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质量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进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是指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通过调整教育资源的供给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这一改革涉及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高等教育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从同质化竞争向特色化发展的转变,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合作的转变。
本文将从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必要性、目标、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同时,本文还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改革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1.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以需求为导向,侧重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高等教育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一方面,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存在产能过剩、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
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应运而生。
它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反思和创新,旨在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创新能力等方式,解决高等教育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教育领域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作者赵晓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西部高职院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如何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成为高职院校制定发展规划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
西部高职教育应当努力实现以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目标,核心竞争力是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难以被模仿、替代和超越的一种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实现基业常青的关键基础。
1 明确思路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应遵循“办什么样的高职教育”和“怎样办好高职教育”,抓住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特色。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围绕主要任务任务,树立符合高职教育需求的人才观和发展观,探索完善与之适应的人培模式、课程体系与管理制度[2]。
2 明确认识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从西部高等职业学校应当发挥的社会作用来看,技能型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学校的核心任务。
高等职业学校办学的根本职能就是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设置和建设是高等职业学校办学的根本特征,也是西部高等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生成基础和前提条件。
3 树立就业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就其本质说,是为就业服务的教育,由于西部地区相对贫困,就业问题更为民生之本。
高职教育以学生就业为出发点,合理处理好职业教育和就业的关系,通过高职教育实现就业,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3]。
4 西部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4.1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依托行业企业办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区别于高等教育的关键因素。
利用校企合作方式整合社会办学资源,将行业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优势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逐渐形成高职教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西部高职院校应依托特色专业,办学中不断赢得社会声誉,辐射带动专业群的发展[4]。
4.2 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抓手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西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应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基础,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应体现在专业优势与课程特色,体现区域特色,符合经济发展需要。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摘要:大学生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也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1】。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面临深刻调整,毕业生就业供求关系失衡,同时,随着学历教育的提升和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特别是近三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面临极大挑战。
因此,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而探索大学生就业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困境;就业机制[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工作研究重点课题(项目编号:xgbkt202101)“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高校逐年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据统计,202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加之受经济下行压力、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2】。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急需开拓创新、多措并举以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此外,大学生也要根据自身实际,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共同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近年来,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来推动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全国各大高校也多措并举积极引导、支持和帮助毕业生就业,使得大学生整体就业状况呈现较好态势。
但新形势下,受多重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仍然面临巨大压力,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一)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岗位需求缩减2022年以来,世界在地缘冲突爆发、逆全球化愈演愈烈、海外通胀压力不断增大以及新冠疫情集中爆发的背景下,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扩大,宏观经济运行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许多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部分企业面临着倒闭的风险,一些企业出现了缩招甚至裁员的现象。
当今大学生就业环境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客观上影响就业岗位的需求量,而毕业生的人数却在逐年增多,目前的就业岗位已经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
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每个国家都希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高等教育机构作为提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其核心竞争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方面,探讨高等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社会认可度。
在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指标中,师资队伍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
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术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一流的教师和学者也能够引领学生关注最前沿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创新,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另外,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水平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不仅可以提高学校在学术界的声誉和影响力,同时也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知识支持。
同时,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也需要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作为基础,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高等教育机构才能在国际间赢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资源优势。
除了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责任和服务功能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一个连接社会和学生的桥梁,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具备实践经验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高等教育机构还应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创新项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推动。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包括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等硬实力方面,同时也涉及到社会责任和服务等软实力方面。
只有高等教育机构在这些方面都具备优势,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应重视提高教育质量水平、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科研创新和拓展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科学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中外部分大学核心竞争力发展研究报告》
科学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中外部分大学核心竞争力
发展研究报告》
曹萱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科学》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高等教育承担着传播知识、人才启蒙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责任。
