡村走进城市,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如今的广场舞蹈活跃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而且也锻炼了人们的身体素质。然而,在广场舞蹈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通过社会调研分析了广场舞对城镇居民现代生活的影响,提出有益广场舞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广场舞的特点
人们利用工作、生活之余开展各种广场文化活动,广场舞蹈由一群热衷于文艺活动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人们自发而形成。这种形式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参与者年龄不等,以中年老年居多,文化水平职业层面各不相同;二、
舞蹈种类丰富多样,有民间舞、交谊舞、太极扇、健身操、现代舞等;三、使用道具多种多样,有手绢花、扇子、彩绸、圆环等;四、组织形式灵活简单,大多是自发而成、街道社区组织形成、近年来逐渐出现了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组织的形式;五、活动范围十分随意自由,社区、公园、广场等;六、以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关节以及腰腿等部位的灵活性、丰富生活内容、陶冶艺术情操、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为主要目的。
二、广场舞的现状
广场舞蹈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盛行,在场地空旷、休闲活动集中的地方随处可见。在对几处广场舞蹈活动的调查中发现,参与者年龄差别很大,从30岁到80岁的中老年人均有,为了照顾年龄较大的参与者,一般活动时间保持在一小时左右。每天活动集合时参加的人数并不一定很多,但在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增加,舞蹈者的热情和环绕在广场上悦耳的音乐吸引了周围路过的人也参与到了舞蹈之中,多的时候会达到50多个人。广场舞蹈选择的音乐节奏简单易懂,编排的动作很单一,并且是有规律的重复,队形主要是在各自的位置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移动,在变方向中加上手脚的配合,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脚下常见的步伐有,十字步、交叉步、措步、掂步、脚跟脚尖的交替点地,手上动作有,手捥花、挥手、摇臂,再加上动作中简单的跳跃和转圈,使舞蹈者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锻炼。
三、广场舞的发展原因及对城镇居民的影响分析
广场舞良好的健身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有学者说古代乐舞的创立就是为了改变“民气郁于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美国体育家古里克也说“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缓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司徒炳坤通过生理学实验数据分析,发现跳舞不但能加速
新城代谢,提高人体机能,而且能增强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形态;也有学者通过测试参与者跳舞时间,一般强度后发现,参与者一般在跳完两支舞后,心律就能达到120次以上,而且跳完一小时心律也不会超过140次,证实广场舞是良好的有氧锻炼效果。
广场舞不仅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建立友谊、提高技艺,而且独特的艺术表演价值,给参与者和观赏者以美的享受,令人身心愉快,进而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经常参与广场舞,可使人体外形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动作更加协调舒展,并在广场舞的优美动作也音乐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参与者的审美能力。
最近因为“广场舞”扰民问题出了不少新闻。广场舞是现代城市广场发展的产物,它一方面反映着城市社区的完善程度,另一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象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到夜幕降临时或天刚蒙亮时,很多小区的广场上音乐四起,热闹非凡,严重影响周围人们的休息,“广场舞”便成了“扰民舞”。跳舞健身,缓解疲劳,调整心情,本是“无可厚非”。但个别广场舞团队,人员松散,流动性大,舞者多为中老年,素质有待提高;舞曲多为欢快之音,场地多为室外,且在小区附近,声音喧嚣,不宜休息。
反对噪音污染,争取安宁的休息生活环境“理所当然”。如何让舞蹈队和周围居民达到“双赢”?这是社会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要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首要是解决空间上的问题,给舞者一个合理的去处,这既有赖于城市总体居住空间与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也需要微观的社区配套设施的硬性规定。
一方面,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完善市政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留出足够的公共活动功能区;增设小区居民室内活动房,让噪音消失在隔音玻璃中。
另一方面,从道德层面进行约束。教育引导广大市民增强公共和法律意识。加大对舞者的管理力度,防止见缝插针,无处不娱的现象发生。
第三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在时间、设备等细节上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限制音响分贝,出台明确的处罚措施和标准。对于违反限制,政府理当履行义务,严格执法。
第四方面,转换娱乐形式,对舞者进行“分流”。
广场舞作为在现代城市广场发展的产物,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成为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它一方面反映着城市社区的完善程度,一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象征。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广场舞是一种临时性组织,因此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广场舞作为一种在民间流行,且正在形成自己的规范与模式的大众健身运动,是一项值得鼓舞和发扬的项目,它所体现出的宗旨能够使“全民健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轻松的氛围下实现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武汉二中高二7班:付俊强
二〇一五年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