大学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其教育质量的好坏,对于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又是影响其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学教育也具有了全球化发展趋势,各个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被放在国际大舞台中,
【总页数】1页(P后插1)
【作者】曹萱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
2.研究“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经典之作——评张卫良教授之《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
3.研究"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经典之作——评张卫良教授之《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
4.论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
5.沈阳师范大学践行科学发展观提升核心竞争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需求变化对高校人才培养路径的影响
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需求变化对高校人才培养路径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力资源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高校人才培养路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需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人才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从经济新常态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以及高校人才培养路径的调整需求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经济新常态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1. 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制造业将减少,而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这意味着人力资源需求将逐渐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金融等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转变。
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多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产业需求。
2. 技术革新的加快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应用将对人力资源需求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劳动力将逐渐被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智能所替代,而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这就需要高校培养更多的具有专业技能和高端技术的人才,以满足新技术革新带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变化。
3. 创新创业需求的增加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和创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这意味着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需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高校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机会,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二、高校人才培养路径的调整需求1. 培养跨学科人才在经济新常态下,需要更多具有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人才。
高校应该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不同领域的工作需求。
2. 强化实践教育在经济新常态下,实践能力将成为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基于竞争机制的高校学生创新强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竞争机制的高校学生创新强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因此,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强校能力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
本文将基于竞争机制,研究高校学生创新强校能力的培养模式。
竞争机制是一种激励高校学生创新的有效方式。
通过竞争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推动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应用竞争机制。
首先,高校可以设置一系列的创新竞赛。
创新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参加创新竞赛,学生不仅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还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竞争,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各类创新设计竞赛、创业计划比赛等,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锻炼和提高。
其次,高校可以建立创新项目孵化基地。
创新项目孵化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该基地可以提供各种资源支持,如实验室、设备、导师指导等,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创新实践。
同时,基地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在团队中相互竞争和协作,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外,高校还可以建立创新学分制度。
创新学分制度是激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的一种机制。
通过设立创新学分,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奖励和鼓励,使学生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创新研究。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和创新项目,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环境中锻炼创新能力。
此外,高校还可以引入外部资源,举办创新讲座和研讨会。
通过邀请企业家、创新领域的专家学者等人士进行讲座和研讨会,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创新案例和经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意识。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亲身了解创新过程和企业的创新文化,增强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和认同。
综上所述,基于竞争机制的高校学生创新强校能力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
02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教育质量
教学质量
高校应注重教学质量,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以满足学生和社会 的需求。
课程设置
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的 实用性和前瞻性。
教学方法
高校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以提高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师资力量
中国高水平大学案例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学府之一,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厚的历史底蕴、学科齐全和人才 济济。北京大学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拥有众多一流学者和学科,培养了众多杰出人
才和社会精英。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以其在工科、理科和经济管理学科方面的优势而著称。该校注重科研创新和成 果转化,拥有众多国家级实验室和科研团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校应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实践环 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课 外科技活动、创新创业大赛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
推进国际化办学
高校应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 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 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
推进国际化办学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 Biblioteka 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国际化 办学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教师素质
高校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 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 学能力。
教师结构
高校应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形成多元化的教师团队 ,以满足不同学科和专业 的需求。
新常态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探讨
新常态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新常态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首先介绍了背景和问题,然后分析了高职教育与新常态经济的结合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接着讨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办学理念的转变。
最后指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总结了本文的观点。
文章旨在呼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相结合,促进双方的协同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高校和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高职教育、新常态、区域经济、协同创新、高职院校、企业合作、人才培养、办学理念、发展方向、意义、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职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期,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新兴产业和新型经济也在逐渐壮大。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有着扎实的实践教学基础,能够培养适应新经济形势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教学理念滞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产教融合程度不够等。
如何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协同创新,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为新常态下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融合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1.2 问题提出在新常态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创新关系日益突显。
在实际实践中,我们也不可忽视一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高职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传统技能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高职教育要如何与时俱进,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模式如何更加紧密地结合,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传统意义上的产学合作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产业的需求,高职院校如何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的目标?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应如何转变,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如何创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推动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2. 正文2.1 高职教育与新常态经济的结合高职教育与新常态经济的结合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7.01.25•【文号】教发[2017]3号•【施行日期】2017.01.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教育十三五规划》),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现就“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面把握高等学校设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十三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所面临新的形势主要是,高等教育将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迈进,同时又呈现出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量总体下行、局部上升的不均衡态势,需要高等教育的类型更加多样,质量更加提高,布局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实力雄厚的社会资本对举办高等教育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急需在引导社会力量进入高等教育,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上做好制度设计与政策保障。
高等学校设置工作还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是,国家层面需要完善分类设置标准的顶层设计,在做好高等学校设置事前审批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评价;一些地方对高等学校设置规划论证较为粗放,对存量高等学校与增量高等学校的综合分析不够深入,缺乏增强存量高等学校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水平的有力举措,在增设高等学校类型和数量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财政支撑能力之间衔接力度有待加强,规划执行的严肃性有待提高;一些高等学校定位不清,热衷于层次提升或更名,盲目增设学科专业,办学特色弱化,同质化倾向明显。
高校学科竞争力分析
高校学科竞争力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科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高校学科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旨在揭示其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
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高校提供改进学科竞争力的启示和建议。
一、高校学科竞争力的概念及意义高校学科竞争力是指高校在特定学科领域内在全国 jaossca或国际范围内与其他高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学术声誉等方面的竞争能力。
它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对高校在学术界、教育界乃至社会各个领域的地位与影响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校学科竞争力分析有助于高校了解自身在特定学科领域的竞争地位,既可以指导高校科学合理发展,也可以为高校提供科研合作、师资引进等方面的依据。
二、高校学科竞争力影响因素探析1. 学科建设与学科方向高校学科竞争力的首要因素是学科建设与学科方向。
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优势,合理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同时加大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学科竞争力。
2. 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衡量高校学科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起到关键的作用。
高校应加强教师培养,吸引海内外优秀学者加入,提升师资水平和竞争力。
3. 科研水平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在学术界和科技界的影响力。
高校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科研团队开展创新性研究,提升学校科学研究的水平和竞争力。
4. 学术声誉学术声誉是高校学科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应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提高高校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声誉。
三、提升高校学科竞争力的途径1. 加强学科建设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合理规划学科建设和学科方向。
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支持和投入,在学科方向、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上做好配备和安排。
2. 引进高水平师资高校应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教师和学者加入到学校的教学与科研队伍中。
通过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他们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3. 加大科研投入科研是高校学科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蓝海战略”理论视角下提升民办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蓝海战略”理论视角下提升民办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着来自公办高校以及其他民办高校的激烈竞争。
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民办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成为了摆在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我国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历史,其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逐步提高,但与此民办高等教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众多,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成为了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民办高校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毕业质量。
2.科研水平相对滞后。
相较于一些著名的公办高校,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力量和水平相对滞后,难以在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绩,这也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声誉和竞争力。
3.就业率较低。
一些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由于毕业生质量的不稳定,导致其就业率较低,这也影响了学生对民办高等教育的信心和认可度。
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民办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蓝海战略”理论视角下的策略研究“蓝海战略”是由W·蔡姆博和R·蓝伯格提出的一种企业竞争战略思想。
该理论认为,企业要想实现长期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市场上找到独特的定位,避免陷入红海激烈竞争的局面,而是要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没有竞争者的“蓝海”。
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蓝海战略”理论,并从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以提升民办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
1. 提升教学质量,打造独特的教育理念在现代社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探究
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探究【摘要】学生综合素养水平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对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工作中存在的宏观的顶层设计不够完善、评价标准与考核指标不够完善、运用信息化手段不够充分等问题,具体阐述了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最终提出了以大思政环境为基础做好顶层设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制定差异化的综合素养评价指标和依托信息化手段将评价指标落细落实等解决办法。
对丰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对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综合素养的水平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特别是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的构建,对丰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教育领域学者围绕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的研究层出不穷,基本肯定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不同时期也面临这不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的意义(一)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丰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从品德健康发展、学业学术发展、就业职业发展和实践能力发展四个方面为抓手着重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从个人发展规划等89个维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调整学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养评价指标,不断丰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最终实现学生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而提升全面发展水平。
我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高校科技
科 技 视 界
21年 8 01 月第 2 期 4
我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陈丽 平
( 南昌工程学院理学系 江西
【 摘
南昌 3 0 9 ) 30 9
要1 随着我 国民办高校 不断壮 大, 民办高等教 育逐渐成为我 国高等教 育事 业发展的重要 组成部分 , 民办高校面临的竞
1 民办高校 核心 竞争 力概 念 的提 出
由于我国民办高校起步 比较晚 。 关于 民办 高校核心竞争 力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从 2 0 00年 以后才 出现。从关于 民办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文献及论著 中发 现 , 我国民办高校核
心竞争力 的概念基本 都是基 于企业核 心竞争力 和大 学核心 竞争 力概念 , 结合民办高校 自身的特点而提 出来 的。 关 于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的研究 ,从研究 内容上讲 , 多
目前 。 于民办高校核 心竞争力 的研究较 多, 关 学者们从不 同的角度对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进 行阐述 , 出众多的观点 , 提 各有千秋 。 本文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 , 将学者们的观点归结为 从宏观角度 、微观角度或者某一具体方面的角度来思考民办 高校核心竞争力 , 以期对今后 的研究 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考 。 2I 有关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内涵的研究 .
办高校如何通过借鉴大学核心竞争力 的研究 , 以提升 自身核 心竞 争力 , 在激烈 的竞争 中求得 生存与发展成 为我 国民办高
校举 办者 、 管理者和相关研究者面 临的重大课题。
()基本上与 国内大学核心竞争力 的 “ 能观” “ 源 I 技 、资 观” “ 、知识 观” 一脉相承 , 陈洁认 为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可 以
学术竞争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学术竞争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摘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术竞争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最核心的本质,学术性是大学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殊本质,大学学术竞争力是指大学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创造出新的思想、方法和产品,并且把它们转化为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财富的能力,主要体现为大学学术声誉、学术水平和学术成果。
[关键词]学术竞争力;学术成果;学术声誉1 核心竞争力与学术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来自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最早见于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Hamel)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该文指出核心竞争力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系统,它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
这种能力能很好地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核心竞争力还必须是企业所特有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这种难以模仿的能力能为企业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
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有研究者指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其制度体系、学科体系和文化体系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能力,大学核心竞争力作为使大学在某一领域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好的稳定性,具有使大学的一个或多个学科达到一流水平的能力,使大学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竞争对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难以超越。
但是本文认为,大学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不同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大学的竞争力来自学术,因为大学是以知识为媒介的社会性组织,大学发挥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是以知识为媒介的,而“学术是与知识相联系的概念,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真谛的探求与认识,它既是知识活动的过程,也是知识活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特征的一种表现,反映了人类探求和掌握未知世界的追求与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问题”。
高等学校招生竞争的市场化研究
高等学校招生竞争的市场化研究现代社会,大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的学习和教育机构。
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则是入学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大学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最重要的窗口之一。
由于国内高龄少子化的问题,高等学校之间的招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吸引更多的人才、提高大学的声誉和排名,成为了各大高校长期面临的重要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的高等学校,不可避免要面临市场化的压力。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产生自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体系逐渐成型,国家对高等教育开始逐渐进行“放管结合”的改革,使得高校的活动不再局限于学术范畴,而开始承担一系列新的业务,如招生、就业、项目合作等。
这些新的业务往往需要大量的经费和资源,高校在这方面的财政补助和政策支持有限,不得不寻求市场化的方法,吸引更多的学生、赞助商和社会资源。
因此,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产生,是市场经济体系下自然而然的结果。
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意义高等教育市场化,不仅意味着高校的经费来源更多元化,也意味着高校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办学模式、推进教学与科研等活动。
同时,高等教育市场化也为社会各方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帮助更多层次的人才获得了教育机会,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分配。
三、高等学校招生竞争的市场化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是一项“买方市场”,即供不应求的市场结构。
市场化则意味着,学校必须要竞争更多的学生和社会资源,并开展新的业务形式和教育模式,以保持竞争优势。
在招生竞争的市场里,高校的声誉和排名是最重要的竞争要素之一。
学生和家长们普遍通过高校排名、学科水平等指标,来评估学校的教育质量、学位水平和就业前景等等,进而制定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投入规模。
四、高校的市场化招生策略1. 学科优势和排名对于学科优势和排名高的高校来说,他们通常会选择在一些高考分数较高的省份设立分校、合并优质学科和研究机构,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升综合实力。
2. 社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是另一个高校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经济竞争力研究
经济竞争力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的经济竞争力成为评估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将就经济竞争力研究进行探讨,分析其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一、经济竞争力的定义经济竞争力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该国经济体系稳定、创新、高效运行的综合体现。
经济竞争力通常通过一系列指标进行评估,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出口额、人力资源品质、科技创新能力等。
二、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1. 政府政策与制度:政府能力和政策对于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国的政府应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并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
2. 教育与人力资源: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的质量对经济竞争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高质量的教育系统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给企业足够的人才储备,促进创新和高效生产。
3. 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经济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国家需要投资于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鼓励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4. 市场开放与国际合作:国际贸易和合作对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开放的市场能够吸引外来投资和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
三、经济竞争力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1. 经济增长与就业机会: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的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不仅能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还能增加人民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2. 增强国家影响力: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可以增强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具有竞争力的国家能够在国际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塑造全球经济秩序。
3. 提升国家形象和吸引力:经济竞争力强的国家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
国家形象的提升对于吸引外国投资和游客具有重要作用,推动国家的发展。
4. 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生活质量: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带来的经济发展也会带动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多优质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经济竞争力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涵盖了政府政策、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高校 竞争 研究报告
高校竞争研究报告一、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不仅需要提供有质量的教学资源,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来吸引学生和资源。
因此,研究高校竞争现状和影响因素,对于提升高校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高校竞争的现状,并探讨影响高校竞争力的因素,为高校提供科学合理的竞争战略和发展建议。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等。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得出相对客观的研究结果。
二、高校竞争现状分析2.1 高校数量与规模按照教育部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高校数量多达数千所,其中包括综合性大学、专科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各类高校。
在这个庞大的高校群体中,除了一些顶尖高校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外,其他高校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2.2 学科专业设置与质量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对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
一流学科具备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科研项目,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而一些学科专业设置滞后或质量较低的高校则面临着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2.3 教学与科研水平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是衡量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秀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以及高水平的科研项目都能够提升高校的竞争力。
2.4 学生数量与质量高校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同样对其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学生数量的增加不仅能够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够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而学生的质量则体现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能力。
三、影响高校竞争力的因素分析3.1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高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的资源投入能力和办学条件。
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高校能够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和社会资源,从而提升其竞争力。
3.2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在高校竞争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政策支持,包括经费投入、政策法规、高校评估和资质认证等,都会对高校的竞争力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 济 新 常态 下 高等 学 校 核 心 竞 争 力 研 究
陈 伟, 韩 国元 , 王宏彬 , 孙德梅
( 哈 尔滨 工 程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响和决定着 高等学 校生存 和发 展。在界定 了高 等学校核 心竞争 力含义 的基础
a n d f i n a n c i n g c a p a c i t y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s t r a t e g y ,i t p u t s f o r wa r d t h e c u l t i v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o f t h e c o r e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o f c o l l e g e s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 Ba s e d o n d e f i n i n g 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t h e c o r e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o f c o l l e g e s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
第2 9 卷第 4 期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Vo 1 . 2 9。 No . 4
Au g , 2 0 1 5
2 O 】 5 年8 月
J o u r n a l o f He i l o n g j i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Ab s t r a c t : Co r e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i n f l u e n c e s a n d d e t e r mi n e s t h e s u r v i v a l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o l l e g e s a n d
上, 深入分析高等学校 核心竞争 力的特征 。基 于高等学 校服务 功能 , 从学 科 队伍 、 科 学研究 、 人才 培养 、 学科效 益和 融资能力等五个维度构建 了高等学校 核心竞 争力评 价指 标体 系。从 高等 学校可 持续发展 战略 的视角 , 提 出了高等 学校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发展 的对策 。 关键词 : 高等 学校 ; 核心竞争力 ;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 G 3 2 2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4 6 7 9 ( 2 0 1 5 ) 0 4 ~ 0 0 5 3 — 0 5
a n a l y s i s i s ma d e o n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c o r e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o f c o l l e g e s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 Ba s e d o n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f u n c t i o n, i t b u i l d s a c o r e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s y s t e m f r o m t h e f i v e
CHEN We i ,H AN Gu o — y u a n,W A NG Ho n g — b i n,S U N De — me i
(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y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H a r b i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Ha r b i n 1 5 0 0 0 1 ,C h i n a )
d i me n s i o n s o f m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t e a ms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p e r s o n n e l t r a i n i n g,d i s c i p l i n e a n d o t h e r b e n e f i t s
Ke y w o r d s : c o l l e g e s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c o r e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i n d e x s y s t e m
Re s e a r c h o n t he c o r e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o f c o l l e g e s a n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u nd e r t h e ne w e c o n o mi c no r ma l i t y